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龙省(马来半岛)新马府。
这里原本叫做满剌加,后来被华人改为了马六甲,听起来顺口多了。
然后因为这个马字,又引来了许多马姓人的汇聚,其中最多的,就是广州番禺马家和潮州普宁的马家。
马姓虽然也算是大姓,不过大多居住在陕甘等地,岭南来说,算是绝对的小姓,所以比较愿意抱团,不像陈、李、黄、梁、林、叶这些岭南大姓,他们人多势众根本不用太抱团,就能过的不错。
此后,马姓在马六甲开枝散叶,虽然作为主体的番禺马氏是说白话的,普宁马氏则是说潮州话,但在南洋,长时间的杂居,冲淡了彼此在语言上的隔阂。
加上朝廷一直在南洋推行南京官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是拓殖的汉人之间说话还鸡同鸭讲,那还怎么守望互助。
于是,经过二十多年,南洋那些来自两广、福建和赣南、浙东南温州一带的人,比他们家乡那些同族的官话讲的好多了。
甚至朝堂上,岭南的官员一张口,大家就知道他是哪的,但南洋籍的官员一张口,基本都默认要么是南京周边的,要么是北京周边,官话实在是标准。
没有了语言的隔阂,番禺马和普宁马的区别,就没有那么明显了,都是汉人,文化和饮食以及道德观念本就大致一样,现在话都说开始趋同的,自然很快就融入到了一起。
在这两家马氏和其他马姓人的融合中,以他们为代表的华人,在当地话语权越来越强。
很快他们不但参与了附近的锡矿开采和贸易,还在周围用筑水田固土、修建水塘、沟渠等办法,极大减少了热带雨季长时间暴雨带来的水土流失,开垦出了十多万亩的良田。
而之后的事情,就非常的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十多万亩良田,实在太吸引人了。
就算这些马姓汉人不嗜杀,不想要把土人都搞成他们的农奴佃户,他们也要保证马六甲城内的两三万土著,以及周边密林其他地方的几万土著,不来打他们土地的主意。
更别说,朝廷实际上一直在暗中支持,甚至怂恿汉人用刀枪搞融合和兼并。
每年北大年兵工厂和新山兵工厂完全就是以打骨折,甚至打骨折还赊账的方式卖给华人大量枪支弹药。
当年兴龙省还叫安戴省的时候,便在第三任安戴总督四川人张问陶授意下,安戴镇军提督畲族人蓝廷和,悄悄将镇军中做军官和士兵的马氏子都放了回去。
这一下,直接就引爆了冲突,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华人比谁都清楚,现在自家勇士回来了,又不缺枪弹,自然要先下手为强。
就这样,经过两年的不间断的冲突,人数只有一万多,但大部分是丁壮的华人马氏,将总数在十一二万的马六甲土著打死了三万多人。
剩下的,除了有一两万人逃进雨林深处,其余的男人基本成了马氏族人的农奴。
而大多数女人,则被马氏丁壮霸占,开始为他们繁衍后代。
再之后,马家人觉得马六甲还是有土著的痕迹,于是把马六甲改成了马六家。
再再之后,随着下南洋的越来越多,马家人在南洋的第二代也出生并长大,马六家城再次兴旺了起来,城中人口来到了七八万,周围田亩扩张到了二十多万亩。
朝廷趁机在马六家成了一个府,以马六家为府城,改名为新马。
新马城中,马耀宗戴着白色的大帽,穿着十分清凉的半臂和短裤,脚上踏着最新款的皮凉鞋。
别小看这双皮凉鞋,在此时可是高科技产品,毕竟硫化橡胶等技术还没成熟多少年。
而原本多用在女装上的半臂,如今却成了男人们最喜欢的,稍微改进一下,跟后世的短袖差不多的时兴衣服就出现了。
“三少爷,你可回来了,知府李大人在府衙召集乡贤们议事呢,老爷担心这北佬耍手段,叫你一起去。”
马耀宗听完,顾不上回家休息,把给母亲买的几匹蜀锦交给身边的土人仆役,自己则登上了家仆开来的蒸汽车,往府衙而去。
此时的蒸汽车又朝前跨进了一大步,因为谁也没想到,包括莫子布也没想到,追随路易十六女儿夏洛特公主来的法兰西高端人才中,竟然混进了一个叫菲利普.勒本的家伙。
此人是历史上煤气机的发明者,这种用电火花点燃煤气产生动力的机器,是最早的内燃机之一,也是现代汽车工业向前一大步的重要标志。
