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冲笑道:“台湾米价每石一钱,我们这里米价每石一两六钱,中间差价如此巨大。假如是我郑氏主持此趟赈济之事,除了我们郑氏出钱赈济之外,难道官府就真的一文钱都不出了么?还有八闽之地除了我郑氏之外,其他富商士绅就一文钱不出了么?”
郑芝龙恍然大悟:“冲儿你的意思是,我郑氏去台湾,一钱银子购粮,回来后用赈济钱款按一两六钱的米价采购,这样我郑氏几乎一文钱都不用出,还能小赚一笔?”
郑冲颔首道:“正是如此,不过孩儿已经算过,我们按每石一两银子出售,都是稳赚不赔的。甚至这批台湾来的粮食一到,甚至可能引起八闽之地米价大跌。”
郑芝龙满意的看着郑冲笑道:“冲儿,你这主意很好,不过这般做了,若是被人得知,会否说我郑氏假仁假义?”
郑冲却摇摇头坚定的道:“在商言商,讲仁义与做买卖是互不冲突的,我郑氏若是按每石一两银子出售粮食,总比那些按一两六钱出售米粮的黑心粮商要仁善许多的吧。”
明末因受连年灾害影响,粮价一直攀升,万历三十六年,因大水之灾,米价每石才1.3两银子,即有抢米之变。自此以后,米价每石一直在1两银子开外波动。至崇祯三、四年,更因米价每石高达1.6两银子,导致横民倡乱,抢掠纷起。此趟八闽之地受灾缺粮,米价按一两六钱出售,都算是那粮商很有良心的了,更何况郑氏能按一两银子出售赈灾米粮?
郑芝龙哈哈笑道:“很好,不愧是我郑芝龙的儿子,果然有我的风采,你接着说下去,还有哪两样好处?”
郑冲知道郑芝龙话中含义,他以枭雄自居,意思便是这次郑冲的腹黑果然有枭雄的风采在内,枭雄不就是以仁善之名而谋自己利益的么?
郑冲心里却不以为然,还暗暗骂道:“要不是为了说服你这个枭雄大佬,我犯得着这般么?”但面上却笑着继续说道:“第四样好处便是可用以工代赈,将我郑氏一应损坏的船坞、码头、造船作坊、火器作坊等等全都重建,兼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又可防备疫情。”
郑芝龙眯着眼睛道:“你详细说说看。”郑冲续道:“众所周知,平素官府赈济灾民,便只是强逼富户们捐纳一二,然后设粥棚赈济,无偿给灾民施舍,待得灾劫过后,才遣散灾民。”
郑芝龙微微颔首道:“冲儿说得对,咱们大明朝如何赈济灾民的,我们心里都是有数的。”在场的郑氏诸将都见识过大明朝的赈灾,也知道明末这个时候赈灾是什么样子,或者说自崇祯元年、阉党倒台之后,朝廷就没有正儿八经的赈过灾,最多也就是下旨减免一些赋税,聊表心意而已。
而各地官府自己组织的赈灾,也就是让富户们捐纳一些,官府再出一些钱,然后开设些粥铺,勉强赈济。官府的粥铺,那米粥稀得如水,灾民们吃了也只是吊着一口性命而已,饿不死你,但也让你没力气闹事,仅此而已。
之后吃完了赈济,官府也就不管了,僧多粥少,这赈济就是个无底洞啊,哪能长期供应?之后那些没力气的灾民能否熬到下一个收获季节,谁也不知道,官府的赈济就是吊命的慢性死亡而已。
郑冲接着说道:“但我想以工代赈,让灾民有活儿干,而不是喝点稀粥,等着吃完赈济而等死。此趟我郑氏水师大营、船坞、码头、造船作坊、火药作坊均受损严重,急需重修。更兼火药大半被毁,更是需要火急补充。重建需要大量人手,不若便招灾民替我郑氏重新修建船坞、码头等,便是一举两得之事。”
顿了顿郑冲又补充道:“今后我郑氏要打造三大舰队远航,以现下的码头、船坞及造船作坊来说,格局都太小了,我本来就像建议父亲扩建一应码头、船坞,现下正好,一场大风来了,旧有的都倒塌了,正好重新建造新的船坞、码头!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郑氏诸将听了都佩服郑冲的远见,别人只能从这场灾祸中看到绝望,而他却能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郑芝龙哦了一声问道:“新的船坞、造船作坊?”郑冲道:“正是,其实孩儿早前已经有了全盘的建造计划,我们郑氏要打造新式的泰西大帆船,还要打造更加快速的飞剪船,还有新式火器、火炮。原有的船厂、火器作坊格局都太小了,因此只有扩建。我们要造五千料的大帆船,比龙须号还要大,我们要造更快的飞剪船,这飞剪船去最远的泰西诸国只需要三个月时间!”
