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太子啊?”
“该改口叫圣上啦……”
“按照流程,等登基大典结束后,圣上就会来城墙之上走一圈,而后再吃午膳?”
“不清楚。”
“也不知道午膳上都有些什么美味……”
雪势愈发浓厚,大离宣武门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说个不停,直到一青衫公子架着马车来此,门前当即一寂,偏头看去,眼底略显错愕。
赵无眠怎么会来此?
曾经行刺皇后的人,又跑到大内门前……这不是打禁卫和那些大内高手的脸吗?
宣武门前的禁卫统领瞧见赵无眠,微微一愣,旋即当即手按腰刀面露煞气……赵无眠当初可是从他们禁卫的包围圈中逃出去的,这若是不给他拿下,那他们禁卫的脸面也就彻底碎了。
刚想拔刀,站在一旁同样维持秩序的侦缉司玉牌捕头姬剑铭连忙过来按住他的手,不言苟笑的冷酷面容带上一丝赔笑之意,“赵无眠虽然曾经行刺过皇后,但如今可是公主的身边人,又是抵御戎人的豪雄……杀不得,至少,也得问问皇后和太……圣上的意见吧?”
禁卫统领瞥了姬剑铭一眼,自知侦缉司其实和赵无眠就是穿一条裤子的……但这话是没错的。
他板着脸,按着腰刀快步走至赵无眠前,将马车拦下,周围还有一群禁军虎视眈眈……虽然不是赵无眠的对手,但气势上可不能输。
“赵大公子来大内,意欲何为?”禁卫统领冷冷问道。
而后不等赵无眠回话,他又补充一句,“此刻大内正在举办登基大典,闲人进不得,据卑职所知,赵公子虽说是公主身边的红人,可毕竟没有官职……当然,赵公子曾冲撞皇后娘娘,按大离律,便是当街问斩也不为过,不过念及公子抵御戎人有功,我等不会对你出手,但你得同我等走一趟。”
这话说得不偏不倚,周围人都是暗暗点头。
赵无眠这架势,估摸是想入宫……但登基大典是谁都能参与的吗?更何况你还有前科。
赵无眠微微颔首,而后道:“不知在诸位看来,是登基大典重要,还是边关军情重要?”
话音落下,赵无眠抬手掀开车帘。
禁卫统领眉梢一蹙,抬眼看去,旋即脸色略带几分错愕,姬剑铭也是好奇看来,而后神情一变,身为侦缉司玉牌捕头,他可是做梦都在想着大离朝要犯罪人,口中惊骇道:
“乌达木的徒弟额日格与国师之子,乌尔吉!?这,这两人身份可不一般,额日格武艺超凡,才不到三十岁,再给他修行十几年定然就是草原上下一个武魁级别的高手,乌尔吉更是统领三大部落……”
禁卫统领其实不认得这两人,但姬剑铭绝不会在这种事上配合赵无眠演戏……这是军情,没人敢拿军情开玩笑。
他略显不可置信看了眼赵无眠,而后朝姬剑铭低声道:“一个武学天才,一个国师之子……这是‘江湖’‘朝堂’两手抓啊……这两个人的命,能换不少边关将士吧?”
姬剑铭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他娘的这可是一个国师徒弟,一个国师之子!戎人大汗就是个傀儡,草原主事的唯有乌达木!这两人说不得知道乌达木什么罩门弱点,再不济也有草原各部落的兵力情报以及部落关系,只要掌握了这些,派人潜入草原合纵连横,离间制衡,让他们自己狗咬狗都不是问题!赵无眠能把这两人抓住,单这功劳,都能封爵了!”
此话一出,禁卫们看向乌尔吉与额日格的眼神都火热起来。
乌尔吉与额日格被五花大绑,面色苍白缩在车厢内,嘴里被堵着,眼看自己两人被当货物一般对待,更是脸上发烫心如擂鼓,但也对此无能为力。
想反抗都反抗不了。
因为观云舒也在车内,她一席僧袍,神情平淡,约莫是嫌弃两个戎人太臭,便坐在靠近车架门帘的位子,距他们三个身位……此刻正一手撑着侧脸,一手抬起长剑,架在乌尔吉和额日格面前,以防这两人惹出什么幺蛾子来。
那禁卫统领也是目光火热打量着乌尔吉与额日格,几秒后恍然反应过来,冷峻严肃的面容下意识勾起一丝笑容,按着腰刀小跑着来至车架前,拱手温和笑道:
“赵公……赵大人,此等军功冠绝三军,戎人入关还没半个月您就抓了这两号人物,不知要提振多少士气……方才您说入宫是有军情禀报,可否详谈?”
姬剑铭小声嘀咕,“前据而后恭,不愧是在宫里办事的……”
赵无眠垂眼看他,“此地商谈军情?”
禁卫统领反应过来,当即朝身侧同僚喊道:“放赵大人入门!”
说罢,他又面带犹豫,小声道:“以卑职的职责,只能将赵大人放入外门,至于能不能越过内门,去太极殿面见圣上……得通报一声才行,而且这位僧尼……”
禁卫统领看向面色平淡的观云舒,面露犹豫……这尼姑明显是和赵无眠一伙的,但这尼姑也不是也不是什么官身,一介江湖人,哪有资格去太极殿?
“我去便可,她留在车内等我。”赵无眠并未多言,只是淡淡挥手,“入门吧。”
“遵命!”
观云舒撑着脸,神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任由赵无眠做主。
那禁卫统领亲自拉住缰绳,牵引着马车缓缓驶入宣武门中。
周围百姓屏气凝神,望着赵无眠坐在马车上的身影,直到他入门后才轰然讨论起来。
“抓了这么两个戎人……赵无眠岂不是已经戴罪立功了?”
