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台风自泉州登陆福建,而后折向西南,横扫了福建、两广等地。自登岸之后,台风转为热带低压,带来了狂风暴雨,福建两广等暴雨成灾。
在这个没有气象预报的明末,人们很难预测台风,经验丰富的海商们也只能提前从信风变化中略微提前一天、半天知道台风即将来临。加上明末小冰期气候变化剧烈,甚至有时候连风信都不准了。
这趟要不是出海与荷兰人谈判,在海上预先察得风云变幻,郑冲只怕郑氏连半晚上准备的时间也无。所以,一场风暴之后,给安平、泉州、金厦等地都带来了极大的灾害。
“房屋倒塌无数,水师折损士卒三百余人,船只损失百余艘,百姓死伤更多……”
“够啦!”郑芝龙烦躁的打断郑芝虎的话头,台风登岸后第三天,郑芝龙在府邸四海殿内听着各处将佐带回来的消息,无一例外,都是损失惨重,死伤无数。
“粮仓、武库如何?”郑芝龙甚是焦躁的拉了拉总兵戎服的领口,他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郑芝鹄犹疑片刻,还是咬牙道:“粮仓保下了三成的粮草,其余衣甲、器械等损失不大,只是火药都被雨水侵泡了,损失颇大……”
郑芝龙怒斥道:“你麾下三千人,驻守粮仓、武库还这么大损失?”郑芝鹄不敢辩解,低下头去,一旁郑芝虎急忙替他解围道:“此趟大风雨来势凶猛,就连府中粮仓也损失大半粮草,何况这趟大风引得海潮漫灌,能抢回三成粮食实属不易了。”
郑芝龙一摆手,转头看着郑冲喝道:“货仓呢?货仓损失如何?”
郑冲沮丧的道:“只保住五成货物,茶叶损失颇多一些。”
郑芝龙听了后,面色才稍稍缓解一些,微微颔首道:“你麾下只有不足千人,两大片货仓,能保住五成货物,实属不易了。”
郑芝虎道:“阿冲与麾下八百余部署三天三夜都守在货仓,累了甚至都是睡在泥坑里,实乃军中表率。”
郑芝龙点点头道:“能与下属同甘共苦,不愧是我郑芝龙的儿子。”
虽然被夸奖了,但郑冲却丝毫高兴不起来。这趟不论是郑氏还是安平、泉州,乃至福建、两广,都损失太大了。
“父亲,孩儿以为现下该当尽快派出军马救济灾民,同时还要联络泉州知府衙门,各地要准备防范大疫。”郑冲沉声道:“自古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当尽早准备。”
郑芝龙皱眉道:“救济灾民乃是知府衙门的事,我总兵府衙门管好地方治安便是了,何必多事?”
郑冲急忙劝道:“父亲,我郑氏根基在闽省,闽省安定,郑氏才能兴旺。如今泉州、安平、金厦等地皆遭受大灾,房屋损坏颇多,我们不但要救济灾民,还要提供钱粮,帮助各地灾后重建。”
郑芝龙闻言脸色一沉,郑芝虎急忙低声道:“阿冲,救济灾民要花多少银子?那什么灾后重建又要花多少银子?二叔知道你心善,但不可如此胡来!”
郑冲却不退让,反而近前一步道:“父亲三思,救济灾民、灾后重建、防备疫情,这三件事虽然看似要出许多钱粮,但若是我们郑氏做了此事,起码可以带来五样好处!”
郑芝龙微微皱眉道:“你继续说下去。”郑冲缓缓说道:“闽省如今遭灾,各地都需钱粮赈济灾民。朝廷没钱,官府也没钱,所需的钱粮,巡抚衙门迟早会教各地富商士绅捐纳。我郑氏在泉州富甲一方,不知多少人正眼红我郑氏,若是我郑氏先主动出银钱赈济,便可封住许多人的嘴!这第一个好处便是,主动赈济可免去官场非议、朝廷猜忌!”
郑芝龙闻言起身有些烦躁的负手来回走了几步,随后定住身子道:“你接着说下去。”
郑冲又道:“这第二个好处适才我已经说了,我郑氏根基在福建八闽之地,若是八闽之地乱了,我郑氏岂能独善其身?是以赈济灾民,恢复地方安靖,对我郑氏也有极大好处。”
郑芝龙点头道:“这个道理为父知道,你接着说第三个好处是什么?”
郑冲又道:“俗语有云,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此前我郑氏一帆风顺,又刚刚与红夷重开海贸,老天爷这时候来这场台风,看似是给我郑氏降下一场祸事来,但在我看来,却是有大大的福报在内。这第三个好处便是。我们可以通过赈济灾民赚得钱财!”
