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207章 大唐皇位的腥风血雨

小说:帝秦设计师 作者:买土拨鼠的松鼠 更新时间:2025-03-27 20:43:5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在感到李显离谱的同时,始皇等也在哀李重俊不幸,怒李重俊不争:

  大好形势本在于李重俊一方,却被李重俊硬生生折腾没了,活该被砍了头拿去祭告武三思。

  始皇看着李念,感慨道:“难怪你说大唐的皇位在大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便变得腥风血雨!”

  确实是腥风血雨,连在二凤时期,都有儿子李承乾和李祐谋反,李治虽是顺位继承,可李治之后的大唐皇位……

  武媚为顺利掌权及登上皇帝宝座,废儿子帝位,逼儿子自尽,杀得人头滚滚,武媚退位也不是心甘情愿,而是被人带兵逼宫。

  现在这李显也是,让韦后、武三思等人肆意妄为,逼得太子李重俊起兵反了。

  当真是“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妻贤女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李念道:“据闻,李渊在得知太宗杀兄杀弟后,曾大骂诅咒太宗的子嗣会像他的儿子们一样相互残杀。”

  “但二凤虽开了个坏头,让有心思的人都会谋生大不了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可臣认为在这事上,亦有武媚之‘功’。”

  “若非有武媚这个成功的先例,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又怎会想着仿其旧事?以至于为称帝如此不择手段。”

  这是一众因素综合的结果,给某些人造成了一个印象:大唐皇位的选拔标准很广泛,咱未必没机会登上那个位子。

  “李显会那般宠信韦后,也是因武媚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太大,常担忧武媚要杀他,晚上睡下不久,就被噩梦惊醒。一度惶恐到想要自杀,而韦后一直陪在李显身边安慰。”

  “夫妻二人一同度过了那段担惊受怕、寝食难安的岁月。可以说韦后是李显在那段时间里的一束光,照亮了他的生命,李显自然会对其十分信任。”

  听到这话,始皇等人想起了各自所度过的难熬岁月,及在那段岁月给予他们光的人。

  王绾道:“若韦后能不生异志,好生辅佐李显,或许能于青史留下美名。”

  李念笑着摇头道:“此事颇难,俗言道‘财帛动人心’,而比财帛更动人心的是权力!何况多年生活在对武媚的惶恐不安当中,一朝翻身,心态很容易变化到另一个极端。”

  “在李重俊死后,李显进上应天神龙皇帝的尊号,韦后加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这其实就是在模仿武媚,但韦后根本无法和武媚相提并论!”

  将韦后和武媚相比,那是在贬低武媚,韦后的能力手段,哪样及得上武媚?

  李念笑道:“韦后试图效仿武媚,可其才略智谋远不及武媚。其学武媚专擅朝政,却使朝中奸邪小人当道,其纵容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卖官鬻爵,如果行贿三万钱,便能剃度为僧尼,如果行贿三十万钱,更是能得到皇帝的亲笔敕书任命的官职……”

  冯去疾摇头道:“如此一来,怎可能不奸邪当道,朝廷混乱?”

  蒙恬问出了另一个问题:“三万钱可剃度为佛教僧尼?”

  李念提到这点,当然是为了在始皇等人前给佛教上眼药。

  他道:“大唐时,僧尼有各种优待之策,可不是一般人想做便能做的,而且这为僧为尼要是入了某位贵人法眼,也不失为一条上升渠道。武媚曾在感业寺为尼,据闻与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私通的辩机便是一个和尚,武媚的面首薛怀义也曾削发为僧……”

  高阳公主就是被太宗嫁给房玄龄之子的那位,其私通对象竟是一个佛教僧人。

  李念虽只说了这三人,但由上观下,且那么多人愿意行贿为僧尼,可见这佛教在大唐时是何等藏污纳垢。

  若没有利益与好处,怎会有人行贿去为僧为尼?

