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珩亲启:
近日可安睡否?
昨接山风, 忽闻得书, 心甚喜, 提笔复之, 惶觉一别累月。
我一切皆好, 惟念君之安康。此地秀美幽静, 帝师言,若君他日闲暇, 可来此小住,当益于失眠之症。缱未征其意而先应之,可怪乎?
惊蛰将至, 长兄日渐憔悴, 常深夜痰血, 吾心惶之, 欲告靖阳, 然听闻北方不稳,恐乱其心神。兄长着我尽力隐瞒, 缱该当何如?
子青慰我曰, 天命虽难制却非不可违,兄长胎带弱症,忍至廿三已是心意极坚。日月感其志, 星辰佑其运,温氏一族受我弘农之请, 已准备多年, 必逢凶化吉, 否极泰来。我亦坚信。
念念。
阿离。】
————
秋水苑里,季景西不知第几次将书信展开又合上,一双潋滟桃花眸里盛满了自己都未察觉的沉重。
他也知道那个传言,杨家绪尘,命有大劫,帝师断其不度廿三,而孟国手亦难续其廿五。
而今一拖再拖,终还是避无可避。
他一声轻叹,合上纸笺,召来无霜交代一番,末了道,“着人追上霆音,让他事情办完,不急回来,先走一趟漠北军中。”
说着,他又忽然改口,“算了,你亲自去。”
无霜郑重领命。
一丈峰距京城千里之遥,哪怕用的是温家的路子,距离杨缱信中所提也至少过了七八日。那就意味着,杨绪尘的状况怕是已不容乐观。靖阳此前已在信中数次试探,季景西都是含混带过,不是不想说,而是怕她坐不住。
虽知她作为将领,自会以家国责任为重,但推己及人,换做出事的是杨缱,他自认无法冷静。因而季景西早早便将所有可能考虑在内,才有了袁铮亲自走一趟漠北的决定——如果靖阳最后还是忍不住要去岭南,那么至少有袁铮替她稳住军中,保漠北不乱。
袁铮十日前已离京,最坏的打算,是他惊蛰后才能归来。那么就需要京城这边更费心周旋了。
“哥。”季琳的出现,拉回了季景西的注意力。对方请了安,在他对面坐下,“方才回府时又碰上了顾家人,耽搁了一会,大哥没久等吧?”
季景西挑眉,“顾家人找你作甚?”
少年尴尬地摸鼻尖,“还能是何事……就,顾家二郎下个月生辰宴,邀我赴宴。”
这是换个人打主意了啊。季景西颔首,“不错,也算为兄分忧。”
季琳大窘。
他也对自家母亲先前的打算有所耳闻,顾氏欲将嫡次女嫁于他大哥景西,只要母亲能促成此事,对方便答应让次子顾亦凡娶季静怡。可惜此事被父王按下了。但自打近来他被自家大哥带出去几次后,顾家那边对他的态度竟也殷切起来。
合着搭不上他大哥,搭上自己也行?堂堂顾氏大族,还真不挑嘴……
“既是不喜,拒了便是,有我在,顾氏不敢对你如何。”季景西对此并不放在心上,他在意的是另一事,“此前让你促成你舅舅宣平侯出兵剿匪,做的不错,不过眼下出了些状况,冯琛怕是得在外多剿一阵子才行。”
……多剿一阵匪?意思是不希望舅舅过早回京?季琳陷入沉思,好一会才问,“依大哥看,何时回京合适?”
季景西答,“三月。”
季琳松了口气,“这不难。舅舅本就打算借剿匪之机顺便巡视京畿各地,一开始就不会同袁世子同行太久,匪剿完便要分道扬镳。大哥若不放心,我可以走一趟,正好宣平侯府那边,冯明表哥打算送冯林跟去长长见识,我可以陪冯二一道去。只不过最晚三月大考前一定会回来,舅舅今年似要负责大考期间盛京周围的巡防。”
季景西抚掌,“大善。”
能帮上忙,季琳也很高兴,“那我回头便安排下去。”
“辛苦怀璋,回头为兄帮你定一门合意的亲事。”季景西感谢之余还不忘揶揄,闹得季琳面红耳赤,“长幼有序,大哥还是先操心自己吧。”
季景西面不改色,“你长嫂人选早就定好,不劳费心。”
娶进门了么你!季琳默默腹诽。
“不过说亲的话,顾氏就算了,顾照临他爹贪心不足,总想着左右逢源,殊不知却是大忌。”想到顾亦明,景西惋惜,“也是老六近来抽不出手收拾他们,顾照临作为少主又不够强势,这才给了顾家人胆子。”
这个季琳倒有所耳闻,听说是康王殿下同徐翰徐御史杠上了,闹得挺凶,起因似乎是那位丁侧妃的娘家兄长丁书贤因故得罪上峰,被罢了官。而丁书贤的上峰,正是徐御史的儿子徐衿。
季琳还未入朝,对里头的弯弯绕绕不甚明晰,遂虚心请教。季景西则好心解惑,“徐衿你可知是何人?”
