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杨廷和之死
金銮殿之上。
嘉靖扫过群臣。听着一个人在读从浙江来的奏折。
“九月贼复兴, 陷定海中卫所,双屿指挥使攻敌,收复定海中卫所,十月,贼陷海门卫,逆流而上。大掠四方,至临海方止。官军追之不及。十二月,宁波为贼所陷十八日,后为沈希仪收复------”
“好了。”嘉靖大喝一声,说道:“姚鏌就是这样平贼的,他也是老臣,就这样给朕办事的吗?”
嘉靖口中说的是嘉靖,眼睛看到却是杨廷和。
其实这事情,也怪不得姚鏌。
因为这一次的贼寇,与之前的海盗不大一样了。
第一波海盗,还真是海商不得已专业为海盗了,但是第二波海盗了,却不是那么单纯了,因为海禁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
这些人之前,一直觉得,这一次重申海禁之令,不过像之前一样,说的很厉害,不过是一个样子货而已,不过几个月就过去了。
但是整整一年了,海禁居然一点也没有松懈的意思。
姚鏌是能臣,他整顿各地卫所,能不能战还是另一回事,但是却封锁了很多通商的途径。
一开始,很多世家还毕竟满意重申海禁的。
无他,物以稀为贵。海禁越严厉,要通过海禁走私,所花费的政治资本也就越大,对这些大世家很有好处,能让他们处于暗中的垄断地位。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姚鏌居然软硬不吃。将他们的财路堵了整整一年。
忍受了姚鏌一年的世家们,再也忍受不住了。一定要将姚鏌给扳倒,但是姚鏌也不是那么好扳倒的。
首先姚鏌是老臣,深得朝中信任,也是一个老油条,哪里能让被人那么容易找到把柄啊。他商议之后,决定来硬的。
本来被姚鏌打大王很惨,几乎混成荒岛求生记的海盗,时来运转,得到了世家的支持,立即翻过身来。
而且这些世家最大支持,并不是财物之上,而是情报支持。
有了他们的支持,可以说,官军的所有调度,海贼了如指掌,这才能屡屡偸官军的漏洞,并且一次接着一次的得胜。
官军并不是战胜不了他们,海上徐海的船队,已经被姚鏌组织起来了,弄来很多火炮,有东雍产的,也有浙江自己铸造的。
不官怎么说,一个省的人力物力,要比区区海盗强太多了,即便徐海部队之中,有很多新兵,也足以击败海盗了。
在岸上更不用说了。
沈希仪在浙江练兵,军队扩建了不少,在陆地上,对付这些海盗,更是轻而易举的。
结果,他们整个下半年,都在疲于奔命,根本没有与海盗真个交手。他们总能躲过追击,从莫名其妙的地方再次冒出来。
但是嘉靖却不管这些,他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打击杨廷和的好机会。杨廷和与姚鏌之间虽然没有什么交情。但是杨廷和对姚鏌的能力还是很相信的。替姚鏌说过话。所以很多人认为姚鏌是杨廷和的人。
杨廷和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他有些身心俱疲了,说道:“臣识人不明,请殿下降罪。”
嘉靖怎么舍得这么好打击杨廷和的机会,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唯恐百姓不安,生灵受难,但是东海倭寇,屡剿不止。难道是朕失德,获罪于天吗?”
嘉靖这句话,说的很高明,所谓主辱臣死。
他都自己自己责怪自己的,这些臣下该怎么办啊?
杨廷和立即跪倒在地,说道:“臣等无能,累及陛下,罪该万死。”
下面的官员也很机灵,立即跪在杨廷和身后,一起说道:“臣等无能,累及陛下,罪该万死。”
嘉靖说道:“诸位爱卿请起,杨先生,你怎么说?”
杨廷和说道:“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才有今日之事,臣请乞骸骨。”
杨廷和说出乞骸骨这三个字的时候,满朝文武都为之一震。将注意力瞬间投向杨廷和。
杨廷和请乞骸骨,很多高官都不觉得的意外,因为杨廷和已经在很多时候暗示过了。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杨廷和会在这个时候,说这一件事情。
毕竟一般人,乞骸骨都是躲在家里装病,然后一封又封辞职信,写给皇帝。
嘉靖说道:“先生欲弃朕而去吗?此事不要再提。”嘉靖紧接着说道:“传旨,浙江巡抚姚鏌,处置不当,令海贼肆虐,撤除浙江巡抚一职,令张经接任。”
虽然嘉靖说不许杨廷和乞骸骨,但是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啊。嘉靖分明是准了,只是作为内阁首辅的辞呈,不能一下就过来,必须来上个三四次,才显得情深义重。
嘉靖直接绕过杨廷和决断,分明是让杨廷和回去写辞呈,走程序。
官场上人走茶凉,甚至人没有走,茶就已经凉了,大殿上很多人看杨廷和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嘉靖明显的注意到这一点。心中暗道:“我怎么能让你随随便便离开啊?”
