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李承乾的脑袋枕着侍卫的大腿,仰面盯着那艘大船,恨得咬牙切齿,两眼泛红。

  李明则根本没有看老哥一眼,扶着栏杆吹着风,很是惬意,仿佛一般路过的游客。

  刚才向岸边的那一瞥,李明显然是看见了李承乾的。

  但是那小子又移开了视线,摆明了就是故意的。

  他就是懒得搭理他的皇帝哥哥,在他的眼里,永庆皇帝根本不配做对手!

  “李——明——!!!”

  李承乾更生气了,恨不得要将咫尺之外的小老弟生吞活剥。

  那臭小子夺他的皇位也就罢了,还不把他放在眼里!

  这是多么大的耻辱,不啻于当着全天下的面,扇他一耳光!

  哪怕那小子让几个小兵,象征性地向岸上射几箭呢!

  这段兄弟间的感人再会并没有持续很久。

  唐军立刻组成一道盾墙,护在李承乾的面前,隔开他们的陛下与敌舰旗舰。

  李承乾的视野被冰冷的盔甲盾牌逐渐遮蔽,最后看见的,是李明背负着双手,优哉游哉地踱步回了船舱。

  “李明,你小子!”

  永庆皇帝再次血气上涌,口腔里又冒出一股腥甜。

  “陛下!请息怒啊陛下,不要与宵小一般见识!”

  李治苦口婆心地劝告。

  “咳咳!咳……”李承乾死死盯着大船扬长而去的方向,连连咯着血痰。

  周边的太医们手忙脚乱,忙到飞起。

  李治是真的急了,扯着李承乾的袖子,喊出了那句:

  “阿兄!”

  李承乾顿了顿,视线终于转回到了身边的亲弟弟。

  “阿兄,一山更比一山高。我们……技不如人,就不要过于介怀了。”李治诚恳地劝道。

  弟弟掏心窝子的大实话,终于让李承乾有了触动。

  他的眼珠缓缓转向了李治,眼神黯淡无光,嘴角渗着血丝,勾勒出一个苦笑。

  “是啊,在朕的治理下……不,在我的荒政下,大唐衰败,民生凋敝,国家分崩离析。

  “我不是合格的皇帝,我只是一个依赖母亲和……父亲,才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庸碌之辈。”

  “陛下……”李治跪在皇兄边上,握着他的手,泪如雨下。

  李承乾轻轻拍拍李治的手背,道:

  “你也一样。”

  李治的哭声戛然而止,整个人却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永庆皇帝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皇太弟发癫。

  过了半晌,李治也平静了下来,长长吐出一口气:

  “是的,阿兄你说得对。”

  战场被大明吊打,他不服。被明军趁虚而入赶出长安,他不服。

  但在看到了那支崭新的大明舰队后,他心服口服了。

  不服不行,能在大战的间隙抽空手搓一支无敌舰队,这恐怖的运营能力……

  作为敌对方,李治只感到胆寒。

  …………

  大船上,无意中震惊了大唐皇帝和皇太弟的李明小老弟,正艰难地一步步挪向船舱。

  “这南风怎么刮得这么大,这船怎么开得这么快,这头怎么这么晕……”

  为了晕船的时候好受点,也为了不要打扰船舱里的诸位,李明不得不一个人站在甲板上,一边吹着风,一边给汾河也打点窝。

  “李承乾老哥好像身体不大OK啊,不过我现在的状态也不OK……”

  有过晕车经验的朋友都知道,他脑子本来就晕乎乎的,往旁边的岸上一扭头,眼睛向远处一聚焦,头就更晕了。

  他只能重新把脑袋掰正,心无旁骛地盯着前方。

  至于李承乾老哥怎么样,他也实在没有心情去管了。

  放对方自生自灭吧,反正多个皇帝不多,少个皇帝不少。

  “陛下~请快快回舱吧~唐军布设了弓弩~甲板外头太危险啦~”

  忠心耿耿薛万彻、一片丹心契苾何力,躲在安全的船舱里,远远地向李明喊着。

  真是谢谢你们的关心嗷……李明嘴角抽搐,憋着腹中的翻江倒海,佝偻着身子,像个小老头似的,摇摇摆摆地回到了船舱。

  他屁股还没沾到座位,契苾何力就凑上来问:

  “陛下,刚才那是陛下?”