“当然。”少年乖乖作答,“徐衿徐子佩,时任太仆寺丞,与兄长你一样是南苑十八子之一。”
季景西点头,“徐衿的继妹徐晚晴,是丁书贤的未婚妻。丁书贤乃太仆典厩丞,也即是说,他既是徐衿未来的妹夫,又是徐衿的下属。徐家什么情况你想必听过,这门亲事徐衿一开始就极为反对,他家的名声已经因他那位屠户出身的继母而一落千丈了,若是再与丁家结亲,以徐衿之傲,怕是比杀了他都难受。”
“丁家有什么不妥?”
“不妥之处多了。”季景西撇嘴,“徐衿乃君子,虽然继母出身受人诟病,好歹其父徐翰忠正刚直,乃当朝少有的直谏之臣。而丁家佃户起家,如今的吏部左侍郎丁志学,曾是杨霖杨相公的门生。对方一手将他提拔起,他却背信弃义改投老六门下,丁语裳又是以非常手段进的康王府……此一家人,自上而下门风败坏,早已不堪。与这等人家成为姻亲,徐子佩实难忍受。”
季琳怔然,“所以徐衿是……挟私报复?”
“这倒不是。”季景西勾了勾唇角,笑得像只狐狸,“徐衿秉公而行,犯错的是丁书贤自己。只不过这个错处,是你哥我递到徐衿面前的。”
季琳:“……”
我怎么一点都不奇怪呢?
临安郡王大大方方地收下了自家小弟那满含“钦佩”的注目礼。
他早就想动丁书贤了。那厮自打上任太仆典厩丞,没少在每年漠北进贡战马良驹时给他使绊子,起先他还懒得计较,后来对方却是变本加厉。季景西何许人也?岂是能任人头上动土的软柿子?若非恰逢徐衿调任太仆寺,脚跟不稳,正好杨缱又给他闹了一出“老父亲代女求亲”的突然袭击,怕是景小王爷早就腾出手,说什么也要将太仆典厩一系全部撸下来。
不过后来得知徐衿与丁书贤不合后,他也不急了。他不急,自有人急,在观望京中局势这么久之后,徐衿终于主动找上了门。
身为昔日旧友,季景西帮忙递刀递得极干脆。
如今丁书贤丢官,其父丁志学与康王季琅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徐翰作为徐衿的老父亲,想当然地挡在了儿子前面。对上这么一个暴脾气的御史,饶是季琅都深觉棘手,两方你来我往,谁都没占便宜,事情越闹越大,终是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就在昨日朝会上,徐翰丢出了一记重锤,参康王季琅贿赂官员,结党营私!
