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得到了后金鞑子俯首称臣的消息,是非常高兴的,这一次的情况不同了,后金的皇太极愿意去帝号,愿意恢复建州卫的建制,甚至愿意派出皇子为质,这些条件,与上一次的谈判,有着天地之别了,当然,为什么会出现此等的情况,他也是清楚的,后金在盖州和辽东遭遇到了沉重的打击,沈阳、辽阳、海州和耀州等地,遭遇巨大的威胁,难以支撑了,皇太极害怕朝廷再次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所以想着保全目前的实力。
后金皇太极的要求,换做以前的条件下,朱由检根本就不会理睬的,人不能够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那就不仅仅是失误的说法了,简直就是愚蠢了,堂堂大明帝国的皇帝,岂能出现此等的错误,但如今的情况不同了,在朱由检的内心,苏天成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威胁,朝廷必须要首先解决苏天成的问题。
朱由检想法还是成立的,他记得苏天成曾经说过,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能够稳定,是最大的问题,就算是对外征伐取得看胜利,也难以彻底巩固,所以当年苏天成首先huā费气力,剿灭了流寇,接着才开始对后金鞑子动手,朱由检是赞成此等看法的,如今的情况是一样的,他必须首先解决内部的问题。
当然,后金鞑子言而无信,曾经令朱由检méng羞,所以说这次后金鞑子前来求和,付出巨大的代价恳请俯首称臣,朱由检也是需要仔细思量的,不能够轻易做出来决定,若是这件事情遭遇到朝中文武大臣的反对,后果一定严重。
不得不说皇太极睿智,通过只言片语的情报,分析到了大明朝廷的情况,所以做出来这样的决定,也不得不说朱由检内心的无奈,明明这次的谈判,有可能是后金鞑子想着休养生息,却还是要支持这样的做法,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牵涉到权力和利益。
内阁所有的大臣都来到了养心殿。
朱由检决定,还是首先在内阁统一意见,这样后面的事情才好进行,否则朝廷里面的大臣,冒死进谏,就是不同意后金鞑子俯首称臣,他也不能够强行推进和谈的。
当然了,朱由检对周延儒的看法是有着很大改变的,认为周延儒不愧是前任的内阁首辅,明白朝廷里面什么事情是最为重要的,能够抓住时机,促成机会的形成。
内阁的组成,也是有些意思的,陈新甲是不用说了,绝对忠于皇权,钱谦益说不定,内心肯定是有小九九的,因为以前的一些事情,钱谦益与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早就存在矛盾,如今也不可能完全缓和关系,杨嗣昌与周延儒更是不可能亲密无间,刘宇亮历来都是独来独往,苏天成就不用说了,仅仅是挂名,这就令内阁不可能齐心协力,谁也不要想着独大,如此的局面,保证了大权握在朱由检的手里,对于这样的内阁,朱由检是完全放心的。
皇太极的亲笔信,所有的内阁大臣都看过了。
朱由检终于开口了。
“诸位爱卿,你们是内阁大学士,决定朝廷大事,朕今日召集你们,就是想着商议一下后金求和的事宜,朕不想做过多的解释,以前的事情,不要提及了,你们就本着信函里面说到的事情,商议一下,拿出来意见。”
朱由检的意思,很是明确了,其实就是赞成后金的求和,不要提上一次的求和,不要根据上一次求和的后果来否定这一次的求和。
朱由检的话刚刚说完,周延儒就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这次可以应允后金鞑子的求和,皇太极在信函里面明确了诚意,愿意恢复建州卫的设置,愿意去掉帝号,愿意让儿子到京城来为质,这说明后金鞑子的确是俯首称臣了,有了具体的动作了,臣还有建议,恢复建州卫的建制,朝廷要派出大臣,到建州卫去管辖事宜,这样才是真正的控制建州。臣也知道,后金鞑子野心不死,不过他们既然俯首称臣,朝廷就可以利用一切的有利条件,打压后金鞑子的实力,后金鞑子若是不服气,朝廷就再次进剿,令后金鞑子不敢随意动弹。”
周延儒说话的声音本来就很大,声音也是很洪亮的,此番话语说出来,冠冕堂皇,不过他还没有说完,想要让诸多的内阁大臣服气,仅仅是这样一些理由,那是不行的。
