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甲首先想到的是作战地点的选择,这一次的战斗,不同于以往了,依托城池来固守,恐怕是不行的,若是不能够构筑坚固的防线,与江宁营进行正面的厮杀,阻止江宁营的前进,任由江宁营围攻进攻,恐怕他这个大帅,保不住项上人头,曾经在辽东战斗之中,经历了失败,而且是败在了后金鞑子的手里,也等于是败在了皇太极的手里,这一次却要带领联军作战,陈新甲非常清楚,他必须要做出来详细合理的部署,那样才有可能服众的。(凤舞文学网 )[
在与王道直商议了一个多时辰之后,陈新甲初步做出来了决定,决战的地点选择在河间府与保定府,地点大致确定为沧州、天津河间府城与保定府城四个地方,之后王道直提出来了不同意见,认为如此确定决战的地点,过于的宽泛,不利于大军准备,若是等着江宁营前来攻击,依旧江宁营的路线来行动,未免显得仓促,他曾经做过分析,认为江宁营最大的可能性是拿下天津,接着进攻京城的,从这一点分析来看,决战的地点可以选择在沧州和天津,其余地方完全可以排除了。
陈新甲有些疑惑,认为如此的判断过于的武断了,缺乏情报的支持,谁也不知道江宁营会沿着哪一条道路前进,会从什么地方展开进攻,王道直进一步作出解释,苏天成现身德州,说明江宁营是以陆路进攻为主的,可能存在一部分军士从海路发动进攻,但规模不会很大,也不是主力部队。
从德州出发,首先就排除了进攻真定府的可能,那样江宁营就要集中在武城了。德州进入北直隶之后,直接会抵达景州,从景州可以沿着阜城、献城方向进攻,拿下河间府城,进入保定,拿下保定府城。借机占据河间府与保定府,这是一条进攻路线,第二条路线就是经过东光、南皮,直插沧州,占据沧州之后,经过兴桥、青县、静海,进攻天津,最终拿下天津,控制天津之后。就可以计划直接进攻京城了。
两条进攻路线,乍看上去,的确是不能够确定江宁营究竟是什么选择,但只要稍微留心,结合苏天成以前作战指挥的特点来看,就能够分析出来,苏天成一定会选择拿下天津,直接进攻京城。这样一来,用最快的速度摧垮了朝廷。苏天成就能够统一中原了,至于说朝廷被摧毁之后,江宁营收复其他的地方,难度会小很多的。
一番分析之后,陈新甲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在河间府城与保定府城设防的想法。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沧州和天津了。
这一次,不用王道直建议,陈新甲就直接决定了,在沧州与江宁营展开决战,万一在沧州失利了。还可以退守天津,若是直接选定天津,天津一旦失守,京城就危险了。
王道直完全赞同这样的安排。
一场规模庞大的决战,终于露出了雏形了。
再一次与王道直认真商议之后,陈新甲迅速将战役部署禀报皇上,得到了皇上的首肯。
陈新甲的这个安排本来是很不错的,也抓住了要害,所谓毕其功于一役,谁胜利谁失败还是说不准的事情,可陈新甲最大的失误,也就是将这个作战部署禀报给了皇上,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做出来了决定,只要临阵的主要指挥官知晓就可以了,过早的将作战部署禀报给皇上,一是不敢保证不泄露出去,二是不敢保证有人指手画脚,影响具体部署。
可惜陈新甲的想法过于保守,这也是因为朝廷有着这样的惯例,陈新甲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胜利,故而将作战部署禀报给皇上,这样就等于推卸了一部分的责任,万一将来战败了,责任也不是由他一个人来承担的。
皇上和陈新甲绝对不会想到,内阁首辅周延儒与苏天成之间,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朝廷诸多机密的事宜,苏天成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虽然并非是完全精确的情报,可只要做出来简单的分析,就能够得到真相。
皇上首肯了作战部署之后,陈新甲迅速制定出来具体的作战计划,同时将这个计划,以绝密情报的方式,通报给了已经秘密进入关内的多尔衮。
多尔衮本来是有些不服气的,认为这次的战斗,应该由他来指挥,大明的那个内阁次辅陈新甲,曾经是手下败将,有什么资格来做大帅,不过皇太极早就打过招呼了,多尔衮只能够是服从大局。
收到了具体作战部署计划之后,多尔衮是带着轻蔑的态度阅读的,但渐渐的,多尔衮脸上的神情开始变得专注了,他手持作战计划,对着地图开始仔细看起来,到了最后,他不得不服气,看样子大明朝廷真的是有人才的,能够做出来如此精准的分析和判断,而且选定的决战地点,也是最为合适的。
