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西苑梨园。
清丽悠扬的唱戏声悠悠地飘荡着,在梨园戏院里回响。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一位身穿状元戏服的女演员,在前面的戏台上眉飞色舞地唱着。连手带身段比划着,时不时还甩舞着长衣袖,配合着做着各种姿势,时而欣喜,时而妩媚,时而娇羞,尽显她的风韵。
女演员女扮男装,穿上往常只有男子才能穿的状元官服,比其他女角色多了一份难得可见的英武之气,更添魅力。
皇长女朱轩妮坐在最前面,双手撑着下巴,看着戏台上的女驸马,神采奕奕。
坐在正中间的朱翊钧,似乎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戏台上的女演员,但旁边坐着的皇后薛宝琴知道,皇上的心思早就飘走了。
历朝历代的君王,各有各的喜好。
有的喜欢美色,有的喜欢美食,有的喜欢声乐,有的喜欢游玩,有的喜欢玄修
皇上喜欢什么?
应该最喜欢权柄。
美色、美食、声乐、游玩,只是他生活中点缀,让他在操持权柄、治理国家之余,得以轻松一下。
最近朝中不太平。
万历十年,朝野上下都知道,又到了换届之年,又到了商定未来五到十年国策方略的时刻。
各方势力暗潮涌动,庙堂江湖上风起云涌。
皇上要殚精竭虑地应对这一切,这些日子,看着他脸上有了浅浅的黑眼圈,神情有些疲乏。
薛宝琴这才借着陈太后的名头,以几位后妃和诸位皇子公主作陪,拉着皇上来看戏。
“皇上,这黄梅调的《女驸马》最近在京师大受欢迎,皇上不喜欢听吗?”
“喜欢听。这黄梅戏柔婉清丽,跟徽剧截然不同,跟昆曲又有所区别,别有一番滋味。”
“皇上听得似乎有些走神了。臣妾还以为皇上不喜欢听,想着换一曲。”
“不必换,好听。”朱翊钧身子扭了扭,让自己在椅子上坐得更舒服些。
“这黄梅戏还是子理公(谭纶)去江南巡视长江防务时,在安庆听到后,引荐到京师来的。”
“子理公是位雅人,酷爱戏曲,海盐腔、弋阳腔、宜黄腔的兴起,都与他息息相关。徽剧好像也是他与凤洲先生(王世贞)联袂举荐的。”
“是的,不过这两年,子理公也越来越见老了。还有张相、海公,也是日渐苍老,为了大明,他们殚精竭虑,熬老了身体。”
薛宝琴含笑说:“皇上,朝堂上的事,臣妾不敢妄加议言。只是这后宫的事,臣妾要说一说。”
“皇后请说。”
“易国公和温国公,已经举行了成年礼,搬出宫开府居住。只是按照祖宗惯例,他两位也该封王了。
不管怎么说,他俩都是神庙先帝隆庆爷的皇子,皇上的亲兄弟。”
易国公是隆庆帝的三皇子朱翊镐,也就是历史上的正牌朱翊钧。今年十七岁。
温国公是隆庆帝的四皇子朱翊链,今年十四岁。
“礼部已经上题本,说起此事。朕的意思是封他们为郡王。”
“皇上,只封郡王似乎不符祖制啊。”
“朕在隆庆年间,整饬宗室,削藩放庶。那时候为了大明社稷,可以狠狠地下手。现在轮到自家了,就情有可原,要网开一面。
不行。
朕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薛宝琴又问:“封郡王,是不是世袭罔替?”
“他们又不是分宗开支。”朱翊钧摆了摆手。
薛宝琴心里有数。
当年太祖把皇位传给太子朱标一脉,成祖以皇叔身份起兵靖难,抢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
为了遮掩,成祖一边削弱藩王的实权,一边依照“祖制”,让其它兄弟分宗开支,自成一脉。
皇上即位后,一方面把二十多位藩王,削到只剩十位。
万历七年和八年,又抓住机会,除藩德、益、鲁、肃四国,现在藩王只剩下六位,全是太祖册封,其余仁宗、英宗、宪宗封的藩王,悉数削除。
皇上的态度也很明确,皇位从成祖皇帝开始,就从绝嗣的长房移到了四房。
留下六藩王世袭罔替,供奉各支宗庙,表示太祖皇帝有七房子孙传了下来,显得老朱家人丁兴旺,开枝散叶。
现在第四房是总宗嫡脉,谁做皇帝就是宗主,也是老朱宗室的总宗主。
所以四房内部还有什么好分的!
