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在那里忙活着,主要是计算这次从农村拉过来的菜一共多少钱。

  到时候是要算账的。

  拿过草稿纸在那里计算着。

  算盘珠子科室里不少人都在用,但是他用不习惯,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还是习惯用笔来算。

  芹菜冬天就没卖过,当时说好了按照市场价,只能按照夏季的1毛6来算。

  香芹4315斤,0.16元一斤,一共690.4元。

  韭菜260斤,6分钱一斤,总计15.6元。

  算上几十斤的菠菜和香菜,加在一起总计:712.75元。

  看着计算结果,王青松露出了笑容。

  还差不到三百块钱就能收回成本了。

  这还只是一半的产量,剩下的全弄完了,估计价格和这个差不多。

  一共可以种两茬,大概能收入2300到2500左右。

  看着这个结果,王青松笑了笑。

  去掉一千块钱的成本,还能有收益一千多。

  这是第一年,如果第二年大棚坏的不是很多,只要稍微补充一点又能有收益。

  成本会降低很多。

  这样的话,明年收益会更高。

  算下来村里可以分到五六百块钱。

  这个钱看起来不多。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村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每年生产队能剩下的钱真的少之又少。

  这些钱占据了一年收入的两成不到,看着不多,但是这么多钱用来买返销粮的话,能有七千斤以上的玉米原粮。

  现在玉米的原粮收购价格才七分钱不到。

  李莹莹看着他笑道:“在笑什么呢?”

  王青松见状笑道:“哦,没什么,我在算今年能出多少菜。”

  没提钱的事情!

  现在说的话,有时候在将来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不提钱,就提能弄多少菜。

  李莹莹停下了笔,笑着问道:“能产多少?”

  “不清楚,一万多斤应该有,等过年前,有一批茄子、黄瓜、豆角还有西红柿,量不是很大,但是一家分一点还是没问题的。”

  王青松闻言在那里估算着。

  李莹莹闻言乐呵呵的笑着:“那咱们过年也能吃到西红柿,豆角这些东西了啊!往年哪能碰到这些东西啊!也就在大的国营饭店能吃到一点,价格还贵的要死。”

  听到这话,王青松也是笑了笑。

  四九城也在弄玻璃温房,但是那价格实在是高的不行,毕竟现在也是要按照成本来卖菜。

  这些菜可不属于冬储菜的行列。

  价格自然算是高价菜。

  就这几乎看不到。

  因为大部分都是被“特供”,以及大型的国营饭店给包圆了。

  冬天全聚德吃烤鸭也能看到黄瓜条,都是来自这些玻璃温房。

  全聚德的烤鸭价格很高,用不了那么多的黄瓜条,不会涨价,但是其他的大型国营饭店的黄瓜价格可是高的很离谱。

  都是按照冬季价格来的。

  不过他还是没给确定消息:“黄瓜这些东西刚刚花才落了没多久呢!也不知道能不能长成,别到时候没长出来就丢人了。”

  李莹莹闻言笑道:“没事,你还别说,这秋天豆角吃的都快腻味了,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有点想吃了。”

  刘喜也在旁边笑道:“是啊,还真是的!不是说有韭菜吗?我就馋韭菜盒子。要是能分一点回家做一点就好了。泡点粉丝,放点辣椒,用油炸一下,那味道。想想就流口水了。”

  这话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哄笑。

  是啊!

  都有点想韭菜盒子了。

  王青松看着众人在那里聊天,也只是笑了笑。

  韭菜还真没那么多,人均只有二两,够啥用的啊!

  而且还要用油炸,估计过年的时候吃还差不多。

  嗯,韭菜能割好多茬,能吃到开春了,不过后面的韭菜会越来越难吃。

  众人在聊天中,时间到了吃午饭。

  中午抽空,悄悄回到了港岛这边,联系到了宋文清。

  将青蒿素的提炼过程交给了对方。

  “青蒿素?”

