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

  咸阳,秦王宫,中央王宫,观政勤学殿。

  大殿之内,只有二人。

  一是秦王子楚,二是秦太子政。

  秦太子政的陪读王绾从不参与下午的课,因为下午几乎都是给帝王讲的课。

  秦王子楚坐在上首师者的位置,腰背挺直,屁股垫在小腿上。

  他拿起一卷奏章递给太子,微微扬了一下脑袋,示意太子自行打开阅览。

  嬴政接过,有些意外地看了父王一眼。

  父王很少给他奏章看。

  嬴政右手拿着竹简放在小几上,左手慢慢摊开。

  一片片竹片与小几亲密接触,发出一连串悦耳的“哒哒哒”声响。

  嬴政视线落在最右侧竹简第一个字,滑落阅读。

  先秦奏章书写格式,通常是自上至下,自右向左。

  阅读也是如此。

  这种迥异于现代的书写、阅读,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古代书籍、奏章都是卷起来的,其材料是绳索串联的竹简,而竹简是狭长的。

  不管是书写还是阅读,都是横着摊开比较方便,所以串联时的竹简都是竖着的一片片,垂直竖着摊开看的是壁画。

  古人书写都是先写满一片竹简,所以要竖着写,自上至下。

  这样一旦一卷书籍散佚,绳索断掉,竹简四散,每一片竹简都还能成一句话,还有可能复原。

  要是横着写,每片竹简雨露均沾,那散佚基本等于作废。

  二是因为人惯用的手是右手,拿书籍的时候通常由右手,左手负责展开。

  而古人看书有的是一整卷全部摊开看,更多的是拿着竹简一点点展开,一个竹片一个竹片地看。

  所以用左手展开就只能向左摊开,向右翻不了,这便是自右向左。

  自上至下,自右向左,都是为了书写、阅读方便。

  嬴政在赵国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一点,是母亲姬窈窕教他的。

  他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就觉得古人很有智慧。

  而直到前些日子,他觉得他弟嬴成蟜更有智慧,因为书写、阅读还能更方便。

  父王以他弟嬴成蟜的发明,变更了秦国奏章格式。

  就以他正在看的奏章为例,右数第一片竹简只有五个字:

  【谏郑国治水】

  这是标题。

  言简意赅,让人第一眼就知道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片竹简开始,则加入了标点符号,用“,”,“。”等标点断句。

  区分每一句的句意,极好理解书写者的想法。

  而在一大段话意思相近的语句之后,则要留白,不写尽这一片竹简,就是分段。

  分段不仅更便于理解句意,还起到了减轻阅读压力、疲惫感的作用。

  嬴政学习时,有时会想起数月前看的书籍。

  一卷书籍大约二十余片竹简,从头到尾,密密麻麻全是字。

  看的难不说,扫一眼都觉得累,胸前如同压了一块小石头。

  对比现在,学的是真疲惫啊。

  只是变更奏章格式,学习就可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秦王子楚并没有要求更改书籍格式。

  但凡是重视子女教育的,哪怕是武将家族,也自发更改了书籍格式。

  当武将也是要看兵书的。

  《谏郑国治水》是奏章不是书籍,语句通俗易懂,而非字字珠玑。

  在分段、标点的作用下,嬴政看的极快,不一会就看完了。

  他蹙眉思索了片刻,眸中有凶光闪烁。

  觉得上这个奏章的华阳不飞真是活腻了,仗着是太后兄长,真是什么都敢谏!

  郑国治水的问题,司空在给他上课的时候讲过,嬴政记得是在治水两脉和如何治水的那几堂课里。

  还有太史令给他上课,讲历史,在禹王那一课也提到过郑国。

  秦王子楚默默等待,他很重视太子政的教育。

  直到太子政抬起头,明显已经有所想法。

  秦王子楚方给了一个鼓励的微笑,道:

  “我儿以为,廷尉这奏章,意在哪里啊?”

