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城历经两晋南北朝的战火洗礼以及几百年的抗击异族入侵,城池屡毁屡建,一次比一次加固,已经渐渐成为一座周长二十里,城墙高两丈的坚固大城。
时值严冬,天寒地冻,隋军将一桶桶水泼洒在城墙上,经过一夜的凝冻,敦煌城已俨然成为一座冰城,厚达两寸的冰层包裹着城墙,俨如披上一件冰甲,雪白晶莹,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瑰丽的冰蓝之色,仿佛一座梦幻般的城堡。
冬季作战,守城无疑是占有优势,苏定方并不是一个一味攻杀的猛将,他师从李靖,学会利用天时地利,利用周围一切有利的条件来进行应战,这也是杨元庆在反复考虑后,派他西征的重要原因。
敦煌郡最大的特点便是地处戈壁深处,人烟冷清,植被稀疏,在敦煌城周围只有三片胡杨林,皆被苏定方命人砍伐一空,而不少沿河而生的红柳则因外形弯曲,不适宜做攻城武器而得以幸存。
苏定方在数十名亲兵的簇拥下,立马在一座沙丘上,注视着数百名士兵砍伐一片胡杨林,这片胡杨林占地十几亩,长得高大粗壮,浓密茂盛,尽管在敦煌树木生长不易,这片胡杨林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苏定方还是毫不犹豫地下令砍掉。
兵们拖进城内,旁边索氏家族的家主索利看得心痛无比,这片胡杨林是他家族的私产,已经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现在被砍伐殆尽。
每一根大树的倒下,索利脸上的肉便剧烈地抖一下,他的心俨如刀割一般,他终于忍受不住内心的煎熬,上前哀求苏定方“苏将军,把树木留下来吧!不要再砍了。”
苏定方摇头冷冷道:“索家主我明白你的心情,但这些树木,我不砍,唐军一样会砍伐它们留不住。”
“那就给我留下一棵吧!这是我家族的烟火,留下一棵树让它们重新长出来吧!”
苏定方看了他一眼,见他满脸哀求,便将马鞭一指河边上棵细细的小树,那是去年才长出的新苗“那棵小树可留给你。”
尽管小树很幼嫩,但总比全部砍伐殆尽要好,索利见一名士兵拎着斧子向小树走去他急得奔跑上去大喊起来“那棵树是苏将军留给我的,你不能再砍了。”
苏定方摇了摇头,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唐军需要烧火取暖,这棵小树可能留得住吗?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从远处疾奔而至,片刻奔至苏定方面前,斥候在马上拱手施有瞪:“启禀将军发现了唐军,约一万五千人,已到玉门县。”
“主将是何人?”
“回禀将军好像是淮安王李孝恭!”
“屎来是他!”
苏定方自言自语,他心中迅速估算,从玉门县到敦煌县约两百里,如果昼夜行军,大概明天下午抵达敦煌县,还有一点时间,他立刻令道:“加快伐木时间,明天中午之前还完不成,一把火烧掉树林。”
下达了命令,苏定方随即调转马头向城内奔去。
唐军并没有昼夜行军,而是在第三天中午时抵达了敦煌城,一万五千唐军浩浩荡荡,旌旗招展,声势壮观,一杆帅旗之下,李孝恭全身盔甲,目光阴冷地注视着空旷荒凉的戈壁滩,入眼之处,只有一望无际的乱石和沙丘,偶然出现几蓬在风中摇曳的灌木丛,却看不见一棵树木。
这时,李孝恭被一片曾经的胡杨林吸引住了,大树全部被砍伐殆尽,只有一根根被砍得凌乱的树桩,地上到处是树木的碎屑,远处的河边还剩下一棵孤零零的小树,只有手臂粗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李孝恭忍不住叹息一声,坚壁清野,隋军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机会。
自从两个多月前的潼关事件后,李孝恭表现得一直很低调,他心里明白,圣上对他很有些不满,这种不满是在于他把齐王李元吉的事件闹大了,没有照顾住圣上的面子。
但李孝恭并不后悔,如果不加以严惩,李元吉就会毁了整个唐军,经略河西原是李神通负责,李神通调去和北隋谈判后,河西的军队就暂时由他率领,或许是经过一次弘农惨败的缘故,李孝恭现在非常谨慎,他绝不能大意,使自己再遭败绩。
这时,一名斥候从后面追了上来“郡王殿下!”
李孝恭勒住战马,这是他派去伊吾郡探查情报的斥候,他立刻问道:“伊吾郡那边集么样?”
