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猛烈炮击,整座瑷珲城陷入一片火海,烈火炎炎焦天,浓烟遮天蔽日。
扎苏里奇兵力不断的被消耗,于14日丢掉南城城防。但扎苏里奇并未撤退,他接到死命令必须守住瑷珲,等待援军。
由于北洋陆军的炮火威力强大,扎苏里奇缺乏相应的火炮进行抵御,战损极高。于是扎苏里奇率领残部一千余人据守北城和东城城墙和附近的几处高地,并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节节抵抗。北城和东城外距离黑龙江最近,那里的江面成“>”状,俄国的阿穆尔江防舰队可以有效提供火力支援。
沙俄图谋东北已久,而黑龙江自漠河以下江面上可以通行战舰和轮船,尤其每年4~8月份为黑龙江水量充沛时期,可以通行大多数吃水浅的三千吨以下船只,于是俄国在1859年便组建了以内河浅水重炮舰和炮舰、炮艇组成的阿穆尔舰队,该舰队拥有两艘1300吨级浅水重炮舰诺夫格罗德号(Novgorod)和海军中将波波夫号(Vice-AdmiralPopov),六艘佩伦级640吨级炮舰,以及5艘230吨级炮艇。这些炮舰大多数都是六七十年代建造,舰体有些老旧,不过俄国将其派往远东对付清帝国倒是歪打正着的很合适。
作为对地面火力的有利支援,浅水重炮舰的火力和防护对陆军来说威胁非常大。扎苏里奇和他的东满支队残余正是拖了阿穆尔舰队的福,得以勉强苟延残喘。
北洋陆军的炮团在火炮数量方面虽然超过阿穆尔舰队的舰载炮数量,但是口径上不占优势,浅水重炮舰最低152毫米主炮,炮舰一般102毫米主炮,炮艇多为47速射炮和37机关炮。而且最关键的是因为炮舰是机动性强的火力载体,而步炮是固定发射,一动一静打起来肯定是后者吃亏。
北洋陆军自不会去讨那个霉头,由于舰炮火力以直射为主,北洋陆军借着瑷珲城墙和房屋为掩护,于7月15日由北洋陆军第一镇第二旅对扎苏里奇所部发动总攻击。
在巷战火力上,北洋陆军还有大量的马克沁重机枪,而俄军的马克沁重机枪基本上在城防战中被炮火击毁,因此面对北洋陆军的重机枪扫射,俄军几乎不敢抬头。
北洋陆军在重机枪和部分80步兵炮的掩护下,逐巷发起进攻,很快便将扎苏里奇逼退到了绝地,就在扎苏里奇即将绝望之时,帝俄东西比利亚第11步兵团在斯特塞尔中将的率领下抵达瑷珲。
东西比利亚第十一步兵团属帝俄精锐部队,由于不清楚对方实力,王士珍同诸将商议过后,决定暂停攻击,第二旅保持对城南大部分地区的占领,构筑防御工事。等待摸清俄军实力后再做进攻部署。
斯特塞尔中将同扎苏里奇中将率领的东满支队汇合后,也不急于攻击北洋陆军,而是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将大批轻重装备和补给物资源源不断的运上来。
第11步兵团是一支拥有4000人的步兵团,轻重火炮40门,其中120口径重炮8门,重机枪12挺,在俄国陆军整体火力配备中属上等。
斯特塞尔中将抵达瑷珲后,立即接管了扎苏里奇所部的防御阵地,扎苏里奇的东满支队沦为预备队,并接受斯特塞尔的指挥。
为了赢得时间,斯特塞尔要求俄国公使库曼尽可能的逼迫清政府暂停攻击,为构筑防御工事赢得时间。
而清政府方面借鉴中法战争的谈判心得,也试图出让一些矿山、铁路权利换取俄国罢兵。库曼于是借机会抛出和谈诚意,愿意进行谈判,但要求清军停止攻击瑷珲城。
7月18日,清俄双方再次达成停战约定,双方同意保持现状,以谈判来协调解决问题。不过,由于清政府的软弱,俄国提出双方军队都退出瑷珲城,并要求瑷珲变成中立的军事缓冲区。
对此,吃一百个豆不嫌腥的清政府总理衙门竟然同意了。从而,北洋陆军在总理衙门明令通知下不得不从瑷珲城撤出,后退至瑷珲攻防战开始时的阵地。但俄军却没有那么听话,他们在巩固了现有阵地后,依然派兵重新占据了瑷珲城。
