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词忍不住笑了,笑容里都是自嘲,问道:“比如?”
林挽衣看着他,说道:“这是您自己的问题,不该有人比你更清楚……”
话没能说完。
魏青词挥袖打断,似笑非笑说道:“那你又凭什么断然说出先前那句话呢?”
林挽衣沉默了。
逻辑是如此,或者说这就是她先前斩出的那一剑,被对方还了回来。
朝阳下,花树林间清幽宁静。
不久前的寒意都已随着魏青词的笑容消散,不复存在,如同错觉。
这场谈话真正有了前后辈的味道。
“说吧。”
魏青词的语气十分淡然:“是无端猜测也好,是满怀恶意也罢,我都听着。”
林挽衣闻言微怔,然后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以气度论,魏青词固然不足以让她感到意外,但也无法挑剔出问题。
以心性判断,她对易水这位掌门的最大印象是沉着与冷静,而这绝不是懦弱的遮掩,沧州城中刺向席厉轩背后的那一剑可以证明。
那还有什么问题呢?
她的境界要比魏青词低上太多,仍旧可以拔出且慢,证明此事与境界无关,而先前那无意伤人却还是让她负上轻伤的溢散剑意……她的境界太低,只知道这极为强大,却不知强到何种程度。
整整半刻钟的时间里,林挽衣的识海中有无数思绪流转,试图从中找到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答案。
然而直到最后,她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又或者说她被魏青词给出的说服了。
无论怎么想,那都是最合理的解释。
“你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林挽衣的声音掺杂着疲倦。
魏青词笑了笑,说道:“那么你可以收回先前自己说过的话……”
话音再次戛然而止。
不同的是,这一次是林挽衣开口打断。
“但事实必然不是你话里面的无愧魔主。”
她眼神平静而坚定地看着魏青词,身躯上因伤势而来的轻微颤抖正在消散,留下的只有孤与直。
魏青词淡去了笑容,问道:“你是不是要告诉我,你知道魔主有多么的高傲,他既然决定还剑易水,那就不屑于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的确是林挽衣想要说的话,她不意外自己的心思被猜到,她知道过往数百个日日夜夜中,对方必然把这些事情翻来覆去想过无数遍,想到掏心挖肺,想到海枯石烂,想到度日如年近四百年。
如此漫长的煎熬折磨里,哪还能有魏青词没想过的可能呢?
“既然你如此清楚我的想法,我想,这场谈话可以到此为止。”
林挽衣还剑入鞘,揖手,对魏青词行礼,然后转身离去。
这个过程极其流畅,就像她在江面上挥出的剑光,无半点拖泥带水,极利落。
然而还未等她走出花树林,再与滔滔江水相见,脚步突然停下。
在她的前方,一道由落花凝成的笔直线条如剑般横着,形如栅栏,更似大江之上的铁索。
林挽衣如何能过?
魏青词看着她的背影,正准备开口时,远方忽有声音传来。
那道声音明明温柔,却又凛冽至极,只不过是随风而至,沿途便已花落如雨,似是为刀锋所斩。
横亘在林挽衣身前的那道栅栏,早已溃散于无形之中。
“你还想要聊什么?”
“这和您有什么关系呢?”
魏青词神色不变,视线穿过陡然枯萎的枝头,落在远方岸边的那位黑裙女子身上。
他平静说道:“又或者,现在的您是以巡天司司主的身份,向我提出问询。”
这句话再是强硬不过。
锋芒毕露。
裴今歌理都不理,直接问道:“你什么境界?”
魏青词沉默了。
裴今歌看着他重复问道:“你什么境界?”
魏青词面色微沉。
裴今歌再问道:“你什么境界?”
魏青词神情冷漠说道:“这里是易水。”
裴今歌见他开口,笑意嫣然问道:“你现在什么境界啊?”
