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扑中文 ) ( ) 1906年10月2日,北京。袁世凯和王士珍两个人正坐在袁世凯家的庭院里头聊天,袁世凯突然想起一件事,“聘卿,前几日邢台造反的事情,有什么结果?”
“袁公,邢台的事情大概有了结果,匪首庞梓已经往西边逃去了。”王士珍对袁世凯说道,“虽然发了通缉,不过我觉得今年未必能抓到。”
袁世凯根本不在乎庞梓的生死,他叹道:“没想到景廷宾的余孽到现在还没扫净,倒是有些怪异。聘卿,你怎么看?”
在袁世凯麾下诸将当中,能始终受到尊敬信任的也就王士珍一个人。凡重要军事问题,袁必咨询士珍而后行,说:“聘卿核否?”他上的奏折中,上奏或下发的文稿袁也一定让王圈阅修改,临发前还要让王审阅。因此当时不少人称王为“龙目”,即袁的“眼睛”。当人问及,袁世凯称“聘卿乃北洋第一军事人才也。”
北洋的核心势力范围就是山东河北直隶等地,袁世凯身为河南人,紧挨着河北山东的河南现在也是他的势力范围。而安徽因为是李鸿章淮军的起家之地,所以北洋在安徽的影响力也颇大。但是总的来说,河南与安徽算是北洋的影响力范围,而河北山东则是北洋真正的核心地区。而庚子年之后,在河北山东这个北洋的心腹要地,袁世凯面对的最大战斗就是景廷宾赵三多领导发动的起义。没想到五年后,景廷宾的“余孽”还敢造反,哪怕是庞梓这种小规模的造反,袁世凯也不能等闲视之。
王士珍没有立刻回答,他已经严令下头收集情报。虽然现在已经返回的情报里头充斥着各种虚妄之词,不过这些小把戏瞒不过王士珍。王士珍通过这些情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为何地主们要联名状告庞梓造反,而这些状子比庞梓实际起兵造反还要早。庞梓打防营这是切切实实的事情,所以王士珍并不认为庞梓被冤枉了。无论是什么理由,庞梓敢打运河防营,这就是明目张胆的造反。但是这件事本身有着一种令人不得不怀疑的背景。
袁世凯知道王士珍心思缜密,他若非有了绝对的把握不会轻易说话。见王士珍沉吟不语,袁世凯笑道:“聘卿有话就直说,这不过是件小事。”
“袁公,我觉得这件事不会那么简单。”王士珍平静的答道,然后把自己对庞梓造反的事情顺序说了一遍,陈述完毕,王士珍总结道:“我总觉得庞梓背后肯定有别的势力在支持庞梓。不然的话,为何是地主们先上了状纸呢?”
袁世凯从军之后才开始发迹,所以素来是军人作派。无论坐在哪里,都是身体笔直。虽然现在是和王士珍的私人谈话,他也保持了日常习惯的姿势。他拿起茶碗闻了闻茶香,却没有直接引用,却又把茶碗放回桌上。这才笑道:“不妨事,我们就让那个营暂时留在邢台继续追剿叛匪余孽。邢台那里很是不太平,若是不用用重手,只怕以后还是要乱。”看来袁世凯并不觉得这是多大的事情,
王士珍连忙劝道:“袁公,只怕地方上的官员不会高兴。”
“为期半个月,只在叛匪老窝剿灭就可以。他们不高兴又能如何。”袁世凯笑道,看王士珍有些不大赞同,袁世凯又问道:“聘卿,你觉得该如何?”
