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任真定

小说:世子稳重点 作者:贼眉鼠眼 更新时间:2024-12-04 23:10:0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人脑子偶尔会短路,聪明人也不例外。

  爱因斯坦煮鸡蛋还把手表扔烧杯里呢,赵孝骞脑子里的零件偶尔滋滋闪个小火花儿算啥。

  今日初识甄庆,赵孝骞收获不小。

  不但省了钱,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点,朝廷如果拨下专款,赵孝骞扣点跑腿辛苦费,不过分吧?

  还有就是,赵孝骞知道了萧奉先这个人。

  妹妹是耶律延禧的妃子,典型的外戚,听甄庆介绍来历就知道,这萧奉先肯定没啥本事,唯一的倚仗就是他妹,在外嚣张跋扈,对内媚上逢迎,做人唯利是图,六亲不认,只认妹妹妹夫全家。

  这样的人才,简直是老天为赵孝骞量身打造的天生反骨仔啊。

  论为人品性,萧奉先比萧兀纳父子更适合当间谍。

  第一次见甄庆,他便送了赵孝骞两份大礼,这人恐怕是一员福将,以后要多来往。

  热情款待甄庆一顿香喷喷的烤全羊,军中本不准饮酒的,赵孝骞还是让陈守弄来一坛好酒,与甄庆同饮。

  二人对饮之时,赵孝骞明显感到甄庆看着他的眼神真诚了许多。

  想必是赵孝骞无视军纪,招待他饮酒的举动,温暖了甄庆那颗大润发杀鱼十年的冰冷的心?

  对酌之时,甄庆向赵孝骞交代了皇城司在辽国的现状和布局,赵孝骞都暗暗记在心里。

  至此,整个大宋的皇城司,都已牢牢掌握在赵孝骞的手心里了。

  酣畅对饮,二人各自睡下。

  第二天一早,龙卫营准备拔营行军之时,甄庆提前向赵孝骞告辞。

  他的身份隐秘且敏感,不可能随宋军同行,落入有心人眼里便是掉脑袋的大祸。

  队伍继续行进,而此时的赵孝骞又下了一道军令,令龙卫营斥候赶赴真定府,巡弋宋辽边境,严密监视辽军动向。

  三日后,龙卫营三万将士,连同运送辎重的数万民夫,已到达真定府。

  骑在马上,赵孝骞眺望遥远的真定府城墙,心头突然一沉。

  真定府,是河北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他此刻看到的真定府城墙却是低矮简陋,城墙下连护城河都没有。

  若遇敌军攻城,就算古往今来最擅长守成的名将,这座城池也断然守不住三日。

  早在汴京时,赵孝骞便知真定是边城,贫瘠且荒凉,百姓人口稀少,城中龙蛇混杂,治安混乱。

  现在赵孝骞在远处亲眼见到这座城池,才对“边城”二字有了具体的印象。

  贫瘠,荒凉,萧瑟。

  与想象中的样子完全重合,真是一点反差都没有呢。

  如此贫瘠的城池,赵孝骞未来却要常驻于此,想到这里,心都凉了半截。

  人还没进城,脑海里便冒出了一个念头。

  得发挥我华夏民族的长处,发展商业,搞钱,搞基建啊。

  堂堂楚王世子,常年待在鸟不生蛋的鬼地方,要啥没啥,性格会玉玉的……

  队伍继续行进,离城大约十里左右,赵孝骞已清楚地看到城门了,却见城门外赫然站着一群官员武将。

  为首一人身着紫色官袍,站在冰天雪地的城门外,身后一众官员武将距他身后数尺,隐隐以他为尊。

  而此人大约六十来岁年纪,颌下一缕白须飘逸,仙风道骨超脱红尘的样子,官袍穿在他身上委实有点不搭。

  赵孝骞见他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人应该穿道袍,手里拎一根拂尘,跟玉清宫的青阳老牛鼻子一样到处推销保健品,反正世上的傻子绝不止赵颢一个,市场大得很,值得深耕。

  快到城门时,赵孝骞下令全军止步,原地待命,而他则领着陈守贾实等十余骑上前。

  与此同时,那位六十来岁的官员也朝赵孝骞缓步走去,二人各自相向而行,像一场奋不顾身双向奔赴的爱情。

  走到近前,赵孝骞下马,官员却先朝他躬身行礼。

  “下官,代知真定府李清臣,拜见赵郡公。”

  赵孝骞一惊,急忙双手托住他的胳膊:“李知府,久仰大名,晚辈可当不得您的礼,会折寿的。”

  平日赵孝骞说客气话,久仰也好,想念也好,发誓只蹭蹭也好,这种客气话只是过场,大多虚假。

  但此刻赵孝骞对李清臣说“久仰”,倒绝非虚假。

  赵孝骞是真听说过李清臣,上辈子就听说过。

  这位也算是大宋的一位名臣,能力颇为出众,按真实历史轨迹发展,将来李清臣最高能做到门下侍郎。

  而且他也是朝堂上少有的既非新党,也非旧党的朝臣之一。

  两边都拉拢,可李清臣就是不站队,他的政治主张也很中庸,他认为新法旧法都有弊端,最适合大宋的新政,是将新法和旧法融合,去糟存精,以利天下。

  李清臣的主张,与赵孝骞的政见不谋而合。

  所以赵孝骞见面就对他如此客气,除了官场上的礼节之外,更是敬重他的人品。

  李清臣看向赵孝骞的眼神也充满了好奇。

  他是绍圣元年正月便赴任真定知府,那时的赵孝骞还默默无名,后来李清臣听说汴京出了一位神奇的少年英雄,种种事迹传到真定府,越传越邪乎,李清臣都不由自主开始怀疑传说的真实性了。

  直到后来,宋夏之战结束,朝廷的邸报传到真定府,上面列举赵孝骞在宋夏之战中的种种功绩,有了官方认证,李清臣才不得不相信,大宋果然有如此神奇的少年英雄。

  今日此刻,乍见赵孝骞,李清臣平静的表情下,其实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这个时代真正有风骨的文人,很难想象他们对大宋积弱的耻辱是多么的怒其不争,大宋立国百年,处处受制,处处兵败,被外敌各种威胁挟制,占尽了便宜。

  唯有去年的宋夏之战,几乎算是大宋立国史上唯一一次扬威的胜仗,大宋君臣百姓无不扬眉吐气。

  此刻令大宋扬眉吐气的功臣,活生生就站在眼前,李清臣尽管六十来岁了,心情却像粉丝见到偶像般激动。

  赵孝骞也在打量着李清臣,刚才听他的自我介绍,“真定知府”前面有一个“代”字,也就是说,他到任真定后,李清臣就要交卸官印,回汴京等候新的官职安排了。

  这可不行,赵孝骞初来乍到,没人帮他熟悉官场环境,没来得及拉拢人心,如果轻易放李清臣走了,剩下一大堆公务难道要靠自己亲自处理?

  堂堂楚王世子怎吃得了这个苦,环境再艰苦,他也要想方设法享福。

  享福的前提是,有人注定要给他当牛马。

  六十来岁,正是当牛马的好年纪。

  于是赵孝骞当即握住了他的手,深情款款地道:“牛知府,留下来帮我一段时日可好?”

  李清臣惊愕半晌,缓缓道:“首先,我不姓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世子稳重点,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世子稳重点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