此言一出,郑氏诸将一片哗然。此时的帆船航速奇慢,泰西诸国的大帆船来到远东最快也需要一年的时间,对于在场的航海商贸老手们来说,他们都知道这种航速对于海上贸易意味着什么。
郑芝龙都有些激动的问道:“真能造出这么快的帆船?”郑冲毫不犹疑的道:“是的父亲,这类船有小的干舷,较少的上层建筑,不仅改善了船舶稳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帆的作用。船几乎贴着水面航行,体型修长,船身长度为船宽度的六倍,这样能减小海水阻力,以提高航速。在船首部水线面有内凹,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在海上能劈浪前进,故曰飞剪。首柱也延伸了船体的长度,沿首柱外伸一斜杠,就可在首部多悬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于扩大撑帆之体。空心船首使船在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此船在浪中的航向稳定。后体逐渐变廋的有倾度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与优美的船首型式和谐地混成一体。这类飞剪船更明显的是帆面极大,一般使用三至四根桅杆,全装备泰西软帆,往往用高桅,其高度达船长之八成,在顶桅帆上还挂有月亮帆和支索帆,有时在船之两侧还有外伸帆桁,称翼帆杠,可挂翼帆,更加大了帆的横向帆面。因此,这种飞剪船能跑出极快的航速来!今后我郑氏一旦有了这种帆船,不论是海贸、海战,都能以快取胜!”
在场的都是郑氏心腹大将,也都是航海的老手,虽然郑冲的描述中还是参杂了一些后世词汇,但他们还是听懂了郑冲对这种船的描述,纷纷惊叹起来。
郑芝龙则兴奋的连连搓手道:“这种船真能造的出来?”郑冲道:“一定可以,但需要改造船坞和船厂以及所需的木料加工场等等。如今灾民成千上万,我们可以召灾民替我们修建,而且所需工钱只是平时的一半即可。”
郑芝龙一拍桌案道:“好,这赈灾的事我们郑氏一定要做。”郑冲嘴角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以工代赈除了替我们郑氏修建所需的船坞、码头、船厂之外,还可替百姓重修各地城内损毁的建筑、清理街道,尽快恢复各地民生。当然这些重活都是要青壮灾民来做,而老弱妇孺也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防备疫情之事,便是灭鼠灭蝇,熬制防瘟疫汤药,四处泼洒石灰灭瘟疫等等。这样将会让每一个灾民都有事可做,也都有能力赚得养活自己的口粮,一家所得也可有积累的钱粮,足够他们熬过寒冬,支撑到春耕夏收的了。”
郑芝龙哈哈笑道:“好、好、好,这种善事我郑氏一定要好好做好才是!”
郑冲闻得郑芝龙连说三声好,知道已经说服了郑芝龙,也不必说最后这一个好处了,但郑冲还是说了出来,便是想更加坚定郑芝龙出钱粮救灾的决心。
“父亲,还有最后这一样好处,这才是我郑氏这趟最大的好处。”郑冲缓缓又道。郑芝龙连忙说道:“你快说说看。”
郑冲沉声道:“父亲做这福建总兵已经快一年时光了,但在这福建各处军伍之内,不服我郑氏的将佐其实还有许多。我郑氏如今能真正控制的军营、兵将,除了我郑氏旧部之外,也就是沿海几处州府卫所兵将是我郑氏心腹,其余都是面和心不合的。”
郑芝龙缓缓颔首,面色凝重起来,郑冲说的正中他的要害。自从郑芝龙受招安以来,先是官封游击,而后逐渐靠剿灭海寇的战功才升至福建总兵的。此前剿灭海寇,一直是在沿海几处州府用兵,福建八府一州之地,只有泉州、福州、金厦等地卫所军兵听命于自己,而福建内地几个州府的军将兵马大多都是阳奉阴违。
在明末这个时代,卫所军将大多都是世袭的,你爹是千户,你长大了可以继承你爹的千户之职,而你要是个卫所小兵,长大后也只是个小兵。所以这个时代的明末,领军大将一样是要看出身的,所为将门就是这么来的。
而郑芝龙出身海寇,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出身,加上之前郑芝龙为寇时,一直在与福建官军作战,与许多将领都结下过梁子,是以除了沿海之地的兵将这些年被郑芝龙用各种手段收服之外,内地一些州府的军将却都不是郑氏的心腹。
郑冲缓缓说道:“这一趟赈灾,父亲大可上禀巡抚衙门,以总兵官的身份调动各地驻军参与救灾,要是谁救灾不力,或是还与父亲阳奉阴违,父亲大可借此机会铲除!此乃以仁善之名,排除异己,谁也无话可说!”
