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第307章 陈桥大捷风云起(三)

小说:宋时行 作者:庚新 更新时间:2016-12-22 14:45:3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议和,已不可避免摆上议题。

  自有宋以来,不败而败的事情太多,几乎无法计算清楚。赵桓不想再打下去,而且也认为没必要再打下去。当务之急,是收拾残局,尽快恢复原先局面。而且主战派势大,若继续打下去,说不得会出现不好的局面,这也是赵桓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议和派知道这个结果,便是种师道等人,又何尝不清楚?

  这同样是一场博弈,议和派和主战派之间,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进行一场角力。

  种师道很清楚,他已经别无选择!

  开封之战结束之后,赵桓只单独召见了种师道两次,而且每一次谈话,也没有什么具体内容。

  这不是一个有功之臣应该得到的待遇。

  种师道明白,赵桓之所以对他冷淡,一来是功高震主,二来嘛……种师道为打这一仗,数次欺瞒赵桓,甚至故意曲解赵桓的意思,已使得赵桓很不高兴。这种行为说传来,和权臣的行为没什么区别。哪怕种师道是出于好意,赵桓也受不得这种事情。

  有哪个帝王,喜欢被臣子牵着鼻子走?

  更不要说赵桓才二十六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说句实在话,赵桓没有秋后算账,没有卸磨杀驴,没有寻种师道麻烦,已经是非常仁义。

  在这种情况下,种师道也知道,他能留在位子上的时间。越来越少。

  趁着还能主持朝堂,种师道自然要做最后一次努力。

  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宋的江山。所以,在赵桓提出议和要求之后,种师道便为使团的人选不断做出努力。他希望由李纲出使上京,因为他知道,以李纲的秉性。绝不可能让朝廷吃亏,甚至很有可能,扭转有宋以来。外交岁币和赔偿的胜利。

  而议和派,也不会放弃这次机会。

  以张邦昌、秦桧、耿南仲为首,议和派非常清楚赵桓的心思。

  赵桓不想再打。官家的心思,已经由北面转到了南面金陵的太上道君,徽宗皇帝赵佶身上。

  赵佶在金陵虽遭受打压,却毕竟有充足人脉,逐渐形成一股力量。

  若不能尽快解决太上道君赵佶的事情,赵桓便要面临皇位不稳的局面。所以,他不想打,也不愿意打,甚至宁愿赔款岁贡,也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事。自汪伯彦被敕令流放雷州之后。这议和派便有些不太稳固。所以,他们要借此机会,重新获得赵桓的信任,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大家的心思都在议和上面,所以对于赵桓除玉尹兵部郎中之职的任命。无人出面阻拦。

  一来是无心,二来也是不想开罪太子赵谌。

  要知道,太子赵谌身后,同样站着一批人,便包括了应天府留守朱胜非,开封府府尹朱桂纳等皇亲国戚。这些人同样实力惊人。这时候阻挠玉尹上位,便等于打太子的脸。谁不知道,太子而今虽被禁足,可是陈桥一战,却为他攒足声望。

  而且太子又是赵桓独子,何必为了一个区区兵部郎中,去得罪玉尹?

  靖康元年二月十四日,赵桓敕令,正赶往开封的义勇原路返回,不得继续前进。

  十五日,在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后,出使上京的使团名单,最终确定。

  此次出使上京,为表现大宋朝廷的诚意,以康王赵构为主使,李纲、梅执礼为副使,前往上京议和。

  这也是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最终由赵桓做出的决断。

  对于这么一个决定,不管是种师道为首的主战派,还是以耿南仲等人为首的议和派,都没有异议。

  但明眼人可以看出,以康王赵构为主使,本身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要知道,赵构和耿南仲等人的交情,确是极好!

  +++++++++++++++++++++++++++++++++++++++++++++++++++++

  朝堂上的风起云涌,对玉尹而言,无甚影响。

  他犹如一个局外人般,冷眼看着局势的变化,虽有心出力,却不知该如何插手。

  在床上躺了整整二十六天,总算是得到安道全的准许,可以下床活动。

  只是,他才康复一些,便立刻忙碌起来。

  先是有种彦崧兄弟二人自长安赶来,向玉尹报到,全了最初种师道的诺言。太子亲军要重组,需要许多人才。陈桥一战,玉尹的班底几乎死光死绝,活下来十五人中,也只有毕进和袁朝年两个基层军官。好在,吴玠留在了太子亲军,把董先阵亡的影响,压缩到了最小。

  随后,又有姚平仲向玉尹推荐了一人,便是钧容直押班,名叫于鹏,是个文武双全的主儿。

  此人原本隶属殿前司,却因为性情耿直,得罪了上官,以至于郁郁不得志。

  高俅已经卸去了殿前都太尉之职,但想要抽调出一个押班来,却不是一桩难事。连同此前已抽调太子亲军,却未随军出征的封况、凌威两人,再加上毕进和袁朝年,这太子亲军的新班底,已初具规模。此外,还有宗安六宗安七兄弟,护送宗泽抵达济南后,也返回开封,诸率府在经历一场大动荡后,重又焕发了生机。

