宦海风流 人物篇 第十八章

小说:宦海风流 作者:天堂发言人 更新时间:2016-12-23 06:16:0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TXT )(TXT )(TXT )    第十八章

  三十三、【管同】

  “XT 。孤生不作林。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此诗描写了诗人于冬日黄昏之时,徘徊山间;四顾之际,草木凋落,景色凄然;然而,山间那一棵直干凌云的老松树,却让诗人从内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敬慕之情:做人正要像这株松树一样,岁寒而不凋,孤直而高节。

  读罢此诗,不禁击节赞叹,诗好,意境更是上佳,何人所作?

  此诗不知作者倒还罢了,一问作者却大煞风景。原来此诗的作者却是大周慧帝朝时有名的以无耻著称的流氓文人管同。

  管同当然也有几分才气,他精通对仗工整的四六体骈文,文章做得严谨朴实,在周肃宗大宗十三年796年顺利地考上了进士,后来和“三骏”之一的杨宾一起在崇文馆当学士,两人当了好几年的同事。被当时的人并称为“管杨”。

  管同出身贫寒,少有壮志,求学的过程中吃了很多苦。俗话说“十年寒窗苦、只为立功名”,他依靠强韧的毅力,历经常人无法想像的辛苦,数次应试却未中,但那些豪门贵族子弟依靠祖宗门荫反而能捷足先登,此时,他的心中,对那些出身贵族的人,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嫉妒和痛恨。

  大宗十三年,也即黄龙元年,管同中第,但接下来的吏部诠试再一次沉重地打击了他,因为“身”项得了个候补选用,“书、判”两项又作得昏头转向,结果成绩不合格,被刷了下去。

  第一次吏部铨试失败后,管同失意下他跑到川蜀一带周游访友,两年中吟诗作文,在当地闯下了一些名头,后成为“荆州刺史”鱼周询的书记官,在鱼的保荐下,参加了第二次铨试,顺利通过,被放为“长安县”录事,品秩为正八品。

  管同的外表不是很优秀,相貌一般,身材异常高大。如果在现代,可以打篮球,去NBA发展,不过站在常人中毕竟有些碍眼。他还有点背锅,这一点很伤他的自尊心。

  他的性格是那种古板严肃,又有点小心眼的类型,这种性格自然在官场吃不开,朋友没结交下几个,倒是尽得罪人,结果在长安县衙蹉跎了三年,评定极差不说,还论了个‘不通事务’的评语。

  在这个时期,利用地方官员每年两次的上书机会,他曾写《承华箴》奉上,文中规劝天子“勿轻小善,积小而名自闻;勿轻微行,累微而身自正”。又说,“佞谀有类,邪巧多方,其萌不绝,其害必彰”。

  此言有文有质。以此看,他很可能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材,而结果却堕落为奸臣,莫非官场乃一大染缸,要不多久皆清黑一色?

  管同的文章虽然做得有理有据,可惜说教意味太重,这要是天子的老师或者长辈所献,皇帝或许还会褒奖一番,奈何你管同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县级官员,凭什么资格对一国之君说这样的教训话?

  结果慧帝不悦,将这份谏书扔弃不理,管同本以为一番心血会引起皇帝的注意,没想到连石子击水都不如,XT 网 站

  管同或许是伤心气愤过度,思想不由就走了岔路,从此,那个动不动就说“正义”、“公理”、“君子”之类话的管异之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无耻、谀媚、忘恩负义的家伙。

  真君子或者是伪君子变成了真小人。

  管同蜕变后的第一步就走了着无耻到极点的臭棋,他娶了卢士琼的寡妹为妻,攀上了卢氏的大腿。

  原文:去宇文成府上拜访的时候,丁晋又遇到了老朋友管同。不过和前些时候看到的那个落魄潦倒的小官吏不同,管同已大大变了个样,身上穿的是从六品的崭新官服,身上也没了丝毫颓废落魄之意,神情间洋溢着无法掩饰的扬眉吐气的味道,最难得的是,以前那个苦瓜脸消失无踪,现在的管同笑容满面,浑身上下透着属于得意者的神气。

  闲谈间。丁晋得知他已经被朝廷授予从六品“大理寺寺丞”之职,品秩连升三极,还分配到了一个好单位。大理寺最近的风头很盛,几乎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御史台压得死死,管同身为部门中级领导,看起来,自然是仕途一片光明了。

  管同的言语,虽然尽量掩饰压抑,还是难免透露出丝丝炫耀之意,而在丁晋的印象中,他不是一个爱夸耀之人,所以从这也可看出他心里的兴奋之情有多大。

  除了情不自禁地炫耀大理寺的诸般工作,管同的话中,更多的是对“侍中”卢士琼大人的赞美,夸奖他是如何的公正贤明,是如何地慧眼识人,是如何地为国不避嫌疑。丁晋的记忆力偏偏又很好,还记得当年在琼花院众士子聊天时,管同可是对这位卢侍中非常地厌恶,曾抨击对方是奸臣当道、小人得志,可是没想到,现在却竭力夸奖对方,溢美之词,不乏谄媚奉承。让丁晋大是感慨,官场真是一个可轻易改变人的地方。

