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506 精准刺杀,如期而至

小说:大清话事人 作者:忧郁笑笑生 更新时间:2024-10-24 06:25:5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苏州府。

  傍晚,道前街。

  “顺德饭馆”的掌柜梅云松如同往常一样,上板打烊。

  不同的是,

  铺子里多了3个人。

  “皇上有密旨,不惜一切代价诛杀李逆。”

  “什么时候动手?”

  “梅侍卫,你来讲。”

  “嗻。”

  ……

  矮胖的梅云松坐下,腰间围裙油腻腻,也不打算解开。

  压低声音说道:

  “近日,李贼要下来视察民情、招揽人心。路线不清楚,但目的地大致可以推测。”

  “一处是城内十泉街新开的成药销售点,一处是城南新挖成的河道。这两处都是民用工程,目的是招揽民心,所以,到时候李逆的护卫们一定会让百姓近距离围观。”

  御前二等侍卫兼粘杆处首领,尹塔,

  眼睛里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诸位兄弟,成败在此一举。击杀李贼,报效皇上。”

  说罢,

  割开左手小指将鲜血滴入酒坛。

  众人有样学样,将混合后的血酒喝下。

  死士,不畏死亡。

  他们都是从小培养,日日洗脑。

  尹塔告诉所有人,

  如若能成功击杀李郁,在场所有人的画像都会供入紫禁城某阁和一众功臣们并列,永享皇家供奉。

  ……

  梅云松高挑的老婆,就静静站在一旁。

  尹塔注意到了,

  指着她:

  “梅侍卫,让你内人撤离,明日就走。”

  “大人,奴家不想走。”

  众人扭头望着举着油灯的女人,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到了凸起的肚子上。

  “她有孕了?”

  “是。”

  尹塔盯着她:

  “你想清楚,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奴家想清楚了,女子身份会比你们更好接近目标。”

  油灯焰跳动了几下~

  众人不再纠结。

  默默商议行动细节,尽可能把刺杀方案做的周密。

  ……

  纵观历史,

  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

  当两个集团矛盾无法缓和之时,一般会考虑战争。

  但,

  在战争之外,还有2个选择:和亲、刺杀。

  这2者的共同点是——能够以最小代价达成最大收益。

  一个是极致的暴力。

  一个是极致的柔软。

  ……

  刺杀,初次使用的成功概率最大。

  随后概率越来越低。

  所以,尹塔提出“首战即决战”,拿出粘杆处在苏州府积攒的全部力量一次性干掉李郁。

  众人一直商量到深夜,

  然后梅云松下厨做了几道菜——酿鲮鱼、四杯鸡、拆鱼羹,还有一坛花雕酒。

  众人也不客气,大快朵颐。

  “老梅,你这手艺哪儿学的?”

  “祖传。”

  “比御厨做的好吃。”

  众人点头,都在宫里吃过剩下来的赏赐御菜,真不如老梅的手艺。

  ……

  尹塔突然抓住他手腕,低声:

  “嫂夫人的事,你再考虑一下?”

  梅云松黯然,痛苦万分。

  再望向自己老婆,眼神里已然有几分哀求~

  然而,

  女人坚定摇头。

  “我娘家当初被恶霸陷害,死的死,逃的逃,无处伸冤。10岁那年被挑进了粘杆处,13岁时奴家亲眼瞧着恶霸全家23口被沉入水塘。”

  “奴家,唯愿以死报皇恩。”

  她走到梅云松面前,微微弯腰。

  “夫君,对不住。”

