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保,陆相。”
“末将在。”
“把骑兵分为两部,驻东西两营,等李任权中军动摇之时,你们率部,以重骑为先,冲击蒙古人营地,把他们给我往北边赶,你们记住了,兵荒马乱,有些逃敌在所难免,但要是漏了一两个千人队出去,你们两个也不用来见我了,自己抹了脖子干净。”
“是,大帅。”
“末将尊令。”
这两个人,可以说,晋国公门下这样的词用在他们身上,已经不太合适了,他们都是大将军赵石的真正信徒,惟命是从的那一种。
王胜保从克烈部回来,便晋身四品武职,陆相这些年,更深受张锋聚器重,升迁也快,虽然因为身在河东军中,军功积累的要慢一些,但现在,也只比王胜保差了半品而已。
这两个人,都是河东重将,大将军赵石一到开封,这两位便已自动来到赵石帐前听令,种怀玉这个前上官就此指挥不动他们了。
实际上,此时守卫开封的秦军人马,也只七八万人,王胜保陆相所率领的人马,又都是骑兵,所以,真正能用于守城的军兵,至多五万人。
像开封这样,人口近百万的大城,五万守军,直可称之为薄弱,甚至连城墙都站不满。
而且,开封方定,还要防备城中百姓作乱,这样一来,兵力捉襟见肘之处,也就可想而知了。
没有什么援军,河洛大军疲惫,赵石严令河洛各部,不得东进半步,就地驻守,以防淮右岳东雷北上。
如此一来,赵石以之与城下十数万敌军争锋的,就是开封这里的七八万人马。
但只要听到城头之上,他们的谈话。就可以听的出来,此战必胜的信心,几乎溢于言表。
作为主帅的赵石,视城外十数万敌军如无物。部下们还都深以为然,并无一人相劝,显然,秦军上下,皆已是成竹在胸。
而在城外的河北大军军营当中。兵力占据了很大优势的河北大军主帅,燕王,李任权,却是满怀忧虑。
年近七十的他,须发皆白,脸上身上,都带着深深的疲惫,这位割据一方,垂有二十载的秦军叛将,已然老朽不堪。再无当年的风采了。
他在黄河岸边扎营,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他本不愿率军南下,跟此时士气正盛的秦军交锋。
如果是十年之前,他很乐意率军与秦军一战,让大秦的那些尸位素餐的狗贼们知道,李任权才应该是大秦的中流砥柱,而非是什么赵石赵柱国。
但现在不同了,他老了,大秦越发强盛,几乎已经看不出多少当年困守一隅。倾力一战,在蜀国那样的羸弱之国都会碰的灰头土脸的窘迫模样了。
大秦的疆域,在这二三十年当中,急速的扩张开来。兵锋所指,无不束手。
开封没用几天,就被秦人攻了下来。
岳东雷空有后周名将之名,此时却只能困守襄阳,做了缩头乌龟。
强盛一时的大金,如今已经烟消云散。
大秦的世仇西夏。一战而亡,草原上的胡人,纷纷拜倒在大秦脚下,任其驱使。
听说,吐蕃人也称臣了,遥远的西边,回鹘人也低下了脑袋。
大秦,已经成为了一个他很难想象的庞然大物,那样辽阔的疆域,到底有多少人力物力供他们肆意挥霍?有多少英雄豪杰,甘愿为其驱使?