“要是这样皇后还要追究,那倒是显得皇后无德小气了。”
“话虽如此,皇家颜面还是要维护的……想必赵无眠只需去坤宁宫谢个罪,再关几天禁闭,这事也就翻篇儿了吧。”
“登基大典正在举办,便有如此好消息……喜上加喜啊。”
“希望圣上和赵无眠能君臣相知,杀乌达木,驱逐戎人……”
“唉,赵无眠可是公主身边的红人,本以为他能混个从龙之功,不过此刻擒了这两人,功劳也一点不小……但公主肯定是不可能登基为帝了。”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公主若想称帝,只能是圣上驾崩……但若是公主杀了圣上,那全天下谁能服她?一个手刃血亲的皇帝,失德暴戾,久必被反,光佑帝便是先例。”
“也是,现在这样就挺好,先把戎人驱逐出去再说。”
入宣武门后,禁卫统领牵引着马车一路来至内门前,才道:
“若圣上肯见赵大人……大人得把马车和兵刃留下,赵大人即便戴罪立功,也不可能剑履上殿……”
“我明白。”赵无眠翻身下马,踏在雪中,视线穿过内门,透过雪幕看去,白石广场上大都是些护卫宫人,舞女乐师,至于大臣们都已经去了太极殿……料想是准备继位了。
他微微抬手,撩起自己的狐裘,露出挂在腰间的一抹青黑色的剑鞘,“这是青冥剑鞘,乃苏家小姐送我的定情信物,青冥剑已被乌达木夺走,还未夺回……这剑鞘可能带着入殿?”
禁卫统领微微一愣,心中想到以赵无眠的本事,若真想干什么大逆不道的事,那拿不拿兵刃,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若他拿着兵刃进殿,事后追究起来,得有他的锅。
但剑鞘……只说不能拿兵刃,这剑鞘算什么兵刃?
追究也追究不到他头上,赵无眠明显前途一片光明,此刻可不能得罪。
禁军统领便拍着胸脯,笑道:“横刀留下即可,至于剑鞘……大人想带就带,这也不算兵刃,不过终究有点关系,但有卑职担着,无事的。”
“多谢了。”
“哪里哪里。”
瞧,这人情就是三言两语就送了?这就是为官之道。
并未多等,便有宫人朝此地高声喊道:“宣赵无眠进殿!”
赵无眠神情并未有所变化,那禁卫统领倒是先笑起来,“理应如此……不过登基大典在即,或需大人等登基大典后才能商讨军情……不过大人一介白身,此刻能去太极殿内,已是代表大人此次过后,定然加官进爵,成我大离国之栋梁。”
赵无眠抬手卸下腰间横刀,观云舒掀开车帘,一手提着僧袍下摆,准备下车。
赵无眠下意识向她伸出手,口中笑了下,“如果你穿着盛装,此刻倒像是你我二人去宫中赴宴。”
不过刚伸出手他就反应过来,观云舒可不是什么需要他搀扶的娇贵小姐……这女人长得太漂亮,气质太出尘优雅,总让赵无眠觉得她应当是什么贵族之后。
但赵无眠还没收回手,观云舒便将手放在他的掌心,下了马车,而后抽回小手,自赵无眠手中接过无恨刀,淡淡抬眼看了眼赵无眠,“我在此地等你,至于赴宴,你还是甩了这不切实际的念头吧……”
观云舒摇摇头,这她怎么可能和男人盛装赴宴,按伦理纲常,那不就相当于承认自己和赵无眠有染?
她和赵无眠可是清清白白。
观云舒的手很软,此刻或许是下着大雪的缘故,略显冰冷。
赵无眠默默收回手,并未多言,朝观云舒笑了下,便迈步越过内门,迎着白石广场的漂泊大雪,走向太极殿。
鹅毛大雪已经将内门附近的足迹掩盖,单留太极殿附近的杂乱脚印,此刻赵无眠挺身走去,便在身后留下一串又一串足迹。
只有他一人的足迹,便显得天地风雪间,唯有他一人耳。
观云舒望着他的背影,平和的神情渐渐有了几分起伏,心底不知为何,有了几分难言的悲戚。
她想起了当初在小西天,赵无眠逆着人流牵马离去的场景。
但那个时候,她还能随着赵无眠一同离去,但如今呢?
她只能站在这里。
观云舒的眼神带上几分复杂,而后恍然意识到一件事……自己不能同他一起行动,是正常的事情,为何自己会觉得难言悲戚?
这心态不对劲儿。
修佛之人,怎可拘泥于外物人欲?所谓贪嗔痴,自己方才那想法,可谓又贪又痴……哪还有半分出家人的模样?
心态放平,释然看待,才当是佛门之举。
观云舒隐隐有所悟,只要能想通,便可天人合一也……但她始终破不去那层关隘。
此刻也不行。
等观云舒回过神来,已看赵无眠走出了一大截距离……已经入了太极殿内。
观云舒忽然想到……自己光顾着感悟武道,竟是忘了对他说一句‘小心’。
她心底泛起一丝悔意,这悔意不似方才的悲戚。
怎么也压去不得。
太极殿内,文武两官,侍立两侧。
丞相沈逸文手持圣旨,站在上首,正在朗声念洛述之的继位诏书。
“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
洛述之身着繁琐华服,负手站在沈逸文身后,并未落座……只要登基大典还未结束,他在礼法上就算不得皇帝。
不过即便坐了那位子也无妨,但洛述之或许是想一丝不苟走完规矩。
直到有人匆匆来报,“赵无眠擒额日格与乌尔吉,口称军情,意欲来殿内面见太……圣上!”
