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帮主您等一会儿,我去准备一下。”

  “去吧。”

  见陈展匆匆而去,耿煊摇了摇头。

  他这摇头,却不是对陈展本人有什么意见,而是对巨熊帮风气的变化有些感慨。

  巨熊帮就像是被药水强行催大的畸形巨婴。

  乍看上去巍然壮观,却经不住仔细审视。

  很多顽疾,都是打“胎”里带出来。

  不过,这也很正常。

  一个正常的势力,也不可能在短短三四个月时间,便从无到有到现在这般局面。

  有毛病才是正常的,不然,这个世界就不正常了。

  对此,耿煊看在眼里,却是淡然视之。

  他对巨熊帮的要求很简单,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件趁手的、合格的工具。

  在不需要的时候,能够安安静静的呆着,不妨碍,不违抗。

  这就可以了。

  至于其究竟是“表里如一”,还是除了表面光鲜,内里糟烂得不堪入目,他都无所谓。

  若是连这最基本的要求都满足不了怎么办?

  好办。

  生产“红运果实”,又不是无忧宫的专属技能。

  ……

  在等待陈展准备期间,耿煊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燧珠”之上。

  此前,刚睁眼醒来。

  耿煊就发现,相较于昨夜休息之时,“燧珠”又增加了六点白运。

  且新捕获了四十七团余气,在将之炼化之后,新增了一千多点红运,四十多点黑运。

  这一切,都是在他休息的几个小时之内发生的。

  而就在他醒来,到现在,便又有一点白运,以及三团红名余气主动投奔而来。

  这意味着,这场他针对“无忧宫余孽”的,他没有亲自参与的战斗,已经正式开始。

  且随着时间的持续,其范围和烈度,还在一点点提升。

  从元京,到元州其他有大量修炼者蟠踞之地,“无忧宫余孽”就像是一粒粒、一片片特殊的火药。

  而被洒出去的数千人,就是一团团滚烫灼热、四处乱溅的火星。

  当人手有限,力量不足的他们,为了击杀更多“经验怪”,通过各种手段壮大力量,扩充队伍,紧急发展更多临时帮众以为助力。

  一粒粒小小的“火星”,变得一团团更大的“火苗”。

  他们与“无忧宫余孽”之间,就形成了奇妙的“互克”关系。

  因为按照耿煊总结出来的规律,他们通过不断拉人给耿煊带来的白运,散逸出的相应的黑运劫数,必然最先缠到他们这些“肇事者”身上。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是“第一责任人”,而是他们这些散入“火药堆”中的一团团“火苗”,就是当下最容易引来劫数的群体。

  即便他们不主动去寻找那些“火药”,那些“火药”也会如被磁铁吸附的铁屑一般,主动聚集到他们周围,然后被他们引爆。

  这是耿煊早就预料到的局面。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高效的“解题”方法。

  “无忧宫余孽”这个群体,能以最快速,最干净利落的方式被清除,被销毁。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对那些“自己人”太无情了一些。

  在意识到此事已经开始进入“正循环”,被他洒出的点点火星,已逐渐呈现出燎原之势之时。

  耿煊心中想的,并不是控制这“火势”。

  而是——

  “给他们加点油吧。”

  火上浇油。

  这就是耿煊现在要做的。

  还不到半个小时,陈展便来向他汇报:“帮主,都已经准备好了……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

  “什么?”

  “没有准备令牌。”

  耿煊道:“不要紧,可以用别的物品替代,后面再替换回来即可。”

  “……是。”陈展顿了一下,便认真应道。

  在他的感觉中,“苏瑞良”对巨熊帮纳新这事,有种“既草率又严苛”的矛盾感受。

  实在想不通的他决定不为难自己,认真执行命令即可。

  ……

  营地校场,此刻已经聚满了人,且都已按照巨熊帮特殊的纳新规矩,按照修为高低排成了整齐的阵列。

  站在所有人最前方的,只有一人。

  这人便是至今都还顶着临时帮众头衔的,炼髓后期修为的徐蓬。

  进入校场中,耿煊的目光在人群中大概扫过,问跟在身旁的陈展,“包括那些临时帮众,这次纳新有多少人?”

  “两千零七人。”陈展回道。

  耿煊意外道:“这么多?”

