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台瞪大眼睛:“什么鬼东西?!“
未等他反应,明军第二波打击已至。
“火枪队,轮射!“
“砰——!“
第一排千名火枪手同时开火,白烟弥漫,铅弹如暴雨倾泻。北元重甲骑兵的护心镜在螺旋铅弹面前如同纸糊,纷纷被洞穿。
“第二排,放!“
“砰——!“
第二轮齐射接踵而至,弹幕几乎没有间隙。冲锋的骑兵如割麦般倒下,阵型彻底崩溃。
阿鲁台终于慌了:“两翼轻骑,快上!“
但为时已晚。
明军两翼的火龙骑兵已然出动。他们如幽灵般掠过战场,短铳在三十步内精准点射,专挑军官和旗手下手。
“啊!“一名北元千夫长刚举起令旗,就被三发铅弹同时命中胸口,坠马身亡。
混乱如瘟疫般蔓延。
“链弹准备!“蓝玉厉喝。
炮手们迅速换装特殊弹药——两根铁球以铁链相连,发射后会高速旋转,专克密集阵型。
“放!“
“嗤——轰!“
链弹如死神镰刀横扫战场,所过之处人马俱碎。一颗链弹甚至连续斩断七匹战马的马腿,才势尽落地。
阿鲁台终于崩溃了:“撤!快撤!“
但明军岂会放过他们?
“全军冲锋!“蓝玉长剑出鞘,“一个不留!“
火龙骑兵掏出最后的杀器——“飞天火龙“。这种单兵火箭筒射程千步,点燃后如流星般窜入敌阵。
“轰轰轰!“
北元溃军被炸得血肉横飞。
战役结束得比预想更快。
八万元军,被斩首三万,俘虏两万,余者溃散。明军伤亡不足两千,堪称完胜。
战场上,张诚踢了踢一具焦黑的北元将领尸体,咧嘴笑道:“国公,这仗打得真他娘痛快!“
蓝玉没有回答。
他弯腰拾起一枚变形的铅弹——上面清晰的螺旋纹路,是欧阳伦军工坊的独有标记。
“传令.“蓝玉突然抬头,眼中精光四射,“今夜咱们再举行庆功宴!“
众将哄然大笑,战场的血腥气似乎都被冲淡了几分。
而在远处的山岗上,朱棣默默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姚广孝低声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未来.“
黑衣僧人手中佛珠转得飞快:“阿弥陀佛.欧阳驸马,真乃神人也。“
夕阳如血,染红了草原边际。阿鲁台率领残部一路奔逃,直至确认明军未再追击,才在一片背风的山坳处扎营。残兵败将们垂头丧气地卸下破损的铠甲,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焦糊的气味。
营帐内,争论激烈
“台吉,咱们不能再打了!”满脸血污的万夫长脱火赤单膝跪地,拳头砸得地面咚咚响,“明军的火器太利害,咱们的勇士连敌人的边都摸不着就死了!”
阿鲁台坐在虎皮垫上,手中攥着一块染血的狼牙佩饰——那是他兄长乃儿不花的遗物。他阴沉着脸,目光扫过帐内众将:有人眼神闪躲,有人咬牙切齿,更多人则面露惧色。
“退?退回草原深处?”阿鲁台突然冷笑,声音嘶哑如砂石摩擦,“然后等着明军像追猎黄羊一样,把我们的部落一个个剿灭?”他猛地站起来,佩饰上的狼牙在火光下泛着寒光,“别忘了,蓝玉去年在捕鱼儿海杀了我们多少族人!”
年轻的副将哈剌章忍不住插话:“可明军现在有那种会喷火的铁管子,还有能打穿三层甲的铅弹,我们就算冲上去也是送死啊!”他指着帐外哀嚎的伤兵,“您听听,多少兄弟的肠子都被链弹绞出来了!”
阿鲁台突然抄起马鞭抽在案几上,炸响让所有人一颤。“蠢货!谁说要和蓝玉硬拼了?”他弯腰抓起一把沙土洒在地图上,沙粒簌簌落在标着“燕藩”的位置。“蓝玉的大军在西北,而这里——”他手指重重戳向地图东侧,“朱棣的燕番就在一百里外!那是燕番新的疆域,守军不过两万!”
