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坤灭国前的冬至。
长江以北,银装素裹,来往军士,策马而驰,白芒天地,军营如豆,多数城池已挂上‘离’字旗。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再有四个月,京师便会被太祖高皇帝领兵破城,宣告戎人在长江以北的统治彻底终结,取而代之,会是一个名为‘离’的大一统王朝……不过那是四个月后的事了。
这年,晋王洛应全还只是个七岁的小娃娃,正待在太祖高皇帝的老家练武,没人能想到他会是日后执掌二十万大军的实权藩王,更没人能想到他会被侄儿算计,差点遗臭万年。
这年,武功山的掌教还不是归一真人,他今年才十四岁,正穿着大一号的道袍,在江右洪州的一家青楼里喝花酒,然后被十四岁的青梅竹马揪着耳朵拉出青楼。
这年,燕云剑宗,晋地小西天早已暗中与太祖高皇帝派来的使者接触,准备在决战之际,起兵造势,将戎人彻底赶出燕云十六州与中原晋凉之地。
而一日清晨,距离京城八百里的泉州城墙上,离字旗迎风飘扬,一位身着白甲的少年腰挎长剑,背披长弓,牵着匹马,在副将的随同下,策马而去。
大坤国运尽失,离军攻无不克,已经将战线推到泉州附近。
而此时的燕王才十岁,但天生神力,天赋绝伦,被誉为‘剑枪麒麟子’,虽然个儿不高,但一剑一枪已经不知在战场上挑落多少戎人的脑袋,正是意气风发,鲜衣怒马少年时。
燕王是收到线报,北侧似乎有戎人小股部队在山林游窜,这才带着副将一探究竟。
“少主,这种事让我们来干便是,您亲自来,若是有失……”副将在一旁低声劝慰。
“我的命是命,其他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燕王策马疾驰,不以为意,反倒桀骜一笑,“不管谁来,你看我拿枪挑不挑他!”
说着,燕王便拍了拍胯下白马的马腹,那里用黑布裹着一杆大枪……只是这大枪的长度,都快比燕王高大半个身子了。
副将无奈,只得紧握腰间长刀,时刻注意周围动静。
策马钻进泉州北侧的林中,不出片刻,燕王便听见远处有喊杀与马蹄声。
他神情微喜,一挥马鞭,“走!”
策马而去,却见林间的官道内,入目便是一辆马车,车轮碾过官道积雪,时不时磕到雪中石子,马车当即凌空抬起几寸,颠簸无比,却不敢减速。
车夫是个穷酸老头,蓄着山羊胡,一副酸巴巴的老学究模样,但他却是腰腹胸膛两侧中箭,血流不止,可还是紧握缰绳,半点不敢松手。
一个看上去还不到六岁的小女娃,一手紧紧攥着医书,另一只手在脚边的药箱来回翻找,明显是想给车夫疗伤,急得都快哭了。
而在马车之后,则是二十多位身披毛皮大衣的戎人,他们皆是脚胯骏马,手持短弓紧随马车之后,大喝:“休走!”
“受死!”
燕王副将认出了为首一名戎人,脸色瞬间大变,“少主,是元灵玉!身为中原人却为戎人卖命,乃戎军左先锋,宗师高手!他居然来了此地!?我们先别出手,等属下发信号……”
副将话音未落,却看身侧燕王已经长靴重踏马背,身形高高跃起,自林中激射而出,抬手便自腰后取下长弓,长啸一声,“戎狗受死!”
这长弓乃是五石弓,弓长五尺,近乎和燕王一般高,以他的臂展,根本拉不开这弓,自然也不可能发挥出五石弓的威力。
但他身形拔地而起,长靴猛踏踩在弓身之上,抬手自腰后箭筒取下三根羽箭,紧拉弓弦。
戎人听到动静,连忙抬眼看去,却看这白甲小将这姿势近乎是将自己当作箭矢,抬手便是三箭射出。
咻————
三根羽箭的破风声近乎融为一处,戎人刚听到动静,羽箭就到了脸前,在漫天风雪中射出三小小洞。
名为元灵玉的戎人首领脸色微变,一拉缰绳,身子在原地一扭,便见羽箭自他身侧擦过,而后贯穿身后三名戎人的心口,旋即去势不减,那三名戎人身形向后飞出,竟是直接被羽箭钉在树上。
马车车夫与小女娃神情错愕,也没料到此地怎么会突然出现个白袍小将。
在燕王看来,不管戎人在追谁,先杀戎人肯定没错。
而元灵玉猜测这白袍小将是来救人,长靴猛踏马背,同样飞身而起,口中狞笑一声,“辰国的狗还挺多!”
他猛然拔出腰间长刀,朝着马车的方向用力一掷,是要围魏救赵。
那长刀在雪中回旋,拉出一道白线,眨眼到了小女娃近前,小女娃吓得小脸煞白,但就在此时,一柄长剑同样凌空飞来,只听‘呛铛’一声,长剑与长刀在空中相撞,爆出火星,旋即两柄兵刃猛然两侧飞去。
长刀在马车车帘处划了下,车帘瞬间开裂,露出车厢内一位脸色苍白,仪态雍容的贵妇人。
长剑则朝倒插在车板之上,剑身微颤。
元灵玉冷笑一声,身处空中,凌空在身侧树干猛然一踏,自袖口滑出一柄短弯刀,朝白袍小将激射而去,“看你这年纪,还没断奶就敢学侠客救人!?今日本将军就给你个教训!”
“一条戎人的狗也学会人话了?”燕王冷笑一声,虽然掷出长剑,没了兵刃,但抬手便握住剑鞘,格开元灵玉的短弯刀。
元灵玉身为宗师,在没遇见天人合一者与武魁高手前,谁都能打上一打,一刀不中,旋身一脚便将燕王踹飞,“只会口舌之利的东西!”