  “华阳太后在试探父王。”嬴政沉声道:“她想要从父王手上攫(jue二声)取更多权力。”

  华阳不飞绝对不是一个蠢货,却偏偏做了蠢事。那其意就不在奏章之内,而在奏章之外。

  这是已经离开秦国的姬夭夭,教给嬴政的权术。

  没有听到正确答案,秦王子楚点点头,不置可否。

  这并不能怪太子政不聪慧。

  五天前,介绍白氏后人,吕不韦谏言治水的那次大朝会,秦王子楚特意没有带太子政参加。

  他要看看,吕不韦会不会把太子拖下水。

  这五天内,吕不韦教了太子政六堂课,有的是机会将治水这件事告诉太子。

  今看太子政如此表现,显然是不知情。

  秦王子楚心中不知喜忧参半。

  因为他不知道,他的心腹吕不韦不将此事告诉太子,不争太子支持。

  是因为不想将太子拖下水,保护太子。

  还是根本就没拿太子当回事,只当太子是个孩子,支持无关紧要。

  秦王子楚暗叹口气,这件事就这么靠他自己想,是肯定想不出结果的。

  他排除杂念,笑着将让郑国治水是吕不韦先在朝堂上提出的这件事,告诉了太子政。

  他观察太子政的表情,看到了试图掩饰却没有掩饰到的愕然,暗暗点头。

  [看来吕不韦是真的没有告诉政儿。]

  嬴政面上闪过惊讶之色,心中一片震惊。

  他想不通,为何师长会谏这么愚蠢的言。

  大争之世,不是你打别人,就是别人来打你,诸侯会眼睁睁看着秦国发展壮大吗?

  郑国治水,修渠灌溉,空耗国力,自疲自弱。

  [师长是想让秦国亡吗?]

  [这几日上课丝毫口风未露啊。]

  [师长权力尽在于秦,秦亡对他有甚好处?]

  [莫非列国给他开出了条件?他做了间人?]

  [不太可能。]

  [他是秦国相邦,深得父王信任,日后必定封侯封君得封地,哪个诸侯能开出比这还要丰厚的条件?]

  [说不通……全都说不通……]

  太子政头脑在这一刹那高速运转,用上了所学过得所有知识,还是想不到原因:

  “师长为何这样做?”他决定直接问父王。

  对父真诚,这是母亲姬窈窕教他的道理。

  “因为。”秦王子楚笑容渐渐收敛,一字一顿地道:“让郑国治水,是你弟的意愿。”

  嬴政瞪大眼睛:

  “成蟜?”

  这怎么能和弟弟能扯上关系?

  秦王子楚慢慢颔首,继续用一字一顿极有压迫力的说话方式说道:

  “吕不韦、华阳太后,都是在为伱弟奔波。

  “你弟一个荒谬绝伦的想法,在寡人明确表示反对的情形下,依旧风波不止。”

  他指地:

  “这里是大秦。”

  指秦太子政:

  “你才是太子。”

  秦王子楚面无表情:

  “翌日寡人将召开朝会,此事由你平息。

  “他们想要讨好成蟜,你压着他们树立威望。”

  嬴政怔怔出神。

  秦王子楚等了片刻,觉得给足够太子政消化这件事的时间了。

  便接连叫了两声太子政,唤醒其人,让太子政把竹简重新还回来。

  嬴政略有机械地卷上竹简,目光无意识得在竹简上闪过。

  他看到了留白,看到了标点符号。

  他动作突然顿住。

  “怎么了?”秦王子楚问。

  嬴政没有第一时间做声,继续动作,卷起竹简。

  竹简“哗啦啦”,就像是他不平静心潮的水流声。

  [对父王要真诚,不能在朝堂上再支持成蟜……]

  “父王。”他双手递上奏章,认真道:“政以为,弟自有他的道理。”

  秦王子楚略微停顿,差点没拿住奏章,让奏章掉在地上。

  他有些木然地看着太子政,想到了次子入囹圄后的那一天。

  所有人都在让他释放次子。

  他现在的感觉和那时极为相像,以致他的声音都像那日一样空洞:

  “……什么道理?”

  嬴政摇摇头:

  “政不知道。”

  “……不知道???不知道你说什么有道理???”秦王子楚的声音有不明显的拔高。

  嬴政指着奏章,认真道:

  “政确实不知,就像这标点符号。

  “若是父王单独拿给政,政肯定是不知道有什么作用的。

  “只有用上了,才知道有甚妙用。”

  秦王子楚觉得肝有些烧得慌,肝火大盛:

  “那是你蠢。

  “标点符号寡人见到的时候就知道有什么用,治水寡人却见不到!”