郑芝龙恍然大悟:“冲儿你的意思是,我郑氏去台湾,一钱银子购粮,回来后用赈济钱款按一两六钱的米价采购,这样我郑氏几乎一文钱都不用出,还能小赚一笔?”
郑冲颔首道:“正是如此,不过孩儿已经算过,我们按每石一两银子出售,都是稳赚不赔的。甚至这批台湾来的粮食一到,甚至可能引起八闽之地米价大跌。”
郑芝龙满意的看着郑冲笑道:“冲儿,你这主意很好,不过这般做了,若是被人得知,会否说我郑氏假仁假义?”
郑冲却摇摇头坚定的道:“在商言商,讲仁义与做买卖是互不冲突的,我郑氏若是按每石一两银子出售粮食,总比那些按一两六钱出售米粮的黑心粮商要仁善许多的吧。”
明末因受连年灾害影响,粮价一直攀升,万历三十六年,因大水之灾,米价每石才1.3两银子,即有抢米之变。自此以后,米价每石一直在1两银子开外波动。至崇祯三、四年,更因米价每石高达1.6两银子,导致横民倡乱,抢掠纷起。此趟八闽之地受灾缺粮,米价按一两六钱出售,都算是那粮商很有良心的了,更何况郑氏能按一两银子出售赈灾米粮?
郑芝龙哈哈笑道:“很好,不愧是我郑芝龙的儿子,果然有我的风采,你接着说下去,还有哪两样好处?”
郑冲知道郑芝龙话中含义,他以枭雄自居,意思便是这次郑冲的腹黑果然有枭雄的风采在内,枭雄不就是以仁善之名而谋自己利益的么?
郑冲心里却不以为然,还暗暗骂道:“要不是为了说服你这个枭雄大佬,我犯得着这般么?”但面上却笑着继续说道:“第四样好处便是可用以工代赈,将我郑氏一应损坏的船坞、码头、造船作坊、火器作坊等等全都重建,兼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又可防备疫情。”
郑芝龙眯着眼睛道:“你详细说说看。”郑冲续道:“众所周知,平素官府赈济灾民,便只是强逼富户们捐纳一二,然后设粥棚赈济,无偿给灾民施舍,待得灾劫过后,才遣散灾民。”
郑芝龙微微颔首道:“冲儿说得对,咱们大明朝如何赈济灾民的,我们心里都是有数的。”在场的郑氏诸将都见识过大明朝的赈灾,也知道明末这个时候赈灾是什么样子,或者说自崇祯元年、阉党倒台之后,朝廷就没有正儿八经的赈过灾,最多也就是下旨减免一些赋税,聊表心意而已。
而各地官府自己组织的赈灾,也就是让富户们捐纳一些,官府再出一些钱,然后开设些粥铺,勉强赈济。官府的粥铺,那米粥稀得如水,灾民们吃了也只是吊着一口性命而已,饿不死你,但也让你没力气闹事,仅此而已。
之后吃完了赈济,官府也就不管了,僧多粥少,这赈济就是个无底洞啊,哪能长期供应?之后那些没力气的灾民能否熬到下一个收获季节,谁也不知道,官府的赈济就是吊命的慢性死亡而已。
郑冲接着说道:“但我想以工代赈,让灾民有活儿干,而不是喝点稀粥,等着吃完赈济而等死。此趟我郑氏水师大营、船坞、码头、造船作坊、火药作坊均受损严重,急需重修。更兼火药大半被毁,更是需要火急补充。重建需要大量人手,不若便招灾民替我郑氏重新修建船坞、码头等,便是一举两得之事。”
顿了顿郑冲又补充道:“今后我郑氏要打造三大舰队远航,以现下的码头、船坞及造船作坊来说,格局都太小了,我本来就像建议父亲扩建一应码头、船坞,现下正好,一场大风来了,旧有的都倒塌了,正好重新建造新的船坞、码头!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郑氏诸将听了都佩服郑冲的远见,别人只能从这场灾祸中看到绝望,而他却能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郑芝龙哦了一声问道:“新的船坞、造船作坊?”郑冲道:“正是,其实孩儿早前已经有了全盘的建造计划,我们郑氏要打造新式的泰西大帆船,还要打造更加快速的飞剪船,还有新式火器、火炮。原有的船厂、火器作坊格局都太小了,因此只有扩建。我们要造五千料的大帆船,比龙须号还要大,我们要造更快的飞剪船,这飞剪船去最远的泰西诸国只需要三个月时间!”
