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523章 平定三郡

小说:我父刘玄德 作者:网文老大爷 更新时间:2025-04-15 23:27:2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诸葛亮自上任原豫章故郡以来,所做与陆逊较为相似,先以吕蒙、凌统等人率精锐亲卫外出侦探地形,察知豪强。

  此时的豫章郡虽然分为三郡,可形势却一点儿都不比会南以及丹阳郡来的轻松。

  在豫章郡东部,现在的鄱阳郡中,有彭材、李玉、王海等起兵作贼叛乱,袭扰地方,威逼县城,以及聚众两万余人。

  同时,豫章郡中部,又有山越宗帅尤突举众四万余人梅岭一带,并积极联合鄱阳湖流域的彭虎等豪强举作乱。

  而在豫章郡的南部,也即是如今新建的赣郡一带,山越大豪潘临豫章不服王化,举兵抗拒汉军,驱赶汉民以及朝廷官吏。

  再加上豫章东部(今上饶一带),豪强僮芝兴兵作乱,如今更自立为庐陵太守,盘踞在当地为非作歹,横征暴敛。

  至于豫章大姓(如南昌涂氏、宜春谌氏)间的私兵冲突,驱逐官吏,那更是数不胜数。

  在这种情况之下,诸葛亮进行了分而化之的策略,因病施药。

  他先是将兵力聚集到豫章郡治南昌城中,用以震慑当地大姓。

  随后,诸葛亮选择了南昌本地声名最为狼藉的涂氏为目标,发檄文声讨其罪,令其出降。

  在遭到拒绝之后,即出兵镇压。

  吕蒙、凌统等人率领傅彤、霍笃、霍峻等精兵强将,仅仅只用了半个多时辰,就攻破了涂氏位于南昌城外的坞堡,阵斩一百余级,生俘一千一百余青壮。

  牵涂氏之族长于南昌城门,献俘诸葛。

  这一举措,大大震惊了当地各大士族豪强,汉军强大的战力和悍不畏死的作风,直接震慑的南昌诸多士族豪强一时失声。

  随后,诸葛亮又在豫章郡守的配合之下,抚诱并举,征召南昌刘氏、宜春谌氏等豪强子弟为官,从而成功的安抚住了当地大姓豪族,并从他们手中夺回了部分的治权,同时也将各大豪族的私兵聚集了起来,建成了为数四千余人的郡、县兵。

  紧接着,诸葛亮飞书江陵,向当地的水军中郎将蒋钦求援,得其援助一千水军精锐并战舰两百余艘。

  再以这支水军精锐为核心,辅以豫章本地豪强的水军一千余人,由吕蒙亲率本部精锐千人,以三千人之军,夜袭彭虎所部水寨,一战功成,阵斩七百余级,溺死千余,俘获一万余户,四万余人。

  彭虎为吕蒙重伤所擒,余部望风而降。

  同时,凌统则率傅彤、霍峻,领本部精锐两千人,并豫章郡兵两千人,合兵四千,与尤突正面决战,大败之,阵斩两千余级。

  随后,又进战突袭尤突据点,再破之,霍峻阵斩尤突麾下悍将尤牙,傅彤砍断尤字大旗,并生擒尤突。

  余众溃散之后,陆续请降,皆照准。

  经此两战,豫章中部不服王化的山越、汉族豪强一扫而空,生获青壮百姓四万余人,老弱妇孺七万。

  诸葛亮随即下令,从中拣选精锐万余人,建水军两千人。

  豪强僮芝见汉军主力西走,鄱阳空虚,以为有可乘之机,故此率麾下精锐六千余人出山,企图偷袭鄱阳。

  结果在鄱阳城外,为霍笃所率本部一千精锐所败,仓皇逃走。

  此战,霍笃阵斩四百余级,俘虏两千余人,僮芝可谓是精锐尽丧,再不复先前之势。

  随后,诸葛亮休养生息,安抚地方,鼓励桑农,并积极招抚地方豪族,不再用兵。

  周围叛军豪强,山越头领都为诸葛用兵所骇,气势大为之沮,叛军势力变得低调了起来。

  秋收之后,山越叛军本以为诸葛亮会动兵,却迟迟不见汉军动作,眼见天气渐冷,大雪即将封山,不由长松了一口气,以为诸葛亮今年不会再战,大为松懈了起来。

  可诸葛亮却在入冬之后,悄然出兵。

  以水军为依托,诸葛亮兵分两路,一路沿鄱水,自鄱阳出发,兵力六千人,兵锋直指昌平。这里也就是后世的景德镇,周围皆是山地,汉民、山越混居。

  其中彭材、李玉、王海就在此处叛乱,威胁鄱阳。

  先前僮芝进攻鄱阳时,他们也想要呼应,只是因为僮芝误以为鄱阳空虚,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这才拒绝了彭材等人的合兵之议。