仁、英、宪三庙先帝封的诸位藩王,必须削除,四房一脉相传就好了。
从另一个方面说,太祖皇帝分封的各藩,传了近十代,隔得太远,就算想来抢宗主权,也无法服众,威胁很小。
朱翊镐和朱翊链是先帝的皇子,皇上的亲兄弟,要是依照祖制封藩王,搞世袭罔替,摆明了就是分宗开支,跟皇室抢宗主权!
朱翊钧心里的算盘珠子,都要蹦到薛宝琴的脸上。
不过身为皇后,薛宝琴肯定是支持朱翊钧的此举。
抢宗主权,就是抢皇位啊!
朱翊钧百年之后,皇位就该传给薛宝琴所生的四皇子,朱翊钧的嫡皇子。
提前为儿子消除隐患,薛宝琴巴不得。
薛宝琴说起第二件事,她很委婉地提醒着朱翊钧,“皇上,昨儿臣妾向太后请安时,太后提及,一年多,后宫嫔妃再无显怀,也没有听到出世皇子皇女的啼哭声。
臣妾身为六宫之主,愧对太后,也愧对二祖列宗。臣妾请皇上下诏,广选秀女,以充后宫。”
顺妃王氏生下皇长女朱轩妮、皇六子,但是在万历六年生皇六子时难产,母子同亡。
贵妃宋氏生下皇长子朱常浩、皇三女朱轩婵。
恭妃许氏生下皇二女朱轩婉和皇五子朱常渲,但是在生下朱常渲时落下病根,卧床两年多,万历八年冬天病逝。
淑妃曾氏生下皇二子朱常瀚、皇七子和皇五女朱轩妍。
宁妃葛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涵和皇四女。
康妃董氏生下皇五子朱常浔、皇六女朱轩妙。
薛宝琴生下皇四子朱常衍、皇八子朱常鸿和皇七女。
期间还夭折了皇七子、皇四女、皇七女。
在万历八年冬天,恭妃许氏去世后,西苑像是被老天爷按下了暂停键,一直到现在,五位嫔妃没有再怀孕,自然也没有再有皇子皇女出世。
入内御医所,还有太医院,组织多名名医,反复诊治。
皇上没问题,二十六岁,正是血气方刚,朝阳一般的年纪。
五位后妃身子都只是些小毛病,稍加医治都恢复了健康。
一切都正常,那就只能推到天意头上。
陈太后是最着急的人,除了继续念经颂佛,她还屡屡向皇后薛宝琴暗示,要采取非常举措。
什么非常举措?
那就是往西苑后宫里增加新人。
皇上身体棒棒的,种子好得很,可是播下去就是不发芽,那可能是田地肥力消耗得太多,有些跟不上,需要再休养几年。
可是陈太后不想等,既然旧田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就找膏腴的新田给皇上开垦。
薛宝琴心中苦涩,肯定有所抗拒。
她明面上满口应道,实际上找着各种理由拖延。
可是随着时间飞逝,一晃到万历十年秋冬,将近两年的时间,后妃无一怀喜,不仅陈太后话里更加有话,朝野也是议论纷纷,给薛宝琴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今日她找着由头,直接跟朱翊钧言明。
朱翊钧转头看着薛宝琴。
他知道这一年来,后宫无子嗣诞生,压力最大的就是她。
朱翊钧想了想,“此事先缓缓。”
薛宝琴瞥了一眼朱翊钧左手边三米外,正在聚精会神看戏的陈太后,着急地说:“皇上,此事事关重大,太后心切,朝野关注。”
朱翊钧不在意地答道:“待会朕自会向太后解释。至于朝野,一时半会,没有人有心思关注朕的后宫事宜。”
薛宝琴知道朱翊钧的脾性,定下的事,没有充足的理由,是无法说服他更改的。
她也知道这段时间朝堂上风云激荡,皇上不想分心。
“臣妾知道了。”
朱翊钧又指了指周围,“顺天府热电厂已经建好,顺天尹南宫冶上疏,请求给西苑输电。
电可是好东西,朕允了。再过半个月,施工队可能会进西苑按计划施工。
关防由御马监那边处置,皇后多操些心,节调各处,不要闹出乱子来。”
“是,这是臣妾本职。皇上说这电是好东西,难道跟下水管道和自来水都是一样的好东西?”
