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耶和华 第27章 历法更新

小说:吾父耶和华 作者:千翅万瞳 更新时间:2025-03-04 00:52:5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月亮历和太阳历,这两个东西各有优劣。

  从农业角度来说,月亮历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而从辨别日期的角度来说,太阳历又远不如月亮历。

  毕竟,月亮历,只要抬头看一眼月亮,其实就能确定今天是几号。

  而月亮几次圆缺,就能判断几个月过去。

  就盖里斯所知,天朝的农历,虽然被后人称为阴历,但实际上阴阳合历。

  其月份的安排与日期,是按照月亮的圆缺计算,但同时24节气,又是与太阳的直射回归线绑定。

  可以说,天朝的农历,作为阴阳合历,是企图同时兼顾太阳历与月亮历优点的。

  这个事,怎么说呢,在一些时候,确实是做到了。

  但许多时候,又其实做不到……

  这种既要又要的结果,便是古代天朝的历法,其偏差发生的幅度,是远高于单纯月亮历或单纯太阳历的。

  而且其复杂程度之高,是老农们根本没法独自理解的,以至于修订历法都成了王朝宣布自己正统性的行为。

  对于眼下的盖里斯来说,制定一个阴阳合历,虽然不是说不可能,但推广起来的难度就非常大。

  一个推广难度很大的历法,对于眼下的盖里斯而言没有意义。

  因此,盖里斯选择了一个比儒略历麻烦一点点,但即便是不识字的老农,多费点脑细胞也能算明白的历法——格里高利历。

  儒略历错误的将一年测定为365.25天,这个事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影响,但随着千年已逝,365.2422的实际太阳年,已经与当初偏转了足足近10天。

  在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宣布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为格里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删除。

  然后,为了让365.2422比365.25少的那点0.0078天消失。

  在格里高利历中,每400年为周期,比儒略历少了3个闰日。

  在实际的体现中,就是每一个可以被4整除的年份都是闰年,但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份,必须也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因此,1700年、1800年、和1900年都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

  每400年闰97次这个情况,使得历法平均长度调整为365.2425日,更贴近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365.2422日的回归年。

  要每三千三百年,才会偏差一天。

  易学、易算、易懂、还非常精准……

  这些格里高利历的优点,使得其近乎统一了地球上的所有国家历法。

  以至于格里高利历在天朝被称为公历。

  天朝的历法改动之举,这并非是什么崇洋媚外,而是真的太简单了,也太好用了。

  对于盖里斯来说,采用格里高利历,最大的好处,其实便在于。

  他不需要进行任何天文观测计算,直接心算就能照抄复用,

  格里高利历是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10月启用的。

  现在是1200年,两者相差382年,除以一个128,即得出约等于3。

  换句话说,既然教宗格列高利是在1582年宣布消失了十天,那么盖里斯在1200年的时候,直接宣布消失7天,也就完美适配了。

  也就是说,今天是儒略历9月21日,那么明天就将变成9月28日

  当然,还不止如此。

  “我要告诉你们!今年是历法的前奏,是一切刷新的年份!”

  “而次年,将是历法的元年!”

  “安拉已经允我了,要我将这一切的知识经过我的口,传给这天空之下的所有人!”

  “不论是精灵们也好,天使们也罢,从今天开始,万物都更新了!”

  虽然说,格里高利历,其实是儒略历的一次调整,因此并没有开始重新纪年。

  但对于盖里斯来说,就不同了。

  他不能告诉这些穆斯林,要求他们向基督教学习。

  因为那样一来的话,就会显得他过于偏颇基督教。

  因此,盖里斯则干脆更进一步,他并不是说大家要遵循基督教的历法。

  而是要求所有信他的人,采用一个新的历法,重新开始纪年!