  陈展解释道:

  “当时帮助您率骑北上时,正式帮众本就不多,与您随行的就更少,这才有了这样的局面。”

  耿煊点头。

  “……不过,人员虽多,实力却很差。

  除了徐蓬,炼髓战力仅三位,还都是炼髓初期。

  炼皮境将近八百人,炼肉境将近七百人,占了这次入帮总人数的七成还多。”

  言下之意,以巨熊帮现在的档次,大可不必吸纳这么多喽啰。

  一般的顶级势力,成员构成,都不是金字塔结构,而是纺锤形结构。

  对于陈展到这时都还不忘“进言”,耿煊自然是——置若罔闻,左耳进右耳出啦。

  “好了,开始吧。”

  走上高台的耿煊对身旁的陈展示意道。

  陈展心中叹了口气,也只能迈着有些沉重的步伐,朗声道:“巨熊纳新,现在开始。”

  后面的流程,没什么可赘述的。

  耿煊唯一关心的,就是随着纳新仪式结束,巨熊帮新增2007名帮众之后,他又收获了十五点白运。

  相应的,沉淀在“燧珠”内的黑运消散了十五点,化作劫数散逸而去。

  纳新结束之后,耿煊安排徐蓬留守,让他亲自挑选了三百人留守营地。

  其余人则在各自背负了少则数十斤,多则上百斤的粮食作为负重的情况下,开始了近百里的越野疾行。

  本来,耿煊是有打算走水路的。

  但陈展告诉他,那些通过水道转运物资的船只。

  在将所有物资卸下之后,全都被人调走了,一艘都没有留下。

  别说留船,就连码头都给拆得干干净净。

  他若想要利用水道,还得先弄一批船才成。

  知道这事之后,他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甚至都没有花时间往北面亲自去看一看。

  一千七百多人的山路“越野”,速度有快有慢,自然不需要耿煊亲眼盯着,一路护送。

  自有人安排好这一切。

  是以,耿煊都不等所有人走出营地,便孤身上路,先一步往临时营地赶去。

  在他的全速疾行下,不到半个小时,就将近百里山路甩在身后,重返临时营地。

  离开不过才一天的时间,耿煊却发现,营地的模样,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仅营地本身发生了巨变,就连营地周围的一切,都与他离开时大不相同。

  原本营地周边的密林,已经变得光秃秃。

  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被人用大量木板一列一列快速拼搭起来的房屋。

  原本的帐篷区域,则被“挤”到了一个极边缘的角落。

  就在耿煊驻足观望,打量这个崭新营地之时,与彭柯以及几名里坊老师傅待在一起的罗青注意到耿煊的到来,赶紧舍下其他人,前来向他拜见。

  “这营地变化好快啊。”耿煊对罗青道。

  “人多自然就快。”

  “现在营地有多少人?”

  “截止到昨晚,洪铨等人用玄幽马将第二批人运抵后,营地现在已经有967人。

  若无意外,今晚之前,人数规模会突破两千。”罗青道。

  耿煊闻言,愣了一下,道:“你将我从盆地内带出的人也都算上了?”

  “没有。”罗青摇头。

  “那今日怎会增加这么多?”耿煊好奇。

  “就在大约一个时辰前,我接到了从清源集发来的消息。

  您在北上之前不是发信去元京,让他们将多余的玄幽马全都派过来吗?

  整整六百匹玄幽马,已经于今日卯时到了清源集。

  另外,范宏盛他们在得知古河道疏浚工程正式开始,对玄幽马需求迫切之后,也将他们手中的玄幽马全都调到了清源集听用,也是今上午到的。”

  “有了这两批玄幽马的加入,咱们手中可调用的玄幽马数量,已有将近一千两百匹。”罗青道。

  耿煊颔首,又道:“明日就能提升到一千四百匹左右了,另外,我还从盆地内带出一千七百多人。

  很快就会陆续抵达。

  现在,全都是巨熊帮的正式帮众,个个都有修为在身,都是最优质的劳力。”

  罗青闻言,忍不住“嘶”了一口冷气,眼神都有点发直。

  过了一会儿,才听他喃喃道:“这么说,营地人数今天就会达到四千人左右的规模?”

  耿煊见他这般模样,问:“有问题吗?”

  “我刚才在想今晚的住宿安置问题,不过,问题应该不大。

  ……我现在最担心的,却是粮食问题,不知道计聪他们那边能否在计划期限之内,将第一批粮食运过来。”

  耿煊见他考虑的是这个问题,便出言安抚道:

  “粮食问题不必担心,以后,工地范围内的粮食问题,都不必担心。”

  “帮主已经解决了?”见他将话说得这么满,罗青忍不住好奇询问。

  耿煊点头:

  “从盆地内过来的一千七百多人,还有两百匹玄幽马,可不是空着手过来的。

  只今日应该就有超过两千石,三四十万斤粮食入营。

  足够营地支撑好多天,后面再将山道整饬一下,方便车马通行,便是数万人的粮食,也可供应。

  等水路打通,便是数十万人的吃喝供应,也能满足。”

