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百七十八章 民国第一教育家
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其传奇人物数不胜数,如袁世凯、宋教仁、孙文等等,无论后世如何评价他们,有一条是无可非议的,那就是他们都在这个时代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最快更新78 .//除了上述三者外,还有原历史中的蒋志清,汪兆铭、冯玉祥等人,都是驰骋风云的大人物,提到这些人,当然也不能不提另外一个自推翻满清建立民国起就一直在中国政坛上始终屹立不倒,手握重权割据一方的另一个奇人,他就是阎锡山。
阎锡山,字百川,1883年生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归国后任满清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的会员,现kmt党员、kmt理事会成员、参议,辛亥革命时期,阎锡山组织并参与了太*原起义,满清退伍后出任山西都督,成了山西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前几年中央开始对地方军政、民政改制后,阎锡山主动辞去山西都督职务,转任省长,并发表声明表示拥护中央决定,并在他的推动下山西国防军整编工作进行得及其顺利。而今天,方子达迎来一位客人,这个客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戏称为阎老西的阎锡山。
“百川兄一路辛苦了,住在哪里?如暂未找到住处的话,要不我让人帮百川兄在六国饭店安排一下?”沏着茶,方子达很是客气地问候着,并悄悄打量着这位闻名已久。但第一次会面的人物。
“有劳鄣明兄牵挂。锡山名为省长实为公仆,来京述职只是公务而已,锡山为公不敢耗费国资为己享受,况且锡山十年前就在京中买了处小院,平常请亲戚帮忙看着,这小院虽远不如六国饭店之奢华,但比较清静,供锡山几日下塌已足以。”阎锡山笑着答道,双手接过方子达递来的茶盏微品了口茶,又赞了几句。
微笑着点点头。方子达表示对阎锡山的高风亮节给予赞同,并和他聊起了山西的近况,并询问着山西工商业发展的进度。
要说这阎锡山,在方子达看来可号称民国第一“种田人”。就如某些网络情节一般,阎锡山在原有历史中自取得山西都督一职后,就开始不顾一切地埋头“种田”。在山西一地发展工商、推动教育、培养人才、新建军工、编练军队……这一系列的举动都体现了他老于精算,稳扎稳打的风格,也是后世网络家们所推崇的“种田党”一派鲜明代表。
可惜的是,阎锡山的算盘打的好,种田种的似乎也不错,但总是时运不济,历史中几次参与争夺天下都是失败而归,直至中日战争开始依旧偏安一隅。最后还在日军进攻下把自己的大本营太*原陷入日本人之手,狼狈不堪地差一点儿逃出山西。从这点来看,阎锡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更是一个种田理论的失败典型,但不能否认,虽然阎锡山瞧似精明实际目光短浅,身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阎锡山在民国众多人物中依旧是佼佼者,尤其是他在山西推行的鼓励工商、兴建水利、强制义务教育等等措施,为山西老百姓带来了诸多好处。
早在1912年。担任山西都督的阎锡山就在山西开始实施强制性的义务教育计划,把受教育和当兵、纳税列并列,而且列在第一位。在义务教育计划施行期间,阎锡山特意让人印刷了本小册子,名为《人民须知》。其中亲自写道:“凡是山西百姓,不论贫富贵贱的小孩子。七岁到十三岁,这七年内须要有四年上学,这就名叫国民教育;凡上过学的人,知识就高了,身体也壮了,为父母的无论如何贫穷,总要使子女上学,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又名叫义务教育;国家法律定的,人民若不上学,就要罚了还得上学,又名叫强迫教育……”
整个山西义务教育制度在阎锡山的强力推动下,其教育经费支出高居全国各省之首,最高比例居然达到了行政开支的61%以上,从1912年到现在,山西新建各中小学校近六万所,增加学校教员六万五千余人,入学学子高达一百六十多万人……这个成绩不要说是民国初期,就放在百年后是也让人惊叹不已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赞叹过阎锡山此举,称“全国真正实行义务教育的,算来只有山西一家。”
无论后人怎么看待阎锡山这个军阀兼“反革命份子”,但都不能否认他在中国国民义务教育上的骄人成绩,而且他凭一省之力对义务教育所付出的努力和成绩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此一点,方子达就对他尤其佩服,并推崇不已。
“子达虽和百川兄只是初见,但百川兄在推行义务教育上的成绩令子达钦佩不已啊!”聊了一会儿,方子达和阎锡山渐渐谈到了山西的义务教育制度上,顿时感叹了几句。
“鄣明兄过誉了,锡山只是做了点自己应该做的事,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中华近百年来为何积弱,归根到底就是教育不如人,百姓们目不识丁,何谈发展强大?锡山一直以为,受教育之国民愈多,人群程度愈高;人群程度愈高,政治能力就愈强,要在中国顺利实现宪政,推动国家富强、强大起来,必须要靠教育,国民知识为民主立宪的根本,非教育普及不可。”
“好!说的好!”方子达合掌赞道,虚心向阎锡山讨教义务教育的经验,阎锡山也不推辞,当即就讲了讲他对教育的深入看法,并述说了一番他总结的“村本政治”、“家性教育”等观点,引得方子达连连点头称赞。
“不瞒百川兄,前些时候同遁初兄聊起百川兄在山西之成绩,尤为感叹。遁初兄甚至长叹道,如各省主政者都有百川兄这样的胸怀,我中华能不崛起?”
