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乐也看到了,想到前面有一条海沟,觉得在这能捕到海刀鱼也正常。
天凉下来后,海刀鱼不会远距离洄游,而是聚集在近海深处越冬。
海刀鱼是指尚未洄游的长颌鲚,它们平时在海里生活,每年2、3月份由海入江,溯江而上,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
海刀虽说跟江刀是同一种鱼,由于鱼肉里所含的盐分,没有经过洄游而淡化,吃起来要硬一些,也没江刀鱼鲜美。
海刀鱼鱼背发青,出水4到5个小时之后鱼身就软踏踏的。
后世,因为不少江河入海口被封堵,不少洄游鱼种因为洄游产卵的途径减少,以至鱼价暴涨,江刀就是其中的一种。
李二哥激动的拉住了渔绳,“阿乐,现在拉网还是再等一会儿拉?”
“再等等,把灯光朝渔网中间打,等它们集中过来,再扳网。”李长乐说着将灯朝后面拉了一些,网面上的鱼像炸锅了似的跟着灯光跑。
李二哥笑得见牙不见眼,“卧槽!比在海上诱鱼时的品种还多!”
“哈哈!二哥也跟我们一样卧槽!卧槽的!”
“我们都被你俩带坏了!”
“看看,自己说的痛快还要怪我们带坏他。你们在大船的时候就不说粗话荤话啊?”
“说,怎么不说,一个二个的没事就说这些。”
说话间,鱼群都聚集到了扳罾网中央的灯光下,李长乐对几人说道:“兄弟们准备干活!”
李大哥拉住渔绳,“我跟阿威拉网,你跟阿安捞鱼!”
“好嘞!”
李长乐和李二哥将电瓶灯关掉两盏,拿起大抄网,陈永威跟李大哥,快速将扳网拉离了水面,网里的鱼像炒豆子似的蹦跳起来,水花溅了几人一身。
李大哥拉着沉甸甸的扳网,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刮风也能捕到这么多鱼获!”
陈永威开心大笑,“哥,下次把网做大一点。”
“再大一个人就拉不动了。”
李长乐和李二哥拿起大抄网,快速将网里的鱼捞起来倒进水桶里,幸好带的是大的橡皮桶,小木桶两网就倒满。
李二哥兴奋的握着抄网,指着网兜里几条黑乎乎的家伙,“快看!还有几条黑石鲈。”
李长乐网兜里也有,“这一片下面都是礁石,黑石鲈喜欢藏在礁石缝里,也喜欢跟着灯光跑。”
黑石鲈学名黑鲪,属鲈形目,有的又叫它黑寨、黑鱼、黑头、黑老婆,每年五六月份最多。
黑石鲈肉质洁白鲜嫩,杂刺少,煮汤、清蒸味道都不错。
李大哥和陈永威将渔绳绑在礁石上,也拿了抄网帮着一起捞,头灯下闪着银光的带鱼,还有马鲛、青占……
网里的鱼捞完,橡皮桶里已经装了半桶鱼获。
那边,正嘲笑李长乐败家的金家父子,听到隐约传来的欢呼声,都扭头朝大水坑那边看去。
只见灯光下的几人都拿着抄网在捞鱼。
金辉惊讶的瞪眼,“阿爸,看样子灯光真的有用。”
“我看看去!”金老头拿着手电,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李长乐他们下网的位置,看到抄网里捕捞起来的鱼获时,嘴张的能塞下鸭蛋。
“乖乖,还真让你们把鱼引诱过来了。”
李大哥憨笑,“运道还算不错,没白忙一场。”
金老头凑到橡皮桶跟前,“诶哟喂!你们扳的两网,比我爷俩扳一上午捕到的还多。”
“金伯,我们本钱下的大,不多扳点鱼获起来,别说电瓶灯,连电费钱都挣不回来,要亏死咯!”
金老头讪笑,“电瓶灯又不是只用一次,照这个势头,你们今晚干到退潮,十个电瓶灯的钞票也挣回来喽!”