如果他能预料到今日之景象,那当年,他断不会跟那个毛头小子硬顶,服个软,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事实没有如果,今天,他终于率兵和当年故人,也可以说是宿仇战于疆场。
这些年来,他午夜梦回,都是这样的情景。
但真到了这个时候,滋味儿却苦涩的令他几乎难以忍受。
他在蒙古人强令之下,亲自率兵南来,留在身后的河北,空虚的让人害怕。
蒙古人可以不管这些,南边越乱,估计他们越是高兴。
但他不成啊,河北是他经营多年的根基所在,现在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张柔,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在他后背上狠狠刺了一刀,本就已显乱象的河北,一下便成了烂摊子。
自己却要随蒙古人南来,与秦军交锋,这军心,就不太稳当。
而河北是如此的空虚,一旦。。。。。。。河中,河东秦军瞅见空子,从太行径钻过来,那么大军的后路。。。。。。。
所以,这次南下,他一过黄河,便选择在黄河岸边扎下答应,牢牢看住渡口,将船只也都收拢了起来。
他根本没打算在开封城下死战,那无疑是取死之道。
军心不稳,后路堪忧,兵家大忌,犯的已经太多了,要是顿兵于坚城之下,战成一支疲惫之师,他不敢想象,最后结果会怎样一个凄惨模样。
蒙古人还想四出劫掠,像他们在辽东,在河北曾经干过的那些事一样,靠着四条腿的优势,将河南搅个天翻地覆。
但你也不瞧瞧,这是哪里。
这里是河南,刚刚经过战乱,有什么可供你劫掠的地方?
西边的郑州,有秦军重兵把守,威胁大军侧后。
开封南边儿,那是两淮,别说还是宋人的地盘,就算是秦人的疆土,你四条腿到了哪里,还不如两条腿便当呢。
所以,他死死拉住了两个彪悍的像狼一样的蒙古将领,不惜将蒙古人的大汗都搬了出来,还好,蒙古人好像就吃这一套,跟他们好好说话,他们还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
费了不少唇舌,才算让他们打消了离开大军,自行其是的念头,于是,也让他稍微有了些底气。
蒙古人的骑兵,他见识的多了,这样的骑兵,应该非是秦人所能敌才对。
两个万人队,足以顶得十万大军。
这就是他的认识,和之后的。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被胡人打怕了的人,想的怎么夸张。也不为过。
李任权走出帐篷,望着开封那高大的城墙,以及城墙上飘扬的秦军旗帜,有些出神。
他的身边,跟着他的长子。以及几个义子。
若是往常,这会定然很热闹,但现在,没人说话,他们都知道,父亲心情一直不是很好,同时,离开河北,南来跟秦人交战,让他们心里没底。也惦记着身后的家乡,一如军中很多将士一样。
这就是军心,河北兵卒,自唐时便为天下劲卒,也同样是个出豪杰的地方。
但如今嘛,不说也罢。。。。。。。
李任权望了望天空,天气已经凉了很多,不久便是冬天了,李任权心里有点庆幸,再过几天。应该就能退兵了。
他眼角扫了几个儿子一样,心里暗叹,这个时候要是张柔在,该多好啊。退兵时可断后,进兵时可任先锋,还能跟其商谈军务,在这样的困境之中,一定也有一些真知灼见才对。。。。。。。。
不过,这样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只浮现了一瞬,便被怒火所取代。
“报。。。。。。。”
“禀报王爷。。。。。。。。渡口。。。。。。渡口失守了。”
李任权还没回过神来,问了一句,什么?接着,不用那将脑袋几乎钻进土里一样的军中将领回答,李任权身子就是一晃。
脸一下苍白了下来。
渡口失守了?怎么会?
他猛然转身,望向身后,那里正是大军南来的渡口所在,看着很安静,怎么会失守?