魏青词看着那个笑容,安静了很长时间。
“我的境界不如你是事实,这里是易水更是事实。”
他的声音里没有半点的情绪:“假如你今天抱有效仿破境后的赵启的心思,这当然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我会接受你的决定。”
清净观险些覆灭在赵启的手中,此事举世皆知,无人不晓。
而那时候的裴今歌却是不知所踪,直到后来某桩让大秦朝廷秘而不宣的变故中再次出现,故而根据世人推断,她明显要晚于赵启成就羽化之境。
魏青词这句话看似退让,实则分明在嘲弄,讥讽裴今歌不如赵启却又要与之相仿,不过东施效颦。
林挽衣如何能够听不出话中真意?
她看着裴今歌微微眯起的眼睛,知道这位前巡天司司主已然生出怒意,随时都有可能拔刀。
事情若是这样发展下去,最终将会迎来一场羽化级别的战斗,胜负难以预测,可以断定的是两岸风光将会成为过去,恐怕连易水也要改道,而这一切都是因她而起。
林挽衣无法接受,于是她跨过那条直线,不回头问道:“您为什么要留我?”
魏青词神情漠然说道:“易水剑绝无外传的道理。”
林挽衣说道:“那您要怎么做?”
魏青词看着她的背影,说道:“无论是血誓还是心魔咒都可以,只要你答应往后不再用易水剑,你依旧是易水的客人。”
话音方落,裴今歌的声音已从隔岸来:“我很期待你去和他聊这件事的那一天。”
魏青词当然知道话里的那个他指的是魔主,毫无怯意,说道:“待我卸任掌门后,定然会前去请教。”
林挽衣转身望向魏青词,摇头说道:“我没有办法为此而发誓,因为我根本没有学过易水剑,如何完成你的誓言?”
“很好。”
魏青词问道:“那么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林挽衣眼神沉静,说道:“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
在这句话出现之前,裴今歌本已准备好出刀,借万丈天光为刃两分易水。
“很简单?”
“是的。”
魏青词皱起眉头。
林挽衣没有任何的犹豫,认真说道:“我留在这座岛上习得易水剑后,再来完成你需要的这个誓言。”
江心岛上再次变得寂静无声。
残枝在风中缓缓摇曳着。
魏青词盯着林挽衣的眼睛,没有从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里,找出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他的眉头不由皱得更紧,五官近乎是拧在一起,再无木讷之色。
在岸边,裴今歌的眼神微妙至极。
任凭她再怎么想,都想不出林挽衣能给出这样的提议,明明荒唐,却又可行。
首先魏青词最根本的诉求得以满足,易水剑依旧不外传,其次为林挽衣挺身而出的裴今歌,同样在这件事上得到了易水的让步。
至少从明面上来看,这可以直接避免一场羽化层次的战斗,并且此刻正在冲突的双方都有台阶可下,不必丢失颜面。
“如何?”
林挽衣问道。
裴今歌莞尔一笑,说道:“我同样。”
在她眼中,这样做再是有趣不过,着实没有拒绝的道理。
魏青词沉默不语。
灰色的剑袍在他身上飘荡着,随风愈演愈烈,有猎猎作响之势。
这怎么看也是拒绝的意思,显得他接下来的那句话,更为离奇荒唐。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我来教你。”
……
……
在那句话出现后,顾濯便已没有再看,继续北上。
他知道魏青词在这个决定中的具体考量,毕竟太好猜。
好猜不是因为他擅长谋划人心,他从未精于此道,只是魏青词万事利字在前。
在传授林挽衣易水剑的过程当中,窥探那门才具雏形的‘天道剑’,无论是以此向羽化之境更进一步,还是为易水留下一门新的剑诀,都是值得的。
“你不意外吗?”
裴今歌收回视线,与顾濯同行,说道:“林挽衣的决定。”
顾濯想了想,说道:“你可知她和我第一次见面说的第一句话?”
裴今歌不解他为何这般问,但也没有反感,认为是故弄玄虚。
她依照着数年前的回忆,尝试着复述了好几句话,结果都是错。
顾濯有些意外,说道:“巡天司没有我想象中的无所不知。”
裴今歌当然不喜欢这句话,认真解释道:“事有轻重,林挽衣当时就是一个死犟着和一家破书院过不去的小姑娘,而且她娘那时候和我关系很不错,谁敢盯着她不放?”
