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长也道:“阿虎,你家四毛这事做的太不地道。阿鱼兄弟俩小小年纪娘爸就不在了,大家都一个村的,不求你们伸手拉拔一下,你也别抢人东西啊!”

  陈阿虎见状忙道:“三叔、小队长,这事是四毛做的不对……”

  他老婆听后不干了,“孩子被人打成这样,你还说他不对,你看他的脸,被李家兄弟打肿了,身上也被踹的青一块紫一块……”

  “嘴那么臭,打死活该!陈家的脸都让你们丢尽了,你家四毛再不好好管教,有你后悔的时候。”

  陈会计说罢,又冲陈阿虎没好气的说道,“小鱼的脸得去找项医生看看,多少钱你去给,你不给我就去找你拿!”

  “我会给的。”陈阿虎应下转身就走,陈家几个毛也忙跟了上去。

  陈会计冲围观的村民挥手,“都别围着了,赶紧找鱼去,再不快点,连毛毛鱼都没了。”

  “抓鱼了,抓鱼了!”大伙儿嘻嘻哈哈的散开。

  陈会计拍拍项小鱼,“记着去找你阿公看脸。你是个好孩子,好好带着弟弟,有事就来村里找我。”

  “没事,我不疼!”项小鱼感激的说道,“谢谢你冬阿公。”

  陈会计听后揉揉他脑袋,“赶紧找地方抓鱼去。”

  “阿鱼,我们走。”李小涛几个拖着竹筐拉着他一起找鱼去了。

  “阿虎家四毛被他老婆宠坏了,等抓完鱼回去,我还找他去。”陈会计冲李长乐几人抱歉的说道。

  “算了,我看阿虎老婆不一定听得进去。”陈阿奶摆摆手,冲李母说道,“走了,我们也抓鱼去。”

  李长乐跟陈会计客气了几句,李父几人提着水桶跟陈会计走了,他也忙着去找周若楠和李小洋。

  刚到路口,就看到李小洋气喘吁吁的跑来,“三叔,快点过去帮忙!”

  “我刚好想去找你们。”李长乐忙跟他朝码头方向走,发现已经有村民来这边找鱼。

  “我跟三婶去码头的时候,这一路好多鱼,我们一路捡过去,三轮车装满,网兜也装满,走到坡道那拉也拉不动。”

  “难怪你们去了那么久都没来!”

  “本来想去码头找陈东帮忙的,结果码头上一个人都没有,都去沙滩上抓鱼去了。”

  “看来今天卖鱼的人多的很,等会儿把三轮放在陈记外面,把队排上。”李长乐跟他走到半坡,看到周若楠还在防波堤下的礁石堆里找鱼。

  “三婶,三叔来了。”李小洋扯着嗓门喊道。

  “哎!”周若楠闻声忙扛着网兜,朝这边走,“阿乐,好多鱼!”

  “我们也抓了不少了!”李长乐笑着接过她扛着的网兜,“哟!周老师力气还蛮大的!”

  “装满也才四五十斤,小洋都扛得动。”周若楠嗔怪的瞪了他一眼,掏出帕子擦了擦脸上的雨水。

  三人到了车边,只见车斗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鱼,旁边还放着五个装满了鱼的网兜。

  “我们本来想抓了顺便送陈记卖掉,再把冰块拉回来的,哪晓得越捡越多,到最后三轮车也装满了,连带的网兜也快用完。”

  “一样的,海滩上到处都是人,大家都在抓鱼。”李长乐把网兜提起来,“阿楠在这看着三轮车,我跟小洋先送两袋到阿东家。”

  “好的!”

  李长乐扛起两个网兜,手里提着一个,李小洋也扛着一袋跟着他朝码头走。

  这会儿的雨势小了不少,但风特别大,吹得人耳朵发疼。叔侄俩走到码头,见小卖部也关着门,李记、陈记都关着。

  码头停靠的船只也开到避风港去了,往日热闹的码头这会儿除了风声海浪声,再没有别的声音。

  李长乐把网兜放在陈记门口,让他在那看着,回去把剩下的几袋扛到码头,又往回走。

  站在防波堤上,看了看沙滩上忙着捡鱼的村民,下坡将渔绳绑在车斗铁杆上,套在肩上,跟周若楠一起推着三轮朝坡上爬。

  刚下过雨,上坡的路又容易打滑,两人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把车推上码头。

  李长乐喘了几口粗气,推着三轮到陈记门口,“小洋在这里守着排队,我们回去把鱼拉过来。”

  李小洋不情愿的点了点头,“你们回去赶紧来换我。”

  “好,等会儿给你们买好吃的!”