  耿煊可没有将盆地仓库中的粮食囤着孵蛋的想法,考虑到每时每秒都有粮食在腐坏变质,他巴不得早早将它们塞进更多人的肚子里。

  这一刻,耿煊想到的,不只是河道疏浚工程。

  短时间内,在元州的粮食数量,以及人口数量不变的前提下,越多人在他这里吃饭,这意味着别处的粮食压力就会有所下降。

  可能,这种效果的直接影响范围并不大,可就如水中泛起的涟漪绝不会只局限在水中一隅,一定会向整个水面扩散一般。

  整个元州也是如一整片水域一般,绝非各区域彼此孤立的存在。

  “若是如此,咱们就有充足的劳力可用了,营地建设,最多一千人就足够了。

  再多就没必要了,这么说,明天就可以正式动工了……郭子安今早还与我抱怨……”

  说到这里,罗青忽然想起什么,忽然看向耿煊,道:

  “帮主,昨晚郭子安勘察完现场回来,整个人就神神叨叨的。

  不时就说一句‘有问题’,问他有什么问题,他又不肯说。

  最后被逼得没办法,就说这事必须先与你说。

  今早他又有我提及此事,还说若是您回来,务必立刻去找他。”

  “难道是勘察现场有什么问题?”耿煊闻言,眼神也是一凝。

  罗青颔首道:“应该和现场有关,可究竟什么问题,就只有问他本人了……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此事对这工程的影响有多大。”

  “他现在何处?”耿煊问。

  “就在前面不远……我带您过去吧。”

  说着,罗青就带着耿煊离开了营地,往洙水淤塞段行去。

  ……

  郭子安并不在洙水河道淤塞处,而是在还有近十里距离的一处陡坡边缘。

  他站在陡坡顶端,面相洙水古河道淤塞段方向,远远眺望。

  在下面,以及周围的山林中,是随他一起离开元京的其他郭家子弟,以及二十多名罗青给他安排的护卫兼助手。

  见罗青领着“苏瑞良”快速朝这边接近,他也没有礼节性的表示一下已经,依旧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远眺。

  很快,耿煊出现在他旁边,与他一起并肩站在这处陡坡边缘,向洙水古河道淤塞段方向远远眺望。

  以他敏锐的目力,能够看得更加清晰。

  从他脚下位置开始,坡度从超过八十度的陡坡,逐渐放缓。

  到十里外洙水古河道周围时,已经变成了一片小小的“盆地”。

  耿煊暂时没有说话,而是顺着郭子安的目光打量了一阵。

  可除了隆冬时节也翠绿不减的山林,并没有看出任何异常。

  他这才扭头问旁边的郭子安:“这里有什么问题?”

  “这是当年,四处坍塌山体中的一处。”郭子安道。

  这一点,早在还没有来到郭子安身旁时,耿煊就已经看出来了。

  唯一不清楚的,就是不知道这里是“四处之一”。

  但只要将周遭都走上一遍,对他来说,也不难看出来。

  “这又有什么问题?”

  郭子安沉默了一下,问:

  “苏帮主可知道,石头和石头之间,也是有着许多奥秘的。

  有的石头,看上去就像是被人用大力将细砂强行捏在一起一般。

  碎的很,粉的很。

  日晒雨淋之下,很容易就变形走样。

  有的一层一层的,质地要好一些,却也好得有限。

  这也是最容易发生山体坍塌的山体,只要雨水充沛,又恰好有裂隙通入山体内部。

  很容易就从内部蚀出空腔,小裂隙变成大裂隙,然后——

  轰!

  山体直接分离。”

  说到这里,郭子安用脚跺了跺地面,道:

  “而这座山体的岩石,却是最难被水蚀空,发生山体坍塌的……当然,也不能说绝对没有这种可能。

  可据我勘察,四处坍塌的山体,全都是这样的岩石。

  这就有点……”

  说到这里,郭子安轻轻摇头,一副“这很不合理”、“我想不通”的表情。

  说着,他还道:

  “我怕是我的判断有问题,还在周围数十里都转了一圈,其他山头的岩石,和这四座坍塌的山体一样。

  可是,你猜怎么着,别说这么巨大的,完全堵塞洙水古河道的山体坍塌没看见。

  就连更小规模的坍塌开裂,也都一个不见。”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向耿煊,道:“苏帮主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耿煊没有回答郭子安的询问,神色已经完全沉凝下来。