“哪挣得到那么多!”李长乐把最后一网鱼获倒进水桶,拄着抄网笑道。
金老头掏出香烟递给他,一脸讨好,“阿乐,你这些电瓶灯在哪儿买的?能帮我买几盏回来么?”
李长乐笑着接过,“塗下桥五金公司就有卖的,你明天去看看还有么?”
“谢谢!谢谢!还是年轻人有眼光,敢下本钱。”金老头真心实意的夸奖道。
“运道好挣回来,运道不好就要亏钱喽!”
李长乐见李大哥和陈永威放扳网去了,从三轮车上提下来一只塑料桶,和李二哥将桶里的带鱼抓出来单独放,以免鱼鳞脱落影响卖相。
金老头见状,忙回去告诉金辉,李长乐几人捕捞到不少鱼获。
金辉听说李长乐他们两网就捕到一两百斤鱼获,嫉妒的看向大水坑那边。
“真有这么多啊?”
“你去看看不就晓得了,他们连带鱼和黑石鲈、马鲛也能捕到。”
“懒得去看!”
“阿乐说电瓶灯塗下桥五金公司就有,你明天去买几盏回来,明晚我们也用灯光诱捕。”
“那小子滑头的很,不会是骗你的吧?”
“阿乐为人还是很大方的,应该不会骗我。再说,你明天去五金公司看看不就晓得了。”
“现在能挣钱了,一个二个把他吹的像朵花似的!”金辉撇了撇嘴,“以前还让我们别跟着他学呢!”
“现在人家是挣到钱了,沙头村第一条大钢船,谁不羡慕。”
“大钢船又不是他一个人的,等阿威跟阿蝉办了喜酒,就让他退股,我们两家合伙买大钢船去。”
“小声点!”金老头忙拍了他一下,“等会儿他们听到了。”
“阿爸,你跟阿蝉说说,让她跟阿威透一下口风,把我们的打算跟他说一下。”
金老头看那边忙着干活的几人,“其实我们也可以跟阿乐兄弟几个合股……”
金辉嗤声道:“阿爸,你就别打这主意了。他家三兄弟加上阿威,到时候一家才分几成股子。
再说,阿威那小子本来就对李长乐言听计从,又把他们拉上一起,船上连我们的位置都没了!”
金老头想想也是,“等他们过了大定,我就跟金蝉说说。”
金家父子商量的时候,李长乐一连打了几个喷嚏,“卧槽!谁在说我坏话?”
陈永威笑道:“哥,八成是王麻子那猢狲,他每次看到我,就像个老娘们一样吐唾沫。”
“下次他再吐你唾沫,你就抓一把土塞他嘴里,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吐你?”
“阿威,别听他的,他昨天扔项大老婆石头,今早项大就去老宅找我阿爸告状,说阿乐拿石头扔他老婆,还指着她鼻子骂。”
李长乐诧异的看着李大哥,“那我回来阿爸怎么啥都没说?”
“说你有用早就说了。”李二哥想起他以前做的那些事,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
“你忘了阿根娘告状,说你偷她家的梨,你们趁人家上茅坑的时候,扔石头溅了人家一屁股屎尿,还把人茅坑砸烂的事啦?”
李长乐隐约还记得扔石头砸烂茅坑的事,因为那是他第一次挨打,但偷梨的事,他一点都不记得了,“阿威,我们真把人家的梨偷光了啊?”
“不是我们偷的,是王麻子和阿彪偷的,拿了一个给你,我们正在那分着吃,就被阿根娘抓住了。”
陈永威忍笑道,“阿堂伯赔了她家五角钱,还骂了你一顿。第二天你就带我去扔阿根娘石头,然后你就挨打了。”
“原来真不是你带阿威偷的!”