“胡说,大军环绕,渡口怎么会失守。。。。。。。”
他的长子,已经厉声代他说了话。
“不是。。。。。是北岸的渡口,王爷,有人逃过来了,兄弟们也都看见了,确实是秦人的人马,看打的旗号,应该是河中那边过来的。。。。。。”
众人六神无主之下,齐齐拥着李任权,来到黄河岸边向北眺望。
消息根本瞒不住。
当夜,黄河北岸,火光隐隐,第二日白天,一条条烟柱,直上云霄,那是秦军在传递信号。
实际上,开封城下,还未开战,河北大军已经有了乱象。
在李任权的中军大帐中,河北众将吵成一团儿,将领们尚且如此,兵卒们就更不用说了,河北大军开始出现了逃兵。
驻扎在河北大军两侧的蒙古人,都骑上了战马,准备合兵一处,这样一来,大军轻移,造成的混乱也就可想而知了。
蒙古人,不会管汉军的死活,知道了消息的博尔忽和赤老温两人,此时只想凑在一处,合力镇压汉军军心,然后回头跟秦军决战。
但他们的做法,让河北大军彻底陷入了混乱当中。
因为他们从未跟汉军协同作战过,根本不知道汉人作战,应该遵守怎样的规则。
而此时,早已为惊弓之鸟的淮左宋军,在听闻河北友军不战自乱的消息之后,调头便走,丝毫没有半点犹豫。
清晨,开封城北门,几个城门纷纷大开,早有准备的秦军将士,陆续出城,从容排成军阵。
这一战的轻松之处,早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
秦军上下,从来没将河北的四姓家奴放在眼里,河北兵卒到底是什么模样,不用张柔叙述,探子便探的一清二楚。
唯一有点模样的,可能就是张柔所部了,却已南来投秦。
河北大军,人多势众不假,但皆如土鸡瓦犬,不堪一击,此战,唯一需要重点招呼的,其实就是南来的两个蒙古万人队。
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但却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精锐骑兵,他们的可怕之处,赵石清楚的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了。
只是秦军上下,包括赵石在内,都没想到,河北李任权部,乱的会这么快,这么彻底。
当秦军军阵渐渐成型的时候,河北大军军营已然沸反盈天,就好像闹起了哗变一般。
蒙古人和汉军,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喊杀之声,声声入耳,哭号之音,音音皆闻。
十万大军,不战自乱。
秦军上下,都可谓久经战阵,却从未有人见过这等景象,便是赵石,也有些目瞪口呆。
随即,赵石大喜,一声令下。
投炮升空,无数巨石,从空中划过,落在河北大军军营当中。
这才是秦军最为有力的武器,也是秦军上下,如此笃定的原因所在,投炮,在经过这些年的改良之后,不但是攻城之利器,更是守城所必备,尤其是在野战当中,能发挥出更为可怕的威力。
一时间,地动山摇。
巨石轻易的便撕烂了营寨的寨墙,将拒马等物,像玩具一般,砸的粉碎。
无论是人,还是马匹,在巨石落下之处,皆化为一滩肉泥。
巨石向前翻滚,沿路之上,残值断臂,到处飞舞,鲜血喷溅,留下一路猩红。
间或,还有一声声巨响传来,石块四处激射,几如劲弩攒射,所过之处,人马皆倒。
河北大军军营,转瞬间便化为地狱。
如果让江善看到这一幕,一定又要喷出一口老血。
投炮和天雷子在他手中,也是不少,却从未发挥出如此可怕的威力,不过,这也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因为他没有这样的机会,让投炮发挥出这样的威力罢了。
三轮,只需要三轮,敌军军营,便已经面目全非。
无论是汉军,还是蒙古军,都在这样几如天威般的武器面前,失去了对胜利的渴望。