丞相沈逸文话音一顿,眉梢轻蹙,眼底浮现几分错愕,但身为丞相气度不凡,面上并未有什么惊讶,只是偏头望向洛述之。
殿内一众大臣有心想接头接耳聊上一聊,但此等肃穆场合,三公九卿都不曾开口,他们哪有胆子窃窃私语。
直到一位白发老臣眉梢一蹙,“额日格,乌尔吉……这两人在草原的身份可是不俗,尤其便是乌尔吉……赵无眠口称军情,可是要紧?”
此人乃三公之一的太尉姜本贞,也即宁武关守将姜荣高的爷爷。
他本是跟随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从龙之臣,时任兵部尚书,后来年纪大了,告老还乡,结果靖难之役却是把朝中来了轮大清洗,当时的太尉直接被午门斩首,景正帝才把他给拉了回来,封了太尉。
但他乃是朝中威望最高的几人,此刻开口,明显就是在暗示洛述之,此刻戎人扣关,登基大典虽重要,但军情同样忽略不得。
当初朝中分‘幼帝派’与‘女帝派’时,三公没一人表态,所以姜本贞此刻开口,明显就是‘一切以公事为重’的立场。
他一开口,朝中大臣当即‘是呀是呀’的附和。
洛述之站在丞相身后,神情并没有什么起伏,只是淡淡抬手,话音简短,“军情要紧。”
兴许是得了风寒,又或是紧张还是什么,导致他嗓音略显沙哑,但此刻无人注意。
此话一出,当即有人跑出去。
不多时,细微的脚步声自殿外缓缓传来,不紧不慢,却敲在殿内每个人的心间。
赵无眠此人的名字,一个月来已经在他们的耳边响起了太多次,要说不好奇,自然不可能。
太极殿内的金瓜武士,黑甲禁卫与大内高手紧紧盯着殿门外……毕竟来者是个有前科的人。
不多时,一位披着狐裘,身着青衫的俊美公子来至殿前,不紧不慢地抖了抖袖口衣袍,洒落衣上积雪,而后在一众文武大臣的注视下,走进殿内。
好气度……有人心底暗道,不偏不倚,大大方方,这心态就不错,唯一的前科就是曾行刺皇后,不过如今有这军功,也不算事儿了。
至于杀归守真人……江湖事江湖了,归守真人又没官职,死了只能说技不如人,无损朝堂颜面……既然无损,就不用拉到台面上多说。
赵无眠打量殿内人群几眼,文武百官,金瓜武士,黑甲禁卫,大内高手,宗师者有之,但能入天人合一,沟通天地之桥者,无一人……这也是自然。
武魁高手可不是大白菜,算上隐世老妖,宗门底牌,那全天下也就那么不到三十人,如今四分之一都在竹坞湖干仗。
赵无眠一路越过一众文武百官,来至太极殿前侧,微微仰首,望着身着繁琐龙袍的洛述之。
洛述之面色平淡与他对视。
赵无眠是第一次见洛述之,如今一眼看去……除了和洛朝烟长得有几分相像,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太监提醒,“赵无眠,面见圣上,当行跪礼。”
洛述之轻轻抬手,但视线还是望着赵无眠,淡淡吐出一个字,“说。”
所有人都望着赵无眠,沉默不言,此刻戎人扣关,才能准许赵无眠因军情而打断登基大典。
兵部尚书是个暴脾气,赵无眠才走进殿内没几秒他就催促道:“赵无眠,究竟是何等军情,让你就算打断登基大典也要来此?莫不是宁武关与雁门关有其一破了?”
赵无眠淡淡一笑,“不是有关宁武关与雁门关的军情……而是偏头关。”
丞相沈逸文,太尉姜本贞闭上双目,做闭目养神状,一言不发。
“偏头关?”群臣面面相觑。
兵部尚书便道:“偏头关被破,乃董文祯勾结戎人……原先我等以为是幕后主使是晋王,如今晋王以身殉国,重创乌达木,明显就是董文祯自作主张,如今他死于公主之手,已被清剿……偏头关还有何军情需报?”
赵无眠侧眼看他,淡淡道:“偏头关被破,是因洛述之意图削藩,引戎入关,将叛国罪抛于晋王,只是晋王已死证得清白,罪名才由董文祯一人所担……这算是偏头关真正的军情?”
整个太极殿都寂静下来,洛述之淡漠望着赵无眠。
兵部尚书神情惊愕,所有大臣的表情都是如此,整个太极殿落针可闻。
这个答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洛述之就十万兵马可用,朝中三位武魁,真正听命于他的人只有林公公,许然与苏总捕皆是听调不听宣……就这战力差距,算是先帝留给洛述之的祸根。
洛述之想削,很正常,无论是谁坐到那个位子都会想削,只是这削藩的法子……如今稍微朝这个方向一想,公主当初忽然在秦风寨暴露,晋王身死,乌达木入太原身负重伤,明显都是洛述之的图谋,他还藏在暗处,不至于重蹈光佑帝覆辙……高明,确实是高明啊,一石三鸟。
而结合赵无眠一月来的行动……洛述之的计划,全是被赵无眠给搅黄了啊!
若是没有赵无眠,会如何?
洛朝烟被草原掳走→苏总捕与许然前去晋地营救→董文祯放戎入关→晋王背口黑锅→乌达木入太原劝降晋王→董玉楼杀董文祯,收复晋军,领兵前去太原围剿乌达木→枪魁,归一真人,许然与苏总捕得知乌达木去了太原,定然一同前往太原围杀乌达木。
枪魁是为救晋王,归一真人是为了防止晋王真与戎人勾结,前去杀他,许然与苏总捕则是需擒住乌达木,逼他交出洛朝烟。
一切都合情合礼。
乌达木在这四位武魁的围剿下,真有活路?再加上董玉楼两万多人的大军围剿,他这能逃走?
