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几乎可以想象出自己那个和自己没有半点兄弟情谊的兄长那得意洋洋的样子。
其实袁术想的一点都不错,现在袁绍的确是得意非常,除了袁术这么快发现自己的图谋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
先是军队的训练问题,自袁敏回来之后,便带领袁氏家族的全部高手投入到袁绍新招募的军队中,用自己那套训练刀阵的方法去训练军队。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袁敏的标准,但是袁敏还是为袁绍在短时间内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更有一只人数多达五千人的长刀队伍,这支队伍最擅长的就是刀阵进攻。
有了这支军队,袁绍当然是心花怒放。
第二件事情就是张燕叛离袁术的事情。
原本袁绍听说在袁术逃走的时候,张燕随军断后,以为张燕乃是真心归顺袁术,若是事情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自己将会非常头痛。
张燕军队原本就剽悍异常,更何况现在手中还有青州军标准的装备,又在兖州大战中保存了实力,和自己更是死敌,若是有此人相助袁术,那么胜负就难以预料了,最后只怕即便是自己胜利,也将是惨胜的局面。
惨胜,和惨败只有一线之隔。
谁知道张燕居然会在进入到下蔡之后叛变了袁术,这实在是天大的好事,更听说张燕在攻击袁术之后便跑到了洪泽湖一带,再一次变成了强盗。
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允的书信到了。
在看完王允的书信后,袁绍欣喜若狂,更加佩服起郭图的眼光:这个郭嘉果然是野心勃勃之辈!
从王允的书信中可以看出,郭嘉现在想要从青州分裂出来,只是胆量不够而已。
首先是郭嘉手下的军队的问题,郭嘉现在手中的青州军一共是五千人,自从青州军和袁术在兖州开战,臧霸大军从徐州撤出后,占据徐州的青州军一直就是这五千人。
不过很可惜,这五千人的军队乃是青州军方的中流砥柱、将军王豹一手训练出来的,郭嘉想要控制他们反对太史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此太史慈才会另外想办法。
徐州本身就有不少军队,而现在这些军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郭嘉趁机收编徐州军队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到了必要的时候,郭嘉完全可以把那青州的五千人马遣回青州便可。
从王允给自己的来信中就可以知道,郭嘉手下的张昭对郭嘉十分忠心,否则郭嘉不会向王允极力推荐张昭做徐州刺史。
张昭这个人内政才能极为高超,是个治理地方的好手,可说是有丞相之才。
郭嘉本身就是不一路世出的军事天才,两人一内一外,实在是绝好的搭配。
若是说到冲锋陷阵,那么郭嘉手下的虞翻更是一等一的高手,从在幽州战场上三招击败公孙策,到在徐州攻城掠地,无人可在其手下走上三合,便可知道此人乃是一流高手,青州内部更在盛传这个虞翻的武功高过张郃,紧跟在许褚之后。
现在看来,并非是空穴来风。
最难得的就是这个虞翻乃是文武全才,不但才智过人,令郭嘉逗大加赞赏,更是建筑高手,对于建筑城市有一套独特的理论,如此观之,只怕虞翻守城的能力还在他的武功之上。
这三个人加在一起实在是完美的组合。
再加上徐州地方对郭嘉的拥戴,以及张昭在徐州的人望,郭嘉成事的机会非常高。
当然,经过郭图的分析,袁术的眼光并没有局限在徐州这一个地方。
袁绍更注意到了郭嘉和在幽州一直毫无作为的鲁肃之间的“勾结”。
按照郭图的分析,虞翻和鲁肃和张昭本来就是要好的朋友,郭嘉和三个人勾结在一起实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根据不久前从幽州传来的情报表明,在鲁肃的军中有两员上将:张郃和高览!