顾濯心想似乎是这道理,说道:“当初她见我的第一面,说的那句话是,让我站过去她那边。”
裴今歌沉默了会儿,说道:“在这一点上,她和她的母亲倒是相似,不是一般的自信。”
顾濯想着身在冷宫中的皇后,总觉得这对母女还会有再见的那天。
又或者说,林挽衣坚持修行下去,为的就是以最强大的姿态站在她的生母身前。
裴今歌不愿去想这些事情。
“今天这个结果你还满意吗?”
“这是她自己做的决定,不需要我的满意与否。”
“我十分喜欢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抱歉,我的意思是我很欣赏你这种态度,与你相处很舒服。”
“如果你有话想要问我,直说就是,何必先说这种话?”
顾濯有些无奈,叹了口气。
裴今歌敛去笑意,说道:“我想知道为什么魏青词拔不出且慢。”
顾濯不说话了。
裴今歌见他沉默,不禁冷笑,心想我连这般好话都说了结果还是一无所得,你到底是怎有脸说出刚才的话?
一路安静,直至两人即将越过山丘,把那易水抛在身后。
“我没有对且慢动过手脚。”
顾濯的声音突然响起。
裴今歌微怔,然后没好气说道:“我也没怀疑过你对且慢动了手脚。”
顾濯回忆起那段时光,说道:“且慢是很好的一把剑。”
裴今歌叹了口气,很是无奈,问道:“别废话了可以吗?”
天下地上,莫有剑锋能过且慢。
这是世人公认事。
当然,举世皆知不一定是对的,毕竟这世上总有人喜欢瞒天过海,但哪有人能坚持数千年?
顾濯明白裴今歌的意思,但他不是这个意思。
就像三生塔那般,且慢同样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只不过前者习惯沉默,而后者则是太过于骄傲,只愿把话付诸剑锋之上。
“接下来的话都是我的猜测。”他说道。
裴今歌还是刚才那句话。
顾濯说道:“且慢不愿意被魏青词握住,与我无关与境界无关与性情无关,是因为它不愿意被一个败者握在手中。”
裴今歌愣住了。
她完全听不懂这句话,只觉得莫名其妙极了。
顾濯解释道:“那年我去荒原的时候,易水有位长老因我而死,可以理解为死在王祭的剑下,而那位长老之所以前往荒原,为的是替魏青词寻求羽化之法。”
“魏青词为了给自己的师弟交代,决定向自己的师父也就是王祭出剑。”
他沉默片刻后,对裴今歌说道:“结果就是你此刻心中想着的那个结果。”
这件事是王祭亲口告诉他的。
那时候他的这位好朋友,还在篝火旁漫不经心地为此事愉快着。
斯人已逝,顾濯仍旧不懂,这其中有什么好高兴的。
“这应该就是真相。”
裴今歌醒过神来。
她转身眺望易水,不让唇角泛起的笑意直上眉梢,感慨说道:“要是林挽衣没提出那个设想,我现在应该会十分高兴。”
顾濯看着她,心想此刻的你难不成是九分高兴?
一道难过的叹息声从裴今歌唇间流淌而出。
“我现在特别好奇,特别想要时光倒流,回到你话里说的那天和魏青词见面,把这个事实及时地告诉他。”
只是稍微想想,裴今歌都觉得那样的画面有趣极了。
是为牺牲的师弟向师尊出剑寻求公道,还是暂且退让不做计较,以且慢为重。
且慢,这两个字果真极有妙趣。
裴今歌如此想着,突然发现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墨眉微蹙。
“且慢这百年来不曾离开过王前辈的手中,他没有任何道理不知晓手中剑的骄傲禀性,为什么还要接受魏青词的挑战?难道他不在乎易水的未来?”
