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令诚见高仙芝的模样,忍不住问道:“将军想到什么办法?”
高仙芝道:“石国太子对我大唐言语不敬,便是不守番臣之礼!我朝历来对石国国主宠信有加,圣上不但封前任国主为顺义王,如今又册封新任国主为怀化王,赏赐铁券丹书和无数珍奇,可石国却对我大唐不敬,是为不忠不义!有此一条,就足够本将军出兵讨伐了!”
边令诚一听,顿时大喜道:“对啊,如此一来,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出兵攻打石国,夺取石国财富!将军,就算没有那一批宝藏,石国也是这昭武诸国之中最为富裕之过,石国不但土地肥沃、产出丰富,还善于经商,富得流油啊,打下石国,你我二人所得的财富就算十辈子都花不完了!”
边令诚的话带有强烈的蛊惑之意,高仙芝本身就是贪财之人,哪里忍得住,心里更加坚定地要打进拓折城抓住石国国主那具车鼻施、抢夺了石国各地府库、王宫和宝藏。
高仙芝看向边令诚问道:“拓折城是石国都城,城墙高大厚实,想要轻易攻下来只怕很难办到,不知边大人可有什么谋划,可以让我们轻松夺下拓折城?”
边令诚虽然是一个宦官,却也是颇有智谋之人,他思索一番便有了主意,对高仙芝道:“将军不是派人去给昭武诸国的国主们传话让他们限期赶来议事吗?待会杂家回去跟那石国农牧大臣交代一番,让他到时候出席并当面与石国国主对质,届时我们就可以当着昭武诸国的国主们治那具车鼻施的罪,威逼他下令石国大军投降,如此我们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攻占拓折城!”
高仙芝大喜道:“边大人此计高明,不动声色就灭其一国,高啊!”
边令诚笑着很是受用,还是拱手道:“雕虫小技,不值得将军如此夸赞!”
两人当即一边喝茶,一边商量此计的细节问题,直到半夜时分,两人才商量完毕。
五日后,昭武诸国的国主们先后赶到唐军位于石国的大营,高仙芝立即召集他们议事。
在高仙芝的中军大帐中,各国国主们纷纷向高仙芝和边令诚见礼,高仙芝连续几场大战让他在西域也颇有威名,这也是这些国主们都对他恭顺的原因。
“诸位国主免礼,请坐!”
“多谢将军!”
各人找位置坐下,高仙芝便说:“诸位国主,这次找诸位过来,主要是有几件事情跟你们商议,这第一件事情呢,本将军听说了一个消息,石国倭马亚王朝被灭了,阿拔斯王朝当政,不知诸位可知道此事呢?”
国主们互相看了看,康国国主抚胸说道:“小王倒是听有人说过这个消息,只是不知道是否属实,还没有证实!”
高仙芝看向其他国主,问道:“诸位呢?”
众人被他盯着都如坐针毡,安国国王首先忍不住,出声道:“小王也听说了此事!”
坐在旁边的边令诚喝着茶冷笑道:“诸位国主只怕不是听说了这个消息吧?杂家怎么听说阿拔斯王朝已经秘密派人前往诸国见到了诸位,并且试图拉拢诸位呢?”
其实边令诚根本就不知道此事,他只是随口说出来想要诈一诈这些国主而已。
哪知道众国主们听了边令诚话之后一个个脸色大变,更是变得惶恐不安。
边令诚见状,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竟然只是随口一诈就把这些国主们的底细给诈出来了,他立即喝道:“怎么,诸位还想隐瞒杂家和高将军吗?”
众国王都看向康国国主,康国国主脸色有些难看和尴尬,只能硬着头皮对高仙芝和边令诚抚胸行礼道:“哎·······非是小王有意欺瞒将军和大人,故意说谎蒙骗二位,实在是小王担心直接说出来引起二位和大唐朝廷的误会和猜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已,其实我诸国对大唐的恭顺之心一直都没有改变过,还请二位大人明鉴!”
边令诚冷哼一声:“哼,你以为你们不说,杂家和高将军就不会误会你们了?朝廷就不会猜忌你们了?告诉你们,你们越是藏着掖着,越容易受到朝廷的猜忌!”
