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亭道:“学问未必都从书中来,但最好是把有用的经验编著成书,这样走了一群教官,留下一批书本,有经验的人再带着学,不必事事受制于人。”
孙敬亭向常威道:“文澜向我提起过,俄罗斯人是我们现在的有力臂助。在北方,我们三年内可以把贸易额做过两千万,和记占一半多,北地的大商人分剩下的份额。一年光是税钱我们就能收入近百万,还不算贸易的利润。这很要紧。不过贸易是双方互惠互利,我们给他们的货物,他们赚的更多。估计在未来,和我们的贸易会占俄罗斯整个国家财赋收入相当重要的地位……”
常威插嘴道:“俄罗斯这么穷,和我们的贸易就能占重要的收入?”
“不可这么说。”孙敬亭严肃的道:“我大明要是如西夷那般重海外贸易,国家也就不会穷成这样了。现在如何,国家拼命搜刮百姓,对海贸始终未能如别国那般重视,其实就是南宋之时,朝廷岁入海贸收益最少占三成,到了我大明反而退步了,这算是蒙元之害,可为嗟叹。”
常威点头道:“绝不可固步自封,也不能妄自尊大,刚刚我就有些狂妄了。”
孙敬亭满脸欣慰的道:“可畏你真是举一反三,令我感觉自己真是老了。”
“年未满四十啊孝征兄。”常威讥笑他道:“这也敢言老?”
孙敬亭哈哈一笑,接着刚刚的话头说道:“俄罗斯人和我们的贸易是平等的,杰日涅夫这一帮子人,说是当初是我们与俄罗斯开通贸易的筹码和条件,但毕竟我们是有求于他们。这一次不来,我还不知道海上有这么多门道,既然来了我就明白了,单说帆索,船上的那些绳子密如蛛丝,偏偏还各有用处,要掌握最少得几年时间,现在我们自己的人能掌握的还是不多,所以这就叫所谓的受制于人……”
这时从不远处的水师学堂有学员跑步经过,都是四人一排的纵队,喊着口号在操场上跑圈……自从离开李庄,孙敬亭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场面了,他很专注的看了一会儿,眼睛里透露出复杂的神采。最近两年象做梦一样,从灵丘到李庄并没有什么不适,相隔很近,隔一阵就能回灵丘一趟,这两年却是先到青城,又从青城到漠北,四处跑,几乎没有安身的时候,结果现在还到了台湾,距离大同好几千里,思乡也不得归……就算是在青城一带,距离大同很近也是不能回乡了,现在和记的高层很受大明朝廷的注意,除非是微服潜回,不然的话还是不要自寻麻烦的好,孙敬亭的性格是不可能接受微服潜越而回的,所以只能不回李庄和灵丘了,而今到了台湾这般远的地方,却看到和李庄灵丘一带差不多风格的兵营,一时间思乡念起,却是有些发呆了。
常威少年心性,这两年多也没有什么思乡之念,反正其父常进全经常派人送信来,也送一些家乡的食物过来,对一个青年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水师官兵是穿全蓝的衣袍?”孙敬亭看了一会,回过神来。
“是啊。”常威道:“水师官兵将佐皆着蓝袍,第四团选拔上舰的陆战人员则皆着红袍。”
“陆战人员都是铳手否?”
