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大医令
朱厚煌说道:“小王请薛神医怜惜东雍百姓,孤苦无依,每有疫病,只能等死而已,还请薛神医在东雍坐堂开馆。”
薛神医叹息道:“老朽年事已高,早就半个身子进了土了,早就没有什么别的念头了,唯独想死在故乡,能葬进祖坟之中,落叶归根,兔死首丘。这一点点小小的念头,还请殿下恩准。”
朱厚煌长叹一声,觉得威逼一个老人家,有些不大好。特别是这个老人家刚刚救了你的命。但是朱厚煌经过这大病一场之后,朱厚煌知道在东雍面对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土人,也不是气候,更不是刚刚来到东方的西方人,而是疫病。生命到底有多脆弱,也只有朱厚煌这样在死亡面前走了一遭的人才能明白。
朱厚煌不得不说道:“小王想请薛神医在此建医馆,还请薛神医坐镇。并且薛神医一人才能医治多少人,不过万之一二,小汪想让薛神医在东雍广开门徒,多收弟子,为百姓诊治。”
薛神医闻言露出一丝笑意,说道:“殿下可是用前宋之制吗?”
“什么?”朱厚煌有些不明白,他的想法根本就是后世的医院与医学院的结合体吗?
薛神医见朱厚煌没有注意,才说道:“我家世代行医,颇知掌故,在前宋之时,多有医官,还有太医局培养学徒。但是后来都成为一纸空谈。其他原因,关于朝政,老朽也不大明白。但是多收弟子,殿下你以为老朽不想吗?首先好苗子难找啊?”
薛神医感叹一声,说道:“我收这七个弟子,有一半是薛家子弟,从识字都是从汤头歌开始,从五六岁起一直到成年,这十几年时间,日日背诵,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等,数十部医经药书,都要倒背如流,不比寒窗苦读轻松多少。但凡有资质下得了苦功的,谁不去考状元啊,来跟我学艺啊?”
“二来,我的精力也有限的紧。这行医不比别得事情,别的事情有点差错,还有挽回的可能,但是行医一旦有一个三长两短,就是一条人命啊,故而我每收一个弟子,在这个弟子出师之前,不会再收别的弟子了。非手把手将他培养到出师,我没有心力再培养其他人。像殿下所说,就好像是开学堂一样,哗啦啦一大堆人,根本就是误人子弟。”
朱厚煌皱起眉头,他意思到,薛神医的意见也是有道理的。难道普及医疗就这么难吗?
朱厚煌忽然想起了中成药,问道:“薛神医,小王想开扩东雍,多遇瘟疫,那些疑难杂症想不要说,常见疾病,如桂枝汤之类,能不能事先制成药丸,等有病自行治疗。”
“那怎么能行?”薛神医露出一死厌恶之感,说道:“人与人不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要根据人来下药。就如殿下,如果殿下不是身体正少,生机强盛,我也不敢用这虎狼之药。不管所有病症差异,用同一种药,那不是治病,那是害人。”
“但是后世,是这么干的?”朱厚煌脑袋里面转了一个圈,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说道:“薛神医,孤不论这是不是害人,只问这样做行不行。”
薛神医虽然讨厌朱厚煌一刀切的态度,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做是有效的。而且有很多人都这样做过了。只是他不习惯这样做,这也是与他的习惯有官,薛神医这一辈子都是宫廷御医。在宫廷之中行走,用药谨慎之极,哪里用这些中成药,每一个药方都斟酌再三。就和收弟子一样,不敢多收一个,唯恐分散精力,教导不好了。
薛神医说道:“此事可行,殿下要办此事,乃东雍百姓之福。”
朱厚煌乘热打铁,说道:“孤别人信不过,唯独信薛神医你,还请薛神医留下来帮我。孤的雍国现在还算上不得台面,但是将来定然是会重整官职,到时候雍国太医令,就是薛神医了。”
薛神医暗道:“我连太医院院使,我都当过。你小地方所谓的太医令有什么意思。”
朱厚煌察言观色的本事,有了一些长进,虽然薛神医还没有开口,但是朱厚煌一眼就看出了薛神医的心意,他暗道:“我只有拿出最后一招了。”大声说道:“一万两。”朱厚煌干脆的说道:“建立医馆制度,是我雍国现在的头等大事,孤拨出一万两银子,为雍国太医院第一年的拨款。”紧接著朱厚煌诱惑薛神医说道:“薛神医,孤知道薛神医医术无双,但是百年之后,又有谁知道,薛神医医术天下无双啊?如果薛神医作为雍国的首任太医令,为雍国创立医官制度。那么将来雍国修史,也少不了,薛神医一笔。再者印薛神医余音,孤的太医院也少不了薛姓之人啊。”
最后一句打动了薛神医。