众国主们急忙道:“是是是,我等身为蛮族,不太知晓中原朝廷的习俗,还请二位大人见谅,以后有何事,我们一定及时禀报!”
边令诚的脸色好看了一些,又问道:“大食国既然派人来秘密见你们,肯定是下了血本的,那么不知诸位国主们是如何应对的呢?怎么杂家听说你们已经暗地里早就投靠了大食人,明面上为了不激怒我朝,表面上还对我们还算恭敬,实际上是阳奉阴违,是这样吧?”
众国主立即变得惊恐起来,康国国主马上叫屈道:“二位大人明鉴啊,我们对大唐之忠心,日月可鉴!正如边大人所说,大食国确实派人来秘密见了而我们,并且许下了重利,但我们昭武诸国世代受大唐恩惠,怎能背叛?我们已经严词拒绝了大食人,还请二位大人明察!”
高仙芝摆手道:“此事我们当然会派人详查,到时自然会有结果!只是本将军要提醒诸位,惹怒我大唐的后果不是你们这些芝麻小国可以承受得了的!”
众国主连忙道:“不敢不敢,我等绝不敢背叛大唐而转投大食人!”
高仙芝点了点头,看向边令诚,边令诚会意,看着众国主说道:“杂家也相信诸位不敢这么做,不过杂家怎么听闻在座诸位之中有人对我朝颇为不满,甚至不敬,不守番臣之礼呢!”
“谁,谁会这么做?这也太无耻了!”康国主当即大怒起来,看着其他国主大喝道。
高仙芝和边令诚却是看向了石国国主那具车鼻施。众国主看得明白,都看向那具车鼻施,那具车鼻施一头雾水,疑惑道:“二位大人看着我作甚?我石国对大唐一向恭顺有加,大唐每次有命,我石国无不奉命行事,要出兵就出兵,要出钱就出钱,试问诸国之中还有哪家比我石国更对大唐效忠的?”
边令诚又道:“杂家可没说是大王,大王对我朝的忠心是有目共睹的,这无可置疑,可难保大王身边之人或子嗣对我朝不满和不敬啊!”
那具车鼻施一阵心惊肉跳,连忙道:“不可能,小王都对大唐忠心耿耿,小王的子嗣和身边之人就更不敢对大唐不敬了,大人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哼,如果是误会就好了,解除误会就好了,但是杂家这里可是有人作证的!来人,去把证人带过来”。
“诺!”
不一会儿工夫,石国农牧大臣莫烈就被带到了中军大帐,石国国主那具车鼻施看见莫烈,顿时一愣,忍不住问道:“莫烈,前些天本王还派人去找你议事,可你的家人说你去西北巡视农耕事务了,你怎么在这里?”
莫烈抚胸弯腰向那具车鼻施行礼道:“大王,太子恩远要杀我灭口,微臣为了保命不得不寻求高将军和边大人的庇护,请大王恕罪!”
那具车鼻施一愣,脱口问道:“恩远为何要杀你灭口?”
“那日恩远太子与亲信说话,言谈之中大骂大唐皇帝奢侈、挥霍、荒淫无度,还说我石国常年受到大唐欺压,应该暗中发展兵备,待时机成熟起兵反抗大唐压迫······”。
那具车鼻施大怒:“够了,莫烈,有些话不能随便乱说,你想陷整个石国于险境吗?”
莫烈道:“微臣不敢胡说,大王以为太子为何要派人追杀微臣,誓要杀我微臣达到灭口的目的?微臣与太子一向无冤无仇,也无政见不同,正是因为微臣撞见了他对亲信说的这番话,他担心微臣泄露出去给他带来大祸,因此才不顾一切派人追杀微臣!”
边令诚这时冷冷地盯着那具车鼻施说道:“石国主,莫烈的话你可听到了?他可不是我大唐的官员,而是你石国的官员,不是杂家冤枉你吧?”
那具车鼻施脑子有些发懵,摇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恩远不会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高仙芝大喝道:“事实惧在,容不得你抵赖!”