对此,顾濯给出的解释很直接。
“他是剑修。”
(本章完)
林挽衣看着他,说道:“这是您自己的问题,不该有人比你更清楚……”
话没能说完。
魏青词挥袖打断,似笑非笑说道:“那你又凭什么断然说出先前那句话呢?”
林挽衣沉默了。
逻辑是如此,或者说这就是她先前斩出的那一剑,被对方还了回来。
朝阳下,花树林间清幽宁静。
不久前的寒意都已随着魏青词的笑容消散,不复存在,如同错觉。
这场谈话真正有了前后辈的味道。
“说吧。”
魏青词的语气十分淡然:“是无端猜测也好,是满怀恶意也罢,我都听着。”
林挽衣闻言微怔,然后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以气度论,魏青词固然不足以让她感到意外,但也无法挑剔出问题。
以心性判断,她对易水这位掌门的最大印象是沉着与冷静,而这绝不是懦弱的遮掩,沧州城中刺向席厉轩背后的那一剑可以证明。
那还有什么问题呢?
她的境界要比魏青词低上太多,仍旧可以拔出且慢,证明此事与境界无关,而先前那无意伤人却还是让她负上轻伤的溢散剑意……她的境界太低,只知道这极为强大,却不知强到何种程度。
整整半刻钟的时间里,林挽衣的识海中有无数思绪流转,试图从中找到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答案。
然而直到最后,她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又或者说她被魏青词给出的说服了。
无论怎么想,那都是最合理的解释。
“你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林挽衣的声音掺杂着疲倦。
魏青词笑了笑,说道:“那么你可以收回先前自己说过的话……”
话音再次戛然而止。
不同的是,这一次是林挽衣开口打断。
“但事实必然不是你话里面的无愧魔主。”
她眼神平静而坚定地看着魏青词,身躯上因伤势而来的轻微颤抖正在消散,留下的只有孤与直。
魏青词淡去了笑容,问道:“你是不是要告诉我,你知道魔主有多么的高傲,他既然决定还剑易水,那就不屑于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的确是林挽衣想要说的话,她不意外自己的心思被猜到,她知道过往数百个日日夜夜中,对方必然把这些事情翻来覆去想过无数遍,想到掏心挖肺,想到海枯石烂,想到度日如年近四百年。
如此漫长的煎熬折磨里,哪还能有魏青词没想过的可能呢?
“既然你如此清楚我的想法,我想,这场谈话可以到此为止。”
林挽衣还剑入鞘,揖手,对魏青词行礼,然后转身离去。
这个过程极其流畅,就像她在江面上挥出的剑光,无半点拖泥带水,极利落。
然而还未等她走出花树林,再与滔滔江水相见,脚步突然停下。
在她的前方,一道由落花凝成的笔直线条如剑般横着,形如栅栏,更似大江之上的铁索。
林挽衣如何能过?
魏青词看着她的背影,正准备开口时,远方忽有声音传来。
那道声音明明温柔,却又凛冽至极,只不过是随风而至,沿途便已花落如雨,似是为刀锋所斩。
横亘在林挽衣身前的那道栅栏,早已溃散于无形之中。
“你还想要聊什么?”
“这和您有什么关系呢?”
魏青词神色不变,视线穿过陡然枯萎的枝头,落在远方岸边的那位黑裙女子身上。
他平静说道:“又或者,现在的您是以巡天司司主的身份,向我提出问询。”
这句话再是强硬不过。
锋芒毕露。
裴今歌理都不理,直接问道:“你什么境界?”
魏青词沉默了。
裴今歌看着他重复问道:“你什么境界?”
魏青词面色微沉。
裴今歌再问道:“你什么境界?”
魏青词神情冷漠说道:“这里是易水。”
裴今歌见他开口,笑意嫣然问道:“你现在什么境界啊?”