老谋深算的谋士豁阿黑臣眼睛一亮:“台吉的意思是……避实击虚?”他捻着稀疏的胡须补充道,“燕藩这些年为了讨好朝廷,把精锐都调去给蓝玉当辅兵了。若是我们连夜奔袭,抢了新疆域的粮仓和武库……”
“不止!”阿鲁台一脚踢翻铜灯架,流淌的灯油在地图上烧出焦黑的痕迹。“朱棣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我们杀他一个儿子,烧他十座城池,让大明皇帝也尝尝亲人被杀的滋味!”他抓起酒囊灌了一口,猩红的酒液顺着胡子滴落,“传令:宰杀所有伤马,让勇士们饱餐一顿。子时出发,沿潮白河旧道奔袭!”
阿鲁台的残军趁着夜色疾驰,马蹄裹布,衔枚疾走,沿着潮白河旧道直扑燕藩。他的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手中紧攥着那枚染血的狼牙佩饰,低声嘶吼:“乃儿不花,你的仇,今日必报!”
“台吉,前面就是燕藩的哨所了!”斥候压低声音报告。
阿鲁台眯起眼睛,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烽火台,嘴角扯出一丝狞笑:“传令,前锋轻骑散开,先拔掉哨所,别让他们点燃烽火!”
数十名精锐骑兵悄然摸近,弯刀出鞘,寒光一闪,哨所内的明军还未反应过来,便已血溅当场。
“继续前进!”阿鲁台低喝,“天亮之前,必须杀入燕番境内!”
——
燕番边境,朱棣身披玄甲,手扶剑柄,眺望远方。夜风猎猎,吹动他的战袍,他的眼神锐利如刀,嘴角却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殿下,探马来报,阿鲁台残部已至五十里外,正朝我燕番境内疾驰而来!”副将张玉抱拳禀报。
朱棣轻笑一声:“呵,果然来了。”
身旁的黑衣僧人姚广孝转动佛珠,淡淡道:“阿鲁台此人,悍勇有余,智谋不足。他以为燕藩空虚,却不知殿下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朱棣侧目看向姚广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和尚,你觉得……此人可为我所用否?”
姚广孝沉吟片刻,道:“阿鲁台乃北元悍将,若能降服,可为殿下日后大业添一猛将。只是……”他微微一顿,“此人桀骜不驯,需先挫其锐气,方能收服。”
朱棣大笑:“好!那本王就亲自会会他!”
他猛地转身,喝道:“传令!燕军精锐尽出,本王要亲手擒下阿鲁台!”
张玉一惊:“殿下,阿鲁台虽败于蓝玉,但仍有万余铁骑,不可轻敌啊!”
朱棣冷笑:“蓝玉能胜他,本王就不能?更何况——”他拍了拍城墙上的火炮,“欧阳伦送来的新式火器,正好拿他们试试威力!”
姚广孝合十行礼:“殿下既已决断,贫僧自当留守城中,确保后方无虞。”
朱棣点头:“有劳大师了。”
天色微明,阿鲁台的大军已逼近燕番边境外。他望着远处,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传令,全军突击!冲进去好好劫掠一番,再擒朱棣!”
然而,就在北元骑兵即将冲锋之际——
“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骤然炸响,燕军城头的火炮喷吐火舌,炮弹如流星般砸入北元军阵,瞬间掀起一片血浪!
“埋伏?!”阿鲁台瞳孔骤缩,还未等他反应过来,两侧密林中突然杀出无数燕军铁骑,为首之人金盔玄甲,正是燕王朱棣!
“阿鲁台!”朱棣长枪一指,声如雷霆,“本王在此,还不下马受降!”
阿鲁台怒吼:“朱棣!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两军轰然相撞,刀光剑影,血染黄沙。朱棣亲率精锐突阵,长枪如龙,所过之处北元骑兵纷纷坠马。阿鲁台挥刀迎战,两人在乱军中交锋,刀枪相击,火花迸溅!
“铛——!”
阿鲁台虎口震裂,心中骇然:“这朱棣,竟有如此武艺?!”
朱棣冷笑:“阿鲁台,你败局已定,何必顽抗?投降本王,尚可留你一命!”
阿鲁台咬牙怒喝:“休想!我乃黄金家族后裔,岂能降你明狗!”