“唉!小时候我说啥阿爸阿娘都不信,外人告状他们就信。”
“谁让你小时候那么皮的!”李二哥话音未落,就被桶里的鱿鱼喷了一脸墨。
“看看,连小鱿鱼都说你错了。”李长乐哈哈大笑起来,转眼就被李二哥抓住一只鱿鱼,滋了他一脸墨汁。
李大哥看抓起鱿鱼互喷的两人,笑着摇头,“这么大的人了,还玩小孩子玩的。”
“就是,你俩搞快点,我们这儿又开始上鱼了。”
“快了!还剩几条大货!”李长乐捞起一条四指宽的大带鱼冲几人喊,“兄弟们看看,还有一条大带鱼!”
“我也捞到一条大黑石鲈!”李二哥将抓起来的黑石鲈,高兴的给李长乐看,“起码两斤,难得看到这么大的黑石鲈。”
“听说还有二十多斤的。”李长乐抓起几条小黑石鲈扔进大水坑,等退潮自然会跟着潮水回到海里。
黑石鲈个头都不大,大多在七八两,最大的两条大概有一斤一二两重,偶尔也有长到二十多斤的大鱼。
海刀鱼大多二三两一条,小的只有两把重,这种鱼天生就这样,放回海里也长不大。
“阿乐,看样子今晚有得忙了,趁现在还早,你去码头买些冰块回来。”
“行!”李长乐在大水坑里洗了洗手,蹬着三轮车回家,见周若楠还在给李小洋、李小青几个批改作业。
坐在灯下织网的李大嫂和李二嫂见他回来,都扭头看了过去,“阿乐,捞到鱼没有?”
“多的很!”李长乐一脸得意的说道,“我回来拿箱子去码头买冰块。”
李大嫂和李二嫂对视一眼,放下梭子和尺板,解下围腰朝外面走去。
李小洋见她们走了,脚底板一阵阵痒痒,想到扳鱼时的情形,心里像是长了小勾子,“阿婶,我们把这些题都做对了,可以去海边看三叔捕鱼么?”
周若楠想了一下,指着他做错的那些应用题,说道:“你把这些全都做对了,阿婶带你们去看二十分钟。”
她觉得几个孩子脑子都不笨,就是上课的时候不用心听讲,成绩才这么差的。
“我保证全对!”李小洋拿起笔做了起来。
(本章完)
天凉下来后,海刀鱼不会远距离洄游,而是聚集在近海深处越冬。
海刀鱼是指尚未洄游的长颌鲚,它们平时在海里生活,每年2、3月份由海入江,溯江而上,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
海刀虽说跟江刀是同一种鱼,由于鱼肉里所含的盐分,没有经过洄游而淡化,吃起来要硬一些,也没江刀鱼鲜美。
海刀鱼鱼背发青,出水4到5个小时之后鱼身就软踏踏的。
后世,因为不少江河入海口被封堵,不少洄游鱼种因为洄游产卵的途径减少,以至鱼价暴涨,江刀就是其中的一种。
李二哥激动的拉住了渔绳,“阿乐,现在拉网还是再等一会儿拉?”
“再等等,把灯光朝渔网中间打,等它们集中过来,再扳网。”李长乐说着将灯朝后面拉了一些,网面上的鱼像炸锅了似的跟着灯光跑。
李二哥笑得见牙不见眼,“卧槽!比在海上诱鱼时的品种还多!”
“哈哈!二哥也跟我们一样卧槽!卧槽的!”
“我们都被你俩带坏了!”
“看看,自己说的痛快还要怪我们带坏他。你们在大船的时候就不说粗话荤话啊?”
“说,怎么不说,一个二个的没事就说这些。”
说话间,鱼群都聚集到了扳罾网中央的灯光下,李长乐对几人说道:“兄弟们准备干活!”
李大哥拉住渔绳,“我跟阿威拉网,你跟阿安捞鱼!”
“好嘞!”
李长乐和李二哥将电瓶灯关掉两盏,拿起大抄网,陈永威跟李大哥,快速将扳网拉离了水面,网里的鱼像炒豆子似的蹦跳起来,水花溅了几人一身。
李大哥拉着沉甸甸的扳网,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刮风也能捕到这么多鱼获!”