阎锡山很是低调地连连摇头,大笑着说哪里哪里,此时方子达突然向阎锡山提出了个建议,希望他能来中央担任教育总长一职,全面负责全国的义务教育计划。
“这是好事啊!全国义务教育,这一直是锡山所追求的,可是……。”阎锡山先是高兴地赞了一句,紧接着神情黯然摇头叹道:“锡山德薄才浅,山西一地的义务教育推行至今虽说有点成绩,但困难依旧重重,而全国义务教育,这么大的事锡山实在是力不从心啊!万一做坏了反而误了国家大事,依锡山之见,还是中央另请高明,找德高望重之人出任吧。当然,对于全国义务教育一事,锡山和我山西省一定全力支持,中央但凡有要求,绝不推辞。”
“老狐狸!”方子达肚子骂了句,漂亮话说的倒是不错,但你阎老西心里是怎么想的难道我还不知道么?不要看阎锡山如今只是省长,但山西驻军中有不少依旧是阎锡山的人,表面上山西已经实行军政、民政分离,但阎锡山依旧暗地里通过军中的老部下掌握了大部分军权,整个山西对阎锡山来讲几乎是独立王国一般,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怎么肯放弃手中实权来中央担任一个教育总长呢?
今天和阎锡山见面,从表面上是方子达作为财政次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同阎锡山商讨财政、货币方面的公务,并且聊聊山西工商业、农业和义务教育等问题。可实际上,方子达也存了另一个心思,那就是想办法把阎锡山搞到中央来,从而彻底结束山西半独立的状态。况且对阎锡山这人,方子达认为,论军事才能阎锡山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可要论政事,他倒是一个很不错的政治家兼教育家,做个教育总长,阎锡山是比任何人都合适胜任,而且在这个位置上,阎锡山也会比他现在占据山西一省对国家的贡献更大。
谁想到,方子达刚一露这意思就被阎锡山故意装傻,用正大光明的话给挡了回去,对此方子达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阎锡山是kmt的同志,而且又是一直支持中央的地方大员,逼迫过甚反而对大家不好,只能以后慢慢想办法再对付这个自誉算盘精明的阎老西。
淡淡一笑,方子达对这事也不再多劝,只是轻叹了几声可惜。接着,他就主动把话题转到了别处去,让防备着方子达继续劝自己的阎锡山倒是觉得有些意外,诧异之下也渐渐放下了心,笑呵呵地继续和方子达聊了起来。
就在他们聊的差不多的时候,张虎臣敲门进来,说是周元良来了,有急事找。
“让他进来吧。”方子达示意张虎臣把周元良带进来。
“看来鄣明兄有公务在身,锡山不便久留,就此告辞。”
“好,我送送百川兄,百川兄在京还得呆上几日吧?离京前子达做东,还请百川兄同子达一醉可否?”
