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

  李承乾眼疾手快,当即勒马。

  坐骑人立而起,发出一声嘶鸣。

  “哎哎哎!”

  李治小老弟差点被甩出去,死死抓住老哥的衣衫。

  仿佛回到了几年前,在九成宫疾驰的飞马上紧紧抓住某人的衣衫……

  “停,停下!”

  称心低声急促地命令着,训练有素的突厥亲卫立刻调转马头,整顿车队秩序。

  漫长的皇家车队仿佛一辆列车,缓缓地停下了。

  “怎么这里会有明军?难道我们逃跑的路线也被李明算到了吗!”

  李治都感到绝望了,

  他感觉自己就像孙猴子,怎么也逃脱不了大明神的手掌心。

  李承乾立在马镫上观察了一会儿,又立马俯低身子。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坏事了!他们好像发现我们了!”

  “啊?!”李治半信半疑,小心翼翼地向上探出半个脑袋。

  山坡下的两名门神正在对着他们的方向指指点点,显然已经发现了这支庞大车队的存在。

  李治的脸刷地就白了,吓得六神无主:

  “这可如何是好?”

  腹黑小老弟不太适合这种短兵相接的场合。

  李承乾的反应就快多了,迅速分析道:

  “左右两边是悬崖,要继续北上只能通过那道隘口。

  “凭武力硬闯?不行,明面上对方只有两人,但山中必有埋伏接应的友军。

  “调转回头也不行,要前行只有这一条路。况且他们已经看见我们了,再回头反而显得可疑……”

  李治脑子嗡嗡的:

  “那怎么办?”

  李承乾当机立断,眼神充满了坚毅:

  “自古华山一条道!”

  李治眼皮子直跳。

  …………

  “那些人在干嘛?怎么停下来了?难道被我大明天兵的威压所震慑?哈哈哈不至于不至于~”

  明军伍长望着山坡上那长长一列的车队,疑惑地手支凉棚。

  他们就是李明陛下乘船路过此地,突发奇想“若在此地埋伏一支人马”后,所埋伏下的那一支人马。

  任务倒也不复杂,斥候眼线,谨防南边的蒲州守军突然出城向北戳上来,把战场变成一层明军一层唐军的千层饼模式。

  除了此处河道的眼以外,李明还沿途插了不少眼。

  打团战,视野是关键。

  “那支队伍大概也是某个逃避战乱的大族吧?”和伍长一起堵路口的小兵嘀咕道。

  战争时期兵荒马乱的,大家族全族跑路的情况并不少见。

  这支斥候小队杵在这道隘口好几天,就碰到好几次这样的情况了。

  而且车队规模都很大。

  毕竟一个在当地扎根几百上千年的大家族,开枝散叶出去也不止几百上千人了。

  “喝,这回的家族可真够大的,不知是山西哪个有名有姓的富户啊。”

  伍长喃喃,并没有多想。

  那支庞大的车队又缓缓启动了,有条不紊地向明军所在的隘口接近。

  等到车队逐渐接近,伍长这才发现,这支车队被一伙的骑手护送着。

  他们个个骑术精湛,面容粗犷,不似本地人。腰间鼓鼓囊囊的,里面明显藏着刀柄和弓袋。

  伍长同样没有感到警惕。

  大族嘛,请几个家丁保镖守卫安全,很正常啊。

  眼前这支车队,除了规模庞大一点、车驾豪华一点,和其他躲避兵燹的世家大族也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不过……”

  伍长眉头一皱,向前走出一步,站立在通路的正中间。

  …………

  “见鬼,他们怎么看出我有问题的?我明明已经装得很淡定了……”

  李治满头冷汗,握着缰绳的手滑腻腻的。

  称心轻轻夹了夹马腹,走在李治的前面,替他挡住对面审视的视线。

  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这个壮汉的背影,莫名让人感到安心。

  队伍缓缓开到了隘口。

  “停!”

  明军伍长伸出手,拦下了称心。

  队伍缓缓停下,突厥“家丁”面色不善,右手下意识地放开缰绳,向左腰际鼓起的部位摸去。

  伍长面对着称心,眼睛一直盯着后面那几个汉子。

  他身旁的小兵下意识地后退半步,眼睛望向悬崖的密林深处。

  果然山里有伏兵……李治的呼吸几乎要停滞了。

  称心右手随意地放在身后,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便下马,板板正正地作揖,瓮声瓮气道:

  “军爷有何贵干?”

