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李基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在场似乎已经渐渐明白过来的众人,继续开口道。

  “南阳郡人口冠绝大汉,高达二百余万,算是隐户黑户甚至高达三百万之多,袁术岂会轻易放弃这个经营多年的地方?”

  “再兼之此前荆州牧刘表碍于袁氏威望,对于袁术占了荆州南阳也只能是听之任之,既管不了,亦没有充足的借口收回。”

  “南阳郡又是与汝阳郡相邻,冷静下来的袁术,又岂会没有同时占了这两个人口大郡的贪念?”

  顿了顿,李基手中的折扇又在南阳郡与汝阳郡相邻的南北区域划了一下,道。

  “可如今一来,袁术很有可能将同时遭到荆州刘表与其余袁绍嫡系诸侯的打击……”

  “除此之外,则是与司隶相接的兖州,所分布的又大多是实力较弱相互不和的小诸侯各占一郡,此分别是为了给吕布东出虎牢关所准备!”

  这一句句结合着各个诸侯的官职封赏,再加上地图上明显做出来的标识,让李基所说的话既是简单明了,更是具备着异常的说服力。

  同样也是皱着眉头的赵云,开口道。

  “这么说来,中原之地除了兖州、豫州之外,惟有青州、徐州尚能勉强保住一方安宁?”

  “安宁?恐怕没有安宁也。”

  李基摇了摇头,道。

  “青州的黄巾残党持续多年久久未平,据悉已有百万之数……”

  “徐州或已被陶恭祖经营多年,且此次封赏未曾变动陶恭祖的徐州牧一职,仅仅是为陶恭祖赐爵加封武职,可陶恭祖年迈,其身体未必能支撑多少时日。”

  “陶恭祖一倒,或便是徐州大乱之时。”

  “并且……”

  顿了顿,李基又遥指司隶以西的区域,道。

  “马腾领凉州牧,可三辅之地有董贼残党盘踞,遑论是马腾欲要东进,还是益州刘焉出川,都必先取三辅之地。”

  “陈公台深知董贼残党麾下的西凉铁骑难缠,欲借马腾与刘焉之手继续对付董贼残党也。”

  随着李基的话音落下,在场众人几乎是一片静寂,看着悬挂着的大汉十三州地图,仿佛已经看到了不久后即将在各地燃起的熊熊战火。

  或许,在董卓入京彻底在腐朽的大汉身上埋上最后一捧土后,乱世就已经不可避免。

  然而,陈宫所用的阳谋,无疑是给即将燃起的乱世之火直接倒了一大盆火油。

  陈宫所想的,无非便是借此彻底瓦解关东诸侯们的联盟,让诸侯们因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彻底撕破脸皮,继而让原本弱势但掌控天子拥有一定大义的吕布可以“火中取栗”。

  而刘备忍不住露出了一抹苦笑,道。

  “这么说,偌大的大汉反倒仅有扬州勉强尚存些许安宁,并没有被陈宫掺杂诸侯进来与我相斗?”

  一旁的郭嘉开口道。

  “主公,其实并非是陈宫没有针对我等,相反……其实陈宫针对我等的手段,先生适才已经陈述了出来。”

  “嗯?”

  刘备略微一怔,迅速回想了一遍刚刚李基所说的内容,却是有些不明白其中何处与吴郡产生了关联。

  郭嘉见状,看了李基一眼,回应郭嘉的则是一个鼓励的眼神,甚至给郭嘉让开了些许位置,道。

  “奉孝既已有判断,那便说说罢。”

  “是,先生。”

  郭嘉应了声,然后开口道。

  “主公,扬州本就是地广人稀,其余郡国与先生治政多年的吴郡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兵力上更不是同一层次。”

  “所以陈公台无论如何直接往扬州掺沙子,都不可能会是主公的对手,所以表面上干脆就什么都没做。”

  “然而,实际上陈公台为了钳制主公,最大的安排便是不动陶恭祖的徐州牧之位。”

  “陶恭祖年迈不堪,已无进取之心,独占徐州亦仍是守户之犬,难成威胁,更不可能逐鹿中原。”

  “然而,陶恭祖与主公却是交好多年,此番结盟之中亦多次为主公助威,主公又是以仁德为本,师出无名之下如何会与陶恭祖交恶?”