而菲利普.勒本的研究在法兰西并不受重视,这不是法兰西高层和科学家们短视,而是他们不是莫子布这样的穿越者,并不能肯定内燃机和汽车就是未来。
但明确知道历史上汽车发展进程的莫子布,在一次意外发现了菲利普.勒本的发明和论文之后就如获至宝。
莫子布不但给了菲利普.勒本大虞国民身份,还特意让人把科举明算科的试卷用法语翻译了一份,等菲利普.勒本考中明算科以后,立刻就简拔到了内廷翰林院。
要官给官,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两年时间,在莫子布的大力支持下,菲利普.勒本带着三十几人的小团队,就把煤气机这种最原始的内燃机给搞出来了。
目前已经能稳定以十八到二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全重两吨左右,连续行驶八个小时以上了。
所以,虽然目前人们还是称这内燃机车为蒸汽车,但实际上蒸汽车已经跨过了蒸汽的阶段,真正进入了汽车时代。
“还是你们南洋人会享受,这蒸汽车,比马车舒服多了,还能自己享受一番驾驶的乐趣。”
跟在马耀宗旁边的,是他洪武太学的同学姚景杉,这位江南才子有些新奇的坐上汽车,左顾右看的。
马耀宗单手掌握着方向盘,也颇有几分得意,“南洋太热了,没有什么大牲畜能扛得住这酷热,更别说拉车了,不多发展一下汽车,出门总不能骑大象吧。”
目前的汽车,仍然不能替代传统的畜力,所以越往南见到的汽车就越多,原因就跟马耀宗说的一样,越往南越热,什么大牲口都扛不住,人也扛不住。
同时,越往南,人力资源就越紧张,运大件货物没了大牲口,交通缺少人力黄包车,自然汽车的重要性就上来了。
。。。。
知府衙门中,挂左布政使衔的新马知府,山西忻州静乐县人李銮宣,正眯着眼睛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广式凉茶,等待城内几大家族的人过来。
知府挂左布政使衔也算是南洋的一种特色了,一是为了给愿意到这种极热之地来治理地方的官员们一些优待,这样如果能调走,回到神州赤县那就不是知府,而是高官大员了。
当然,这种挂衔的布政使并不是从二品大员,而是从三品。
第二个原因嘛,就是南洋像新马城这种由大族大姓开发,大量田产地产由他们掌握的情况非常常见,如果不给知府、知县高配,就很有可能拿捏不了这些地方土豪。
没过多大一会,新马府十大家族的人就到齐了。
此时新马府管辖区域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大马的马六甲州、霹雳州和槟榔屿州相加,人口五十一万,华人约有四十二三万上下。
而这十大家族掌握的人口,接近三十万,且其中十个家族中就有七个是姓马的。
想到这些,李銮宣李知府就不禁有些牙疼,若不是为了这从三品的官身,再干些年就能调回神州赤县去当富庶地方的高配道台,或者在南洋就地升任布政使,他才不想来呢。
他妈的,官没个官样子,民没个民样子,李知府一看来的十大家族族长个个身着锦袍赐服,心里更是不爽。
这些人中,穿赐云豹服的,乃是拓殖有功,也就是把当地建设的好的。
穿赐飞虎服的,要么是从军中以战功退役,要么就是满手血腥惩治土人,手里几百条人命的。
跟这些锦衣华服的族长相比,他这从三品挂左布政使衔的知府大人,反倒显得有些过于质朴了。
而这些人进来之后,完全没有神州赤县那些乡贤耆老看到知府大人战战兢兢,满脸讨好的样子,他们只是主动见礼之后,没等知府大人让他们坐下,自己就大模大样的坐到了椅子上。
而且他们连谁该坐哪把交椅都清清楚楚,绝不会弄错。
因为在南洋,知府、知县遇到大事召集这些人来议事,是经常发生的,双方都已经轻车熟路了。
“这两位少年俊杰面生的很,似乎从未见过?”知府李銮宣指着刚进来马耀宗和姚景杉问道。
“府台,此乃老夫第三子马耀宗,这位是他的好友南直隶人姚景杉,他们是洪武太学的同学。”
番禺马的族长,一个身材雄壮,方面阔口,一看年轻时就是狠人中狠人的半百老者开口了。