边令诚对那具车鼻施道:“国主,事情已经出了,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抵赖不是解决事情的办法,杂家和高将军也知道此事不是国主的错,但是国主是恩远太子的父亲,待国主百年之后石国国主的位置是要交到恩远的手里的,因此这件事情就不同了······此事已经不是杂家和高将军所能够处置的,事情已经闹到长安了,陛下听闻此事勃然大怒······”。
那具车鼻施骇得面无人色,立即道:“我要上长安向皇帝解释,我石国对圣上和大唐绝无不敬,我要向皇帝请罪,是小王管教不严······”。
边令诚想了想,说道:“国主去长安向皇帝请罪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要皇帝宽宏大量不追究此事,我和高将军当然不愿意多事。只不过在国主前往长安之前为了显示诚意,还请下令让石国军队缴械,不许抵抗我军,我大军随后就会进驻拓折城,在皇帝圣旨未下达之前,我们唐军会保护石国百姓的安全!”
那具车鼻施连忙答应:“那是,那时,小王即可下令······”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其他国主也不好说什么,人家都有人证,人证还是石国高官,想抵赖都抵赖不了。
各国国主离去之后,高仙芝立即率大军火速向石国都城拓折城进发,只几日工夫就抵达,并进驻城内接管防务,石国守军因接到了国王的命令没有抵抗,都放下兵器投降了。
不过石国太子恩远早就得到了消息,担心唐朝追责,因此带着一些亲信在唐军入城之时趁乱逃了出去,不知所踪。
在那具车鼻施被高仙芝和边令诚骗去长安之后,占领了拓折城的两人立即派亲信把宝藏取了出来,但财宝的数量让二人极为失望,远远不足莫烈所说数量的百分之一,这让高仙芝和边令诚颇为不甘心,高仙芝大怒之下,找个借口杀了莫烈出了一口恶气。
随后,不甘心的高仙芝和边令诚两人一合计,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立即率兵把拓折城内的国库以及石国大小城镇全部洗劫了一遍,获得金银珠宝钱财等无法计数,二人这才心满意足。
却说石国太子恩远带着一些亲信从拓折城内逃出来之后躲在一处偏僻之处,过一段时间出来打听消息,才知道高仙芝和边令诚竟然下令把整个石国大小城镇都洗劫一空,石国遭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恩远悲愤交加,当即带着亲信逃往昭武诸国的其他国家,并到处传言唐军贪婪、凶残成性,在石国境内烧杀掳掠,石国境内大小城镇全部被洗劫一空,大批百姓被杀死,无数女子被侮辱。
诸国君臣臣民们得知消息后,立即对大唐产生了敌意,大唐在昭武诸国心中的威望急剧下降。
那具车鼻施到了长安之后,玄宗都不见他,直接下甚至斩杀之。
天宝九年的年底,远在安国的石国太子恩远过了很久才得知自己的父王抵达长安之后就被大唐皇帝下旨斩杀,仇恨充满他的内心,他当即带着亲信随从西进大食国,并向大食国寻求帮助,请大食国出兵夺回石国,大食人正想向东扩张势力,开始蓄积力量,并以此为借口向原本属于唐朝势力范围的昭武诸国出兵。
得到消息的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四镇行营节度使高仙芝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向朝廷上书报告情况,一方面整军备战。
高仙芝鉴于大食阿拔斯王朝是新立国,又出动大军七八万人马,人马众多,他安西都护府只有战兵两万四千人,余者都只是守城军,不能出战,从兵力上来对比,安西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因此在给朝廷的奏疏中提出希望朝廷下旨允许他节制北庭的兵马,如果他有权调动北庭兵马,从兵力上就不输于大食军。
牵涉到大食军东进之事,大唐朝廷不敢怠慢,做出的反应也很迅速,朝廷的圣旨很快就到了,皇帝还是有些忌惮边将兵权过大,在圣旨中允许高仙芝全权负责对大食军的征战之事,但不允许高仙芝节制北庭兵马,圣旨中同时下令给北庭方面,要求北庭方面从辖下的各蛮族之中抽调三万蛮族兵马调往安西,归高仙芝节制,准备与大食军作战。(未完待续。)
高仙芝道:“石国太子对我大唐言语不敬,便是不守番臣之礼!我朝历来对石国国主宠信有加,圣上不但封前任国主为顺义王,如今又册封新任国主为怀化王,赏赐铁券丹书和无数珍奇,可石国却对我大唐不敬,是为不忠不义!有此一条,就足够本将军出兵讨伐了!”
