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情我不明白。”
“嗯?”
“就算你有万法全通之境,可你凭什么懂得这三家剑道的真意,并且推演至融会贯通可以授予她人的程度?”
“还有别的要问吗?”
“连我都觉得了不起的剑道,当初在沧州杀司主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拿出来用呢?”
裴今歌问得格外认真。
顾濯答得也诚实:“首先,那时候的我手中仅有且慢一把剑,其次,我有其他不输于此乃至更胜一筹的手段,自然是用什么顺手便用什么,最后,你真的没看出这里面的问题吗?”
裴今歌微怔,下意识望向易水江上,然后说道:“这剑不对劲。”
“嗯。”
顾濯坦然说道:“王祭是我朋友,他活着的时候,我怎能不要脸到去窥探易水的剑道真意?”
裴今歌以为自己听懂了,神情复杂说道:“所以没有你朋友的挽剑池和朝天剑阙都被你光顾过吗?”
“可能这个质问十分俗气。”
顾濯看着她,认真问道:“原来我在你眼里竟是这般人吗?”
裴今歌诚恳说道:“道主在我眼中自然不会做这般偷鸡摸狗的事情,但现在的你是顾濯,我这辈子为数不多的朋友。”
还是那句话里的道理——憧憬和敬畏都是来自于距离,当这其中的距离被抹去后,又有什么想法是不能有的呢?
不等顾濯开口,她便已再次开口,看似轻描淡写诚挚陈述道:“但我是完全相信您的,既然您是这么说的,必然就是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话里听不出来半个错字。
有的都是从心。
顾濯很无语。
思虑片刻过后,他还是决定给出明确的解释。
“在我还不是道主的那些年里,与朝天剑阙和挽剑池的人有过不少次切磋,见得多了,便也懂了。”
“再后来我成为道主后,遇到着实烦心的事情时,便是以此解闷。”
裴今歌闻言微怔,不解问道:“以此解闷里的此字指的是什么?”
顾濯耐心说道:“对过往见过的那些剑诀佛经,阵法和神通追根溯源,尝试用道法将其复现出来……”
话音戛然而止。
裴今歌眼神很是复杂,声音微哑说道:“这也行吗?”
“只要你的道法造诣足够高,这其实算不上是一件难事。”
顾濯回忆着那些年,感慨说道:“真正艰难的是,你如何才能将这些截然不同的东西用一种理论统合起来,而非只是无意义地复现出来。”
裴今歌沉默不语,设想着话中所描述的道法理论,只觉得这若是得以成功,那人间千万年来的门户之别还有意义吗?
千般法术,万种神通,皆能为一。
这该如何形容?
无非道起玄都四字而已。
一念及此,裴今歌眼眸忽而微亮。
她想着先前顾濯话中的不尽惋惜意,说道:“但是你没能成功?”
“成功了。”
顾濯的语气很平静:“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意义。”
裴今歌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说道:“没有意义吗?”
顾濯望向易水,看着再起的第二场剑争,重复说道:“就是没有意义,还是先前说过的那个原因,在未央宫之变这样的时刻,在生死之争的刹那之间,真正值得动用的手段永远来自于你的修行根本。”
裴今歌明白这个道理,清楚她所言之天道剑即便成真最多也不过与道灭道生平齐,但她依旧不赞同他的看法。
她认真说道:“人生的确有无数场战斗,但不见得每一战都是生死之战,那你所创造出来的这个理论就是有意义的。”
顾濯说道:“道理当然是这个道理。”
“问题是……”
他笑着叹了口气,带着憾意说道:“这所谓的万法全通之境,无论再如何玄妙,终究是一片开不出新花的土壤。”
话至此处,裴今歌终于明白了。
比之先前说的那些话,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时间是一条永远向前奔涌的河流,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人类若想要长久下去,唯一的选择就是前进。
道主所创造的万法全通源论,看似极了不起,事实上也极了不起,然而这些了不起都是基于旁人的了不起,是以他人之成就化作自身之成就。
这世间九成九的修行者穷尽一生都无法步入羽化之境,当然可以满足于此,不思进取。
然而道主这等存在理应要为后人寻找新的道路,甚至是开辟出新的一方天地,那这所谓的万法全通就是没有意义的东西。
如若后人对此法心生依赖,继而懒惰成性,最终把那些传承数万年的宗派理念都弃之敝履,这便是遗祸万年事。
“你是对的。”
裴今歌有些遗憾,很是惋惜。
只是当她看到站在易水前的林挽衣,看到少女再次以她所言的天道剑迎来胜利后,心情突然间好转许多,说道:“无论如何,总归不是无用功,有可以留下来的东西。”
顾濯说道:“所以都是真话。”
话中所指是昨天夜里,他说不走上现在这一趟,很有可能要后悔的事情。
裴今歌微微一怔,说道:“我何时怀疑过你骗我了。”
顾濯也意外,问道:“那你当时为何沉默?”
