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三人在半路遇到项小鱼和李长水,推着独轮车朝这边走。

  小家伙来得晚,只捡了两百来斤,李长水捡了四百多斤,比出海一趟的鱼获还好。

  听他们说码头已经等了不少人,两人急匆匆的朝码头赶。

  李大哥三人到家,将已经分拣出来的石斑鱼、鲳鱼、鳗鱼、带鱼这一类的留下,十斤重以下的马鲛和别的大鱼也留下。

  把那些没分拣好的鱼获搬到板车,还有三轮车上装好,脚踏车后座还挂了两筐,也没有把鱼装完。

  “阿乐还说只有四千多,大鱼和好货都留下了,我看送过的也不止五千斤。”

  “我原本以为能抓到上万斤呢!”李父乐呵呵的把剩下的鱼装竹筐里,“送去了回来再跑一趟。”

  周若楠见只剩下三担了,“阿娘和阿奶留家里擀饺子皮,我跟嫂子一人担一担过去,顺便把冰块送回来。”

  有几条八九斤重的大马鲛鱼,掉下来的时候被砸成了两截,婆媳几个打算剁了包饺子。

  一行人赶到码头,只见排队的愈发多了起来,一个个咧着嘴排队等着过秤,那样子比过年还高兴。

  大伙儿忙加快速度赶到陈记,那边刚好把最后两筐分拣出来。

  周若楠妯娌拉了冰块回家,李长乐父子跟陈永威留下帮忙分拣。

  后面排队的几家也上来帮忙,人多力量大,十几个人不到半个小时就把所有的鱼获分拣出来。

  红甘鱼五十六斤,卖了140块,两角七分一斤的马鲛、鲻鱼、海鲈鱼一共一千四百六十四斤,卖了395块3。

  一角六分一斤的两千六百七十斤,卖了427块2,加上那些杂鱼一共卖了1100块。

  “阿乐哥,明天来拿钱。”陈东开了张单子递给他,“船都开去避风港了,我家也收了铺子,家里就留了点零用钱。”

  李长乐接过单子,“没事,谁又想得到老天爷会提前发过年钱给我们呢!”

  大伙儿听后都赞同的点头,“还以为这次又惨了,眼看就稻黄了,被大风一吹,又要减产。这下好了,卖了鱼,就有钱买粮食吃了。”

  李长乐几人在大伙儿高兴的议论声中,将装鱼的家什收到车上拉着往回走。

  到拐角小卖部时,李小洋拉了李大哥一下,“阿爸,我口渴的冒烟!”

  “臭小子!”李大哥笑着伸进裤兜摸了摸,一脸尬笑的看着他,“阿爸没带钱,回去拿钱……”

  “我这里有!”李父乐呵呵的掏了几块钱出来,递给大孙子,“给弟弟妹妹也买上。”

  “好嘞!”李小洋接过钱一溜烟冲到小卖部,两手各拎着一提用麻绳绑着的汽水,飞快的跑了回来。

  见李父坐在板车上,爬上车在他身边坐下,“阿爷,你喝两口。”

  李父高兴的拍拍大孙子后背,“你喝!阿爷不渴!”

  李小洋又冲李大哥几个举着汽水瓶,见大伙儿都说不喝,这才悠哉悠哉的喝了起来。

  一行人到家,带鱼萝卜汤、凉拌裙带菜已经做好,锅里蒸着马鲛鱼饺子。

  李母笑眯眯的说道:“回来啦,塑料桶里有热水,你们去洗了回来饺子就好了。”

  “是得洗洗了,身上都臭了。”

  爷几个拿了衣裤去小屋洗了澡回来,李母端着姜茶老酒放到桌上,给大伙儿驱寒。

  李长乐把单子递给李母,“阿娘,记得明天去陈记拿钱。”

  “哎!卖了多少钱啊?”

  “一千一。”

  “哟!”李母和陈阿奶听说卖了一千多,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家里还有四筐好货。”

  “这些还能卖不少,明天一早送酒楼卖了回来分钱。”李长乐说道,“这次咱们六家分。”

  “哥,孩子们也捡了不少,他们也该有一份。”陈永威忙道。

  小海和小波在家带着弟妹,把房前屋后的鱼都捡到家里了,几个孩子滚得跟泥人没啥区别。

  还有小青、小慧、小涛、小洋四个,干活的速度不比两个大人慢。

  陈阿奶接过话头,“阿威说的对,几个孩子比两个大人干活还利落,是该给他们一份。”

  “我们也有啊?”几个孩子听后眼都亮了,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父母。

  “你们不吃饭啊?”李母嗔怪的拍了李小涛一下,“你们喝的汽水,穿的衣服裤子不要钱啊?”

  “阿花!”陈阿奶拉着她,“不是客气话,我觉得正该给孩子们一份,不然我们也不好意思分钱。”

  李长乐说道:“阿娘,就听阿奶的,卖了钱回来给孩子们也分一份。”

  “好,给他们也分一份。”

  孩子们高兴的手舞足蹈,“哇塞!我们也有钱分喽!”