西苑从万历元年就大兴土木,铺设下水管道以及输水管道,以及其它配套设施。
到万历五年基本上就修好了。
然后朱翊钧和后妃们就享受起来了。
有抽水马桶,不用再天天早上倒夜壶,干净卫生,没有异味。
有锅炉房,有“御用澡堂子”,还有“人工温泉”,日夜二十四小时有热水。乏了可以泡个热水澡,赛过活神仙。
兴致来了,还可以洗个鸳鸯浴,提高夫妻生活质量。
到了冬天,有暖气供应。
外面大雪纷飞,室内却暖如春夏。
晚上有煤油灯,新款的煤油灯非常明亮,一盏抵过去的蜡烛四五支。虽然有些刺鼻的味道,但还算能忍受。
这样的日子,才叫帝王享受。
陈太后享受后,找着亲近孙儿孙女,就近看顾的理由,留在西苑,不肯回紫禁城慈宁宫。
朱翊钧也顺水推舟,对紫禁城开始改造,不过紫禁城的面积更大,房屋更多,改造没有十年八年是完成不了的。
现在又冒出个电来,薛宝琴有些期待,又是什么好玩意?
“等到电线拉进西苑,晚上会亮如白昼,还有啊,夏天可以吹电风扇,凉爽过暑夏。”
薛宝琴惊喜道:“这么神奇?”
“电,就是个非常神奇的东西。有了它,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奇迹来。”
正说着,冯保匆匆走了进来,看到朱翊钧和薛宝琴在说着话,识趣地在旁边垂头站着。
冯保也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明显多了许多,还有东一点西一点的老人斑。他的样子跟当年的黄锦越来越像了。
他是正德十六年(1511年)生人,现在也快六十岁了。
朱翊钧看到了他,挥挥手:“什么事?”
冯保上前,先恭敬给朱翊钧和薛宝琴叉手长辑,行礼后对着薛宝琴笑了笑。
薛宝琴马上明白是外朝重要的政事,马上坐直了身子,与朱翊钧隔开距离。
冯保凑到朱翊钧耳边,轻声说了一句。
朱翊钧神情不变,但是目光里闪过几许厉色。
清丽悠扬的唱戏声悠悠地飘荡着,在梨园戏院里回响。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一位身穿状元戏服的女演员,在前面的戏台上眉飞色舞地唱着。连手带身段比划着,时不时还甩舞着长衣袖,配合着做着各种姿势,时而欣喜,时而妩媚,时而娇羞,尽显她的风韵。
女演员女扮男装,穿上往常只有男子才能穿的状元官服,比其他女角色多了一份难得可见的英武之气,更添魅力。
皇长女朱轩妮坐在最前面,双手撑着下巴,看着戏台上的女驸马,神采奕奕。
坐在正中间的朱翊钧,似乎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戏台上的女演员,但旁边坐着的皇后薛宝琴知道,皇上的心思早就飘走了。
历朝历代的君王,各有各的喜好。
有的喜欢美色,有的喜欢美食,有的喜欢声乐,有的喜欢游玩,有的喜欢玄修
皇上喜欢什么?
应该最喜欢权柄。
美色、美食、声乐、游玩,只是他生活中点缀,让他在操持权柄、治理国家之余,得以轻松一下。
最近朝中不太平。
万历十年,朝野上下都知道,又到了换届之年,又到了商定未来五到十年国策方略的时刻。
各方势力暗潮涌动,庙堂江湖上风起云涌。
皇上要殚精竭虑地应对这一切,这些日子,看着他脸上有了浅浅的黑眼圈,神情有些疲乏。
薛宝琴这才借着陈太后的名头,以几位后妃和诸位皇子公主作陪,拉着皇上来看戏。
“皇上,这黄梅调的《女驸马》最近在京师大受欢迎,皇上不喜欢听吗?”