不可能!
乌达木活得再久那也是人!
等乌达木一死,草原士气大减,董玉楼顺势领兵前去宁武关与雁门关抵御戎人,既能收复军心,收拢晋军,说不得还能一鼓作气,趁着戎人士气大减的此刻,夺回偏头关。
而洛述之付出了什么呢?林公公没死,十万中央军也不废一兵一卒……晋王,许然,苏总捕,乌达木,让他们狗咬狗去。
最为高明的借刀杀人!
甚至于在戎人破关之时,他便‘康复苏醒’,那这杀了乌达木,夺回偏头关的功绩,可都是算在他头上的赫赫武功啊!
太祖高皇帝,景正帝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让洛述之给做到了……
嘶——
能在朝中混出点名堂的大臣,没一个庸人,只要顺着这个方向稍微想一想,那洛述之计划的大概便可全部猜出,念及此处,他们顿时头皮发麻,惊悚望着站在龙椅前显得人畜无害的洛述之。
本以为洛述之不过是被晋王下毒的受害者,谁知……
他们还不知洛述之在计划之余,还图谋小西天的九钟、
丞相与太尉依旧闭目不言。
若是实情真如赵无眠所言,那洛述之这计划,从第一步,‘让草原擒住洛朝烟,引许然与苏总捕去晋地’,便被赵无眠给搅黄了。
一步错,步步错。
兵部侍郎田宋卿最先开口,嗓音微颤,“你的意思是,崇阳贤侄虽牺牲在关内,但实则他不过是用以将脏水泼在晋王身上的棋子!?”
赵无眠点头。
兵部侍郎田宋卿腿一软,差点栽倒在地,忍不住口中沙哑道:“崇阳贤侄,死不瞑目?”
其余文武百官望着田宋卿,神情稍显复杂。
只是这计划虽然高明,委实太过……阴毒狠辣。
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亲叔叔都被他所算计,至于前去暗中接应洛朝烟的苏青绮,护送洛朝烟的铁罗刹夫妇,侠肝义胆的梅崇阳,乃至偏头关的将士与百姓,岂不是要都死不瞑目?都不过是洛述之一枚棋子……
这计划虽高,但太没有人性。
身染政治,就别想要什么所谓的良心了,谁手底下不脏点?就算是梅崇阳的爹,也总想着贪点钱两给儿子用。
一身清清的官身,也唯有赵无眠那世道的海瑞……而千百年来,又出了几个同海瑞一般的人物?
其实不少,但比例很小。
但人活在世上,总归还是有点良心的……就算不多。
当然,他们有没有良心,一点不重要,这个时候谈良心,委实太天真,他们不过是好奇,赵无眠就这么堂而皇之说出来,谁信啊?他可是有什么证据?人证物证何在?
洛述之神情不变,保持着一贯的冷静,望着赵无眠,口中淡淡吐出两个字,“证据。”
兵部尚书当即火急火燎催促道:“赵无眠!此事可做不得假!你一张嘴一开一合就说是圣上所为,那岂不是谁都能说你才是罪魁祸首?有没有证据,快摆出来!”
朝中文武百官一同大声催促,“赵无眠!拿不出证据,那你此话一出,若有半点虚言,可是要全家问斩的!”
“对!证据!”
站在殿内两侧的护卫们已经默默按上腰间刀柄,只等洛述之一声令下。
赵无眠有没有证据,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他就算是有,那难道文武百官还会因为洛述之用此毒计而群起而攻之,乱拳砸死洛述之?
不可能。
甚至于有不少理性到极点的大臣心底暗暗佩服洛述之,如此心性,如此隐忍,如此计谋,虽然肯定算不上‘仁’字,但绝对称得上一位有勇有谋的枭雄。
只要洛述之登基后,能将这聪明用在天下百姓身上何愁不能开创盛世?
这事实,洛述之知道,文武百官知道,就算是不通政治的护卫也知道。
洛述之望着赵无眠,眼底渐渐浮现一丝可笑。
真相真的重要吗?
这天下,是他洛述之的,京师一万禁军,三万守军,是听他的。
赵无眠此刻就算让朝中大臣知道了这一切都是他所为,又能如何?
不过洛述之轻飘飘一句‘系谣言’便能压下去罢了。
古今中外,不外如是。
场中大臣,群情激愤,催促着赵无眠拿出证据。
他们知道,赵无眠就算拿出了证据,对大局也无济于事,他们其实只是想知道真相罢了。
待知晓后,也该给赵无眠安上一个什么‘莫须有’的罪名杀了。
天人合一后,赵无眠五感何其敏锐,耳边声浪震震,洛述之眼神嘲弄,护卫刀锋微微出鞘,带起丝丝摩擦声,皆入心间。
砰————
噗嗤————
忽然间,闷响与入肉声一同响彻于太极殿内,当即压下所有的异响!
整个太极殿落针可闻,群情激愤的诸位大臣微微一愣,而后皆是面露惊悚望着赵无眠。
赵无眠轻撩狐裘,衣袍纷飞间,露出腰间青黑剑鞘,众人只看黑芒一闪而过,剑鞘前端便抵在洛述之心口,旋即顶着他向后退去数步,直到抵在龙椅之上,发出‘砰’的闷响,而后剑鞘瞬间刺入洛述之的心口,去势不减钉在龙椅之上!
又是‘砰’的重响,豪华龙椅瞬间出现数道蛛网般的裂痕。
金屑鲜血,飞溅而出,洒在赵无眠的脸上,青衫上,狐裘上。
赵无眠面无表情,口中淡淡道:
“无眠,没有证据。”
“该改口叫圣上啦……”
“按照流程,等登基大典结束后,圣上就会来城墙之上走一圈,而后再吃午膳?”