至于说军队如何的部署,哪支军队承担先锋的任务,虽然作战部署计划上面没有说,但从文字间透露出来的意思,看样子承担主要进攻任务的,还是明军,并非那些,满人权贵理解的,满八旗会在前面厮杀,明军在后面渔翁得利。
多尔衮有着不一般的军事才能,既然领军作战,就要想到如何的取得战斗的胜利,而不要在还没有开始厮杀的时候,就想到如何的保存实力,那样最终的结局,不仅不能够保存实力,还会导致战役的失败。
所以,多尔衮开始正视这次的战斗了,明军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虽说大同边军可能比卫所军队强一些,但和满八旗比较起来,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先头部队都应该是满八旗。再说了,要是让明军作为先头部队,一旦明军出现了溃败,满八旗就是想着扭转战局,也是困难重重,兵败如山倒,这样的道理,长期征伐的军官都明白。
经过慎重的考虑,多尔衮建议,由正白旗的近三万将士作为先锋部队,首先与江宁营展开厮杀,明军和镶白旗的将士,按照作战部署,逐一与江宁营展开厮杀,不能够短时间取胜的情况之下,就采用车轮战的方式,逐步削弱江宁营的实力。
多尔衮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最终决战的地点,可能是在天津,而不是沧州。但沧州的战斗至关重要,基本可以决定天津决战的最终战局。
收到了多尔衮的来信之后,陈新甲很是高兴,他清楚,多尔衮认可了在沧州作战的部署,而且从大局出发,主动承担了先锋的任务,这就令这一次的战役,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局。
陈新甲及时将这个消息禀报了皇上,同时从京城出发,赶赴沧州。
至于说多尔衮率领的大军,经过了山海关之后,沿着昌黎、滦州方向,快速朝着天津和沧州方向前进,按照时间上的要求,十一月下旬,满八旗和明军要在沧州会和,随即按照作战部署展开布置。
无独有偶,苏天成所建议的作战部署,也是选择了沧州。
在得知后金鞑子很有可能与明军联合作战的情报之后,苏天成认真思索了,他认为孙传庭率领的三万江宁营将士,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乘船直接抵达大沽口,从大沽口方向进攻天津,不需要因为明军和后金鞑子的联合,就急忙赶到沧州,七万江宁营将士,足够应对后金鞑子和明军的联军了,再说了,孙传庭带领大军从天津展开进攻,对于沧州的联军也是巨大的威胁,促使联军改变诸多的部署,考虑到天津的防御。
苏天成同时认为,既然后金鞑子与明军组成了联军,那么诸多关键的战斗,江宁营主要的对手,就是后金鞑子了,从战斗力方面来说,后金鞑子明显强于联军,所以江宁营所有的将士,必须要做好残酷厮杀的准备,不能够有丝毫的懈怠了。
苏天成更是提出来了,沧州只是战斗的一个地点,最终的决战很有可能延续到天津去的,若是明军不能够与后金鞑子联合,江宁营单独应对明军,恐怕在沧州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令明军无法抵抗了。
根据苏天成的提议和建议,洪承畴开始思考修改以前确定的作战部署,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调整,尽量多的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因为接到了重要情报,江宁营从德州出发的时间,推迟了两天。
这种对战局的分析,达到了惊人的不谋而合的地步,苏天成、陈新甲、多尔衮都不会想到,但他们都非常的清楚,这次的战斗至关重要,江宁营若是取得胜利,大明王朝就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后金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旦江宁营站稳了脚跟,就会从辽东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到了那个时候,满八旗和汉八旗除开拼死抵抗,没有其他的出路了,征伐是需要钱粮来保证的,后金占据的地方贫瘠,远不能够和中原比较,最终战役的结局,也就不用多想了。更好更新更快!