秦军隆隆的战鼓声开始作响,大队秦军开始推进。
快速填平敌军挖下的沟壕,越过残破的寨墙,进入敌军大营。
看到的,是漫山遍野河北兵卒逃命的背影以及满地的狼藉。
太原兵马,以河中士卒为多,这些年新旧交替,虽说太原兵马,还堪称精锐,但和当年六千壮士,雪夜袭营的那支劲旅还是有了不同。
新兵在进入敌军大营的那一刻,便有了不适的反应,很多人当即便呕吐了出来。
这样血腥遍地的景象,他们生平头一次见到,再严酷的训练,也不能让他们不动声色,再英明的长官,也无法阻止部下出现这样愚蠢的反应,即便他们也曾随军攻伐河南,也不能免。
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真切的感觉到了,地狱就在前方。
刺目的鲜血,随处可见的人马尸体,内脏,残肢等等等等,战争最为血腥残酷的一面,终于在他们的心目中变得真实了起来。
秦军队形稍乱,但在各级将领们呼喝之下,秦军很快安定了下来。(未完待续。)
“末将在。”
“把骑兵分为两部,驻东西两营,等李任权中军动摇之时,你们率部,以重骑为先,冲击蒙古人营地,把他们给我往北边赶,你们记住了,兵荒马乱,有些逃敌在所难免,但要是漏了一两个千人队出去,你们两个也不用来见我了,自己抹了脖子干净。”
“是,大帅。”
“末将尊令。”
这两个人,可以说,晋国公门下这样的词用在他们身上,已经不太合适了,他们都是大将军赵石的真正信徒,惟命是从的那一种。
王胜保从克烈部回来,便晋身四品武职,陆相这些年,更深受张锋聚器重,升迁也快,虽然因为身在河东军中,军功积累的要慢一些,但现在,也只比王胜保差了半品而已。
这两个人,都是河东重将,大将军赵石一到开封,这两位便已自动来到赵石帐前听令,种怀玉这个前上官就此指挥不动他们了。
实际上,此时守卫开封的秦军人马,也只七八万人,王胜保陆相所率领的人马,又都是骑兵,所以,真正能用于守城的军兵,至多五万人。
像开封这样,人口近百万的大城,五万守军,直可称之为薄弱,甚至连城墙都站不满。
而且,开封方定,还要防备城中百姓作乱,这样一来,兵力捉襟见肘之处,也就可想而知了。
没有什么援军,河洛大军疲惫,赵石严令河洛各部,不得东进半步,就地驻守,以防淮右岳东雷北上。
如此一来,赵石以之与城下十数万敌军争锋的,就是开封这里的七八万人马。
但只要听到城头之上,他们的谈话。就可以听的出来,此战必胜的信心,几乎溢于言表。
作为主帅的赵石,视城外十数万敌军如无物。部下们还都深以为然,并无一人相劝,显然,秦军上下,皆已是成竹在胸。
而在城外的河北大军军营当中。兵力占据了很大优势的河北大军主帅,燕王,李任权,却是满怀忧虑。
年近七十的他,须发皆白,脸上身上,都带着深深的疲惫,这位割据一方,垂有二十载的秦军叛将,已然老朽不堪。再无当年的风采了。
他在黄河岸边扎营,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他本不愿率军南下,跟此时士气正盛的秦军交锋。
如果是十年之前,他很乐意率军与秦军一战,让大秦的那些尸位素餐的狗贼们知道,李任权才应该是大秦的中流砥柱,而非是什么赵石赵柱国。
但现在不同了,他老了,大秦越发强盛,几乎已经看不出多少当年困守一隅。倾力一战,在蜀国那样的羸弱之国都会碰的灰头土脸的窘迫模样了。
大秦的疆域,在这二三十年当中,急速的扩张开来。兵锋所指,无不束手。
开封没用几天,就被秦人攻了下来。
岳东雷空有后周名将之名,此时却只能困守襄阳,做了缩头乌龟。
强盛一时的大金,如今已经烟消云散。
大秦的世仇西夏。一战而亡,草原上的胡人,纷纷拜倒在大秦脚下,任其驱使。
听说,吐蕃人也称臣了,遥远的西边,回鹘人也低下了脑袋。
大秦,已经成为了一个他很难想象的庞然大物,那样辽阔的疆域,到底有多少人力物力供他们肆意挥霍?有多少英雄豪杰,甘愿为其驱使?