  “小乙,我来为你介绍一位好汉。”

  这一日,玉尹正在家中和高宠杨再兴说话,朱梦说兴冲冲赶来。

  “此一位便是少阳的救命恩人张玘张伯玉。”

  朱梦说身后,跟着一个青年,看上去大约在二十四五的样子,个头虽不算太高。相貌也略显清秀,却透出一股子英武之气。

  “八里湾便是伯玉及时增援,才救下了少阳性命。

  而今官家准备解散义勇,伯玉不想这般回去,所以便托了少阳,请员外你收留。”

  玉尹虽已得敕命为兵部郎中,却因身体原因。尚未走马上任。

  所以,朱梦说还是以员外来称呼玉尹,玉尹闻听之下。忙站起身来,拱手与张玘道谢。

  “小底曾亲见陈桥战场,对员外更是仰慕不已。

  此次小底前来。乃散尽家财招募义勇,若这般回去,实在是无法向家乡父老交代。

  闻员外欲重组太子亲军,小底厚颜托请陈主簿说项,还请员外收留。”

  遣散义勇?

  玉尹闻听,心中也不由得轻声一叹。

  赵桓这般做,未免有卸磨杀驴的嫌疑,真个会冷了好汉们的心。

  张玘此人,玉尹倒是听过。此人是阳壶富户,听得开封被围。便散尽家财,从阳壶招募千余勇士,投奔河南府尹翟兴帐下。驰援开封之战,张玘可谓是一马当先。

  他率先抵达牟驼岗,但却未能参与决战。旋即被种师道派往陈桥。

  途经八里湾时,从女真人手中解救下陈东与何元庆。据何元庆说,张玘刀马娴熟,有万夫不挡之勇,更兼通晓兵法,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玉尹没想到。这般人物竟然会投到他的门下,心里自然高兴。

  他忙拉着张玘的手,道了一句,“伯玉前来,太子亲军必能早一日重振声威。”

  张玘之所以来投玉尹,也是无奈之举。

  他虽立下了战功,却毕竟不是行伍出身,更不是翟兴的心腹。在朝堂上,张玘没有任何靠山,想要留下来,便非常困难。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为了驰援开封,已经散尽了家财。便是这时候回去,也没得栖身之所。他在开封认识的人不多,算来算去,似乎也只有玉尹这么一条门路,于是厚着脸皮,找到玉尹家中。

  玉尹对宋史有所了解,却非精通。

  此刻,他还没有意识到,站在他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同样是南宋时期一员猛将,而且是岳飞手下的一员悍将。

  在原有的历史上,两年之后,金兵三次南下。

  张玘率部坚守渑池,凭借白浪天险抗击金兵,斩杀金兵数以万计,史称扣门山之战。

  此后,张玘因功得受武翼大夫之职。

  白浪之战后,张玘从董先部。

  《宋史?忠义?张先传》记载,张玘每战冒矢石为诸军先。

  绍兴元年,金国大将高琼攻取商州,张玘奉命率骑军出击,猛冲敌阵。但因为冲锋太猛,以至于被数百骑包围。而张玘却丝毫不惧,挺刃突击,金兵披靡,莫敢阻拦。

  史书记载:一日九战九捷,追击金兵至试剑关……

  玉尹虽不清楚眼前的张玘是一个如此厉害的猛将,但他知道陈东的为人。若张玘没有真本事,哪怕对他有救命之恩,陈东也不会轻易举荐。而今陈东既然举荐,便说明这张玘,确有真才实学。

  诸率府而今重新组建,玉尹最缺什么?

  两个字:人才!

  从前他是没有这个资本和声望招揽,所以只能招揽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将领。而今,陈桥一战,玉尹已经蓄积了足够的威望。张玘主动来投,也是一个良好开端。

  张玘这边刚坐下,一旁高宠忍不住道:“哥哥,我倒想起一桩事来。”

  玉尹笑道:“十三郎想起甚事?”

  “哥哥可还记得狄马营的狄家父子?”

  玉尹一怔,点头道:“那是我救命恩人,我焉能不记得?”

  “之前,狄克敌曾托人到燕哥门上,说是想要让他少子狄雷,在哥哥帐下效力。

  这狄克敌父子,乃狄青后人,狄雷的本事我不太清楚,但据燕哥所言,亦是个了不得的猛将。我本打算哥哥身子再好些时,向哥哥举荐此人。可现在看来,若不早说,只怕到时候没了位子……若哥哥对此人有兴趣,便着人让他来拜见一回?”

  (未完待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宋时行,宋时行最新章节,宋时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