“你想要当时的我说什么?”
“难道那是的你是无话可说?”
“嗯。”
“但沉默在很多时候就是轻蔑。”
“我有什么可轻蔑的……难道你是觉得我认定你在找借口,为的是多看一眼林挽衣?”
裴今歌的声音听似平静,落入耳中却都是幽幽。
换做过去,顾濯听到这句话后,定然不会再做多想,但因为近些天来两人的朝夕相处,他平静地坚持着自己的态度,不作任何改变。
“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十分合理的猜测。”他说道。
裴今歌格外地理直气壮,找不出半点尴尬的意味,淡然说道:“换做我是你,我也会对林挽衣这样的姑娘心生怜惜,继而心生担忧,过来看上这一眼,所以哪怕你就像你说的那样想,你也不必为此而感到任何的羞愧,人之常情而已。”
顾濯沉默片刻后,忽然说道:“果然,当官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对你。”
裴今歌蹙眉,问道:“什么意思?”
顾濯说道:“换做是从前的你,必然说不出这样的话。”
裴今歌不喜欢这句话,没有再让话题继续下去,遥望易水。
在那滔滔江水之上,林挽衣正在和她的第四位对手切磋,越多越多的人从昨夜醒来,站在沿岸的高楼之上注视着这场问剑,但空气始终是安静的,人们只觉得自己正在目睹一轮独属于剑道的朝阳冉冉升起,眼神无法不为之而熠熠发亮。
与之相对,易水的剑修们神情愈发来得难看,就连那些平日里地位崇高的长老人物,此时眉眼间的情绪也都是凝重,这和胜负有关系,但更关键的还是他们想不出该如何破解这门剑诀。
是的,直到此刻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只是一门剑诀。
以这种认知作为前提去进行推断,纵使裴今歌所言的‘天道剑’仅有雏形,想要进行破解也是无稽之谈,唯一的办法就是凭借绝对的境界优势碾压过去。
问题在于,林挽衣今日前来问剑与恩仇无关,求的甚至不是高下,而是真正的切磋。
不要说是水,任何一个有气度的宗门,都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以大欺小。
当林挽衣击败第四位对手后,她做了个令人出乎意料的选择。
收剑,然后归鞘。
万道风浪中,她仰起头让阳光把双颊照得苍白,又让眼帘微垂令所见世界不至于一片炽白,化身成为一位路过易水的游客。
一位易水长老看到这幕画面,在心里长长地松了口气,对她说道:“可否方便移步岛上,掌门希望和林姑娘你见上一面。”
既是游客,哪有理由拒绝?
在两岸诸多目光中,林挽衣裙袂微飘横渡易水,踏上那座再无浓雾遮掩的江心岛。
山坡上,裴今歌问道:“就看到这里?”
以魏青词无趣至极的脾性,她着实想象不出接下来的事情怎样才能变得有趣起来,那还有什么必要再看下去呢?
顾濯嗯了一声。
于是两人开始下山,走在盛开的桃花林中,让晨风为那衣襟缀上花香。
在镇北军成立前,穿过易水后再往北去不远,即是荒原地带。
过往数千年时光中,易水都是抵挡荒人南下的第一道阵线,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这片土地上,其中甚至有过羽化境的绝世强者。
大概是鲜血浇灌的缘故,即便是一年四季严寒难休,这里的土地仍旧是肥沃的。
然而到了今天,这片土地上的风景越来越美丽,再也嗅不到史书里记载过的那些血腥味道——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假如易水再次因为荒人而染血,那应该是怎样的局面?”