如果他能预料到今日之景象,那当年,他断不会跟那个毛头小子硬顶,服个软,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事实没有如果,今天,他终于率兵和当年故人,也可以说是宿仇战于疆场。
这些年来,他午夜梦回,都是这样的情景。
但真到了这个时候,滋味儿却苦涩的令他几乎难以忍受。
他在蒙古人强令之下,亲自率兵南来,留在身后的河北,空虚的让人害怕。
蒙古人可以不管这些,南边越乱,估计他们越是高兴。
但他不成啊,河北是他经营多年的根基所在,现在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张柔,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在他后背上狠狠刺了一刀,本就已显乱象的河北,一下便成了烂摊子。
自己却要随蒙古人南来,与秦军交锋,这军心,就不太稳当。
而河北是如此的空虚,一旦。。。。。。。河中,河东秦军瞅见空子,从太行径钻过来,那么大军的后路。。。。。。。
所以,这次南下,他一过黄河,便选择在黄河岸边扎下答应,牢牢看住渡口,将船只也都收拢了起来。
他根本没打算在开封城下死战,那无疑是取死之道。
军心不稳,后路堪忧,兵家大忌,犯的已经太多了,要是顿兵于坚城之下,战成一支疲惫之师,他不敢想象,最后结果会怎样一个凄惨模样。
蒙古人还想四出劫掠,像他们在辽东,在河北曾经干过的那些事一样,靠着四条腿的优势,将河南搅个天翻地覆。
但你也不瞧瞧,这是哪里。
这里是河南,刚刚经过战乱,有什么可供你劫掠的地方?
西边的郑州,有秦军重兵把守,威胁大军侧后。
开封南边儿,那是两淮,别说还是宋人的地盘,就算是秦人的疆土,你四条腿到了哪里,还不如两条腿便当呢。
所以,他死死拉住了两个彪悍的像狼一样的蒙古将领,不惜将蒙古人的大汗都搬了出来,还好,蒙古人好像就吃这一套,跟他们好好说话,他们还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
费了不少唇舌,才算让他们打消了离开大军,自行其是的念头,于是,也让他稍微有了些底气。
蒙古人的骑兵,他见识的多了,这样的骑兵,应该非是秦人所能敌才对。
两个万人队,足以顶得十万大军。
这就是他的认识,和之后的。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被胡人打怕了的人,想的怎么夸张。也不为过。
李任权走出帐篷,望着开封那高大的城墙,以及城墙上飘扬的秦军旗帜,有些出神。
他的身边,跟着他的长子。以及几个义子。
若是往常,这会定然很热闹,但现在,没人说话,他们都知道,父亲心情一直不是很好,同时,离开河北,南来跟秦人交战,让他们心里没底。也惦记着身后的家乡,一如军中很多将士一样。
这就是军心,河北兵卒,自唐时便为天下劲卒,也同样是个出豪杰的地方。
但如今嘛,不说也罢。。。。。。。
李任权望了望天空,天气已经凉了很多,不久便是冬天了,李任权心里有点庆幸,再过几天。应该就能退兵了。
他眼角扫了几个儿子一样,心里暗叹,这个时候要是张柔在,该多好啊。退兵时可断后,进兵时可任先锋,还能跟其商谈军务,在这样的困境之中,一定也有一些真知灼见才对。。。。。。。。
不过,这样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只浮现了一瞬,便被怒火所取代。
“报。。。。。。。”
“禀报王爷。。。。。。。。渡口。。。。。。渡口失守了。”
李任权还没回过神来,问了一句,什么?接着,不用那将脑袋几乎钻进土里一样的军中将领回答,李任权身子就是一晃。
脸一下苍白了下来。
渡口失守了?怎么会?
他猛然转身,望向身后,那里正是大军南来的渡口所在,看着很安静,怎么会失守?