陈永威开心大笑,“哥,下次把网做大一点。”
“再大一个人就拉不动了。”
李长乐和李二哥拿起大抄网,快速将网里的鱼捞起来倒进水桶里,幸好带的是大的橡皮桶,小木桶两网就倒满。
李二哥兴奋的握着抄网,指着网兜里几条黑乎乎的家伙,“快看!还有几条黑石鲈。”
李长乐网兜里也有,“这一片下面都是礁石,黑石鲈喜欢藏在礁石缝里,也喜欢跟着灯光跑。”
黑石鲈学名黑鲪,属鲈形目,有的又叫它黑寨、黑鱼、黑头、黑老婆,每年五六月份最多。
黑石鲈肉质洁白鲜嫩,杂刺少,煮汤、清蒸味道都不错。
李大哥和陈永威将渔绳绑在礁石上,也拿了抄网帮着一起捞,头灯下闪着银光的带鱼,还有马鲛、青占……
网里的鱼捞完,橡皮桶里已经装了半桶鱼获。
那边,正嘲笑李长乐败家的金家父子,听到隐约传来的欢呼声,都扭头朝大水坑那边看去。
只见灯光下的几人都拿着抄网在捞鱼。
金辉惊讶的瞪眼,“阿爸,看样子灯光真的有用。”
“我看看去!”金老头拿着手电,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李长乐他们下网的位置,看到抄网里捕捞起来的鱼获时,嘴张的能塞下鸭蛋。
“乖乖,还真让你们把鱼引诱过来了。”
李大哥憨笑,“运道还算不错,没白忙一场。”
金老头凑到橡皮桶跟前,“诶哟喂!你们扳的两网,比我爷俩扳一上午捕到的还多。”
“金伯,我们本钱下的大,不多扳点鱼获起来,别说电瓶灯,连电费钱都挣不回来,要亏死咯!”
金老头讪笑,“电瓶灯又不是只用一次,照这个势头,你们今晚干到退潮,十个电瓶灯的钞票也挣回来喽!”
“哪挣得到那么多!”李长乐把最后一网鱼获倒进水桶,拄着抄网笑道。
金老头掏出香烟递给他,一脸讨好,“阿乐,你这些电瓶灯在哪儿买的?能帮我买几盏回来么?”
李长乐笑着接过,“塗下桥五金公司就有卖的,你明天去看看还有么?”
“谢谢!谢谢!还是年轻人有眼光,敢下本钱。”金老头真心实意的夸奖道。
“运道好挣回来,运道不好就要亏钱喽!”
李长乐见李大哥和陈永威放扳网去了,从三轮车上提下来一只塑料桶,和李二哥将桶里的带鱼抓出来单独放,以免鱼鳞脱落影响卖相。
金老头见状,忙回去告诉金辉,李长乐几人捕捞到不少鱼获。
金辉听说李长乐他们两网就捕到一两百斤鱼获,嫉妒的看向大水坑那边。
“真有这么多啊?”
“你去看看不就晓得了,他们连带鱼和黑石鲈、马鲛也能捕到。”
“懒得去看!”
“阿乐说电瓶灯塗下桥五金公司就有,你明天去买几盏回来,明晚我们也用灯光诱捕。”
“那小子滑头的很,不会是骗你的吧?”
“阿乐为人还是很大方的,应该不会骗我。再说,你明天去五金公司看看不就晓得了。”
“现在能挣钱了,一个二个把他吹的像朵花似的!”金辉撇了撇嘴,“以前还让我们别跟着他学呢!”
“现在人家是挣到钱了,沙头村第一条大钢船,谁不羡慕。”
“大钢船又不是他一个人的,等阿威跟阿蝉办了喜酒,就让他退股,我们两家合伙买大钢船去。”
“小声点!”金老头忙拍了他一下,“等会儿他们听到了。”
“阿爸,你跟阿蝉说说,让她跟阿威透一下口风,把我们的打算跟他说一下。”
金老头看那边忙着干活的几人,“其实我们也可以跟阿乐兄弟几个合股……”
金辉嗤声道:“阿爸,你就别打这主意了。他家三兄弟加上阿威,到时候一家才分几成股子。
再说,阿威那小子本来就对李长乐言听计从,又把他们拉上一起,船上连我们的位置都没了!”