季琅几乎气得当堂吐血。
要说这之中无人推手,怕是谁也不会信,至少越贞、柳东彦两人没少在背后推波助澜。
怎么才能让老六“上不了”二月二祭典?比起其他几个目标,这一个反而是最为困扰他们的难题。柳越二人冥思苦想数日不得解,谁知机会说来就来,激动得两人在秋水苑里喊了半天“天助我也”,而后转头便磨刀霍霍向康王府而去。
对此季景西只能说,时也运也,真的挡不住。
如果说康王的麻烦才刚开始,那么楚王季珏则纯粹是自作自受、有苦难言了。
先前说过,季珏为了回避苏家两房决裂的麻烦,而以“养伤”为借口迟迟闭门谢客,结果有位御史措不及防踢爆了淮北道总兵侵占良田一事。季珏经营淮北道时日已久,为此只得匆匆重归朝堂。可惜案件被移交大理寺。是以季珏大打亲情牌,主动接过了三公主季君仪出嫁北戎的一应事宜。
他将整个公主出嫁的仪程风光大办,为自己赢来了一片赞誉之声。
三公主的仪仗是在年前离京的,饶是季君仪再如何苦求,面对即将唾手而得的政绩,季珏还是没准予她留下过年节。他几乎是铁石心肠地把人送出了盛京城。
结果人还没走到北境府,北戎新主勒古身死的消息便传遍了九州四海。
恼怒至极的北戎人为此发动了疯狂报复,不仅漠北边境起骚乱,就连北戎埋于大魏的所有暗线都齐齐发动,报复的目标不是旁人,正是还在出嫁路途中的三公主季君仪。
早在袁铮动身前,京中已经接到了季君仪遇袭的消息,这件事当即成了朝堂上的热议。三公主如果死在北戎人手里,对于大魏皇室来说无疑是莫大耻辱,朝臣们无一例外,强烈要求即刻将公主接回京城,事关一国颜面,此事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地通过了。
谁去接公主呢?显然,谁送的,谁接。
季珏,惟有季珏。
至于勒古之死,由于真相不明,人们仅知他是死于四方朝会结束后回程的路上,因而朝堂上虽有不同声音,但在“洗脱干系”这一点上,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一致态度——勒古绝不能死于大魏朝廷之手,不论真相是什么,都给我舞成意外!
这时候就体现出了杨霖的先见之明了。没有他的一系列提前布置,例如北上沿途各城掩人耳目的追捕、千里之外频发的“匪祸”等等,恐怕留给他们的会是巨大难题,正因为有了他的走一步看十步,事情反而并不棘手。
可不管怎样楚王季珏出京已是板上钉钉。
对季珏来说,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愿这时候走的,毕竟这一走,失去的可就不止一个二月二大典。谁能保证三公主顺利被接回?万一他人还没到,季君仪已遭北戎人毒手,那等着他的定然会是天下人的指摘,届时不单会有人怪他护姐不利,连当初他坚持要让季君仪年节前离京之事都会被翻出来追究。
这个差事,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倘若季珏能静下来细细想一想,便可知这一系列的疑点实则早有端倪。那些他派出去护送勒古的暗卫们,为何事到如今都没有消息?便是全死在了路上,总会有蛛丝马迹传回来吧?距离四方朝会结束已经三个月有余,便是爬,勒古也应该能爬回北戎了,他若还活着,能不传信?
但也确实不能怪他疏忽大意,毕竟勒古一事,联手的何止是杨霖、季景西?魏帝、季英、尘世子、甚至温子青都有在背后或多或少地推了一把,以一敌众,季珏输此一局,不足为奇。
他注定要从这次二月二大典开始,一步一步,将一切输掉。
至此,阻碍季景西行亲耕之礼的还剩下太子季珪、瑞王季琤,以及同样有资格的九皇子季瑢。
前者完全无需景西操心,季珪私放军队入城案如今由陆鸿陆相公亲办,这位老相公为了给自家女婿报清曲池之仇,哪怕太子已被禁于东宫不得出,他也丝毫没有手软,近来几乎压得整个东宫一系抬不起头。而东宫两大支柱,苏相苏怀远,囿于分家一事无暇他顾,大理寺丞谢卓,被季景西扣在手里。少了这两人,东宫一系如失了主心骨,掀不起波浪。
而瑞王季琤,在新晋吏部尚书、定国公越进亲自上门拜访了一趟后,也已不再是威胁。
“老臣知道王爷想做什么,然老臣仍要劝王爷,三思后行。孝怀王殿下倘若在天有灵,也不会愿意看到王爷主动卷进这浑水里。”
瑞王府中,定国公越进像一位长辈般语重心长地劝说着,季琤也出乎意料地如真正的晚辈一般,对眼前这位老人家尊敬有加。
季琤沉默良久,还是忍不住最后确认一番,“三哥他……当真将一切后事托给了景西?”