薛神医年龄大了,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唯有舔犊之心不灭,回乡也有为薛家养望的心事,此刻他心头一动。区区一个王府官,薛神医不在乎,但是薛神医却在乎自己的儿子能不能有一个官身。说来惭愧,薛神医的儿子也是一个医生,但是在薛神医看来,完全是没有开窍,根本没有继承自己的天分,不过是普普通通一个庸医而已。
自己不为他们筹划,自己在的时候,有一个神医的名头,别人还能看中几分,如果自己去了。这薛家谁支撑了。
“罢罢罢,就将这把老骨头买给雍王,希望老朽百年之后,雍王殿下能兑现今日的承诺。”薛神医思来想后,最后说道。为了为后辈弄一顶官帽子,哪怕是王府官的官帽子,薛神医也算是豁出去了。
朱厚煌大喜过望,说道:“那就多谢薛神医了,全岛上下生死大事都托付给薛神医了。
薛神医说道:“臣领命。”
薛神医虽然是为了给后嗣留一个官位才留在这里的,但是如果朱厚煌没有表现出自己仁慈坚定的一面。让薛神医觉得朱厚煌和那些荒淫无度的藩王不是一路人。所以才答应留下来了。
朱厚煌见薛神医答应下来,立即叫人过来,吴行之马上过来。
朱厚煌交代吴行之说道:“给薛神医拨一万两银子,让他在大员澎湖台湾三地开馆。今后薛神医就是我雍国的太医令。”
吴行之说道:“恭喜薛神医。”
朱厚煌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伤寒流传的怎么样啊?”
吴行之说道:“大多已经控制住了,幸好雨及时停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朱厚煌一想起那三天三夜的瓢泼大雨,心中为之一寒。他从来没有像今日害怕大雨,说道:“吃一堑长一智,现在什么也不说全部都给我盖房子。”
这一次的事情,说起来而已是他们疏忽大意,如果所有人房子都非常结实,一场台风也不至于让大员满目疮痍。一想起来朱厚煌还有一点余恨难消,说道:“唐先生了?让唐先生来一趟,我要亲自交代唐先生这一件事情。”
吴行之张张嘴,欲言又止的样子。朱厚煌皱起眉头说道:“说,怎么了?”
“唐先生病倒了。”吴行之说道。
“什么?”朱厚煌大吃一惊,虽然朱厚煌对唐寅在应对台风上有一点不满,但是更知道现在是离不开唐寅的。听道唐寅病倒的消息,心头一惊,立即对薛神医说道:“还请薛神医妙手。”
朱厚煌说道:“小王请薛神医怜惜东雍百姓,孤苦无依,每有疫病,只能等死而已,还请薛神医在东雍坐堂开馆。”
薛神医叹息道:“老朽年事已高,早就半个身子进了土了,早就没有什么别的念头了,唯独想死在故乡,能葬进祖坟之中,落叶归根,兔死首丘。这一点点小小的念头,还请殿下恩准。”
朱厚煌长叹一声,觉得威逼一个老人家,有些不大好。特别是这个老人家刚刚救了你的命。但是朱厚煌经过这大病一场之后,朱厚煌知道在东雍面对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土人,也不是气候,更不是刚刚来到东方的西方人,而是疫病。生命到底有多脆弱,也只有朱厚煌这样在死亡面前走了一遭的人才能明白。
朱厚煌不得不说道:“小王想请薛神医在此建医馆,还请薛神医坐镇。并且薛神医一人才能医治多少人,不过万之一二,小汪想让薛神医在东雍广开门徒,多收弟子,为百姓诊治。”
薛神医闻言露出一丝笑意,说道:“殿下可是用前宋之制吗?”
“什么?”朱厚煌有些不明白,他的想法根本就是后世的医院与医学院的结合体吗?
薛神医见朱厚煌没有注意,才说道:“我家世代行医,颇知掌故,在前宋之时,多有医官,还有太医局培养学徒。但是后来都成为一纸空谈。其他原因,关于朝政,老朽也不大明白。但是多收弟子,殿下你以为老朽不想吗?首先好苗子难找啊?”
薛神医感叹一声,说道:“我收这七个弟子,有一半是薛家子弟,从识字都是从汤头歌开始,从五六岁起一直到成年,这十几年时间,日日背诵,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等,数十部医经药书,都要倒背如流,不比寒窗苦读轻松多少。但凡有资质下得了苦功的,谁不去考状元啊,来跟我学艺啊?”
“二来,我的精力也有限的紧。这行医不比别得事情,别的事情有点差错,还有挽回的可能,但是行医一旦有一个三长两短,就是一条人命啊,故而我每收一个弟子,在这个弟子出师之前,不会再收别的弟子了。非手把手将他培养到出师,我没有心力再培养其他人。像殿下所说,就好像是开学堂一样,哗啦啦一大堆人,根本就是误人子弟。”
朱厚煌皱起眉头,他意思到,薛神医的意见也是有道理的。难道普及医疗就这么难吗?