“少主接枪!”副将抬手抓起马腹长枪,朝燕王扔去。
燕王向后倒飞,长枪自他身侧滑过,他伸手便接过长枪,身形去势不减向后倒飞,在即将触地前,他在空中旋转一圈,长枪率先触地,而后枪身近乎被压成一个长弓。
砰!
下一瞬,长枪猛然伸直,宛若绷紧弹簧,将燕王宛若离弦之矢般射出,以比原先更快的速度飞身而起,他双手高举大枪,身体与大枪近乎成了一道弯月。
“今日我便试试你这所谓的宗师!”
……
片刻后,在场二十余位戎人尽数被杀,元灵玉慌不择路负伤而逃。
燕王大口大口喘着气,站在戎人尸体间,畅快一笑,而后不远处传来副将声音,“少主!”
燕王回首看去,却见马车停下,那车夫已经自车上摔倒在地,周围积雪已经被鲜血染红。
他匆忙而去,却看那车夫大口大口喘着气,失血过多,眼看便要死了。
燕王将车夫翻了个身,抬手便喂了那车夫一枚丹药,而后却看一枚令牌自他腰间落下,其上写着‘杏’。
燕王微微一愣,“戎人太医院的大夫?”
太医院的牌子,都以‘杏’为题,意思很直观,取‘杏林’之意。
吃了丹药后,车夫气色明显好了不少,车厢内的贵妇人则提着裙摆下了马车,自发丝间取下一枚玉簪,递给燕王,“多谢小将军救命之恩。”
燕王看了眼贵妇人的小腹,微微隆起,明显是有了身孕,结合元灵玉方才所言,他心底对这名贵妇人的身份顿时有了猜测。
“听说,辰国覆灭后,戎人对辰国国宝,九钟之一的错金博山炉有兴趣,但辰国皇室将其藏匿,戎人寻而不得,琉璃四玉又散落江湖,便绑架了当时的辰国太子与太子妃,以此为要挟,命人取错金博山炉来换人……”
说着,燕王又瞥了眼车夫,而后微微一笑,“看来辰国没交出错金博山炉,而是潜入大内,趁着此刻国家大乱,将太子妃救了出来。”
燕王越说,贵妇人的脸色便越苍白,低声问:“小将军,是离军的人?”
太祖高皇帝是先统一南方,而后才举兵北上,因此辰国与离国,可谓国仇家恨算一块去了。
燕王深深看了贵妇人一眼,而后移开视线,望向面色已经好转的车夫,淡淡道:“哪有什么离军的小将军,不过一江湖浪客罢了。”
“少主,您今年才十岁,学了本事就在军中杀敌,都没闯过江湖,谈什么浪客?而且就您这年纪,这也不合适……”
“闭嘴!”燕王红了脸,瞪向副将。
贵妇人不由噗嗤一笑,而后嗓音柔柔问:“小将军不想杀本宫?”
“我从不欺凌弱小,滥杀妇孺。”
贵妇人小手轻抚肚子,虽然没说话,但意思很明显……斩草除根,就是她一介妇道人家也明白的道理,等她腹中胎儿出生,可就说不准会做出什么事来……
燕王轻笑一声,“若他想杀我,那就来,我等着他来杀,但前提是他得有那个本事……而若是他只想安稳度日,我却为一己安全,杀了你们母子两人,岂不显得我毫无仁义之心,胆怯畏缩?若我真是如此,未来何以沟通天地之桥?”
那小女娃蹲在车夫面前,眼里蓄着泪,眼看车夫苏醒,当即小声道:“爷爷,你,你没事吧?”
小女娃并不是辰国太子妃的孩子,而是这车夫的孙女……不将家属带去京中,没有软肋,那戎人是不可能信任他,不可能让他入宫当太医的。
眼看车夫醒来,燕王也不打算多话,背过身,道:“我今日,从没救过人,更没有见过什么所谓的辰国太子妃……说到底,这只是我的猜测,根本没有证据,你也没有承认,不是吗?”
贵妇人感激看了燕王一眼,提着裙摆上了马车,却看燕王好奇问:“你相公呢?”
“京师大乱,本宫与他分头而逃……他,他还带着本宫那出生不久的小娃娃……”贵妇人眼神黯淡,低声道,面对救命恩人,她如实说来,只有一个目的。
“若,若是小将军日后寻到他,请替我告诉他,他的衣儿还活着,会在江南等他……”贵妇人的嗓音无不带着乞求之意。
燕王微微颔首,并不介意再帮衬他们一次。
等车夫上了马车,握上缰绳,准备离去时,那小女娃才想起什么,双手紧握倒插在车板上的剑柄,用力拔出,小脸憋着通红,喘着气道:“你,你的剑。”
燕王回首看了小女娃一眼,而后微微摇头,“剑上有我离军铭文,带着此剑,没人敢刁难你等。”
说着,燕王又自腰间取下剑鞘,随手轻挥,“行走江湖,怎么能没有个特征呢?我觉得腰间佩鞘不配剑就挺不错……等战事了结,我行走江湖,说不得还能遇见你等。”
说着,燕王朝小女娃露齿一笑。
小女娃愣了下,也朝他笑了笑,
等马车离去后,燕王才看向副将,问:“我刚才帅不帅?”
“老帅了少主,那小姑娘肯定是被你迷住了。”
“哈哈哈哈————”
燕王当即大笑,但他最终并没能如他所言,行走江湖,得遇良人,因为一个月后,他被人暗杀……其实不是暗杀,而是有人寻上他,想要单挑。
来者自称‘季公子’,是个年纪比燕王还小三岁的小男孩。
燕王问,“你姓季?可是戎人前国师,季应时新收的徒弟?”
