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斗败了王正见,将其完全架空之后,赵子良经过这大半年的经营,已经完全掌控了北庭军政事务,北庭有些识时务的官员们投效其麾下效力,还有一部分官吏心中对赵子良把王正见架空、独揽北庭军政大权而有所不满,这些人都是以前王正见的亲信,但形势比人强,他们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老老实实的把公务办好,对于那些故意怠慢、拖拉、阻碍北庭各衙门运转的官吏们,赵子良是毫不留情地进行打击,轻则免职,重则找由头和借口抓进监狱。
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反对势力完全被镇压,就算有人心怀不满,却因为无力对抗而选择了隐忍,只要赵子良赵子良在北庭的兵权不失,这小猫三两只也就蹦不起来。
赵子良是军人出身,不论是前世还是如今,因此他对军队的事务是格外上心的,在他麾下的军队与大唐其他一些地方的军队完全不同,不仅作风完全不同,就连操练、出勤、军纪、指挥系统等也有很大的区别。
在操练方面,赵子良只是借鉴了如今唐朝军队方面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特别是操练项目、时间、强度等各方面都与大唐其他边军颇为不同。首先操练的项目增加了单兵作战和协同作战,在注重单兵战斗力的同时也不忘增加协同作战的训练;其次是勇气和心理素质的训练,这两个训练科目在赵子良看来是极为重要的,在正面战场大规模对决时,成排的骑兵或步兵如排山倒海一般压过来,刀枪如林、闪烁着寒光,杀气腾腾,兵士们如果没有强大的勇气和极强的心理素质,大军很容易崩溃,在这两个科目的训练上,赵子良一般让兵士们进行宰杀牛羊肥猪和其他牲畜,或是把他们单独关在小黑屋,几天无人理会,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深深体会到孤寂恐怖的感觉,或是让他们身处血腥之地、让他们在乱葬岗过夜、攀爬悬崖绝壁、走两侧是深渊的独木桥等等,以此来训练他们的胆量、勇气和心理素质,同时教会他们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克服胆怯。
在出勤方面,赵子良一般让麾下军队每天都出早操,夜间进行白天的训练总结,深夜时常进行紧急集合的训练,让士兵们经常处于警惕状态,除了生病和放假之外,没有命令,一般不准出军营,每个月有两天休息假期,但当年夜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军营,走出军营后不得做违纪之事,对于违纪的兵士都进行严厉的惩罚。白天的训练一般都安排得满满的,除了必要的休息和用膳时间,兵士们一般都没有胡思乱想的时间,夜间也是如此,军人的思想太复杂,军队就容易失控。而唐军的其他边军的训练时间可没有这么长,将领们为了减少军队对粮草、军械装备方面的消耗,每天的训练能达到半天就不错了,闲暇的时间一长,兵士们闲得蛋疼就会想七想八,甚至做出违纪之事,因此其他军队的军纪都不怎么好,这也是赵子良当年在长安整肃军纪得罪了不少人的原因。
在军纪方面,赵子良可是下过很大的苦功的,在这个原有军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增加不少军法条例,同时也删减了不少比较残酷的军法内容。这个时代的军队士兵们基本上还没有什么爱国观念,当兵大多是为了混口饭吃或是养家糊口,要说真正为了国家安定而从军的人也不是没有,但很少。因此在颁布更加严厉和细化的军法时,也要严格执行赏罚分明、论功行赏。如果没有赏罚分明,严厉的军法不但会让将士们不服,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在指挥系统方面,赵子良从前感觉这个时代的指挥系统很不可靠,缺点很多,一方面是前方将领无法确定军令的真实性,如果有人把传令兵干掉了,自己去假传军令,事情就大条了;另一方面是如果身处行事复杂的战场上,声势浩大的情况下,军令很难及时传达到前方将校以及下层军官,因此往往传达一个军令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候还很可能出错。还有,一点,如果军队夜间行军或作战,军令的传达也是麻烦,因为夜间视线不好,看不见,只能用人口头传达或用书面传达,口头传达主将的军令显然是不够的,无法有效的鉴别军令真假。