对于这两个人,袁绍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张郃和高览之所以会投奔青州,可以说完全是郭嘉的功劳,当初若不是郭嘉的努力,只怕张郃早已经投靠自己,而高览则战死沙场了。
可以说,张郃和高览对郭嘉的情感只怕要比对太史慈深厚得多。
这两个人没有出现在别人的军队,却偏偏出现在鲁肃的军队,以他们的武功竟然在幽州毫无作为,这绝对不正常,只可能以郭图的推测作解释,那就是郭嘉和鲁肃联手,反叛出青州!
现在王允的信件只不过是一个证明而已。
所以,面对王允的提议袁绍当然会欣然接受,于是写信给远在前线的郭图,问他是否现在就表明自己是讨伐袁术盟主的身份,并且明且支持郭嘉。
郭图老谋深算,他劝袁绍再等一等,毕竟郭嘉和鲁肃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最后还没有确定下来。
若是两人真的联手的话,那么自己再支持郭嘉也不迟,因为鲁肃和郭嘉若是联手的话,那么对抗太史慈的把握就会大很多。
这句话令袁绍冷静下来。
毕竟现在谁也没有把握说太史慈一定回不来,事实证明,各方势力派出了不少的人手,但是最后无不铩羽而归,不是损兵折将,就是叫太史慈弄了一个灰头土脸。
没有太史慈在的青州军已经这般可怕了,若是太史慈大难不死,回到青州的话,那将是一种怎么样的恐怖?
所以,即便是扶植郭嘉,也要看看郭嘉有多强大的力量,而鲁肃的态度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鲁肃若是肯和郭嘉和做的话,那么郭嘉的力量可就非比寻常了,要知道鲁肃是可以带领着自己手下军队全体改弦更张的人物。
在郭图看来,毕竟鲁肃的军队是青州军后组织起来的军队,虽然也是青州军的精锐,但是并非像郭嘉现在手底下的那五千人,王豹训练出来的军队那样,是太史慈的嫡系部队。
也许这支军队的感情和鲁肃会更好呢!
人就是一种习惯的动物,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鲁肃的军队常年在外,和鲁肃的感情更深一些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郭图劝袁绍再观察一下鲁肃的反应。
“主上忘了吗?我们还有一张王牌在手中,袁霸他们不是已经到了幽州吗?公孙瓒马上就会把刘虞灭掉,我们就看一看鲁肃到底对公孙瓒的行动有什么反应,是不是听之任之?还有,鲁肃对于太史慈的母亲被掳到幽州持什么态度,我们就可以知道郭嘉和鲁肃的关系了。到那个时候,主上在宣称也不迟自己是盟主,支持郭嘉也不迟。”
袁绍深以为然。
于是袁术一直在豫州和扬州等地与袁术相持。
只是袁术和郭图想不到,他们的算计早就已经中了太史慈和郭嘉的计策。
早在冀州之战的时候,郭图在冀州的“逃出生天”就已经预示着袁绍被太史慈彻底玩儿死的命运。
就在这一段时间里,豫州和扬州的形势正在迅速地变化着。
张燕“占据”洪泽湖,表面上是在占水为王,其实是冯太史慈的将令展开对广陵的曹操军队的动向进行监视。
曹操扩张太快了,太史慈不得不防。
可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太史慈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曹操,当然心慈手软更占了主要的原因,这才令曹操作大。
而且现在太史慈实在是没有力量限制曹操了,不说自己的军队不够用,即便是够用,在自己和曹操的中间还有一个自己的便宜舅子刘繇,自己总不能对刘繇动硬吧?