此时,作为在大虞排名前三的洪武太学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毕业后只要不乱整,都很有前途,特别是在南洋,那就更加珍贵了,因此知府李銮宣也高看了一眼。
“既然是士林新秀,亦当有座。”李知府把手一挥,命衙役们端来了两方锦凳。
当然,这些南洋的土豹子们不知道,李知府这么大方给座,不单因为这俩是洪武太学的学生,更因为李知府看姚景杉第一眼就觉得有些眼熟,后来一听是南直隶人,立刻就想起来是谁了。
这姚景杉不是别人,是桐城派大文学家姚鼐的幼子,母亲出身东洋使司朝日省大阪府丹南忠义侯(丹南藩)高(木)家。
这姚鼐与太上皇相交莫逆,姚景杉的母亲就是太上皇赐给姚鼐的。
同时,今年十八岁的姚景杉自小又跟皇帝长兄,追封琼王的莫子潢第三女临高郡主定亲,李知府当年在姚鼐府上赴宴时,见过一面。
“陛下的旨意,朝廷的命令都已经到了,新马府要出十万亩的土地,用来安置新的拓殖百姓。
诸位乡贤是新马的擎天白玉柱,手中良田阡陌成群,这十万亩的土地,肯定大多是要从诸位乡贤这里出的。
当然,朝廷肯定不会白拿,所有的土地丈量定级过后,都会按市价购买。
同时,陛下批准了新的拓殖法案,从今日起,这南洋的土人,就能正大光明的教化他们了。
咱们新马府的密林中至少还有七八万土人,这都需要诸位召集义从健儿,协助官军前去搜捕。”
对于朝廷来说,肯定不能允许马家这种大家族完全掌控当地。
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好鸟,你让他们一手遮天,他们就敢在当地搞家族式的黑社会组织,完全攫取当地治权,把所有非本家族的人都当奴隶牛马来对待。
所以当局势稳定之后,朝廷往往会出一笔钱,强行从当地大族中收购一部分土地,分给其他下南洋的百姓。
且大族拿了卖地的钱,往往还要继续跟随朝廷政策,往更难的地方或者新近纳入统治的地方去拓殖。
比如目前最火热的大小瞻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北贺洲西岸。
只是对于大族来说,他们辛苦开垦的良田,哪舍得卖,这种地完全就是有价无市,可以传给子孙万代的。
是以,知府李銮宣的话音刚落,屋内直接就炸了锅,一群族长乡贤哇哇大叫。
脾气暴躁,城府不深的,嘴里已经在不停描述各种生殖器官了。
而李知府早就习惯了这些,只要他们不指名道姓骂自己,一切都当没有听见。
马耀宗的父亲,番禺马氏的族长见李知府脸皮奇厚,完全没有被激怒,反而还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就知道这一关没那么好过。
要是这李知府急了跟他们对喷起来,亦或者拿出官威压人,甚至打他们一顿板子,他们完全不怕,反而可以借题发挥把事情闹大,把水搅浑,最好是能弄到共和议会里面去。
南洋的共和议会,可不是神州赤县那种样子货。
“大人,朝廷里这是出奸臣了啊,我们新马府一共不过五十余万亩的良田,我们十家人手中,总共也不到三十万亩,这一下就要划出去十万亩,实在难以让人接受!”番禺马的族长说道。
兴龙省(马来半岛)毕竟不是南暨省(爪哇岛),耕地面积完全不能和后者相比,十万亩的土地,可真不少。
“有失才有得嘛。”李銮宣李知府看这些大族吃瘪,心里甜的跟蜜糖似的,他啜饮了一口凉茶,好像这苦苦的玩意都变甜丝丝的了。
“朝廷自然知道这要求有些过分,不过目前我大虞朝的形势就是这样,各有各的难处,大家要多克服克服。
当然,陛下仁爱厚德,不会让你们吃亏的,因此已经恩准新马府今年可以给三个镇守使的官位,以及一个大瞻洲亲藩君男的爵位,就看诸位谁肯为朝廷分忧解难了。”
听起来似乎不错,三个世袭罔替跟土司差不多的镇守使,以及一个属于贵族的华人亲藩男爵。
但屋内的十大族族长依然不为所动,因为现在早就过了南洋的初创时期了。
这时候的镇守使,大多封地就在雨林深处,不但需要自己去开垦建设,也远没有十几二十年前那么好弄。
至于大瞻洲的亲藩男爵,那更呵呵了,能淘金的地方肯定不会封,不能淘金的地方,他妈的,毒蛇成群,大老鼠站起来比人都高,据说还会拳击。
那他妈是去当贵族吗,那是去当野人好不好!