总理衙门据此抗议,但俄方则称俄军进入瑷珲城只是为了将阵亡将士们的遗体进行收敛埋葬,一旦完成将很快撤出去。对此,总理衙门竟然也相信了。
清俄恢复谈判,比起之前的谈判氛围,经过松花江战役和瑷珲攻防战之后,俄军的嚣张气焰被打了下去,沙俄公使库曼也不如以前那样蛮横了。
此时沙俄没有多少谈判筹码,反而清政府方面握着沙俄近两万俘虏,这个筹码迫使俄国政府作出谈判让步的之态。
割让黑龙江省已经不可能,沙俄政府退而求其次,要求割让瑷珲周边六县,同时归还俄军战俘,另外赔偿军费和经济损失五千万两白银,还要在黑龙江、松花江设立军事缓冲区,允许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在东北三省修建支线并派兵保护等条件。
如此狮子大开口实在令人难以接受,打了败仗还如此理直气壮,不但清政府咋舌,连各国列强也惊诧万分。
“很明显,俄国人丢了面子肯定要找回场子,谈判依然还是拖延时间的借口而已。任何妄图希望俄国就此罢兵的想法都是徒劳的,只有让俄国人长记性才能终止这场边疆冲突。”
由王辰浩的得力部下阮忠枢主持创办的《北洋日报》,以头版头条曝光了俄国的阴谋,同时矛头直戳总理衙门的软弱无能,揭开了俄国的虚伪面孔。
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发起第四次公车上书,请求朝廷不要走中法战争的老路,乘胜求和固然可以理解,但不可以出让国家利益,否则跟战败没什么两样。
※※※※※※※※※※※※※
纽约,曼哈顿岛,汉米尔斯大街13号的大门外围着十几个警察,他们拉起了红色的警戒线(1920年以后国际法规定改为黄色)。
此间的主人名叫尼古拉-特斯拉,作为科学界的怪才、异才和天才,特斯拉此刻正经历这他人生中第二次低谷期。
第一次是他同爱迪生分道扬镳,在直流电和交流电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导致爱迪生对特斯拉实施强力打压。爱迪生利用他在科学界的影响力和公司庞大财力,迫使科学界不承认特斯拉的科学家地位,称其是伪科学家,妖怪。而赞助商迫于爱迪生公司的影响力,也不得不将其拒之门外。
经过几年的坎坷之后,特斯拉终于突破爱迪生的封锁,得到了摩根财团的资助,得到了尼亚加拉水电站1500千瓦交流发电机机组的订单,并聘请他作为电站设计师。由此,特斯拉走出了低谷时期。
然而,几年后,正当特斯拉获得了摩根财团的大笔资金资助准备大干一场时,一次意外的火灾焚毁了他的实验室。1896年7月16日的晚上,特斯拉位于汉米尔斯大街13号住址的实验室发生大火,耗费34万美元的试验设备被烧毁。
这使得特斯拉陷入他人生第二次低谷,因为他将面临摩根财团资助者们的讨债和责难。
坐在废墟前的特斯拉垂头丧气,表情相当的悲催。旁边的几个助手也只是无奈的叹气,有消息表明这场大火不是意外,而是爱迪生雇人搞的破坏。因为特斯拉在交流电上的成功,导致爱迪生的直流电生意面临严重挑战。
不过,爱迪生确实想报复特斯拉,只是他派人放火烧特斯拉的实验室是在1897年5月份,而如今的这场大火却是提前了一年,是另外有人打着爱迪生的旗号雇人干的。
好吧!王辰浩承认他又干了一件坏事!
为了得到特斯拉这个人才,王辰浩不得不耍些小伎俩。由于特斯拉此时有摩根财团资助,因此王辰浩想要把他拉到北洋科技工作有些困难。于是他命人假装是爱迪生公司的工人,雇佣纽约街头上的墨西哥游民,秘密潜入特斯拉的实验室搞了一场破坏。目的就是让特斯拉面临摩根财团资助者的讨债和追责,迫使他在走投无路之时投奔王辰浩,为他所用。
一切进行的十分秘密,没有人能够查得到是王辰浩干的,所有矛头都指向爱迪生。特斯拉恨透了爱迪生,但眼下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跟摩根财团的资助者们解释。
“先生,您的信!”