“大都是铳手,也有战兵备战跳帮。”常威道:“现在火铳几乎全上有刺刀,远战发铳,近战用刺刀,贴身肉搏了,铳手也带得有短刀,平时铳手也训练海上的贴身肉搏战,海上交战又没有办法摆方阵,所以就没有派长枪兵上船,刀牌手的用处也不是很大,只为跳帮战所用就够了。另外,刀牌手对山地土著也很管用。”
孙敬亭闻言了然,台湾的地形是中间隆起,两侧平缓,精华地带都是沿海的平原区域,台南这边往往里深处就越是绵延不断的大山,就算几百年后台湾发展的很好了,山区里的山民收入和生活水准还是不高的,修一条贯穿全岛的公路都是要翻越绵延不绝的大山,费十年之功动用十几万人的人力,花费了巨资,现在这个年头,就算是和记或是大明朝廷都是想也别想,倾天下之力也不可能……和记现在在台南一带已经开荒甚广,和山民的接触不可避免的增多,张续文数次入山,都是带兵护卫,沿山脉地带山民都是结社团居,要打仗得翻山越岭,方阵不易摆,海岛台风天雨天特别多,火铳也不是很好用,况且有些崎岖的地方,火铳都摆不开,如果没有阵线,火铳在此时的威力也不比弓箭强太多,所以最好用的还是披轻甲持盾牌的战兵,一小队战兵摆开阵列,几百土人也不是对手啊。
马车一直向前行驶着,前头是一个中队的骑兵充当护卫,都是龙骑兵,戴着明盔,身上穿着亮闪闪的胸甲,马匹小跳跑着,骑兵们的阵列保持的相当齐整,在这沿河边的道路上相当的显眼。
四周已经是农田区了,一个屯堡孤零零的在大片的几千亩的农田正中,孙敬亭知道这是屯堡区,用三丈多高的院墙围着,有射孔和望楼,还有小型火器,屯民都是农民,有淘汰下来的旧兵器和旧式火铳使用……草原上这样的屯堡很多,一堡住百来户人,可以开垦五千亩左右的农田,根据安排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可以挖鱼塘养鱼,放养鸭子,养鸡,猪,牛羊,马匹,一个屯堡的生物链条是相对完整的,在台湾这样的地方可以好几个屯堡配合,比如某屯堡离河近些,放鸭养鱼就多些,有的则是近植木繁盛的山地,可以多放养一些牛羊……这都是可以互补的……
农田里农民不多,现在是盛夏,距离水稻收割还有一段时间,在一些旱地是番薯田,已经收获过了,还有玉米,也是要过一个多月才成熟……
屯堡外有一些农兵在操练,盛夏酷暑之时,他们尽可能的在林荫处操练,比起刚刚在大太阳底下跑步练体能的水师战兵要轻松许多,就算如此,他们比九边的战兵操练起来都要辛苦和正规的多。
孙敬亭还看到一些土人蛮夷,他们在一些辅兵的看守下做运输的活计,用板车拉送着着一些物资往仓储区那边赶过去。
“断发纹身。”孙敬亭道:“南边的蛮夷和北虏,东虏都有不同啊。”
“其实都差不多。”常威带一点藐视的道:“无非是折腾自己的身体发肤,断发,纹身,还有穿鼻一类,我华夏才有礼仪之大,章服之美……”
孙敬亭轻轻点头,极表赞同。
在十几个屯堡好几万亩农田的中心地带,就是占地近五里多的基地区,近四丈高的院墙很厚实,几同城墙,四角到处都是望楼和箭塔,墙边都留有大量的射孔,也可以由铳手踩踏到院墙高处,拒墙而射……墙内则是大量的房舍,一眼看过去密密麻麻。
常威解释道:“官舍,校舍,将士吏员还有家属的居处都在其中,也有酒楼杂货店一类,方便内外人员购物。以前,颜思齐还在时,经常有他们的人和对面福建过来的人来贸易买东西,也是我们立足之初时赚钱贴补自己的权宜之计。现在,外来的商人减少了七成以上,还好我们自己也是家大业大,这些店铺商行不怕没有生意可做。”
孙敬亭点头表示理解,荷兰人的封锁之下,那些中小商人和渔民是不会过来了,不过和记已经有近六万人在岛上,内部已经形成了小的经济圈,可以自行周转。
郑成功在几十年后经营台湾十来年,也不过只有十几二十万人,可能再过几年和记在岛上就有过十万人,已经勉强可视为内地一县的人口规模了。
马车一路驶近基地区,孙敬亭这时指着一大片农田道:“那不是玉米,也不是高粱,是否是甘蔗?”
“正是。”常威含笑道:“今年已经将甘蔗田扩充到万亩以上,明年争取十万亩以上。”
“数量还是少啊。”孙敬亭道:“人力不妨用的再多一些,不足的人力叫宽甸那边设法解决。我们希望甘蔗田能在三年内到达三十万亩以上……这就需要加快脚步了。”
“日本那边也是这么希望的。”常威皱眉道:“那就只能再快些了。”
平户李家早就催促台湾这边赶紧产糖了……甘蔗原本就是福建种植的强项,不过福建多山,平原地带种粮食还不够吃,能种的甘蔗地并不多,产的糖质量好数量在南方各省也多,但多半是自己就消化了,只有极少数能外销。而日本人嗜糖可比大明这边厉害的多。
而日本此时的购买力比国内也要强的多,荷兰人要抢的对日商道也是因为对日贸易的利润极大……李国助知道和记有大规模种植甘蔗榨粮的打算后,也是和日本的大商人通了气,日本人希望能进口大量的白糖,他们有钱,又是相当的嗜粮,在郑氏父子没有击败荷兰人之前,荷兰人在台湾殖民地开始鼓励种植甘蔗榨糖,每年出口到日本最少百万斤,多则数百万斤之多,台糖之名从明末开始就名扬天下了。甲午之后,日本人占台后的第一件事是就是把几千个大小榨糖作坊给兼并了,成立台糖公司,员工就有好几万人,成为台湾出口创汇的最大利器……
孙敬亭向常威道:“文澜向我提起过,俄罗斯人是我们现在的有力臂助。在北方,我们三年内可以把贸易额做过两千万,和记占一半多,北地的大商人分剩下的份额。一年光是税钱我们就能收入近百万,还不算贸易的利润。这很要紧。不过贸易是双方互惠互利,我们给他们的货物,他们赚的更多。估计在未来,和我们的贸易会占俄罗斯整个国家财赋收入相当重要的地位……”
常威插嘴道:“俄罗斯这么穷,和我们的贸易就能占重要的收入?”