“不清楚。”
“也不知道午膳上都有些什么美味……”
雪势愈发浓厚,大离宣武门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说个不停,直到一青衫公子架着马车来此,门前当即一寂,偏头看去,眼底略显错愕。
赵无眠怎么会来此?
曾经行刺皇后的人,又跑到大内门前……这不是打禁卫和那些大内高手的脸吗?
宣武门前的禁卫统领瞧见赵无眠,微微一愣,旋即当即手按腰刀面露煞气……赵无眠当初可是从他们禁卫的包围圈中逃出去的,这若是不给他拿下,那他们禁卫的脸面也就彻底碎了。
刚想拔刀,站在一旁同样维持秩序的侦缉司玉牌捕头姬剑铭连忙过来按住他的手,不言苟笑的冷酷面容带上一丝赔笑之意,“赵无眠虽然曾经行刺过皇后,但如今可是公主的身边人,又是抵御戎人的豪雄……杀不得,至少,也得问问皇后和太……圣上的意见吧?”
禁卫统领瞥了姬剑铭一眼,自知侦缉司其实和赵无眠就是穿一条裤子的……但这话是没错的。
他板着脸,按着腰刀快步走至赵无眠前,将马车拦下,周围还有一群禁军虎视眈眈……虽然不是赵无眠的对手,但气势上可不能输。
“赵大公子来大内,意欲何为?”禁卫统领冷冷问道。
而后不等赵无眠回话,他又补充一句,“此刻大内正在举办登基大典,闲人进不得,据卑职所知,赵公子虽说是公主身边的红人,可毕竟没有官职……当然,赵公子曾冲撞皇后娘娘,按大离律,便是当街问斩也不为过,不过念及公子抵御戎人有功,我等不会对你出手,但你得同我等走一趟。”
这话说得不偏不倚,周围人都是暗暗点头。
赵无眠这架势,估摸是想入宫……但登基大典是谁都能参与的吗?更何况你还有前科。
赵无眠微微颔首,而后道:“不知在诸位看来,是登基大典重要,还是边关军情重要?”
话音落下,赵无眠抬手掀开车帘。
禁卫统领眉梢一蹙,抬眼看去,旋即脸色略带几分错愕,姬剑铭也是好奇看来,而后神情一变,身为侦缉司玉牌捕头,他可是做梦都在想着大离朝要犯罪人,口中惊骇道:
“乌达木的徒弟额日格与国师之子,乌尔吉!?这,这两人身份可不一般,额日格武艺超凡,才不到三十岁,再给他修行十几年定然就是草原上下一个武魁级别的高手,乌尔吉更是统领三大部落……”
禁卫统领其实不认得这两人,但姬剑铭绝不会在这种事上配合赵无眠演戏……这是军情,没人敢拿军情开玩笑。
他略显不可置信看了眼赵无眠,而后朝姬剑铭低声道:“一个武学天才,一个国师之子……这是‘江湖’‘朝堂’两手抓啊……这两个人的命,能换不少边关将士吧?”
姬剑铭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他娘的这可是一个国师徒弟,一个国师之子!戎人大汗就是个傀儡,草原主事的唯有乌达木!这两人说不得知道乌达木什么罩门弱点,再不济也有草原各部落的兵力情报以及部落关系,只要掌握了这些,派人潜入草原合纵连横,离间制衡,让他们自己狗咬狗都不是问题!赵无眠能把这两人抓住,单这功劳,都能封爵了!”
此话一出,禁卫们看向乌尔吉与额日格的眼神都火热起来。
乌尔吉与额日格被五花大绑,面色苍白缩在车厢内,嘴里被堵着,眼看自己两人被当货物一般对待,更是脸上发烫心如擂鼓,但也对此无能为力。
想反抗都反抗不了。
因为观云舒也在车内,她一席僧袍,神情平淡,约莫是嫌弃两个戎人太臭,便坐在靠近车架门帘的位子,距他们三个身位……此刻正一手撑着侧脸,一手抬起长剑,架在乌尔吉和额日格面前,以防这两人惹出什么幺蛾子来。
那禁卫统领也是目光火热打量着乌尔吉与额日格,几秒后恍然反应过来,冷峻严肃的面容下意识勾起一丝笑容,按着腰刀小跑着来至车架前,拱手温和笑道:
“赵公……赵大人,此等军功冠绝三军,戎人入关还没半个月您就抓了这两号人物,不知要提振多少士气……方才您说入宫是有军情禀报,可否详谈?”
姬剑铭小声嘀咕,“前据而后恭,不愧是在宫里办事的……”
赵无眠垂眼看他,“此地商谈军情?”
禁卫统领反应过来,当即朝身侧同僚喊道:“放赵大人入门!”
说罢,他又面带犹豫,小声道:“以卑职的职责,只能将赵大人放入外门,至于能不能越过内门,去太极殿面见圣上……得通报一声才行,而且这位僧尼……”
禁卫统领看向面色平淡的观云舒,面露犹豫……这尼姑明显是和赵无眠一伙的,但这尼姑也不是也不是什么官身,一介江湖人,哪有资格去太极殿?
“我去便可,她留在车内等我。”赵无眠并未多言,只是淡淡挥手,“入门吧。”
“遵命!”
观云舒撑着脸,神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任由赵无眠做主。
那禁卫统领亲自拉住缰绳,牵引着马车缓缓驶入宣武门中。
周围百姓屏气凝神,望着赵无眠坐在马车上的身影,直到他入门后才轰然讨论起来。
“抓了这么两个戎人……赵无眠岂不是已经戴罪立功了?”