正当特斯拉头疼之时,一封来自清帝国纽约总领事馆的邀请函送到了他的手中。
特斯拉打开一看,内容是邀请他去中国北洋科技工作的邀请函,王辰浩在上面简单的告诉他,将给他提供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室和试验设备,资助他的全部科研项目等。具体事宜,请他去总领事馆面谈。
特斯拉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的助手们却是兴高采烈的样子。副手贝利告诉特斯拉:“先生,此人是清帝国的一品大员,而且非常有钱,他出资两千万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试验基地——北洋科技,恭喜先生,如果能够到那边工作,相信是每一个科学家的梦想。”
无疑,这个副手贝利已经被王辰浩收买了。
特斯拉此刻走投无路,如果不想被追债人逼着卖血还债,只能溜之大吉。
于是,特斯拉便去了一趟领事馆面见王辰浩。而毫无疑问的是,王辰浩想都没想就全部答应了他的条件,帮他偿还债务,给他最先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给他充足的科研经费等等。
当然,王辰浩也不是没有条件。他的条件是特斯拉发明的专利将属于王辰浩所有,未经许可特斯拉不可以转让相关技术给别人。而且,特斯拉将终身受雇于北洋科技。
特斯拉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科技成果会是多么的赚钱,而且有人肯终身雇佣他,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这等好事上哪找去?因此特斯拉十分痛快的答应了王辰浩的全部条件。
二人当天签署了雇佣合同,由此特斯拉成为北洋科技的首席专家之一,获二等院士头衔,年薪十万美元,而王辰浩则成为了特斯拉的终身制老板。
第二天,王辰浩派人跟随特斯拉去见他的资助者们,当场替特斯拉偿还了全部债务。并雇佣了特斯拉身边的全部技术人员,他的副手贝利劝谏有功,获得北洋科技四等院士待遇,年薪三万美元。至于一等院士,暂时还无人担任。王辰浩将为北洋科技工作的人员划分为五等院士、三等科员,用等级和名誉来刺激所有工作人员们,让他们勤奋努力的工作。
特斯拉和他的团队加入北洋科技后,特斯拉现有的专利将由北洋科技负责在全世界各国申请专利,其中包括交流电动机、交流高压输电系统、家用交流电、可逆转高频磁场、无线电传输与干扰、无线电遥控、电磁振荡器、无叶涡轮等33项专利。未来十年内最值钱的将是交流电专利,未来最具有军事价值的是无线电方面的传输、干扰和遥控技术,至于特斯拉未来发明的死光武器、电磁脉冲和原始计算机等,那都是后话了。
扎苏里奇兵力不断的被消耗,于14日丢掉南城城防。但扎苏里奇并未撤退,他接到死命令必须守住瑷珲,等待援军。
由于北洋陆军的炮火威力强大,扎苏里奇缺乏相应的火炮进行抵御,战损极高。于是扎苏里奇率领残部一千余人据守北城和东城城墙和附近的几处高地,并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节节抵抗。北城和东城外距离黑龙江最近,那里的江面成“>”状,俄国的阿穆尔江防舰队可以有效提供火力支援。
沙俄图谋东北已久,而黑龙江自漠河以下江面上可以通行战舰和轮船,尤其每年4~8月份为黑龙江水量充沛时期,可以通行大多数吃水浅的三千吨以下船只,于是俄国在1859年便组建了以内河浅水重炮舰和炮舰、炮艇组成的阿穆尔舰队,该舰队拥有两艘1300吨级浅水重炮舰诺夫格罗德号(Novgorod)和海军中将波波夫号(Vice-AdmiralPopov),六艘佩伦级640吨级炮舰,以及5艘230吨级炮艇。这些炮舰大多数都是六七十年代建造,舰体有些老旧,不过俄国将其派往远东对付清帝国倒是歪打正着的很合适。
作为对地面火力的有利支援,浅水重炮舰的火力和防护对陆军来说威胁非常大。扎苏里奇和他的东满支队残余正是拖了阿穆尔舰队的福,得以勉强苟延残喘。
北洋陆军的炮团在火炮数量方面虽然超过阿穆尔舰队的舰载炮数量,但是口径上不占优势,浅水重炮舰最低152毫米主炮,炮舰一般102毫米主炮,炮艇多为47速射炮和37机关炮。而且最关键的是因为炮舰是机动性强的火力载体,而步炮是固定发射,一动一静打起来肯定是后者吃亏。
北洋陆军自不会去讨那个霉头,由于舰炮火力以直射为主,北洋陆军借着瑷珲城墙和房屋为掩护,于7月15日由北洋陆军第一镇第二旅对扎苏里奇所部发动总攻击。
在巷战火力上,北洋陆军还有大量的马克沁重机枪,而俄军的马克沁重机枪基本上在城防战中被炮火击毁,因此面对北洋陆军的重机枪扫射,俄军几乎不敢抬头。