季公子年纪不大,但一举一动倒是相当老成,他淡淡道:“问这么多作甚?打还是不打?”
“切,我会怕你?”
两人约了个地点,后燕王惨败,近乎毫无还手之力,若不是军中将士来的及时,燕王就得被当场打死。
此次过后,燕王一蹶不振,借着养伤,回了大后方……从此再也没有说过什么‘行走江湖’‘沟通天地之桥’的话。
这事对燕王的打击太大,军中无人敢提,一问就说燕王只是被贼人暗算,而不是单挑被按着揍。
等驱逐戎人,立国为离,年号洪天,定都京师后,燕王就便整日浑浑噩噩,混迹京师,既不练武,也不用清影玉衣治疗暗伤。
就算治好了伤,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已经没了那颗锐意无前的武者之心。
直到洪天九年冬,燕王躺在大内一棵大槐树下,往嘴里灌着酒暖身,有几个宫女没瞧见他,路过时闲聊,道:
“听说了吗,宫里来了个十五岁的小娘子,江南人,混过江湖,做过女工,最后不知从哪儿学了医术,居然通过了太医院的考核成了太医。”
“这么厉害?听上去也是个苦出身,咱们被家里人卖进宫当了宫女,她却能成太医……唉。”
燕王翻了个身子,女太医算是少见,燕王闲着也是闲着,便去太医院找了她。
那时,医女正在为太医院的前辈打下手,干些抓药熬药的活,蹲在炉子前,用扇子扇火,浓烟极为呛鼻,让医女一直咳嗽。
燕王瞧见,也被呛的不断咳嗽,甚至还吐了血……暗伤太重,而他又不在乎自己的身体。
医女被他吓了一大跳,连忙为他现熬了一锅药,让他服下。
那个时候,燕王不修边幅,胡子拉碴,明明是十九岁的少年,看上去却跟三十岁也没差别,穿衣也极为随便,因此医女也不知他是燕王的。
她为燕王把了脉,而后便骂他明明有伤,却如此不注意身体,伤势愈发严重。
燕王望着骂他的医女,心底第一次有了想成亲的念头。
燕王可以用清影玉衣让自己恢复健康,但他这次还是不愿……因为这样,他就能以看病的理由,来太医院找这个医女。
医女医术极好,有一门祖传针灸之法,名为点生针。
医女唱歌也很好听,两人总是半夜坐在大内的宫墙上,燕王喝酒,医女唱歌。
医女是个自恋的人,经常说:“夜莺又叫夜歌鸲,我天天在晚上给你唱歌,岂不是成了你的夜莺?不过夜莺唱歌肯定没我好听~”
燕王笑了笑。
两人洪天九年相识,于洪天十年成亲,那一年,燕王才用了清影玉衣,将暗伤一消而尽。
医女没有家人,她的嫁妆,只有一个长条状的木箱。
燕王问她这是什么,医女总是神秘一笑,不告诉他。
燕王尊重自己的夫人,因此也从未主动打开过。
医女身体不好,时常染病,大半时间都在榻上,燕王怜惜她的身体,也便一直都没有要子嗣,更没有去他的封地,燕云……毕竟医女每次生病,这里都有医术最好的太医能及时问诊。
十六年后,洪天二十六年,春。
在一个月前,名为酒儿的江湖女子,在一处边陲小镇上,遇见了当时的天下第一刺客,宋云。
而此时,燕王与医女在京郊踏青时,碰见了一位牵着马,一袭白衣的江湖女子。
那时年关刚过不久,京郊地上还有薄薄一层积雪,天空一缕缕小雪宛若柳絮,轻飘飘洒下。
江湖女子牵着马,站在一颗柳树下,望着燕王与医女,默默无言,片刻后,却是一言不发,转身离去。
但医女瞧见她后,脸色却是大变,连忙跟了上去。
“怎么了?”
“有相熟的人来找我……我与她说几句话就回来。”
医女叫住江湖女子,两人就在柳树下交谈,并没有脱离燕王的视线,因此燕王也没上去插嘴。
柳树下,医女背对着燕王,双手紧紧握住江湖女子的小手,已经泪如雨下,“殿下,您,您是怎么找到我的?”
酒儿微微抬眼,眼神复杂,“点生针是宋爷爷的针法,他有个孙女,我是知道的,当年听爹说,与娘亲四散后,是宋爷爷带娘亲逃了。”
医女破涕为笑,哽咽着说:“我去太医院,将点生针发扬光大,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殿下能找到我……”
酒儿轻叹一口气,“瞧你与那男人举止亲密,我本是不想打扰你……能过安生日子,又何必卷入我这烂摊子事中?”
“当年是辰国救了爷爷的命,我不敢忘怀。”
酒儿沉默,而后小声问:“爹爹找了娘亲一辈子,去年终于坚持不住……娘的身体可还健康?妹子呢?她就比我小一岁,我,我都没见过她……”
说至此处,饶是酒儿也不由用衣袖擦了擦眼。
当年辰国太子与太子妃分头而逃,自此天各一方……太子为了找到自己的夫人与女儿,带着酒儿几乎跑遍了江湖,但终是抱憾而归。
“江南!您可去太玄宫,只,只是……”医女断断续续,道:“迟迟寻不到太子与殿下,太子妃的身体也……前年便病逝了……”
太玄宫此时,不过一平平无奇的小宗门,它成为江湖三大邪派之一时,已经是景正年间的事了。
“是吗……”酒儿沉默。
一句‘是吗’便已经道尽了所有的酸甜痛处。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医女忽的咳嗽了几声,让酒儿回过神来,柳眉轻蹙,“你染疾了?”