非不愿也,是不能也。
所以才有了要张燕暗中监视广陵的曹操的命令。
毕竟,现在徐州已经落入到自己的手中,广陵这个地方一定要让曹操从嘴里吐出来。
当然,太史慈没有忘记答应纪灵的事情,他要纪灵协同臧霸,引领大军进入到豫州和扬州的北部,开始了对两地黄巾军的征讨工作。
按照计划,这些黄巾军是对青州兵源和农业生产的一个巨大补充。
臧霸在黄金军中地位崇高,这件事情当然是交给他去做最好了。
几天以后,幽州的战局传来了消息:刘虞战败,本人更被公孙瓒抓住。
事情没有出乎太史慈的预料,公孙瓒在抓住了刘虞之后把刘虞一家老少全部抓了起来,一齐斩首。
这个消息令所有人震惊,没有想到公孙瓒竟然这么狠毒。
只有刘虞那个一直在外请求援兵的儿子刘和逃过大难。
刘和得知噩耗之后,悲愤异常,便在幽州各地募兵,想要招集兵马为自己的父亲报仇。
刘虞在幽州的人望极高,刘虞的死激起了幽州百姓的愤怒,对幽州各地官员更是一种刺激,于是反对公孙瓒的大小势力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蓬勃而起。
不过,正如太史慈所料到的那样,一直和刘虞虚与委蛇的鲜卑族和乌丸族也趁势而起,他们打着为刘虞报仇的旗号在幽州的边界和一些城市里蠢蠢欲动。
袁绍听说了幽州的事情当然高兴,因为这是检验鲁肃和郭嘉关系的时候。
而太史慈却在关心另外一件事情:看来那些草原民族忍不住了。
那你们就先动手吧!给我太史慈一个收拾你们的一个借口!
既然一切事情都与自己的算计无误,那么赵云应该露面了吧?
一个是伪装自己的回归,而另一个,征讨草原民族的任务还要教给赵云才行。
袁绍希望的局面出现了。
在公孙瓒杀掉刘虞之后,鲁肃没有任何的反应,对于幽州的事情根本就是不闻不问。
青州方面很“着急”,王豹亲下命令,要鲁肃攻击公孙瓒,可是鲁肃依然不为所动。
理由很简单:太史慈的“母亲”在公孙瓒的手里。但是袁绍接到的情报却是,鲁肃根本没有任何营救太史慈母亲的措施,面对青州的命令,鲁肃只是说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误伤了太史慈的母亲。
这分明是出言推诿。
与此同时,王允对张绍的任命已经来到了徐州。
张绍,成为了新任的徐州刺史。而郭嘉,则命令虞翻带领五千青州军对原来的徐州刺史曹豹进行了攻击。
曹豹虽然是徐州大将,但是此时徐州的军心已散,面对气势如虹的青州军,徐州军没有一点作为,更何况更多的军队已经被徐州的另外三大家族所控制,没有人会真心帮助曹豹。
所以,曹豹很容易的就被抓,而曹氏家族也被郭嘉扫近了历史的记忆的尘封之中。郭嘉的举动再一次引起了青州方面的“不满”,管宁要郭嘉把曹豹押解往青州,理由是怕郭嘉一刀把曹豹杀了。
郭嘉再一次“拒绝”了管宁的提议,郭嘉的理由很简单,曹豹的事情是徐州的事情,这件事情应该交由新上任的徐州刺史张昭来处理才对,所以管宁根本不应该向郭嘉要人。
而张昭的态度也很干脆:不交人。王允的信件也表示,徐州的大小事务一律交由张昭来处理,并且认为青州的军队应该退出徐州。
因此,郭嘉便命令青州的那五千人马返回青州。
这件事情在外人看来绝对是郭嘉脱离青州军的信号。
随即,新成立的徐州军开始在虞翻的组织下开始训练。与此同时。徐州的三大家族向张昭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再加上曹氏家族的所有物资,张昭开始修建城市,大兴土木。所有人都以为这是郭嘉在防患于未然,在稳固徐州的防御,准备日后和太史慈翻脸。
只有青州那些详知内情地人知道,郭嘉这么做只在准备对抗日渐变成敌人的曹操军。
莫忘记曹仁就在广陵!袁绍见到事情真的朝着自己期望和郭图所预料的方向发展在询问了郭图的意见之后。袁绍终于展开了全面的行动:为了讨伐袁术,开始了第二次诸侯同盟。
这一次,袁绍打得口号是“内惩家贼,外平国逆”。
