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平之战开始 第544章战国英豪孰为奇

小说:从长平之战开始 作者:随云逸 更新时间:2023-05-08 19:09:4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我王英明,若是商贾纷至沓来,岂不是民众也将越聚越多。”平原君显然也逐渐意识到了商业将给邯郸带来的繁荣,脸上也逐渐露出了笑容。

  点点头,赵括继续说道:“商贾虽有其利,然亦有其短视之处,或可为国之所用,却不可以国许之商贾之事。仅为利而行,非智者所为。卿其紧记之。”

  “是。”吕不韦立即答应道。

  言罢了户部诸事,剩下的就简单多了。赵括随即继续说道:“六部之五乃刑部也。顾名思义,掌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可令百官推荐或者自荐也!或可以此为内阁之第一票拟之局也,可呈报一主二从之名单与寡人,随后于朝上共议之。

  寡人只有一个要求,此人当为刚正不阿,不近女色、不贪钱财之人也!”

  “是!”两人一同答应道。

  赵括点点头,又继续说道:“最后便是这工部!工部者,百工之部也,可掌土木兴建、水利倡导诸事也!

  此部虽暂为诸部之末,然寡人于此部却有大望焉。原因有二。

  其一,在民之用也。种黍之道,寡人虽不精通,却也知道水之重要,而我赵国地处北面,贫水之地多,而丰水之地少也,灌之田地必以人力。若有沟渠纵横,或能多开田亩不知几何也。另有耕地之器械,若能稍加改进者,则创收不知几何也。

  其二,在军之用也。今岁能以五千卒阻敌六万于阏与城外,寡人改进之抛石车可谓立功甚伟也,若此类精工也,只需一二,便足以改变战局,此亦为工部之所重也。

  一句话,农事之重,工可辅之,军事之要,工可助之。

  故言,寡人于斯有厚望焉。选任之人,虽不必精于农事,然却必有探究之心,有进取之意,非只故步自封之人也。”

  “是。”两人再度答应道。

  至此,内阁、六部之事赵括算是跟两人交过了底了。赵括可以想象,回家的两人今夜定是无眠的。

  权利,从来都是最好的兴奋剂。

  今夜里,赵括显然给两位自己的肱骨之臣都喂下了不少的兴奋剂。

  当然,从想法到实践,从实践到真正的落实,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赵国如此大的改革,显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至少,也要等内阁人员全都凑齐之后,才好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

  而两人显然并不知道,政治上的改革只不过是赵括心中的一部分而已,军事上的改革只会比之更大一些。

  只是这些事情却是需要与廉颇和田单将军一起商议了。

  当即,就在平原君和吕不韦双双出宫之后,赵括便向手下诸多的将领下达了调令。

  首先是还在燕国前线的李牧,将兵权交割给副将之后,先赶来邯郸,再赶往上党,接替廉颇和田单,继续防御秦国;

  廉颇和田单将军,包括屯田的许历将军也暂时将军权交割给副将,随即一道起程回邯郸城;

  还有孙崮、周骐甚至是代地的陈勋等将也一同被赵括召集到了邯郸之中。

  如此大规模的将领调动,一方面算是为接下来的军制改革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年关就要到了!

  而赵括的登基大典也被安排在了这辞旧迎新的一日里。

  按照赵括的意思,倒真的不想办这个所谓的登基大典,毕竟等统一了六国之后再办也不迟,更何况,在赵括的脑子里,这仪典除了费钱,就没啥用处。

  只可惜,平原君的一番话语还是将赵括给说服了。

  “此典不为神明,不求福祸,而是给赵国百姓们看的。长平之战虽胜,却劳民伤财,国府空虚,数十万青壮战死沙场;抗燕之战虽胜,却为燕军所侵,沿途村庄、城镇多有所毁,更兼王上战没于此战之中。赵国可谓动荡之秋也。

  今我王登基,更欲更新天下,不可不令赵国上下知之也。知之,则民心聚,登高而祭,非帛书一封可替代也,庄而重之,方能显我王之威,睥睨天下之望也。”

  赵括算是听懂了。

  一句话,你不想去也得去,赵国已经三年没有大好事了,无论如何今年这个登基大典都必须办咯!

  那就办吧?还能怎么办呢?!

  于是,除夕夜,邯郸城中,处处张灯结彩,时时欢声笑语,更兼万人空巷,车水马路的街道之上,百姓们早已穿戴一新,谈着笑着、等待着......