在与王道直商议了一个多时辰之后,陈新甲初步做出来了决定,决战的地点选择在河间府与保定府,地点大致确定为沧州、天津河间府城与保定府城四个地方,之后王道直提出来了不同意见,认为如此确定决战的地点,过于的宽泛,不利于大军准备,若是等着江宁营前来攻击,依旧江宁营的路线来行动,未免显得仓促,他曾经做过分析,认为江宁营最大的可能性是拿下天津,接着进攻京城的,从这一点分析来看,决战的地点可以选择在沧州和天津,其余地方完全可以排除了。
陈新甲有些疑惑,认为如此的判断过于的武断了,缺乏情报的支持,谁也不知道江宁营会沿着哪一条道路前进,会从什么地方展开进攻,王道直进一步作出解释,苏天成现身德州,说明江宁营是以陆路进攻为主的,可能存在一部分军士从海路发动进攻,但规模不会很大,也不是主力部队。
从德州出发,首先就排除了进攻真定府的可能,那样江宁营就要集中在武城了。德州进入北直隶之后,直接会抵达景州,从景州可以沿着阜城、献城方向进攻,拿下河间府城,进入保定,拿下保定府城。借机占据河间府与保定府,这是一条进攻路线,第二条路线就是经过东光、南皮,直插沧州,占据沧州之后,经过兴桥、青县、静海,进攻天津,最终拿下天津,控制天津之后。就可以计划直接进攻京城了。
两条进攻路线,乍看上去,的确是不能够确定江宁营究竟是什么选择,但只要稍微留心,结合苏天成以前作战指挥的特点来看,就能够分析出来,苏天成一定会选择拿下天津,直接进攻京城。这样一来,用最快的速度摧垮了朝廷。苏天成就能够统一中原了,至于说朝廷被摧毁之后,江宁营收复其他的地方,难度会小很多的。
一番分析之后,陈新甲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在河间府城与保定府城设防的想法。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沧州和天津了。
这一次,不用王道直建议,陈新甲就直接决定了,在沧州与江宁营展开决战,万一在沧州失利了。还可以退守天津,若是直接选定天津,天津一旦失守,京城就危险了。
王道直完全赞同这样的安排。
一场规模庞大的决战,终于露出了雏形了。
再一次与王道直认真商议之后,陈新甲迅速将战役部署禀报皇上,得到了皇上的首肯。
陈新甲的这个安排本来是很不错的,也抓住了要害,所谓毕其功于一役,谁胜利谁失败还是说不准的事情,可陈新甲最大的失误,也就是将这个作战部署禀报给了皇上,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做出来了决定,只要临阵的主要指挥官知晓就可以了,过早的将作战部署禀报给皇上,一是不敢保证不泄露出去,二是不敢保证有人指手画脚,影响具体部署。
可惜陈新甲的想法过于保守,这也是因为朝廷有着这样的惯例,陈新甲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胜利,故而将作战部署禀报给皇上,这样就等于推卸了一部分的责任,万一将来战败了,责任也不是由他一个人来承担的。
皇上和陈新甲绝对不会想到,内阁首辅周延儒与苏天成之间,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朝廷诸多机密的事宜,苏天成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虽然并非是完全精确的情报,可只要做出来简单的分析,就能够得到真相。
皇上首肯了作战部署之后,陈新甲迅速制定出来具体的作战计划,同时将这个计划,以绝密情报的方式,通报给了已经秘密进入关内的多尔衮。
多尔衮本来是有些不服气的,认为这次的战斗,应该由他来指挥,大明的那个内阁次辅陈新甲,曾经是手下败将,有什么资格来做大帅,不过皇太极早就打过招呼了,多尔衮只能够是服从大局。
收到了具体作战部署计划之后,多尔衮是带着轻蔑的态度阅读的,但渐渐的,多尔衮脸上的神情开始变得专注了,他手持作战计划,对着地图开始仔细看起来,到了最后,他不得不服气,看样子大明朝廷真的是有人才的,能够做出来如此精准的分析和判断,而且选定的决战地点,也是最为合适的。
至于说军队如何的部署,哪支军队承担先锋的任务,虽然作战部署计划上面没有说,但从文字间透露出来的意思,看样子承担主要进攻任务的,还是明军,并非那些,满人权贵理解的,满八旗会在前面厮杀,明军在后面渔翁得利。