越进缓缓点了点头。
季琤用力握拳,半晌,叹道,“本王知道了。”
孝怀王季珊,算是季琤童年里为数不多对他极好的人。季琤母妃出身卑微,哪怕育有皇子,多年来也始终不得宠,直到儿子凭本事考进了南苑书房,才得幸被晋为怡妃。季琤的童年过得并不好,是他三哥季珊一直在护他周全。
那可是季珊啊,生而尊贵,光芒万丈,那等人物,哪怕是从指缝里流出一丁点关怀,都足以让季琤这个不受宠的皇子,在看人下碟的皇宫里过上好一段时间的安稳日子。无论季珊是真的看他这个弟弟还不错,还是一时兴起随手为之,季琤都认下了这份恩情,并打从心底里感谢他的三皇兄。
后来季珊被幽闭,季琤奉旨出京巡视,几次路过他的封地,两人都没能见上一面,要么是被太子的人阻拦,要么是季珊自己不愿相见。慢慢地,季琤也品出了自家三哥的意思,也就不再坚持。
得知三哥已去,原本季琤打算就此放下,他本性宽厚,又谨遵着季珊之意,这些年来一直冷眼旁观太子、老六、老七等人斗得你死我活,而始终不参与党争。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会这么平稳下去。但千不该万不该,太子不该在季珊死后,还拟出了“幽”之一谥来侮辱他。
幽!他怎么敢!
季琤压了这么多年的怨,突然间野火燎原般烧了起来。他想,反正三哥已经走了,他便是不听话,那也要死后才会被三哥教训。而现在,他还活着,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让季珪得偿所愿。
他想告诉季珪,三哥没坐上的那个位子,你也没资格。你就是个被三哥拱手相让却还坐不稳的废物。
于是,就有了他出手相帮杨绪冉,有了陆鸿对东宫下死手,有了他打算对二月二势在必得。
“越叔叔。”季琤轻声道,“这一次,我愿意主动退让。但也请您转告景西,如果他做不到,我不会再由着他。”
定国公忍不住长叹,“王爷,你还是要走这条路。”
“我想争口气。”季琤敛着眸,摩挲着指腹,“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无论最后是谁,只要不是季珪,我都认,且心服口服。”
他也有自己的骄傲,这份骄傲,容不得他放下身段去辅佐他人,他也有自己想做之事。
“您是在为自己树敌啊王爷。”越进无奈,“想想您的王妃,想想您膝下三个可爱的小世子、小郡王,您真忍心让他们担惊受怕吗?”
季琤紧紧抿起唇,久久不再答话。
后来,越贞代自家老父亲将这段对话转述给了季景西。后者听完,好半晌不语,再开口时,只是吩咐了无雪去将库房里最好的东西扒拉一份出来,精心给他那三个小侄子一人打了副长命锁,以杨缱的名义送到了瑞王府。
事后瑞王妃陆卿羽亲自给他回帖,说,待杨缱从岭南回来,邀他们一起来府里尝尝她新琢磨出来的几道点心。还说,她那三个小子闹着想见景西叔叔很久了,收到礼物,已经开心地疯跑半天了。
季景西含笑看完拜帖,郑重将其收了起来。
而当季琤也放弃时,已经够年龄、够资格领差事的九皇子季瑢没等他出手,便直接主动称了病。季景西哭笑不得,只能捏着鼻子,又从库房里扒拉出一份好东西送去。
季瑢毫不客气地收了,还厚脸皮地多要了几样。
二月二的差事,最后毫不意外地落在季景西头上。当老皇帝当朝宣布此事时,毫无防备的朝臣们俱都吓了一跳,但冷静下来再一想,好嘛,除了临安郡王,也没别人了。
人们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临安郡王季景西,在几个皇子接连让人失望的当下,竟是如此惹眼。
他少年成名,出身南苑书房,小小年纪总领宗正司,凭一己之力顶住了天灾战祸后的漠北,不仅让北境府从一介不毛之地变为如今炙手可热的钱袋子,王者归来后入朝掌权,于政事上也从未出过一丝错处,所有差事,全都办的格外漂亮!就连这次二月二大典,从头到尾也令人挑不出丁点毛病,让人心服口服。
如今,他只差一门好亲事。甚至只要他的妻子不是太过不堪,临安郡王的势起几成定局。
那还等什么?
说亲啊!
二月二祭典后的翌日,几乎全城的冰人们都聚集在了燕亲王府门口,一堆上了年纪的女人们几乎快将出面应付的小郡王季琳调戏哭了。还在院子里听曲儿喝茶的燕亲王季英听说后,又气又想笑,吩咐老管家把季琳叫回来,谁惹的事谁摆平,让季景西自己出去打发人。
老管家有口难言。
他也想啊……可世子爷他不在府里啊……
临安郡王季景西,在二月二祭典结束的当天夜里,丢下一堆后续琐事,只带了四个贴身暗卫,出城了。
目的地,岭南。
※※※※※※※※※※※※※※※※※※※※
季景西:去见媳妇了,开心.gif
近日可安睡否?