此前一处郑氏诸将皆是一片哗然,郑芝鹄皱眉道:“阿冲,你脑袋没发烧吧,赈济灾民是要出钱粮的,难道你想高价卖粮食发财?”
郑冲摇摇头道:“灾民的秋粮损失极大,哪里还有余钱卖粮?不过我们这趟赚钱,的确在于赈济的粮食之上。此趟受灾之后,八闽之地才秋收的粮食折损大半,定然需要从外地采购粮食,但不论从江浙还是湖广采购粮食,所需银两都不会少。估算下来,一石大米若是运至八闽之地,起码要卖到一两六钱。要是我们捐纳钱粮去外地采购粮食,就是真正的亏本生意,这些钱都会被各大粮商赚了去。若是我郑氏主持此趟赈济之事,大可不必去内地购粮!”
郑芝虎奇道:“不去内地购粮难道去海外购粮?”跟着自言自语道:“也是,占城、安南、暹罗这些地方正好秋收,定然米价便宜。不过去那些地方购粮,海程颇远啊,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郑冲颔首道:“是去海外,但不必跑到占城、安南那么远。”
此言一出,郑氏诸将都是咦了一声,郑芝龙眼前一亮道:“冲儿,你的意思是去台湾购粮?”郑冲暗道,不愧是经商老手,果然最先想明白。
当下郑冲道:“正是,此趟我们就是去台湾购粮赈济灾民!”诸将恍然大悟,郑芝凤却奇道:“台湾?台湾有那么多粮食么?”
郑冲尚未答话,郑芝龙插口道:“有,绝对有。你们不记得了么?天启六年、七年,八闽之地旱灾严重,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天启七年二月,我郑氏趁此机会,自率船队袭击漳浦、金门、厦门和广东靖海、甲子等地,不久又回师福建,再战泉州、厦门,袭铜山,陷旧镇,击败当时的金门游击卢毓英、福建总兵俞咨皋等。奔袭中,我郑氏招募了泉州饥民八万人赴台拓垦,沿海饥民及无业者竞相投靠。崇祯元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我郑氏在时任巡抚的熊文灿支持下,再度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
郑芝凤道:“这两件都是我们郑氏干的大好事,则会不记得?嗯算起来,此刻在台湾开垦的汉民也该有十多万人了吧。”郑冲沉声说道:“是有三十二万八千六百余人!”
郑氏诸将皆是吃了一惊,郑芝龙也奇道:“有这么多吗?为父都不知道这台湾的汉民丁口之数,你这数字是哪里来的?”
郑冲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块布帛来献上道:“上一趟与红夷和谈,数内有名唤郭怀一的汉民,趁红夷使者不察,将这方布帛交给孩儿。其上详细记下了台湾如今的情势,丁口数、产粮数其上皆有。”
郑芝龙接过那布帛看了后叹道:“六年了,想不到六年过去,台湾岛上汉民还是心向我郑氏的啊,也没怪当年我们扔下他们就回福建了。”
原来台湾自颜思齐开台以来,每年都有福建移民到台湾安居,其后郑芝龙两次大规模移民更是使移居台湾的风潮大盛。除了郑芝龙有组织的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移民外,每个月都有数百上千的人口自发从福建、两广等地移居台湾。
崇祯三年郑芝龙受了朝廷招抚之后,便率领郑氏水军登岸招安,随后便开始与刘香等海寇作战,接着便是刘香等拉上荷兰人与明军作战。荷兰人自天启七年末登上台湾之后,便趁着郑氏水军回归大陆的时机,逐渐侵占了台湾。
至崇祯元年,郑芝龙正式回到安平定居后,郑氏最后一条海船撤离了台湾,便从那时候起,郑氏就算是放弃了台湾。而现下击败荷兰人后,郑冲通过《安平条约》重申了大明对台湾的主权,想不到跟随前来谈判的岛内通译郭怀一会主动向郑氏献上着台湾内部形势书。
郑冲点头道:“父亲,台湾的百姓从未忘记过大明,也未忘记过自己是汉人,更没忘记我郑氏的恩德。此趟八闽受灾,台湾之内恰好大丰收,米价便宜到一石大米一钱银子都还卖不出去,我们正好可以去台湾收购米粮赈济这趟受灾的八闽百姓。”
郑芝虎却皱眉道:“我们这里受灾了,台湾会不会也受灾了?”郑芝龙摇头道:“应该不会,看这场大风风向乃是东南向,不会波及台湾。”顿了顿郑芝龙奇道:“但为父还是有些不明白,就算是去台湾购粮,那也要花钱的,我们如何赚钱呢?”