北洋陆军在重机枪和部分80步兵炮的掩护下,逐巷发起进攻,很快便将扎苏里奇逼退到了绝地,就在扎苏里奇即将绝望之时,帝俄东西比利亚第11步兵团在斯特塞尔中将的率领下抵达瑷珲。
东西比利亚第十一步兵团属帝俄精锐部队,由于不清楚对方实力,王士珍同诸将商议过后,决定暂停攻击,第二旅保持对城南大部分地区的占领,构筑防御工事。等待摸清俄军实力后再做进攻部署。
斯特塞尔中将同扎苏里奇中将率领的东满支队汇合后,也不急于攻击北洋陆军,而是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将大批轻重装备和补给物资源源不断的运上来。
第11步兵团是一支拥有4000人的步兵团,轻重火炮40门,其中120口径重炮8门,重机枪12挺,在俄国陆军整体火力配备中属上等。
斯特塞尔中将抵达瑷珲后,立即接管了扎苏里奇所部的防御阵地,扎苏里奇的东满支队沦为预备队,并接受斯特塞尔的指挥。
为了赢得时间,斯特塞尔要求俄国公使库曼尽可能的逼迫清政府暂停攻击,为构筑防御工事赢得时间。
而清政府方面借鉴中法战争的谈判心得,也试图出让一些矿山、铁路权利换取俄国罢兵。库曼于是借机会抛出和谈诚意,愿意进行谈判,但要求清军停止攻击瑷珲城。
7月18日,清俄双方再次达成停战约定,双方同意保持现状,以谈判来协调解决问题。不过,由于清政府的软弱,俄国提出双方军队都退出瑷珲城,并要求瑷珲变成中立的军事缓冲区。
对此,吃一百个豆不嫌腥的清政府总理衙门竟然同意了。从而,北洋陆军在总理衙门明令通知下不得不从瑷珲城撤出,后退至瑷珲攻防战开始时的阵地。但俄军却没有那么听话,他们在巩固了现有阵地后,依然派兵重新占据了瑷珲城。
总理衙门据此抗议,但俄方则称俄军进入瑷珲城只是为了将阵亡将士们的遗体进行收敛埋葬,一旦完成将很快撤出去。对此,总理衙门竟然也相信了。
清俄恢复谈判,比起之前的谈判氛围,经过松花江战役和瑷珲攻防战之后,俄军的嚣张气焰被打了下去,沙俄公使库曼也不如以前那样蛮横了。
此时沙俄没有多少谈判筹码,反而清政府方面握着沙俄近两万俘虏,这个筹码迫使俄国政府作出谈判让步的之态。
割让黑龙江省已经不可能,沙俄政府退而求其次,要求割让瑷珲周边六县,同时归还俄军战俘,另外赔偿军费和经济损失五千万两白银,还要在黑龙江、松花江设立军事缓冲区,允许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在东北三省修建支线并派兵保护等条件。
如此狮子大开口实在令人难以接受,打了败仗还如此理直气壮,不但清政府咋舌,连各国列强也惊诧万分。
“很明显,俄国人丢了面子肯定要找回场子,谈判依然还是拖延时间的借口而已。任何妄图希望俄国就此罢兵的想法都是徒劳的,只有让俄国人长记性才能终止这场边疆冲突。”
由王辰浩的得力部下阮忠枢主持创办的《北洋日报》,以头版头条曝光了俄国的阴谋,同时矛头直戳总理衙门的软弱无能,揭开了俄国的虚伪面孔。
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发起第四次公车上书,请求朝廷不要走中法战争的老路,乘胜求和固然可以理解,但不可以出让国家利益,否则跟战败没什么两样。
※※※※※※※※※※※※※
纽约,曼哈顿岛,汉米尔斯大街13号的大门外围着十几个警察,他们拉起了红色的警戒线(1920年以后国际法规定改为黄色)。
此间的主人名叫尼古拉-特斯拉,作为科学界的怪才、异才和天才,特斯拉此刻正经历这他人生中第二次低谷期。
第一次是他同爱迪生分道扬镳,在直流电和交流电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导致爱迪生对特斯拉实施强力打压。爱迪生利用他在科学界的影响力和公司庞大财力,迫使科学界不承认特斯拉的科学家地位,称其是伪科学家,妖怪。而赞助商迫于爱迪生公司的影响力,也不得不将其拒之门外。
经过几年的坎坷之后,特斯拉终于突破爱迪生的封锁,得到了摩根财团的资助,得到了尼亚加拉水电站1500千瓦交流发电机机组的订单,并聘请他作为电站设计师。由此,特斯拉走出了低谷时期。
然而,几年后,正当特斯拉获得了摩根财团的大笔资金资助准备大干一场时,一次意外的火灾焚毁了他的实验室。1896年7月16日的晚上,特斯拉位于汉米尔斯大街13号住址的实验室发生大火,耗费34万美元的试验设备被烧毁。
这使得特斯拉陷入他人生第二次低谷,因为他将面临摩根财团资助者们的讨债和责难。
坐在废墟前的特斯拉垂头丧气,表情相当的悲催。旁边的几个助手也只是无奈的叹气,有消息表明这场大火不是意外,而是爱迪生雇人搞的破坏。因为特斯拉在交流电上的成功,导致爱迪生的直流电生意面临严重挑战。
不过,爱迪生确实想报复特斯拉,只是他派人放火烧特斯拉的实验室是在1897年5月份,而如今的这场大火却是提前了一年,是另外有人打着爱迪生的旗号雇人干的。
好吧!王辰浩承认他又干了一件坏事!