昨接山风, 忽闻得书, 心甚喜, 提笔复之, 惶觉一别累月。
我一切皆好, 惟念君之安康。此地秀美幽静, 帝师言,若君他日闲暇, 可来此小住,当益于失眠之症。缱未征其意而先应之,可怪乎?
惊蛰将至, 长兄日渐憔悴, 常深夜痰血, 吾心惶之, 欲告靖阳, 然听闻北方不稳,恐乱其心神。兄长着我尽力隐瞒, 缱该当何如?
子青慰我曰, 天命虽难制却非不可违,兄长胎带弱症,忍至廿三已是心意极坚。日月感其志, 星辰佑其运,温氏一族受我弘农之请, 已准备多年, 必逢凶化吉, 否极泰来。我亦坚信。
念念。
阿离。】
————
秋水苑里,季景西不知第几次将书信展开又合上,一双潋滟桃花眸里盛满了自己都未察觉的沉重。
他也知道那个传言,杨家绪尘,命有大劫,帝师断其不度廿三,而孟国手亦难续其廿五。
而今一拖再拖,终还是避无可避。
他一声轻叹,合上纸笺,召来无霜交代一番,末了道,“着人追上霆音,让他事情办完,不急回来,先走一趟漠北军中。”
说着,他又忽然改口,“算了,你亲自去。”
无霜郑重领命。
一丈峰距京城千里之遥,哪怕用的是温家的路子,距离杨缱信中所提也至少过了七八日。那就意味着,杨绪尘的状况怕是已不容乐观。靖阳此前已在信中数次试探,季景西都是含混带过,不是不想说,而是怕她坐不住。
虽知她作为将领,自会以家国责任为重,但推己及人,换做出事的是杨缱,他自认无法冷静。因而季景西早早便将所有可能考虑在内,才有了袁铮亲自走一趟漠北的决定——如果靖阳最后还是忍不住要去岭南,那么至少有袁铮替她稳住军中,保漠北不乱。
袁铮十日前已离京,最坏的打算,是他惊蛰后才能归来。那么就需要京城这边更费心周旋了。
“哥。”季琳的出现,拉回了季景西的注意力。对方请了安,在他对面坐下,“方才回府时又碰上了顾家人,耽搁了一会,大哥没久等吧?”
季景西挑眉,“顾家人找你作甚?”
少年尴尬地摸鼻尖,“还能是何事……就,顾家二郎下个月生辰宴,邀我赴宴。”
这是换个人打主意了啊。季景西颔首,“不错,也算为兄分忧。”
季琳大窘。
他也对自家母亲先前的打算有所耳闻,顾氏欲将嫡次女嫁于他大哥景西,只要母亲能促成此事,对方便答应让次子顾亦凡娶季静怡。可惜此事被父王按下了。但自打近来他被自家大哥带出去几次后,顾家那边对他的态度竟也殷切起来。
合着搭不上他大哥,搭上自己也行?堂堂顾氏大族,还真不挑嘴……
“既是不喜,拒了便是,有我在,顾氏不敢对你如何。”季景西对此并不放在心上,他在意的是另一事,“此前让你促成你舅舅宣平侯出兵剿匪,做的不错,不过眼下出了些状况,冯琛怕是得在外多剿一阵子才行。”
……多剿一阵匪?意思是不希望舅舅过早回京?季琳陷入沉思,好一会才问,“依大哥看,何时回京合适?”
季景西答,“三月。”
季琳松了口气,“这不难。舅舅本就打算借剿匪之机顺便巡视京畿各地,一开始就不会同袁世子同行太久,匪剿完便要分道扬镳。大哥若不放心,我可以走一趟,正好宣平侯府那边,冯明表哥打算送冯林跟去长长见识,我可以陪冯二一道去。只不过最晚三月大考前一定会回来,舅舅今年似要负责大考期间盛京周围的巡防。”
季景西抚掌,“大善。”
能帮上忙,季琳也很高兴,“那我回头便安排下去。”
“辛苦怀璋,回头为兄帮你定一门合意的亲事。”季景西感谢之余还不忘揶揄,闹得季琳面红耳赤,“长幼有序,大哥还是先操心自己吧。”
季景西面不改色,“你长嫂人选早就定好,不劳费心。”
娶进门了么你!季琳默默腹诽。
“不过说亲的话,顾氏就算了,顾照临他爹贪心不足,总想着左右逢源,殊不知却是大忌。”想到顾亦明,景西惋惜,“也是老六近来抽不出手收拾他们,顾照临作为少主又不够强势,这才给了顾家人胆子。”
这个季琳倒有所耳闻,听说是康王殿下同徐翰徐御史杠上了,闹得挺凶,起因似乎是那位丁侧妃的娘家兄长丁书贤因故得罪上峰,被罢了官。而丁书贤的上峰,正是徐御史的儿子徐衿。
季琳还未入朝,对里头的弯弯绕绕不甚明晰,遂虚心请教。季景西则好心解惑,“徐衿你可知是何人?”