  是我耳朵有问题还是你嘴巴有问题……李明脑子晕乎乎的。

  “你说什么?”

  “他问您,刚才在岸上的是李承乾吗?我说,是的~”薛万彻冲李明的耳朵一个字一个字地吼,好像对方是一位耳背的大爷。

  “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吼那么大声干嘛……”

  李明拍开薛万彻的大脸,揉着嗡嗡发疼的耳朵。

  “话说,李承乾和李治跑到蒲州来干什么?”

  “以为我军要进攻长安,所以提前逃过来了呗,没想到刚好被我们撞了个满怀。”薛万彻耸耸肩。

  契苾何力沉默,不愿意参与这个话题。

  “他们也是乱给自己加戏,谁在乎他们啊。”

  李明一边吐槽,一边掏着耳朵。

  老薛那糙汉子的嗓门儿真大,把他吼得到现在都还在耳鸣,耳边滴滴答答地作响。

  “这是什么声音?滴答滴答的,外面下雨了吗?”契苾何力抬起脑袋,听了一会儿。

  原来不是幻听啊……李明放下了手,侧耳倾听。

  声音是从船舱天花板方向传来的,连续不断。

  可是外面晴空万里,在南风的吹拂下连一朵云彩都没有,怎么可能下雨……

  “那是箭矢的声音。”

  薛万彻说道。

  “哦。”

  李明漫不经心地回复一句。

  然后三人便聊起了抵达晋州以后,应该如何速战速决,一举击溃敌军主力的话题。

  仿佛外头的箭雨无关紧要,真的只是一场雨而已。

  …………

  “上弩!拉满弦!放箭!”

  岸上的蒲州,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呼号声此起彼伏,官兵们忙得不可开交。

  忙着向大明的舰队投送箭矢。

  “预备,预备……”

  城楼上的巨大弩机瞄准舰队打头的旗舰,转盘机构将弓弦绷到极致,锋利坚固的铁制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

  “放!”

  校尉一声令下,士兵稳稳地抠动弩机机关。

  “嗡”的一声,拉满弦的箭矢如同一道闪电,携带着巨大的动能,飞速掠过河面,射向李明坐镇的旗舰。

  叮~

  大明的舰船包裹着一层圆形钢板,如同龟壳一样。弩箭射在上面,发出一声脆响,便被轻而易举地弹开了,轻飘飘地落入水中,不带走一点云彩。

  除了擦出几点火星子,在铁制“龟壳”上打出一个白点子以外,这枚好几斤重的弩箭什么也没有留下。

  “大明的舰队都是怪物吗……”

  李世绩站在城楼的顶端,俯视着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战斗的过程并不复杂,战场也很开源,完全没有迷雾。

  就是明军的船只大摇大摆地经过唐军的战线,在唐军的箭雨里洗个澡,然后乘着春风,沿汾河继续北上而已。

  随便唐军怎么射,厚实的装甲轻而易举地抵挡住了一切攻击,和挠痒痒差不多。

  “可恶,这样下去不行!”

  李世绩两眼喷火,却又无可奈何。

  大明的钢铁锻造技术遥遥领先,相比之下,唐军的精锐兵器就像一堆破铜烂铁。

  随便打,根本破不了防。

  这不是战略战术的差距,这是更底层的国力经济的差距。

  更无解。

  李世绩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大唐曾以雄厚的国力碾压四方夷狄,而那些败者的心情,李世绩今天终于也品尝到了。

  除了无力,还是无力。

  “呵,这一轮,先算他们技高一筹。”李世绩并没有彻底绝望,他还有底气。

  那就是接下来的陆战。

  弓弩只是前菜,他在汾河岸上和蒲州城里布设的防御战线,才是重头戏。

  明军再怎么装备精良,也不可能每人背着一个龟壳打仗吧?

  “他们会在哪里登陆呢……”

  李世绩睁大了双眼,死死地咬住明军战舰。

  盯啊盯,盯啊盯,他发现了关键问题。

  明军的舰队就像没长眼睛似的,完全无视眼前的蒲州,以及向他们发起攻击的唐军,旁若无人地赶着自己的路。

  也就一柱香的工夫,打前哨的几条船已经离开了蒲州水域,继续北上。

  明军根本就没有登陆攻城的打算啊!