在这个没有气象预报的明末,人们很难预测台风,经验丰富的海商们也只能提前从信风变化中略微提前一天、半天知道台风即将来临。加上明末小冰期气候变化剧烈,甚至有时候连风信都不准了。
这趟要不是出海与荷兰人谈判,在海上预先察得风云变幻,郑冲只怕郑氏连半晚上准备的时间也无。所以,一场风暴之后,给安平、泉州、金厦等地都带来了极大的灾害。
“房屋倒塌无数,水师折损士卒三百余人,船只损失百余艘,百姓死伤更多……”
“够啦!”郑芝龙烦躁的打断郑芝虎的话头,台风登岸后第三天,郑芝龙在府邸四海殿内听着各处将佐带回来的消息,无一例外,都是损失惨重,死伤无数。
“粮仓、武库如何?”郑芝龙甚是焦躁的拉了拉总兵戎服的领口,他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郑芝鹄犹疑片刻,还是咬牙道:“粮仓保下了三成的粮草,其余衣甲、器械等损失不大,只是火药都被雨水侵泡了,损失颇大……”
郑芝龙怒斥道:“你麾下三千人,驻守粮仓、武库还这么大损失?”郑芝鹄不敢辩解,低下头去,一旁郑芝虎急忙替他解围道:“此趟大风雨来势凶猛,就连府中粮仓也损失大半粮草,何况这趟大风引得海潮漫灌,能抢回三成粮食实属不易了。”
郑芝龙一摆手,转头看着郑冲喝道:“货仓呢?货仓损失如何?”
郑冲沮丧的道:“只保住五成货物,茶叶损失颇多一些。”
郑芝龙听了后,面色才稍稍缓解一些,微微颔首道:“你麾下只有不足千人,两大片货仓,能保住五成货物,实属不易了。”
郑芝虎道:“阿冲与麾下八百余部署三天三夜都守在货仓,累了甚至都是睡在泥坑里,实乃军中表率。”
郑芝龙点点头道:“能与下属同甘共苦,不愧是我郑芝龙的儿子。”
虽然被夸奖了,但郑冲却丝毫高兴不起来。这趟不论是郑氏还是安平、泉州,乃至福建、两广,都损失太大了。
“父亲,孩儿以为现下该当尽快派出军马救济灾民,同时还要联络泉州知府衙门,各地要准备防范大疫。”郑冲沉声道:“自古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当尽早准备。”
郑芝龙皱眉道:“救济灾民乃是知府衙门的事,我总兵府衙门管好地方治安便是了,何必多事?”
郑冲急忙劝道:“父亲,我郑氏根基在闽省,闽省安定,郑氏才能兴旺。如今泉州、安平、金厦等地皆遭受大灾,房屋损坏颇多,我们不但要救济灾民,还要提供钱粮,帮助各地灾后重建。”
郑芝龙闻言脸色一沉,郑芝虎急忙低声道:“阿冲,救济灾民要花多少银子?那什么灾后重建又要花多少银子?二叔知道你心善,但不可如此胡来!”
郑冲却不退让,反而近前一步道:“父亲三思,救济灾民、灾后重建、防备疫情,这三件事虽然看似要出许多钱粮,但若是我们郑氏做了此事,起码可以带来五样好处!”
郑芝龙微微皱眉道:“你继续说下去。”郑冲缓缓说道:“闽省如今遭灾,各地都需钱粮赈济灾民。朝廷没钱,官府也没钱,所需的钱粮,巡抚衙门迟早会教各地富商士绅捐纳。我郑氏在泉州富甲一方,不知多少人正眼红我郑氏,若是我郑氏先主动出银钱赈济,便可封住许多人的嘴!这第一个好处便是,主动赈济可免去官场非议、朝廷猜忌!”
郑芝龙闻言起身有些烦躁的负手来回走了几步,随后定住身子道:“你接着说下去。”
郑冲又道:“这第二个好处适才我已经说了,我郑氏根基在福建八闽之地,若是八闽之地乱了,我郑氏岂能独善其身?是以赈济灾民,恢复地方安靖,对我郑氏也有极大好处。”
郑芝龙点头道:“这个道理为父知道,你接着说第三个好处是什么?”
郑冲又道:“俗语有云,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此前我郑氏一帆风顺,又刚刚与红夷重开海贸,老天爷这时候来这场台风,看似是给我郑氏降下一场祸事来,但在我看来,却是有大大的福报在内。这第三个好处便是。我们可以通过赈济灾民赚得钱财!”