王士珍其实想说的是,自己亲自去查问一番。但是他知道,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能真的实现。北洋现在事情极多,王士珍根本走不开。虽然觉得事情怪异,不过如是一定要查清,没有一个月是绝对办不到的,而北洋军若是在一地驻扎超过一个月,只怕没有造反,也会被逼出造反来。他只能叹道:“姑且如此。但不能超过半个月。就我所知,庞梓这次事起仓促,除了些原本就跟着庞梓的匪徒之外,没有携裹什么百姓。在那里立威即可,不必过度追究。”
“就按聘卿所言。”袁世凯本来也没有真的把庞梓的事情当多大的事。如果庞梓当时就被抓到,袁世凯现在就让在南宫县的北洋军回德州了。今天找王士珍过来,其实有更重要的事情,他双手扶在座椅的扶手上,正了正身姿,这才接着说道:“聘卿,我其实要给你说的是别的事情。我想荐你做江北提督,加陆军部侍郎衔。”
按清制,武职至提督,皆一品,已为极崇,但不能节制地方。而王士珍所任的江北提督,因为是由江淮巡抚改设而来,其前身为漕运总督,所以有统辖地方之权,并且还兼理漕运事务,这可是一个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重要职位。
听到这个推荐,王士珍没有大喜过望,他平静的问道:“袁公,现在北洋军已成,让我去做这个江北提督,北洋军的事情又准备如何安排?”
若是旁人这么说,袁世凯就会怀疑这人对北洋军的军权不肯放手。王士珍这人从来不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而且对袁世凯忠心耿耿。他这么问真的是在担心袁世凯对北洋军的控制。
袁世凯拿起杯子喝了口茶,然后叹了口气:“聘卿,我现在负责编撰《立宪纲要》,若是让人觉得我还在把持着北洋军的大权,嘿嘿。已经有不少人说我是曹操,刘裕,再往后也不知道他们会在说出些什么来。”
1905年河间秋操之后,北洋新军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弹劾袁世凯的奏章于是一路走高。加上袁世凯建立警察系统,官声也算是不错。对掌握中央政柄的满族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皇室亲贵煽动一些御史上疏屡弹劾袁世凯权高势重,甚至预言将步曹操、刘裕后尘。1906年,袁主动辞去各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此时的袁世凯正在开始筹备编刊《立宪纲要》。准备进入中央的中枢体系内。有说法,袁世凯即将出任军机大臣,成为真正的中枢重臣。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北洋军的人事调整意义重大。
身为北洋体系中的重要人物,王士珍对于这些朝廷内部的人事斗争十分清楚,袁世凯这么说,王士珍也知道自己的职位已经确定,他王士珍淡淡的说道:“袁公,若是如此。您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去做。”
“却不说这些了,聘卿。”袁世凯觉得这等事他其实也无法完全做主,“,我既然负责编刊《立宪纲要》,这天下读人的态度就不能不想到。我听说聘卿最近一直在读,不知道有何见教?”袁世凯的奏章,上奏或下发的文稿一定会让王士珍圈阅修改,临发前还要让王士珍审阅。对编刊《立宪纲要》,他也希望王士珍能够帮忙。
“我听说,最近京城,上海,广州等地,有部大为畅行,名叫做《中国文化传承与唯物主义的兴起》。写这部的是严复的弟子陈克。”王士珍答道。
“陈克?”袁世凯皱眉想了想,“是去年我们见过的那个?”
“正是,袁公还帮他提亲来着。”
“哦?”袁世凯立刻来了兴趣,“严几道翻译了《天演论》轰动天下,他的弟子想来也不会差。聘卿,这里可有关于立宪的事情?”
“袁公,这些年朝廷和读人当中都大讲中体西用,而在我看来,陈克这本讲的竟然是西体中用。别人写,无外乎大讲外国如何先进,坚船利炮也好,机器工业也好。这陈克全然不讲这些,而是大讲中国为何不能做到这种程度,中国比外国的好处在哪里,不足在哪里。通篇竟然不说外国有如何强大。反倒是对洋人冷嘲热讽。”
听了王士珍如此评价,袁世凯有些糊涂了。按照这等说法,陈克竟然是对外国完全看不上眼,这“西体中用”四字的评价就完全不合适了。不过袁世凯这等人涵养极深,哪怕是心里头谜团再多,也不会贸然打断别人说话。他继续静静的听着王士珍往下说。
“这陈克对在中国该建立何等政体,一概不言。只是论述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工业发展的优劣。倒也言之有理。虽然他一字不提政体,但是想建立一个全新政体的打算实际上是跃然纸上。要是我来说,这陈克才是真的居心叵测。若是让他说出心中的政体模样,大清,朝廷,士绅,只怕都不在他考虑之内。”
“大清,朝廷,士绅,只怕都不在他考虑之内?”袁世凯疑惑的重复了一边。若是说要建立共和,反清的言论这些年要多少有多少。反朝廷的话,袁世凯也绝对没有少听。就算是是反士绅的话,朝廷里头其实也不少。但是无论如何,无论谁反对这三者里头的任何一者,或者反对任何两者的,都必然要站在剩余的某个立场上。而陈克居然反对着全部三者。那会是什么样的立场?袁世凯真的想不出来。
王士珍接着说道:“所以,就我看来,别人宣传西化,是要中体西用。这陈克大肆抨击洋人,宣传中华,反倒是西体中用。”
袁世凯完全被弄糊涂了,他问道:“聘卿,那这陈克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政体?里头竟然完全没说么?”