朱厚煌忽然想起了中成药,问道:“薛神医,小王想开扩东雍,多遇瘟疫,那些疑难杂症想不要说,常见疾病,如桂枝汤之类,能不能事先制成药丸,等有病自行治疗。”
“那怎么能行?”薛神医露出一死厌恶之感,说道:“人与人不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要根据人来下药。就如殿下,如果殿下不是身体正少,生机强盛,我也不敢用这虎狼之药。不管所有病症差异,用同一种药,那不是治病,那是害人。”
“但是后世,是这么干的?”朱厚煌脑袋里面转了一个圈,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说道:“薛神医,孤不论这是不是害人,只问这样做行不行。”
薛神医虽然讨厌朱厚煌一刀切的态度,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做是有效的。而且有很多人都这样做过了。只是他不习惯这样做,这也是与他的习惯有官,薛神医这一辈子都是宫廷御医。在宫廷之中行走,用药谨慎之极,哪里用这些中成药,每一个药方都斟酌再三。就和收弟子一样,不敢多收一个,唯恐分散精力,教导不好了。
薛神医说道:“此事可行,殿下要办此事,乃东雍百姓之福。”
朱厚煌乘热打铁,说道:“孤别人信不过,唯独信薛神医你,还请薛神医留下来帮我。孤的雍国现在还算上不得台面,但是将来定然是会重整官职,到时候雍国太医令,就是薛神医了。”
薛神医暗道:“我连太医院院使,我都当过。你小地方所谓的太医令有什么意思。”
朱厚煌察言观色的本事,有了一些长进,虽然薛神医还没有开口,但是朱厚煌一眼就看出了薛神医的心意,他暗道:“我只有拿出最后一招了。”大声说道:“一万两。”朱厚煌干脆的说道:“建立医馆制度,是我雍国现在的头等大事,孤拨出一万两银子,为雍国太医院第一年的拨款。”紧接著朱厚煌诱惑薛神医说道:“薛神医,孤知道薛神医医术无双,但是百年之后,又有谁知道,薛神医医术天下无双啊?如果薛神医作为雍国的首任太医令,为雍国创立医官制度。那么将来雍国修史,也少不了,薛神医一笔。再者印薛神医余音,孤的太医院也少不了薛姓之人啊。”
最后一句打动了薛神医。
薛神医年龄大了,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唯有舔犊之心不灭,回乡也有为薛家养望的心事,此刻他心头一动。区区一个王府官,薛神医不在乎,但是薛神医却在乎自己的儿子能不能有一个官身。说来惭愧,薛神医的儿子也是一个医生,但是在薛神医看来,完全是没有开窍,根本没有继承自己的天分,不过是普普通通一个庸医而已。
自己不为他们筹划,自己在的时候,有一个神医的名头,别人还能看中几分,如果自己去了。这薛家谁支撑了。
“罢罢罢,就将这把老骨头买给雍王,希望老朽百年之后,雍王殿下能兑现今日的承诺。”薛神医思来想后,最后说道。为了为后辈弄一顶官帽子,哪怕是王府官的官帽子,薛神医也算是豁出去了。
朱厚煌大喜过望,说道:“那就多谢薛神医了,全岛上下生死大事都托付给薛神医了。
薛神医说道:“臣领命。”
薛神医虽然是为了给后嗣留一个官位才留在这里的,但是如果朱厚煌没有表现出自己仁慈坚定的一面。让薛神医觉得朱厚煌和那些荒淫无度的藩王不是一路人。所以才答应留下来了。
朱厚煌见薛神医答应下来,立即叫人过来,吴行之马上过来。
朱厚煌交代吴行之说道:“给薛神医拨一万两银子,让他在大员澎湖台湾三地开馆。今后薛神医就是我雍国的太医令。”
吴行之说道:“恭喜薛神医。”
朱厚煌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伤寒流传的怎么样啊?”
吴行之说道:“大多已经控制住了,幸好雨及时停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朱厚煌一想起那三天三夜的瓢泼大雨,心中为之一寒。他从来没有像今日害怕大雨,说道:“吃一堑长一智,现在什么也不说全部都给我盖房子。”
这一次的事情,说起来而已是他们疏忽大意,如果所有人房子都非常结实,一场台风也不至于让大员满目疮痍。一想起来朱厚煌还有一点余恨难消,说道:“唐先生了?让唐先生来一趟,我要亲自交代唐先生这一件事情。”
吴行之张张嘴,欲言又止的样子。朱厚煌皱起眉头说道:“说,怎么了?”
“唐先生病倒了。”吴行之说道。
“什么?”朱厚煌大吃一惊,虽然朱厚煌对唐寅在应对台风上有一点不满,但是更知道现在是离不开唐寅的。听道唐寅病倒的消息,心头一惊,立即对薛神医说道:“还请薛神医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