  不仅要看到大唐佛寺的僧尼有淫乱,更要看到佛教在那时必然得到了政策上的优待。

  甚至,私通淫乱都算小事,充其量也就男女那点事,可对僧尼的优待政策便不小了,尤为让始皇等重视。

  “韦后得势期间,不仅朝廷混乱,后宫也是如此,有人守在宫外私约宫女淫游作乐。”

  这韦后确实无法同武媚相比,朝政处理得不行,后宫治理也不咋样。

  “据史载,景龙四年,韦后与其女安乐公主合谋毒杀李显,立李显第四子李重茂为帝,韦后临朝称制,年号唐隆。”

  始皇等对李唐皇位充满腥风血雨这个说法又刷新了一次认知下限。

  妻杀夫,女杀父,这李唐之人为了皇位简直疯狂。

  王绾皱眉道:“韦后与那安乐公主谋杀李显,其难道认为她已完全掌控了局面,能让所有人服她?”

  李念笑道:“从后来发生的事看,显然没有。要是她们真掌控住了局面,又岂会让玄宗成功发动‘唐隆政变’。”

  这玄宗肯定是大唐的下一位皇帝,但对李唐又发生政变这事,始皇等人已经看淡。

  就李唐这些人,要是这种情况不发生政变,他们才会感到奇怪。

  王绾又问道:“既然她并未完全掌控局面,又为何毒杀李显?岂不知李显是其最大的护身符,这韦后竟愚蠢至此!”

  李显虽昏懦,但他是名正言顺的大唐皇帝,合法合理,其在世,有人想动韦后,都会有所顾忌。

  当然,李显不死,韦后便一日是后,没有可能再进一步。

  李显一死,韦后的进步空间倒是大了,但这进步的机会,她不一定有能耐把握得住。

  给她机会,她未必中用啊!

  反而李显的死会让其失去护身符,之前因为李显对她有所顾忌之人,现在可未必再会。

  而且,经过一次武媚称帝,大唐的宗室和大臣肯定也不希望再出现一位女帝,必定会加大反抗力量。

  万一又出个女帝,像武媚一样迫害残杀他们,那不给自己找罪受?

  这韦后要真想杀李显,那也得在李显的庇护下成长到羽翼极丰,能扫平称帝路上的所有阻碍才行。

  就算是武媚,在称帝前,也用了好多年做准备,这韦后才几年,能有多少准备?

  韦后与其女安乐公主要有多蠢,才会在这种时候合谋毒杀李显?

  李念笑道:“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杀李显一事,并不能完全确定,甚有可能为捏造。”

  史书所载并不一定真实,而且不同史书之间的记述也会出现矛盾,就像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私通之说也一样有疑问。

  李念继续道:“李显之死很可能和其祖母长孙皇后、其父李治、其兄李弘一般患有某种家族性遗传病,突然暴毙!”

  “李显死时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定陵。这位两度为帝的大唐帝王,共在位五年半,被几个女人给左右了一生命运。”

  在武媚时期,是身不由李显,没办法做得了主,但第二次为帝时,李显本有机会主宰他自己的命运。

  “不管李显死因如何,他一死,让韦后、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在实质上处在了一个很危险的境地。偏生这一干人还看不清形势,觉得大势在他们。”

  “史载,李显死后,韦后秘不发丧,进行了一系列布置,召诸宰相入禁中,征诸府兵五万人屯京城,用她的心腹掌管大唐枢要,这些看起来都没问题。”

  “但她没想过群臣和大唐宗室是否还想出现一位女皇?她做的越多,群臣和宗室忌惮越甚!”

  谁知道这韦后称帝后又会整出一波啥幺蛾子?

  李唐宗室好不容易从武媚的屠刀撑过来,万一韦后再来一波,谁有把握能再熬过去?

  “且韦后和其手下之人太心急,史载宗楚客与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及诸韦共劝韦后遵武后故事。南北卫军、台阁要司皆以韦氏子弟领之,广聚党众,中外连结。”

  “宗楚客又秘密给韦后上书称根据图谶,韦氏也应该像武氏一样取唐室而代之,并献言谋害李重茂。”

  “但这些都还好,可剩下一条要了他们的命,宗楚客对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极为忌惮,偷偷和韦温、安乐公主谋划怎么除去李旦和太平公主。”

  听到“李旦”这个名字又登场了,蒙恬饶有兴趣道:“这李旦便是玄宗?他也再度为帝?”

