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率军入了武都城后,随着一条条军令不断下达,一万五千军队以小小的武都城作为核心,开始布防的准备。
修补城墙,搭建鹿角,搭建营寨,忙得不可开交。
张郃本人也没闲着,而是亲自到军营中巡视、检查起了各营的军械、甲胄和餐食情况。
第二日清早,张郃才刚刚用过早饭,参军陈凭就不请自来走入军帐之中,拱手道:
“禀张公,城外有军士获了一人,自称是大将军信使,属下已经查验过了,应是真的,张公要不要亲自接见一下?”
张郃问道:“此人名叫什么?”
“唤作何贵。”陈凭小声道。
张郃展颜笑道:“我认得何贵,此人随在大将军身边多年了。将他带进来吧,出不了什么差错。”
“是。”
片刻后,陈凭领着何贵从外走去,何贵连忙行了一礼:“见过张公,属下带了大将军军令至此,特来向张公传达。”
“辛苦了。”张郃对这名曹真的亲信甚为客气:“不知大将军军令在何处?”
何贵只是从怀中摸出了一个小铜牌,双手恭敬的呈给了一旁的陈凭,随即说道:“大将军此番所传的乃是口令,有此物作证。”
张郃只是略微一瞄,就确认了此物的真实性,随即站起问道:“大将军有何军令示下?”
何贵拱手道:“大将军请张公择机攻取下辨西四十里处的狭山,阻断武街通往下辨通路。”
“还有吗?”
“张公,大将军只有此令。”何贵神情恭敬的说道。
张郃又问:“大将军有为我定下时间吗?何时拿下狭山?”
何贵答道:“禀张公,大将军军令原话就是如此,我已经原样陈述给了张公,再多一个字都没有了。”
“那便是大将军说的‘择机’二字了。”张郃若有所思的问道:“军令已经传到,那大将军处的军情又如何了?”
何贵拱手说道:“好让张公知道,我六日前从大将军处而来,彼时大将军已经领兵一万五千,驻在了下辨以东二十里之地。”
“二十里,我知道此处。”张郃回忆了一下脑海里记下的地形。
何贵又说:“属下于十四日出发,当日蜀军就已出兵沿着山路抵近了大将军军营,已经开始小规模的交战了。”
对于张郃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将,何贵只要略微一说,彼处的局势如何,就已经在张郃脑中活灵活现起来了。
张郃点头:“我知晓了。你从此处回大将军处的通路安全否?”
何贵咧嘴笑道:“都是专门辟开的山间小路,错不了的,请张公放心,蜀军的手还伸不了那么长。”
张郃指了指陈凭:“将那两本册子交给何贵带回去。”
陈凭点头应下,何贵接过此物,却一时不解其意。
张郃道:“你不识字,也无需知道这两本册子写的什么。你是大将军身旁十余年了,我只对你说一句话,这册子的价值可抵五千大军。”
何贵的表情寻即一滞,竟立刻俯身行了一礼:“请张公放心,属下明白此物之重了。”
张郃面色平静的吩咐道:“去吧,我也不留你了。你将此物收好,走的时候缺什么东西,尽管找陈参军取用。”
“遵命,属下告辞。”何贵道。
陈凭领着何贵出去之后,就来到城内辎重营中去取补给。何贵此次前来一共五人,一人双马,除了带上足够的干粮和水带后,陈凭还取了五件毡布披风,一并塞到了何贵的怀里。
陈凭笑呵呵的说着:“山里风大,多披一层也能多挡些寒气。”
“多谢参军厚待。”何贵甚为意外,没想到陈凭还能注意到这等小事,连忙将披风转身递给身后随员,朝着陈凭躬身一礼。
方才对张郃行礼,是为了公事。眼下对陈凭行礼,却是有些感怀的成份在了。
“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陈凭笑笑,又将何贵拉到一旁存着衣物的帐中,何贵不解,却也没多问,随着陈凭走了进去。
“拿着,放好了,来日回了内黄,可以多置些产业。”陈凭从怀中摸出四块十两的金饼,塞到了何贵手中。
“这如何使得?”何贵大惊:“陈参军要我做何事?这些金饼足以买我的命了!”