医女脸色稍显苍白,柔柔弱弱道:“爷爷死后,我想练功,可惜急于求成,出了岔子,走火入魔伤了根本,气血亏空,得病便如吃饭喝水,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早已病如骨髓,药石无医,就是清影玉衣也难治。”
“还能活多久?”
医女沉默片刻,而后才小声道:“怕是喝不上殿下成亲的喜酒了……”
“我怎会成亲。”酒儿微微摇头,想笑一笑,但寻了二十多年的娘亲已经死了,让她此刻的心情极为苦涩,根本笑不出。
“我不怕死的,只是……”医女沉默片刻,转而看向不远处的燕王,而后收回视线,低声道:“我,我喜欢他,但我这幅身子骨,怕是为他生了娃娃,那娃娃遗传了我,也是个病秧子……”
酒儿愣了下,打量了燕王一眼……燕王是狗皇帝的儿子,就是那狗皇帝害得她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既然燕王是医女的丈夫,酒儿自然也不会将仇恨带到他的头上。
她也沉默片刻,而后自怀中,取出一个小木盒,将其打开,内里竟是一块红玉。
医女自然认得,眼神错愕,“绛珠玉!?”
酒儿关上木盒,而后将其放在医女手上,低声道:
“绛珠玉,乃琉璃四玉之首,原因便在于,它乃错金博山炉的香芯,唯有琉璃灯的青焰方可燃烧,有平心静气,温养身体,补充气血之效……
我萧家世代坐拥错金博山炉,早已提炼出一门可将绛珠玉融进人体的秘法,这也是绛珠玉相传没有实体的根源所在……
……等娃娃生下来,你将这玉送入她体内,至少可保她健健康康,但这法子也不是万无一失,可能会有副作用,你且做好心理准备。”
“这种贵重东西……”
酒儿没有说话,只是一只手按着小木盒,另一只手握着医女的手,美目望着她。
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呢?
江湖夜雨十年灯,而这个江湖女子为了找到自己亲人,已经来往奔波两个十年,但人一辈子又有几个十年呢?
两位命途多舛的女子凝望彼此,几秒后,忽的抱在一起。
两人一言不发,片刻后,酒儿轻轻拍了拍医女的肩膀,而后转身上马,回首看了医女一眼,
“年关前,我遇见个莫名奇怪的人,事后我查了查她的身份,她似乎是江湖第一刺客宋云……她,她可能会来杀皇帝,这事怨我,你在京师,若有机会,劳烦救她一命。”
“嗯。”
“祝你幸福。”
酒儿向她说出最简单,也是最质朴的话语。
“嗯!”
酒儿最后又看了医女一眼,便一挥马鞭,迎着风雪,朝南而去。
等酒儿离开,燕王才瞧见医女满眼通红走来。
……
洪天三十五年,秋,京师,燕王府。
医女怀孕了。
医女的身子骨弱,最近一直在咳嗽,按理说,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她是不该怀孕的……但有绛珠玉在手,她还是想给燕王生个娃娃。
医女穿着宽大的衣袍,坐在躺椅上,脸色苍白,望着院中的潇潇落叶。
太祖高皇帝,日渐虚弱,听太医说,恐怕今年就该有结果……
而燕王王妃,怕是也时日无多。
燕王站在她身后,负手而立,与她一同望着落叶,神情带着淡淡的悲愁。
医女用着唱戏般的嗓音,开玩笑说:“王爷,您的小小夜歌鸲,怕是要离你而去,前去远行了~”
燕王不语,只是默默望着落叶。
医女缓缓收敛脸上的笑容,抬手轻抚小腹,低声道:“听太医说,娃娃是个郡主……王爷可是打算给她起什么名儿?”
燕王还是不语。
医女生了气,从躺椅上站起身瞪他,而后却发现燕王的表情是如此难过。
医女望着他的脸,片刻后轻叹一口气,小手扶着腰,越过燕王,从软塌后面的隔层里,取出了个用布条包裹的,长条形的木盒。
燕王微微一愣,“这不是你的……嫁妆?”
“嗯。”医女在软塌坐下,抬手揭开布条,眼神望着木盒,小声道:“我没了爹娘,一直与爷爷相依为命,自离开江南,独自来了京师后,身无长物,除了这个,什么也没有。”
“里面是什么?”燕王问。
医女轻抚着木盒的纹路,抬眼望着挂在墙上的那柄剑鞘……那剑鞘,是燕王曾经的意气风发。
如今挂在那里,已经三十五年了。
医女抬手打开木盒,却见内里,是一柄保养良好的长剑,长剑刻着‘离’字铭文。
燕王呆在原地,眼神错愕。
医女指尖轻轻划过长剑纹路,朝燕王柔柔笑了下,“我的嫁妆,岂不就是王爷曾经的少年傲气?”
医女放下木盒,来至燕王面前,抬手抱住他,小声道:“我知道你曾被人打击,心如死灰,早便不似少年时的壮志凌云……但我一直都记得的,也一直替你存着。”
燕王眼睛又睁大了几分,下意识抬手环住医女的腰,几秒后,他落下泪来。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医女朝他笑道:“等我死了,你可得把剑与鞘分开挂在墙上……这样也显得我与你并肩作战,而不是收剑入鞘成了你的附庸不是?”