  李念道:“玄宗乃李旦第三子,名为‘李隆基’,又称唐玄宗、唐明皇,乃大唐巅峰盛世的缔造者,当然大唐也是由他转衰。诗仙李白便生活在他的朝代!”

  这么一听,这个唐玄宗绝对是个不得了的帝王,可能有其曾祖太宗之风。

  但始皇帝等显然并没理解李念话中的“大唐也是由他转衰”为何意,以为李隆基将大唐带到了盛世巅峰,大唐接下来走下坡路也很正常,就跟汉宣帝刘询一样。

  汉宣之时,西汉达至最强,可也是在汉宣后,西汉步入衰颓。

  李念继续道:“太平公主是李治与武媚之女,颇受父皇母后和兄长们宠爱。她自然也一样有武媚那般的宏图大志!”

  始皇等人并不感到意外,这太平公主要是不想做女帝,那才会让他们惊奇。

  始皇还在心里琢磨:李念这小子真没说错,武媚确实起了一个极坏的头,让这些李唐的女人一个个都想当女帝。

  “正所谓姑嫂相看不顺眼,而且还是有做女帝同个志向的姑嫂,相看当然更不顺眼,给她们逮到机会,绝对会把对方弄死。”

  “宗楚客和安乐公主等人的谋划被泄露到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那……”

  王贲摇头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这等机密要事,也能被对手得知,如何能成大事?”

  李念笑道:“在得到消息后,李隆基和其姑太平公主商议,两人结成同盟,果断决定先下手为强。于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韦后、上官婉儿、安乐公主等还未反应过来,政变便已发至。”

  “几人在不同史书中的死法并不一致,如安乐公主,有史书记载她在照镜画眉时,被军士斩杀,也有史书称她是在画眉结束,还抵挡了一会儿军士才被杀。”

  “上官婉儿同样如此,有史书记载其在乱军中被杀,有的记载她是向李隆基投降,李隆基不接受,将其斩于旗下。”

  “但毫无疑问,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都死在了唐隆政变中。”

  蒙恬笑道:“这李隆基能无视上官婉儿投降求饶,显然是一不重女色之辈,难怪其能使大唐达至巅峰盛世。”

  蒙恬说完便注意到李念那古怪的脸色,暗道他莫非说的不对,这李隆基其实是一好色之徒,亦或他杀上官婉儿,另有原因?

  其他人也注意到李念的神色,生出和蒙恬同样的想法。

  玄宗究竟好不好色,寿王李琩应该很有发言权……

  李念并未给他们解释,接着道:“在唐隆政变发动成功后,李旦复辟,登上帝位!先前说错了,李旦和其兄李显同样是二度为帝。”

  “这兄弟两的经历颇为相似,后世人调侃说两人是‘六位帝皇丸’。”

  蒙恬好奇道:“何谓六位帝皇丸?”

  李念笑道:“其父为皇帝,其母为皇帝,其本人为皇帝,其兄或其弟为皇帝,其子为皇帝,其侄为皇帝。”

  仔细一想,李显和李旦的情况还真是如此,关系很近的一家子出了六个皇帝,也是离谱。

  “六位帝皇丸”这说法还真形象!

  李念道:“李旦复辟后,太平公主因参与唐隆政变等功劳,加之她与李旦一母同胞,对她颇为宠信,达到了大唐公主权势的顶峰,连还没成势的李隆基,当时都要畏惧讨好他这位姑姑。”

  “太平公主喜权势,她的目标也是和武媚一样成为女帝,而李隆基正好也是有雄心壮志之人,目标同样是大唐帝位。一朝怎能容得下两位有志帝路之辈?”

  “帝路争锋向来凶险,往往只有一人能登临绝顶,今有两人,常会互相残杀,决出最后的胜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秦设计师,帝秦设计师最新章节,帝秦设计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