“当然。”少年乖乖作答,“徐衿徐子佩,时任太仆寺丞,与兄长你一样是南苑十八子之一。”
季景西点头,“徐衿的继妹徐晚晴,是丁书贤的未婚妻。丁书贤乃太仆典厩丞,也即是说,他既是徐衿未来的妹夫,又是徐衿的下属。徐家什么情况你想必听过,这门亲事徐衿一开始就极为反对,他家的名声已经因他那位屠户出身的继母而一落千丈了,若是再与丁家结亲,以徐衿之傲,怕是比杀了他都难受。”
“丁家有什么不妥?”
“不妥之处多了。”季景西撇嘴,“徐衿乃君子,虽然继母出身受人诟病,好歹其父徐翰忠正刚直,乃当朝少有的直谏之臣。而丁家佃户起家,如今的吏部左侍郎丁志学,曾是杨霖杨相公的门生。对方一手将他提拔起,他却背信弃义改投老六门下,丁语裳又是以非常手段进的康王府……此一家人,自上而下门风败坏,早已不堪。与这等人家成为姻亲,徐子佩实难忍受。”
季琳怔然,“所以徐衿是……挟私报复?”
“这倒不是。”季景西勾了勾唇角,笑得像只狐狸,“徐衿秉公而行,犯错的是丁书贤自己。只不过这个错处,是你哥我递到徐衿面前的。”
季琳:“……”
我怎么一点都不奇怪呢?
临安郡王大大方方地收下了自家小弟那满含“钦佩”的注目礼。
他早就想动丁书贤了。那厮自打上任太仆典厩丞,没少在每年漠北进贡战马良驹时给他使绊子,起先他还懒得计较,后来对方却是变本加厉。季景西何许人也?岂是能任人头上动土的软柿子?若非恰逢徐衿调任太仆寺,脚跟不稳,正好杨缱又给他闹了一出“老父亲代女求亲”的突然袭击,怕是景小王爷早就腾出手,说什么也要将太仆典厩一系全部撸下来。
不过后来得知徐衿与丁书贤不合后,他也不急了。他不急,自有人急,在观望京中局势这么久之后,徐衿终于主动找上了门。
身为昔日旧友,季景西帮忙递刀递得极干脆。
如今丁书贤丢官,其父丁志学与康王季琅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徐翰作为徐衿的老父亲,想当然地挡在了儿子前面。对上这么一个暴脾气的御史,饶是季琅都深觉棘手,两方你来我往,谁都没占便宜,事情越闹越大,终是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就在昨日朝会上,徐翰丢出了一记重锤,参康王季琅贿赂官员,结党营私!