边令诚一听,顿时大喜道:“对啊,如此一来,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出兵攻打石国,夺取石国财富!将军,就算没有那一批宝藏,石国也是这昭武诸国之中最为富裕之过,石国不但土地肥沃、产出丰富,还善于经商,富得流油啊,打下石国,你我二人所得的财富就算十辈子都花不完了!”
边令诚的话带有强烈的蛊惑之意,高仙芝本身就是贪财之人,哪里忍得住,心里更加坚定地要打进拓折城抓住石国国主那具车鼻施、抢夺了石国各地府库、王宫和宝藏。
高仙芝看向边令诚问道:“拓折城是石国都城,城墙高大厚实,想要轻易攻下来只怕很难办到,不知边大人可有什么谋划,可以让我们轻松夺下拓折城?”
边令诚虽然是一个宦官,却也是颇有智谋之人,他思索一番便有了主意,对高仙芝道:“将军不是派人去给昭武诸国的国主们传话让他们限期赶来议事吗?待会杂家回去跟那石国农牧大臣交代一番,让他到时候出席并当面与石国国主对质,届时我们就可以当着昭武诸国的国主们治那具车鼻施的罪,威逼他下令石国大军投降,如此我们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攻占拓折城!”
高仙芝大喜道:“边大人此计高明,不动声色就灭其一国,高啊!”
边令诚笑着很是受用,还是拱手道:“雕虫小技,不值得将军如此夸赞!”
两人当即一边喝茶,一边商量此计的细节问题,直到半夜时分,两人才商量完毕。
五日后,昭武诸国的国主们先后赶到唐军位于石国的大营,高仙芝立即召集他们议事。
在高仙芝的中军大帐中,各国国主们纷纷向高仙芝和边令诚见礼,高仙芝连续几场大战让他在西域也颇有威名,这也是这些国主们都对他恭顺的原因。
“诸位国主免礼,请坐!”
“多谢将军!”
各人找位置坐下,高仙芝便说:“诸位国主,这次找诸位过来,主要是有几件事情跟你们商议,这第一件事情呢,本将军听说了一个消息,石国倭马亚王朝被灭了,阿拔斯王朝当政,不知诸位可知道此事呢?”
国主们互相看了看,康国国主抚胸说道:“小王倒是听有人说过这个消息,只是不知道是否属实,还没有证实!”
高仙芝看向其他国主,问道:“诸位呢?”
众人被他盯着都如坐针毡,安国国王首先忍不住,出声道:“小王也听说了此事!”
坐在旁边的边令诚喝着茶冷笑道:“诸位国主只怕不是听说了这个消息吧?杂家怎么听说阿拔斯王朝已经秘密派人前往诸国见到了诸位,并且试图拉拢诸位呢?”
其实边令诚根本就不知道此事,他只是随口说出来想要诈一诈这些国主而已。
哪知道众国主们听了边令诚话之后一个个脸色大变,更是变得惶恐不安。
边令诚见状,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竟然只是随口一诈就把这些国主们的底细给诈出来了,他立即喝道:“怎么,诸位还想隐瞒杂家和高将军吗?”
众国王都看向康国国主,康国国主脸色有些难看和尴尬,只能硬着头皮对高仙芝和边令诚抚胸行礼道:“哎·······非是小王有意欺瞒将军和大人,故意说谎蒙骗二位,实在是小王担心直接说出来引起二位和大唐朝廷的误会和猜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已,其实我诸国对大唐的恭顺之心一直都没有改变过,还请二位大人明鉴!”
边令诚冷哼一声:“哼,你以为你们不说,杂家和高将军就不会误会你们了?朝廷就不会猜忌你们了?告诉你们,你们越是藏着掖着,越容易受到朝廷的猜忌!”