“鄣明兄此请锡山当然求之不得!”阎锡山很是爽快笑道,方子达和他一起站起,送他到了门口。
“先生,出事了!东北出大事了!”阎锡山刚迈出大门,周元良就来了,脸上神情异常焦急,手中还拿着一份电报。(未完待续。。)
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其传奇人物数不胜数,如袁世凯、宋教仁、孙文等等,无论后世如何评价他们,有一条是无可非议的,那就是他们都在这个时代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最快更新78 .//除了上述三者外,还有原历史中的蒋志清,汪兆铭、冯玉祥等人,都是驰骋风云的大人物,提到这些人,当然也不能不提另外一个自推翻满清建立民国起就一直在中国政坛上始终屹立不倒,手握重权割据一方的另一个奇人,他就是阎锡山。
阎锡山,字百川,1883年生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归国后任满清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的会员,现kmt党员、kmt理事会成员、参议,辛亥革命时期,阎锡山组织并参与了太*原起义,满清退伍后出任山西都督,成了山西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前几年中央开始对地方军政、民政改制后,阎锡山主动辞去山西都督职务,转任省长,并发表声明表示拥护中央决定,并在他的推动下山西国防军整编工作进行得及其顺利。而今天,方子达迎来一位客人,这个客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戏称为阎老西的阎锡山。
“百川兄一路辛苦了,住在哪里?如暂未找到住处的话,要不我让人帮百川兄在六国饭店安排一下?”沏着茶,方子达很是客气地问候着,并悄悄打量着这位闻名已久。但第一次会面的人物。
“有劳鄣明兄牵挂。锡山名为省长实为公仆,来京述职只是公务而已,锡山为公不敢耗费国资为己享受,况且锡山十年前就在京中买了处小院,平常请亲戚帮忙看着,这小院虽远不如六国饭店之奢华,但比较清静,供锡山几日下塌已足以。”阎锡山笑着答道,双手接过方子达递来的茶盏微品了口茶,又赞了几句。
微笑着点点头。方子达表示对阎锡山的高风亮节给予赞同,并和他聊起了山西的近况,并询问着山西工商业发展的进度。
要说这阎锡山,在方子达看来可号称民国第一“种田人”。就如某些网络情节一般,阎锡山在原有历史中自取得山西都督一职后,就开始不顾一切地埋头“种田”。在山西一地发展工商、推动教育、培养人才、新建军工、编练军队……这一系列的举动都体现了他老于精算,稳扎稳打的风格,也是后世网络家们所推崇的“种田党”一派鲜明代表。
可惜的是,阎锡山的算盘打的好,种田种的似乎也不错,但总是时运不济,历史中几次参与争夺天下都是失败而归,直至中日战争开始依旧偏安一隅。最后还在日军进攻下把自己的大本营太*原陷入日本人之手,狼狈不堪地差一点儿逃出山西。从这点来看,阎锡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更是一个种田理论的失败典型,但不能否认,虽然阎锡山瞧似精明实际目光短浅,身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阎锡山在民国众多人物中依旧是佼佼者,尤其是他在山西推行的鼓励工商、兴建水利、强制义务教育等等措施,为山西老百姓带来了诸多好处。
早在1912年。担任山西都督的阎锡山就在山西开始实施强制性的义务教育计划,把受教育和当兵、纳税列并列,而且列在第一位。在义务教育计划施行期间,阎锡山特意让人印刷了本小册子,名为《人民须知》。其中亲自写道:“凡是山西百姓,不论贫富贵贱的小孩子。七岁到十三岁,这七年内须要有四年上学,这就名叫国民教育;凡上过学的人,知识就高了,身体也壮了,为父母的无论如何贫穷,总要使子女上学,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又名叫义务教育;国家法律定的,人民若不上学,就要罚了还得上学,又名叫强迫教育……”
整个山西义务教育制度在阎锡山的强力推动下,其教育经费支出高居全国各省之首,最高比例居然达到了行政开支的61%以上,从1912年到现在,山西新建各中小学校近六万所,增加学校教员六万五千余人,入学学子高达一百六十多万人……这个成绩不要说是民国初期,就放在百年后是也让人惊叹不已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赞叹过阎锡山此举,称“全国真正实行义务教育的,算来只有山西一家。”
无论后人怎么看待阎锡山这个军阀兼“反革命份子”,但都不能否认他在中国国民义务教育上的骄人成绩,而且他凭一省之力对义务教育所付出的努力和成绩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此一点,方子达就对他尤其佩服,并推崇不已。
“子达虽和百川兄只是初见,但百川兄在推行义务教育上的成绩令子达钦佩不已啊!”聊了一会儿,方子达和阎锡山渐渐谈到了山西的义务教育制度上,顿时感叹了几句。
“鄣明兄过誉了,锡山只是做了点自己应该做的事,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中华近百年来为何积弱,归根到底就是教育不如人,百姓们目不识丁,何谈发展强大?锡山一直以为,受教育之国民愈多,人群程度愈高;人群程度愈高,政治能力就愈强,要在中国顺利实现宪政,推动国家富强、强大起来,必须要靠教育,国民知识为民主立宪的根本,非教育普及不可。”
“好!说的好!”方子达合掌赞道,虚心向阎锡山讨教义务教育的经验,阎锡山也不推辞,当即就讲了讲他对教育的深入看法,并述说了一番他总结的“村本政治”、“家性教育”等观点,引得方子达连连点头称赞。
“不瞒百川兄,前些时候同遁初兄聊起百川兄在山西之成绩,尤为感叹。遁初兄甚至长叹道,如各省主政者都有百川兄这样的胸怀,我中华能不崛起?”