  这一路走来,密密麻麻的植被,地面也被腐殖层和灌木草丛覆盖,耿煊并没有看到裸露在外的岩石。

  也就没有留意这些。

  可听郭子安一说,他就立刻秒懂。

  他甚至知道,那些被郭子安描述为质地“碎而粉”,很容易风化变质,被水蚀空的岩石,被统称为“沉积岩”,或者“水成岩”,什么页岩砂岩,都属此类。

  而身下的岩石……

  耿煊蹲下来身来,看着地上一大片已经被郭子安遣人扒开了“地皮”,完全裸露出来的岩石。

  根本不需要仔细鉴别,耿煊就有了判断,这是与水成岩相对的火成岩,或者说“岩浆岩”,还是耐水腐蚀能力特别强的那种。

  可正如郭子安所说,这也不能说,这种岩石形成的山体,绝对不可能坍塌。

  但自然坍塌的几率,一定是很小的。

  特别是有周围那么多没有丝毫坍塌开裂的、同样岩石构成的山体作为对照组的情况下。

  可这里不仅坍塌了,还一次坍塌了四处。

  郭子安凭经验就觉出其中有问题。

  有了他的提醒,耿煊要是还发现不了问题,这双眼睛就算是白长了。

  他蹲在地上,目光移动。

  而后,他快速移动的双目瞬间凝固,停在了某处。

  郭子安留意他的目光,也看向了这片岩石区域,好奇问:“苏帮主,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耿煊道:“你有没有看出来,这片区域的山体开裂,是从这个位置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散开的。”

  “这……怎么看得出来……何况,这山体早在近四百年前就坍塌了,现在早不知被冲到哪里去了。”

  郭子安表示,你这不是在为难人么!

  耿煊没有与他解释,继续沿着陡坡边缘走了一段距离,脚下用劲,将地皮震散,露出下面岩石。

  然后,他脚尖点着某一处,对郭子安道:“这里也是。”

  这一次,郭子安没有直接表示看不懂。

  而是与耿煊指出的第一个异常点,以及其他区域进行对比观察。

  这就是耿煊对生在这个时代的郭子安,感觉异常难得的地方。

  为了帮主郭子安自己领悟,本来已觉得不必看更多的耿煊,继续沿着陡坡边缘往前走,不时的便将一处地皮震散,露出下面某片区域的岩石让郭子安观看。

  接连看了六处之后,郭子安脸上的疑色尽消,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失色道:

  “这……这居然是人为的!”

  此刻,在郭子安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这么一副画面。

  在近四百年前的一个特大雨季,在远超过往雨季的大雨冲刷之下,这片山体,忽然发出瘆人的开裂声。

  而开裂的源头,却正是耿煊刚才一路走,一路为他点出来的那些位置。

  只这一点,郭子安就知道,这必是人为。

  郭子安的脑海中,想到了另一幅画面。

  那是匠人在开山取石。

  他们奋力挥舞铁锤,将一枚枚粗大的铁钉深深的钉入坚硬的山岩之中。

  铁钉与铁钉之间,会相距很长一段距离。

  可只需要不断捶打这些铁钉,一块岩石就会从山体上脱落。

  不管它们此前看似连接得多么紧密。

  这两幅画面,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这……这……”

  瞠目结舌的郭子安完全不敢相信自己想到的这些,喃喃道:

  “这……这怎么可能是人为?

  让这么大的山体坍塌,也绝对不轻松吧?

  ……关键是,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总不能是闹着玩吧?”

  “……他难道不知道,将这条河道阻塞之后,会造成多么恐怖的后果?

  数百万人啊!

  当年,在洙水两岸定居的里坊集市,靠着洙水养活的人口,可是有几百万啊!

  他难道不知道,将这条河道堵死之后,这些人全都没有活路吗?

  ……什么人会这么丧心病狂啊?!”

  这一刻的郭子安,只感觉头皮发麻,灵魂发颤。

  想不通。

  他实在是想不通。

  他甚至忍不住想,即便是以无忧宫的穷凶极恶,也绝不会做这种完全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关键是,这是几百万人。

  不是几万几十万。

  从无忧宫第一天造杀孽开始算起,到现在为止,直接杀掉的人,能有这么多吗?!

  沉默了一路的耿煊,轻声道:“就是人为,而且,我还知道他这么做的原因。”

  “为……为什么?”郭子安颤声问。

  “守护他心中的净土,让人从这片土地离开。”耿煊道。

  “啊?!”郭子安不明所以,满脸的问号。

  “你一定以为,这人很恶很坏吧?”耿煊问。

  郭子安忙不迭点头。

  这种人要是没有比无忧宫全加起来还要狠毒十倍的心肠,都不可能做下这种狠毒之事。

  “可我要说,这个人生前是个公认的好人。

  死后,还被人世代供奉。

  在心中奉他为祖,为神,为圣。

  哪怕到了现在,都还有大几千人在念着他的好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满眼红名开始,从满眼红名开始最新章节,从满眼红名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