处理完正事之后。
嘉靖猛地一声叹息说道:“昨日,朕做一个梦,梦见先兴献王怒斥朕,朕令兴王一脉断绝。朕很不安,不知道死后该以何面目去见先兴献王于地下啊?”
杨廷和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杨廷和为什么一定要走,就是他与嘉靖的意见不合、最大的不和之处,就是再对弘治,正德身后之名的追求。
正德无子,几乎百忽略掉,而杨廷和一定要嘉靖继承弘治一脉,毕竟这是大明的嫡系血脉、但是嘉靖却不想认别人为父。
而杨廷和报保弘治皇帝知遇之恩,不愿意见弘治皇帝绝嗣。
而杨廷和发现皇帝,就是皇帝,大明的皇权可以做很多事情,都不需要通过首辅,当嘉靖权威越来越重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在嘉靖元年,杨廷和能强压着嘉靖认可杨廷和所要的结果。但是现在不能了。
杨廷和之所以放弃政治生涯,未必没有眼不见心为净。但是万万没有想,嘉靖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
杨廷和立即明白,嘉靖没有放过自己。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杨廷和已经无路可走了,对读书人来说,很多东西都比生命还珍贵。杨廷和知道,是徒劳无功,但是不得不站出来,说道:“陛下可多育皇子,令一位皇子继承兴王爵位。继承兴王一脉,想来兴献王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
“臣以为不妥。陛下乃是独子,独子不可为人之嗣,陛下继承皇位之前,也没有说要过继给孝宗皇帝,前番之论,不知道至兴献王于何地?陛下当兴王为皇考,尊孝宗皇帝为皇伯父,上可慰兴献王在天之灵,下可安天下人之心。”
说话的正是张璁。张璁被嘉靖安排在礼部之中,对这一件事情,很有发言权,他虽然不支持现在说这个事情,但是却不得不跟上嘉靖的节奏。
杨廷和怒斥道:“荒唐,张璁乃媚上小人。”
很多时候辩论是没有意义的,矛盾的本就是立场问题,屁股问题。杨廷和与张璁辩论很多次了,虽然嘉靖元年的争论,杨廷和胜利了,但是为了这个问题,嘉靖私下没有少造势,所以杨廷和根本不用辩论,就可以知道,张璁想说什么。
根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但是杨廷和觉得张璁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当皇帝的走狗,失去了读书人的体统,的的确确是一个无耻小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金銮殿之上。
嘉靖扫过群臣。听着一个人在读从浙江来的奏折。
“九月贼复兴, 陷定海中卫所,双屿指挥使攻敌,收复定海中卫所,十月,贼陷海门卫,逆流而上。大掠四方,至临海方止。官军追之不及。十二月,宁波为贼所陷十八日,后为沈希仪收复------”
“好了。”嘉靖大喝一声,说道:“姚鏌就是这样平贼的,他也是老臣,就这样给朕办事的吗?”
嘉靖口中说的是嘉靖,眼睛看到却是杨廷和。
其实这事情,也怪不得姚鏌。
因为这一次的贼寇,与之前的海盗不大一样了。
第一波海盗,还真是海商不得已专业为海盗了,但是第二波海盗了,却不是那么单纯了,因为海禁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
这些人之前,一直觉得,这一次重申海禁之令,不过像之前一样,说的很厉害,不过是一个样子货而已,不过几个月就过去了。
但是整整一年了,海禁居然一点也没有松懈的意思。
姚鏌是能臣,他整顿各地卫所,能不能战还是另一回事,但是却封锁了很多通商的途径。
一开始,很多世家还毕竟满意重申海禁的。
无他,物以稀为贵。海禁越严厉,要通过海禁走私,所花费的政治资本也就越大,对这些大世家很有好处,能让他们处于暗中的垄断地位。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姚鏌居然软硬不吃。将他们的财路堵了整整一年。
忍受了姚鏌一年的世家们,再也忍受不住了。一定要将姚鏌给扳倒,但是姚鏌也不是那么好扳倒的。
首先姚鏌是老臣,深得朝中信任,也是一个老油条,哪里能让被人那么容易找到把柄啊。他商议之后,决定来硬的。
本来被姚鏌打大王很惨,几乎混成荒岛求生记的海盗,时来运转,得到了世家的支持,立即翻过身来。
而且这些世家最大支持,并不是财物之上,而是情报支持。
有了他们的支持,可以说,官军的所有调度,海贼了如指掌,这才能屡屡偸官军的漏洞,并且一次接着一次的得胜。
官军并不是战胜不了他们,海上徐海的船队,已经被姚鏌组织起来了,弄来很多火炮,有东雍产的,也有浙江自己铸造的。
不官怎么说,一个省的人力物力,要比区区海盗强太多了,即便徐海部队之中,有很多新兵,也足以击败海盗了。
在岸上更不用说了。
沈希仪在浙江练兵,军队扩建了不少,在陆地上,对付这些海盗,更是轻而易举的。
结果,他们整个下半年,都在疲于奔命,根本没有与海盗真个交手。他们总能躲过追击,从莫名其妙的地方再次冒出来。
但是嘉靖却不管这些,他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打击杨廷和的好机会。杨廷和与姚鏌之间虽然没有什么交情。但是杨廷和对姚鏌的能力还是很相信的。替姚鏌说过话。所以很多人认为姚鏌是杨廷和的人。
杨廷和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他有些身心俱疲了,说道:“臣识人不明,请殿下降罪。”
嘉靖怎么舍得这么好打击杨廷和的机会,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唯恐百姓不安,生灵受难,但是东海倭寇,屡剿不止。难道是朕失德,获罪于天吗?”