听了这话,王士珍眉头微皱,他稍微有些犹豫的说道:“也不是完全没说,只是说的极为隐晦。就陈克所言,他希望建立的是一个愿耕者有其田,愿劳者有其食的政体。而天下却无人能有恒产。”
“这不是胡说八道么?”袁世凯听到王士珍的这个评价,忍不住笑道,“难道这陈克要和大清、朝廷,还有天下士绅同时作对不成?真是胡话。”
若是别人,听袁世凯这么说,总要先附和两句,但是王士珍却没有,他正色说道:“袁公,若是陈克只说了这等话。自然是胡话。可是陈克在他的里头,论述中国历史,并不谈帝王将相,只谈一个什么叫做生产力的新词。他认为一切朝代营运,无外乎都是生产力高低问题。若是按他所说,这天下变化倒也有理可循,也算是言之有理。到不像是个普通的狂徒。所以我觉得此人居心叵测。不可小看。”
袁世凯笑道:“不妨事,我修给严几道。让他和陈克一起进京来共商《立宪纲要》编刊一事。严几道对此素来热心,定然回来。到时候一问陈克遍知。”
“也好。”王士珍点头称是。
而在此时,无论是袁世凯也好,还是王士珍也好,都不知道,他们是不可能见到陈克的。陈克此时正在安徽发号施令,对着凤台县周边地区的士绅进行着有条不紊的打击。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 猫扑中文
“袁公,邢台的事情大概有了结果,匪首庞梓已经往西边逃去了。”王士珍对袁世凯说道,“虽然发了通缉,不过我觉得今年未必能抓到。”
袁世凯根本不在乎庞梓的生死,他叹道:“没想到景廷宾的余孽到现在还没扫净,倒是有些怪异。聘卿,你怎么看?”
在袁世凯麾下诸将当中,能始终受到尊敬信任的也就王士珍一个人。凡重要军事问题,袁必咨询士珍而后行,说:“聘卿核否?”他上的奏折中,上奏或下发的文稿袁也一定让王圈阅修改,临发前还要让王审阅。因此当时不少人称王为“龙目”,即袁的“眼睛”。当人问及,袁世凯称“聘卿乃北洋第一军事人才也。”
北洋的核心势力范围就是山东河北直隶等地,袁世凯身为河南人,紧挨着河北山东的河南现在也是他的势力范围。而安徽因为是李鸿章淮军的起家之地,所以北洋在安徽的影响力也颇大。但是总的来说,河南与安徽算是北洋的影响力范围,而河北山东则是北洋真正的核心地区。而庚子年之后,在河北山东这个北洋的心腹要地,袁世凯面对的最大战斗就是景廷宾赵三多领导发动的起义。没想到五年后,景廷宾的“余孽”还敢造反,哪怕是庞梓这种小规模的造反,袁世凯也不能等闲视之。
王士珍没有立刻回答,他已经严令下头收集情报。虽然现在已经返回的情报里头充斥着各种虚妄之词,不过这些小把戏瞒不过王士珍。王士珍通过这些情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为何地主们要联名状告庞梓造反,而这些状子比庞梓实际起兵造反还要早。庞梓打防营这是切切实实的事情,所以王士珍并不认为庞梓被冤枉了。无论是什么理由,庞梓敢打运河防营,这就是明目张胆的造反。但是这件事本身有着一种令人不得不怀疑的背景。
袁世凯知道王士珍心思缜密,他若非有了绝对的把握不会轻易说话。见王士珍沉吟不语,袁世凯笑道:“聘卿有话就直说,这不过是件小事。”
“袁公,我觉得这件事不会那么简单。”王士珍平静的答道,然后把自己对庞梓造反的事情顺序说了一遍,陈述完毕,王士珍总结道:“我总觉得庞梓背后肯定有别的势力在支持庞梓。不然的话,为何是地主们先上了状纸呢?”