多尔衮有着不一般的军事才能,既然领军作战,就要想到如何的取得战斗的胜利,而不要在还没有开始厮杀的时候,就想到如何的保存实力,那样最终的结局,不仅不能够保存实力,还会导致战役的失败。
所以,多尔衮开始正视这次的战斗了,明军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虽说大同边军可能比卫所军队强一些,但和满八旗比较起来,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先头部队都应该是满八旗。再说了,要是让明军作为先头部队,一旦明军出现了溃败,满八旗就是想着扭转战局,也是困难重重,兵败如山倒,这样的道理,长期征伐的军官都明白。
经过慎重的考虑,多尔衮建议,由正白旗的近三万将士作为先锋部队,首先与江宁营展开厮杀,明军和镶白旗的将士,按照作战部署,逐一与江宁营展开厮杀,不能够短时间取胜的情况之下,就采用车轮战的方式,逐步削弱江宁营的实力。
多尔衮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最终决战的地点,可能是在天津,而不是沧州。但沧州的战斗至关重要,基本可以决定天津决战的最终战局。
收到了多尔衮的来信之后,陈新甲很是高兴,他清楚,多尔衮认可了在沧州作战的部署,而且从大局出发,主动承担了先锋的任务,这就令这一次的战役,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局。
陈新甲及时将这个消息禀报了皇上,同时从京城出发,赶赴沧州。
至于说多尔衮率领的大军,经过了山海关之后,沿着昌黎、滦州方向,快速朝着天津和沧州方向前进,按照时间上的要求,十一月下旬,满八旗和明军要在沧州会和,随即按照作战部署展开布置。
无独有偶,苏天成所建议的作战部署,也是选择了沧州。
在得知后金鞑子很有可能与明军联合作战的情报之后,苏天成认真思索了,他认为孙传庭率领的三万江宁营将士,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乘船直接抵达大沽口,从大沽口方向进攻天津,不需要因为明军和后金鞑子的联合,就急忙赶到沧州,七万江宁营将士,足够应对后金鞑子和明军的联军了,再说了,孙传庭带领大军从天津展开进攻,对于沧州的联军也是巨大的威胁,促使联军改变诸多的部署,考虑到天津的防御。
苏天成同时认为,既然后金鞑子与明军组成了联军,那么诸多关键的战斗,江宁营主要的对手,就是后金鞑子了,从战斗力方面来说,后金鞑子明显强于联军,所以江宁营所有的将士,必须要做好残酷厮杀的准备,不能够有丝毫的懈怠了。
苏天成更是提出来了,沧州只是战斗的一个地点,最终的决战很有可能延续到天津去的,若是明军不能够与后金鞑子联合,江宁营单独应对明军,恐怕在沧州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令明军无法抵抗了。
根据苏天成的提议和建议,洪承畴开始思考修改以前确定的作战部署,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调整,尽量多的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因为接到了重要情报,江宁营从德州出发的时间,推迟了两天。
这种对战局的分析,达到了惊人的不谋而合的地步,苏天成、陈新甲、多尔衮都不会想到,但他们都非常的清楚,这次的战斗至关重要,江宁营若是取得胜利,大明王朝就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后金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旦江宁营站稳了脚跟,就会从辽东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到了那个时候,满八旗和汉八旗除开拼死抵抗,没有其他的出路了,征伐是需要钱粮来保证的,后金占据的地方贫瘠,远不能够和中原比较,最终战役的结局,也就不用多想了。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