燕王紧了紧环住医女腰肢的手,泪如雨下,已是泣不成声。
四年后。
医女死了。
那已经是景正年间的事了。
此刻的燕云锦州,剑与鞘还挂在王府墙上。
长江以北,银装素裹,来往军士,策马而驰,白芒天地,军营如豆,多数城池已挂上‘离’字旗。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再有四个月,京师便会被太祖高皇帝领兵破城,宣告戎人在长江以北的统治彻底终结,取而代之,会是一个名为‘离’的大一统王朝……不过那是四个月后的事了。
这年,晋王洛应全还只是个七岁的小娃娃,正待在太祖高皇帝的老家练武,没人能想到他会是日后执掌二十万大军的实权藩王,更没人能想到他会被侄儿算计,差点遗臭万年。
这年,武功山的掌教还不是归一真人,他今年才十四岁,正穿着大一号的道袍,在江右洪州的一家青楼里喝花酒,然后被十四岁的青梅竹马揪着耳朵拉出青楼。
这年,燕云剑宗,晋地小西天早已暗中与太祖高皇帝派来的使者接触,准备在决战之际,起兵造势,将戎人彻底赶出燕云十六州与中原晋凉之地。
而一日清晨,距离京城八百里的泉州城墙上,离字旗迎风飘扬,一位身着白甲的少年腰挎长剑,背披长弓,牵着匹马,在副将的随同下,策马而去。
大坤国运尽失,离军攻无不克,已经将战线推到泉州附近。
而此时的燕王才十岁,但天生神力,天赋绝伦,被誉为‘剑枪麒麟子’,虽然个儿不高,但一剑一枪已经不知在战场上挑落多少戎人的脑袋,正是意气风发,鲜衣怒马少年时。
燕王是收到线报,北侧似乎有戎人小股部队在山林游窜,这才带着副将一探究竟。
“少主,这种事让我们来干便是,您亲自来,若是有失……”副将在一旁低声劝慰。
“我的命是命,其他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燕王策马疾驰,不以为意,反倒桀骜一笑,“不管谁来,你看我拿枪挑不挑他!”
说着,燕王便拍了拍胯下白马的马腹,那里用黑布裹着一杆大枪……只是这大枪的长度,都快比燕王高大半个身子了。
副将无奈,只得紧握腰间长刀,时刻注意周围动静。
策马钻进泉州北侧的林中,不出片刻,燕王便听见远处有喊杀与马蹄声。
他神情微喜,一挥马鞭,“走!”
策马而去,却见林间的官道内,入目便是一辆马车,车轮碾过官道积雪,时不时磕到雪中石子,马车当即凌空抬起几寸,颠簸无比,却不敢减速。
车夫是个穷酸老头,蓄着山羊胡,一副酸巴巴的老学究模样,但他却是腰腹胸膛两侧中箭,血流不止,可还是紧握缰绳,半点不敢松手。
一个看上去还不到六岁的小女娃,一手紧紧攥着医书,另一只手在脚边的药箱来回翻找,明显是想给车夫疗伤,急得都快哭了。
而在马车之后,则是二十多位身披毛皮大衣的戎人,他们皆是脚胯骏马,手持短弓紧随马车之后,大喝:“休走!”
“受死!”
燕王副将认出了为首一名戎人,脸色瞬间大变,“少主,是元灵玉!身为中原人却为戎人卖命,乃戎军左先锋,宗师高手!他居然来了此地!?我们先别出手,等属下发信号……”
副将话音未落,却看身侧燕王已经长靴重踏马背,身形高高跃起,自林中激射而出,抬手便自腰后取下长弓,长啸一声,“戎狗受死!”
这长弓乃是五石弓,弓长五尺,近乎和燕王一般高,以他的臂展,根本拉不开这弓,自然也不可能发挥出五石弓的威力。
但他身形拔地而起,长靴猛踏踩在弓身之上,抬手自腰后箭筒取下三根羽箭,紧拉弓弦。
戎人听到动静,连忙抬眼看去,却看这白甲小将这姿势近乎是将自己当作箭矢,抬手便是三箭射出。
咻————
三根羽箭的破风声近乎融为一处,戎人刚听到动静,羽箭就到了脸前,在漫天风雪中射出三小小洞。
名为元灵玉的戎人首领脸色微变,一拉缰绳,身子在原地一扭,便见羽箭自他身侧擦过,而后贯穿身后三名戎人的心口,旋即去势不减,那三名戎人身形向后飞出,竟是直接被羽箭钉在树上。
马车车夫与小女娃神情错愕,也没料到此地怎么会突然出现个白袍小将。
在燕王看来,不管戎人在追谁,先杀戎人肯定没错。
而元灵玉猜测这白袍小将是来救人,长靴猛踏马背,同样飞身而起,口中狞笑一声,“辰国的狗还挺多!”
他猛然拔出腰间长刀,朝着马车的方向用力一掷,是要围魏救赵。
那长刀在雪中回旋,拉出一道白线,眨眼到了小女娃近前,小女娃吓得小脸煞白,但就在此时,一柄长剑同样凌空飞来,只听‘呛铛’一声,长剑与长刀在空中相撞,爆出火星,旋即两柄兵刃猛然两侧飞去。
长刀在马车车帘处划了下,车帘瞬间开裂,露出车厢内一位脸色苍白,仪态雍容的贵妇人。
长剑则朝倒插在车板之上,剑身微颤。
元灵玉冷笑一声,身处空中,凌空在身侧树干猛然一踏,自袖口滑出一柄短弯刀,朝白袍小将激射而去,“看你这年纪,还没断奶就敢学侠客救人!?今日本将军就给你个教训!”
“一条戎人的狗也学会人话了?”燕王冷笑一声,虽然掷出长剑,没了兵刃,但抬手便握住剑鞘,格开元灵玉的短弯刀。
元灵玉身为宗师,在没遇见天人合一者与武魁高手前,谁都能打上一打,一刀不中,旋身一脚便将燕王踹飞,“只会口舌之利的东西!”