魏青词看着那个笑容,安静了很长时间。
“我的境界不如你是事实,这里是易水更是事实。”
他的声音里没有半点的情绪:“假如你今天抱有效仿破境后的赵启的心思,这当然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我会接受你的决定。”
清净观险些覆灭在赵启的手中,此事举世皆知,无人不晓。
而那时候的裴今歌却是不知所踪,直到后来某桩让大秦朝廷秘而不宣的变故中再次出现,故而根据世人推断,她明显要晚于赵启成就羽化之境。
魏青词这句话看似退让,实则分明在嘲弄,讥讽裴今歌不如赵启却又要与之相仿,不过东施效颦。
林挽衣如何能够听不出话中真意?
她看着裴今歌微微眯起的眼睛,知道这位前巡天司司主已然生出怒意,随时都有可能拔刀。
事情若是这样发展下去,最终将会迎来一场羽化级别的战斗,胜负难以预测,可以断定的是两岸风光将会成为过去,恐怕连易水也要改道,而这一切都是因她而起。
林挽衣无法接受,于是她跨过那条直线,不回头问道:“您为什么要留我?”
魏青词神情漠然说道:“易水剑绝无外传的道理。”
林挽衣说道:“那您要怎么做?”
魏青词看着她的背影,说道:“无论是血誓还是心魔咒都可以,只要你答应往后不再用易水剑,你依旧是易水的客人。”
话音方落,裴今歌的声音已从隔岸来:“我很期待你去和他聊这件事的那一天。”
魏青词当然知道话里的那个他指的是魔主,毫无怯意,说道:“待我卸任掌门后,定然会前去请教。”
林挽衣转身望向魏青词,摇头说道:“我没有办法为此而发誓,因为我根本没有学过易水剑,如何完成你的誓言?”
“很好。”
魏青词问道:“那么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林挽衣眼神沉静,说道:“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
在这句话出现之前,裴今歌本已准备好出刀,借万丈天光为刃两分易水。
“很简单?”
“是的。”
魏青词皱起眉头。
林挽衣没有任何的犹豫,认真说道:“我留在这座岛上习得易水剑后,再来完成你需要的这个誓言。”
江心岛上再次变得寂静无声。
残枝在风中缓缓摇曳着。
魏青词盯着林挽衣的眼睛,没有从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里,找出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他的眉头不由皱得更紧,五官近乎是拧在一起,再无木讷之色。
在岸边,裴今歌的眼神微妙至极。
任凭她再怎么想,都想不出林挽衣能给出这样的提议,明明荒唐,却又可行。
首先魏青词最根本的诉求得以满足,易水剑依旧不外传,其次为林挽衣挺身而出的裴今歌,同样在这件事上得到了易水的让步。
至少从明面上来看,这可以直接避免一场羽化层次的战斗,并且此刻正在冲突的双方都有台阶可下,不必丢失颜面。
“如何?”
林挽衣问道。
裴今歌莞尔一笑,说道:“我同样。”
在她眼中,这样做再是有趣不过,着实没有拒绝的道理。
魏青词沉默不语。
灰色的剑袍在他身上飘荡着,随风愈演愈烈,有猎猎作响之势。
这怎么看也是拒绝的意思,显得他接下来的那句话,更为离奇荒唐。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我来教你。”
……
……
在那句话出现后,顾濯便已没有再看,继续北上。
他知道魏青词在这个决定中的具体考量,毕竟太好猜。
好猜不是因为他擅长谋划人心,他从未精于此道,只是魏青词万事利字在前。
在传授林挽衣易水剑的过程当中,窥探那门才具雏形的‘天道剑’,无论是以此向羽化之境更进一步,还是为易水留下一门新的剑诀,都是值得的。
“你不意外吗?”
裴今歌收回视线,与顾濯同行,说道:“林挽衣的决定。”
顾濯想了想,说道:“你可知她和我第一次见面说的第一句话?”
裴今歌不解他为何这般问,但也没有反感,认为是故弄玄虚。
她依照着数年前的回忆,尝试着复述了好几句话,结果都是错。
顾濯有些意外,说道:“巡天司没有我想象中的无所不知。”
裴今歌当然不喜欢这句话,认真解释道:“事有轻重,林挽衣当时就是一个死犟着和一家破书院过不去的小姑娘,而且她娘那时候和我关系很不错,谁敢盯着她不放?”