“臣也是为我大明子民考虑的,加征辽饷,增加了百姓的很多负担,这些年的征伐,更是另老百姓苦不堪言,臣多次见到皇上担忧,焦虑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如今后金鞑子臣服了,朝廷的消耗自然减少了,皇上也可以更加的关注百姓的生活,让我大明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啊,臣是不赞成征伐的,故而臣坚决支持议和。”
朱由检的脸上lu出了笑容,周延儒说的很好,简直是无懈可击,看来这次的和谈,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可惜朱由检没有注意到杨嗣昌的神情。
杨嗣昌很清楚,皇上是想着和谈的,那样就能够转移注意力,全力对付苏天成了,可杨嗣昌更加的明白,这其实就是后金鞑子愿意达到的目标,这只能够说明皇太极的老谋深算,说明苏天成看清楚了一切,说明皇上的迫不及待和不成熟。
身为内阁首辅,有些话杨嗣昌必须要说出来,否则一旦和谈的事情开始了,形成了严重后果了,他就是千古罪人,责任还是由他主要承担的。而且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自己背负了罪名,灰溜溜离开,甚至是关进了大牢里面,周延儒很有可能摘桃子,成为内阁首辅。
哪怕是不做这个内阁首辅了,杨嗣昌也要说出来自身的认识。
就在皇上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杨嗣昌开口了。
“皇上,臣不同意周大人的观点,臣认为这次的和谈,同样是皇太极的yin谋。”
朱由检皱着眉头,硬生生的将准备说的话压回去了,但内心是很不爽的,脸sè也变了。
杨嗣昌没有顾及到皇上脸sè的变化,他对着周延儒开口了。
“既然周大人认为这次的和谈是可行的,后金鞑子是真正臣服的,就算是皇太极有什么yin谋,朝廷也是能够想办法破解的,那本官有几个问题,想着请周大人回答,若是周大人有了令本官心服口服的回答,本官也就赞成与后金鞑子的和谈。”
周延儒点点头,脸上充满了自信,甚至没有开口回答,在辩论方面,虽然杨嗣昌是内阁首辅,但和他这个经验丰富的前任内阁首辅比较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第一个问题,后金鞑子当初骑兵造反的时候,有多少的军士,如今有多少的军士。”
“后金鞑子造反是在万历四十六年,当初的努尔哈赤骑兵造反,后金鞑子不过万余人,至于说如今,估计在三十万人左右吧。”
“周大人说的不错,努尔哈赤万历四十六年造反,当时兵力总数不足两万人,至于说如今的兵力,周大人说的恐怕有一些偏差,盖州之战和辽东之战,后金鞑子损失十余万人,兵力不足三十万人了,但周大人忽略了méng八旗,算是méng八旗,后金的总兵力,应该在四十万左右,这不是小数目。”
“就算是如此吧,不知道杨大人想着说明什么问题。”
“本官的第二个问题,从万历四十六年至今,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后金鞑子占据了我大明的多少地方,兵力的发展速度是如何的。”
周延儒的脸sè有些变化了,杨嗣昌的意思很明确了,后金鞑子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得到了méng古部落的支持,若是相信后金鞑子的议和,不要多长的时间,休养生息的后金鞑子,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周大人不说,那本官就说了,努尔哈赤原来在建州卫所属的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距离沈阳有千里之遥,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后金鞑子占据了我大明所属的千里沃土,至于说后金鞑子的兵力,若不是这次辽东与盖州的惨败,二十余年的时间,兵力发展近三十倍,这是什么样的概念,也就是说后金鞑子每年增加的兵力,都是在以万计的增加,扩充的地方以百里计算,由此可见后金鞑子发展的速度,说到这里,本官就要问周大人了,后金鞑子臣服我大明朝廷,说出来了交出军队吗,说出来了从此不组建自身的军队吗,既然臣服我大明朝廷了,皇太极为什么不能够到朝廷来,皇上圣明,可以让皇太极在朝廷里面为官啊,包括那个所谓的皇太子豪格,同样可以在朝廷里面为官,甚至朝廷可以考虑到部分的满人权贵啊,皇上,臣以为,皇太极若是答应了这些条件,臣完全同意和谈。”