  雄浑的嗓音,让身经百战的伍长都听得耳朵嗡嗡的。

  “你们知道前面是什么地方么?!”伍长没好气地反问那个雄壮的汉子。

  称心没有第一时间吭气,直接把手往袖子里伸。

  暗器?!

  伍长立刻警惕,一秒拔剑。

  只见对方从袖子里,掏出了——

  一吊开元通宝。

  啊这……

  称心将铜钱盘在手上,双手递出,死板的脸上试图扭出一个谄媚的笑容:

  “我不知道,请军爷指教。”

  伍长嘴角抽搐,将剑收回剑鞘,黑着脸将拿着铜钱的手推了回去: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别误会,你以后也最好少做这种容易引起我误会的动作。”

  “哦?”称心有些惊讶,今生头一回将送出去的铜钱又装回了口袋里。

  明军的士兵素质,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前面是战区,你们怎么还一头往前撞过来?”

  伍长手指指着隘口前方:

  “真是的,你们这些本地逃难的,怎么一个个都和无头苍蝇似的?哪儿危险往哪儿闯。

  “回去回去,南边更安全。”

  称心面无表情道:

  “我们要过去,烦请军爷放行。”

  伍长的太阳穴动了动,军人的躁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哎,你是听不懂人话还是怎么的?前面危险!

  “你这带着小孩儿女眷的,怎么还一头往战区里冲?

  “不不不,你塞给我钱也没用,我建议你们还是绕道……”

  李治看着两个大人互相谦让着一串铜钱,活像过年收压岁钱的小屁孩,不禁一头黑线。

  “咳咳。”他干咳一声,换上少年忧虑的声线,带着点恰到好处的哭腔:

  “军爷,我阿娘得了重病,阿爷东奔西走了好久,终于在晋州找着位神医。

  “但是神医年纪太大,不便出远门,所以我们才带着阿娘从蒲州动身,这一路颠簸过来,眼看就要到了,再颠簸回去,我怕……

  “还请军爷行个方便!”

  不愧是天生影帝,一番动情的讲述,让大头兵都快感动哭了。

  但伍长就见多识广了,看看李治,又看看称心。

  “这是你儿子?”

  称心没吭声,但也没摇头,算是默认了。

  给这位贵子“喜当爹”,他可不敢僭越。

  伍长狐疑地看看称心身旁的半大小子:

  “他几岁了?你看着挺年轻,怎么有这么大的儿子?”

  “八岁。”称心随口胡诌。

  伍长倒吸一口气,指指李治的个头:

  “这踏马八岁?”

  不对劲,这伙人不对劲。

  他的警惕心一下子就上来了,仔细观察着这支队伍,发现了第二个华点——

  为什么带老娘去看病,需要全家人出动?

  他越想越古怪,向身旁的小兵使了个眼色。

  小兵又向身后的密林做了一个手势。

  哗啦啦,就像变戏法似的,从密林中又钻出几位全副武装的士兵。

  李治眼皮一抖。

  他发现,明军伏兵在铠甲兜鍪上,披挂着一层用树枝杂草制作的伪装,脸上还涂上了烂泥。

  所以李治明知道林中有大明伏兵,但却一直没能发现踪迹。

  不愧是明军,果然打得一手好山地战啊!

  李治感到脊背发凉。

  他不知道近在咫尺的林子里,还潜伏了多少大明精锐,有多少支弩箭正暗中瞄准着。

  在这里和对方爆发正面冲突,不智……

  “我有理由怀疑你们是细作,请配合调查。”

  伍长的语气生硬起来,显然已经进入了戒备状态。

  称心还是一根筋,一边推着铜钱,一边不断地重复:

  “我家娘子病重,请让我们过一下……”

  两边的推搡逐渐升级,情况开始变得激烈起来。

  “咳咳!”