陈凭面孔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这是张公赏赐与你的,你拿着就是。唯一所求,就是让你将这两本册子完好无损的带给大将军。”
“这册子比你性命还重!”
何贵当即跪地拜了一拜:“在下明白,还请张公放心!何贵定当做到。”
送走了何贵一行五人之后,陈凭回到了张郃帐中禀明此事,张郃紧接着又命人将李严请来。
张郃对李严的态度颇为尊敬。
从张郃自己的经历来看,他并没有对李严的降将身份有所嫌弃。而且有着陆逊、卑衍二将的例子在前,李严这等身份请降,恐怕昔日封给黄权的镇南将军不足以酬其功,说不得会赏赐一个征南将军出去。
按照当今陛下常用降将的风格,说不得李严还会被派到东吴一侧重新领兵,掌握实权。
完全没必要给李严脸色看,敦睦和气一些岂不更好?
待李严进入帐中之后,张郃与其寒暄了几句,也并不避讳的说道:
“正方,我方才收到大将军军令,命我出兵狭山,以断蜀兵粮道。此路你刚走过,可有何建议与我?”
李严坐于席上,组织了一番语言后,拱手说道:“张公,此处地理如何不用我赘言,张公定然比我还懂。我唯一要与张公说的,就是要提防对面领兵的魏延。”
“还请详谈。”张郃道。
李严道:“魏延作为蜀国当下将领之中位居第一之人,作战骁勇之外,用兵却也多诡诈,惯用埋伏,此人性格又极为偏狭,睚眦必报。”
“张公还需提防魏延沿途设伏,莫说设伏一次,两次、三次都是有可能的。”
张郃没有顺着李严的话走,如何用兵,张郃心中自有方略,而是反问道:“正方似乎恨极了此人?”
李严点头道:“正如张公忌恨郭图一般。”
“哈哈哈哈。”张郃笑道:“那好,来日若能获了此人,我将他交给正方处置。”
张郃话头一转,复又问道:“至于武街经狭山到下辨的粮道,可有什么是我要注意的吗?”
李严努力回忆了一下,而后说道:
“粮草具体如何,我所知不多,但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张公能听一下在下所言。”
“正方请说。”张郃笑了一声,不怕你没请求,就怕你不说!
李严道:“张公也知道,在下有一子李丰,现在诸葛孔明军中为从事中郎,在武街之处负责粮草转运。”
“若到时张公到狭山处能虏获一二蜀兵,还望张公允我亲问一下犬子的下落。”
张郃叹道:“人皆有子,爱子之心不得不顾啊!”
“不过正方,”张郃神情肃然的看向李严:“三十年前我弃暗投明之时,家中妻子就被袁氏派人所杀。至于是不是袁本初亲下的令,还是郭图等人的谗言,这么多年了,我还是不能知晓。我现在膝下的四个儿子,都是归顺武帝之后才生的。”
“兵凶战危,正方此番归顺,诸葛亮又不知会如何气恼。正方所说之事,我定会放在心上,到时请人细细去查。”
“不过正方还是莫要执着太多。”
李严长叹了一声:“弃暗投明,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哪里又会有别的想法呢?只不过心中日思夜想不得安稳罢了。”
张郃点头:“大丈夫正应磊落些!”
“是。”李严点头。
说罢,张郃又朝着帐中的陈凭吩咐道:“传令下去,我军昨日上午到达武都城,算上今日和明日,休整三日后,留一千士卒守城,余下一万四千众随我去攻狭山!”
“是,属下知晓了。”陈凭紧接着又问道:“从此处至狭山一百二十里,要日行几何?”