“要是这样皇后还要追究,那倒是显得皇后无德小气了。”
“话虽如此,皇家颜面还是要维护的……想必赵无眠只需去坤宁宫谢个罪,再关几天禁闭,这事也就翻篇儿了吧。”
“登基大典正在举办,便有如此好消息……喜上加喜啊。”
“希望圣上和赵无眠能君臣相知,杀乌达木,驱逐戎人……”
“唉,赵无眠可是公主身边的红人,本以为他能混个从龙之功,不过此刻擒了这两人,功劳也一点不小……但公主肯定是不可能登基为帝了。”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公主若想称帝,只能是圣上驾崩……但若是公主杀了圣上,那全天下谁能服她?一个手刃血亲的皇帝,失德暴戾,久必被反,光佑帝便是先例。”
“也是,现在这样就挺好,先把戎人驱逐出去再说。”
入宣武门后,禁卫统领牵引着马车一路来至内门前,才道:
“若圣上肯见赵大人……大人得把马车和兵刃留下,赵大人即便戴罪立功,也不可能剑履上殿……”
“我明白。”赵无眠翻身下马,踏在雪中,视线穿过内门,透过雪幕看去,白石广场上大都是些护卫宫人,舞女乐师,至于大臣们都已经去了太极殿……料想是准备继位了。
他微微抬手,撩起自己的狐裘,露出挂在腰间的一抹青黑色的剑鞘,“这是青冥剑鞘,乃苏家小姐送我的定情信物,青冥剑已被乌达木夺走,还未夺回……这剑鞘可能带着入殿?”
禁卫统领微微一愣,心中想到以赵无眠的本事,若真想干什么大逆不道的事,那拿不拿兵刃,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若他拿着兵刃进殿,事后追究起来,得有他的锅。
但剑鞘……只说不能拿兵刃,这剑鞘算什么兵刃?
追究也追究不到他头上,赵无眠明显前途一片光明,此刻可不能得罪。
禁军统领便拍着胸脯,笑道:“横刀留下即可,至于剑鞘……大人想带就带,这也不算兵刃,不过终究有点关系,但有卑职担着,无事的。”
“多谢了。”
“哪里哪里。”
瞧,这人情就是三言两语就送了?这就是为官之道。
并未多等,便有宫人朝此地高声喊道:“宣赵无眠进殿!”
赵无眠神情并未有所变化,那禁卫统领倒是先笑起来,“理应如此……不过登基大典在即,或需大人等登基大典后才能商讨军情……不过大人一介白身,此刻能去太极殿内,已是代表大人此次过后,定然加官进爵,成我大离国之栋梁。”
赵无眠抬手卸下腰间横刀,观云舒掀开车帘,一手提着僧袍下摆,准备下车。
赵无眠下意识向她伸出手,口中笑了下,“如果你穿着盛装,此刻倒像是你我二人去宫中赴宴。”
不过刚伸出手他就反应过来,观云舒可不是什么需要他搀扶的娇贵小姐……这女人长得太漂亮,气质太出尘优雅,总让赵无眠觉得她应当是什么贵族之后。
但赵无眠还没收回手,观云舒便将手放在他的掌心,下了马车,而后抽回小手,自赵无眠手中接过无恨刀,淡淡抬眼看了眼赵无眠,“我在此地等你,至于赴宴,你还是甩了这不切实际的念头吧……”
观云舒摇摇头,这她怎么可能和男人盛装赴宴,按伦理纲常,那不就相当于承认自己和赵无眠有染?
她和赵无眠可是清清白白。
观云舒的手很软,此刻或许是下着大雪的缘故,略显冰冷。
赵无眠默默收回手,并未多言,朝观云舒笑了下,便迈步越过内门,迎着白石广场的漂泊大雪,走向太极殿。
鹅毛大雪已经将内门附近的足迹掩盖,单留太极殿附近的杂乱脚印,此刻赵无眠挺身走去,便在身后留下一串又一串足迹。
只有他一人的足迹,便显得天地风雪间,唯有他一人耳。
观云舒望着他的背影,平和的神情渐渐有了几分起伏,心底不知为何,有了几分难言的悲戚。
她想起了当初在小西天,赵无眠逆着人流牵马离去的场景。
但那个时候,她还能随着赵无眠一同离去,但如今呢?
她只能站在这里。
观云舒的眼神带上几分复杂,而后恍然意识到一件事……自己不能同他一起行动,是正常的事情,为何自己会觉得难言悲戚?
这心态不对劲儿。
修佛之人,怎可拘泥于外物人欲?所谓贪嗔痴,自己方才那想法,可谓又贪又痴……哪还有半分出家人的模样?
心态放平,释然看待,才当是佛门之举。
观云舒隐隐有所悟,只要能想通,便可天人合一也……但她始终破不去那层关隘。
此刻也不行。
等观云舒回过神来,已看赵无眠走出了一大截距离……已经入了太极殿内。
观云舒忽然想到……自己光顾着感悟武道,竟是忘了对他说一句‘小心’。
她心底泛起一丝悔意,这悔意不似方才的悲戚。
怎么也压去不得。
太极殿内,文武两官,侍立两侧。
丞相沈逸文手持圣旨,站在上首,正在朗声念洛述之的继位诏书。
“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
洛述之身着繁琐华服,负手站在沈逸文身后,并未落座……只要登基大典还未结束,他在礼法上就算不得皇帝。
不过即便坐了那位子也无妨,但洛述之或许是想一丝不苟走完规矩。
直到有人匆匆来报,“赵无眠擒额日格与乌尔吉,口称军情,意欲来殿内面见太……圣上!”