“少主接枪!”副将抬手抓起马腹长枪,朝燕王扔去。
燕王向后倒飞,长枪自他身侧滑过,他伸手便接过长枪,身形去势不减向后倒飞,在即将触地前,他在空中旋转一圈,长枪率先触地,而后枪身近乎被压成一个长弓。
砰!
下一瞬,长枪猛然伸直,宛若绷紧弹簧,将燕王宛若离弦之矢般射出,以比原先更快的速度飞身而起,他双手高举大枪,身体与大枪近乎成了一道弯月。
“今日我便试试你这所谓的宗师!”
……
片刻后,在场二十余位戎人尽数被杀,元灵玉慌不择路负伤而逃。
燕王大口大口喘着气,站在戎人尸体间,畅快一笑,而后不远处传来副将声音,“少主!”
燕王回首看去,却见马车停下,那车夫已经自车上摔倒在地,周围积雪已经被鲜血染红。
他匆忙而去,却看那车夫大口大口喘着气,失血过多,眼看便要死了。
燕王将车夫翻了个身,抬手便喂了那车夫一枚丹药,而后却看一枚令牌自他腰间落下,其上写着‘杏’。
燕王微微一愣,“戎人太医院的大夫?”
太医院的牌子,都以‘杏’为题,意思很直观,取‘杏林’之意。
吃了丹药后,车夫气色明显好了不少,车厢内的贵妇人则提着裙摆下了马车,自发丝间取下一枚玉簪,递给燕王,“多谢小将军救命之恩。”
燕王看了眼贵妇人的小腹,微微隆起,明显是有了身孕,结合元灵玉方才所言,他心底对这名贵妇人的身份顿时有了猜测。
“听说,辰国覆灭后,戎人对辰国国宝,九钟之一的错金博山炉有兴趣,但辰国皇室将其藏匿,戎人寻而不得,琉璃四玉又散落江湖,便绑架了当时的辰国太子与太子妃,以此为要挟,命人取错金博山炉来换人……”
说着,燕王又瞥了眼车夫,而后微微一笑,“看来辰国没交出错金博山炉,而是潜入大内,趁着此刻国家大乱,将太子妃救了出来。”
燕王越说,贵妇人的脸色便越苍白,低声问:“小将军,是离军的人?”
太祖高皇帝是先统一南方,而后才举兵北上,因此辰国与离国,可谓国仇家恨算一块去了。
燕王深深看了贵妇人一眼,而后移开视线,望向面色已经好转的车夫,淡淡道:“哪有什么离军的小将军,不过一江湖浪客罢了。”
“少主,您今年才十岁,学了本事就在军中杀敌,都没闯过江湖,谈什么浪客?而且就您这年纪,这也不合适……”
“闭嘴!”燕王红了脸,瞪向副将。
贵妇人不由噗嗤一笑,而后嗓音柔柔问:“小将军不想杀本宫?”
“我从不欺凌弱小,滥杀妇孺。”
贵妇人小手轻抚肚子,虽然没说话,但意思很明显……斩草除根,就是她一介妇道人家也明白的道理,等她腹中胎儿出生,可就说不准会做出什么事来……
燕王轻笑一声,“若他想杀我,那就来,我等着他来杀,但前提是他得有那个本事……而若是他只想安稳度日,我却为一己安全,杀了你们母子两人,岂不显得我毫无仁义之心,胆怯畏缩?若我真是如此,未来何以沟通天地之桥?”
那小女娃蹲在车夫面前,眼里蓄着泪,眼看车夫苏醒,当即小声道:“爷爷,你,你没事吧?”
小女娃并不是辰国太子妃的孩子,而是这车夫的孙女……不将家属带去京中,没有软肋,那戎人是不可能信任他,不可能让他入宫当太医的。
眼看车夫醒来,燕王也不打算多话,背过身,道:“我今日,从没救过人,更没有见过什么所谓的辰国太子妃……说到底,这只是我的猜测,根本没有证据,你也没有承认,不是吗?”
贵妇人感激看了燕王一眼,提着裙摆上了马车,却看燕王好奇问:“你相公呢?”
“京师大乱,本宫与他分头而逃……他,他还带着本宫那出生不久的小娃娃……”贵妇人眼神黯淡,低声道,面对救命恩人,她如实说来,只有一个目的。
“若,若是小将军日后寻到他,请替我告诉他,他的衣儿还活着,会在江南等他……”贵妇人的嗓音无不带着乞求之意。
燕王微微颔首,并不介意再帮衬他们一次。
等车夫上了马车,握上缰绳,准备离去时,那小女娃才想起什么,双手紧握倒插在车板上的剑柄,用力拔出,小脸憋着通红,喘着气道:“你,你的剑。”
燕王回首看了小女娃一眼,而后微微摇头,“剑上有我离军铭文,带着此剑,没人敢刁难你等。”
说着,燕王又自腰间取下剑鞘,随手轻挥,“行走江湖,怎么能没有个特征呢?我觉得腰间佩鞘不配剑就挺不错……等战事了结,我行走江湖,说不得还能遇见你等。”
说着,燕王朝小女娃露齿一笑。
小女娃愣了下,也朝他笑了笑,
等马车离去后,燕王才看向副将,问:“我刚才帅不帅?”
“老帅了少主,那小姑娘肯定是被你迷住了。”
“哈哈哈哈————”
燕王当即大笑,但他最终并没能如他所言,行走江湖,得遇良人,因为一个月后,他被人暗杀……其实不是暗杀,而是有人寻上他,想要单挑。
来者自称‘季公子’,是个年纪比燕王还小三岁的小男孩。
燕王问,“你姓季?可是戎人前国师,季应时新收的徒弟?”