众国主们急忙道:“是是是,我等身为蛮族,不太知晓中原朝廷的习俗,还请二位大人见谅,以后有何事,我们一定及时禀报!”
边令诚的脸色好看了一些,又问道:“大食国既然派人来秘密见你们,肯定是下了血本的,那么不知诸位国主们是如何应对的呢?怎么杂家听说你们已经暗地里早就投靠了大食人,明面上为了不激怒我朝,表面上还对我们还算恭敬,实际上是阳奉阴违,是这样吧?”
众国主立即变得惊恐起来,康国国主马上叫屈道:“二位大人明鉴啊,我们对大唐之忠心,日月可鉴!正如边大人所说,大食国确实派人来秘密见了而我们,并且许下了重利,但我们昭武诸国世代受大唐恩惠,怎能背叛?我们已经严词拒绝了大食人,还请二位大人明察!”
高仙芝摆手道:“此事我们当然会派人详查,到时自然会有结果!只是本将军要提醒诸位,惹怒我大唐的后果不是你们这些芝麻小国可以承受得了的!”
众国主连忙道:“不敢不敢,我等绝不敢背叛大唐而转投大食人!”
高仙芝点了点头,看向边令诚,边令诚会意,看着众国主说道:“杂家也相信诸位不敢这么做,不过杂家怎么听闻在座诸位之中有人对我朝颇为不满,甚至不敬,不守番臣之礼呢!”
“谁,谁会这么做?这也太无耻了!”康国主当即大怒起来,看着其他国主大喝道。
高仙芝和边令诚却是看向了石国国主那具车鼻施。众国主看得明白,都看向那具车鼻施,那具车鼻施一头雾水,疑惑道:“二位大人看着我作甚?我石国对大唐一向恭顺有加,大唐每次有命,我石国无不奉命行事,要出兵就出兵,要出钱就出钱,试问诸国之中还有哪家比我石国更对大唐效忠的?”
边令诚又道:“杂家可没说是大王,大王对我朝的忠心是有目共睹的,这无可置疑,可难保大王身边之人或子嗣对我朝不满和不敬啊!”
那具车鼻施一阵心惊肉跳,连忙道:“不可能,小王都对大唐忠心耿耿,小王的子嗣和身边之人就更不敢对大唐不敬了,大人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哼,如果是误会就好了,解除误会就好了,但是杂家这里可是有人作证的!来人,去把证人带过来”。
“诺!”
不一会儿工夫,石国农牧大臣莫烈就被带到了中军大帐,石国国主那具车鼻施看见莫烈,顿时一愣,忍不住问道:“莫烈,前些天本王还派人去找你议事,可你的家人说你去西北巡视农耕事务了,你怎么在这里?”
莫烈抚胸弯腰向那具车鼻施行礼道:“大王,太子恩远要杀我灭口,微臣为了保命不得不寻求高将军和边大人的庇护,请大王恕罪!”
那具车鼻施一愣,脱口问道:“恩远为何要杀你灭口?”
“那日恩远太子与亲信说话,言谈之中大骂大唐皇帝奢侈、挥霍、荒淫无度,还说我石国常年受到大唐欺压,应该暗中发展兵备,待时机成熟起兵反抗大唐压迫······”。
那具车鼻施大怒:“够了,莫烈,有些话不能随便乱说,你想陷整个石国于险境吗?”
莫烈道:“微臣不敢胡说,大王以为太子为何要派人追杀微臣,誓要杀我微臣达到灭口的目的?微臣与太子一向无冤无仇,也无政见不同,正是因为微臣撞见了他对亲信说的这番话,他担心微臣泄露出去给他带来大祸,因此才不顾一切派人追杀微臣!”
边令诚这时冷冷地盯着那具车鼻施说道:“石国主,莫烈的话你可听到了?他可不是我大唐的官员,而是你石国的官员,不是杂家冤枉你吧?”
那具车鼻施脑子有些发懵,摇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恩远不会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高仙芝大喝道:“事实惧在,容不得你抵赖!”
