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陛下,数条铁链从山中穿出,将汾河河道给堵塞了,船只行进受阻。铁索两端都钉在悬崖峭壁上,若要拔除,尚需要几日……”

  “不用你特意告诉我,我有眼睛会看。”

  李明挥退了斥候,在心里直呲牙。

  有时候,真的挺佩服古人的想象力的。

  封锁封锁,还真用实体的铁索来硬封啊。

  这也算是大唐时代的“古筝计划”了。

  你还真别说,这一条条横江的铁索颇为厚实。

  羸弱的风帆动力加上溯流而上,两层debuff叠下来,大船还真没办法硬闯这铁索阵。

  “直接把这链子剪了不就行了?”薛万彻一拍脑袋。

  他的思路从来都是这么直接。

  契苾何力沉稳地抚着胡须:

  “要凿穿这么粗的铁链子,非一日之功。如果唐军趁机进攻骚扰,那该如何是好?”

  薛万彻又是一拍脑袋:

  “什么?唐军主动送上门来,还有这种好事?”

  契苾何力摇摇头:“你这想法真是……”

  李明插嘴道:“我觉得可以。”

  契苾何力点点头:“奇思妙想。”

  说干就干,明军舰队派出几条工作船,船夫河工拿着大锤和凿子驶向铁索。

  果不其然,从两岸的山峦之间,也驶出了几艘唐军的舰船,向工作船冲来。

  然后便是砰砰几声想。

  在工作船后方援护的明军战船及时投射石砲,精准地命中唐舰。

  明军战舰什么都大,投射的石块自然也是超级加倍。

  普通只有十几斤重的石砲,被超级加倍到了四五十斤重。

  被翻倍“口径”击中的唐军战船,船壳就像纸糊的一般,一砸一个大窟窿,很快就漏水沉没。

  剩余的唐军战舰却不退反进,趁着占据汾河上游位置的地利,向明军战船发起自杀式冲锋。

  待靠近明舰时,船员都纵身一跃,跳进了汾河,任由自家战船顺着水流,冲入明舰阵营。

  这一招一式,很明显了。

  “纵火船?”

  果然,顺流而下的唐舰燃起了点点火光,迅速点燃船上的桐油干草等易燃物,很快化身成了一个个火球,飘向明军战舰!

  “嘶~狡猾!”李明擦擦牙花。

  大明虽然有钱,但那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所幸明舰虽大,但是操舵却很灵活。

  首当其冲的舰船在水中左扭右扭,居然成功避过了唐军纵火船的大部分“弹幕”攻击。

  但是汾河不是黄河,河道并不宽敞。

  明军前排舰船的机动,很快让舰队的队形乱成一团。

  而纵火船是不会自动被刷新掉的,它们还在向船队后方冲去!

  后方的舰队又是一阵好躲,场景险象环生。

  有一艘烧着的纵火船,已经贴到了一艘大舰的边缘,不到五丈远!

  在这个极限的距离下,再怎么操舵也不可能躲避开了。

  “不好!”薛万彻握紧了拳头。

  就算是亿万富翁,要是豪车被残疾车故意剐蹭了,那也是很恶心的。

  “放下拍竿!”经验丰富的舰长果断下令。

  水兵立刻训练有素地切断船舷的一根绳索。

  绳索连接着一根高高举起的木杆,木杆顶端拴着一块巨石作为配重,头重脚轻。

  这便是隋唐时期,除了投石机以外,水战最常用的重型机械——拍竿。

  绳索一断,木杆在巨石的重力作用下,立时拍下。

  砰!

  仿佛一道从天而降的如来神掌,拍竿顶部沉重的石块精准地砸在纵火船上,将船甲板硬是摁到了吃水线以下,让其无法再向前靠近。

  但是船体里的桐油也被拍得喷溅而出,落在拍竿上,火苗顺势烧了上来。

  “弃竿!”