  “可吴郡若是想要北进中原,最为合适的道路便是徐州!”

  “因此,在陈公台眼中,陶恭祖的存在便是对主公最大的阻碍,若是主公强取徐州,那仁德之名便是自此尽散也。”

  关羽此刻微微垂眸,直言道。

  “那不是还有豫州与荆州吗?今大哥为扬州牧,尽领扬州之地后,还与荆州、豫州相邻,何必一定要走经徐州?”

  郭嘉深知关羽傲慢的性格,倒也不恼,道。

  “如此亦正中陈公台下怀也!”

  “若是取荆州,莫非要主公与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表同室操戈乎?此亦损主公之名,更兼之主公亦难以师出有名。”

  “而攻豫州,袁术则是三面受敌,此或亦是陈公台报复袁术的手段之一,让袁术彻底走向末路。”

  “然而,袁术终是袁氏之人,与袁绍之斗,为了是争夺袁氏正统。”

  “袁术若被逼向绝路,说不准便会选择屈服袁绍,且如今一来主公便会成为了袁氏眼中最大的敌人,很可能会倾尽袁氏之力抵挡主公北上。”

  关羽闻言,微微皱眉,有心想要找出这个小书童话语之中的错漏之处,却是无果。

  这让关羽下意识地看向李基……

  或者说,除了关羽之外,在场听罢郭嘉分析之人此刻将目光投向李基的并不在少数。

  甚至就连郭嘉也同样如此,以确认自己的判断是否存在错漏。

  对此,李基干脆抚掌而赞,道。

  “假以时日,或奉孝远超于我也。”

  郭嘉心中顿时大喜,这可是这么多年以来首次被李基如此夸赞,连忙向着李基拱手道。

  “郭嘉能有今日,全蒙先生栽培指导,何敢言超过先生?”

  李基摆了摆手,道。“奉孝不必谦逊,汝之判断准确无误,基同样也无甚可补充,足以独当一面也。”

  这一刻,郭嘉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动,明白这是李基在特意抬高自己,替自己在主公以及一众将领面前树立威望。

  须知,多少文士相轻,类似于许攸、郭图那般为了争夺地位而内斗不断才是常态。

  类似于李基这般不惜主动抬高郭嘉的,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影响的行为,反倒是极其罕见的。

  ‘先生有萧何之风也……’

  郭嘉心中对于李基越发的信服敬仰之余,其余将领对于郭嘉也是升起了几分重视。

  此前,郭嘉在吴郡之中明面上仅是李基的小书童,出入府衙也像个小透明那样。

  如今得了李基当众的称赞与认可,足以让郭嘉在刘备集团直接有了一定的立足之地。

  不过,在场众人除了对郭嘉能力有了一定认可之外,更多的人担忧的是即将变得异常严峻的乱世。

  而看着在场众人似乎都变得凝重的神色,李基略微沉吟了一下,却是笑了出声,从容淡然地开口道。

  “或许,这便是陈公台迟迟才与诸侯们谈判协商的原因所在,耗费了数天时间慢慢思考出来的阳谋。”

  “将大汉十三州化作一棋盘,让各方诸侯反目厮杀,而为吕布争取一个东出虎牢关横扫天下的机会……”

  李基说着说着,眼角余光忽然注意到了摆在刘备桌案上的好几份不同的诏书,脸上猛然一变,直接抓起了那几份诏书看了起来,脱口而出。

  “不对!”

  “什么不对?”有些没能反应过来的刘备,开口问道。

  李基继续细细地来回对比了几分诏书上的内容,一直都显得从容的脸色多了几分变化,开口道。

  “诏书上的用印不对。”

  此言一出,茫然之人不在少数。

  而李基的眼眸微微一垂,迅速地将近来那一部分颇有些疑惑之处串联了起来,已然知道了问题何在,沉声道。

  “诏书上所用之印,绝非传国玉玺!”

  “如若吾没有料错的话,传国玉玺已然失窃,不在天子手中。”(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最新章节,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