边令诚对那具车鼻施道:“国主,事情已经出了,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抵赖不是解决事情的办法,杂家和高将军也知道此事不是国主的错,但是国主是恩远太子的父亲,待国主百年之后石国国主的位置是要交到恩远的手里的,因此这件事情就不同了······此事已经不是杂家和高将军所能够处置的,事情已经闹到长安了,陛下听闻此事勃然大怒······”。
那具车鼻施骇得面无人色,立即道:“我要上长安向皇帝解释,我石国对圣上和大唐绝无不敬,我要向皇帝请罪,是小王管教不严······”。
边令诚想了想,说道:“国主去长安向皇帝请罪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要皇帝宽宏大量不追究此事,我和高将军当然不愿意多事。只不过在国主前往长安之前为了显示诚意,还请下令让石国军队缴械,不许抵抗我军,我大军随后就会进驻拓折城,在皇帝圣旨未下达之前,我们唐军会保护石国百姓的安全!”
那具车鼻施连忙答应:“那是,那时,小王即可下令······”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其他国主也不好说什么,人家都有人证,人证还是石国高官,想抵赖都抵赖不了。
各国国主离去之后,高仙芝立即率大军火速向石国都城拓折城进发,只几日工夫就抵达,并进驻城内接管防务,石国守军因接到了国王的命令没有抵抗,都放下兵器投降了。
不过石国太子恩远早就得到了消息,担心唐朝追责,因此带着一些亲信在唐军入城之时趁乱逃了出去,不知所踪。
在那具车鼻施被高仙芝和边令诚骗去长安之后,占领了拓折城的两人立即派亲信把宝藏取了出来,但财宝的数量让二人极为失望,远远不足莫烈所说数量的百分之一,这让高仙芝和边令诚颇为不甘心,高仙芝大怒之下,找个借口杀了莫烈出了一口恶气。
随后,不甘心的高仙芝和边令诚两人一合计,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立即率兵把拓折城内的国库以及石国大小城镇全部洗劫了一遍,获得金银珠宝钱财等无法计数,二人这才心满意足。
却说石国太子恩远带着一些亲信从拓折城内逃出来之后躲在一处偏僻之处,过一段时间出来打听消息,才知道高仙芝和边令诚竟然下令把整个石国大小城镇都洗劫一空,石国遭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恩远悲愤交加,当即带着亲信逃往昭武诸国的其他国家,并到处传言唐军贪婪、凶残成性,在石国境内烧杀掳掠,石国境内大小城镇全部被洗劫一空,大批百姓被杀死,无数女子被侮辱。
诸国君臣臣民们得知消息后,立即对大唐产生了敌意,大唐在昭武诸国心中的威望急剧下降。
那具车鼻施到了长安之后,玄宗都不见他,直接下甚至斩杀之。
天宝九年的年底,远在安国的石国太子恩远过了很久才得知自己的父王抵达长安之后就被大唐皇帝下旨斩杀,仇恨充满他的内心,他当即带着亲信随从西进大食国,并向大食国寻求帮助,请大食国出兵夺回石国,大食人正想向东扩张势力,开始蓄积力量,并以此为借口向原本属于唐朝势力范围的昭武诸国出兵。
得到消息的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四镇行营节度使高仙芝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向朝廷上书报告情况,一方面整军备战。
高仙芝鉴于大食阿拔斯王朝是新立国,又出动大军七八万人马,人马众多,他安西都护府只有战兵两万四千人,余者都只是守城军,不能出战,从兵力上来对比,安西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因此在给朝廷的奏疏中提出希望朝廷下旨允许他节制北庭的兵马,如果他有权调动北庭兵马,从兵力上就不输于大食军。
牵涉到大食军东进之事,大唐朝廷不敢怠慢,做出的反应也很迅速,朝廷的圣旨很快就到了,皇帝还是有些忌惮边将兵权过大,在圣旨中允许高仙芝全权负责对大食军的征战之事,但不允许高仙芝节制北庭兵马,圣旨中同时下令给北庭方面,要求北庭方面从辖下的各蛮族之中抽调三万蛮族兵马调往安西,归高仙芝节制,准备与大食军作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