  宋文清拿着东西一阵的疑惑。

  王青松看着对方嗯了一声:“对,青蒿素,这东西对疟疾的效果非常好,能替代市面上现有的疟疾抗虫药,很重要。而且这东西的研究除了我们,其他地方没有,你们可以作为发明者来发布。”

  内地为了面子,自己不说的话,估计不会发布。

  万一被认为是窃取别人的成果,那丢的就是面子。

  估计东西拿回去,内地的人会去查这东西,只有确定西方没有任何关于青蒿素的资料,才会公布。

  这个时间不会短。

  毕竟未来这个研究到发布用了十年的时间。

  听到这话,宋文清也开始重视了起来。

  或者有一点。

  他毕竟不是这行业的,对这个不是很了解。

  但看着王青松的表情自然还是答应了下来:“好,我知道了,我会跟他们说清楚的。对了,正好我也有事情来找你!你要的玉石内地已经答应了,第一批玉石会在元旦前后运送过来,到时候根据质量来估价。”

  听到这话,王青松笑着答应了下来:“行,我知道了,等东西到了我们再谈谈价格。”

  这时候没有用玉的吗?

  其实一直都有。

  只不过不在普通阶层流通而已。

  价格相对来说还不算便宜,当然了,这是对于内地人均工资才三十的情况。

  对于他来说,自然是价格不会太高。

  确定了这个事情,王青松便和宋文清分开,重新回到了四九城这边。

  晚上他要去找杜婉婷,因为说好了,元旦的时候,计算器就要往外卖了。

  除了工厂,其他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

  包括专利。

  哪怕现在港岛这边的专利还不健全,他还是让公司在港岛这边申请了专利。

  同时也在其他国家申请了专利。

  至于会不会被人盯上,他倒是没在意太多。

  大不了不卖了呗!

  ……

  回到厂里,下午厂里发了通知,厂里的所有员工,都可以平价买到一斤芹菜。

  至于韭菜,可能是呼声太多了。

  厂里决定做韭菜盒子明天中午吃。

  这让全厂都是一阵的高兴,这种便宜又好吃的东西,能让人嘴馋。

  至于其他的菜没有分,毕竟量实在是太少了。

  王青松倒是没在意。

  看了看时间,他决定去驾驶学校问问考试的情况。

  老姚的心意可不能浪费了。

  找了个由头,出去了一趟,不过临走的时候去了一趟机车班,悄悄将菜拿过来。

  ……

  骑着车子按照老姚给的地址,来到了郊外的驾驶学校。

  地址距离这里也不是太远。

  骑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地方。

  这是驾驶学校。

  各大机关单位正经的司机都是出自这里。

  之所以能不学修车就能考试,也是有原因的。

  这年代的汽车产量不是很多,但是也不算太少,只不过分散到全国数量就太少了。

  汽车增加的速度是超过了学校办学的速度。

  所以很多大的单位都可以在自己单位学,然后介绍到统一的驾驶学校考试。

  王青松是因为有单位介绍,省下了这一个环节。

  人员忙不过来的时候,可以顶替。

  这个名额其实还是很难得的。

  老姚将这个名额给了自己。

  来到地方说明了来意,学校就放行了。

  此时学校里有不少的小年轻,这些都是正规学校毕业的,毕业以后的工资起步都是50块钱一个月。

  算是中专。

  有正规毕业证的那种。

  他这种就不行了。

  单位不给你安排到司机的岗位和车子,就没办法拿高工资。

  拿着证明来到了门卫所说的办公室。

  “请问刘主任在吗?”

  来到地方,对着里面的人问了一句。

  办公室里的人看了看他问道:“你干什么的?”

  接话的是一个二十多的青年。

  见有人接话,王青松拿着资料走了进来笑道:“哦,我是过来考试的,过来问问情况,门卫那边让我找刘主任。”

  “资料和证明呢?我看看!”

  王青松闻言,将自己手上的东西给递了过去,包括照片。

  对方接过去看了看,随后对着他问道:“笔试考了没?”

  王青松摇摇头:“笔试没考!”

  他自然知道现在考试的规则。

  现在没有科目一科目四,但是会分为笔试和驾驶考试。

  笔试的内容有政治、数学、交通规则、和机械常识,驾驶的话是路考和桩考。

  但是考虑到现在很多单位过来的人有些是会驾驶,所以顺序可以对调一下。

  “那你驾驶学了没?会不会开?学了多久?”