在这一反面,赵子良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才决定重新制定一套军令传达系统,以达到即使有效而又准确地把军令传达军队各级指挥人员。
首先,兵马使府的命令传到各军、守捉、城、镇、戊、堡、驿等各级军事单位,必须要有兵马使府的正式公文、虎符和特定的传令官传令才能生效,同时上下两级都要做好备案,以备日后查验。
其次,军使、守捉使等这一级主将向下一级将校传达军令,在非战时也同样要有正是公文、虎符和特定的传令官进行传令才能生效,同样要做好备案,但是在战争时期,主将一般都已经是军使或守捉使级别,战场瞬息万变,因此书面传令、虎符这两眼东西都免了,只靠特定的传令兵进行传令,这就要求下级将校事先要对传令兵进行比较熟悉和了解,才能确定是上级传达的军令,对于从来没见过和不熟悉的传令兵送来的军令可以不予理会。
再次,军令传达的过程,特别是在战场上,赵子良保留了一部分原来的传令手段,例如擂鼓便是进攻,鸣金便是收兵,但这也要看对象,鼓声和锣声对于接到军令的作战单位才有效。传令的手段出了用传令兵进行口头传达之外,还用旗语,旗语的作用是把一场战役的主将的命令传达给各部,负责传令的兵丁会站在高处用旗语传达军令,各部专门负责传达军令的人员看到旗语的命令后立即要用旗语进行回复,表示已经收到军令,再转达给各部将校,然后各部将校派传令兵对更下一级的将校或军官进行口头传达,传令兵都是上下级将校都很熟悉的人,传令兵传达完军令之后还要返回复命,以便确认军令已经传达到位。这是白天的传令手段,夜间传令手段是用火光和口头传达两种手段进行结合,这样能把军令传达到最底层的士兵。
全新的传令系统正式在北庭各军事单位颁布施行之后,传令速度、准确行和效果果然有很大的提升,各级将校使用这一套传令系统后都很满意。
庭州。
天宝九年腊月十八,赵子良刚从天山军驻地巡视军务返回,王灿就过来禀报道:“将军,大食阿拔斯王朝向东扩展的步伐已经开始了!据可靠消息,火寻国、安国已全面倒向了大食人,距离安国最近的康国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毕竟康国还有安西都护府辖下的三千兵马驻防,大食人应该还不敢明目张胆地把手伸进康国,康国方面也应该还不敢在境内有安西军驻防的情况下就投向大食人,但卑职推测,大食人刚刚建立新朝,可能政局还不是很稳定,但迟早要向康国动手与我朝争夺西域控制权,而且卑职估计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久了,最多一年他们就会开战!”
赵子良起身将胳膊抱在胸前在大堂上踱着步子,一边走一边说:“阿拔斯王朝刚刚立国就急于向外扩张,看来这个阿布?阿拔斯只怕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幸好咱们已经早做准备!只不过昭武诸国不属于我北庭管辖,我们贸然插手,高仙芝他们只怕就会不高兴了,先暂时盯着大食人吧!对了,大食的势力有没有向北扩张的迹象?”
王灿摇头道:“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说完,王灿走到旁边挂着地图的墙壁边指着咸海西边一大片空白位置(大约位于里海东北岸和北部的伏尔加河口以及乌拉尔河一带)说道:“将军请看这里,这片地区没有标示,但是这里却生活着一支突厥人的部族,叫可萨部,据卑职得到的消息,可萨部去年立国了,称为可萨汗国!这可汗汗国与拂菻(拜占庭帝国)的关系良好,拂菻皇帝还取了可萨汗国的公主为妻!可萨汗国人口虽然不多,但是超过十二岁以上的男女都是战士,可以说全民皆兵,十分悍勇,打起仗来不要命,拂菻国就是依靠可萨汗国从东北方向牵制大食国,又赢可萨汗国所处的位置气候较冷,大食国人不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因此也不想自己找麻烦去惹可萨人!咸海周围和咸海以东地区的西突厥部族接到我北庭都护府的统治和我们派去官员督促之后,他们开水警惕大食人,这一代大部分都是荒漠,产出甚少,大食人估计是看不上这一地区,又或者觉得树敌太多不好,因此暂时没有向咸海周边扩展势力的迹象!”