为了得到特斯拉这个人才,王辰浩不得不耍些小伎俩。由于特斯拉此时有摩根财团资助,因此王辰浩想要把他拉到北洋科技工作有些困难。于是他命人假装是爱迪生公司的工人,雇佣纽约街头上的墨西哥游民,秘密潜入特斯拉的实验室搞了一场破坏。目的就是让特斯拉面临摩根财团资助者的讨债和追责,迫使他在走投无路之时投奔王辰浩,为他所用。
一切进行的十分秘密,没有人能够查得到是王辰浩干的,所有矛头都指向爱迪生。特斯拉恨透了爱迪生,但眼下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跟摩根财团的资助者们解释。
“先生,您的信!”
正当特斯拉头疼之时,一封来自清帝国纽约总领事馆的邀请函送到了他的手中。
特斯拉打开一看,内容是邀请他去中国北洋科技工作的邀请函,王辰浩在上面简单的告诉他,将给他提供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室和试验设备,资助他的全部科研项目等。具体事宜,请他去总领事馆面谈。
特斯拉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的助手们却是兴高采烈的样子。副手贝利告诉特斯拉:“先生,此人是清帝国的一品大员,而且非常有钱,他出资两千万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试验基地——北洋科技,恭喜先生,如果能够到那边工作,相信是每一个科学家的梦想。”
无疑,这个副手贝利已经被王辰浩收买了。
特斯拉此刻走投无路,如果不想被追债人逼着卖血还债,只能溜之大吉。
于是,特斯拉便去了一趟领事馆面见王辰浩。而毫无疑问的是,王辰浩想都没想就全部答应了他的条件,帮他偿还债务,给他最先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给他充足的科研经费等等。
当然,王辰浩也不是没有条件。他的条件是特斯拉发明的专利将属于王辰浩所有,未经许可特斯拉不可以转让相关技术给别人。而且,特斯拉将终身受雇于北洋科技。
特斯拉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科技成果会是多么的赚钱,而且有人肯终身雇佣他,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这等好事上哪找去?因此特斯拉十分痛快的答应了王辰浩的全部条件。
二人当天签署了雇佣合同,由此特斯拉成为北洋科技的首席专家之一,获二等院士头衔,年薪十万美元,而王辰浩则成为了特斯拉的终身制老板。
第二天,王辰浩派人跟随特斯拉去见他的资助者们,当场替特斯拉偿还了全部债务。并雇佣了特斯拉身边的全部技术人员,他的副手贝利劝谏有功,获得北洋科技四等院士待遇,年薪三万美元。至于一等院士,暂时还无人担任。王辰浩将为北洋科技工作的人员划分为五等院士、三等科员,用等级和名誉来刺激所有工作人员们,让他们勤奋努力的工作。
特斯拉和他的团队加入北洋科技后,特斯拉现有的专利将由北洋科技负责在全世界各国申请专利,其中包括交流电动机、交流高压输电系统、家用交流电、可逆转高频磁场、无线电传输与干扰、无线电遥控、电磁振荡器、无叶涡轮等33项专利。未来十年内最值钱的将是交流电专利,未来最具有军事价值的是无线电方面的传输、干扰和遥控技术,至于特斯拉未来发明的死光武器、电磁脉冲和原始计算机等,那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