“不可这么说。”孙敬亭严肃的道:“我大明要是如西夷那般重海外贸易,国家也就不会穷成这样了。现在如何,国家拼命搜刮百姓,对海贸始终未能如别国那般重视,其实就是南宋之时,朝廷岁入海贸收益最少占三成,到了我大明反而退步了,这算是蒙元之害,可为嗟叹。”
常威点头道:“绝不可固步自封,也不能妄自尊大,刚刚我就有些狂妄了。”
孙敬亭满脸欣慰的道:“可畏你真是举一反三,令我感觉自己真是老了。”
“年未满四十啊孝征兄。”常威讥笑他道:“这也敢言老?”
孙敬亭哈哈一笑,接着刚刚的话头说道:“俄罗斯人和我们的贸易是平等的,杰日涅夫这一帮子人,说是当初是我们与俄罗斯开通贸易的筹码和条件,但毕竟我们是有求于他们。这一次不来,我还不知道海上有这么多门道,既然来了我就明白了,单说帆索,船上的那些绳子密如蛛丝,偏偏还各有用处,要掌握最少得几年时间,现在我们自己的人能掌握的还是不多,所以这就叫所谓的受制于人……”
这时从不远处的水师学堂有学员跑步经过,都是四人一排的纵队,喊着口号在操场上跑圈……自从离开李庄,孙敬亭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场面了,他很专注的看了一会儿,眼睛里透露出复杂的神采。最近两年象做梦一样,从灵丘到李庄并没有什么不适,相隔很近,隔一阵就能回灵丘一趟,这两年却是先到青城,又从青城到漠北,四处跑,几乎没有安身的时候,结果现在还到了台湾,距离大同好几千里,思乡也不得归……就算是在青城一带,距离大同很近也是不能回乡了,现在和记的高层很受大明朝廷的注意,除非是微服潜回,不然的话还是不要自寻麻烦的好,孙敬亭的性格是不可能接受微服潜越而回的,所以只能不回李庄和灵丘了,而今到了台湾这般远的地方,却看到和李庄灵丘一带差不多风格的兵营,一时间思乡念起,却是有些发呆了。
常威少年心性,这两年多也没有什么思乡之念,反正其父常进全经常派人送信来,也送一些家乡的食物过来,对一个青年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水师官兵是穿全蓝的衣袍?”孙敬亭看了一会,回过神来。
“是啊。”常威道:“水师官兵将佐皆着蓝袍,第四团选拔上舰的陆战人员则皆着红袍。”
“陆战人员都是铳手否?”
“大都是铳手,也有战兵备战跳帮。”常威道:“现在火铳几乎全上有刺刀,远战发铳,近战用刺刀,贴身肉搏了,铳手也带得有短刀,平时铳手也训练海上的贴身肉搏战,海上交战又没有办法摆方阵,所以就没有派长枪兵上船,刀牌手的用处也不是很大,只为跳帮战所用就够了。另外,刀牌手对山地土著也很管用。”
孙敬亭闻言了然,台湾的地形是中间隆起,两侧平缓,精华地带都是沿海的平原区域,台南这边往往里深处就越是绵延不断的大山,就算几百年后台湾发展的很好了,山区里的山民收入和生活水准还是不高的,修一条贯穿全岛的公路都是要翻越绵延不绝的大山,费十年之功动用十几万人的人力,花费了巨资,现在这个年头,就算是和记或是大明朝廷都是想也别想,倾天下之力也不可能……和记现在在台南一带已经开荒甚广,和山民的接触不可避免的增多,张续文数次入山,都是带兵护卫,沿山脉地带山民都是结社团居,要打仗得翻山越岭,方阵不易摆,海岛台风天雨天特别多,火铳也不是很好用,况且有些崎岖的地方,火铳都摆不开,如果没有阵线,火铳在此时的威力也不比弓箭强太多,所以最好用的还是披轻甲持盾牌的战兵,一小队战兵摆开阵列,几百土人也不是对手啊。
马车一直向前行驶着,前头是一个中队的骑兵充当护卫,都是龙骑兵,戴着明盔,身上穿着亮闪闪的胸甲,马匹小跳跑着,骑兵们的阵列保持的相当齐整,在这沿河边的道路上相当的显眼。