“喜欢听。这黄梅戏柔婉清丽,跟徽剧截然不同,跟昆曲又有所区别,别有一番滋味。”
“皇上听得似乎有些走神了。臣妾还以为皇上不喜欢听,想着换一曲。”
“不必换,好听。”朱翊钧身子扭了扭,让自己在椅子上坐得更舒服些。
“这黄梅戏还是子理公(谭纶)去江南巡视长江防务时,在安庆听到后,引荐到京师来的。”
“子理公是位雅人,酷爱戏曲,海盐腔、弋阳腔、宜黄腔的兴起,都与他息息相关。徽剧好像也是他与凤洲先生(王世贞)联袂举荐的。”
“是的,不过这两年,子理公也越来越见老了。还有张相、海公,也是日渐苍老,为了大明,他们殚精竭虑,熬老了身体。”
薛宝琴含笑说:“皇上,朝堂上的事,臣妾不敢妄加议言。只是这后宫的事,臣妾要说一说。”
“皇后请说。”
“易国公和温国公,已经举行了成年礼,搬出宫开府居住。只是按照祖宗惯例,他两位也该封王了。
不管怎么说,他俩都是神庙先帝隆庆爷的皇子,皇上的亲兄弟。”
易国公是隆庆帝的三皇子朱翊镐,也就是历史上的正牌朱翊钧。今年十七岁。
温国公是隆庆帝的四皇子朱翊链,今年十四岁。
“礼部已经上题本,说起此事。朕的意思是封他们为郡王。”
“皇上,只封郡王似乎不符祖制啊。”
“朕在隆庆年间,整饬宗室,削藩放庶。那时候为了大明社稷,可以狠狠地下手。现在轮到自家了,就情有可原,要网开一面。
不行。
朕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薛宝琴又问:“封郡王,是不是世袭罔替?”
“他们又不是分宗开支。”朱翊钧摆了摆手。
薛宝琴心里有数。
当年太祖把皇位传给太子朱标一脉,成祖以皇叔身份起兵靖难,抢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
为了遮掩,成祖一边削弱藩王的实权,一边依照“祖制”,让其它兄弟分宗开支,自成一脉。
皇上即位后,一方面把二十多位藩王,削到只剩十位。
万历七年和八年,又抓住机会,除藩德、益、鲁、肃四国,现在藩王只剩下六位,全是太祖册封,其余仁宗、英宗、宪宗封的藩王,悉数削除。
皇上的态度也很明确,皇位从成祖皇帝开始,就从绝嗣的长房移到了四房。
留下六藩王世袭罔替,供奉各支宗庙,表示太祖皇帝有七房子孙传了下来,显得老朱家人丁兴旺,开枝散叶。
现在第四房是总宗嫡脉,谁做皇帝就是宗主,也是老朱宗室的总宗主。
所以四房内部还有什么好分的!
仁、英、宪三庙先帝封的诸位藩王,必须削除,四房一脉相传就好了。
从另一个方面说,太祖皇帝分封的各藩,传了近十代,隔得太远,就算想来抢宗主权,也无法服众,威胁很小。
朱翊镐和朱翊链是先帝的皇子,皇上的亲兄弟,要是依照祖制封藩王,搞世袭罔替,摆明了就是分宗开支,跟皇室抢宗主权!
朱翊钧心里的算盘珠子,都要蹦到薛宝琴的脸上。
不过身为皇后,薛宝琴肯定是支持朱翊钧的此举。
抢宗主权,就是抢皇位啊!
朱翊钧百年之后,皇位就该传给薛宝琴所生的四皇子,朱翊钧的嫡皇子。
提前为儿子消除隐患,薛宝琴巴不得。
薛宝琴说起第二件事,她很委婉地提醒着朱翊钧,“皇上,昨儿臣妾向太后请安时,太后提及,一年多,后宫嫔妃再无显怀,也没有听到出世皇子皇女的啼哭声。
臣妾身为六宫之主,愧对太后,也愧对二祖列宗。臣妾请皇上下诏,广选秀女,以充后宫。”
顺妃王氏生下皇长女朱轩妮、皇六子,但是在万历六年生皇六子时难产,母子同亡。
贵妃宋氏生下皇长子朱常浩、皇三女朱轩婵。
恭妃许氏生下皇二女朱轩婉和皇五子朱常渲,但是在生下朱常渲时落下病根,卧床两年多,万历八年冬天病逝。
淑妃曾氏生下皇二子朱常瀚、皇七子和皇五女朱轩妍。
宁妃葛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涵和皇四女。
康妃董氏生下皇五子朱常浔、皇六女朱轩妙。
薛宝琴生下皇四子朱常衍、皇八子朱常鸿和皇七女。
期间还夭折了皇七子、皇四女、皇七女。
在万历八年冬天,恭妃许氏去世后,西苑像是被老天爷按下了暂停键,一直到现在,五位嫔妃没有再怀孕,自然也没有再有皇子皇女出世。
入内御医所,还有太医院,组织多名名医,反复诊治。
皇上没问题,二十六岁,正是血气方刚,朝阳一般的年纪。
五位后妃身子都只是些小毛病,稍加医治都恢复了健康。
一切都正常,那就只能推到天意头上。
陈太后是最着急的人,除了继续念经颂佛,她还屡屡向皇后薛宝琴暗示,要采取非常举措。
什么非常举措?