“诸位,诸位,这人呐,目光要放长远一点,当年这新马府除了府城,不也是处处瘴疫,遍地蛇鼠嘛。
咱们哪一家没有丁壮被猪婆龙和大蟒蛇吞杀过,但现在呢,不也是鱼米之乡了。
你们现在身家丰厚,但是却没有官帽更没有爵位,难道不该趁现在这个机会,为子孙再打拼打拼?”
李銮宣李知府还在循循善诱,但善财难舍,这可是十万亩地啊!
“府台大人说的有理,不过去开发地方当镇守使,去大瞻洲做男爵我们都可以,出钱出力都行。
但是这地,是我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哪有一道命令,就强要我们卖的?”
马耀宗的父亲番禺马氏族长没有出来说话,但另一个马氏的族长不乐意了,他梗着脖子看着知府李銮宣,颇有几分不服的样子。
给脸不要脸,那就拿你当出头鸟吧,李知府在心里冷哼了一声,站起身来,看着这位族长。
“照你这么说,这新马府就是你家的是吧?”李銮宣甩了甩官服的袖子,一句白话国骂就出口了。
“我叼你妈的,你他妈的在老家的时候是个什么东西,看见了满清衙役都要被吓得抖三抖的玩意,现在倒是人模狗样了起来!
叼你妈的,当年你是怎么下南洋的,还记得不?
当年你他妈是坐着万岁爷免费运人的大船下来的,不但没收你一文钱船费,还管你全家吃穿。
到了地方怕你们饿死,又给三月的粮食,吃完了还可以继续申请。
怕你打不过土人,上好的刀枪免费给你,还专门派人来教你用。
怕你们得病,神仙水(奎宁水)、河仙石散(蒙脱石散)等上好药物,不要钱发给你们用。
怕你们种地亏本,五年不曾收一文钱的赋税。
这一切,都是万岁爷自己掏内帑给垫上的,以至于他老人家御极二十多年,宫室舍不得修,秀女舍不得选,一饭不过三菜一汤,四时八节常服不过四套,省下一分一厘,都他妈给了你们这些白眼狼。”
“我叼你妈的!”李知府越说越气,把官服下摆往裤子里面一扎,袖子一撸,一个飞踹就把这出头鸟给踹倒,随后骑到他身上就是拳如雨下。
这出头鸟马族长年纪不小了,好日子过了十来年,早就没有当年的勇武,猝不及防之下竟然没有还手之力,被四十岁还算身强体壮的李知府骑在身上打的嗷嗷惨叫。
雾草!
姚景杉都被惊呆了,堂堂左布政使穿着从三品的官服,就在府衙后堂痛殴乡贤,打的是拳拳到肉,惨叫连连。
震惊之余,这位马上要升格为姚仪宾的太学生只觉得大开眼界,果然人说南洋民风彪悍,这哪只是民风彪悍啊,这官风也。
这他么哪是读书人,你这当初学的不是论语,是抡语吧!
