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763章 对人民币感兴趣

小说:穿在1977 作者:狸猫换银子 更新时间:2025-04-16 00:04:5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早在领导到来的时候,王建国和李南等人,就在廖广志的邀请下,到一旁的下风口抽烟闲聊,跟他们一起的还有陪同领导过来的四个随从人员。

  此时站在高岗上谈判的,便只有两位领导和陈凡四人。

  这也是陈凡敢“大放厥词”的主要原因,不怕被无关人等听见、然后传出去嘛。

  听到陈凡不是要求买地,就是要求买房,两位领导也不禁有些头疼。

  两人一个姓何,一个姓顾,都是招商局副董事长、工业区总经理袁总亲自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人才,如今负责对接招商方面的工作,头衔都是副主任,不过以顾副主任为主。

  嗯,这个招聘是真招聘,因为袁总与交通部调来的干部交谈时,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有一位某大学毕业的干部……是什么时间毕业的,懂的都懂。

  其实推荐上学的大学生里面也有优秀的,有些人的成就还挺高,其中不少人后来还成了院士,所以关键还得看人。

  而这位就不行,他甚至问出“剑桥大学是不是专门学习建桥梁的大学”这种问题。

  正因为如此,袁总向上级打报告,要求从全国各地招聘人才,然后亲自从南跑到北,从清华、北大、同济等院校招聘了几批本科生,后来又招了研究生。

  甚至在后来留学生回国之后,还向上级要了留学生过去。

  这两位,就是袁总招来的第一批本科大学生,虽说也是推荐上学,但成绩优异,经过面试合格,才从清华带过来。

  而且这两位之前也有过工作经历,如今三十来岁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有经验、有知识,是难得的人才。

  他们来了之后,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只用了两三个月,就成长为可以独挡一面的干将。

  要不然也不会被派过来与陈凡进行初次谈判。

  顾副主任从口袋里掏出烟,先递给陈凡一支,自己也叼了一支,随后拿着火柴擦呀擦,却怎么也擦不燃。

  风大嘛。

  陈凡拿出周亚丽给他从美国带来的防风打火机,叮的一声打燃,帮两位领导都点上。

  顾副主任羡慕地看了一眼,“连风都不怕,这个厉害。”

  陈凡哈哈一笑,“我表姐送的,要不然就送你了。不过要是能成功合作的话,以后机会还很多,回头再送你们一个。”

  顾、何两人也没有内地干部那种表面堂皇的客气,随口道了声谢,便将这个玩笑话题揭过去。

  抽了口烟,顾副主任说道,“陈作家,实不相瞒,这个工业区,全部都由招商局集团来主导,连土地也是由李总亲自批准的,交给袁总来负责,所以从原则上来说,地皮也好、厂房也罢,都要遵从招商局集团的管理。”

  陈凡眉头轻挑,“这个也没得谈?”

  顾副主任笑了笑,说道,“我这里有个想法,你们可以在招商局的规划范围之内,选择你们想要的厂房和相应的宿舍,然后跟招商局谈一下,可以按照你们的要求来建设相关建筑,使用方式方面,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划,你觉得如何?”

  陈凡转头看了看周亚丽。

  可惜,这姑娘今天是打定主意不吭声,依然微笑不语。

  更别说纯属过来打酱油的姜甜甜和姜丽丽。

  陈凡转过头来,想了想,说道,“暂时先这么定吧。”

  顾副主任笑道,“感谢理解。”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陈作家,其实早在3年前,就有香港商人到内地来投资了。他也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办厂,到今天还是如此。”

  陈凡顿时一愣,“三年前?1976年?”

  那不是比他了解的、在东莞办厂的1977年还要早一年?