  嬴政一脸诚恳道:

  “我听老师说,父王是在字句中见到的标点符号,这并不能算单独见到啊。”

  秦王子楚:“……”

  这位王者对心腹吕不韦产生了恼意。

  [治水正事不说,屁话说个没完!]

  这念头还没消失,就听到长子极为认真的言语:

  “既然是成蟜所言,父王不妨一试。”

  秦王子楚眯起眼睛:

  “再说一遍。”

  “父王不妨”秦太子政言语未完。

  秦王子楚大手已至,扇在了太子政的脸上。

  “啪”的一声脆响,紧接着便是“哐当”一声重响。

  太子政砸倒小几,重重摔在地上,衣衫上沾染上黑色墨汁,很是狼狈。

  未完之语不知是被打会了肚子,还是摔回了肚子。

  他栽在地上,有些许不知所措。

  他早就习惯了挨打,但不习惯被父王打,还是打的这般狠。

  秦王子楚起身,走到太子政身边,居高而临下:

  “身为太子,国为第一,情在其后。

  “让郑国治水,国力衰减,列国来袭,到时靠你去抵挡列国大军乎?

  “以私情而乱国,你不配为我大秦太子!更不配继承大秦!

  “寡人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再有下一次。”

  秦王子楚话没有说尽,用极为冷冽的眼神最后看了太子政一眼,向殿外走去,话音遥遥传来:

  “太子之位,你可以不坐。

  “你要坐,这就是你的命。”

  嬴政坐在地上,身边是散落的毛笔、泼洒的笔墨,翻倒的砚台……

  宦官、宫女进来。

  先是施礼请罪,然后想要将嬴政带出去,沐浴更衣,收拾残局。

  “都出去。”嬴政挥挥手。

  宦官、宫女站在原地,有些迟疑。

  “我只说一次。”嬴政抬起头,半边脸是红色的:“都出去。”

  宦官、宫女看着太子,竟是心有惊悸。

  众人“唯”声一片,倒退着离开观政勤学殿。

  嬴政捡起砚台、毛笔、竹简,立好小几……自己收拾好了残局。

  他做下的事,他自己承担后果。

  太医署。

  太医章令接到秦王召见。

  他喜形于色,却没有立刻坐车入宫,而是先找上了太医令李越,道:

  “大人,王上召我入宫,我想领无且去。”

  在没有独立之前,不要得罪上司。

  有句话叫县官不如现管,太医令既比县官大,又是现管章令之人。

  章令先和李越打招呼,又主动提出带李越弟子去给王上治病,都是在向李越表示尊重。

  太医令李越“嗯”了一声,心下很满意,拍拍小徒弟夏无且的肩膀:

  “去好好学习,不要乱说话。”

  上次小徒弟在先王面前乱说话,真是吓到李越了。

  虽然结果是好的,但不一定每一次结果都是好的,他可不想每次都赌命。

  夏无且老实点头,跟着章令出了太医署。

  李越摇头笑笑,对这个弟子真是喜爱到了极点。

  既机灵,又聪慧,学医术还快,一年苦功抵得上他当初三年,真是天生医者。

  “大人,王上问诊为何不找你啊?”一个和章令有嫌隙的太医问道。

  李越肃容着:

  “王上愿意召谁问诊便召谁,你多甚嘴!”

  那太医低着头连连称是,最后仍不甘心地说了一句:

  “若是召药公、孙公,我也没说的。

  但章令,他无论针灸、把脉、看相……哪一项都不如大人啊。”

  李越皱起眉头,正想再训斥的严厉些。

  话到嘴边,忽然脸色一变,一个箭步就窜了出去。

  不到半刻,满头大汗的李越领回了懵懂的夏无且。

  夏无且不明白,为何突然把他叫回来了呢?他是做错了什么吗?

  章令也不知道。

  太医令突然拦下马车,带走夏无且,让章令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真小气,不就是王上没找你问诊吗?]

  他在心中说着。

  及至进了宫,见到了秦王子楚的时候,他的心脏还是怦怦跳。

  明天开始补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最新章节,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