  儒历1200年,在这个新的历法中,将会是公元前一年。

  而儒历1201年,在这个新的历法中,则是公元1年。

  盖里斯的宣布,也已经写出书信,送往了耶路撒冷。

  再然后,将会是的黎波里、安条克、塞浦路斯……以及其他所能被盖里斯影响到的范围。

  【看哪!那主的帐幕在人间!神亲自与他们同住,他们要做他的子民,神也要亲自与他们同在,做他们的神。】

  【再无哭泣,也无哀伤,死亡将不再有,旧事已过,一切都更新了……】

  是的这一切都更新了。

  盖里斯没有去表演任何神迹,因为他所说的这些话语,便是神迹的凝练。

  时间与历史,将会证明盖里斯的正确,天空中高悬的太阳成为了明证。

  正如格里高利历,势不可挡的替换掉了地球上原先几乎所有的官方历法。

  盖里斯所宣布的更新,也将因为其正确性而冲刷掉那些陈旧的事物。

  后人们,根本无从断定,盖里斯究竟是如何测算出太阳年的细致时间。

  究竟是他独自一人得到了神启,还是说早在耶路撒冷期间,他就已经安排了天文测算?

  对后世而言,这才要比那些记载在经书中的奇迹瞬间,更加震撼人心。

  毕竟,人无法想象自己未知的东西,盖里斯如何能打,如何力能扛鼎,其实不过是写书之人笔下两句话的事。

  书中的这般人,想要多少那便有多少,参孙也好、项羽也罢,皆如此。

  但这些突然出现,而后又深深改变了人类命运的知识,才显得尤为可怖。

  毕竟,毫无来由……

  台下的那些听众们,不明白自己见证了什么样的历史瞬间,可由于盖里斯的形象又过于深奥,他们任旧是叹服。

  至于那些听明白盖里斯到底要干什么的教法学者们,一个比一个急眼,可各个部族的领袖们,又摁着他们,让他们不说话。

  时间一点一点的在流逝,那一分一秒,都在印证着盖里斯的毫无谬误。

  ……

  在这次集会中,盖里斯并非是单纯的宣布历法更新的事,由于这么多人在场。

  因此,盖里斯也干脆开始原地讲道了起来。

  还是为了让在场的人,易于理解,能够清晰记住。

  盖里斯并没有去繁杂的介绍自己的教义,而是直接了当的从《圣经》与《古兰经》中摘下了许多话语。

  这些话语,则对应了盖里斯神学的4大支柱,又或者说4个道德标准。

  一:信仰即行动,而非逃避。

  【信心若没有行为便是死的。】

  【真主必不改变任何民众的状况,直到他们改变自己的状况。】

  盖里斯教团的信仰不是等待救赎,而是主动践行信仰。信仰并非停留在心灵的满足,而是要在人间建立公义和秩序。

  真正的信徒不是被动地接受启示,而是在世界上践行真理,使世界因他们的行动而改变。

  二:责任高于宽恕,担当胜于忏悔

  【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恶人却被祸患倾倒。】

  【每个人只受自身行为的报酬。】

  悔改不是为了自己得救,而是为了承担更大的责任。

  宽恕的目的不是让人忘却罪恶,而是让人用实际行动去弥补过去的过失。

  而哪怕是最轻微的弥补,也将得到神最全心全意的恩救,因为这其中有着盖里斯在充当中保。

  三:知识即启示,探索即信仰

  【你们思维敏锐的人啊!你们当教诲别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盖里斯教团不认为启示仅限于古老的经书,而是认为探索世界本身就是接近神圣的途径。

  知识是信仰的一部分,科学与信仰并不对立,凡是追求真理的行为,都是宗教的一部分。

  信徒必须持续学习和思考,探索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才能不断接近神圣的智慧。

  盖里斯最大的神迹,永远不会是那些杀戮,或者光影上的变幻,而是他带来了通往“真理”的途径。

  四:公义是信仰的核心,而非个人得救

  【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当你们见到不义之事时,应以手制止之;若不能,则以言辞制止之;若仍不能,则以心中厌恶之,这乃是最弱的信仰。】