  “他们怎么不攻城?他们为什么不攻城?

  “皇帝不是在这里吗!”

  李世绩扑到城墙的边缘,手扶着女墙,恨不得把半个身子都探出去,想要看个真切。

  他没有看错,明军的大部队正在向北方扬长而去,只给李世绩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他们到底在谋划着什么……”

  李世绩被对方的“蛙跳战术”给搞懵了。

  他猛然发现,自己提前做的一切防守准备,都是无用功。

  花大价钱准备的弓弩箭矢,根本无法对对方造成任何实际伤害,甚至还有草船借箭的嫌疑——虽然明军是否看得上这些破烂玩意儿还是两说。

  而他精心布置的城防和岸防,又因为明军压根儿就没有登陆作战的想法,而统统沦为摆设。

  “坏了!”

  李世绩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心里一沉。

  “李明要北上支援李靖,南北夹击太上皇!”

  他虽然在蒲州做足了种种防御准备,但独独落了一件事,是太上皇陛下亲口交代过的事——

  铁索横江,彻底封锁汾河!

  “现在再布设铁索已经来不及了。拦不住,根本拦不住他们……”

  李世绩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手掌紧紧捏着城墙的砖块,懊悔得恨不得用头撞墙。

  自己就不该听那刺史的谗言!交通要道算什么,商贸民生算什么?

  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一切都要为山西的战场服务啊!

  “不,还有机会……”

  李世绩很快振作了起来。

  军队打仗不是一锤子买卖,是要持续不断地吃粮的!

  李明的大军规模过于庞大,看起来固然威风凛凛,但是每天人吃马嚼的消耗也是一个巨大的数额。

  明军后勤如果只依赖陆路、从河北出发翻越太行山,那不但效率低下,成本爆炸,还很容易被袭扰。

  别忘了,太上皇陛下最精通的就是断后勤了。

  如果只是一小股部队,还能通过陆运勉强勉强。

  像李明那么大的部队,后勤是决计离不开汾河水运的。

  换句话说,现在用铁索把汾河拦起来,封锁明军后续行动的补给通路,还来得及!

  李世绩感到柳暗花明,松了一口气。

  “聪明反被聪明误,李明不想在蒲州攻城上浪费太多时间,却忘了蒲州乃是汾河的要道!

  “只要蒲州还在我军手里,一定叫他一艘船也过不去!”

  他旋即下令:

  “搜索收集城中的铁索锁链,首尾接合在一起,拦住汾河航道。

  “之后让城中铁匠专门打造铁索百余丈,彻底封锁汾河!”

  唐军的动作很是迅速,拆除各个城门的铰链之类,很快DIY出了一条又长又粗的大铁链。

  看着如同巨龙一样的锁链,李世绩终于松了一口气。

  “很好!”

  大明的船只再厉害,也不会飞吧!

  只要层层铁索横江,辅以岸上的弓弩骚扰。

  足以让明军片帆不得入晋州!

  “士兵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如果后勤通路不能保证,军队规模越大,就意味着麻烦越大。

  “李明还是太年轻,太急于求成了,这是把自己陷入了死胡同啊!”

  李世绩好像看见了翻盘的曙光。

  只是在实践上有一个小问题——

  如何把铁索横在河面上?

  根据常理,铁索一头钉在岸上,另一头由船舶牵引着运到对岸,两头固定,铁索可成。

  唐军就是这么做的,一条船载着粗重的铁链一端,向汾河对岸驶去。

  结果这条船刚出码头,就天降巨石,将这条船砸沉了,沉了,了……

  是大明的舰船。

  一条战舰就这么在唐军的众目睽睽下,堂而皇之地在汾河河面游弋,好似在向大唐展示威力。

  在她的身后,还有好几艘一样吊的战舰。

  明军舰队并没有全部撤走。

  他们留下了一部分舰船,在蒲州附近河域巡航。

  而即使只是一支分舰队,那也是唐军奈何不得的庞然巨兽。

  李世绩嘴角一抽,意识到了一个顶严重的问题——

  封锁汾河的好像并不是他,而是明军!

  有这么几条水中巨兽镇守着,现在反倒是唐军陷入了片帆不得入汾的窘境!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