丞相沈逸文话音一顿,眉梢轻蹙,眼底浮现几分错愕,但身为丞相气度不凡,面上并未有什么惊讶,只是偏头望向洛述之。
殿内一众大臣有心想接头接耳聊上一聊,但此等肃穆场合,三公九卿都不曾开口,他们哪有胆子窃窃私语。
直到一位白发老臣眉梢一蹙,“额日格,乌尔吉……这两人在草原的身份可是不俗,尤其便是乌尔吉……赵无眠口称军情,可是要紧?”
此人乃三公之一的太尉姜本贞,也即宁武关守将姜荣高的爷爷。
他本是跟随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从龙之臣,时任兵部尚书,后来年纪大了,告老还乡,结果靖难之役却是把朝中来了轮大清洗,当时的太尉直接被午门斩首,景正帝才把他给拉了回来,封了太尉。
但他乃是朝中威望最高的几人,此刻开口,明显就是在暗示洛述之,此刻戎人扣关,登基大典虽重要,但军情同样忽略不得。
当初朝中分‘幼帝派’与‘女帝派’时,三公没一人表态,所以姜本贞此刻开口,明显就是‘一切以公事为重’的立场。
他一开口,朝中大臣当即‘是呀是呀’的附和。
洛述之站在丞相身后,神情并没有什么起伏,只是淡淡抬手,话音简短,“军情要紧。”
兴许是得了风寒,又或是紧张还是什么,导致他嗓音略显沙哑,但此刻无人注意。
此话一出,当即有人跑出去。
不多时,细微的脚步声自殿外缓缓传来,不紧不慢,却敲在殿内每个人的心间。
赵无眠此人的名字,一个月来已经在他们的耳边响起了太多次,要说不好奇,自然不可能。
太极殿内的金瓜武士,黑甲禁卫与大内高手紧紧盯着殿门外……毕竟来者是个有前科的人。
不多时,一位披着狐裘,身着青衫的俊美公子来至殿前,不紧不慢地抖了抖袖口衣袍,洒落衣上积雪,而后在一众文武大臣的注视下,走进殿内。
好气度……有人心底暗道,不偏不倚,大大方方,这心态就不错,唯一的前科就是曾行刺皇后,不过如今有这军功,也不算事儿了。
至于杀归守真人……江湖事江湖了,归守真人又没官职,死了只能说技不如人,无损朝堂颜面……既然无损,就不用拉到台面上多说。
赵无眠打量殿内人群几眼,文武百官,金瓜武士,黑甲禁卫,大内高手,宗师者有之,但能入天人合一,沟通天地之桥者,无一人……这也是自然。
武魁高手可不是大白菜,算上隐世老妖,宗门底牌,那全天下也就那么不到三十人,如今四分之一都在竹坞湖干仗。
赵无眠一路越过一众文武百官,来至太极殿前侧,微微仰首,望着身着繁琐龙袍的洛述之。
洛述之面色平淡与他对视。
赵无眠是第一次见洛述之,如今一眼看去……除了和洛朝烟长得有几分相像,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太监提醒,“赵无眠,面见圣上,当行跪礼。”
洛述之轻轻抬手,但视线还是望着赵无眠,淡淡吐出一个字,“说。”
所有人都望着赵无眠,沉默不言,此刻戎人扣关,才能准许赵无眠因军情而打断登基大典。
兵部尚书是个暴脾气,赵无眠才走进殿内没几秒他就催促道:“赵无眠,究竟是何等军情,让你就算打断登基大典也要来此?莫不是宁武关与雁门关有其一破了?”
赵无眠淡淡一笑,“不是有关宁武关与雁门关的军情……而是偏头关。”
丞相沈逸文,太尉姜本贞闭上双目,做闭目养神状,一言不发。
“偏头关?”群臣面面相觑。
兵部尚书便道:“偏头关被破,乃董文祯勾结戎人……原先我等以为是幕后主使是晋王,如今晋王以身殉国,重创乌达木,明显就是董文祯自作主张,如今他死于公主之手,已被清剿……偏头关还有何军情需报?”
赵无眠侧眼看他,淡淡道:“偏头关被破,是因洛述之意图削藩,引戎入关,将叛国罪抛于晋王,只是晋王已死证得清白,罪名才由董文祯一人所担……这算是偏头关真正的军情?”
整个太极殿都寂静下来,洛述之淡漠望着赵无眠。
兵部尚书神情惊愕,所有大臣的表情都是如此,整个太极殿落针可闻。
这个答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洛述之就十万兵马可用,朝中三位武魁,真正听命于他的人只有林公公,许然与苏总捕皆是听调不听宣……就这战力差距,算是先帝留给洛述之的祸根。
洛述之想削,很正常,无论是谁坐到那个位子都会想削,只是这削藩的法子……如今稍微朝这个方向一想,公主当初忽然在秦风寨暴露,晋王身死,乌达木入太原身负重伤,明显都是洛述之的图谋,他还藏在暗处,不至于重蹈光佑帝覆辙……高明,确实是高明啊,一石三鸟。
而结合赵无眠一月来的行动……洛述之的计划,全是被赵无眠给搅黄了啊!
若是没有赵无眠,会如何?
洛朝烟被草原掳走→苏总捕与许然前去晋地营救→董文祯放戎入关→晋王背口黑锅→乌达木入太原劝降晋王→董玉楼杀董文祯,收复晋军,领兵前去太原围剿乌达木→枪魁,归一真人,许然与苏总捕得知乌达木去了太原,定然一同前往太原围杀乌达木。
枪魁是为救晋王,归一真人是为了防止晋王真与戎人勾结,前去杀他,许然与苏总捕则是需擒住乌达木,逼他交出洛朝烟。
一切都合情合礼。
乌达木在这四位武魁的围剿下,真有活路?再加上董玉楼两万多人的大军围剿,他这能逃走?