“回禀将军,伊吾郡守军已经投降隋朝,有两千余驻军,但我们军队过不去!”
“这是为何?”
“隋军在星星峡扼守住了最险要处,驻有三千隋军,那里易守难攻,我们是扮作商人才能过去,我们的军队至少要三万人才能攻下。”
李孝恭长长出了一口气,其实他并不想去攻打伊吾郡,只是他找不到一个借口,这样最好,隋军扼守住了星星峡,他的兵力不足,这就是最好的借口。
李孝恭心中极不愿意和隋军作战,现在唐军士气正在逐渐恢复之时,如果再被隋军重创,这就会在唐军心中形成一种恐隋症,对将来与隋军的作战都极为不利。
从太原起兵以来,只有在一路南下并占据关中的过程中,唐军势如破竹,保持着屡战屡胜的战绩,那是因为杨元庆的军队在丰州被突厥牵制,他们才如此顺利。
可自从隋军东征后,太原之战、绛郡之战、弘农之战,唐军皆屡战屡败,被隋军歼灭了十万大军,尤其潼关事件的内讧,使得唐军军心动荡,士气低迷,也正是这个缘故,唐军在和装备及后勤皆不如自己的西秦军作战时竟是胜负各半,若不是李世民亲在在陇西指挥,若不是西秦军发生内讧,恐怕唐军还会连战连败,连整个陇右都会彻底丢掉,这就是唐军开始面临危机的具体表现,精锐装备的掩盖下是军心涣散,士气低迷。
李孝恭心里如明镜一般,隋军现在暂时不知道唐军的虚实,如果一旦发现唐军的底细,恐怕连自己的小命也会丢在敦煌。
“殿下快看,敦煌城到了!”一名士兵指着前方大喊。
李孝恭凝视神向远方望去,只见远处数里外,一座冰晶如玉般的城池矗立旷野之中,阳光下闪耀着瑰丽的光泽,李孝恭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苦涩,隋军已经将整个敦煌城用冰包裹上了,让他怎么攻城?
“传我的命令,军队在城池三里外驻营!”
唐军在三里外开始驻扎营地,他们没有带营栅等辎重,只能用战地扎营的方式,用大量的长矛插城刺林保护营帐,一顶顶的大帐矗立起来,一群群士兵跑到河边凿冰取水。
李孝恭亲自部署扎营,他对粮食安全尤其重视,他们这次北上是抢时间,轻兵简行,带的粮食并不多,只能维持半个月不到,其余就必须靠后勤粮食运输,支持他们和隋军对峙。
一队骑兵四下巡视了一圈,回来禀报道:“殿下,敦煌郡周围所有的树林都已被隋军砍伐殆尽,南面有一些红柳,但找不到一棵适合做攻城梯子的树木。”
“知道了,再去探!”
李孝恭心中十分恼火,他们没有带攻城武器,隋军坚壁清野,让他们找不到一棵适合做攻城武器的树木,难道还要让他们去张掖郡搬运攻城武器吗?
这时副将史万宝走到李孝恭身旁低声道:“郡王殿下,这场战役对我们很不利啊!”
史万宝是李神通派系的大将,原是长安豪强,因协助李神通夺取关中有功而被李渊封为原国公,是一个极为精明狡猾之人,他发现隋军没有和他们作战之意,想速战速决根本不可能,使他心中十分忧虑,他们这支军队是李神通的部属,若在敦煌郡惨败,他回去无法向李神通交代。
我们粮食不足,粮道太长,一旦被敌军断了我们粮道,这场战役将不战自溃,而且风沙很大,夜里气候极低,士兵们都十分抱怨,不如撤军回去吧!就告诉圣上,隋军已经取了敦煌郡,我们无法取胜,保住实力为上策。”
李孝恭叹了口气“今天刚来就撤走,无法向圣上交代,也会被隋军笑话,先坚持几天,如果形势实在不妙再考虑撤军,你先去安抚军心,告诉他们,隋军粮少兵寡,他们也支持不了几天。”
史万宝无奈,只得前去安抚士兵,明知是谎话,也只能骗一骗士兵,减轻他们心中的恐惧。
城头上,苏定方注视着唐军扎营,对方居然没有带营栅,他们不知道敦煌夜间的风沙吗?苏定方的嘴角露出一丝冷冷的笑意。
夜里,狂风肆虐,沙尘漫天,凛冽西北风所发出的呼啸声俨如大地在哭泣,令人心惊胆战,眼前是灰蒙蒙一片,十几步外便看不清敦煌的西城门缓缓开启了,李沙陀率领百余人的斥候骑兵队从城中奔出,片刻便消失在无边无际的风沙之中。
时值严冬,天寒地冻,隋军将一桶桶水泼洒在城墙上,经过一夜的凝冻,敦煌城已俨然成为一座冰城,厚达两寸的冰层包裹着城墙,俨如披上一件冰甲,雪白晶莹,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瑰丽的冰蓝之色,仿佛一座梦幻般的城堡。