朱棣眼中寒光一闪:“冥顽不灵!”
他猛地一枪横扫,阿鲁台勉强格挡,却被震落马下!燕军亲卫一拥而上,瞬间将其制服!
北元残军见主帅被擒,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逃。朱棣高举长枪,厉喝:“降者不杀!”
战后,燕番边境外尸横遍野,但燕军大胜,阿鲁台大军终究未能踏入燕番一步。
朱棣坐在大帐内,看着被五花大绑押进来的阿鲁台,淡淡道:“阿鲁台,你还有何话说?”
阿鲁台怒目而视:“要杀便杀,何必废话!”
朱棣轻笑:“杀你容易,但本王惜才。你若愿降,本王可保你部落不灭,甚至……让你继续统领旧部。”
阿鲁台一愣,随即冷笑:“你想让我替你卖命?”
朱棣目光深邃:“天下大势,你比我清楚。北元已亡,草原终究要归于一统。与其被蓝玉赶尽杀绝,不如……换个活法。”
阿鲁台沉默良久,终于咬牙道:“……你要我做什么?”
朱棣满意地笑了:“很简单,从今日起,你便是燕藩的‘北境镇抚使’,替本王……镇守草原。”
帐外,姚广孝手持佛珠,望着远方,低声自语:“殿下之志,岂止于燕藩……”
京城,太极殿。
朱标端坐龙椅,太上皇朱元璋则坐在一侧的紫檀椅上,神色威严。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中带着几分热烈——北元残部连遭重创,乃儿不花战死,阿鲁台被擒,这可是大明立国以来对北元最大的一场胜仗!
兵部尚书手持象牙笏板,率先出列奏道:“陛下,此次北伐大捷,蓝玉将军斩首三万,俘虏两万,燕王殿下更是生擒阿鲁台,实乃我大明之福!臣请陛下下旨,犒赏三军!”
朱标微微颔首,面带笑意:“此战确实大快人心,蓝玉、燕王皆有功于社稷,自当封赏。”
然而,就在此时,户部尚书郭资突然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标目光转向他:“讲。”
郭资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此次北伐,朝廷调集大军近八万,耗费粮草、军械、饷银共计三百七十万两,而燕藩虽出兵助战,但其军费并未独立核算,仍由朝廷承担。如今战事已毕,燕藩既得北境安宁,理应承担部分军费!”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
当即有官员立刻反驳:“郭尚书此言差矣!燕王乃朝廷藩王,燕藩亦是大明疆土,此次北伐乃朝廷统筹,岂能因燕藩受益便要其额外承担军费?若依此例,日后各边镇战事,是否都要当地自行承担?”
郭资冷笑:“这位大人此言,莫非是要朝廷永远做冤大头?燕藩此次不仅未受损失,反而收降阿鲁台部众,扩充实力!朝廷大军浴血奋战,难道燕藩不该有所表示?”
又有一位御史也站了出来,厉声道:“郭尚书此言,莫非是要离间陛下与燕王?燕王乃陛下亲弟,此次大捷,燕王功不可没!若强行索要军费,岂不让天下藩王寒心?”
郭资不甘示弱:“御史此言,是要以私情废公理?朝廷财政艰难,若处处迁就藩王,国库如何支撑?”
“你们不当家自然不知柴米贵!”