裴今歌低下头,看着桃花树与葱葱绿草掩埋下的黑色土壤,自言自语说道:“先是镇北军无人生还,再是易水覆灭,接着留给荒人的将会是一片坦途。”
顾濯不明白她为何在想这些事。
裴今歌自顾自说道:“如此长驱直下,恐怕荒人抵达阴平郡时,朝廷才能让援军抵达,而这段时间里来不及逃难的平民百姓只能是被困在沿途的每一座城池里,开始绝望地等待,届时会有多少座城被屠?”
顾濯还是不解。
裴今歌看了他一眼,说道:“我是在钦佩创下易水的那位前辈,以及思考一个问题。”
顾濯问道:“什么问题?”
“如果未来真有镇北军倾覆的那一天,魏青词面对南下荒人,到底是退,还是留?”
裴今歌偏过头,望向那座江心岛,毫不掩饰自己的恶意。
顾濯没有接下这个话题。
从宗门的角度出发,他必须承认在事不可为时离开,是正确的选择。
但他十分确定,倘若面对这种绝境的人是王祭,那么他大概能听到一句脏话。
——我她娘的就是个坐轮椅的残废,你是想着把我和轮椅一起抬走,还是要我自个儿推轮椅跑?
然后。
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将会留下来,拔剑斩向北方,最终死去。
裴今歌大抵是在遗憾见不到这一幕。
……
……
“你可知我为何要见你?”
“还请前辈明言。”
“你的剑中有易水。”
“……是吗?”
江心岛上,魏青词看着林挽衣,神情木讷至漠然。
这里同样盛开着桃花,无数花瓣掩映之下,外界的视线与从前一般,依旧无法得以落下。
只不过和过去遮天蔽日的浓雾相比起来,现在的画面无疑来来得更为干净,更为明媚,可以舒展心情。
“是他吗?”
魏青词的声音毫无情绪:“传授你这剑道的人。”
终究是在场最接近羽化的强者,旁人看不出来的事实,在他眼中早已昭然。
林挽衣听着这话,想着拔剑那一刻如有神临的迹象,沉默不语。
她相信魏青词的判断是事实,但顾濯既然不愿意向她开口,那她就没道理提起他的名字。
魏青词眼神漠然地看着她,同样沉默。
就在林挽衣以为对方即将发难之时,听到了三个字。
“跟我来。”
魏青词转过身,带着少女步入桃花深处,与那座坟墓擦肩而过。
直到林挽衣的眼中出现一把剑。
——且慢。
她的视线在这把形如枯木的绝世之剑上停留许久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声音微寒说道:“我不明白魏掌门您的意思。”
只要是剑修,那就无法不为此而感到心疼,甚至于是愤怒。
魏青词置若罔闻,无端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说道:“去拔剑。”
林挽衣愣住了。
魏青词面无表情问道:“需要我重复一遍吗?”
林挽衣眼里满是错愕,完全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用意,但最终还是踏出了那一步。
她的手以极为缓慢地速度放在剑柄之上,感受着这把古剑的纹理,然后五指开始紧握,继而拔剑。
剑锋离开剑鞘时产生的轻微摩擦声,在一片寂静的此间来得尤为清晰,听上去并不悦耳,相反有种让人心颤的感觉。
直至且慢重见天光。
林挽衣的目光在剑身上停留良久,眼眸为之而生出的惊艳掩之不住。
良久后,她才是不舍地望向魏青词,问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魏青词亦然如此。
然而下一刻,他却毫无征兆地笑了,笑声嘶哑。
一道强烈的寒意瞬间弥漫开来,笼罩住林挽衣身心神魂。
风也乍起,花落如雨。
只是转眼间,林挽衣的面色变得极为苍白。
自笑声中散发出来的恐怖剑意,哪怕没有任何针对她的意思,她的道心仍旧为此而生出裂缝,几近受伤。
“你到底要做什么?”
林挽衣的声音在颤抖中流露着虚弱。
话音落下,笑声骤止。
魏青词转过身,寻常面容上仍旧挂着笑意,极冰冷。
他似是感慨说道:“无愧魔主。”
林挽衣想到了一种可能,下意识睁大了眼睛。
“且慢能被你拔出来……”
魏青词冷漠说道:“唯一的解释是,你得到了他的允许。”
长时间的安静。
林挽衣自诧异中醒来,抬头看着魏青词,认真问道:“如果且慢不愿意被你拔出来,这为什么不能是你自己的问题呢?”