那就是往西苑后宫里增加新人。
皇上身体棒棒的,种子好得很,可是播下去就是不发芽,那可能是田地肥力消耗得太多,有些跟不上,需要再休养几年。
可是陈太后不想等,既然旧田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就找膏腴的新田给皇上开垦。
薛宝琴心中苦涩,肯定有所抗拒。
她明面上满口应道,实际上找着各种理由拖延。
可是随着时间飞逝,一晃到万历十年秋冬,将近两年的时间,后妃无一怀喜,不仅陈太后话里更加有话,朝野也是议论纷纷,给薛宝琴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今日她找着由头,直接跟朱翊钧言明。
朱翊钧转头看着薛宝琴。
他知道这一年来,后宫无子嗣诞生,压力最大的就是她。
朱翊钧想了想,“此事先缓缓。”
薛宝琴瞥了一眼朱翊钧左手边三米外,正在聚精会神看戏的陈太后,着急地说:“皇上,此事事关重大,太后心切,朝野关注。”
朱翊钧不在意地答道:“待会朕自会向太后解释。至于朝野,一时半会,没有人有心思关注朕的后宫事宜。”
薛宝琴知道朱翊钧的脾性,定下的事,没有充足的理由,是无法说服他更改的。
她也知道这段时间朝堂上风云激荡,皇上不想分心。
“臣妾知道了。”
朱翊钧又指了指周围,“顺天府热电厂已经建好,顺天尹南宫冶上疏,请求给西苑输电。
电可是好东西,朕允了。再过半个月,施工队可能会进西苑按计划施工。
关防由御马监那边处置,皇后多操些心,节调各处,不要闹出乱子来。”
“是,这是臣妾本职。皇上说这电是好东西,难道跟下水管道和自来水都是一样的好东西?”
西苑从万历元年就大兴土木,铺设下水管道以及输水管道,以及其它配套设施。
到万历五年基本上就修好了。
然后朱翊钧和后妃们就享受起来了。
有抽水马桶,不用再天天早上倒夜壶,干净卫生,没有异味。
有锅炉房,有“御用澡堂子”,还有“人工温泉”,日夜二十四小时有热水。乏了可以泡个热水澡,赛过活神仙。
兴致来了,还可以洗个鸳鸯浴,提高夫妻生活质量。
到了冬天,有暖气供应。
外面大雪纷飞,室内却暖如春夏。
晚上有煤油灯,新款的煤油灯非常明亮,一盏抵过去的蜡烛四五支。虽然有些刺鼻的味道,但还算能忍受。
这样的日子,才叫帝王享受。
陈太后享受后,找着亲近孙儿孙女,就近看顾的理由,留在西苑,不肯回紫禁城慈宁宫。
朱翊钧也顺水推舟,对紫禁城开始改造,不过紫禁城的面积更大,房屋更多,改造没有十年八年是完成不了的。
现在又冒出个电来,薛宝琴有些期待,又是什么好玩意?
“等到电线拉进西苑,晚上会亮如白昼,还有啊,夏天可以吹电风扇,凉爽过暑夏。”
薛宝琴惊喜道:“这么神奇?”
“电,就是个非常神奇的东西。有了它,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奇迹来。”
正说着,冯保匆匆走了进来,看到朱翊钧和薛宝琴在说着话,识趣地在旁边垂头站着。
冯保也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明显多了许多,还有东一点西一点的老人斑。他的样子跟当年的黄锦越来越像了。
他是正德十六年(1511年)生人,现在也快六十岁了。
朱翊钧看到了他,挥挥手:“什么事?”
冯保上前,先恭敬给朱翊钧和薛宝琴叉手长辑,行礼后对着薛宝琴笑了笑。
薛宝琴马上明白是外朝重要的政事,马上坐直了身子,与朱翊钧隔开距离。
冯保凑到朱翊钧耳边,轻声说了一句。
朱翊钧神情不变,但是目光里闪过几许厉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就是万历帝,朕就是万历帝最新章节,朕就是万历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就是万历帝,朕就是万历帝最新章节,朕就是万历帝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