张郃沉默了几瞬,笑道:“是诸葛亮来攻大魏,又非我来攻他,事缓则圆,慢些行军稳妥为重。一百二十里路,日行二十五里即可,五日即可抵达狭山。”
“另外要与各部将军、司马传达下去,今日、明日两天,多与麾下的曲长、都伯嘱咐一些防止埋伏的事情。依着方才正方之言,还是要防一防魏延沿途设伏的。”
“属下知晓了,这就传达下去。”陈凭拱手应道。
修补城墙,搭建鹿角,搭建营寨,忙得不可开交。
张郃本人也没闲着,而是亲自到军营中巡视、检查起了各营的军械、甲胄和餐食情况。
第二日清早,张郃才刚刚用过早饭,参军陈凭就不请自来走入军帐之中,拱手道:
“禀张公,城外有军士获了一人,自称是大将军信使,属下已经查验过了,应是真的,张公要不要亲自接见一下?”
张郃问道:“此人名叫什么?”
“唤作何贵。”陈凭小声道。
张郃展颜笑道:“我认得何贵,此人随在大将军身边多年了。将他带进来吧,出不了什么差错。”
“是。”
片刻后,陈凭领着何贵从外走去,何贵连忙行了一礼:“见过张公,属下带了大将军军令至此,特来向张公传达。”
“辛苦了。”张郃对这名曹真的亲信甚为客气:“不知大将军军令在何处?”
何贵只是从怀中摸出了一个小铜牌,双手恭敬的呈给了一旁的陈凭,随即说道:“大将军此番所传的乃是口令,有此物作证。”
张郃只是略微一瞄,就确认了此物的真实性,随即站起问道:“大将军有何军令示下?”
何贵拱手道:“大将军请张公择机攻取下辨西四十里处的狭山,阻断武街通往下辨通路。”
“还有吗?”
“张公,大将军只有此令。”何贵神情恭敬的说道。
张郃又问:“大将军有为我定下时间吗?何时拿下狭山?”
何贵答道:“禀张公,大将军军令原话就是如此,我已经原样陈述给了张公,再多一个字都没有了。”
“那便是大将军说的‘择机’二字了。”张郃若有所思的问道:“军令已经传到,那大将军处的军情又如何了?”
何贵拱手说道:“好让张公知道,我六日前从大将军处而来,彼时大将军已经领兵一万五千,驻在了下辨以东二十里之地。”
“二十里,我知道此处。”张郃回忆了一下脑海里记下的地形。
何贵又说:“属下于十四日出发,当日蜀军就已出兵沿着山路抵近了大将军军营,已经开始小规模的交战了。”
对于张郃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将,何贵只要略微一说,彼处的局势如何,就已经在张郃脑中活灵活现起来了。
张郃点头:“我知晓了。你从此处回大将军处的通路安全否?”
何贵咧嘴笑道:“都是专门辟开的山间小路,错不了的,请张公放心,蜀军的手还伸不了那么长。”
张郃指了指陈凭:“将那两本册子交给何贵带回去。”
陈凭点头应下,何贵接过此物,却一时不解其意。
张郃道:“你不识字,也无需知道这两本册子写的什么。你是大将军身旁十余年了,我只对你说一句话,这册子的价值可抵五千大军。”
何贵的表情寻即一滞,竟立刻俯身行了一礼:“请张公放心,属下明白此物之重了。”
张郃面色平静的吩咐道:“去吧,我也不留你了。你将此物收好,走的时候缺什么东西,尽管找陈参军取用。”
“遵命,属下告辞。”何贵道。
陈凭领着何贵出去之后,就来到城内辎重营中去取补给。何贵此次前来一共五人,一人双马,除了带上足够的干粮和水带后,陈凭还取了五件毡布披风,一并塞到了何贵的怀里。
陈凭笑呵呵的说着:“山里风大,多披一层也能多挡些寒气。”
“多谢参军厚待。”何贵甚为意外,没想到陈凭还能注意到这等小事,连忙将披风转身递给身后随员,朝着陈凭躬身一礼。
方才对张郃行礼,是为了公事。眼下对陈凭行礼,却是有些感怀的成份在了。
“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陈凭笑笑,又将何贵拉到一旁存着衣物的帐中,何贵不解,却也没多问,随着陈凭走了进去。
“拿着,放好了,来日回了内黄,可以多置些产业。”陈凭从怀中摸出四块十两的金饼,塞到了何贵手中。
“这如何使得?”何贵大惊:“陈参军要我做何事?这些金饼足以买我的命了!”
