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三百六十四章 萧条边城

小说:世子稳重点 作者:贼眉鼠眼 更新时间:2024-12-05 20:54:5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对于赵孝骞的到来,李清臣是很高兴的。

  从社稷的角度来说,宋辽边境渐不稳定,两国在真定府的边境上时有摩擦,作为典型的文官,面对强大的辽军,李清臣实在有些拙于应对。

  大宋虽是文官掌兵权,但与强敌的对阵,不是文人读几本兵书就觉得自己能行的。

  李清臣能治理一城之地,但面对辽军作战,他终究还是缺了点底气。

  现在赵孝骞来了,这位宗亲郡公的事迹他早已听说,尤其是对外交战,是朝中难得一见的强硬派,开战就奔着灭国去的。

  当初的宋夏之战,若非顾忌辽国的干预,赵孝骞领着宋军继续打下去的话,很难说西夏会不会被他灭国。

  有了赵孝骞接手真定府,李清臣大松了一口气,心里直叹官家圣明,人尽其才。

  辽军这样的强敌,只能由赵孝骞这样的强硬派来对付,尤其是赵孝骞还带来了汴京上四军之一的龙卫营,三万余装备了火枪的新式军队,李清臣的底气更足了。

  从私心的角度来说,李清臣对赵孝骞的到来更高兴。

  如果不是朝廷驱命,谁特么愿意放弃汴京繁华的好日子不过,跑到这鸟不生蛋的鬼地方当知府?

  赵孝骞上任,意味着李清臣可以马上交接工作,回到熟悉的汴京当京官了,美好奢华又惬意的生活在向他招手,李清臣焉能不乐。

  然而二人见面,赵孝骞看着他一脸诡异的微笑,李清臣不知为何,心里突然有点不踏实了。

  这年轻人……好像在算计着什么。

  “赵郡公到任,下官欣喜不胜,这千钧重担只有赵郡公这样的当世俊才或能担当,下官老矣,只能躲在后方贪生惧死,说来实在惭愧……”李清臣露出羞惭之色道。

  赵孝骞微笑:“李知府,你惭愧得太早了。”

  李清臣:???

  啥意思?这是啥意思?为何总感觉有一个巨大的阴谋在笼罩着自己?

  还有,赵孝骞看自己的眼神,实在很奇怪,令李清臣忍不住心头发毛,浑身不自在。

  二人见礼之后,城门口一众文官武将也上前见礼。

  大宋的地方官员很繁杂,而且职权交替。自知府以下,不仅有掌握实权的判官,推官,也有河北西路的转运使,提举使等等,还有一大批没有实权,但有官衔的所谓“寄禄官”。

  真定府常驻边军,大营就位于真定府城之外的西郊,边军数量大约在五万左右,其中一万左右是汴京调来的中央禁军,其余的四万人,大多是地方厢军。

  当然,府城之外的各庄各堡各寨的团练乡军,并不在官府的编制之内,属于民间抵抗团体,也就是所谓的“民兵”,由各地自行招募,但团练使必须由朝廷委派。

  比如苏轼,他就当过黄州团练使,为当地训练民兵。

  至于乡军的真实战斗力……就别提了。

  如果对外作战,仗打到要依靠乡军的时候,情势基本已到了绝境,主帅要么准备提桶跑路,要么仗义死节准备抹脖子,没人指望乡军能扭转战场局势。

  真定府的武将不少,一万禁军由一名厢都指挥使统领,其余的四万厢军则由两名厢都指挥使统领,麾下统领十六名军都指挥使。

  今日初见,赵孝骞一眼便看出中央禁军与地方厢军武将的不同之处。

  禁军的厢都指挥使名叫张岚,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身上披戴的鱼鳞铠甲明光锃亮,一副英武威风的样子。

  而两名厢军的厢都指挥使,则只是披戴皮甲,头戴翅盔。皮甲已老旧,隐可见皮甲上的刀痕,二人显得有些憔悴,就算与赵孝骞见礼,二人也是一副强挤出笑脸的模样,笑起来比哭还难看。

  赵孝骞一眼扫过众人的神态,已经敏锐地发现了真定府军政两届不少的信息量。

  禁军和厢军的将领,其实都是朝廷任命,但很显然,真定府的禁军和厢军将领并不和睦。

  禁军这位名叫张岚的厢指挥使,明显露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倨傲姿态,至于两位厢军的指挥使,则有点忍气吞声的味道。

  赵孝骞微笑,不急,未来有很多时间了解真定府军政的现状。

  在李清臣的招呼下,赵孝骞与一众官员武将进了真定城,而他带来的三万龙卫营将士,则在种建中的率领下,开拔真定城郊外的东郊,寻找新的扎营地点,准备长期驻扎。

  为了迎接赵孝骞的到来,李清臣在城门内准备了一辆马车,正要邀请赵孝骞登车,赵孝骞却摆手拒绝,表示初入真定城,他打算步行入城,看看城内市井的风土人情。

  一大群人簇拥赵孝骞,场面实在太大,李清臣于是挥退了身后的官员武将,由他领着赵孝骞步行,陈守和贾实等一众禁军跟随。

  入城之后,赵孝骞第一眼看到真定城内的景象,心情顿时一沉。

  太萧条了,大街上几乎不见人影,街道两旁的店铺半数都关了门,还有一半开门的,也是门可罗雀,车马稀疏。

  街上的百姓也不多,穿着打扮更是贫苦,人人面带菜色,表情愁苦,对未来完全失去希望的样子,就连明日的生计都仿佛没有着落。

  赵孝骞沉默地观察着一切,用自己的理解能力,默默地解析这座城池。

  边城,战乱,死亡阴影,商旅不行……

  眼前这副凄凉萧条的景象,似乎解释得通,可赵孝骞总觉得哪里不对。

  澶渊之盟两国其实是一直在遵守的,所谓的战争阴云,也只是半年内的变故。

  可赵孝骞见真定城内的这副景象,却怎么也不像才半年的样子。

  这毫无希望的萧条画面,像长年累月的老古董,绝对不止一年半载。

  一边缓步而行,赵孝骞左右顾盼,嘴里却道:“李知府就任真定府多久了?”

  李清臣道:“下官是绍圣元年正月赴任,如今正好两年了。”

  赵孝骞指了指周围的萧条景象,道:“真定府一直是这个样子的么?”

  李清臣苦笑道:“下官到任时,甚至比这更差,下官能力不足,两年来也只是稍微改善了一些,实在惭愧。”

  城里都这副模样,真定府周边辖下的县乡村庄,可见景象更难看。

  赵孝骞不由问道:“为何会这样子?边城虽说荒瘠,却也不是不毛之地,朝廷是允许宋辽通商的……”

  “真定府如此重要的边城,按理说两国的商贾不会错过这绝佳的通商之地,为何真定府却是一副遭了天灾的模样,百姓们好像连饭都吃不饱,李知府可知原因?”

  李清臣犹豫了一下,叹道:“原因很复杂……”

  话音刚落,却见街边一条巷子里突然窜出一群穿着黑衣的壮汉,人人手持刀棍,面色不善地走来。

  身后的陈守和贾实立马紧张起来,数十名禁军护卫和十名江湖高手飞快将赵孝骞和李清臣围住,保护在中间,神情戒备地盯着这群来意不善的壮汉。

  赵孝骞抿了抿唇,默默地伸手入怀,握紧了怀里藏着的短管燧发枪的枪柄。

  同时他也警惕地扫过街边商铺的阁楼窗户和屋顶,膝盖缓缓地弯曲,身子矮了一截,让禁军和高手们魁梧的身躯完全挡住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世子稳重点,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世子稳重点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