冬季作战,守城无疑是占有优势,苏定方并不是一个一味攻杀的猛将,他师从李靖,学会利用天时地利,利用周围一切有利的条件来进行应战,这也是杨元庆在反复考虑后,派他西征的重要原因。
敦煌郡最大的特点便是地处戈壁深处,人烟冷清,植被稀疏,在敦煌城周围只有三片胡杨林,皆被苏定方命人砍伐一空,而不少沿河而生的红柳则因外形弯曲,不适宜做攻城武器而得以幸存。
苏定方在数十名亲兵的簇拥下,立马在一座沙丘上,注视着数百名士兵砍伐一片胡杨林,这片胡杨林占地十几亩,长得高大粗壮,浓密茂盛,尽管在敦煌树木生长不易,这片胡杨林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苏定方还是毫不犹豫地下令砍掉。
兵们拖进城内,旁边索氏家族的家主索利看得心痛无比,这片胡杨林是他家族的私产,已经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现在被砍伐殆尽。
每一根大树的倒下,索利脸上的肉便剧烈地抖一下,他的心俨如刀割一般,他终于忍受不住内心的煎熬,上前哀求苏定方“苏将军,把树木留下来吧!不要再砍了。”
苏定方摇头冷冷道:“索家主我明白你的心情,但这些树木,我不砍,唐军一样会砍伐它们留不住。”
“那就给我留下一棵吧!这是我家族的烟火,留下一棵树让它们重新长出来吧!”
苏定方看了他一眼,见他满脸哀求,便将马鞭一指河边上棵细细的小树,那是去年才长出的新苗“那棵小树可留给你。”
尽管小树很幼嫩,但总比全部砍伐殆尽要好,索利见一名士兵拎着斧子向小树走去他急得奔跑上去大喊起来“那棵树是苏将军留给我的,你不能再砍了。”
苏定方摇了摇头,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唐军需要烧火取暖,这棵小树可能留得住吗?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从远处疾奔而至,片刻奔至苏定方面前,斥候在马上拱手施有瞪:“启禀将军发现了唐军,约一万五千人,已到玉门县。”
“主将是何人?”
“回禀将军好像是淮安王李孝恭!”
“屎来是他!”
苏定方自言自语,他心中迅速估算,从玉门县到敦煌县约两百里,如果昼夜行军,大概明天下午抵达敦煌县,还有一点时间,他立刻令道:“加快伐木时间,明天中午之前还完不成,一把火烧掉树林。”
下达了命令,苏定方随即调转马头向城内奔去。
唐军并没有昼夜行军,而是在第三天中午时抵达了敦煌城,一万五千唐军浩浩荡荡,旌旗招展,声势壮观,一杆帅旗之下,李孝恭全身盔甲,目光阴冷地注视着空旷荒凉的戈壁滩,入眼之处,只有一望无际的乱石和沙丘,偶然出现几蓬在风中摇曳的灌木丛,却看不见一棵树木。
这时,李孝恭被一片曾经的胡杨林吸引住了,大树全部被砍伐殆尽,只有一根根被砍得凌乱的树桩,地上到处是树木的碎屑,远处的河边还剩下一棵孤零零的小树,只有手臂粗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李孝恭忍不住叹息一声,坚壁清野,隋军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机会。
自从两个多月前的潼关事件后,李孝恭表现得一直很低调,他心里明白,圣上对他很有些不满,这种不满是在于他把齐王李元吉的事件闹大了,没有照顾住圣上的面子。
但李孝恭并不后悔,如果不加以严惩,李元吉就会毁了整个唐军,经略河西原是李神通负责,李神通调去和北隋谈判后,河西的军队就暂时由他率领,或许是经过一次弘农惨败的缘故,李孝恭现在非常谨慎,他绝不能大意,使自己再遭败绩。
这时,一名斥候从后面追了上来“郡王殿下!”
李孝恭勒住战马,这是他派去伊吾郡探查情报的斥候,他立刻问道:“伊吾郡那边集么样?”
“回禀将军,伊吾郡守军已经投降隋朝,有两千余驻军,但我们军队过不去!”