季公子年纪不大,但一举一动倒是相当老成,他淡淡道:“问这么多作甚?打还是不打?”
“切,我会怕你?”
两人约了个地点,后燕王惨败,近乎毫无还手之力,若不是军中将士来的及时,燕王就得被当场打死。
此次过后,燕王一蹶不振,借着养伤,回了大后方……从此再也没有说过什么‘行走江湖’‘沟通天地之桥’的话。
这事对燕王的打击太大,军中无人敢提,一问就说燕王只是被贼人暗算,而不是单挑被按着揍。
等驱逐戎人,立国为离,年号洪天,定都京师后,燕王就便整日浑浑噩噩,混迹京师,既不练武,也不用清影玉衣治疗暗伤。
就算治好了伤,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已经没了那颗锐意无前的武者之心。
直到洪天九年冬,燕王躺在大内一棵大槐树下,往嘴里灌着酒暖身,有几个宫女没瞧见他,路过时闲聊,道:
“听说了吗,宫里来了个十五岁的小娘子,江南人,混过江湖,做过女工,最后不知从哪儿学了医术,居然通过了太医院的考核成了太医。”
“这么厉害?听上去也是个苦出身,咱们被家里人卖进宫当了宫女,她却能成太医……唉。”
燕王翻了个身子,女太医算是少见,燕王闲着也是闲着,便去太医院找了她。
那时,医女正在为太医院的前辈打下手,干些抓药熬药的活,蹲在炉子前,用扇子扇火,浓烟极为呛鼻,让医女一直咳嗽。
燕王瞧见,也被呛的不断咳嗽,甚至还吐了血……暗伤太重,而他又不在乎自己的身体。
医女被他吓了一大跳,连忙为他现熬了一锅药,让他服下。
那个时候,燕王不修边幅,胡子拉碴,明明是十九岁的少年,看上去却跟三十岁也没差别,穿衣也极为随便,因此医女也不知他是燕王的。
她为燕王把了脉,而后便骂他明明有伤,却如此不注意身体,伤势愈发严重。
燕王望着骂他的医女,心底第一次有了想成亲的念头。
燕王可以用清影玉衣让自己恢复健康,但他这次还是不愿……因为这样,他就能以看病的理由,来太医院找这个医女。
医女医术极好,有一门祖传针灸之法,名为点生针。
医女唱歌也很好听,两人总是半夜坐在大内的宫墙上,燕王喝酒,医女唱歌。
医女是个自恋的人,经常说:“夜莺又叫夜歌鸲,我天天在晚上给你唱歌,岂不是成了你的夜莺?不过夜莺唱歌肯定没我好听~”
燕王笑了笑。
两人洪天九年相识,于洪天十年成亲,那一年,燕王才用了清影玉衣,将暗伤一消而尽。
医女没有家人,她的嫁妆,只有一个长条状的木箱。
燕王问她这是什么,医女总是神秘一笑,不告诉他。
燕王尊重自己的夫人,因此也从未主动打开过。
医女身体不好,时常染病,大半时间都在榻上,燕王怜惜她的身体,也便一直都没有要子嗣,更没有去他的封地,燕云……毕竟医女每次生病,这里都有医术最好的太医能及时问诊。
十六年后,洪天二十六年,春。
在一个月前,名为酒儿的江湖女子,在一处边陲小镇上,遇见了当时的天下第一刺客,宋云。
而此时,燕王与医女在京郊踏青时,碰见了一位牵着马,一袭白衣的江湖女子。
那时年关刚过不久,京郊地上还有薄薄一层积雪,天空一缕缕小雪宛若柳絮,轻飘飘洒下。
江湖女子牵着马,站在一颗柳树下,望着燕王与医女,默默无言,片刻后,却是一言不发,转身离去。
但医女瞧见她后,脸色却是大变,连忙跟了上去。
“怎么了?”
“有相熟的人来找我……我与她说几句话就回来。”
医女叫住江湖女子,两人就在柳树下交谈,并没有脱离燕王的视线,因此燕王也没上去插嘴。
柳树下,医女背对着燕王,双手紧紧握住江湖女子的小手,已经泪如雨下,“殿下,您,您是怎么找到我的?”
酒儿微微抬眼,眼神复杂,“点生针是宋爷爷的针法,他有个孙女,我是知道的,当年听爹说,与娘亲四散后,是宋爷爷带娘亲逃了。”
医女破涕为笑,哽咽着说:“我去太医院,将点生针发扬光大,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殿下能找到我……”
酒儿轻叹一口气,“瞧你与那男人举止亲密,我本是不想打扰你……能过安生日子,又何必卷入我这烂摊子事中?”
“当年是辰国救了爷爷的命,我不敢忘怀。”
酒儿沉默,而后小声问:“爹爹找了娘亲一辈子,去年终于坚持不住……娘的身体可还健康?妹子呢?她就比我小一岁,我,我都没见过她……”
说至此处,饶是酒儿也不由用衣袖擦了擦眼。
当年辰国太子与太子妃分头而逃,自此天各一方……太子为了找到自己的夫人与女儿,带着酒儿几乎跑遍了江湖,但终是抱憾而归。
“江南!您可去太玄宫,只,只是……”医女断断续续,道:“迟迟寻不到太子与殿下,太子妃的身体也……前年便病逝了……”
太玄宫此时,不过一平平无奇的小宗门,它成为江湖三大邪派之一时,已经是景正年间的事了。
“是吗……”酒儿沉默。
一句‘是吗’便已经道尽了所有的酸甜痛处。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医女忽的咳嗽了几声,让酒儿回过神来,柳眉轻蹙,“你染疾了?”