姚景杉哪知道,没有他这名门之后在,没有他这种能把李銮宣李知府今日英勇事迹传扬出去的人在,这位知府大人,绝不至于如此彪悍。
但既然有这种完美的传声筒在,李知府肯定要好好表现一下咯。
他没有那个胆子做强项令,但是做一个为国为民打击豪强之强拳令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这里原本叫做满剌加,后来被华人改为了马六甲,听起来顺口多了。
然后因为这个马字,又引来了许多马姓人的汇聚,其中最多的,就是广州番禺马家和潮州普宁的马家。
马姓虽然也算是大姓,不过大多居住在陕甘等地,岭南来说,算是绝对的小姓,所以比较愿意抱团,不像陈、李、黄、梁、林、叶这些岭南大姓,他们人多势众根本不用太抱团,就能过的不错。
此后,马姓在马六甲开枝散叶,虽然作为主体的番禺马氏是说白话的,普宁马氏则是说潮州话,但在南洋,长时间的杂居,冲淡了彼此在语言上的隔阂。
加上朝廷一直在南洋推行南京官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是拓殖的汉人之间说话还鸡同鸭讲,那还怎么守望互助。
于是,经过二十多年,南洋那些来自两广、福建和赣南、浙东南温州一带的人,比他们家乡那些同族的官话讲的好多了。
甚至朝堂上,岭南的官员一张口,大家就知道他是哪的,但南洋籍的官员一张口,基本都默认要么是南京周边的,要么是北京周边,官话实在是标准。
没有了语言的隔阂,番禺马和普宁马的区别,就没有那么明显了,都是汉人,文化和饮食以及道德观念本就大致一样,现在话都说开始趋同的,自然很快就融入到了一起。
在这两家马氏和其他马姓人的融合中,以他们为代表的华人,在当地话语权越来越强。
很快他们不但参与了附近的锡矿开采和贸易,还在周围用筑水田固土、修建水塘、沟渠等办法,极大减少了热带雨季长时间暴雨带来的水土流失,开垦出了十多万亩的良田。
而之后的事情,就非常的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十多万亩良田,实在太吸引人了。
就算这些马姓汉人不嗜杀,不想要把土人都搞成他们的农奴佃户,他们也要保证马六甲城内的两三万土著,以及周边密林其他地方的几万土著,不来打他们土地的主意。
更别说,朝廷实际上一直在暗中支持,甚至怂恿汉人用刀枪搞融合和兼并。
每年北大年兵工厂和新山兵工厂完全就是以打骨折,甚至打骨折还赊账的方式卖给华人大量枪支弹药。
当年兴龙省还叫安戴省的时候,便在第三任安戴总督四川人张问陶授意下,安戴镇军提督畲族人蓝廷和,悄悄将镇军中做军官和士兵的马氏子都放了回去。
这一下,直接就引爆了冲突,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华人比谁都清楚,现在自家勇士回来了,又不缺枪弹,自然要先下手为强。
就这样,经过两年的不间断的冲突,人数只有一万多,但大部分是丁壮的华人马氏,将总数在十一二万的马六甲土著打死了三万多人。
剩下的,除了有一两万人逃进雨林深处,其余的男人基本成了马氏族人的农奴。
而大多数女人,则被马氏丁壮霸占,开始为他们繁衍后代。
再之后,马家人觉得马六甲还是有土著的痕迹,于是把马六甲改成了马六家。
再再之后,随着下南洋的越来越多,马家人在南洋的第二代也出生并长大,马六家城再次兴旺了起来,城中人口来到了七八万,周围田亩扩张到了二十多万亩。
朝廷趁机在马六家成了一个府,以马六家为府城,改名为新马。
新马城中,马耀宗戴着白色的大帽,穿着十分清凉的半臂和短裤,脚上踏着最新款的皮凉鞋。
别小看这双皮凉鞋,在此时可是高科技产品,毕竟硫化橡胶等技术还没成熟多少年。
而原本多用在女装上的半臂,如今却成了男人们最喜欢的,稍微改进一下,跟后世的短袖差不多的时兴衣服就出现了。
“三少爷,你可回来了,知府李大人在府衙召集乡贤们议事呢,老爷担心这北佬耍手段,叫你一起去。”
马耀宗听完,顾不上回家休息,把给母亲买的几匹蜀锦交给身边的土人仆役,自己则登上了家仆开来的蒸汽车,往府衙而去。
此时的蒸汽车又朝前跨进了一大步,因为谁也没想到,包括莫子布也没想到,追随路易十六女儿夏洛特公主来的法兰西高端人才中,竟然混进了一个叫菲利普.勒本的家伙。