(本章完)
“嗯?”
“就算你有万法全通之境,可你凭什么懂得这三家剑道的真意,并且推演至融会贯通可以授予她人的程度?”
“还有别的要问吗?”
“连我都觉得了不起的剑道,当初在沧州杀司主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拿出来用呢?”
裴今歌问得格外认真。
顾濯答得也诚实:“首先,那时候的我手中仅有且慢一把剑,其次,我有其他不输于此乃至更胜一筹的手段,自然是用什么顺手便用什么,最后,你真的没看出这里面的问题吗?”
裴今歌微怔,下意识望向易水江上,然后说道:“这剑不对劲。”
“嗯。”
顾濯坦然说道:“王祭是我朋友,他活着的时候,我怎能不要脸到去窥探易水的剑道真意?”
裴今歌以为自己听懂了,神情复杂说道:“所以没有你朋友的挽剑池和朝天剑阙都被你光顾过吗?”
“可能这个质问十分俗气。”
顾濯看着她,认真问道:“原来我在你眼里竟是这般人吗?”
裴今歌诚恳说道:“道主在我眼中自然不会做这般偷鸡摸狗的事情,但现在的你是顾濯,我这辈子为数不多的朋友。”
还是那句话里的道理——憧憬和敬畏都是来自于距离,当这其中的距离被抹去后,又有什么想法是不能有的呢?
不等顾濯开口,她便已再次开口,看似轻描淡写诚挚陈述道:“但我是完全相信您的,既然您是这么说的,必然就是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话里听不出来半个错字。
有的都是从心。
顾濯很无语。
思虑片刻过后,他还是决定给出明确的解释。
“在我还不是道主的那些年里,与朝天剑阙和挽剑池的人有过不少次切磋,见得多了,便也懂了。”
“再后来我成为道主后,遇到着实烦心的事情时,便是以此解闷。”
裴今歌闻言微怔,不解问道:“以此解闷里的此字指的是什么?”
顾濯耐心说道:“对过往见过的那些剑诀佛经,阵法和神通追根溯源,尝试用道法将其复现出来……”
话音戛然而止。
裴今歌眼神很是复杂,声音微哑说道:“这也行吗?”
“只要你的道法造诣足够高,这其实算不上是一件难事。”
顾濯回忆着那些年,感慨说道:“真正艰难的是,你如何才能将这些截然不同的东西用一种理论统合起来,而非只是无意义地复现出来。”
裴今歌沉默不语,设想着话中所描述的道法理论,只觉得这若是得以成功,那人间千万年来的门户之别还有意义吗?
千般法术,万种神通,皆能为一。
这该如何形容?
无非道起玄都四字而已。
一念及此,裴今歌眼眸忽而微亮。
她想着先前顾濯话中的不尽惋惜意,说道:“但是你没能成功?”
“成功了。”
顾濯的语气很平静:“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意义。”
裴今歌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说道:“没有意义吗?”
顾濯望向易水,看着再起的第二场剑争,重复说道:“就是没有意义,还是先前说过的那个原因,在未央宫之变这样的时刻,在生死之争的刹那之间,真正值得动用的手段永远来自于你的修行根本。”
裴今歌明白这个道理,清楚她所言之天道剑即便成真最多也不过与道灭道生平齐,但她依旧不赞同他的看法。
她认真说道:“人生的确有无数场战斗,但不见得每一战都是生死之战,那你所创造出来的这个理论就是有意义的。”
顾濯说道:“道理当然是这个道理。”
“问题是……”
他笑着叹了口气,带着憾意说道:“这所谓的万法全通之境,无论再如何玄妙,终究是一片开不出新花的土壤。”
话至此处,裴今歌终于明白了。
比之先前说的那些话,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时间是一条永远向前奔涌的河流,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人类若想要长久下去,唯一的选择就是前进。
道主所创造的万法全通源论,看似极了不起,事实上也极了不起,然而这些了不起都是基于旁人的了不起,是以他人之成就化作自身之成就。
这世间九成九的修行者穷尽一生都无法步入羽化之境,当然可以满足于此,不思进取。
然而道主这等存在理应要为后人寻找新的道路,甚至是开辟出新的一方天地,那这所谓的万法全通就是没有意义的东西。
如若后人对此法心生依赖,继而懒惰成性,最终把那些传承数万年的宗派理念都弃之敝履,这便是遗祸万年事。
“你是对的。”
裴今歌有些遗憾,很是惋惜。
只是当她看到站在易水前的林挽衣,看到少女再次以她所言的天道剑迎来胜利后,心情突然间好转许多,说道:“无论如何,总归不是无用功,有可以留下来的东西。”
顾濯说道:“所以都是真话。”
话中所指是昨天夜里,他说不走上现在这一趟,很有可能要后悔的事情。
裴今歌微微一怔,说道:“我何时怀疑过你骗我了。”
顾濯也意外,问道:“那你当时为何沉默?”