  “学了一年了,已经跟单位的车上过路。”

  王青松将情况给说了一下。

  对方听完琢磨了一下说道:“那你是先考路考和桩考,还是先考笔试,笔试要下个星期。”

  听到这话,王青松想了想:“能先考路考和桩考吗?笔试后面再考。”

  路考和桩考他感觉问题不大。

  笔试的政治、数学、交通规则都没什么问题,但是机械常识还是要找书看看。

  这时候可不像后世有题库。

  还得学。

  好在学的是机械常识,内容不是很多。

  青年闻言,对里面的座位喊道:“秦师傅,今天不是有几个其他单位的人考试吗?还能不能插进去了?不行就安排在下个星期。”

  对方年龄大概四五十岁了。

  正在那里看报纸。

  闻言放下报纸抬头看了看,又抬手看了看时间。

  琢磨了一下说道:“时间应该还够,你给他办手续吧!让他去考场找老许。”

  青年闻言点点头:“那你等一下,如果这次考不完,那你就的等下个星期五再过来。”

  王青松闻言赶忙道谢:“哎,好,谢谢了啊!”

  听到这话,青年也没说什么,低头开始在那里登记。

  趁着等待时间,王青松懂事的给人都散了一根烟。

  过了好一会,青年登记好了,这才拿着一个表格给他:“这个你拿去,去考场那边,在练车区,打听一下就知道了。你去找许干事。”

  王青松接过东西看了看。

  随后抬头笑道:“好,谢谢了,那我先过去。”

  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这里。

  出来以后,打听一下,向着练车区域走去。

  还真冷。

  来到地方找到了许干事。

  对方有些不耐烦。

  但是在王青松塞了一包烟以后,对方的脸色好看了许多,让他在那里跟着人排队。

  王青松看着正在那里考试的现场。

  又看了看旁边等待的两个人,笑着递了烟过去:“你们也考试啊!这个怎么考?”

  在后世考试,还有模拟考试呢!这里可没有。

  两个考试的人年龄都不是很小。

  三四十岁的样子。

  其中一人接过烟,笑道:“就那几个啊!起步、定点爬坡,单边桥,桩考……”

  王青松在那里一边听,一边看着。

  不懂没关系,至少可以问。

  桩考其实就是倒车入库。

  规则和后世倒也差不多了,给了两次考试的机会。

  考试除了路考,其他考试很快,没一会就轮到了王青松。

  车是什么车他也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

  就是一辆很破旧的小轿车,旁边坐着一个师父。

  都已经考过一次,而且有着开车的经验,他自然不怕。

  类似科目二的课程他一次性全过了。

  时间非常的快。

  考完桩考核其他考试,然后在那里等路考。

  路考需要开车出去,这才是费时间的项目。

  等了快一个小时,王青松这才上车,不是教练车没有辅助刹车。

  在监考人员的引导下,开着车子出了学校,在学校附近的街道按照路考的规则开了起来。

  其实考试还是挺严格的。

  但是和后世比起来就容易了许多。

  二十多分钟以后车子重新回到了学校。

  “看着年龄不大,你这车子开的挺熟啊!”

  监考考人员看着他笑呵呵的说着。

  王青松将车子熄火,也没去管什么解开安全带,直接给对方递了一根烟。

  随口胡扯了一句:“我们厂机车班的班长是我叔,在厂里开过不少次!”

  这年头车子也很精贵,没有熟人,基本上很难学到车。

  反正对方也不会去调查他。

  监考师父闻言也没太奇怪,这时候除了驾驶两年制的驾驶学校,就没有正规的驾校。

  都是单位里学的车。

  这种情况也属于正常。

  点着烟以后,笑道:“行了,你的考试通过了,这个表格我们会交给科室那边!你签个字就行了。”

  说完,将王青松的考试成绩写上。

  王青松看了看成绩,都是通过,这才签字。

  又递了一根烟,他这才下车离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最新章节,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