医女脸色稍显苍白,柔柔弱弱道:“爷爷死后,我想练功,可惜急于求成,出了岔子,走火入魔伤了根本,气血亏空,得病便如吃饭喝水,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早已病如骨髓,药石无医,就是清影玉衣也难治。”
“还能活多久?”
医女沉默片刻,而后才小声道:“怕是喝不上殿下成亲的喜酒了……”
“我怎会成亲。”酒儿微微摇头,想笑一笑,但寻了二十多年的娘亲已经死了,让她此刻的心情极为苦涩,根本笑不出。
“我不怕死的,只是……”医女沉默片刻,转而看向不远处的燕王,而后收回视线,低声道:“我,我喜欢他,但我这幅身子骨,怕是为他生了娃娃,那娃娃遗传了我,也是个病秧子……”
酒儿愣了下,打量了燕王一眼……燕王是狗皇帝的儿子,就是那狗皇帝害得她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既然燕王是医女的丈夫,酒儿自然也不会将仇恨带到他的头上。
她也沉默片刻,而后自怀中,取出一个小木盒,将其打开,内里竟是一块红玉。
医女自然认得,眼神错愕,“绛珠玉!?”
酒儿关上木盒,而后将其放在医女手上,低声道:
“绛珠玉,乃琉璃四玉之首,原因便在于,它乃错金博山炉的香芯,唯有琉璃灯的青焰方可燃烧,有平心静气,温养身体,补充气血之效……
我萧家世代坐拥错金博山炉,早已提炼出一门可将绛珠玉融进人体的秘法,这也是绛珠玉相传没有实体的根源所在……
……等娃娃生下来,你将这玉送入她体内,至少可保她健健康康,但这法子也不是万无一失,可能会有副作用,你且做好心理准备。”
“这种贵重东西……”
酒儿没有说话,只是一只手按着小木盒,另一只手握着医女的手,美目望着她。
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呢?
江湖夜雨十年灯,而这个江湖女子为了找到自己亲人,已经来往奔波两个十年,但人一辈子又有几个十年呢?
两位命途多舛的女子凝望彼此,几秒后,忽的抱在一起。
两人一言不发,片刻后,酒儿轻轻拍了拍医女的肩膀,而后转身上马,回首看了医女一眼,
“年关前,我遇见个莫名奇怪的人,事后我查了查她的身份,她似乎是江湖第一刺客宋云……她,她可能会来杀皇帝,这事怨我,你在京师,若有机会,劳烦救她一命。”
“嗯。”
“祝你幸福。”
酒儿向她说出最简单,也是最质朴的话语。
“嗯!”
酒儿最后又看了医女一眼,便一挥马鞭,迎着风雪,朝南而去。
等酒儿离开,燕王才瞧见医女满眼通红走来。
……
洪天三十五年,秋,京师,燕王府。
医女怀孕了。
医女的身子骨弱,最近一直在咳嗽,按理说,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她是不该怀孕的……但有绛珠玉在手,她还是想给燕王生个娃娃。
医女穿着宽大的衣袍,坐在躺椅上,脸色苍白,望着院中的潇潇落叶。
太祖高皇帝,日渐虚弱,听太医说,恐怕今年就该有结果……
而燕王王妃,怕是也时日无多。
燕王站在她身后,负手而立,与她一同望着落叶,神情带着淡淡的悲愁。
医女用着唱戏般的嗓音,开玩笑说:“王爷,您的小小夜歌鸲,怕是要离你而去,前去远行了~”
燕王不语,只是默默望着落叶。
医女缓缓收敛脸上的笑容,抬手轻抚小腹,低声道:“听太医说,娃娃是个郡主……王爷可是打算给她起什么名儿?”
燕王还是不语。
医女生了气,从躺椅上站起身瞪他,而后却发现燕王的表情是如此难过。
医女望着他的脸,片刻后轻叹一口气,小手扶着腰,越过燕王,从软塌后面的隔层里,取出了个用布条包裹的,长条形的木盒。
燕王微微一愣,“这不是你的……嫁妆?”
“嗯。”医女在软塌坐下,抬手揭开布条,眼神望着木盒,小声道:“我没了爹娘,一直与爷爷相依为命,自离开江南,独自来了京师后,身无长物,除了这个,什么也没有。”
“里面是什么?”燕王问。
医女轻抚着木盒的纹路,抬眼望着挂在墙上的那柄剑鞘……那剑鞘,是燕王曾经的意气风发。
如今挂在那里,已经三十五年了。
医女抬手打开木盒,却见内里,是一柄保养良好的长剑,长剑刻着‘离’字铭文。
燕王呆在原地,眼神错愕。
医女指尖轻轻划过长剑纹路,朝燕王柔柔笑了下,“我的嫁妆,岂不就是王爷曾经的少年傲气?”
医女放下木盒,来至燕王面前,抬手抱住他,小声道:“我知道你曾被人打击,心如死灰,早便不似少年时的壮志凌云……但我一直都记得的,也一直替你存着。”
燕王眼睛又睁大了几分,下意识抬手环住医女的腰,几秒后,他落下泪来。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医女朝他笑道:“等我死了,你可得把剑与鞘分开挂在墙上……这样也显得我与你并肩作战,而不是收剑入鞘成了你的附庸不是?”
燕王紧了紧环住医女腰肢的手,泪如雨下,已是泣不成声。
四年后。
医女死了。
那已经是景正年间的事了。
此刻的燕云锦州,剑与鞘还挂在王府墙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最新章节,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最新章节,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