  ……

  粘杆处侍卫为了潜伏,集体割掉了辫子。

  虽说此举是大逆不道,但众人倒也不担心,因为压根就没可能活着回京城~

  他们平日里积极的和街坊打交道,时常出言辱骂清廷昏官。

  辱骂昏官是底线。

  不可能辱骂乾隆。

  前明有东林党,我大清也有朋党。

  这些人该死。

  该骂。

  ……

  来顺德饭馆吃饭的客人身份未必很高。

  但是,

  许多人能够接触到中枢信息。

  这几十年里,粘杆处作为皇权触手,在西域、在中亚草原、在罗刹腹地活动,战绩斐然。

  他们早就悟出了一个道理,收集情报未必要潜入敌酋寝宫或者到敌人的档案库窃取原件。

  细作只需在距离敌酋中枢不远的位置,以合理身份正常生活,用眼睛和耳朵接收各路信息。

  然后,

  将这些“信息碎片”拼起来,结合自己的大胆推断补齐空白处。

  最终,

  就能得到一份完整的情报。

  这种方式又被叫作“情报搜集与研判”,最大的优点是不容易暴露。

  因为他们从不主动刺探,从不结交关键人员。

  ……

  道前街周边原先有江苏巡抚衙门,江苏按察使衙门,如今是吴国的主要官署所在。

  安保非同一般。

  每个衙门门口都有士兵站岗,街道有流动巡警。

  区域内原先有一处佛塔,考虑安全因素已被拆毁。

  之后,

  在街区的4角各修筑了一处瞭望砖塔。

  不分刮风下雨,都有武装士兵站岗。

  若有事,则开枪示警。

  驻扎在盘门的一个步兵连会以最快速度赶到,封锁周边。

  ……

  数年前,

  白莲教在苏州府整了一出大活儿。

  死士驾驶满载火药的马车把按察使衙门炸掉了半边。

  吴廷吸取教训,在道前街街区周边的所有入口布置拒马。

  马车若要驶入,需呼唤巡警帮忙挪开拒马。

  平日里不影响行人出入。

  这样一来,杜绝了“白莲马车旧事”。

  ……

  次日清晨,

  顺德饭馆正常营业,烟火缭绕。

  门口却来了2名巡警。

  “梅掌柜的,例行检查。”

  “好嘞好嘞,二位请。”

  梅云松笑靥如花,像个皮球般从后厨滚了出来,围裙永远油腻腻~

  领头的巡警嗅了嗅鼻子,竖起大拇指:

  “地道。”

  “军爷待会别走,我炒俩拿手菜。”

  俩人没有搭话,先看后厨再看后院,又步入杂物间翻看。

  临走时,还盯着屋顶看了几眼。

  抛下一句:

  “小心火烛。”

  “是,是。”

  ……

  梅云松望着俩人离开的背影,低声说道:

  “娘子,我们的机会快来了。”

  巡警署外松内紧,对道前街、十泉街、书院巷、卧龙街所有沿街店铺住宅实行了入户检查。

  同时,

  将周边制高点全部落实到人。

  稍有常识之人都猜到有大人物要出行,安保规格如此之高,怕是城东的那位要下来体察民情了。

  尹塔暗自庆幸,

  顺德饭馆内并无任何违禁品。

  相比面积庞大、鱼龙混杂的京城,苏州府城太小太拥挤,不适合囤积武器。

  ……

  吴皇宫很难接近,那块地原先都是农田,仅有零星几户人家居住。

  皇宫落成之后,李郁一口气把周边6里的土地都买下来了。

  反正吴国皇室有产业,有钱。

  先做排水,之后夯实填平垫高~

  这样一来陌生人想靠近吴皇宫,马上就会被卫兵发现。

  所以,

  这一次李郁的出行,就成了粘杆处弥足珍贵的刺杀机会。

  机会,错过就不再。

  ……

  3天后,

  天气晴冷。

  车队从皇宫内驶出~

  最前方是100名禁卫骑士手持旌旗开道。

  之后是一连串的4轮马车,形制一致。

  如果不掀开帘子的话,谁也不知道陛下在哪辆车里。

  两侧,有皇宫禁卫军步兵随行。

  部分人携带长枪,多数人仅仅腰挎佩剑和短枪。

  随着吴廷制度的一步步完善,

  组建了皇宫禁卫军系统,包含原先的警卫处、机要处、秘书处、联络处,总务处。

  总编制1500人。

  所有人员都经历了多次筛选,确保忠诚无暇。

  每逢年节,

  宫内会赐下赏赐,作为饷银的补充。

  所以,

  这些人的饷银一般,但实际到手很多。

  ……

  随行的马车里还有皇后以及多位大臣署长。

  从相门入城,之后稍稍拐了一个弯,车队就驶入十泉街。

  李郁坐在车里,

  听到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万岁,万岁,万岁。”

  至于说这些百姓是自愿来的还是底下人组织起来的?