赵子良走到墙下看着地图,点点头道:“这一块地区确实很贫瘠,也只有西突厥少数部落能够赖得住那里的严寒,大食人对那一带不感兴趣,但是这一带确实极好的草场!大食人认为昭武诸国所在的粟特地区富庶又繁华,处于丝路之上,不但盛产粮食,而且还是养马的好地方,因此首先看中了粟特人的领地!这也是他们为何先向东扩张的原因吧!”(未完待续。)
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反对势力完全被镇压,就算有人心怀不满,却因为无力对抗而选择了隐忍,只要赵子良赵子良在北庭的兵权不失,这小猫三两只也就蹦不起来。
赵子良是军人出身,不论是前世还是如今,因此他对军队的事务是格外上心的,在他麾下的军队与大唐其他一些地方的军队完全不同,不仅作风完全不同,就连操练、出勤、军纪、指挥系统等也有很大的区别。
在操练方面,赵子良只是借鉴了如今唐朝军队方面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特别是操练项目、时间、强度等各方面都与大唐其他边军颇为不同。首先操练的项目增加了单兵作战和协同作战,在注重单兵战斗力的同时也不忘增加协同作战的训练;其次是勇气和心理素质的训练,这两个训练科目在赵子良看来是极为重要的,在正面战场大规模对决时,成排的骑兵或步兵如排山倒海一般压过来,刀枪如林、闪烁着寒光,杀气腾腾,兵士们如果没有强大的勇气和极强的心理素质,大军很容易崩溃,在这两个科目的训练上,赵子良一般让兵士们进行宰杀牛羊肥猪和其他牲畜,或是把他们单独关在小黑屋,几天无人理会,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深深体会到孤寂恐怖的感觉,或是让他们身处血腥之地、让他们在乱葬岗过夜、攀爬悬崖绝壁、走两侧是深渊的独木桥等等,以此来训练他们的胆量、勇气和心理素质,同时教会他们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克服胆怯。
在出勤方面,赵子良一般让麾下军队每天都出早操,夜间进行白天的训练总结,深夜时常进行紧急集合的训练,让士兵们经常处于警惕状态,除了生病和放假之外,没有命令,一般不准出军营,每个月有两天休息假期,但当年夜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军营,走出军营后不得做违纪之事,对于违纪的兵士都进行严厉的惩罚。白天的训练一般都安排得满满的,除了必要的休息和用膳时间,兵士们一般都没有胡思乱想的时间,夜间也是如此,军人的思想太复杂,军队就容易失控。而唐军的其他边军的训练时间可没有这么长,将领们为了减少军队对粮草、军械装备方面的消耗,每天的训练能达到半天就不错了,闲暇的时间一长,兵士们闲得蛋疼就会想七想八,甚至做出违纪之事,因此其他军队的军纪都不怎么好,这也是赵子良当年在长安整肃军纪得罪了不少人的原因。
在军纪方面,赵子良可是下过很大的苦功的,在这个原有军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增加不少军法条例,同时也删减了不少比较残酷的军法内容。这个时代的军队士兵们基本上还没有什么爱国观念,当兵大多是为了混口饭吃或是养家糊口,要说真正为了国家安定而从军的人也不是没有,但很少。因此在颁布更加严厉和细化的军法时,也要严格执行赏罚分明、论功行赏。如果没有赏罚分明,严厉的军法不但会让将士们不服,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在指挥系统方面,赵子良从前感觉这个时代的指挥系统很不可靠,缺点很多,一方面是前方将领无法确定军令的真实性,如果有人把传令兵干掉了,自己去假传军令,事情就大条了;另一方面是如果身处行事复杂的战场上,声势浩大的情况下,军令很难及时传达到前方将校以及下层军官,因此往往传达一个军令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候还很可能出错。还有,一点,如果军队夜间行军或作战,军令的传达也是麻烦,因为夜间视线不好,看不见,只能用人口头传达或用书面传达,口头传达主将的军令显然是不够的,无法有效的鉴别军令真假。
在这一反面,赵子良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才决定重新制定一套军令传达系统,以达到即使有效而又准确地把军令传达军队各级指挥人员。