此人是历史上煤气机的发明者,这种用电火花点燃煤气产生动力的机器,是最早的内燃机之一,也是现代汽车工业向前一大步的重要标志。
而菲利普.勒本的研究在法兰西并不受重视,这不是法兰西高层和科学家们短视,而是他们不是莫子布这样的穿越者,并不能肯定内燃机和汽车就是未来。
但明确知道历史上汽车发展进程的莫子布,在一次意外发现了菲利普.勒本的发明和论文之后就如获至宝。
莫子布不但给了菲利普.勒本大虞国民身份,还特意让人把科举明算科的试卷用法语翻译了一份,等菲利普.勒本考中明算科以后,立刻就简拔到了内廷翰林院。
要官给官,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两年时间,在莫子布的大力支持下,菲利普.勒本带着三十几人的小团队,就把煤气机这种最原始的内燃机给搞出来了。
目前已经能稳定以十八到二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全重两吨左右,连续行驶八个小时以上了。
所以,虽然目前人们还是称这内燃机车为蒸汽车,但实际上蒸汽车已经跨过了蒸汽的阶段,真正进入了汽车时代。
“还是你们南洋人会享受,这蒸汽车,比马车舒服多了,还能自己享受一番驾驶的乐趣。”
跟在马耀宗旁边的,是他洪武太学的同学姚景杉,这位江南才子有些新奇的坐上汽车,左顾右看的。
马耀宗单手掌握着方向盘,也颇有几分得意,“南洋太热了,没有什么大牲畜能扛得住这酷热,更别说拉车了,不多发展一下汽车,出门总不能骑大象吧。”
目前的汽车,仍然不能替代传统的畜力,所以越往南见到的汽车就越多,原因就跟马耀宗说的一样,越往南越热,什么大牲口都扛不住,人也扛不住。
同时,越往南,人力资源就越紧张,运大件货物没了大牲口,交通缺少人力黄包车,自然汽车的重要性就上来了。
。。。。
知府衙门中,挂左布政使衔的新马知府,山西忻州静乐县人李銮宣,正眯着眼睛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广式凉茶,等待城内几大家族的人过来。
知府挂左布政使衔也算是南洋的一种特色了,一是为了给愿意到这种极热之地来治理地方的官员们一些优待,这样如果能调走,回到神州赤县那就不是知府,而是高官大员了。
当然,这种挂衔的布政使并不是从二品大员,而是从三品。
第二个原因嘛,就是南洋像新马城这种由大族大姓开发,大量田产地产由他们掌握的情况非常常见,如果不给知府、知县高配,就很有可能拿捏不了这些地方土豪。
没过多大一会,新马府十大家族的人就到齐了。
此时新马府管辖区域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大马的马六甲州、霹雳州和槟榔屿州相加,人口五十一万,华人约有四十二三万上下。
而这十大家族掌握的人口,接近三十万,且其中十个家族中就有七个是姓马的。
想到这些,李銮宣李知府就不禁有些牙疼,若不是为了这从三品的官身,再干些年就能调回神州赤县去当富庶地方的高配道台,或者在南洋就地升任布政使,他才不想来呢。
他妈的,官没个官样子,民没个民样子,李知府一看来的十大家族族长个个身着锦袍赐服,心里更是不爽。
这些人中,穿赐云豹服的,乃是拓殖有功,也就是把当地建设的好的。
穿赐飞虎服的,要么是从军中以战功退役,要么就是满手血腥惩治土人,手里几百条人命的。
跟这些锦衣华服的族长相比,他这从三品挂左布政使衔的知府大人,反倒显得有些过于质朴了。
而这些人进来之后,完全没有神州赤县那些乡贤耆老看到知府大人战战兢兢,满脸讨好的样子,他们只是主动见礼之后,没等知府大人让他们坐下,自己就大模大样的坐到了椅子上。
而且他们连谁该坐哪把交椅都清清楚楚,绝不会弄错。
因为在南洋,知府、知县遇到大事召集这些人来议事,是经常发生的,双方都已经轻车熟路了。
“这两位少年俊杰面生的很,似乎从未见过?”知府李銮宣指着刚进来马耀宗和姚景杉问道。
“府台,此乃老夫第三子马耀宗,这位是他的好友南直隶人姚景杉,他们是洪武太学的同学。”
番禺马的族长,一个身材雄壮,方面阔口,一看年轻时就是狠人中狠人的半百老者开口了。