季琅几乎气得当堂吐血。
要说这之中无人推手,怕是谁也不会信,至少越贞、柳东彦两人没少在背后推波助澜。
怎么才能让老六“上不了”二月二祭典?比起其他几个目标,这一个反而是最为困扰他们的难题。柳越二人冥思苦想数日不得解,谁知机会说来就来,激动得两人在秋水苑里喊了半天“天助我也”,而后转头便磨刀霍霍向康王府而去。
对此季景西只能说,时也运也,真的挡不住。
如果说康王的麻烦才刚开始,那么楚王季珏则纯粹是自作自受、有苦难言了。
先前说过,季珏为了回避苏家两房决裂的麻烦,而以“养伤”为借口迟迟闭门谢客,结果有位御史措不及防踢爆了淮北道总兵侵占良田一事。季珏经营淮北道时日已久,为此只得匆匆重归朝堂。可惜案件被移交大理寺。是以季珏大打亲情牌,主动接过了三公主季君仪出嫁北戎的一应事宜。
他将整个公主出嫁的仪程风光大办,为自己赢来了一片赞誉之声。
三公主的仪仗是在年前离京的,饶是季君仪再如何苦求,面对即将唾手而得的政绩,季珏还是没准予她留下过年节。他几乎是铁石心肠地把人送出了盛京城。
结果人还没走到北境府,北戎新主勒古身死的消息便传遍了九州四海。
恼怒至极的北戎人为此发动了疯狂报复,不仅漠北边境起骚乱,就连北戎埋于大魏的所有暗线都齐齐发动,报复的目标不是旁人,正是还在出嫁路途中的三公主季君仪。
早在袁铮动身前,京中已经接到了季君仪遇袭的消息,这件事当即成了朝堂上的热议。三公主如果死在北戎人手里,对于大魏皇室来说无疑是莫大耻辱,朝臣们无一例外,强烈要求即刻将公主接回京城,事关一国颜面,此事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地通过了。
谁去接公主呢?显然,谁送的,谁接。
季珏,惟有季珏。
至于勒古之死,由于真相不明,人们仅知他是死于四方朝会结束后回程的路上,因而朝堂上虽有不同声音,但在“洗脱干系”这一点上,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一致态度——勒古绝不能死于大魏朝廷之手,不论真相是什么,都给我舞成意外!
这时候就体现出了杨霖的先见之明了。没有他的一系列提前布置,例如北上沿途各城掩人耳目的追捕、千里之外频发的“匪祸”等等,恐怕留给他们的会是巨大难题,正因为有了他的走一步看十步,事情反而并不棘手。
可不管怎样楚王季珏出京已是板上钉钉。
对季珏来说,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愿这时候走的,毕竟这一走,失去的可就不止一个二月二大典。谁能保证三公主顺利被接回?万一他人还没到,季君仪已遭北戎人毒手,那等着他的定然会是天下人的指摘,届时不单会有人怪他护姐不利,连当初他坚持要让季君仪年节前离京之事都会被翻出来追究。
这个差事,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倘若季珏能静下来细细想一想,便可知这一系列的疑点实则早有端倪。那些他派出去护送勒古的暗卫们,为何事到如今都没有消息?便是全死在了路上,总会有蛛丝马迹传回来吧?距离四方朝会结束已经三个月有余,便是爬,勒古也应该能爬回北戎了,他若还活着,能不传信?
但也确实不能怪他疏忽大意,毕竟勒古一事,联手的何止是杨霖、季景西?魏帝、季英、尘世子、甚至温子青都有在背后或多或少地推了一把,以一敌众,季珏输此一局,不足为奇。
他注定要从这次二月二大典开始,一步一步,将一切输掉。
至此,阻碍季景西行亲耕之礼的还剩下太子季珪、瑞王季琤,以及同样有资格的九皇子季瑢。
前者完全无需景西操心,季珪私放军队入城案如今由陆鸿陆相公亲办,这位老相公为了给自家女婿报清曲池之仇,哪怕太子已被禁于东宫不得出,他也丝毫没有手软,近来几乎压得整个东宫一系抬不起头。而东宫两大支柱,苏相苏怀远,囿于分家一事无暇他顾,大理寺丞谢卓,被季景西扣在手里。少了这两人,东宫一系如失了主心骨,掀不起波浪。
而瑞王季琤,在新晋吏部尚书、定国公越进亲自上门拜访了一趟后,也已不再是威胁。
“老臣知道王爷想做什么,然老臣仍要劝王爷,三思后行。孝怀王殿下倘若在天有灵,也不会愿意看到王爷主动卷进这浑水里。”
瑞王府中,定国公越进像一位长辈般语重心长地劝说着,季琤也出乎意料地如真正的晚辈一般,对眼前这位老人家尊敬有加。
季琤沉默良久,还是忍不住最后确认一番,“三哥他……当真将一切后事托给了景西?”