“你想要当时的我说什么?”
“难道那是的你是无话可说?”
“嗯。”
“但沉默在很多时候就是轻蔑。”
“我有什么可轻蔑的……难道你是觉得我认定你在找借口,为的是多看一眼林挽衣?”
裴今歌的声音听似平静,落入耳中却都是幽幽。
换做过去,顾濯听到这句话后,定然不会再做多想,但因为近些天来两人的朝夕相处,他平静地坚持着自己的态度,不作任何改变。
“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十分合理的猜测。”他说道。
裴今歌格外地理直气壮,找不出半点尴尬的意味,淡然说道:“换做我是你,我也会对林挽衣这样的姑娘心生怜惜,继而心生担忧,过来看上这一眼,所以哪怕你就像你说的那样想,你也不必为此而感到任何的羞愧,人之常情而已。”
顾濯沉默片刻后,忽然说道:“果然,当官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对你。”
裴今歌蹙眉,问道:“什么意思?”
顾濯说道:“换做是从前的你,必然说不出这样的话。”
裴今歌不喜欢这句话,没有再让话题继续下去,遥望易水。
在那滔滔江水之上,林挽衣正在和她的第四位对手切磋,越多越多的人从昨夜醒来,站在沿岸的高楼之上注视着这场问剑,但空气始终是安静的,人们只觉得自己正在目睹一轮独属于剑道的朝阳冉冉升起,眼神无法不为之而熠熠发亮。
与之相对,易水的剑修们神情愈发来得难看,就连那些平日里地位崇高的长老人物,此时眉眼间的情绪也都是凝重,这和胜负有关系,但更关键的还是他们想不出该如何破解这门剑诀。
是的,直到此刻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只是一门剑诀。
以这种认知作为前提去进行推断,纵使裴今歌所言的‘天道剑’仅有雏形,想要进行破解也是无稽之谈,唯一的办法就是凭借绝对的境界优势碾压过去。
问题在于,林挽衣今日前来问剑与恩仇无关,求的甚至不是高下,而是真正的切磋。
不要说是水,任何一个有气度的宗门,都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以大欺小。
当林挽衣击败第四位对手后,她做了个令人出乎意料的选择。
收剑,然后归鞘。
万道风浪中,她仰起头让阳光把双颊照得苍白,又让眼帘微垂令所见世界不至于一片炽白,化身成为一位路过易水的游客。
一位易水长老看到这幕画面,在心里长长地松了口气,对她说道:“可否方便移步岛上,掌门希望和林姑娘你见上一面。”
既是游客,哪有理由拒绝?
在两岸诸多目光中,林挽衣裙袂微飘横渡易水,踏上那座再无浓雾遮掩的江心岛。
山坡上,裴今歌问道:“就看到这里?”
以魏青词无趣至极的脾性,她着实想象不出接下来的事情怎样才能变得有趣起来,那还有什么必要再看下去呢?
顾濯嗯了一声。
于是两人开始下山,走在盛开的桃花林中,让晨风为那衣襟缀上花香。
在镇北军成立前,穿过易水后再往北去不远,即是荒原地带。
过往数千年时光中,易水都是抵挡荒人南下的第一道阵线,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这片土地上,其中甚至有过羽化境的绝世强者。
大概是鲜血浇灌的缘故,即便是一年四季严寒难休,这里的土地仍旧是肥沃的。
然而到了今天,这片土地上的风景越来越美丽,再也嗅不到史书里记载过的那些血腥味道——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假如易水再次因为荒人而染血,那应该是怎样的局面?”