此时,作为在大虞排名前三的洪武太学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毕业后只要不乱整,都很有前途,特别是在南洋,那就更加珍贵了,因此知府李銮宣也高看了一眼。
“既然是士林新秀,亦当有座。”李知府把手一挥,命衙役们端来了两方锦凳。
当然,这些南洋的土豹子们不知道,李知府这么大方给座,不单因为这俩是洪武太学的学生,更因为李知府看姚景杉第一眼就觉得有些眼熟,后来一听是南直隶人,立刻就想起来是谁了。
这姚景杉不是别人,是桐城派大文学家姚鼐的幼子,母亲出身东洋使司朝日省大阪府丹南忠义侯(丹南藩)高(木)家。
这姚鼐与太上皇相交莫逆,姚景杉的母亲就是太上皇赐给姚鼐的。
同时,今年十八岁的姚景杉自小又跟皇帝长兄,追封琼王的莫子潢第三女临高郡主定亲,李知府当年在姚鼐府上赴宴时,见过一面。
“陛下的旨意,朝廷的命令都已经到了,新马府要出十万亩的土地,用来安置新的拓殖百姓。
诸位乡贤是新马的擎天白玉柱,手中良田阡陌成群,这十万亩的土地,肯定大多是要从诸位乡贤这里出的。
当然,朝廷肯定不会白拿,所有的土地丈量定级过后,都会按市价购买。
同时,陛下批准了新的拓殖法案,从今日起,这南洋的土人,就能正大光明的教化他们了。
咱们新马府的密林中至少还有七八万土人,这都需要诸位召集义从健儿,协助官军前去搜捕。”
对于朝廷来说,肯定不能允许马家这种大家族完全掌控当地。
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好鸟,你让他们一手遮天,他们就敢在当地搞家族式的黑社会组织,完全攫取当地治权,把所有非本家族的人都当奴隶牛马来对待。
所以当局势稳定之后,朝廷往往会出一笔钱,强行从当地大族中收购一部分土地,分给其他下南洋的百姓。
且大族拿了卖地的钱,往往还要继续跟随朝廷政策,往更难的地方或者新近纳入统治的地方去拓殖。
比如目前最火热的大小瞻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北贺洲西岸。
只是对于大族来说,他们辛苦开垦的良田,哪舍得卖,这种地完全就是有价无市,可以传给子孙万代的。
是以,知府李銮宣的话音刚落,屋内直接就炸了锅,一群族长乡贤哇哇大叫。
脾气暴躁,城府不深的,嘴里已经在不停描述各种生殖器官了。
而李知府早就习惯了这些,只要他们不指名道姓骂自己,一切都当没有听见。
马耀宗的父亲,番禺马氏的族长见李知府脸皮奇厚,完全没有被激怒,反而还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就知道这一关没那么好过。
要是这李知府急了跟他们对喷起来,亦或者拿出官威压人,甚至打他们一顿板子,他们完全不怕,反而可以借题发挥把事情闹大,把水搅浑,最好是能弄到共和议会里面去。
南洋的共和议会,可不是神州赤县那种样子货。
“大人,朝廷里这是出奸臣了啊,我们新马府一共不过五十余万亩的良田,我们十家人手中,总共也不到三十万亩,这一下就要划出去十万亩,实在难以让人接受!”番禺马的族长说道。
兴龙省(马来半岛)毕竟不是南暨省(爪哇岛),耕地面积完全不能和后者相比,十万亩的土地,可真不少。
“有失才有得嘛。”李銮宣李知府看这些大族吃瘪,心里甜的跟蜜糖似的,他啜饮了一口凉茶,好像这苦苦的玩意都变甜丝丝的了。
“朝廷自然知道这要求有些过分,不过目前我大虞朝的形势就是这样,各有各的难处,大家要多克服克服。
当然,陛下仁爱厚德,不会让你们吃亏的,因此已经恩准新马府今年可以给三个镇守使的官位,以及一个大瞻洲亲藩君男的爵位,就看诸位谁肯为朝廷分忧解难了。”
听起来似乎不错,三个世袭罔替跟土司差不多的镇守使,以及一个属于贵族的华人亲藩男爵。
但屋内的十大族族长依然不为所动,因为现在早就过了南洋的初创时期了。
这时候的镇守使,大多封地就在雨林深处,不但需要自己去开垦建设,也远没有十几二十年前那么好弄。
至于大瞻洲的亲藩男爵,那更呵呵了,能淘金的地方肯定不会封,不能淘金的地方,他妈的,毒蛇成群,大老鼠站起来比人都高,据说还会拳击。
那他妈是去当贵族吗,那是去当野人好不好!