  李长乐跟周若楠走到坡道口,看到下面沙滩上,有村民三三两两的挑着箩筐,推着板车朝码头这边走。

  周若楠拽他一下,“阿乐走快点,看样子这边的鱼也被抓完了。”

  李长乐加大步子,“全村不管老老少少都出动了,能抓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鱼价跌死!”李长乐看了看天色,“这次抓的马鲛最多、青占还有鳗鱼有几百斤,天气这个样子又不敢留下晒鲞头。”

  “天气预报说了要一个礼拜呢!”周若楠笑道,“鱼价跌了就跌了吧,反正都是捡来的,总比没有好吧!”

  “还是我老婆通透。”

  “油嘴!”周若楠白了他一眼,又想起一事,“等会儿得去看看稻子,眼看就稻黄了,今天被大风一吹,我担心被吹倒伏了。”

  李长乐想到下午的风雨,觉得没倒伏的希望不大,“吹倒了的话,只有提前收割,到时候就拿卖鱼的钱买粮食吃。”

  “是啊,幸好还有鱼贴补一下。”

  两人刚走到半道,就看到李父和李大哥拉着板车朝这边走,陈永威和李二哥一人挑着两筐。

  “你们来得挺快的嘛!”

  “最后捡的小鱼多,就没送回家分拣!”李父对李长乐说道,“你跟着一起去码头,我跟阿楠回去帮着分拣。”

  “好嘞!”李长乐上前帮着推板车,四人赶到码头,只见两家海鲜行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箩筐、麻袋、网兜……装鱼获的家什五花八门,大伙儿蹲在自家的鱼获边上,都在议论下鱼雨的事。

  刚才还冷冷清清的码头变得比菜市场还热闹,帮着抓鱼的孩子咧着嘴要钱买糖吃,大人难得好脾气的没骂人。

  阿根看到几人过来,笑道:“阿乐,听说南山下了不少鱼,你家捡了多少斤?”

  李长乐想着大家都守在这儿,就算瞒着他们,等他们卖了鱼出来大伙儿也晓得了,估计了一下说道:“有四千多斤吧?”

  排队的村民听后羡慕不已,“乖乖,你家咋捡了这么多?”

  “你家这运道也太好了吧?我们才捡四五百斤,你家就四千多!”

  “我还以为我家八九百斤就是多的了呢!”

  “阿乐,你这是啥运道哦?捕鱼就不说了,现在连捡鱼也比我们捡的多?”

  “两公婆一个挣工资,一个开大船挣钱,你家的钱咋用得完哦!”

  李长乐嘴角抽了几下,“你们一家就捡了这么多,我们是一大家子,加上阿威家,一共六家人,算起来也不多。”

  李二哥接过去说道:“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干的,鱼雨过后,南山凹家家户户的坝子里都下满了鱼,大家都捡了不少!”

  大伙儿听后心里一下就平衡了,“这还差不多,我还以为阿乐一家就这么多呢!”

  “我家才几双手,除非把房顶戳个窟窿,让海龙卷往里倒还差不多!”李长乐笑着把竹筐搬进陈记,见陈东一家跟两个小工蹲在那分拣鱼获。

  兄弟几个忙把竹筐放下,“阿东,这里还有!”

  “我这都要过秤了,幸好你们来得快!”老陈忙把磅秤上的竹筐抬下来。

  排他家后面的见他们又拉了那么多鱼来,笑着说他们买大船比他们快,连排队卖鱼也跑的比他们快。

  大伙儿玩笑了几句,李大哥、李二哥和陈永威忙回家拉鱼来过秤。

  李长乐抄着手在那看他们分拣,拖一会儿时间省得等会儿跟人多话。

  “阿东,还有一条大红甘,看样子有五六十斤。”阿三把竹筐推到陈东面前。

  陈东忙过去看鱼,看到鱼爆肚了时,心疼的说:“这么好的鱼,可惜爆肚了!”

  “可能被吸到天上那会儿就爆了。”

  后面排队的几家都围了上来,“今天的龙吸水真厉害,这么大的鱼都被吸上去。”

  “海里的船遇上都会被吸上去,几十斤重的鱼算啥!”李长乐看向陈东,“红甘鱼价钱咋说?”

  陈东想了一下,“最多只能给到两块五一斤。”

  李长乐看了他一眼,想着等下次出海回来,镇上的海鲜行就开起来了,以后的鱼获两家合作的可能也少,也懒得跟他搞价钱,指向别的鱼获,“那些的价钱呢!”

  “今天的海鲈鱼、鲻鱼、马鲛特别多,价钱跌了一些,三角一斤的跌到两角七一斤,两角一斤的跌到一角六。

  只有十斤以上的大货,还有带鱼、八爪鱼、鳗鱼、螃蟹、虾没跌价。”

  李长乐想到村里三四百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几百斤鱼,货多价贱,跌几分也是正常。

  排队卖鱼的村民听后心里有些失望,转念一想,虽说跌了几分,但也比卖两三分一斤的杂鱼还有螺好。

  同样忙一下午才挣三四块,几百斤鱼获卖的钱他们要挣好久。

  大伙儿也没多说,只催促两家鱼行赶紧过秤,累了一下午,天已经黑下来了,肚子还是空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