  在船长的命令下,船员立即将拍竿连接船体的绳索也一并砍断,将着火的拍竿抛弃。

  一场船毁人亡的危机,被有惊无险地化解了。

  明军舰队就像一群灵活的胖子,全须全尾地躲过了纵火船的突然袭击。

  “好样的!”薛万彻快人快语,挥舞着拳头。契苾何力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即使对财大气粗的大明来说,军舰也是十分宝贵的资产。

  更不用说船上的船员了,个个都是常年跑海运的熟练技术工,如果在汾河翻船,那可就太可惜了。

  “嗯……”李明却并没有露出轻松的表情。

  他眉头紧锁,摸着光滑的下巴,陷入了沉思。

  与此同时,工作船也没有闲着。

  当掩护部队正在和对方纠缠的时候,他们卖力地挥舞锤头,终于将铁钎打进了锁链之间的锁孔,成功解开了横江铁索——的第一道。

  毕竟大明虽然富强,但是和大唐并没有科技代差。

  大唐费尽心力布置的厚重铁索,大明不可能吹口气就让它断开。

  而在前方,少说还有几十条一模一样的沉重锁链。

  工作船开上前,继续吭哧吭哧地工作着。

  而整个大舰队整好了队列,乖乖地在工作船后面跟随着。

  民夫觉得自己背负了不属于自己这个段位的压力,都快把锤子抡出残影了。

  但是明军再怎么想使劲,用力的点只能在一根铁钎上。

  所以有再多人也使不上劲,没法多线程开工。

  大明的水陆两支大军,只能看着一条小船上的几个民夫抡锤头干着急。

  李明的眉头越皱越深。

  “有没有办法能更利索地把铁索斩断?”

  薛万彻指了指汾河两岸。

  “铁链是固定在石壁上的,利用自重挂在了河面上。只要把石壁凿碎,铁链不就散了吗?”

  契苾何力不禁佩服老伙计的聪明才智:

  “说得好,那你飞上悬崖峭壁,去把那固定的桩子砸了?就算你真能飞上去,你猜唐军在那地方是不是蹲着伏兵,等着一箭把你射下来?”

  薛万彻不说话了。

  他相信,以唐军的猥琐,这种守株待兔的事情不说板上钉钉吧,至少也是十有八九了。

  “以陆制水,这手玩得溜啊,这样下去是不行……”

  李明看着那条亚历山大的工作小船,常常叹息。

  契苾何力立马附和道:

  “是啊,若是因此耽误了行军速度,耽搁了统一天下的进程,那可就着实令人……”

  “时间在我这边,慢点就慢点。无非是写封信给北边,让侯君集他们放缓行军速度,这不打紧。”李明说道。

  契苾何力一秒改口:

  “欲速则不达,陛下英明。”

  “问题是……”李明愁眉不展。

  “铁索确实能够迟滞我军舰队的前进速度。

  “倘若对方趁我方解除铁索的间隙,再多布设一些纵火船,那……

  “结果还会像今天这般走运吗?”

  薛万彻的思路倒是一如既往的直接:

  “既然水师难以跟从我军北伐,那不跟不就行了?

  “平时我们打仗,也不见得一定要有舰队的支持啊!”

  …………

  事实证明,不行。

  战局千变万化,薛万彻的经验在山西战场并不适用。

  离开了水军的支持,大明陆军的进展不能说举步维艰吧,但也可以说是处处受阻了。

  薛万彻:“补给还没到吗?”

  契苾何力:“运粮船被铁索围得水泄不通,落在后方约二十里。”

  薛万彻:“怎么还卡在二十里处?这都过去三个时辰了!”

  契苾何力:“敌军铁索太多,辅以纵火小舟骚扰,我军四面楚歌……”

  薛万彻“……你乱用成语也就算了,能不能好歹说点吉利的?我们这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如果补给跟不上,那可真就了得下去陪楚霸王了。”

  明军两位主将之间,这样的对话越发频繁地发生。

  虽然陆上的辎重队伍不是没有,但是补给效率和水运简直是天差地别。

  何况还是在表里山河的古晋国之地。

  这也是为什么行军路线无不依傍江河,就是固定的这么几条,很容易被伏击或被关隘阻挡。

  这也是为什么在南北朝大乱斗以后,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少,像苻坚老哥那样动辄几十上百万的大军几乎绝迹的原因。

  后勤,后勤,还是后勤。

  离开了水运,大部队的后勤补给真的非常捉襟见肘。

  而除了后勤问题以外,水军对陆上作战,还有一层意想不到的作用。

  薛万彻:“前方又发现了唐军的碉堡?见鬼,他们是属地鼠的吗,怎么到处打洞盖堡垒?”