四周已经是农田区了,一个屯堡孤零零的在大片的几千亩的农田正中,孙敬亭知道这是屯堡区,用三丈多高的院墙围着,有射孔和望楼,还有小型火器,屯民都是农民,有淘汰下来的旧兵器和旧式火铳使用……草原上这样的屯堡很多,一堡住百来户人,可以开垦五千亩左右的农田,根据安排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可以挖鱼塘养鱼,放养鸭子,养鸡,猪,牛羊,马匹,一个屯堡的生物链条是相对完整的,在台湾这样的地方可以好几个屯堡配合,比如某屯堡离河近些,放鸭养鱼就多些,有的则是近植木繁盛的山地,可以多放养一些牛羊……这都是可以互补的……
农田里农民不多,现在是盛夏,距离水稻收割还有一段时间,在一些旱地是番薯田,已经收获过了,还有玉米,也是要过一个多月才成熟……
屯堡外有一些农兵在操练,盛夏酷暑之时,他们尽可能的在林荫处操练,比起刚刚在大太阳底下跑步练体能的水师战兵要轻松许多,就算如此,他们比九边的战兵操练起来都要辛苦和正规的多。
孙敬亭还看到一些土人蛮夷,他们在一些辅兵的看守下做运输的活计,用板车拉送着着一些物资往仓储区那边赶过去。
“断发纹身。”孙敬亭道:“南边的蛮夷和北虏,东虏都有不同啊。”
“其实都差不多。”常威带一点藐视的道:“无非是折腾自己的身体发肤,断发,纹身,还有穿鼻一类,我华夏才有礼仪之大,章服之美……”
孙敬亭轻轻点头,极表赞同。
在十几个屯堡好几万亩农田的中心地带,就是占地近五里多的基地区,近四丈高的院墙很厚实,几同城墙,四角到处都是望楼和箭塔,墙边都留有大量的射孔,也可以由铳手踩踏到院墙高处,拒墙而射……墙内则是大量的房舍,一眼看过去密密麻麻。
常威解释道:“官舍,校舍,将士吏员还有家属的居处都在其中,也有酒楼杂货店一类,方便内外人员购物。以前,颜思齐还在时,经常有他们的人和对面福建过来的人来贸易买东西,也是我们立足之初时赚钱贴补自己的权宜之计。现在,外来的商人减少了七成以上,还好我们自己也是家大业大,这些店铺商行不怕没有生意可做。”
孙敬亭点头表示理解,荷兰人的封锁之下,那些中小商人和渔民是不会过来了,不过和记已经有近六万人在岛上,内部已经形成了小的经济圈,可以自行周转。
郑成功在几十年后经营台湾十来年,也不过只有十几二十万人,可能再过几年和记在岛上就有过十万人,已经勉强可视为内地一县的人口规模了。
马车一路驶近基地区,孙敬亭这时指着一大片农田道:“那不是玉米,也不是高粱,是否是甘蔗?”
“正是。”常威含笑道:“今年已经将甘蔗田扩充到万亩以上,明年争取十万亩以上。”
“数量还是少啊。”孙敬亭道:“人力不妨用的再多一些,不足的人力叫宽甸那边设法解决。我们希望甘蔗田能在三年内到达三十万亩以上……这就需要加快脚步了。”
“日本那边也是这么希望的。”常威皱眉道:“那就只能再快些了。”
平户李家早就催促台湾这边赶紧产糖了……甘蔗原本就是福建种植的强项,不过福建多山,平原地带种粮食还不够吃,能种的甘蔗地并不多,产的糖质量好数量在南方各省也多,但多半是自己就消化了,只有极少数能外销。而日本人嗜糖可比大明这边厉害的多。
而日本此时的购买力比国内也要强的多,荷兰人要抢的对日商道也是因为对日贸易的利润极大……李国助知道和记有大规模种植甘蔗榨粮的打算后,也是和日本的大商人通了气,日本人希望能进口大量的白糖,他们有钱,又是相当的嗜粮,在郑氏父子没有击败荷兰人之前,荷兰人在台湾殖民地开始鼓励种植甘蔗榨糖,每年出口到日本最少百万斤,多则数百万斤之多,台糖之名从明末开始就名扬天下了。甲午之后,日本人占台后的第一件事是就是把几千个大小榨糖作坊给兼并了,成立台糖公司,员工就有好几万人,成为台湾出口创汇的最大利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1617,大明1617最新章节,大明1617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1617,大明1617最新章节,大明1617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