陈凭面孔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这是张公赏赐与你的,你拿着就是。唯一所求,就是让你将这两本册子完好无损的带给大将军。”
“这册子比你性命还重!”
何贵当即跪地拜了一拜:“在下明白,还请张公放心!何贵定当做到。”
送走了何贵一行五人之后,陈凭回到了张郃帐中禀明此事,张郃紧接着又命人将李严请来。
张郃对李严的态度颇为尊敬。
从张郃自己的经历来看,他并没有对李严的降将身份有所嫌弃。而且有着陆逊、卑衍二将的例子在前,李严这等身份请降,恐怕昔日封给黄权的镇南将军不足以酬其功,说不得会赏赐一个征南将军出去。
按照当今陛下常用降将的风格,说不得李严还会被派到东吴一侧重新领兵,掌握实权。
完全没必要给李严脸色看,敦睦和气一些岂不更好?
待李严进入帐中之后,张郃与其寒暄了几句,也并不避讳的说道:
“正方,我方才收到大将军军令,命我出兵狭山,以断蜀兵粮道。此路你刚走过,可有何建议与我?”
李严坐于席上,组织了一番语言后,拱手说道:“张公,此处地理如何不用我赘言,张公定然比我还懂。我唯一要与张公说的,就是要提防对面领兵的魏延。”
“还请详谈。”张郃道。
李严道:“魏延作为蜀国当下将领之中位居第一之人,作战骁勇之外,用兵却也多诡诈,惯用埋伏,此人性格又极为偏狭,睚眦必报。”
“张公还需提防魏延沿途设伏,莫说设伏一次,两次、三次都是有可能的。”
张郃没有顺着李严的话走,如何用兵,张郃心中自有方略,而是反问道:“正方似乎恨极了此人?”
李严点头道:“正如张公忌恨郭图一般。”
“哈哈哈哈。”张郃笑道:“那好,来日若能获了此人,我将他交给正方处置。”
张郃话头一转,复又问道:“至于武街经狭山到下辨的粮道,可有什么是我要注意的吗?”
李严努力回忆了一下,而后说道:
“粮草具体如何,我所知不多,但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张公能听一下在下所言。”
“正方请说。”张郃笑了一声,不怕你没请求,就怕你不说!
李严道:“张公也知道,在下有一子李丰,现在诸葛孔明军中为从事中郎,在武街之处负责粮草转运。”
“若到时张公到狭山处能虏获一二蜀兵,还望张公允我亲问一下犬子的下落。”
张郃叹道:“人皆有子,爱子之心不得不顾啊!”
“不过正方,”张郃神情肃然的看向李严:“三十年前我弃暗投明之时,家中妻子就被袁氏派人所杀。至于是不是袁本初亲下的令,还是郭图等人的谗言,这么多年了,我还是不能知晓。我现在膝下的四个儿子,都是归顺武帝之后才生的。”
“兵凶战危,正方此番归顺,诸葛亮又不知会如何气恼。正方所说之事,我定会放在心上,到时请人细细去查。”
“不过正方还是莫要执着太多。”
李严长叹了一声:“弃暗投明,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哪里又会有别的想法呢?只不过心中日思夜想不得安稳罢了。”
张郃点头:“大丈夫正应磊落些!”
“是。”李严点头。
说罢,张郃又朝着帐中的陈凭吩咐道:“传令下去,我军昨日上午到达武都城,算上今日和明日,休整三日后,留一千士卒守城,余下一万四千众随我去攻狭山!”
“是,属下知晓了。”陈凭紧接着又问道:“从此处至狭山一百二十里,要日行几何?”
张郃沉默了几瞬,笑道:“是诸葛亮来攻大魏,又非我来攻他,事缓则圆,慢些行军稳妥为重。一百二十里路,日行二十五里即可,五日即可抵达狭山。”
“另外要与各部将军、司马传达下去,今日、明日两天,多与麾下的曲长、都伯嘱咐一些防止埋伏的事情。依着方才正方之言,还是要防一防魏延沿途设伏的。”
“属下知晓了,这就传达下去。”陈凭拱手应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曹睿,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曹睿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曹睿,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曹睿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