  契苾何力:“想必是在作战中,偷师了我军的山地战法。唐军也是不耻下问啊。”

  薛万彻:“……该死的,苏定方和薛仁贵都教了对面什么啊!”

  行军屡屡受阻,薛万彻和契苾何力的心态有点崩了。

  因为从南到北的行军路线只有这么一条,所以唐军沿线修了不少简易的防御工事。

  这种工事的规模一般都不大,一处堡垒只有几个到十几人。

  防御布置也很简陋,无非是糯米和着粘土搭建的石墙,再以草木伪装而已。

  但是这样的堡垒数量极多,遍及要道两旁的大山。

  里面蹲着的唐军时不时地射一发冷箭过来,数量一多,那还是很难受的。

  而明军若要拔除这些据点,就像大炮打蚊子,投入高收益小,很是费时费力。

  明明一座山头已经被扫荡过一遍了,但总还是免不了有漏网之鱼,从树木繁盛的崇山峻岭之间钻出来,对着明军biubiubiu。

  这还不是最恶心的。

  最恶心的是,唐军伏兵还会发挥截后勤的传统艺能,放走前面的大部队,专打后勤辎重车队。

  本来缺了水运,后勤已经有些消化不良了,现在直接被干到肠梗阻。

  若是之前有水军协同,那陆军大可以躲进坚硬的船壳,走汾河轻松地通过堡垒地带。

  毕竟那种小据点不可能有重型机弩和投石机,奈何金属龟壳不得。

  但是现在……

  “舰队也太慢了,这几十里地已经走了多久了?”

  李明不耐烦地嘀咕着。

  利用水军进行蛙跳的战术,已经被铁索给物理封锁了。

  步兵只能拿自己的天灵盖去突破。

  而唐军的这种针对性的游击袭扰战,对迟滞大军的行动特别有效。

  可是若不动用大军,又难以撼动山西的各座坚城。

  两难。

  问题来了,这么猥琐的山地战打法,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嘶……”

  李明揉着眉间,感觉额头有点痛。

  自己当年在辽东扔出的回旋镖,现在飞回了自己的眉心。

  “还是缓着点来,等水军跟上吧。

  “你北上朔州通知侯君集,南路军进攻受阻,让他们也慢些行军,不急着两面合围。”

  李明吩咐传令。

  “是!”传令立即退下。

  山中小涧其实有很多条,足以绕过唐军的封锁,只是适合小股部队穿插,并不适合大部队行进而已。

  传令兵刚走没多久,立刻一匹快马来报:

  “报!朔州来的消息!”

  “这么快?!”李明惊讶地接过来信。

  信来自侯君集,内容当然不是对李明命令的回复。

  不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请求放缓行军速度的。

  “在朔州南下的路上,遭遇唐军伏击,伤亡甚大?”

  李明对侯君集报告上来的消息感到错愕。

  虽然他不至于像侯君集那样轻敌,以为大唐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茅草屋,一脚就倒。

  但是唐朝天命已绝,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李明自然也不能免俗。

  “没想到大唐这最后一哆嗦,还挺厉害啊?”

  李明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唐军的组织度非但完全没有崩溃的样子,反而还有越战越勇的趋势。

  “为什么?他们的国家已经像拆了承重墙的房子一样,摇摇欲坠了。他们为什么还这么拼命?”

  土木老哥薛万彻对此非常不解。

  打仗是为了打赢,在明知不可能赢的情况下,那还打什么仗?

  不会以为在全国沦陷、皇帝被擒的情况下,大唐还能绝地翻盘吧?不会吧不会吧?

  大唐遗忠契苾何力黯然神伤:

  “气节的境界,你们这些玩利益的永远不会懂。”

  薛万彻给了他胸口一拳:

  “你特么还有心情在这儿说风凉话,你我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两人闹腾了起来,气氛还算轻松。

  毕竟虽然受了些挫折,但是对明军来说并没有伤筋动骨。

  无非是多等一会儿罢了,并不影响大局。

  李明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

  许久,他嘴角微微勾勒。

  “李二,你也有此打算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