周延儒的脸sè终于变化了,杨嗣昌说到的这些事情,他也询问过贾基涵,但贾基涵含糊过去了,这也令周延儒明白了,皇太极所谓的臣服,是有条件的,绝不是完全的臣服,一定程度上说,皇太极还是要完全保留自身实力的,只不过因为考虑皇上的忧虑,周延儒才赞成和谈的,至少在解决了苏天成的问题之后,再来对后金鞑子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未完待续。!。
后金皇太极的要求,换做以前的条件下,朱由检根本就不会理睬的,人不能够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那就不仅仅是失误的说法了,简直就是愚蠢了,堂堂大明帝国的皇帝,岂能出现此等的错误,但如今的情况不同了,在朱由检的内心,苏天成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威胁,朝廷必须要首先解决苏天成的问题。
朱由检想法还是成立的,他记得苏天成曾经说过,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能够稳定,是最大的问题,就算是对外征伐取得看胜利,也难以彻底巩固,所以当年苏天成首先huā费气力,剿灭了流寇,接着才开始对后金鞑子动手,朱由检是赞成此等看法的,如今的情况是一样的,他必须首先解决内部的问题。
当然,后金鞑子言而无信,曾经令朱由检méng羞,所以说这次后金鞑子前来求和,付出巨大的代价恳请俯首称臣,朱由检也是需要仔细思量的,不能够轻易做出来决定,若是这件事情遭遇到朝中文武大臣的反对,后果一定严重。
不得不说皇太极睿智,通过只言片语的情报,分析到了大明朝廷的情况,所以做出来这样的决定,也不得不说朱由检内心的无奈,明明这次的谈判,有可能是后金鞑子想着休养生息,却还是要支持这样的做法,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牵涉到权力和利益。
内阁所有的大臣都来到了养心殿。
朱由检决定,还是首先在内阁统一意见,这样后面的事情才好进行,否则朝廷里面的大臣,冒死进谏,就是不同意后金鞑子俯首称臣,他也不能够强行推进和谈的。
当然了,朱由检对周延儒的看法是有着很大改变的,认为周延儒不愧是前任的内阁首辅,明白朝廷里面什么事情是最为重要的,能够抓住时机,促成机会的形成。
内阁的组成,也是有些意思的,陈新甲是不用说了,绝对忠于皇权,钱谦益说不定,内心肯定是有小九九的,因为以前的一些事情,钱谦益与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早就存在矛盾,如今也不可能完全缓和关系,杨嗣昌与周延儒更是不可能亲密无间,刘宇亮历来都是独来独往,苏天成就不用说了,仅仅是挂名,这就令内阁不可能齐心协力,谁也不要想着独大,如此的局面,保证了大权握在朱由检的手里,对于这样的内阁,朱由检是完全放心的。
皇太极的亲笔信,所有的内阁大臣都看过了。
朱由检终于开口了。
“诸位爱卿,你们是内阁大学士,决定朝廷大事,朕今日召集你们,就是想着商议一下后金求和的事宜,朕不想做过多的解释,以前的事情,不要提及了,你们就本着信函里面说到的事情,商议一下,拿出来意见。”
朱由检的意思,很是明确了,其实就是赞成后金的求和,不要提上一次的求和,不要根据上一次求和的后果来否定这一次的求和。
朱由检的话刚刚说完,周延儒就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这次可以应允后金鞑子的求和,皇太极在信函里面明确了诚意,愿意恢复建州卫的设置,愿意去掉帝号,愿意让儿子到京城来为质,这说明后金鞑子的确是俯首称臣了,有了具体的动作了,臣还有建议,恢复建州卫的建制,朝廷要派出大臣,到建州卫去管辖事宜,这样才是真正的控制建州。臣也知道,后金鞑子野心不死,不过他们既然俯首称臣,朝廷就可以利用一切的有利条件,打压后金鞑子的实力,后金鞑子若是不服气,朝廷就再次进剿,令后金鞑子不敢随意动弹。”
周延儒说话的声音本来就很大,声音也是很洪亮的,此番话语说出来,冠冕堂皇,不过他还没有说完,想要让诸多的内阁大臣服气,仅仅是这样一些理由,那是不行的。
“臣也是为我大明子民考虑的,加征辽饷,增加了百姓的很多负担,这些年的征伐,更是另老百姓苦不堪言,臣多次见到皇上担忧,焦虑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如今后金鞑子臣服了,朝廷的消耗自然减少了,皇上也可以更加的关注百姓的生活,让我大明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啊,臣是不赞成征伐的,故而臣坚决支持议和。”