不可能!
乌达木活得再久那也是人!
等乌达木一死,草原士气大减,董玉楼顺势领兵前去宁武关与雁门关抵御戎人,既能收复军心,收拢晋军,说不得还能一鼓作气,趁着戎人士气大减的此刻,夺回偏头关。
而洛述之付出了什么呢?林公公没死,十万中央军也不废一兵一卒……晋王,许然,苏总捕,乌达木,让他们狗咬狗去。
最为高明的借刀杀人!
甚至于在戎人破关之时,他便‘康复苏醒’,那这杀了乌达木,夺回偏头关的功绩,可都是算在他头上的赫赫武功啊!
太祖高皇帝,景正帝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让洛述之给做到了……
嘶——
能在朝中混出点名堂的大臣,没一个庸人,只要顺着这个方向稍微想一想,那洛述之计划的大概便可全部猜出,念及此处,他们顿时头皮发麻,惊悚望着站在龙椅前显得人畜无害的洛述之。
本以为洛述之不过是被晋王下毒的受害者,谁知……
他们还不知洛述之在计划之余,还图谋小西天的九钟、
丞相与太尉依旧闭目不言。
若是实情真如赵无眠所言,那洛述之这计划,从第一步,‘让草原擒住洛朝烟,引许然与苏总捕去晋地’,便被赵无眠给搅黄了。
一步错,步步错。
兵部侍郎田宋卿最先开口,嗓音微颤,“你的意思是,崇阳贤侄虽牺牲在关内,但实则他不过是用以将脏水泼在晋王身上的棋子!?”
赵无眠点头。
兵部侍郎田宋卿腿一软,差点栽倒在地,忍不住口中沙哑道:“崇阳贤侄,死不瞑目?”
其余文武百官望着田宋卿,神情稍显复杂。
只是这计划虽然高明,委实太过……阴毒狠辣。
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亲叔叔都被他所算计,至于前去暗中接应洛朝烟的苏青绮,护送洛朝烟的铁罗刹夫妇,侠肝义胆的梅崇阳,乃至偏头关的将士与百姓,岂不是要都死不瞑目?都不过是洛述之一枚棋子……
这计划虽高,但太没有人性。
身染政治,就别想要什么所谓的良心了,谁手底下不脏点?就算是梅崇阳的爹,也总想着贪点钱两给儿子用。
一身清清的官身,也唯有赵无眠那世道的海瑞……而千百年来,又出了几个同海瑞一般的人物?
其实不少,但比例很小。
但人活在世上,总归还是有点良心的……就算不多。
当然,他们有没有良心,一点不重要,这个时候谈良心,委实太天真,他们不过是好奇,赵无眠就这么堂而皇之说出来,谁信啊?他可是有什么证据?人证物证何在?
洛述之神情不变,保持着一贯的冷静,望着赵无眠,口中淡淡吐出两个字,“证据。”
兵部尚书当即火急火燎催促道:“赵无眠!此事可做不得假!你一张嘴一开一合就说是圣上所为,那岂不是谁都能说你才是罪魁祸首?有没有证据,快摆出来!”
朝中文武百官一同大声催促,“赵无眠!拿不出证据,那你此话一出,若有半点虚言,可是要全家问斩的!”
“对!证据!”
站在殿内两侧的护卫们已经默默按上腰间刀柄,只等洛述之一声令下。
赵无眠有没有证据,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他就算是有,那难道文武百官还会因为洛述之用此毒计而群起而攻之,乱拳砸死洛述之?
不可能。
甚至于有不少理性到极点的大臣心底暗暗佩服洛述之,如此心性,如此隐忍,如此计谋,虽然肯定算不上‘仁’字,但绝对称得上一位有勇有谋的枭雄。
只要洛述之登基后,能将这聪明用在天下百姓身上何愁不能开创盛世?
这事实,洛述之知道,文武百官知道,就算是不通政治的护卫也知道。
洛述之望着赵无眠,眼底渐渐浮现一丝可笑。
真相真的重要吗?
这天下,是他洛述之的,京师一万禁军,三万守军,是听他的。
赵无眠此刻就算让朝中大臣知道了这一切都是他所为,又能如何?
不过洛述之轻飘飘一句‘系谣言’便能压下去罢了。
古今中外,不外如是。
场中大臣,群情激愤,催促着赵无眠拿出证据。
他们知道,赵无眠就算拿出了证据,对大局也无济于事,他们其实只是想知道真相罢了。
待知晓后,也该给赵无眠安上一个什么‘莫须有’的罪名杀了。
天人合一后,赵无眠五感何其敏锐,耳边声浪震震,洛述之眼神嘲弄,护卫刀锋微微出鞘,带起丝丝摩擦声,皆入心间。
砰————
噗嗤————
忽然间,闷响与入肉声一同响彻于太极殿内,当即压下所有的异响!
整个太极殿落针可闻,群情激愤的诸位大臣微微一愣,而后皆是面露惊悚望着赵无眠。
赵无眠轻撩狐裘,衣袍纷飞间,露出腰间青黑剑鞘,众人只看黑芒一闪而过,剑鞘前端便抵在洛述之心口,旋即顶着他向后退去数步,直到抵在龙椅之上,发出‘砰’的闷响,而后剑鞘瞬间刺入洛述之的心口,去势不减钉在龙椅之上!
又是‘砰’的重响,豪华龙椅瞬间出现数道蛛网般的裂痕。
金屑鲜血,飞溅而出,洒在赵无眠的脸上,青衫上,狐裘上。
赵无眠面无表情,口中淡淡道:
“无眠,没有证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最新章节,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最新章节,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