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而朱元璋却一直未发一言,只是眯着眼睛,手指轻轻敲击扶手,似在思索。
朱标见状,轻咳一声,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父皇,您看此事该如何定夺?”朱标恭敬问道。
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标儿,你是皇帝,你来决断。”
朱标的目光越过争执的群臣,落在站在文官队列中的欧阳伦身上。
这事还得问问自己这个妹夫的意见。
“欧阳妹夫,“朱标温声道,“此事你有何见解?“
欧阳伦整了整衣冠,稳步出列。他清俊的面容上带着从容的笑意,声音却异常清晰:“回陛下,臣以为郭尚书所言极是。“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低语。欧阳伦不慌不忙地继续道:“臣有三点浅见,请陛下垂听。“
“其一,军费分摊乃古今常理。此次燕藩不仅保全疆土,更收编阿鲁台部众万余,战马数千匹。按《大明会典》兵部则例,边镇获此等战利,当折银上缴太仓。“
未等他反应,明军第二波打击已至。
“火枪队,轮射!“
“砰——!“
第一排千名火枪手同时开火,白烟弥漫,铅弹如暴雨倾泻。北元重甲骑兵的护心镜在螺旋铅弹面前如同纸糊,纷纷被洞穿。
“第二排,放!“
“砰——!“
第二轮齐射接踵而至,弹幕几乎没有间隙。冲锋的骑兵如割麦般倒下,阵型彻底崩溃。
阿鲁台终于慌了:“两翼轻骑,快上!“
但为时已晚。
明军两翼的火龙骑兵已然出动。他们如幽灵般掠过战场,短铳在三十步内精准点射,专挑军官和旗手下手。
“啊!“一名北元千夫长刚举起令旗,就被三发铅弹同时命中胸口,坠马身亡。
混乱如瘟疫般蔓延。
“链弹准备!“蓝玉厉喝。
炮手们迅速换装特殊弹药——两根铁球以铁链相连,发射后会高速旋转,专克密集阵型。
“放!“
“嗤——轰!“
链弹如死神镰刀横扫战场,所过之处人马俱碎。一颗链弹甚至连续斩断七匹战马的马腿,才势尽落地。
阿鲁台终于崩溃了:“撤!快撤!“
但明军岂会放过他们?
“全军冲锋!“蓝玉长剑出鞘,“一个不留!“
火龙骑兵掏出最后的杀器——“飞天火龙“。这种单兵火箭筒射程千步,点燃后如流星般窜入敌阵。
“轰轰轰!“
北元溃军被炸得血肉横飞。
战役结束得比预想更快。
八万元军,被斩首三万,俘虏两万,余者溃散。明军伤亡不足两千,堪称完胜。
战场上,张诚踢了踢一具焦黑的北元将领尸体,咧嘴笑道:“国公,这仗打得真他娘痛快!“
蓝玉没有回答。
他弯腰拾起一枚变形的铅弹——上面清晰的螺旋纹路,是欧阳伦军工坊的独有标记。
“传令.“蓝玉突然抬头,眼中精光四射,“今夜咱们再举行庆功宴!“
众将哄然大笑,战场的血腥气似乎都被冲淡了几分。
而在远处的山岗上,朱棣默默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姚广孝低声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未来.“
黑衣僧人手中佛珠转得飞快:“阿弥陀佛.欧阳驸马,真乃神人也。“
夕阳如血,染红了草原边际。阿鲁台率领残部一路奔逃,直至确认明军未再追击,才在一片背风的山坳处扎营。残兵败将们垂头丧气地卸下破损的铠甲,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焦糊的气味。
营帐内,争论激烈
“台吉,咱们不能再打了!”满脸血污的万夫长脱火赤单膝跪地,拳头砸得地面咚咚响,“明军的火器太利害,咱们的勇士连敌人的边都摸不着就死了!”
阿鲁台坐在虎皮垫上,手中攥着一块染血的狼牙佩饰——那是他兄长乃儿不花的遗物。他阴沉着脸,目光扫过帐内众将:有人眼神闪躲,有人咬牙切齿,更多人则面露惧色。
“退?退回草原深处?”阿鲁台突然冷笑,声音嘶哑如砂石摩擦,“然后等着明军像追猎黄羊一样,把我们的部落一个个剿灭?”他猛地站起来,佩饰上的狼牙在火光下泛着寒光,“别忘了,蓝玉去年在捕鱼儿海杀了我们多少族人!”
年轻的副将哈剌章忍不住插话:“可明军现在有那种会喷火的铁管子,还有能打穿三层甲的铅弹,我们就算冲上去也是送死啊!”他指着帐外哀嚎的伤兵,“您听听,多少兄弟的肠子都被链弹绞出来了!”
阿鲁台突然抄起马鞭抽在案几上,炸响让所有人一颤。“蠢货!谁说要和蓝玉硬拼了?”他弯腰抓起一把沙土洒在地图上,沙粒簌簌落在标着“燕藩”的位置。“蓝玉的大军在西北,而这里——”他手指重重戳向地图东侧,“朱棣的燕番就在一百里外!那是燕番新的疆域,守军不过两万!”