其实袁术想的一点都不错,现在袁绍的确是得意非常,除了袁术这么快发现自己的图谋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
先是军队的训练问题,自袁敏回来之后,便带领袁氏家族的全部高手投入到袁绍新招募的军队中,用自己那套训练刀阵的方法去训练军队。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袁敏的标准,但是袁敏还是为袁绍在短时间内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更有一只人数多达五千人的长刀队伍,这支队伍最擅长的就是刀阵进攻。
有了这支军队,袁绍当然是心花怒放。
第二件事情就是张燕叛离袁术的事情。
原本袁绍听说在袁术逃走的时候,张燕随军断后,以为张燕乃是真心归顺袁术,若是事情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自己将会非常头痛。
张燕军队原本就剽悍异常,更何况现在手中还有青州军标准的装备,又在兖州大战中保存了实力,和自己更是死敌,若是有此人相助袁术,那么胜负就难以预料了,最后只怕即便是自己胜利,也将是惨胜的局面。
惨胜,和惨败只有一线之隔。
谁知道张燕居然会在进入到下蔡之后叛变了袁术,这实在是天大的好事,更听说张燕在攻击袁术之后便跑到了洪泽湖一带,再一次变成了强盗。
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允的书信到了。
在看完王允的书信后,袁绍欣喜若狂,更加佩服起郭图的眼光:这个郭嘉果然是野心勃勃之辈!
从王允的书信中可以看出,郭嘉现在想要从青州分裂出来,只是胆量不够而已。
首先是郭嘉手下的军队的问题,郭嘉现在手中的青州军一共是五千人,自从青州军和袁术在兖州开战,臧霸大军从徐州撤出后,占据徐州的青州军一直就是这五千人。
不过很可惜,这五千人的军队乃是青州军方的中流砥柱、将军王豹一手训练出来的,郭嘉想要控制他们反对太史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此太史慈才会另外想办法。
徐州本身就有不少军队,而现在这些军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郭嘉趁机收编徐州军队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到了必要的时候,郭嘉完全可以把那青州的五千人马遣回青州便可。
从王允给自己的来信中就可以知道,郭嘉手下的张昭对郭嘉十分忠心,否则郭嘉不会向王允极力推荐张昭做徐州刺史。
张昭这个人内政才能极为高超,是个治理地方的好手,可说是有丞相之才。
郭嘉本身就是不一路世出的军事天才,两人一内一外,实在是绝好的搭配。
若是说到冲锋陷阵,那么郭嘉手下的虞翻更是一等一的高手,从在幽州战场上三招击败公孙策,到在徐州攻城掠地,无人可在其手下走上三合,便可知道此人乃是一流高手,青州内部更在盛传这个虞翻的武功高过张郃,紧跟在许褚之后。
现在看来,并非是空穴来风。
最难得的就是这个虞翻乃是文武全才,不但才智过人,令郭嘉逗大加赞赏,更是建筑高手,对于建筑城市有一套独特的理论,如此观之,只怕虞翻守城的能力还在他的武功之上。
这三个人加在一起实在是完美的组合。
再加上徐州地方对郭嘉的拥戴,以及张昭在徐州的人望,郭嘉成事的机会非常高。
当然,经过郭图的分析,袁术的眼光并没有局限在徐州这一个地方。
袁绍更注意到了郭嘉和在幽州一直毫无作为的鲁肃之间的“勾结”。
按照郭图的分析,虞翻和鲁肃和张昭本来就是要好的朋友,郭嘉和三个人勾结在一起实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根据不久前从幽州传来的情报表明,在鲁肃的军中有两员上将:张郃和高览!