  彭材等人在昌平周围聚拢了两三万人,其中既有汉民,也有山越民,就连彭材等人,也俱是混血血统。

  僮芝在鄱阳城外惨败之后,彭材等人担心汉军进攻,一直担惊受怕。

  结果直到入冬之后都没见汉军动作,自然从上到下就松懈了下来。

  等到发现汉军突袭的时候,汉军都已经出现在了营寨外了。

  仓促迎战,仅仅只是抵抗了一个时辰后就宣告营门失守,彭材为吕蒙所斩,李玉为霍峻所斩,王海见机得快,请降成功,留得了一条性命。

  吕蒙此战斩首四百八十余级,俘虏两万余众,其中半数都是青壮。

  而另外一路则以凌统为主将,沿余水进军上饶地区,目标正是先前在鄱阳城外惨败的僮芝。

  大败而归的僮芝回到上饶地区后,声望大减,麾下诸多山越小部族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好在汉军没有乘胜追击,给了僮芝镇压不服,清理内乱的机会。

  看着入冬之后汉军都没动静,僮芝也是长松了一口气,放松了下来。

  就在僮芝想着明年重新举兵,再战鄱阳,报仇雪恨的时候,凌统所率的汉军已经到了他眼皮子底下。

  等到汉军发起攻势时,僮芝仍然不信。

  直到凌统带着亲卫铁甲士冲到他面前时,僮芝惊骇之下,竟跪地请降。

  僮芝一投降,山越军的士气彻底崩溃,士卒非降即逃。

  外面大雪封山,山越人普遍没有汉军的越冬准备,这时候即便逃出去了,也是毫无生路。

  汉军能够如此行动,完全是因为诸葛亮为汉军准备好了极为充足的后勤补给,以及超额的运输力,汉军一路行军,每到宿营,即是普通士卒都能享受到热水泡脚的待遇。

  正是因为如此,汉军才能在冬日行军作战,而没有造成大量的伤病减员。

  汉军的大获全胜,早就在诸葛亮完美的后勤补给上注定了。

  这正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也。

  因此,接下来的几天里,山越人又纷纷从大山中走出,向汉军请降。

  很快,汉军大胜,生擒僮芝的消息传了出去,不仅仅是僮芝城寨中的士卒重新跑回来投降。就连整个上饶地区,原本依附于僮芝的汉民豪强、山越部落们也纷纷请降。

  七八天的时间内,凌统所部竟收得山越部众三万余户,近二十万人,整个上饶地区为之一平。

  诸葛亮在收到捷报之后,先后派人安抚众人,并计划在开年之后,将他们移往平原,编户齐民,并派出官吏指导山越百姓耕作桑农。

  一时之间,原豫章境内竟为之一清,各地叛军乱匪,山越豪强悉数为汉军清剿,只剩下了最南面,如今新建赣郡之内的山越大豪潘临所部。

  这并非是因为潘临太强,而是因为其地处偏远,又是群山环绕,暂时不易进军罢了。

  如今豫章郡内群豪降服,乱军尽除,只剩下潘临一部,也就显得格外显眼了。

  可以想见的是,今年开春之后,汉军肯定会集结主力南下。

  到那时候,潘临要面临的很可能是上万人的汉军主力精锐。

  此时的诸葛亮、吕蒙、凌统等人还不知道南面贺齐、高顺、郑宝的大胜。

  这样一来,潘临这数万人已经陷入了汉军东、北四五万大军的包围之中。如果再考虑到南海郡和桂阳郡的汉军,那当真就是四面合围,十面埋伏的死局了。

  可见,潘临虽然暂时还在苟延残喘,也已经是疥藓之患,无足轻重了。

  若是潘临知机,趁早投降,那还不失保全阖家老小的机会。

  若真是要顽抗到底,那真就是给刘封麾下的诸将们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会稽南部的局势,那是历史上原有的格局,当地的这些山越、汉民豪强也都是在这个时候举兵造反的。