“这是为何?”
“隋军在星星峡扼守住了最险要处,驻有三千隋军,那里易守难攻,我们是扮作商人才能过去,我们的军队至少要三万人才能攻下。”
李孝恭长长出了一口气,其实他并不想去攻打伊吾郡,只是他找不到一个借口,这样最好,隋军扼守住了星星峡,他的兵力不足,这就是最好的借口。
李孝恭心中极不愿意和隋军作战,现在唐军士气正在逐渐恢复之时,如果再被隋军重创,这就会在唐军心中形成一种恐隋症,对将来与隋军的作战都极为不利。
从太原起兵以来,只有在一路南下并占据关中的过程中,唐军势如破竹,保持着屡战屡胜的战绩,那是因为杨元庆的军队在丰州被突厥牵制,他们才如此顺利。
可自从隋军东征后,太原之战、绛郡之战、弘农之战,唐军皆屡战屡败,被隋军歼灭了十万大军,尤其潼关事件的内讧,使得唐军军心动荡,士气低迷,也正是这个缘故,唐军在和装备及后勤皆不如自己的西秦军作战时竟是胜负各半,若不是李世民亲在在陇西指挥,若不是西秦军发生内讧,恐怕唐军还会连战连败,连整个陇右都会彻底丢掉,这就是唐军开始面临危机的具体表现,精锐装备的掩盖下是军心涣散,士气低迷。
李孝恭心里如明镜一般,隋军现在暂时不知道唐军的虚实,如果一旦发现唐军的底细,恐怕连自己的小命也会丢在敦煌。
“殿下快看,敦煌城到了!”一名士兵指着前方大喊。
李孝恭凝视神向远方望去,只见远处数里外,一座冰晶如玉般的城池矗立旷野之中,阳光下闪耀着瑰丽的光泽,李孝恭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苦涩,隋军已经将整个敦煌城用冰包裹上了,让他怎么攻城?
“传我的命令,军队在城池三里外驻营!”
唐军在三里外开始驻扎营地,他们没有带营栅等辎重,只能用战地扎营的方式,用大量的长矛插城刺林保护营帐,一顶顶的大帐矗立起来,一群群士兵跑到河边凿冰取水。
李孝恭亲自部署扎营,他对粮食安全尤其重视,他们这次北上是抢时间,轻兵简行,带的粮食并不多,只能维持半个月不到,其余就必须靠后勤粮食运输,支持他们和隋军对峙。
一队骑兵四下巡视了一圈,回来禀报道:“殿下,敦煌郡周围所有的树林都已被隋军砍伐殆尽,南面有一些红柳,但找不到一棵适合做攻城梯子的树木。”
“知道了,再去探!”
李孝恭心中十分恼火,他们没有带攻城武器,隋军坚壁清野,让他们找不到一棵适合做攻城武器的树木,难道还要让他们去张掖郡搬运攻城武器吗?
这时副将史万宝走到李孝恭身旁低声道:“郡王殿下,这场战役对我们很不利啊!”
史万宝是李神通派系的大将,原是长安豪强,因协助李神通夺取关中有功而被李渊封为原国公,是一个极为精明狡猾之人,他发现隋军没有和他们作战之意,想速战速决根本不可能,使他心中十分忧虑,他们这支军队是李神通的部属,若在敦煌郡惨败,他回去无法向李神通交代。
我们粮食不足,粮道太长,一旦被敌军断了我们粮道,这场战役将不战自溃,而且风沙很大,夜里气候极低,士兵们都十分抱怨,不如撤军回去吧!就告诉圣上,隋军已经取了敦煌郡,我们无法取胜,保住实力为上策。”
李孝恭叹了口气“今天刚来就撤走,无法向圣上交代,也会被隋军笑话,先坚持几天,如果形势实在不妙再考虑撤军,你先去安抚军心,告诉他们,隋军粮少兵寡,他们也支持不了几天。”
史万宝无奈,只得前去安抚士兵,明知是谎话,也只能骗一骗士兵,减轻他们心中的恐惧。
城头上,苏定方注视着唐军扎营,对方居然没有带营栅,他们不知道敦煌夜间的风沙吗?苏定方的嘴角露出一丝冷冷的笑意。
夜里,狂风肆虐,沙尘漫天,凛冽西北风所发出的呼啸声俨如大地在哭泣,令人心惊胆战,眼前是灰蒙蒙一片,十几步外便看不清敦煌的西城门缓缓开启了,李沙陀率领百余人的斥候骑兵队从城中奔出,片刻便消失在无边无际的风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