对于这两个人,袁绍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张郃和高览之所以会投奔青州,可以说完全是郭嘉的功劳,当初若不是郭嘉的努力,只怕张郃早已经投靠自己,而高览则战死沙场了。
可以说,张郃和高览对郭嘉的情感只怕要比对太史慈深厚得多。
这两个人没有出现在别人的军队,却偏偏出现在鲁肃的军队,以他们的武功竟然在幽州毫无作为,这绝对不正常,只可能以郭图的推测作解释,那就是郭嘉和鲁肃联手,反叛出青州!
现在王允的信件只不过是一个证明而已。
所以,面对王允的提议袁绍当然会欣然接受,于是写信给远在前线的郭图,问他是否现在就表明自己是讨伐袁术盟主的身份,并且明且支持郭嘉。
郭图老谋深算,他劝袁绍再等一等,毕竟郭嘉和鲁肃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最后还没有确定下来。
若是两人真的联手的话,那么自己再支持郭嘉也不迟,因为鲁肃和郭嘉若是联手的话,那么对抗太史慈的把握就会大很多。
这句话令袁绍冷静下来。
毕竟现在谁也没有把握说太史慈一定回不来,事实证明,各方势力派出了不少的人手,但是最后无不铩羽而归,不是损兵折将,就是叫太史慈弄了一个灰头土脸。
没有太史慈在的青州军已经这般可怕了,若是太史慈大难不死,回到青州的话,那将是一种怎么样的恐怖?
所以,即便是扶植郭嘉,也要看看郭嘉有多强大的力量,而鲁肃的态度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鲁肃若是肯和郭嘉和做的话,那么郭嘉的力量可就非比寻常了,要知道鲁肃是可以带领着自己手下军队全体改弦更张的人物。
在郭图看来,毕竟鲁肃的军队是青州军后组织起来的军队,虽然也是青州军的精锐,但是并非像郭嘉现在手底下的那五千人,王豹训练出来的军队那样,是太史慈的嫡系部队。
也许这支军队的感情和鲁肃会更好呢!
人就是一种习惯的动物,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鲁肃的军队常年在外,和鲁肃的感情更深一些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郭图劝袁绍再观察一下鲁肃的反应。
“主上忘了吗?我们还有一张王牌在手中,袁霸他们不是已经到了幽州吗?公孙瓒马上就会把刘虞灭掉,我们就看一看鲁肃到底对公孙瓒的行动有什么反应,是不是听之任之?还有,鲁肃对于太史慈的母亲被掳到幽州持什么态度,我们就可以知道郭嘉和鲁肃的关系了。到那个时候,主上在宣称也不迟自己是盟主,支持郭嘉也不迟。”
袁绍深以为然。
于是袁术一直在豫州和扬州等地与袁术相持。
只是袁术和郭图想不到,他们的算计早就已经中了太史慈和郭嘉的计策。
早在冀州之战的时候,郭图在冀州的“逃出生天”就已经预示着袁绍被太史慈彻底玩儿死的命运。
就在这一段时间里,豫州和扬州的形势正在迅速地变化着。
张燕“占据”洪泽湖,表面上是在占水为王,其实是冯太史慈的将令展开对广陵的曹操军队的动向进行监视。
曹操扩张太快了,太史慈不得不防。
可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太史慈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曹操,当然心慈手软更占了主要的原因,这才令曹操作大。
而且现在太史慈实在是没有力量限制曹操了,不说自己的军队不够用,即便是够用,在自己和曹操的中间还有一个自己的便宜舅子刘繇,自己总不能对刘繇动硬吧?