  “我可以买我喜欢的军绿……”李小涛忙扭头看向李大嫂,“阿娘,花布包好难看的,我想买一个小海那种的,我自己的钱买?”

  另外几个孩子也眼巴巴的看着她。

  “买小海那种书包可以!”李大嫂说着睨了他一眼,“我带你去买,买包剩下的钱得交给我放着。”

  李小涛忙提要求,“我要自己选!”

  “好,你自己选!”李大嫂说着嗔怪的瞪了他一眼,“赶紧来帮着拿筷子端碗。”

  “噢噢!”

  李小洲几个也趁机提要求,“阿爸,我今天也抓了好多鱼鱼,我要哥哥那种的!”

  李长乐揉揉小儿子洗了后蓬松的卷毛,“好,你也挑自己喜欢的。”

  李小波几个也如愿以偿,屋里响起孩子们的欢呼声。

  大伙儿围坐着吃着蒸饺,清爽可口的小菜、喝着带鱼萝卜汤,都把肚子撑得溜圆才下桌。

  周若楠倒了些剩下的带鱼萝卜汤给阿旺拌了一大盆杂粮饭,还留了一盆给守在老宅的大黄。

  李长乐把卖干货的钱拿出来,对李大哥和李二哥说道:“我丈母娘那拿了一千五,学校那边卖了两千一百二。”

  李大嫂听后高兴的说:“阿楠上次回来,就带了两千多回来,亲家母那边生意这么好啊?”

  “还不错!”李长乐把钱分给他们,“镇上的货架和货柜做好后,销量更大。”

  李父听后说道:“可惜今天捡回来的那些鱼获了。”

  李大哥点头,“是啊,价钱还跌了几分,天气好的话,还能收一些回来晒。”

  李长乐这几天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哥,我们不能完全靠天吃饭,得想办法解决生产问题。”

  “唉!”李父叹气道:“有啥办法?晒鲞头就是这样,靠天吃饭,只要下雨天就没法做。”

  “怎么没办法!”李长乐得意的看着大伙儿,“我下午想到一个办法,等新房完工,我们再去买些黄砖和瓦片回来,

  把我家隔壁那块空地,隔一半出来,砌成大队屋那种四面通风的仓房……”

  “仓房把快晒干的鲞头挂在里面还成,刚杀的和半干的鲞头,挂在不通风的屋子里,像这样的天气,几天就发霉了。”

  “二哥,你听我说完!”李长乐笑道,“仓房建好后,再买几台鼓风机回来安装在几面墙上,鲞头挂在屋里,把鼓风机一开,不就通风咯!”

  几人听后连连点头,“对,用鼓风机吹。”

  陈阿奶笑眯眯的看着几人,“还是阿乐脑子好使。”

  李父得意的看着儿子,“别夸他,就是点小聪明!”

  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大伙儿又讨论了一下仓房怎么砌?

  说好后,才发现李小洲和李小美窝在大人怀里睡着了,其他几个坐在那儿,就像小鸡啄米似的,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瞌睡。

  李父起身道:“我们也回去睡了,明早去稻田看看,也不晓得倒伏了多少?”

  “还下着雨呢,就算倒伏了也没法收割,只能把田里的水放干,把倒伏的扶起来,等天晴再收。”

  “只能这样了,不然的话倒伏的稻谷该发芽了。”

  李父叹了一口气,辛苦几月种下的稻谷,眼看就要收割,又刮起了大风,幸好有那些鱼,家里日子也比以前好了,不然,又得熬了。

  陈永威祖孙俩和李母一行,提着电瓶灯回老宅后,李长乐抱起李小洲,拍拍趴在自己腿上的大儿子,“走,阿爸送你们回屋睡觉。”

  “哦!”李小海牵着他后襟,跟着他回屋打着哈欠爬到床上,连衣服裤子都没脱躺下秒睡。

  李长乐放下小儿子,给他脱掉鞋子裤子,放床上睡好,洗漱好的周若楠也回来了。

  “阿楠,你看看我们老大,头刚沾上枕头就睡着。”

  “孩子们帮着捡鱼还帮着分拣,都累坏了。”周若楠说着拿了蒲扇驱赶蚊虫。

  李长乐将蚊帐从挂钩放下掖好,“咱们家几个孩子算是听话的。”

  “要不怎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呢!”周若楠拿了张干毛巾,坐到床沿上,“帮我擦擦头发。”

  “还说我呢!你就不头疼啦?”李长乐接过帕子,包裹着她长发揉搓起来,皂荚的清香味在鼻尖萦绕。

  “浑身都臭了,连头发上都是一股鱼腥味,不洗能把你熏晕。”

  李长乐凑到她耳边,含住了她耳垂,“老婆,我不怕熏的!”

  周若楠只觉得忽的一下,全身像是被电了一下,酥酥麻麻的让她心悸,忙看向对面床上的儿子,满脸绯红的掐了李长乐一下,小声道:“儿子大了,注意着点。”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