此前一处郑氏诸将皆是一片哗然,郑芝鹄皱眉道:“阿冲,你脑袋没发烧吧,赈济灾民是要出钱粮的,难道你想高价卖粮食发财?”
郑冲摇摇头道:“灾民的秋粮损失极大,哪里还有余钱卖粮?不过我们这趟赚钱,的确在于赈济的粮食之上。此趟受灾之后,八闽之地才秋收的粮食折损大半,定然需要从外地采购粮食,但不论从江浙还是湖广采购粮食,所需银两都不会少。估算下来,一石大米若是运至八闽之地,起码要卖到一两六钱。要是我们捐纳钱粮去外地采购粮食,就是真正的亏本生意,这些钱都会被各大粮商赚了去。若是我郑氏主持此趟赈济之事,大可不必去内地购粮!”
郑芝虎奇道:“不去内地购粮难道去海外购粮?”跟着自言自语道:“也是,占城、安南、暹罗这些地方正好秋收,定然米价便宜。不过去那些地方购粮,海程颇远啊,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郑冲颔首道:“是去海外,但不必跑到占城、安南那么远。”
此言一出,郑氏诸将都是咦了一声,郑芝龙眼前一亮道:“冲儿,你的意思是去台湾购粮?”郑冲暗道,不愧是经商老手,果然最先想明白。
当下郑冲道:“正是,此趟我们就是去台湾购粮赈济灾民!”诸将恍然大悟,郑芝凤却奇道:“台湾?台湾有那么多粮食么?”
郑冲尚未答话,郑芝龙插口道:“有,绝对有。你们不记得了么?天启六年、七年,八闽之地旱灾严重,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天启七年二月,我郑氏趁此机会,自率船队袭击漳浦、金门、厦门和广东靖海、甲子等地,不久又回师福建,再战泉州、厦门,袭铜山,陷旧镇,击败当时的金门游击卢毓英、福建总兵俞咨皋等。奔袭中,我郑氏招募了泉州饥民八万人赴台拓垦,沿海饥民及无业者竞相投靠。崇祯元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我郑氏在时任巡抚的熊文灿支持下,再度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
郑芝凤道:“这两件都是我们郑氏干的大好事,则会不记得?嗯算起来,此刻在台湾开垦的汉民也该有十多万人了吧。”郑冲沉声说道:“是有三十二万八千六百余人!”
郑氏诸将皆是吃了一惊,郑芝龙也奇道:“有这么多吗?为父都不知道这台湾的汉民丁口之数,你这数字是哪里来的?”
郑冲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块布帛来献上道:“上一趟与红夷和谈,数内有名唤郭怀一的汉民,趁红夷使者不察,将这方布帛交给孩儿。其上详细记下了台湾如今的情势,丁口数、产粮数其上皆有。”
郑芝龙接过那布帛看了后叹道:“六年了,想不到六年过去,台湾岛上汉民还是心向我郑氏的啊,也没怪当年我们扔下他们就回福建了。”
原来台湾自颜思齐开台以来,每年都有福建移民到台湾安居,其后郑芝龙两次大规模移民更是使移居台湾的风潮大盛。除了郑芝龙有组织的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移民外,每个月都有数百上千的人口自发从福建、两广等地移居台湾。
崇祯三年郑芝龙受了朝廷招抚之后,便率领郑氏水军登岸招安,随后便开始与刘香等海寇作战,接着便是刘香等拉上荷兰人与明军作战。荷兰人自天启七年末登上台湾之后,便趁着郑氏水军回归大陆的时机,逐渐侵占了台湾。
至崇祯元年,郑芝龙正式回到安平定居后,郑氏最后一条海船撤离了台湾,便从那时候起,郑氏就算是放弃了台湾。而现下击败荷兰人后,郑冲通过《安平条约》重申了大明对台湾的主权,想不到跟随前来谈判的岛内通译郭怀一会主动向郑氏献上着台湾内部形势书。
郑冲点头道:“父亲,台湾的百姓从未忘记过大明,也未忘记过自己是汉人,更没忘记我郑氏的恩德。此趟八闽受灾,台湾之内恰好大丰收,米价便宜到一石大米一钱银子都还卖不出去,我们正好可以去台湾收购米粮赈济这趟受灾的八闽百姓。”
郑芝虎却皱眉道:“我们这里受灾了,台湾会不会也受灾了?”郑芝龙摇头道:“应该不会,看这场大风风向乃是东南向,不会波及台湾。”顿了顿郑芝龙奇道:“但为父还是有些不明白,就算是去台湾购粮,那也要花钱的,我们如何赚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