朱由检的脸上lu出了笑容,周延儒说的很好,简直是无懈可击,看来这次的和谈,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可惜朱由检没有注意到杨嗣昌的神情。
杨嗣昌很清楚,皇上是想着和谈的,那样就能够转移注意力,全力对付苏天成了,可杨嗣昌更加的明白,这其实就是后金鞑子愿意达到的目标,这只能够说明皇太极的老谋深算,说明苏天成看清楚了一切,说明皇上的迫不及待和不成熟。
身为内阁首辅,有些话杨嗣昌必须要说出来,否则一旦和谈的事情开始了,形成了严重后果了,他就是千古罪人,责任还是由他主要承担的。而且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自己背负了罪名,灰溜溜离开,甚至是关进了大牢里面,周延儒很有可能摘桃子,成为内阁首辅。
哪怕是不做这个内阁首辅了,杨嗣昌也要说出来自身的认识。
就在皇上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杨嗣昌开口了。
“皇上,臣不同意周大人的观点,臣认为这次的和谈,同样是皇太极的yin谋。”
朱由检皱着眉头,硬生生的将准备说的话压回去了,但内心是很不爽的,脸sè也变了。
杨嗣昌没有顾及到皇上脸sè的变化,他对着周延儒开口了。
“既然周大人认为这次的和谈是可行的,后金鞑子是真正臣服的,就算是皇太极有什么yin谋,朝廷也是能够想办法破解的,那本官有几个问题,想着请周大人回答,若是周大人有了令本官心服口服的回答,本官也就赞成与后金鞑子的和谈。”
周延儒点点头,脸上充满了自信,甚至没有开口回答,在辩论方面,虽然杨嗣昌是内阁首辅,但和他这个经验丰富的前任内阁首辅比较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第一个问题,后金鞑子当初骑兵造反的时候,有多少的军士,如今有多少的军士。”
“后金鞑子造反是在万历四十六年,当初的努尔哈赤骑兵造反,后金鞑子不过万余人,至于说如今,估计在三十万人左右吧。”
“周大人说的不错,努尔哈赤万历四十六年造反,当时兵力总数不足两万人,至于说如今的兵力,周大人说的恐怕有一些偏差,盖州之战和辽东之战,后金鞑子损失十余万人,兵力不足三十万人了,但周大人忽略了méng八旗,算是méng八旗,后金的总兵力,应该在四十万左右,这不是小数目。”
“就算是如此吧,不知道杨大人想着说明什么问题。”
“本官的第二个问题,从万历四十六年至今,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后金鞑子占据了我大明的多少地方,兵力的发展速度是如何的。”
周延儒的脸sè有些变化了,杨嗣昌的意思很明确了,后金鞑子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得到了méng古部落的支持,若是相信后金鞑子的议和,不要多长的时间,休养生息的后金鞑子,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周大人不说,那本官就说了,努尔哈赤原来在建州卫所属的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距离沈阳有千里之遥,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后金鞑子占据了我大明所属的千里沃土,至于说后金鞑子的兵力,若不是这次辽东与盖州的惨败,二十余年的时间,兵力发展近三十倍,这是什么样的概念,也就是说后金鞑子每年增加的兵力,都是在以万计的增加,扩充的地方以百里计算,由此可见后金鞑子发展的速度,说到这里,本官就要问周大人了,后金鞑子臣服我大明朝廷,说出来了交出军队吗,说出来了从此不组建自身的军队吗,既然臣服我大明朝廷了,皇太极为什么不能够到朝廷来,皇上圣明,可以让皇太极在朝廷里面为官啊,包括那个所谓的皇太子豪格,同样可以在朝廷里面为官,甚至朝廷可以考虑到部分的满人权贵啊,皇上,臣以为,皇太极若是答应了这些条件,臣完全同意和谈。”
周延儒的脸sè终于变化了,杨嗣昌说到的这些事情,他也询问过贾基涵,但贾基涵含糊过去了,这也令周延儒明白了,皇太极所谓的臣服,是有条件的,绝不是完全的臣服,一定程度上说,皇太极还是要完全保留自身实力的,只不过因为考虑皇上的忧虑,周延儒才赞成和谈的,至少在解决了苏天成的问题之后,再来对后金鞑子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