  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打断了即将失控的对峙。

  最前排的马车中,一位身姿绰约的“妇人”缓缓走下,在一边咳嗽着,一边在突厥“家丁”的搀扶下,向明军款款走来。

  伍长的眼睛都直了。

  那小脚步,简直每一步都踏在他的心坎子上。

  “咳咳!”他赶紧摇摇脑袋,似乎想把那三寸金莲晃出脑袋,重新打起警惕。

  “奴家拜见军爷……咳咳!”

  那“妇人”福了福身子,一个没站稳失去平衡,顺势倒在了汉子的怀里。

  “你没事吧?”称心刚硬的脸上终于出现了表情。

  他的小娘子——也就是李承乾老哥——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奴家这副身子,日渐成为郎君的累赘了……咳咳!”

  李治小老弟捂住眼睛,都没脸看了。

  好肉麻的俩公婆,自己的老哥还是那个“婆”,他真是样衰了……

  “那个……”

  伍长没想到事态会发展成现在这样,硬着头皮想打岔。

  但李承乾没有给他机会,恰到好处地剧烈咳嗽起来。

  “咳咳,抱歉……

  “如军爷所见,奴家这副身子骨,恐怕时日无多。若能在晋州治好则好,若不能治好,家人们也算给奴家送最后一程了……”

  李承乾说得如泣如诉,嘴角还渗着血,脸色苍白如纸。

  “因为奴家这副身子骨,给诸位带来诸多麻烦……”

  如同一位破碎的美人,我见犹怜。

  根本不像演的。

  伍长只感到头皮发麻,撇过脑袋去不看他,局促地向隘口挥挥手:

  “去去去,随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到时候遭了兵灾别赖我。”

  明军让开了道。

  李承乾擦擦嘴角的血,向李治微微一笑。

  这不就轻松过关了吗?

  李治嘴角抽搐。

  老李家人均影帝,此言不虚……

  庞大的车队又缓缓开动起来。

  “谢。”

  称心简短地表达了感谢,又双叒叕塞过来一串钱。

  伍长嘴角一抽,把钱又双叒叕退了回去,道。

  “你等等。”

  接着撕下一页纸,在上面盖了一个戳,签上大名。

  “你认字?”称心第二次流露出了真情实感,这次是惊讶。

  “……”伍长懒得和他一般见识,公事公办地说道:

  “这是通行证,后面万一碰到明军,出示这个就可以对你们放行。”

  你人还怪好的嘞……李承乾坐在马车车窗边,虚弱地向热心的明军基层军官点头道谢。

  伍长老脸一红,别扭地转过头去。

  不转不要紧,这一转,他发现不远处的悬崖顶上,一支骑兵部队俯冲下来。

  “是友军?附近发现敌情了?”

  伍长盯了一会,陡然发现不对。

  对方人很多,来势汹汹,杀气腾腾,不像是来通风报信的。

  反倒像是来打仗的。

  “那身铠甲……是唐军?”

  伍长眼神一凝,刚才散漫的态度烟消云散,一秒进入了状态,右手向悬崖底部的密林深处发了个手势。

  簌簌……密林里一阵响动,一匹快马像兔子似的,片刻不停地向后方飞奔,寻求支援。

  “陛下!殿下!莫要惊慌!末将李大亮,前来护驾!”

  唐军为首一员大将,向车队方向大喊,吼声如雷。

  李承乾和李治脸色突变。

  靠,是李大亮!

  那个莽夫不知道看场合的吗!

  没看到朕/孤都快逃出生天了吗?!

  “‘陛下’?‘殿下’?‘护驾’?”

  伍长反复念叨着这几个不大寻常的词语,眼睛质疑地扫视着眼前的“重病少妇”和“八岁小孩”。

  两人正向着山上的唐军疯狂做着“嘘”的手势。

  感受到了伍长的眼神,他俩机械地转过脑袋,勉强做出笑容:

  “军爷,我们不认识他们。”

  …………

  在那道发生事故的关隘往北百余里。

  晋州境内,汾河河畔。

  明军大本营就坐落在此处。

  岸上十里连营,水里舸舰弥津,气势着实不凡。

  在军营的正中,中军主营帐内。

  李明坐在坐席上倒水,水杯满了还浑然不知,眼睛打量着眼前的二位来客,嘴角不停地抽搐。

  他思前想后,终于问出了那灵魂一问:

  “所以……这就是你们来到此地的经纬?

  “大哥?九哥?”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