非不愿也,是不能也。
所以才有了要张燕暗中监视广陵的曹操的命令。
毕竟,现在徐州已经落入到自己的手中,广陵这个地方一定要让曹操从嘴里吐出来。
当然,太史慈没有忘记答应纪灵的事情,他要纪灵协同臧霸,引领大军进入到豫州和扬州的北部,开始了对两地黄巾军的征讨工作。
按照计划,这些黄巾军是对青州兵源和农业生产的一个巨大补充。
臧霸在黄金军中地位崇高,这件事情当然是交给他去做最好了。
几天以后,幽州的战局传来了消息:刘虞战败,本人更被公孙瓒抓住。
事情没有出乎太史慈的预料,公孙瓒在抓住了刘虞之后把刘虞一家老少全部抓了起来,一齐斩首。
这个消息令所有人震惊,没有想到公孙瓒竟然这么狠毒。
只有刘虞那个一直在外请求援兵的儿子刘和逃过大难。
刘和得知噩耗之后,悲愤异常,便在幽州各地募兵,想要招集兵马为自己的父亲报仇。
刘虞在幽州的人望极高,刘虞的死激起了幽州百姓的愤怒,对幽州各地官员更是一种刺激,于是反对公孙瓒的大小势力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蓬勃而起。
不过,正如太史慈所料到的那样,一直和刘虞虚与委蛇的鲜卑族和乌丸族也趁势而起,他们打着为刘虞报仇的旗号在幽州的边界和一些城市里蠢蠢欲动。
袁绍听说了幽州的事情当然高兴,因为这是检验鲁肃和郭嘉关系的时候。
而太史慈却在关心另外一件事情:看来那些草原民族忍不住了。
那你们就先动手吧!给我太史慈一个收拾你们的一个借口!
既然一切事情都与自己的算计无误,那么赵云应该露面了吧?
一个是伪装自己的回归,而另一个,征讨草原民族的任务还要教给赵云才行。
袁绍希望的局面出现了。
在公孙瓒杀掉刘虞之后,鲁肃没有任何的反应,对于幽州的事情根本就是不闻不问。
青州方面很“着急”,王豹亲下命令,要鲁肃攻击公孙瓒,可是鲁肃依然不为所动。
理由很简单:太史慈的“母亲”在公孙瓒的手里。但是袁绍接到的情报却是,鲁肃根本没有任何营救太史慈母亲的措施,面对青州的命令,鲁肃只是说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误伤了太史慈的母亲。
这分明是出言推诿。
与此同时,王允对张绍的任命已经来到了徐州。
张绍,成为了新任的徐州刺史。而郭嘉,则命令虞翻带领五千青州军对原来的徐州刺史曹豹进行了攻击。
曹豹虽然是徐州大将,但是此时徐州的军心已散,面对气势如虹的青州军,徐州军没有一点作为,更何况更多的军队已经被徐州的另外三大家族所控制,没有人会真心帮助曹豹。
所以,曹豹很容易的就被抓,而曹氏家族也被郭嘉扫近了历史的记忆的尘封之中。郭嘉的举动再一次引起了青州方面的“不满”,管宁要郭嘉把曹豹押解往青州,理由是怕郭嘉一刀把曹豹杀了。
郭嘉再一次“拒绝”了管宁的提议,郭嘉的理由很简单,曹豹的事情是徐州的事情,这件事情应该交由新上任的徐州刺史张昭来处理才对,所以管宁根本不应该向郭嘉要人。
而张昭的态度也很干脆:不交人。王允的信件也表示,徐州的大小事务一律交由张昭来处理,并且认为青州的军队应该退出徐州。
因此,郭嘉便命令青州的那五千人马返回青州。
这件事情在外人看来绝对是郭嘉脱离青州军的信号。
随即,新成立的徐州军开始在虞翻的组织下开始训练。与此同时。徐州的三大家族向张昭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再加上曹氏家族的所有物资,张昭开始修建城市,大兴土木。所有人都以为这是郭嘉在防患于未然,在稳固徐州的防御,准备日后和太史慈翻脸。
只有青州那些详知内情地人知道,郭嘉这么做只在准备对抗日渐变成敌人的曹操军。
莫忘记曹仁就在广陵!袁绍见到事情真的朝着自己期望和郭图所预料的方向发展在询问了郭图的意见之后。袁绍终于展开了全面的行动:为了讨伐袁术,开始了第二次诸侯同盟。
这一次,袁绍打得口号是“内惩家贼,外平国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最新章节,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最新章节,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