袁世凯从军之后才开始发迹,所以素来是军人作派。无论坐在哪里,都是身体笔直。虽然现在是和王士珍的私人谈话,他也保持了日常习惯的姿势。他拿起茶碗闻了闻茶香,却没有直接引用,却又把茶碗放回桌上。这才笑道:“不妨事,我们就让那个营暂时留在邢台继续追剿叛匪余孽。邢台那里很是不太平,若是不用用重手,只怕以后还是要乱。”看来袁世凯并不觉得这是多大的事情,
王士珍连忙劝道:“袁公,只怕地方上的官员不会高兴。”
“为期半个月,只在叛匪老窝剿灭就可以。他们不高兴又能如何。”袁世凯笑道,看王士珍有些不大赞同,袁世凯又问道:“聘卿,你觉得该如何?”
王士珍其实想说的是,自己亲自去查问一番。但是他知道,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能真的实现。北洋现在事情极多,王士珍根本走不开。虽然觉得事情怪异,不过如是一定要查清,没有一个月是绝对办不到的,而北洋军若是在一地驻扎超过一个月,只怕没有造反,也会被逼出造反来。他只能叹道:“姑且如此。但不能超过半个月。就我所知,庞梓这次事起仓促,除了些原本就跟着庞梓的匪徒之外,没有携裹什么百姓。在那里立威即可,不必过度追究。”
“就按聘卿所言。”袁世凯本来也没有真的把庞梓的事情当多大的事。如果庞梓当时就被抓到,袁世凯现在就让在南宫县的北洋军回德州了。今天找王士珍过来,其实有更重要的事情,他双手扶在座椅的扶手上,正了正身姿,这才接着说道:“聘卿,我其实要给你说的是别的事情。我想荐你做江北提督,加陆军部侍郎衔。”
按清制,武职至提督,皆一品,已为极崇,但不能节制地方。而王士珍所任的江北提督,因为是由江淮巡抚改设而来,其前身为漕运总督,所以有统辖地方之权,并且还兼理漕运事务,这可是一个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重要职位。
听到这个推荐,王士珍没有大喜过望,他平静的问道:“袁公,现在北洋军已成,让我去做这个江北提督,北洋军的事情又准备如何安排?”
若是旁人这么说,袁世凯就会怀疑这人对北洋军的军权不肯放手。王士珍这人从来不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而且对袁世凯忠心耿耿。他这么问真的是在担心袁世凯对北洋军的控制。
袁世凯拿起杯子喝了口茶,然后叹了口气:“聘卿,我现在负责编撰《立宪纲要》,若是让人觉得我还在把持着北洋军的大权,嘿嘿。已经有不少人说我是曹操,刘裕,再往后也不知道他们会在说出些什么来。”
1905年河间秋操之后,北洋新军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弹劾袁世凯的奏章于是一路走高。加上袁世凯建立警察系统,官声也算是不错。对掌握中央政柄的满族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皇室亲贵煽动一些御史上疏屡弹劾袁世凯权高势重,甚至预言将步曹操、刘裕后尘。1906年,袁主动辞去各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此时的袁世凯正在开始筹备编刊《立宪纲要》。准备进入中央的中枢体系内。有说法,袁世凯即将出任军机大臣,成为真正的中枢重臣。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北洋军的人事调整意义重大。
身为北洋体系中的重要人物,王士珍对于这些朝廷内部的人事斗争十分清楚,袁世凯这么说,王士珍也知道自己的职位已经确定,他王士珍淡淡的说道:“袁公,若是如此。您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去做。”
“却不说这些了,聘卿。”袁世凯觉得这等事他其实也无法完全做主,“,我既然负责编刊《立宪纲要》,这天下读人的态度就不能不想到。我听说聘卿最近一直在读,不知道有何见教?”袁世凯的奏章,上奏或下发的文稿一定会让王士珍圈阅修改,临发前还要让王士珍审阅。对编刊《立宪纲要》,他也希望王士珍能够帮忙。
“我听说,最近京城,上海,广州等地,有部大为畅行,名叫做《中国文化传承与唯物主义的兴起》。写这部的是严复的弟子陈克。”王士珍答道。
“陈克?”袁世凯皱眉想了想,“是去年我们见过的那个?”