  李郁不会自找无趣。

  哪怕贵为皇帝也要懂得人情世故,不该问的事少问,省的徒增烦恼。

  车队放缓了速度,缓缓停下。

  “陛下,到了~”

  一名侍卫打开车门,李郁低头走下车厢。

  ……

  不远处,

  一间崭新的铺子张灯结彩。

  大门上面“御药局”,三个烫金大字格外醒目。

  药铺,分上下两层。

  很气派~

  和门口寒酸的价格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几十种常见药丸,标价从1文到10文不等。

  门口的宣传板上,还将各种药丸对应的病症、主要特征仔细列出,方便买药之人自行对号入座。

  一楼是廉价成药。

  二楼是白胡子老中医坐诊,各种昂贵药材一应俱全。

  ……

  坦率的讲,廉价成药只要产量和质量能够不出纰漏,绝对是利民工程。

  李郁环视周围,见大多数百姓衣裳崭新整洁,其中不乏满面红光的胖子,就知这定然是我吴国的“良善百姓”,

  于是频频颔首,

  发表了极具感染力的讲话。

  收获热烈掌声3次,欢呼4次。

  不乏有被感动的百姓热泪滚滚,当场嚎啕大哭。

  有那么一瞬间,

  李郁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玉皇大帝、救苦救难的弥勒佛,有些飘。

  皇帝怎么了?

  皇帝也需要高端的情绪价值啊。

  ……

  卫生署长吴敖在武昌忙着搞野战医院,没能见到这振奋的一幕。

  不过,

  在场的所有人都认为吴署长前途无量,是教育(科教文卫)大臣的很强竞争者~

  这让农业署范署长很是郁闷,

  身为姑苏范氏后裔,早期从龙。

  范氏原本是教育大臣的不二人选,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范氏内部,恨不得这个臭卖药的身染重疾死在武昌。

  ……

  人群当中有个便衣胖子,特别兴奋。

  他就是司马尚~

  身为苏州府民判,主持“公厕、马桶”项目搞的有声有色,赢得了所有人的好评。

  这次又自告奋勇的组织了这场欢迎。

  想来,

  未来的前程可期。

  他和吴敖的关系不错,所以今日之举既是为自己发力,也是为朋友发力。

  司马尚可是老官宦,他知道人在官场,要想走的稳,必须有三俩好友。

  总得来说,

  他是个颇具眼光、且能干事的小人。

  ……

  听到陛下讲“要让天下百姓无饥饿之虞,无病痛之苦”时,司马尚立马举起右手捏拳。

  瞬间,

  人群中一直瞅着他的几名桩子带头鼓掌、欢呼。

  然后,

  所有人跟着欢呼。

  又是一次山呼海啸,隔着老远的百姓都能听见。

  道前街,

  梅云松心不在焉的切着肉,一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却没有痛感。

  “掌柜的,上菜。”

  “好嘞。”

  客人笑问道:

  “老板娘今日怎的不在?”

  “哦哦,她去看热闹了。”

  客人笑笑,今日十泉街那边确实很热闹。

  要不是身为衙门文吏,他也想去凑凑热闹~

  ……

  御药局门前的气氛实在热烈,李郁也被感染。

  演讲的时间明显变长,内容明显发散。

  从健康问题,谈到了粮食问题。从粮食问题,又谈到了教育问题。

  归根结底,

  都是幸福问题。

  禁卫军按剑周围肃立,恪尽职守,确保无人过度靠近陛下。

  大臣们面带微笑,心里嘀咕陛下今日话多了。

  此刻,

  最幸福的是司马尚,感觉自己又摸透了陛下几分脾性。

  原来咱的陛下喜欢这种感觉,悟了悟了。

  ……

  突然,

  一名衣着朴素的女子拎着食盒挤到人群最前面。

  高呼:

  “民女杨娥,代全家磕谢陛下再造之恩。”

  人群的目光齐刷刷投过来,就连侍卫们也聚焦此女。

  李郁一愣,

  却不知这是预先安排还是意外收获?

  总之,

  这名女子面相看着颇为温善,顶着大肚子,

  艰难跪下:

  “民女乃是道前街顺德饭馆掌柜之妻。因为和拙夫在家乡活不下去了,一路逃难到这苏州府。苏州人善良,照顾小铺生意。陛下仁厚,给了我全家新生。”

  杨娥眼眶微红,泪珠大颗大颗滴落。

  “这是民女的一点心意~”

  ……

  说罢,将食盒举过头顶。

  1名侍卫接过打开盒盖~

  里面的酒菜还冒着热气,香气扑鼻,显然刚出锅不久。

  人群中的司马尚有些不安,询问身边一属官:

  “是这样吗?”

  “回老爷,确是掌柜的内人,下官和同僚吃饭时见过。”

  司马尚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很不爽。

  抱怨道:

  “贱民不懂规矩。过后派个人去顺德饭馆提点一下,这叫僭越,再有下次,别怪老爷不客气。”

  “是。”

  司马尚不好意思当场发作。

  心想,

  下次再有类似的活动得全部动用演员,一个真的老百姓也不能放进来,净添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清话事人,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大清话事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