越进缓缓点了点头。
季琤用力握拳,半晌,叹道,“本王知道了。”
孝怀王季珊,算是季琤童年里为数不多对他极好的人。季琤母妃出身卑微,哪怕育有皇子,多年来也始终不得宠,直到儿子凭本事考进了南苑书房,才得幸被晋为怡妃。季琤的童年过得并不好,是他三哥季珊一直在护他周全。
那可是季珊啊,生而尊贵,光芒万丈,那等人物,哪怕是从指缝里流出一丁点关怀,都足以让季琤这个不受宠的皇子,在看人下碟的皇宫里过上好一段时间的安稳日子。无论季珊是真的看他这个弟弟还不错,还是一时兴起随手为之,季琤都认下了这份恩情,并打从心底里感谢他的三皇兄。
后来季珊被幽闭,季琤奉旨出京巡视,几次路过他的封地,两人都没能见上一面,要么是被太子的人阻拦,要么是季珊自己不愿相见。慢慢地,季琤也品出了自家三哥的意思,也就不再坚持。
得知三哥已去,原本季琤打算就此放下,他本性宽厚,又谨遵着季珊之意,这些年来一直冷眼旁观太子、老六、老七等人斗得你死我活,而始终不参与党争。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会这么平稳下去。但千不该万不该,太子不该在季珊死后,还拟出了“幽”之一谥来侮辱他。
幽!他怎么敢!
季琤压了这么多年的怨,突然间野火燎原般烧了起来。他想,反正三哥已经走了,他便是不听话,那也要死后才会被三哥教训。而现在,他还活着,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让季珪得偿所愿。
他想告诉季珪,三哥没坐上的那个位子,你也没资格。你就是个被三哥拱手相让却还坐不稳的废物。
于是,就有了他出手相帮杨绪冉,有了陆鸿对东宫下死手,有了他打算对二月二势在必得。
“越叔叔。”季琤轻声道,“这一次,我愿意主动退让。但也请您转告景西,如果他做不到,我不会再由着他。”
定国公忍不住长叹,“王爷,你还是要走这条路。”
“我想争口气。”季琤敛着眸,摩挲着指腹,“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无论最后是谁,只要不是季珪,我都认,且心服口服。”
他也有自己的骄傲,这份骄傲,容不得他放下身段去辅佐他人,他也有自己想做之事。
“您是在为自己树敌啊王爷。”越进无奈,“想想您的王妃,想想您膝下三个可爱的小世子、小郡王,您真忍心让他们担惊受怕吗?”
季琤紧紧抿起唇,久久不再答话。
后来,越贞代自家老父亲将这段对话转述给了季景西。后者听完,好半晌不语,再开口时,只是吩咐了无雪去将库房里最好的东西扒拉一份出来,精心给他那三个小侄子一人打了副长命锁,以杨缱的名义送到了瑞王府。
事后瑞王妃陆卿羽亲自给他回帖,说,待杨缱从岭南回来,邀他们一起来府里尝尝她新琢磨出来的几道点心。还说,她那三个小子闹着想见景西叔叔很久了,收到礼物,已经开心地疯跑半天了。
季景西含笑看完拜帖,郑重将其收了起来。
而当季琤也放弃时,已经够年龄、够资格领差事的九皇子季瑢没等他出手,便直接主动称了病。季景西哭笑不得,只能捏着鼻子,又从库房里扒拉出一份好东西送去。
季瑢毫不客气地收了,还厚脸皮地多要了几样。
二月二的差事,最后毫不意外地落在季景西头上。当老皇帝当朝宣布此事时,毫无防备的朝臣们俱都吓了一跳,但冷静下来再一想,好嘛,除了临安郡王,也没别人了。
人们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临安郡王季景西,在几个皇子接连让人失望的当下,竟是如此惹眼。
他少年成名,出身南苑书房,小小年纪总领宗正司,凭一己之力顶住了天灾战祸后的漠北,不仅让北境府从一介不毛之地变为如今炙手可热的钱袋子,王者归来后入朝掌权,于政事上也从未出过一丝错处,所有差事,全都办的格外漂亮!就连这次二月二大典,从头到尾也令人挑不出丁点毛病,让人心服口服。
如今,他只差一门好亲事。甚至只要他的妻子不是太过不堪,临安郡王的势起几成定局。
那还等什么?
说亲啊!
二月二祭典后的翌日,几乎全城的冰人们都聚集在了燕亲王府门口,一堆上了年纪的女人们几乎快将出面应付的小郡王季琳调戏哭了。还在院子里听曲儿喝茶的燕亲王季英听说后,又气又想笑,吩咐老管家把季琳叫回来,谁惹的事谁摆平,让季景西自己出去打发人。
老管家有口难言。
他也想啊……可世子爷他不在府里啊……
临安郡王季景西,在二月二祭典结束的当天夜里,丢下一堆后续琐事,只带了四个贴身暗卫,出城了。
目的地,岭南。
※※※※※※※※※※※※※※※※※※※※
季景西:去见媳妇了,开心.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