顾濯心想似乎是这道理,说道:“当初她见我的第一面,说的那句话是,让我站过去她那边。”
裴今歌沉默了会儿,说道:“在这一点上,她和她的母亲倒是相似,不是一般的自信。”
顾濯想着身在冷宫中的皇后,总觉得这对母女还会有再见的那天。
又或者说,林挽衣坚持修行下去,为的就是以最强大的姿态站在她的生母身前。
裴今歌不愿去想这些事情。
“今天这个结果你还满意吗?”
“这是她自己做的决定,不需要我的满意与否。”
“我十分喜欢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抱歉,我的意思是我很欣赏你这种态度,与你相处很舒服。”
“如果你有话想要问我,直说就是,何必先说这种话?”
顾濯有些无奈,叹了口气。
裴今歌敛去笑意,说道:“我想知道为什么魏青词拔不出且慢。”
顾濯不说话了。
裴今歌见他沉默,不禁冷笑,心想我连这般好话都说了结果还是一无所得,你到底是怎有脸说出刚才的话?
一路安静,直至两人即将越过山丘,把那易水抛在身后。
“我没有对且慢动过手脚。”
顾濯的声音突然响起。
裴今歌微怔,然后没好气说道:“我也没怀疑过你对且慢动了手脚。”
顾濯回忆起那段时光,说道:“且慢是很好的一把剑。”
裴今歌叹了口气,很是无奈,问道:“别废话了可以吗?”
天下地上,莫有剑锋能过且慢。
这是世人公认事。
当然,举世皆知不一定是对的,毕竟这世上总有人喜欢瞒天过海,但哪有人能坚持数千年?
顾濯明白裴今歌的意思,但他不是这个意思。
就像三生塔那般,且慢同样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只不过前者习惯沉默,而后者则是太过于骄傲,只愿把话付诸剑锋之上。
“接下来的话都是我的猜测。”他说道。
裴今歌还是刚才那句话。
顾濯说道:“且慢不愿意被魏青词握住,与我无关与境界无关与性情无关,是因为它不愿意被一个败者握在手中。”
裴今歌愣住了。
她完全听不懂这句话,只觉得莫名其妙极了。
顾濯解释道:“那年我去荒原的时候,易水有位长老因我而死,可以理解为死在王祭的剑下,而那位长老之所以前往荒原,为的是替魏青词寻求羽化之法。”
“魏青词为了给自己的师弟交代,决定向自己的师父也就是王祭出剑。”
他沉默片刻后,对裴今歌说道:“结果就是你此刻心中想着的那个结果。”
这件事是王祭亲口告诉他的。
那时候他的这位好朋友,还在篝火旁漫不经心地为此事愉快着。
斯人已逝,顾濯仍旧不懂,这其中有什么好高兴的。
“这应该就是真相。”
裴今歌醒过神来。
她转身眺望易水,不让唇角泛起的笑意直上眉梢,感慨说道:“要是林挽衣没提出那个设想,我现在应该会十分高兴。”
顾濯看着她,心想此刻的你难不成是九分高兴?
一道难过的叹息声从裴今歌唇间流淌而出。
“我现在特别好奇,特别想要时光倒流,回到你话里说的那天和魏青词见面,把这个事实及时地告诉他。”
只是稍微想想,裴今歌都觉得那样的画面有趣极了。
是为牺牲的师弟向师尊出剑寻求公道,还是暂且退让不做计较,以且慢为重。
且慢,这两个字果真极有妙趣。
裴今歌如此想着,突然发现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墨眉微蹙。
“且慢这百年来不曾离开过王前辈的手中,他没有任何道理不知晓手中剑的骄傲禀性,为什么还要接受魏青词的挑战?难道他不在乎易水的未来?”
对此,顾濯给出的解释很直接。
“他是剑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