阎锡山很是低调地连连摇头,大笑着说哪里哪里,此时方子达突然向阎锡山提出了个建议,希望他能来中央担任教育总长一职,全面负责全国的义务教育计划。
“这是好事啊!全国义务教育,这一直是锡山所追求的,可是……。”阎锡山先是高兴地赞了一句,紧接着神情黯然摇头叹道:“锡山德薄才浅,山西一地的义务教育推行至今虽说有点成绩,但困难依旧重重,而全国义务教育,这么大的事锡山实在是力不从心啊!万一做坏了反而误了国家大事,依锡山之见,还是中央另请高明,找德高望重之人出任吧。当然,对于全国义务教育一事,锡山和我山西省一定全力支持,中央但凡有要求,绝不推辞。”
“老狐狸!”方子达肚子骂了句,漂亮话说的倒是不错,但你阎老西心里是怎么想的难道我还不知道么?不要看阎锡山如今只是省长,但山西驻军中有不少依旧是阎锡山的人,表面上山西已经实行军政、民政分离,但阎锡山依旧暗地里通过军中的老部下掌握了大部分军权,整个山西对阎锡山来讲几乎是独立王国一般,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怎么肯放弃手中实权来中央担任一个教育总长呢?
今天和阎锡山见面,从表面上是方子达作为财政次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同阎锡山商讨财政、货币方面的公务,并且聊聊山西工商业、农业和义务教育等问题。可实际上,方子达也存了另一个心思,那就是想办法把阎锡山搞到中央来,从而彻底结束山西半独立的状态。况且对阎锡山这人,方子达认为,论军事才能阎锡山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可要论政事,他倒是一个很不错的政治家兼教育家,做个教育总长,阎锡山是比任何人都合适胜任,而且在这个位置上,阎锡山也会比他现在占据山西一省对国家的贡献更大。
谁想到,方子达刚一露这意思就被阎锡山故意装傻,用正大光明的话给挡了回去,对此方子达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阎锡山是kmt的同志,而且又是一直支持中央的地方大员,逼迫过甚反而对大家不好,只能以后慢慢想办法再对付这个自誉算盘精明的阎老西。
淡淡一笑,方子达对这事也不再多劝,只是轻叹了几声可惜。接着,他就主动把话题转到了别处去,让防备着方子达继续劝自己的阎锡山倒是觉得有些意外,诧异之下也渐渐放下了心,笑呵呵地继续和方子达聊了起来。
就在他们聊的差不多的时候,张虎臣敲门进来,说是周元良来了,有急事找。
“让他进来吧。”方子达示意张虎臣把周元良带进来。
“看来鄣明兄有公务在身,锡山不便久留,就此告辞。”
“好,我送送百川兄,百川兄在京还得呆上几日吧?离京前子达做东,还请百川兄同子达一醉可否?”
“鄣明兄此请锡山当然求之不得!”阎锡山很是爽快笑道,方子达和他一起站起,送他到了门口。
“先生,出事了!东北出大事了!”阎锡山刚迈出大门,周元良就来了,脸上神情异常焦急,手中还拿着一份电报。(未完待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岁月1913,民国岁月1913最新章节,民国岁月1913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岁月1913,民国岁月1913最新章节,民国岁月1913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