“正是,袁公还帮他提亲来着。”
“哦?”袁世凯立刻来了兴趣,“严几道翻译了《天演论》轰动天下,他的弟子想来也不会差。聘卿,这里可有关于立宪的事情?”
“袁公,这些年朝廷和读人当中都大讲中体西用,而在我看来,陈克这本讲的竟然是西体中用。别人写,无外乎大讲外国如何先进,坚船利炮也好,机器工业也好。这陈克全然不讲这些,而是大讲中国为何不能做到这种程度,中国比外国的好处在哪里,不足在哪里。通篇竟然不说外国有如何强大。反倒是对洋人冷嘲热讽。”
听了王士珍如此评价,袁世凯有些糊涂了。按照这等说法,陈克竟然是对外国完全看不上眼,这“西体中用”四字的评价就完全不合适了。不过袁世凯这等人涵养极深,哪怕是心里头谜团再多,也不会贸然打断别人说话。他继续静静的听着王士珍往下说。
“这陈克对在中国该建立何等政体,一概不言。只是论述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工业发展的优劣。倒也言之有理。虽然他一字不提政体,但是想建立一个全新政体的打算实际上是跃然纸上。要是我来说,这陈克才是真的居心叵测。若是让他说出心中的政体模样,大清,朝廷,士绅,只怕都不在他考虑之内。”
“大清,朝廷,士绅,只怕都不在他考虑之内?”袁世凯疑惑的重复了一边。若是说要建立共和,反清的言论这些年要多少有多少。反朝廷的话,袁世凯也绝对没有少听。就算是是反士绅的话,朝廷里头其实也不少。但是无论如何,无论谁反对这三者里头的任何一者,或者反对任何两者的,都必然要站在剩余的某个立场上。而陈克居然反对着全部三者。那会是什么样的立场?袁世凯真的想不出来。
王士珍接着说道:“所以,就我看来,别人宣传西化,是要中体西用。这陈克大肆抨击洋人,宣传中华,反倒是西体中用。”
袁世凯完全被弄糊涂了,他问道:“聘卿,那这陈克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政体?里头竟然完全没说么?”
听了这话,王士珍眉头微皱,他稍微有些犹豫的说道:“也不是完全没说,只是说的极为隐晦。就陈克所言,他希望建立的是一个愿耕者有其田,愿劳者有其食的政体。而天下却无人能有恒产。”
“这不是胡说八道么?”袁世凯听到王士珍的这个评价,忍不住笑道,“难道这陈克要和大清、朝廷,还有天下士绅同时作对不成?真是胡话。”
若是别人,听袁世凯这么说,总要先附和两句,但是王士珍却没有,他正色说道:“袁公,若是陈克只说了这等话。自然是胡话。可是陈克在他的里头,论述中国历史,并不谈帝王将相,只谈一个什么叫做生产力的新词。他认为一切朝代营运,无外乎都是生产力高低问题。若是按他所说,这天下变化倒也有理可循,也算是言之有理。到不像是个普通的狂徒。所以我觉得此人居心叵测。不可小看。”
袁世凯笑道:“不妨事,我修给严几道。让他和陈克一起进京来共商《立宪纲要》编刊一事。严几道对此素来热心,定然回来。到时候一问陈克遍知。”
“也好。”王士珍点头称是。
而在此时,无论是袁世凯也好,还是王士珍也好,都不知道,他们是不可能见到陈克的。陈克此时正在安徽发号施令,对着凤台县周边地区的士绅进行着有条不紊的打击。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 猫扑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