  旁边的何副主任笑着说道,“我们刚了解到情况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事实上,确实是在1976年,省里就同意了一位香港商人到内地办厂的申请,办厂方式是由对方投资,我方派驻公方经理参与管理。

  这个工厂是去年才正式开工,虽然前期经过不少磕磕绊绊,但也一直顺顺利利经营下来,而且规模还扩大了十几倍。”

  陈凡顿时来了兴趣,“这个素材很不错啊。能详细说说吗?”

  顾副主任哈哈笑道,“当然可以,正好前段时间跟他聊过。这位港商叫做郑可明,家住香港何文田,而工厂叫罗湖手袋厂,他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开车到文锦渡关口,关口的开放时间是早上6点,他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过关,……”

  陈凡突然叫停,“等等……”

  他用手指敲了敲脑袋,对着顾副主任说道,“如果我没听错的话,你是说,他可以直接开车过关?”

  顾副主任点点头,“是的,只要办理深港两地牌照就可以,办了内地车牌以后,就能在内地行驶,这个是省里为了方便港商,特意开放的政策,不过,行驶范围只限深圳,不能去其他地方,更别说出省。”

  陈凡拍拍脑袋,呼出一口长气,就说嘛,他明明记得第一批双地牌照是82年才发放,怎么会现在就有了呢?

  本来他还想着要是现在能办双地牌照,就让周正东在香港那边买几辆车开过来用,既然只能在深圳跑,那就算了吧。

  随即抬了抬手,“明白了,您继续说。”

  顾副主任,“他的工厂也在文锦渡,距离关口大约一个多小时,所以差不多7点多到工厂,等着工人们上班。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工厂只有200平米,厂房也是铁皮房,非常简陋,主要生产手袋,哦,就是香港女人专门用的那种手提包。

  后来由于物美价廉,在香港的销量很好,便又申请多租了几亩地,花了45天的时间,把厂房扩大到2000平方米。

  现在这家手袋厂还在正常生产,工人都是本地人,……”

  说到这里,他忽然神秘笑了笑,压低声音说道,“而且,他们不是拿固定工资,而是计件工资!”

  陈凡眉头一挑,“公方经理会同意?”

  顾副主任轻声笑道,“刚开始是不同意的,后来这位郑先生耐心说服了他,加上实行计件工资以后,工人们的收入增加了几倍,也都非常乐意,所以就顺利执行下来。”

  陈凡想了想,问道,“你们没有想过,将他的手袋厂收进来?”

  顾副主任不假思索地说道,“刚开始也确实有过这个想法,但是一方面,这家工厂还算经营得不错,他们也有了固定的运作模式,没有必要迁入园区。二来工人都是厂子附近的村民,如果搬迁的话,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一动不如一静,就放弃了。”

  陈凡听明白了,主要还是第二点原因,否则初创期的蛇口工业区,不会放着一块肥肉在嘴边不吃。

  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位港商同志的工厂,可以在罗湖租地!

  他便嘿嘿笑道,“顾副主任,既然罗湖手袋厂的厂房土地是租的,那我们应该也可以在这边租点土地办厂吧?!”

  顾副主任顿时傻了眼,怎么又绕回来了呢?

  而且听这位陈作家的意思,是不想进驻蛇口工业区?

  他赶紧将烟头一丢,说道,“不是、陈作家,你听我给你分析哈。”

  说着眼珠子乱转,但很快就抓住了重点,“首先,他们工厂的占地面积很小,只有2000平米,三亩多的面积,应该满足不了你们的用地需求吧?但是要求更多的话,这个上面可不一定会答应哦!”

  陈凡很淡定地摆摆手,“么事,我们可以建多层厂房,听说在香港很流行的嘛。”

  “关键是第二点!”

  顾副主任赶紧说道,“优惠政策啊!如果你们要在工业区之外建厂,那么税收、人工等等政策都要重新谈判,而且还不一定有‘五通一平’。

  放着现成的工业区、还有最好的优惠政策不用,偏偏要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这不是太麻烦了吗!”