嘉靖这句话,说的很高明,所谓主辱臣死。
他都自己自己责怪自己的,这些臣下该怎么办啊?
杨廷和立即跪倒在地,说道:“臣等无能,累及陛下,罪该万死。”
下面的官员也很机灵,立即跪在杨廷和身后,一起说道:“臣等无能,累及陛下,罪该万死。”
嘉靖说道:“诸位爱卿请起,杨先生,你怎么说?”
杨廷和说道:“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才有今日之事,臣请乞骸骨。”
杨廷和说出乞骸骨这三个字的时候,满朝文武都为之一震。将注意力瞬间投向杨廷和。
杨廷和请乞骸骨,很多高官都不觉得的意外,因为杨廷和已经在很多时候暗示过了。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杨廷和会在这个时候,说这一件事情。
毕竟一般人,乞骸骨都是躲在家里装病,然后一封又封辞职信,写给皇帝。
嘉靖说道:“先生欲弃朕而去吗?此事不要再提。”嘉靖紧接着说道:“传旨,浙江巡抚姚鏌,处置不当,令海贼肆虐,撤除浙江巡抚一职,令张经接任。”
虽然嘉靖说不许杨廷和乞骸骨,但是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啊。嘉靖分明是准了,只是作为内阁首辅的辞呈,不能一下就过来,必须来上个三四次,才显得情深义重。
嘉靖直接绕过杨廷和决断,分明是让杨廷和回去写辞呈,走程序。
官场上人走茶凉,甚至人没有走,茶就已经凉了,大殿上很多人看杨廷和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嘉靖明显的注意到这一点。心中暗道:“我怎么能让你随随便便离开啊?”
处理完正事之后。
嘉靖猛地一声叹息说道:“昨日,朕做一个梦,梦见先兴献王怒斥朕,朕令兴王一脉断绝。朕很不安,不知道死后该以何面目去见先兴献王于地下啊?”
杨廷和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杨廷和为什么一定要走,就是他与嘉靖的意见不合、最大的不和之处,就是再对弘治,正德身后之名的追求。
正德无子,几乎百忽略掉,而杨廷和一定要嘉靖继承弘治一脉,毕竟这是大明的嫡系血脉、但是嘉靖却不想认别人为父。
而杨廷和报保弘治皇帝知遇之恩,不愿意见弘治皇帝绝嗣。
而杨廷和发现皇帝,就是皇帝,大明的皇权可以做很多事情,都不需要通过首辅,当嘉靖权威越来越重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在嘉靖元年,杨廷和能强压着嘉靖认可杨廷和所要的结果。但是现在不能了。
杨廷和之所以放弃政治生涯,未必没有眼不见心为净。但是万万没有想,嘉靖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
杨廷和立即明白,嘉靖没有放过自己。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杨廷和已经无路可走了,对读书人来说,很多东西都比生命还珍贵。杨廷和知道,是徒劳无功,但是不得不站出来,说道:“陛下可多育皇子,令一位皇子继承兴王爵位。继承兴王一脉,想来兴献王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
“臣以为不妥。陛下乃是独子,独子不可为人之嗣,陛下继承皇位之前,也没有说要过继给孝宗皇帝,前番之论,不知道至兴献王于何地?陛下当兴王为皇考,尊孝宗皇帝为皇伯父,上可慰兴献王在天之灵,下可安天下人之心。”
说话的正是张璁。张璁被嘉靖安排在礼部之中,对这一件事情,很有发言权,他虽然不支持现在说这个事情,但是却不得不跟上嘉靖的节奏。
杨廷和怒斥道:“荒唐,张璁乃媚上小人。”
很多时候辩论是没有意义的,矛盾的本就是立场问题,屁股问题。杨廷和与张璁辩论很多次了,虽然嘉靖元年的争论,杨廷和胜利了,但是为了这个问题,嘉靖私下没有少造势,所以杨廷和根本不用辩论,就可以知道,张璁想说什么。
根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但是杨廷和觉得张璁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当皇帝的走狗,失去了读书人的体统,的的确确是一个无耻小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