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

小说:大明文魁 作者:幸福来敲门 更新时间:2017-02-05 00:08:4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从孙有功的匠坊回至府里,众弟子们都觉得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喜上眉梢。

  但林延潮见了弟子如此,却眉头微皱,似有几分不乐。

  众人不明林延潮心事,大多数却不敢擅自发问。

  唯独屈横江忍不住问:“先生为何不乐?”

  林延潮却反问道:“你们国子监监刻坊的铜活字,一日可印多少字?”

  屈横江道:“弟子曾问过坊匠,一日可二十余纸。”

  众人听了惊呼道:“二十余纸!”

  “如孙匠人两日方能一纸呢。”

  “铜活字确有长处。”

  屈横江以为林延潮为此忧心,于是道:“先生,这铜活字虽快,但也确实太贵了,平常人也是用不起的。就以咱们京师而论,也唯有监刻坊一处有铜活字,有铜模字二十余万,江南的私人刻坊都不如监刻坊。”

  陶望龄点点头道:“屈兄所言甚是,江南唯有无锡会通馆,兰雪堂,桂坡馆等私人刻坊才有铜活字,铜模字数万,十几万如此,但私人刻坊没有监刻坊之财力。如要印书,都看有无缺字,若缺字需立铸方可。”

  贺自明补充道:“铜活字虽好,但都太贵了,若是要弄齐一套几十万铜模字,不知要费几万两白银,不提还有备字,故而还是雕版印刷好用。”

  一名弟子不明问:“何为备字?”

  屈横江解释道:“就是重复的字,好比你要印王右军的兰亭集序,仅是‘之’的铜模字就要备上二十一个。”

  听了屈横江这么说,众弟子都是摇头:“华而不实。”

  林延潮从弟子们议论而知,是啊,正是因此活字印刷才无法推广。雕版印刷仍是社会主流,而活字印刷仅据次地位要,甚至划时代意义的金属活字就是华而不实。

  因为除了模具太贵外,铜活字还要用到铜,可中国产铜数量稀少,铜更是流通钱币,谁会用铜来铸字模。

  中国汉字近十万,常用汉子三千多,不提还有回字的四种写法。唯有士大夫刻书成风的明朝,才会闲得蛋疼使用铜活字。

  可是金属活字到了欧洲却是另一个样子。

  英文,拉丁文几个字母?他们的铜活字比我们简单一百倍。

  在欧洲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后,在一四八零年欧洲已是全面推行活字印刷,在之后二十年间所出版书籍,已超过欧洲之前一千年来所有出版书籍的总和。

  到了十六世纪,欧洲出版书籍更是将明朝远远甩在了身后。

  众所周知中国与西方近代文明拉开差距,在于文艺复兴。

  西方文艺复兴在于几个思想家?几个划时代发明?在于但丁?在于达芬奇?在于蒸汽机?

  其实不是,文艺复兴在于知识的廉价传播,而引起思想大碰撞。

  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活字印刷,就没有文艺复兴!

  但中国与西方,真的就差了一个活字印刷吗?

  林延潮向弟子们道:“你们可知泰西?”

  众弟子摇摇头,又是点点头。

  一人道:“听闻泰西是红毛鬼的地方。”

  一人道:“不对,听闻泰西是弗朗机人的地方。”

  二人争执了一会,陶望龄问道:“先生何故提泰西呢?”

  林延潮道:“泰西有文与汉文不同,如泰西有一国名为英吉利,其文不过二十六个字母,词意乃字母拼凑而成。他们在百年前就已用铜活字印书,其功百倍于我!”

  众弟子们听了都是一惊。

  “秦汉时以竹简为书,以千为率,士人不过五六尔,隋唐以雕版印书,士人百不及二三,而今我大明富有四海,文教兴盛,但论及读书识字之人,二十人中有一人乎?”

  “而泰西之人用铜活字后,读书识字之人比率已远胜我中国。”

  众弟子们闻言惊疑不定。

  屈横江紧张道:“这岂不是国人之法为泰西学之,泰西反胜我十倍,先生有何策御之?”

  众弟子同是问道。

  这个问题屈横江不问,几百年后中国人同样要问。

  西方文艺复兴数百年后,原来的野蛮人来至东方,强行叩开国门。

  清朝朝廷感叹于洋人的船坚炮利,定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国策,决定中体西用,兴办洋务。

  清廷采购了无数西方的枪炮舰船,平定太平天国,打造出一个咸同中兴来。

  洋务派志得意满,觉得可以与列强掰一掰手腕,洋务大臣,两榜进士出身的李鸿章也忘了年少时读的圣贤书,开口说,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

  但甲午一战后……

  大家才发现我们输给洋人也就算了,现在怎么连近邻倭国都打不过。

  是我们采购的枪炮舰船不够多?

  朝廷腐败,怪政府?

  清廷防备汉人?

  制度问题?

  李鸿章,丁汝昌的战略战术问题?

  最厚黑的还是洋人教我们的留了一手?上树的本领没教?

  但这问题最靠不住,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几乎同时而起,为何日本人从洋人那学会了,我们却没学会?

  洋人根本没藏私嘛。

  而且洋务运动,主张是中体西用。

  明治维新,则是和魂洋才。大家的方针差不多。

  但林延潮却知有个细节很多人没主意到。那就是日本其国民的识字率甚至比同时代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还高,这个数据是在明治维新以前,不是明治维新以后。而同时代的清朝,不过百分之十。

  说来天荒夜谈,但却是真的。

  这是为什么?

  因为日本大量推广寺子屋,在江户时期就已开创了国民教育的先河。

  所谓寺子屋是专门针对平民子弟的教育,男女都有,其内容近似今天小学教育。民间如此高的识字率,如同堆垒了无数的柴薪,有了雄厚的积淀,待明治维新,西学涌入时,大势如烈火直冲而起。

  往事已远。

  林延潮回到现实中,寺子屋的事,却给了他启发。

  日本与我们一并错过了活字印刷的思想爆发期,但不等于错过一切。

  如果朝廷的士大夫们,能够不那么重道而轻艺,不重义轻利,能少谈论些经义,多谈些事功,那么错过活字印刷也没什么。

  若国策以经世致用,务实为本,以中国之地大物博,人力物力之雄厚,总会想出替代的办法。

  活字印刷,器也,但道却可御器。

  道可御器,这是理学的道理,但此道却非理学的道。

  想到这里,林延潮目光悠远了起来。

  PS:嗯,马上要回朝堂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文魁,大明文魁最新章节,大明文魁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