老谋深算的谋士豁阿黑臣眼睛一亮:“台吉的意思是……避实击虚?”他捻着稀疏的胡须补充道,“燕藩这些年为了讨好朝廷,把精锐都调去给蓝玉当辅兵了。若是我们连夜奔袭,抢了新疆域的粮仓和武库……”
“不止!”阿鲁台一脚踢翻铜灯架,流淌的灯油在地图上烧出焦黑的痕迹。“朱棣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我们杀他一个儿子,烧他十座城池,让大明皇帝也尝尝亲人被杀的滋味!”他抓起酒囊灌了一口,猩红的酒液顺着胡子滴落,“传令:宰杀所有伤马,让勇士们饱餐一顿。子时出发,沿潮白河旧道奔袭!”
阿鲁台的残军趁着夜色疾驰,马蹄裹布,衔枚疾走,沿着潮白河旧道直扑燕藩。他的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手中紧攥着那枚染血的狼牙佩饰,低声嘶吼:“乃儿不花,你的仇,今日必报!”
“台吉,前面就是燕藩的哨所了!”斥候压低声音报告。
阿鲁台眯起眼睛,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烽火台,嘴角扯出一丝狞笑:“传令,前锋轻骑散开,先拔掉哨所,别让他们点燃烽火!”
数十名精锐骑兵悄然摸近,弯刀出鞘,寒光一闪,哨所内的明军还未反应过来,便已血溅当场。
“继续前进!”阿鲁台低喝,“天亮之前,必须杀入燕番境内!”
——
燕番边境,朱棣身披玄甲,手扶剑柄,眺望远方。夜风猎猎,吹动他的战袍,他的眼神锐利如刀,嘴角却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殿下,探马来报,阿鲁台残部已至五十里外,正朝我燕番境内疾驰而来!”副将张玉抱拳禀报。
朱棣轻笑一声:“呵,果然来了。”
身旁的黑衣僧人姚广孝转动佛珠,淡淡道:“阿鲁台此人,悍勇有余,智谋不足。他以为燕藩空虚,却不知殿下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朱棣侧目看向姚广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和尚,你觉得……此人可为我所用否?”
姚广孝沉吟片刻,道:“阿鲁台乃北元悍将,若能降服,可为殿下日后大业添一猛将。只是……”他微微一顿,“此人桀骜不驯,需先挫其锐气,方能收服。”
朱棣大笑:“好!那本王就亲自会会他!”
他猛地转身,喝道:“传令!燕军精锐尽出,本王要亲手擒下阿鲁台!”
张玉一惊:“殿下,阿鲁台虽败于蓝玉,但仍有万余铁骑,不可轻敌啊!”
朱棣冷笑:“蓝玉能胜他,本王就不能?更何况——”他拍了拍城墙上的火炮,“欧阳伦送来的新式火器,正好拿他们试试威力!”
姚广孝合十行礼:“殿下既已决断,贫僧自当留守城中,确保后方无虞。”
朱棣点头:“有劳大师了。”
天色微明,阿鲁台的大军已逼近燕番边境外。他望着远处,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传令,全军突击!冲进去好好劫掠一番,再擒朱棣!”
然而,就在北元骑兵即将冲锋之际——
“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骤然炸响,燕军城头的火炮喷吐火舌,炮弹如流星般砸入北元军阵,瞬间掀起一片血浪!
“埋伏?!”阿鲁台瞳孔骤缩,还未等他反应过来,两侧密林中突然杀出无数燕军铁骑,为首之人金盔玄甲,正是燕王朱棣!
“阿鲁台!”朱棣长枪一指,声如雷霆,“本王在此,还不下马受降!”
阿鲁台怒吼:“朱棣!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两军轰然相撞,刀光剑影,血染黄沙。朱棣亲率精锐突阵,长枪如龙,所过之处北元骑兵纷纷坠马。阿鲁台挥刀迎战,两人在乱军中交锋,刀枪相击,火花迸溅!
“铛——!”
阿鲁台虎口震裂,心中骇然:“这朱棣,竟有如此武艺?!”
朱棣冷笑:“阿鲁台,你败局已定,何必顽抗?投降本王,尚可留你一命!”
阿鲁台咬牙怒喝:“休想!我乃黄金家族后裔,岂能降你明狗!”