此言一出,郑氏诸将一片哗然。此时的帆船航速奇慢,泰西诸国的大帆船来到远东最快也需要一年的时间,对于在场的航海商贸老手们来说,他们都知道这种航速对于海上贸易意味着什么。
郑芝龙都有些激动的问道:“真能造出这么快的帆船?”郑冲毫不犹疑的道:“是的父亲,这类船有小的干舷,较少的上层建筑,不仅改善了船舶稳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帆的作用。船几乎贴着水面航行,体型修长,船身长度为船宽度的六倍,这样能减小海水阻力,以提高航速。在船首部水线面有内凹,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在海上能劈浪前进,故曰飞剪。首柱也延伸了船体的长度,沿首柱外伸一斜杠,就可在首部多悬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于扩大撑帆之体。空心船首使船在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此船在浪中的航向稳定。后体逐渐变廋的有倾度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与优美的船首型式和谐地混成一体。这类飞剪船更明显的是帆面极大,一般使用三至四根桅杆,全装备泰西软帆,往往用高桅,其高度达船长之八成,在顶桅帆上还挂有月亮帆和支索帆,有时在船之两侧还有外伸帆桁,称翼帆杠,可挂翼帆,更加大了帆的横向帆面。因此,这种飞剪船能跑出极快的航速来!今后我郑氏一旦有了这种帆船,不论是海贸、海战,都能以快取胜!”
在场的都是郑氏心腹大将,也都是航海的老手,虽然郑冲的描述中还是参杂了一些后世词汇,但他们还是听懂了郑冲对这种船的描述,纷纷惊叹起来。
郑芝龙则兴奋的连连搓手道:“这种船真能造的出来?”郑冲道:“一定可以,但需要改造船坞和船厂以及所需的木料加工场等等。如今灾民成千上万,我们可以召灾民替我们修建,而且所需工钱只是平时的一半即可。”
郑芝龙一拍桌案道:“好,这赈灾的事我们郑氏一定要做。”郑冲嘴角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以工代赈除了替我们郑氏修建所需的船坞、码头、船厂之外,还可替百姓重修各地城内损毁的建筑、清理街道,尽快恢复各地民生。当然这些重活都是要青壮灾民来做,而老弱妇孺也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防备疫情之事,便是灭鼠灭蝇,熬制防瘟疫汤药,四处泼洒石灰灭瘟疫等等。这样将会让每一个灾民都有事可做,也都有能力赚得养活自己的口粮,一家所得也可有积累的钱粮,足够他们熬过寒冬,支撑到春耕夏收的了。”
郑芝龙哈哈笑道:“好、好、好,这种善事我郑氏一定要好好做好才是!”
郑冲闻得郑芝龙连说三声好,知道已经说服了郑芝龙,也不必说最后这一个好处了,但郑冲还是说了出来,便是想更加坚定郑芝龙出钱粮救灾的决心。
“父亲,还有最后这一样好处,这才是我郑氏这趟最大的好处。”郑冲缓缓又道。郑芝龙连忙说道:“你快说说看。”
郑冲沉声道:“父亲做这福建总兵已经快一年时光了,但在这福建各处军伍之内,不服我郑氏的将佐其实还有许多。我郑氏如今能真正控制的军营、兵将,除了我郑氏旧部之外,也就是沿海几处州府卫所兵将是我郑氏心腹,其余都是面和心不合的。”
郑芝龙缓缓颔首,面色凝重起来,郑冲说的正中他的要害。自从郑芝龙受招安以来,先是官封游击,而后逐渐靠剿灭海寇的战功才升至福建总兵的。此前剿灭海寇,一直是在沿海几处州府用兵,福建八府一州之地,只有泉州、福州、金厦等地卫所军兵听命于自己,而福建内地几个州府的军将兵马大多都是阳奉阴违。
在明末这个时代,卫所军将大多都是世袭的,你爹是千户,你长大了可以继承你爹的千户之职,而你要是个卫所小兵,长大后也只是个小兵。所以这个时代的明末,领军大将一样是要看出身的,所为将门就是这么来的。
而郑芝龙出身海寇,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出身,加上之前郑芝龙为寇时,一直在与福建官军作战,与许多将领都结下过梁子,是以除了沿海之地的兵将这些年被郑芝龙用各种手段收服之外,内地一些州府的军将却都不是郑氏的心腹。
郑冲缓缓说道:“这一趟赈灾,父亲大可上禀巡抚衙门,以总兵官的身份调动各地驻军参与救灾,要是谁救灾不力,或是还与父亲阳奉阴违,父亲大可借此机会铲除!此乃以仁善之名,排除异己,谁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