裴今歌低下头,看着桃花树与葱葱绿草掩埋下的黑色土壤,自言自语说道:“先是镇北军无人生还,再是易水覆灭,接着留给荒人的将会是一片坦途。”
顾濯不明白她为何在想这些事。
裴今歌自顾自说道:“如此长驱直下,恐怕荒人抵达阴平郡时,朝廷才能让援军抵达,而这段时间里来不及逃难的平民百姓只能是被困在沿途的每一座城池里,开始绝望地等待,届时会有多少座城被屠?”
顾濯还是不解。
裴今歌看了他一眼,说道:“我是在钦佩创下易水的那位前辈,以及思考一个问题。”
顾濯问道:“什么问题?”
“如果未来真有镇北军倾覆的那一天,魏青词面对南下荒人,到底是退,还是留?”
裴今歌偏过头,望向那座江心岛,毫不掩饰自己的恶意。
顾濯没有接下这个话题。
从宗门的角度出发,他必须承认在事不可为时离开,是正确的选择。
但他十分确定,倘若面对这种绝境的人是王祭,那么他大概能听到一句脏话。
——我她娘的就是个坐轮椅的残废,你是想着把我和轮椅一起抬走,还是要我自个儿推轮椅跑?
然后。
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将会留下来,拔剑斩向北方,最终死去。
裴今歌大抵是在遗憾见不到这一幕。
……
……
“你可知我为何要见你?”
“还请前辈明言。”
“你的剑中有易水。”
“……是吗?”
江心岛上,魏青词看着林挽衣,神情木讷至漠然。
这里同样盛开着桃花,无数花瓣掩映之下,外界的视线与从前一般,依旧无法得以落下。
只不过和过去遮天蔽日的浓雾相比起来,现在的画面无疑来来得更为干净,更为明媚,可以舒展心情。
“是他吗?”
魏青词的声音毫无情绪:“传授你这剑道的人。”
终究是在场最接近羽化的强者,旁人看不出来的事实,在他眼中早已昭然。
林挽衣听着这话,想着拔剑那一刻如有神临的迹象,沉默不语。
她相信魏青词的判断是事实,但顾濯既然不愿意向她开口,那她就没道理提起他的名字。
魏青词眼神漠然地看着她,同样沉默。
就在林挽衣以为对方即将发难之时,听到了三个字。
“跟我来。”
魏青词转过身,带着少女步入桃花深处,与那座坟墓擦肩而过。
直到林挽衣的眼中出现一把剑。
——且慢。
她的视线在这把形如枯木的绝世之剑上停留许久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声音微寒说道:“我不明白魏掌门您的意思。”
只要是剑修,那就无法不为此而感到心疼,甚至于是愤怒。
魏青词置若罔闻,无端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说道:“去拔剑。”
林挽衣愣住了。
魏青词面无表情问道:“需要我重复一遍吗?”
林挽衣眼里满是错愕,完全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用意,但最终还是踏出了那一步。
她的手以极为缓慢地速度放在剑柄之上,感受着这把古剑的纹理,然后五指开始紧握,继而拔剑。
剑锋离开剑鞘时产生的轻微摩擦声,在一片寂静的此间来得尤为清晰,听上去并不悦耳,相反有种让人心颤的感觉。
直至且慢重见天光。
林挽衣的目光在剑身上停留良久,眼眸为之而生出的惊艳掩之不住。
良久后,她才是不舍地望向魏青词,问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魏青词亦然如此。
然而下一刻,他却毫无征兆地笑了,笑声嘶哑。
一道强烈的寒意瞬间弥漫开来,笼罩住林挽衣身心神魂。
风也乍起,花落如雨。
只是转眼间,林挽衣的面色变得极为苍白。
自笑声中散发出来的恐怖剑意,哪怕没有任何针对她的意思,她的道心仍旧为此而生出裂缝,几近受伤。
“你到底要做什么?”
林挽衣的声音在颤抖中流露着虚弱。
话音落下,笑声骤止。
魏青词转过身,寻常面容上仍旧挂着笑意,极冰冷。
他似是感慨说道:“无愧魔主。”
林挽衣想到了一种可能,下意识睁大了眼睛。
“且慢能被你拔出来……”
魏青词冷漠说道:“唯一的解释是,你得到了他的允许。”
长时间的安静。
林挽衣自诧异中醒来,抬头看着魏青词,认真问道:“如果且慢不愿意被你拔出来,这为什么不能是你自己的问题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