  私下,从宇文成的口中得知,管同娶了卢士琼的寡妹为妻,攀上了高枝,至于他的原配夫人下落何处,就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了。……

  他的做法似乎是想仿效李景俭当年的做法,不过李景俭当年没有泡上武澄宇的妹妹,管同倒是青出于蓝办到了,可惜结果并不如人意。

  仕途上。有卢士琼的提携,管同还算混得不错,先做了几年从六品的“大理寺丞”在此任上为了自保想要陷害丁晋,后来又进入东宫,成了太子的近侍—太子舍人。管同似乎是念念不忘自己的“人臣之责”,又通过小太子的手,将《承华箴》献给慧帝,这一次皇帝览毕大喜,称:“朕得一栋梁也!”下诏赐予管同帛四十匹,并令其参与撰写唐书。

  对于慧帝前后的大变样,据一些人猜测,可能是因为这一次为太子所献,慧帝为了保全太子的面子,所以没有动怒,反而赏赐了管同,可是皇帝的心中一定对这个不识时务的家伙很生气,所以嘴巴里虽然称“朕得一栋梁也!”但是很快就找机会撤销了管同的太子舍人职务,将他任命为“监察御史”。TXT 网 站

  监察御史也算有权有势有社会地位的职务,所以管同干得还算愉快。

  可是和仕途上的通畅相比,管同的感情和家庭生活却是一塌糊涂,那位卢妹妹实在不是一位称职的“夫人”,脾气大得吓人,对待丈夫也像对待奴仆一样,颐指气使,还动不动就拿脏话骂人,据说她的前夫就是被她活活气死的。当年她守寡后,卢士琼曾四处寻人为她说媒,可是一直嫁不出去,直到急于仕进的管同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

  后来有一本纂名为《宦内秘记》的专门披露官员家庭八卦的笔记中写道:“管同谄事其妻,为持溺器,人笑之”——管同伺候老婆,甚至亲自给她端尿盆,人们都讥笑他。

  如果仅仅如此,那还只能算做是“个人作风问题”,也算不上极大的过恶,现在不还有某大学生见到报上的“富婆”借种广告,就骑自行车数百里去“送种”的。然而。管同还做过卖友求荣、恩将仇报的小人之为。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丁晋被上司束元嘉陷害,为大理寺逮捕,“少卿”魏俊想要逼丁晋承认罪行,于是让管同和自己配合演一出戏,哄骗丁晋上当,结果管同的小伎俩被丁晋看穿,狠狠地讽刺了他几句,两人彻底决裂。

  至于管同的恩将仇报,则更为人不齿。原荆州刺史鱼周询当年推荐他入吏部诠试,成功通过,可谓恩重如山,后来鱼周询牵涉入钱伯芳贪污案中,鱼周询秘密来到长安意图打通朝中关节,暂时便借住在管同家中。

  鱼周询对于天子和宰相窦刚在钱案中四处株连的做法十分愤慨,在管同家里饮酒酣醉之余,就常破口大骂,口无遮拦,不料管同却暗暗记在心上,随后秘密呈奏天子,出卖了鱼周询。

  结果鱼周询被冠以十恶中的“大不敬罪”,凌迟处死,整个家族都被斩首抄没。

  管同踏着恩人的鲜血,当上了鸿胪少卿。但管同人品极差,一开始巴结卢士琼,后来见宰相窦刚强势,又拼命巴结他,以至于连妻兄卢士琼也恶心他。

  后来,管同见窦刚失势,又厚颜无耻地对天子颂德献媚,以天子的近臣自居,结果被杨如月做了一首嘲讽歌唾骂,引得长安人争相传诵。

  所以有时候,并非是“文如其人,诗如其人”,诗文和人格判若两人的还是大有人在的。正像“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样的好句子,居然是大汉奸汪精卫所作一样。像这首诗,如果就诗论诗,无论从诗歌艺术上,还是从思想性上看,都属上上之作。但诸多诗词选本中均不选,恐怕也正是此诗的格调和管同的人品风马牛不相及吧。假设该诗是文天祥之类的铮铮良臣所作,恐怕早就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管同名言:“今日的吾与昨日无关”

  三十四、【程文宪】

  程文宪是进士党中的重要人物,不过他为后世仰慕的是另外一个身份:中周浪漫派诗人的代表。

  程文宪出身益州望族程氏,祖父曾做过顺宗皇帝时期的宰相,父亲因是庶出,轮到他这一辈时已无门荫可依,所以只能参加科考,历经五届大考才总算取得功名。

  他的诗清新飘逸,充满梦幻主义色彩,而他的感情经历也像他的诗一样浪漫。

  话说程文宪在做洛阳城门郎时,有一次与三位好友在洛阳城的御苑一边游览*光一边对诗,无意中发现御沟的水面上漂着几许红叶,煞是好看,于是不由自主地捡了一片,在手中把玩之时,发现叶子上竟然题着一首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很显然,这是一位在洛阳宫中寂寞无聊的宫女所作。