“诸位,诸位,这人呐,目光要放长远一点,当年这新马府除了府城,不也是处处瘴疫,遍地蛇鼠嘛。
咱们哪一家没有丁壮被猪婆龙和大蟒蛇吞杀过,但现在呢,不也是鱼米之乡了。
你们现在身家丰厚,但是却没有官帽更没有爵位,难道不该趁现在这个机会,为子孙再打拼打拼?”
李銮宣李知府还在循循善诱,但善财难舍,这可是十万亩地啊!
“府台大人说的有理,不过去开发地方当镇守使,去大瞻洲做男爵我们都可以,出钱出力都行。
但是这地,是我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哪有一道命令,就强要我们卖的?”
马耀宗的父亲番禺马氏族长没有出来说话,但另一个马氏的族长不乐意了,他梗着脖子看着知府李銮宣,颇有几分不服的样子。
给脸不要脸,那就拿你当出头鸟吧,李知府在心里冷哼了一声,站起身来,看着这位族长。
“照你这么说,这新马府就是你家的是吧?”李銮宣甩了甩官服的袖子,一句白话国骂就出口了。
“我叼你妈的,你他妈的在老家的时候是个什么东西,看见了满清衙役都要被吓得抖三抖的玩意,现在倒是人模狗样了起来!
叼你妈的,当年你是怎么下南洋的,还记得不?
当年你他妈是坐着万岁爷免费运人的大船下来的,不但没收你一文钱船费,还管你全家吃穿。
到了地方怕你们饿死,又给三月的粮食,吃完了还可以继续申请。
怕你打不过土人,上好的刀枪免费给你,还专门派人来教你用。
怕你们得病,神仙水(奎宁水)、河仙石散(蒙脱石散)等上好药物,不要钱发给你们用。
怕你们种地亏本,五年不曾收一文钱的赋税。
这一切,都是万岁爷自己掏内帑给垫上的,以至于他老人家御极二十多年,宫室舍不得修,秀女舍不得选,一饭不过三菜一汤,四时八节常服不过四套,省下一分一厘,都他妈给了你们这些白眼狼。”
“我叼你妈的!”李知府越说越气,把官服下摆往裤子里面一扎,袖子一撸,一个飞踹就把这出头鸟给踹倒,随后骑到他身上就是拳如雨下。
这出头鸟马族长年纪不小了,好日子过了十来年,早就没有当年的勇武,猝不及防之下竟然没有还手之力,被四十岁还算身强体壮的李知府骑在身上打的嗷嗷惨叫。
雾草!
姚景杉都被惊呆了,堂堂左布政使穿着从三品的官服,就在府衙后堂痛殴乡贤,打的是拳拳到肉,惨叫连连。
震惊之余,这位马上要升格为姚仪宾的太学生只觉得大开眼界,果然人说南洋民风彪悍,这哪只是民风彪悍啊,这官风也。
这他么哪是读书人,你这当初学的不是论语,是抡语吧!
姚景杉哪知道,没有他这名门之后在,没有他这种能把李銮宣李知府今日英勇事迹传扬出去的人在,这位知府大人,绝不至于如此彪悍。
但既然有这种完美的传声筒在,李知府肯定要好好表现一下咯。
他没有那个胆子做强项令,但是做一个为国为民打击豪强之强拳令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汉风烈烈起南洋,汉风烈烈起南洋最新章节,汉风烈烈起南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汉风烈烈起南洋,汉风烈烈起南洋最新章节,汉风烈烈起南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