朱棣眼中寒光一闪:“冥顽不灵!”
他猛地一枪横扫,阿鲁台勉强格挡,却被震落马下!燕军亲卫一拥而上,瞬间将其制服!
北元残军见主帅被擒,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逃。朱棣高举长枪,厉喝:“降者不杀!”
战后,燕番边境外尸横遍野,但燕军大胜,阿鲁台大军终究未能踏入燕番一步。
朱棣坐在大帐内,看着被五花大绑押进来的阿鲁台,淡淡道:“阿鲁台,你还有何话说?”
阿鲁台怒目而视:“要杀便杀,何必废话!”
朱棣轻笑:“杀你容易,但本王惜才。你若愿降,本王可保你部落不灭,甚至……让你继续统领旧部。”
阿鲁台一愣,随即冷笑:“你想让我替你卖命?”
朱棣目光深邃:“天下大势,你比我清楚。北元已亡,草原终究要归于一统。与其被蓝玉赶尽杀绝,不如……换个活法。”
阿鲁台沉默良久,终于咬牙道:“……你要我做什么?”
朱棣满意地笑了:“很简单,从今日起,你便是燕藩的‘北境镇抚使’,替本王……镇守草原。”
帐外,姚广孝手持佛珠,望着远方,低声自语:“殿下之志,岂止于燕藩……”
京城,太极殿。
朱标端坐龙椅,太上皇朱元璋则坐在一侧的紫檀椅上,神色威严。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中带着几分热烈——北元残部连遭重创,乃儿不花战死,阿鲁台被擒,这可是大明立国以来对北元最大的一场胜仗!
兵部尚书手持象牙笏板,率先出列奏道:“陛下,此次北伐大捷,蓝玉将军斩首三万,俘虏两万,燕王殿下更是生擒阿鲁台,实乃我大明之福!臣请陛下下旨,犒赏三军!”
朱标微微颔首,面带笑意:“此战确实大快人心,蓝玉、燕王皆有功于社稷,自当封赏。”
然而,就在此时,户部尚书郭资突然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标目光转向他:“讲。”
郭资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此次北伐,朝廷调集大军近八万,耗费粮草、军械、饷银共计三百七十万两,而燕藩虽出兵助战,但其军费并未独立核算,仍由朝廷承担。如今战事已毕,燕藩既得北境安宁,理应承担部分军费!”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
当即有官员立刻反驳:“郭尚书此言差矣!燕王乃朝廷藩王,燕藩亦是大明疆土,此次北伐乃朝廷统筹,岂能因燕藩受益便要其额外承担军费?若依此例,日后各边镇战事,是否都要当地自行承担?”
郭资冷笑:“这位大人此言,莫非是要朝廷永远做冤大头?燕藩此次不仅未受损失,反而收降阿鲁台部众,扩充实力!朝廷大军浴血奋战,难道燕藩不该有所表示?”
又有一位御史也站了出来,厉声道:“郭尚书此言,莫非是要离间陛下与燕王?燕王乃陛下亲弟,此次大捷,燕王功不可没!若强行索要军费,岂不让天下藩王寒心?”
郭资不甘示弱:“御史此言,是要以私情废公理?朝廷财政艰难,若处处迁就藩王,国库如何支撑?”
“你们不当家自然不知柴米贵!”
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而朱元璋却一直未发一言,只是眯着眼睛,手指轻轻敲击扶手,似在思索。
朱标见状,轻咳一声,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父皇,您看此事该如何定夺?”朱标恭敬问道。
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标儿,你是皇帝,你来决断。”
朱标的目光越过争执的群臣,落在站在文官队列中的欧阳伦身上。
这事还得问问自己这个妹夫的意见。
“欧阳妹夫,“朱标温声道,“此事你有何见解?“
欧阳伦整了整衣冠,稳步出列。他清俊的面容上带着从容的笑意,声音却异常清晰:“回陛下,臣以为郭尚书所言极是。“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低语。欧阳伦不慌不忙地继续道:“臣有三点浅见,请陛下垂听。“
“其一,军费分摊乃古今常理。此次燕藩不仅保全疆土,更收编阿鲁台部众万余,战马数千匹。按《大明会典》兵部则例,边镇获此等战利,当折银上缴太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最新章节,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最新章节,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