  程文宪很欣赏这首诗,于是他也在红叶上题了一首诗:“花入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并有些好玩滴把它放在御沟的上游,任由它随波漂流,希望它能漂入宫中,找到那位题诗的宫人。但是那时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要靠一片红叶找到深宫中的某位不知名女子,无疑像大海捞针,是一件虚无缥缈、不着边际的事。

  没想过了十天,程文宪和一个诗友故地重游,偶然间又发现了一片题了诗的红叶,于是他赶忙拿起来看,只见上面写着:“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虽然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程文宪和他的诗友都被作者在诗中透露出的对自由的无限渴望之情深深打动。后来,这件事被慧帝知道了,出于对宫女们悲凉命运的同情,这一年,他下令放出了不少宫女。然而那位在红叶上题诗的宫女最终是否得到了自由,程文宪等人却不得而知。

  后来,他又几次来到这个地方,但再没有看到题诗的红叶,程文宪对两片收到的诗很喜欢,便放在书箱里保存起来。

  过了两年,程文宪外放为建阳县令,当时建阳县属扬州管辖,扬州刺史是名士韩泳,他还兼任淮南道观察使,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员。

  上任前,程文宪给上司韩泳写了一封信,以二人共同的朋友诗人刘玉喻为话题联络一下感情。

  在他写的这封信中,韩泳发现他的笔迹与前不久本家妹妹给他看过的在红叶上题诗的笔迹非常相似,于是当程文宪上任后,马上接见。

  韩泳当面向他询问,程文宪便讲述了当年洛阳任时,红叶题诗的经过。韩泳听完后,从里屋拿出一片红叶给他看,程文宪大吃一惊,因为红叶上的那首诗正是自己当年在御沟边写的那首,于是忙问缘由。

  原来程文宪当时放入御沟上游的那片红叶,后来真的漂入了宫中,并被一位姓韩的宫人得到,韩宫人有感而发,回了一首诗,就是程文宪第二次得到的那首。另外不久后,她又作了一首:“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但是没有机会再放到御河,因此就把程文宪题诗的红叶和自己的诗一起珍藏在衣柜里。

  后来,皇帝下令放出宫女三千,韩宫人也有幸在其中。出宫后,无依无靠的她便来投奔本族兄长韩泳。谁知刚到不久,程文宪也到了这里。

  韩泳召韩宫人出来相见,韩宫人见了程文宪拿出来的那两枚题了诗的红叶之后,热泪盈眶,她说:“这首诗是我在宫中时写的,当时只想让它在御沟中随波逐流,没想到却被郎君珍藏在书箱之中。”接着她又亲自重写了一遍,字迹完全吻合。

  韩泳为他们两人奇特的缘分所感动,便从中做媒,程文宪和韩宫人得以喜结良缘。在婚礼的宴席上,兰心惠质的韩宫人即席吟诗一首:“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莺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一时为人们传为佳话。

  事实上,有一点在外界传闻中并没有提及,那就是韩宫人出宫时的年龄已经三十二岁,并不是外界传说的那么年轻美丽,其实程文宪后来有点后悔,可是木已成舟,上司说婚,外间物议,他哪敢说什么反对。

  从这点可以看出,程文宪是很识时务的那种人,他懂得权衡,晓得厉害,知道取舍。

  程文宪很好道术。说来有趣,进士党中的三位重要人物:陶翼、李缜、程文宪都好道术,但由此而形成的人生志趣却大相径庭。

  程文宪取其俭朴寡欲,陶翼得其无为而为,而李缜却把道家的及时行乐、得意狂放奉为座右铭。

  不同的修道理念,也带给他们不同的人生际遇。这也算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最后要说的是,程文宪的爱情来得很浪漫,但他对感情的态度却还算得上忠诚相对于同时代之人,虽然结婚的时候,程文宪有过后悔和迟疑,但是终其一生他对韩宫人这个结发妻子很是有情有义。

  一次,慧帝赐给程文宪两个美妾,韩宫人因妒忌将两妾的头烫伤,头发尽脱。当程文宪的妻子接到皇帝所赐的“毒酒”时,对丈夫说:“我与你是结发夫妻,相濡以沫,多年来相互扶持,才有了今天的荣耀,现在你有那么多宠爱的姬妾,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说完就要喝毒酒,程文宪一把抢过,仰着脖子喝下,说:你死不如我死,圣命不可违,就让我替你吧。

  这些情真意切的话语和举动反应了他二人对于爱情的忠诚和守护,虽然限于时代和身份,他们不可能做到忠贞不二,但也算难能可贵了。

  (程文宪名言:“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尽在中文网更多:

  看书累了吗?来7432小游戏休闲放松一下吧!网址:.

  重要声明:“"所有的文字、目录、评论、图片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阅读更多最新章节请返回,支持宦海风流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阅读。

  Copyright (C) 200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宦海风流,宦海风流最新章节,宦海风流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