  信仰不是逃避世界,而是要让世界因信仰而改变。

  面对不公,信徒必须有所行动。即便无法用直接的方式改变,也至少要心存抗拒,而不是接受压迫或屈服于邪恶。

  这四个支柱,盖里斯先前就考虑过很多,但如此成体系的讲出来,这却是是头一次。

  当然,这其实也是盖里斯的转变,乃至于说是一种成长。

  曾经的盖里斯,还曾会为了“正确”“正统”,而去与人辨经。

  但到了这个阶段后,盖里斯已经不再是需要去引经据典,自降身价的同穆圣或天兄的徒子徒孙们逐字逐句的辨经。

  因为辨经是学生们的事,他作为老师,所要做的是写出让后人去辨的经!

  当然,也可以粗糙的理解成,只要盖里斯足够的成功,那么自有大儒为他辩经,何须他亲自动手?

  比起那些具体经文的胜负,盖里斯要做的是抓住核心的经意,已使其不断传承。

  在这个问题上,盖里斯其实也已经渐渐的偏离了解放神学的范畴,而试图更加的普适化了。

  ……

  寒风吹过安纳托利亚的丘陵,枯黄的草原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微光。

  牧民们披着厚重的羊毛披风,策马缓行,驱赶着羊群和骆驼向南方的冬场迁徙。

  9月的丰收,来的快,去的也快。

  时间转眼间,便来到了11月,在这寒风渐起的日子里,尤克图部的牧民们,必须赶在第一场雪落下前,前往各自的冬牧场。

  不论这公元前1年经历了多少的意外与苦难,但牧群便是牧人的生命,不论如何,都是要继续放牧的。

  牛铃声、羊咩声此起彼伏,混杂着犬的吠叫,在这空旷的天地间回荡。

  在这庞大的牧群中,有一人则格外的高大。

  金色的长发,被束在了脑后,简单系出了一个马尾。

  现在的盖里斯,身上披上了牧人的皮袄,手中挥着羊鞭,在同牧群一同朝北走。

  与很多人所想的不同,转冬场并非一定是向南,对于尤克图部来说。

  他们转冬牧场的主要目的,其实是要去寻找水源。

  在大陆性气候的状态下,冬季低温少雨,指望随时随刻都有天空的降雨来弥补,已是不太可能。

  但积雪却又是随时可以取用的水分子。

  因而对于尤克图部来说,前往湿气更足且易于降雪的黑海方向,便理所应当了。

  盖里斯因为想要继续深入了解牧民生活的缘故,加上这也能顺路前往特拉比松,因而便与阿尔斯兰一家共同北上。

  在过去的这两个月里,盖里斯不只是指导着奥斯曼那些突厥首领,完成了一个突厥会议的架构体系,也还接待了来自安条克的帕拉丁们。

  在有了来自安条克的帕拉丁后,很多事其实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不仅是农业耕种方面的细节,便是议会体系的架构,也能参照耶路撒冷王国的体制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

  盖里斯一直以来都不是以负责具体事务著称,大家对此其实也都习惯了。

  许多时候,盖里斯都是主动前往信仰的边疆,以其惊人的魅力,去扩宽教团的活动空间。

  只不过,这一次与先前又有一些区别。

  因为终点是要前往特拉比松的缘故,除去阿尔斯兰这个本地人外,盖里斯还多了一些随从。

  这些人中,不仅有着亚历山德罗斯这样的帕拉丁门,还多上了一名默罕默德。

  面对默罕默德的求教,盖里斯并没有去藏私,在简单介绍了一些自己的教义后,便允许对方跟着自己。

  很多事,并非三言两语就能体会明白,而是要言传身教才能验证。

  当盖里斯众人,驱赶着牧群绕过一处山口后,冷冽的寒风,扑面而来。

  阿尔斯兰走在队伍的最前方,指向了那如同荒漠的山脚。

  “我们要到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吾父耶和华,吾父耶和华最新章节,吾父耶和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