  何副主任也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严重同意。

  陈凡幽幽叹了口气,视线看向山岗下宽广的大地,轻声说道,“可是,我老姐她只想用自己的厂房,不想每个月付租金啊。”

  顾副主任抹了把冷汗,看了一眼努力摆出一副表情、证明陈凡是对的的周亚丽,心里不禁暗暗叫苦。

  据他了解的情况,这个事情吧,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没别的原因,就在去年8月份,周大小姐一掷千金,花费二十多万美元,买下了京城的宁郡王府,并追加十万美元的装修款,要将整座王府全部翻修。

  这位资本家的大小姐有钱是真砸!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如此重视周亚丽的到来。……人家父亲之前都已经来过了,她还来干啥嘛?

  可只要知道这条消息的,就能知道这位周大小姐不一般。

  也就是袁总这两天有要事,为后天正式开工奔波,否则多半会亲自接待。

  用资本主义世界的话来说,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钱的面子必须给!

  认真思考了一下,顾副主任正色说道,“这样,陈作家、周女士,你们要买地或者长租土地的要求,我会郑重转达给袁总,但是结果如何,我不能保证。

  我所能保证的,就是之前承诺的,可以由你选定一块地方,按照你们的要求建设厂房和宿舍。”

  陈凡咂咂嘴,两手按着摩擦了几下,“也行吧。”

  随后举起右手,伸出三根手指,“最后一个问题。”

  顾副主任丢掉烟头,拿着手绢擦了擦汗,“你说。”

  说实话,除了偶尔挑战一下他的心理底线,动不动就要买地、买房之外,他还挺喜欢跟陈凡谈判的。

  最起码人家是真的有投资意愿,而不是像绝大部分的香港商人那样,一下子怀疑这个、一下子怀疑那个,对内地的政策是半点信心都没有。

  跟他们去谈,那真的口水说干都没用。……关键是还不能不说。

  这时候他也只能想想搞统战工作的同志,庆幸自己没有去干那个行当。

  在这边工作,好多还有出头之日,只要把园区招商工作完成了就行,那些搞统战的,谈完一个还有下一个,他们才是劳碌永无底线啊!

  晃了晃神,便听见陈凡说道,“我们生产的产品,能不能走内销?”

  “内销?”

  顾副主任顿时愣住,眨了眨眼,好奇地问道,“几乎所有港商过来投资,都是看中了我们的人工成本低,然后用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返销到香港去赚钱,你为什么会想到内销呢?”

  陈凡理直气壮地说道,“万一我们生产出来了,在国外卖不出去,这国内不也是个市场么,好歹可以兜个底吧!”

  这话一出,周亚丽几乎要笑出声来,姜丽丽和姜甜甜更是赶紧转身低下头,不敢让外人看见。

  之前陈凡就跟她们说过,所有社会行为的基础,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经济活动自然也不例外!

  我国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人口,现在只是因为贫困,几乎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群生活在赤贫线以下,……其实没那么惨,当年国际赤贫线的标准是每人每天生活费不高于1美元,这个标准是由世界银行制定的,每隔几年就会变动,比如2022年的时候,就将标准从1.9美元提升到2.15美元。

  可是国内的情况不一样啊,我们国内的标准当时是每人每月不超过5块钱好吧,再算上“实际汇差”,差距真不知道有多大。

  反正就是这个年头,人民群众大多数都很穷,没有多少消费能力,但是如果改开顺利的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就会迅速提升。

  只要相关政策稳定持续,经济就会持续改善。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哪怕每年以百分之五的速度递增,整体数据也会迅速膨胀到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所以在陈凡的眼里,也许十几年以后,中国市场将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之一。

  既然有了这个预见,那么提前在国内市场布局,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顾副主任可不知道陈凡想得那么远,他只是为陈凡的回答感到震惊。

  担心卖不出去,所以要内地市场兜底?这是什么奇葩逻辑?

  外国商人不都是想赚外汇的么,难道还会有人对人民币感兴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在1977,穿在1977最新章节,穿在1977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