  虽然没有红毯铺地,百姓的热情早已将邯郸城的每一粒灰尘涤荡干净。

  饶是赵括一再要求尽可能地简单,不要铺张浪费,但这场登基大典依旧被热情的百姓们推向了几乎前无古人的高度。

  不仅仅是邯郸城中的百姓,甚至不少的百姓从上党、河内甚至是代地前来,就为送他们的上将军登基为王。

  夜未深,邯郸城中已然是热闹非常,而在赵王宫中,更是繁忙不已,身为首辅兼宗正的平原君正带着一众的宫人们做着登基前最后的准备。

  “卫戍情况如何?”平原君看着宫城外张灯结彩的一幕幕,心中又是欣喜又有几分担心地问道。

  “首辅大人放心,都安排好了,赵韦将军率三百亲兵护卫在王上身旁,邯郸城内有许历将军所率五千大军把守住各个交通要道。城楼之上,也已经安排了上万精兵。

  到了外城,末将亲率三千铁骑扈从,孙崮与周骐将军也各已率一万大军驻守邯郸至祭天的路途之上,保证万无一失。”全权负责登基护卫工作的李牧将军立即回答道。

  一旁的廉颇和田单将军闻言也是不住地眯着眼、摸着胡子,一副后继有人的自豪模样。

  显然,经过这次的登基护卫的准备工作,两位老将对这位王上所看重的后起之秀的表现,也很是满意。

  “祭坛之上都准备好了吗?”得到满意答复之后的平原君随即看向了一旁的虞卿,作为内定的未来的礼部侍郎,自然这次的登基仪典都是由他所一手操办的。

  “首辅大人放心,下官刚刚从祭坛归来,一切检查无误,定不会误了时辰。”虞卿立即答应道。

  显然,平原君已经跟他通过了气,自然知道只要把这次的登基事宜完成,这正三品的官位就算是到手了。因此,虞卿也算是把浑身的本事都给拿了出来了。毕竟人生能有几回搏啊!

  “各国使臣都安排好了吗?”平原君接着问道。

  “大人放心,一应车马皆已准备完毕,秦、楚在前,秦右楚左;魏、齐在中,魏右齐左;韩、燕国在末,韩右而燕左也。一应引导之人皆已准备就绪。”虞卿再度回答道。

  显然,这一番的顺序,也是经过一番思索的。

  虽然秦国跟赵国不算对付,但出于对其实力的尊重,无论如何,秦国还是要放在最前头的右手边的。

  而刚刚跟赵国签订下互盟协议的楚国,自然是要走在仅次于秦国的位置。

  燕、韩实力最弱,自然是走在最后,若论实力,韩之国最弱,可燕国又刚刚跟赵国打完一仗,自然就将其排在了最后,也算是小小地恶心一把燕国。

  至于齐、魏,不过是因为魏国还需安慰一番,这才将其安排在了前头。

  当然其中还少了很重要的一位使者——周天子使者。按道理,赵括的登基称王是需要周天子的承认,甚至还要周天子赐给的胙肉用来祭天。

  倒不是虞卿将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只是赵括力排众议,将周天子的使臣排除在外了。

  理由简单却也很强大,周室何功于赵、何用于赵?既是为告知百姓之典礼,何畏周室乎?其愿观礼,可也,赐胙肉,不配。

  话是这么说的,而实际上,赵括不用周天子之胙肉,其真正目的却是给秦国看的。要知道,秦国如今想要东出,能选的地方着实不多了呀......

  只是,赵括的这一改,倒是令负责礼仪程勋的虞卿好一阵的头大。

  不过,总算到最后还是有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

  而听着虞卿的话语,平原君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王之服饰可曾归置妥当?”随即平原君又向宫中宦者令询问了起来......

  就在诸臣在前殿之中为着登基之事忙前忙后之时,赵括却是有些百无聊赖地枯坐在自己的寝殿之中。

  就像是待嫁的闺女,有着几分激动、几许憧憬,又有着几分担心。

  激动的是,谋划了许久的事情,终于已经走到了最后的一步;憧憬着,也担心未来的日子:赵国能否在自己的手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华夏这片土地,又能否在自己的主导下,走向另一个巅峰?

  赵括不知道,也没有人能够为他解答这个问题。或许,未来的日子,依旧要像是刚刚过去的长平之战,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但赵括并不后悔。

  来到这个世界,便总该有故事让后人看吧。即便终究不能让这绣着“赵”字的红旗插满九州大地,也至少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丝丝的不同。

  千年之后的历史书上,应该会有那么一笔:

  翩翩少年郎,弱冠出长平;

  一战平上党,二战败胡骑,

  三战克燕军,称王危机里。

  战国多英豪,非括孰为奇。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长平之战开始,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从长平之战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