首先,兵马使府的命令传到各军、守捉、城、镇、戊、堡、驿等各级军事单位,必须要有兵马使府的正式公文、虎符和特定的传令官传令才能生效,同时上下两级都要做好备案,以备日后查验。
其次,军使、守捉使等这一级主将向下一级将校传达军令,在非战时也同样要有正是公文、虎符和特定的传令官进行传令才能生效,同样要做好备案,但是在战争时期,主将一般都已经是军使或守捉使级别,战场瞬息万变,因此书面传令、虎符这两眼东西都免了,只靠特定的传令兵进行传令,这就要求下级将校事先要对传令兵进行比较熟悉和了解,才能确定是上级传达的军令,对于从来没见过和不熟悉的传令兵送来的军令可以不予理会。
再次,军令传达的过程,特别是在战场上,赵子良保留了一部分原来的传令手段,例如擂鼓便是进攻,鸣金便是收兵,但这也要看对象,鼓声和锣声对于接到军令的作战单位才有效。传令的手段出了用传令兵进行口头传达之外,还用旗语,旗语的作用是把一场战役的主将的命令传达给各部,负责传令的兵丁会站在高处用旗语传达军令,各部专门负责传达军令的人员看到旗语的命令后立即要用旗语进行回复,表示已经收到军令,再转达给各部将校,然后各部将校派传令兵对更下一级的将校或军官进行口头传达,传令兵都是上下级将校都很熟悉的人,传令兵传达完军令之后还要返回复命,以便确认军令已经传达到位。这是白天的传令手段,夜间传令手段是用火光和口头传达两种手段进行结合,这样能把军令传达到最底层的士兵。
全新的传令系统正式在北庭各军事单位颁布施行之后,传令速度、准确行和效果果然有很大的提升,各级将校使用这一套传令系统后都很满意。
庭州。
天宝九年腊月十八,赵子良刚从天山军驻地巡视军务返回,王灿就过来禀报道:“将军,大食阿拔斯王朝向东扩展的步伐已经开始了!据可靠消息,火寻国、安国已全面倒向了大食人,距离安国最近的康国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毕竟康国还有安西都护府辖下的三千兵马驻防,大食人应该还不敢明目张胆地把手伸进康国,康国方面也应该还不敢在境内有安西军驻防的情况下就投向大食人,但卑职推测,大食人刚刚建立新朝,可能政局还不是很稳定,但迟早要向康国动手与我朝争夺西域控制权,而且卑职估计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久了,最多一年他们就会开战!”
赵子良起身将胳膊抱在胸前在大堂上踱着步子,一边走一边说:“阿拔斯王朝刚刚立国就急于向外扩张,看来这个阿布?阿拔斯只怕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幸好咱们已经早做准备!只不过昭武诸国不属于我北庭管辖,我们贸然插手,高仙芝他们只怕就会不高兴了,先暂时盯着大食人吧!对了,大食的势力有没有向北扩张的迹象?”
王灿摇头道:“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说完,王灿走到旁边挂着地图的墙壁边指着咸海西边一大片空白位置(大约位于里海东北岸和北部的伏尔加河口以及乌拉尔河一带)说道:“将军请看这里,这片地区没有标示,但是这里却生活着一支突厥人的部族,叫可萨部,据卑职得到的消息,可萨部去年立国了,称为可萨汗国!这可汗汗国与拂菻(拜占庭帝国)的关系良好,拂菻皇帝还取了可萨汗国的公主为妻!可萨汗国人口虽然不多,但是超过十二岁以上的男女都是战士,可以说全民皆兵,十分悍勇,打起仗来不要命,拂菻国就是依靠可萨汗国从东北方向牵制大食国,又赢可萨汗国所处的位置气候较冷,大食国人不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因此也不想自己找麻烦去惹可萨人!咸海周围和咸海以东地区的西突厥部族接到我北庭都护府的统治和我们派去官员督促之后,他们开水警惕大食人,这一代大部分都是荒漠,产出甚少,大食人估计是看不上这一地区,又或者觉得树敌太多不好,因此暂时没有向咸海周边扩展势力的迹象!”
赵子良走到墙下看着地图,点点头道:“这一块地区确实很贫瘠,也只有西突厥少数部落能够赖得住那里的严寒,大食人对那一带不感兴趣,但是这一带确实极好的草场!大食人认为昭武诸国所在的粟特地区富庶又繁华,处于丝路之上,不但盛产粮食,而且还是养马的好地方,因此首先看中了粟特人的领地!这也是他们为何先向东扩张的原因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