  这些人并不会因为来的不是孙策,而是刘封就不造反了。甚至因为刘封对汉化、制度化推行力度更大而造反的更为积极。

  本质的矛盾是刘封推行改土归流的措施与当地汉民豪强、山越大酋想要维持统治的目标是截然相反,互相冲突的。

  但豫章郡、丹阳郡这一波造反却是大大出乎了刘封的意料。

  虽然这个本质矛盾依旧在,可刘封为了进攻荆州,抽空了扬州本地的精锐武力,境内大部分地区纯粹是靠本地的士族豪强以及有限的县兵、郡兵在维持。

  因此,刘封对豫章、丹阳郡的士族豪强,乃至于山越大酋都稍稍放松了一些,再加上先前周瑜、贾逵等部也进行过清剿行动。

  本以为这些措施是能够维持到荆州战事结束的。

  可刘封还是高估了这些士族豪强,山越大酋的智商,也低估了他们的贪婪和野心。

  这些人是一点儿都不想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甚至还想要趁机扩大自己的权柄。

  陆逊、诸葛亮所平定的这些叛乱,原本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但发生的时间却绝不是现在。

  可现在却是一股脑儿的爆发出来,虽然有着不少好邻居的暗中挑拨,但更大的原因必然是因为这些人对改土归流的怨恨、厌恶和反抗。

  这些人抱团式的反叛,就是想要趁着扬州军主力西征的机会,掀翻刘封在当地的统治,然后以此来和刘封谈判,讨要好处,乃至于是自治的幻想。

  刘封将诸葛亮、陆逊、庞统三人分派各地,既是希望用他们之才干平定叛乱,镇抚地方。同时也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些考验,获取功勋,积攒资本。

  现在看来,三人做的都要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好。

  其中最为出彩的是诸葛亮和陆逊。

  其实这个结果也很符合事实,毕竟这两位可都是武庙级别的军事家。

  倒是庞统的表现也很亮眼,完全对得起刘封对他的培养和信任。

  想必经此一役,日后越级拔擢这三人,应该也没有多少人会不服了。

  诸葛亮的奏报上与贺齐、陆逊一样,除了汇报事情经过和战果外,还谈到了增建县邑的事情,

  就以豫章为例,上饶、昌平等地依旧地广人稀,完全可以再拆分几个新的县邑出来。

  历史上上饶地区这里也有贵溪、弋阳、玉山等县分属,可见仅仅以上饶一县管辖,的确还是太过松散了。

  对于诸葛亮、贺齐、陆逊等人的所请,刘封是极为赞同的,但他并没有立刻决断,而是将权力下放给了诸葛亮等人,允许他们先行勘探,有了结果之后,上报幕府裁决。

  贺齐、诸葛亮、陆逊、庞统四人的捷报,大大减轻了刘封以及整个扬州州府、左将军幕府的压力。

  同时,他们的大胜,以及对地方势力的清剿,无疑也会大幅度的增强扬州州府、左将军幕府对地方实权的掌控。

  这些掌控可不是毫无意义的,这些掌控就意味着更多的钱粮,更多的人力,更多的物资。

  肉眼可见的是,今年扬州的赋税一定会上升一个台阶,仅以刘封自己保守估计,钱粮方面恐怕最少也能上涨整整一成。

  更别说这些人大胜,还斩获了为数惊人的钱财、粮食、珍宝了。

  光是贺齐所部,就封存了数十万石粮食,这些粮食原本都是洪明等人的军粮,如今悉数落入了贺齐之手。

  同样,诸葛亮在豫章的行动也是一般。

  打完之后才发现,除去消耗外,竟然还血赚了许多,光是粮食又净收入了数十万石,这还不算其他的皮毛、木材、财帛等等物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完全是因为地方势力对地方权柄、赋税的窃取。

  这些原本是国家的赋税,结果全部流入到私人的腰包,甚至成为了他们豢养私兵,对抗国家,保存自身非法权力的资本。

  如今对抗失败,这些物资自然也会重新为国家所掌控了。

  不过这种横财也只能发一次,毕竟如此数量的粮食、钱财、各类物资,也是这些地头蛇们辛辛苦苦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积攒下来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父刘玄德,我父刘玄德最新章节,我父刘玄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