金老头想想也是,“等他们过了大定,我就跟金蝉说说。”
金家父子商量的时候,李长乐一连打了几个喷嚏,“卧槽!谁在说我坏话?”
陈永威笑道:“哥,八成是王麻子那猢狲,他每次看到我,就像个老娘们一样吐唾沫。”
“下次他再吐你唾沫,你就抓一把土塞他嘴里,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吐你?”
“阿威,别听他的,他昨天扔项大老婆石头,今早项大就去老宅找我阿爸告状,说阿乐拿石头扔他老婆,还指着她鼻子骂。”
李长乐诧异的看着李大哥,“那我回来阿爸怎么啥都没说?”
“说你有用早就说了。”李二哥想起他以前做的那些事,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
“你忘了阿根娘告状,说你偷她家的梨,你们趁人家上茅坑的时候,扔石头溅了人家一屁股屎尿,还把人茅坑砸烂的事啦?”
李长乐隐约还记得扔石头砸烂茅坑的事,因为那是他第一次挨打,但偷梨的事,他一点都不记得了,“阿威,我们真把人家的梨偷光了啊?”
“不是我们偷的,是王麻子和阿彪偷的,拿了一个给你,我们正在那分着吃,就被阿根娘抓住了。”
陈永威忍笑道,“阿堂伯赔了她家五角钱,还骂了你一顿。第二天你就带我去扔阿根娘石头,然后你就挨打了。”
“原来真不是你带阿威偷的!”
“唉!小时候我说啥阿爸阿娘都不信,外人告状他们就信。”
“谁让你小时候那么皮的!”李二哥话音未落,就被桶里的鱿鱼喷了一脸墨。
“看看,连小鱿鱼都说你错了。”李长乐哈哈大笑起来,转眼就被李二哥抓住一只鱿鱼,滋了他一脸墨汁。
李大哥看抓起鱿鱼互喷的两人,笑着摇头,“这么大的人了,还玩小孩子玩的。”
“就是,你俩搞快点,我们这儿又开始上鱼了。”
“快了!还剩几条大货!”李长乐捞起一条四指宽的大带鱼冲几人喊,“兄弟们看看,还有一条大带鱼!”
“我也捞到一条大黑石鲈!”李二哥将抓起来的黑石鲈,高兴的给李长乐看,“起码两斤,难得看到这么大的黑石鲈。”
“听说还有二十多斤的。”李长乐抓起几条小黑石鲈扔进大水坑,等退潮自然会跟着潮水回到海里。
黑石鲈个头都不大,大多在七八两,最大的两条大概有一斤一二两重,偶尔也有长到二十多斤的大鱼。
海刀鱼大多二三两一条,小的只有两把重,这种鱼天生就这样,放回海里也长不大。
“阿乐,看样子今晚有得忙了,趁现在还早,你去码头买些冰块回来。”
“行!”李长乐在大水坑里洗了洗手,蹬着三轮车回家,见周若楠还在给李小洋、李小青几个批改作业。
坐在灯下织网的李大嫂和李二嫂见他回来,都扭头看了过去,“阿乐,捞到鱼没有?”
“多的很!”李长乐一脸得意的说道,“我回来拿箱子去码头买冰块。”
李大嫂和李二嫂对视一眼,放下梭子和尺板,解下围腰朝外面走去。
李小洋见她们走了,脚底板一阵阵痒痒,想到扳鱼时的情形,心里像是长了小勾子,“阿婶,我们把这些题都做对了,可以去海边看三叔捕鱼么?”
周若楠想了一下,指着他做错的那些应用题,说道:“你把这些全都做对了,阿婶带你们去看二十分钟。”
她觉得几个孩子脑子都不笨,就是上课的时候不用心听讲,成绩才这么差的。
“我保证全对!”李小洋拿起笔做了起来。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