“胡说,大军环绕,渡口怎么会失守。。。。。。。”
他的长子,已经厉声代他说了话。
“不是。。。。。是北岸的渡口,王爷,有人逃过来了,兄弟们也都看见了,确实是秦人的人马,看打的旗号,应该是河中那边过来的。。。。。。”
众人六神无主之下,齐齐拥着李任权,来到黄河岸边向北眺望。
消息根本瞒不住。
当夜,黄河北岸,火光隐隐,第二日白天,一条条烟柱,直上云霄,那是秦军在传递信号。
实际上,开封城下,还未开战,河北大军已经有了乱象。
在李任权的中军大帐中,河北众将吵成一团儿,将领们尚且如此,兵卒们就更不用说了,河北大军开始出现了逃兵。
驻扎在河北大军两侧的蒙古人,都骑上了战马,准备合兵一处,这样一来,大军轻移,造成的混乱也就可想而知了。
蒙古人,不会管汉军的死活,知道了消息的博尔忽和赤老温两人,此时只想凑在一处,合力镇压汉军军心,然后回头跟秦军决战。
但他们的做法,让河北大军彻底陷入了混乱当中。
因为他们从未跟汉军协同作战过,根本不知道汉人作战,应该遵守怎样的规则。
而此时,早已为惊弓之鸟的淮左宋军,在听闻河北友军不战自乱的消息之后,调头便走,丝毫没有半点犹豫。
清晨,开封城北门,几个城门纷纷大开,早有准备的秦军将士,陆续出城,从容排成军阵。
这一战的轻松之处,早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
秦军上下,从来没将河北的四姓家奴放在眼里,河北兵卒到底是什么模样,不用张柔叙述,探子便探的一清二楚。
唯一有点模样的,可能就是张柔所部了,却已南来投秦。
河北大军,人多势众不假,但皆如土鸡瓦犬,不堪一击,此战,唯一需要重点招呼的,其实就是南来的两个蒙古万人队。
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但却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精锐骑兵,他们的可怕之处,赵石清楚的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了。
只是秦军上下,包括赵石在内,都没想到,河北李任权部,乱的会这么快,这么彻底。
当秦军军阵渐渐成型的时候,河北大军军营已然沸反盈天,就好像闹起了哗变一般。
蒙古人和汉军,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喊杀之声,声声入耳,哭号之音,音音皆闻。
十万大军,不战自乱。
秦军上下,都可谓久经战阵,却从未有人见过这等景象,便是赵石,也有些目瞪口呆。
随即,赵石大喜,一声令下。
投炮升空,无数巨石,从空中划过,落在河北大军军营当中。
这才是秦军最为有力的武器,也是秦军上下,如此笃定的原因所在,投炮,在经过这些年的改良之后,不但是攻城之利器,更是守城所必备,尤其是在野战当中,能发挥出更为可怕的威力。
一时间,地动山摇。
巨石轻易的便撕烂了营寨的寨墙,将拒马等物,像玩具一般,砸的粉碎。
无论是人,还是马匹,在巨石落下之处,皆化为一滩肉泥。
巨石向前翻滚,沿路之上,残值断臂,到处飞舞,鲜血喷溅,留下一路猩红。
间或,还有一声声巨响传来,石块四处激射,几如劲弩攒射,所过之处,人马皆倒。
河北大军军营,转瞬间便化为地狱。
如果让江善看到这一幕,一定又要喷出一口老血。
投炮和天雷子在他手中,也是不少,却从未发挥出如此可怕的威力,不过,这也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因为他没有这样的机会,让投炮发挥出这样的威力罢了。
三轮,只需要三轮,敌军军营,便已经面目全非。
无论是汉军,还是蒙古军,都在这样几如天威般的武器面前,失去了对胜利的渴望。
秦军隆隆的战鼓声开始作响,大队秦军开始推进。
快速填平敌军挖下的沟壕,越过残破的寨墙,进入敌军大营。
看到的,是漫山遍野河北兵卒逃命的背影以及满地的狼藉。
太原兵马,以河中士卒为多,这些年新旧交替,虽说太原兵马,还堪称精锐,但和当年六千壮士,雪夜袭营的那支劲旅还是有了不同。
新兵在进入敌军大营的那一刻,便有了不适的反应,很多人当即便呕吐了出来。
这样血腥遍地的景象,他们生平头一次见到,再严酷的训练,也不能让他们不动声色,再英明的长官,也无法阻止部下出现这样愚蠢的反应,即便他们也曾随军攻伐河南,也不能免。
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真切的感觉到了,地狱就在前方。
刺目的鲜血,随处可见的人马尸体,内脏,残肢等等等等,战争最为血腥残酷的一面,终于在他们的心目中变得真实了起来。
秦军队形稍乱,但在各级将领们呼喝之下,秦军很快安定了下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