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65章 皇子出阁

小说: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更新时间:2025-01-20 19:36:1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从五月开始,昆藏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营州都督府,便不停的有消息传回朝廷。

  这也导致兵部十分忙碌,萧嗣业每天晚上,都要到戌时之后才回家。

  这天晚上,他刚回到萧府,便听说太常博士王福畤来访,正在书房等候。

  萧嗣业来到书房,只见王福畤正在书房欣赏山水画。

  萧嗣业书房中的山水画都是塞外风光,别有一番韵味,他朝王福畤笑道:“王兄可去过塞外?”

  王福畤感叹道:“一直想去一次,可惜总被俗务缠身,抽不出空。”

  萧嗣业笑了笑,不再这个话题,命下人上了茶。

  他是武人做派,茶毕后,便开门见山的询问对方来意。

  王福畤放下茶杯,缓缓道:“在下有个儿子,得圣人恩典,在崇文馆读书。”

  萧嗣业笑道:“你说的是令三郎王勃吧,此子神童之名,早已传遍长安,进崇文馆侍读,是理所当然之事。”

  王福畤微笑道:“过誉了,三郎平日与杞王殿下,倒是能说上几句话。”

  萧嗣业目光一闪:“三皇子?”

  王福畤点点头,低沉着声音,道:“萧尚书也知道,三皇子的生母,因当年那件事受到牵连,一直在山池院。”

  “当年那件事”便是废王立武之事。

  此次事件中,王皇后、萧淑妃都被贬为庶人,两家可谓同病相怜。

  萧嗣业听他提起往事,一时猜不透他用意,沉吟不语。

  王福畤感叹道:“三皇子年纪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懂事,心中思念生母,为此愁眉不展,实在令人同情。”

  萧嗣业慢慢琢磨过味儿来,淡淡道:“王兄何必绕圈子,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王福畤沉声道:“因为王皇后的缘故,我王氏与杨御女、郑御女还算有一层渊源,所以我王氏想帮助她二人,离开山池院。”

  萧嗣业摇头道:“请恕在下直言,武皇后刚刚怀孕,这种情况下,陛下必定更加恩宠,你想做成此事,几乎没有可能。”

  这二人当初跟着王皇后对付武皇后,武皇后一向睚眦必报,自然会反对。

  王福畤微笑道:“在下既然来找萧尚书,自然有备而来。”

  萧嗣业凝视着他,道:“哦,你有什么办法?”

  王福畤伸出三根手指,道:“也不算多好的办法,若是萧兄肯帮忙,大概有三成把握。”

  萧嗣业沉默了一会,道:“如今世族派系分崩离析,你我也不过是普通朋友关系,你给我一个帮你的理由。”

  王福畤平静道:“陛下只要看到杨御女和郑御女,就有可能想起王皇后,将来王皇后回宫,萧淑妃便也有希望。”

  萧嗣业抬了抬眼皮,道:“王兄现在还想着王皇后回宫,未免异想天开了吧。”

  王福畤笑道:“机会确实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况且我这个办法,对萧淑妃还有好处。”

  萧嗣业道:“哦?”

  王福畤道:“许王殿下已满十二岁,到了可以出阁开府的年龄,我们可以上奏,让许王出阁开府。”

  大唐皇子通常都在皇宫长大,等到了一定年龄,就会离宫开府,又被称为出阁。

  出阁也有年龄规定,通常是在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就看皇帝的心情。

  李忠便是十二岁出阁,在长安城开府。

  通常来说,出阁之后,就要前往封地赴任。

  然而太宗皇帝时期,李恪在长安待到十八岁,才前往赴任。

  李泰更是一直待在长安,几乎不用前往封地赴任,最终导致野心膨胀,与李承乾争夺太子。

  因李泰的缘故,太宗也认识到皇子在长安待太久,未必是好事,便定下规矩,所有皇子必须在十六岁之前离开长安。

  换句话说,皇子们能独立待在长安的时间,也就是出阁与就藩之间的几年。

  李忠身为长子,便是十二岁出阁,以他为模版,上奏让李孝出阁,群臣都不会反对,皇帝应该也会同意。

  萧嗣业目光闪动,已经明白了王福畤的想法,道:“你是想利用许王出阁之事做文章,晋升郑御女的位份?”

  王福畤道:“不错。”

  李忠当初出阁,便让他生母晋升为九嫔。

  虽说这中间有皇帝补偿李忠被废去太子的原因,若是能形成常例,将来李廉出阁,便也有操作余地。

  这便是王福畤说的好处。

  萧嗣业凝目思索了一会,缓缓道:“关键还是圣人的态度。”

  王福畤叹道:“我也知道,但如何才能知道圣人的态度呢?”

  萧嗣业想了想,道:“最好让杨御女和郑御女,都见上圣人一面,你我上奏时,才更有把握。”

  王福畤露出踌躇之色。

  若筹划让两女见皇帝,便是有进无退之局,稍有不慎,两女不仅不能升位份,反会被打入掖庭宫。

  萧嗣业淡淡道:“王兄若是能做到这一点,我倒可以相助。”

  太原王氏如今在朝堂的力量非常薄弱,王福畤这个太常博士,也只有从七品官职。

  若不能得萧嗣业这个三品大员相助,群臣那一关都过不去。

  他深吸一口气,道:“好,我会尽力筹划此事。”

  ……

  随着临近六月,春光渐渐远去,空气一日比一日燥热。

  长乐门外的甬道上,一名小内侍快步急行。

  他并不穿过长乐门,一路向东,很快来到太极宫最靠东的一扇大门。

  此门名为永春门,再往东就是东宫,是内侍宫人们最常走的一扇门。

  太极宫内的每一扇大宫门附近,都会有一座日晷。

  小内侍瞧见日晷上的刻度后,发现已到了申时,崇文馆已经下学,又加快了脚步,几乎快跑起来了。

  “完了,三殿下下学后看不到我,肯定会非常焦急!”小内侍心想。

  此人正是李勇身边的贴身内侍小顺子。

  小顺子一路快跑,从通训门进入东宫,很快来到崇文馆。

  朝着文堂外的走廊看去,只见学子们已经下学,游目四顾,很快在一根廊下发现李勇。

  他正在和王勃说着话。

  小顺子松了口气,轻手轻脚的走了过去。

  李勇与王勃低声交谈,小顺子刚一靠近,王勃便朝他看了一眼,低声道:“殿下,一切都看你的了。”

  李勇凝重的点点头,道:“我知道。”

  王勃不再多言,转身离开。

  小顺子见两人神神秘秘,不由心中奇怪。

  “你这小子,跑哪去了,害我等这么久。”李勇忽然朝他抱怨道。

  小顺子陪笑道:“刚才王大监把奴喊去了内侍监,奴也没有办法,殿下别生气了。”

  李勇愣道:“王伏胜吗?他喊你过去做什么?”

  小顺子道:“他问了奴一些奇怪的问题。”

  “什么问题?”

  小顺子迟疑了一下,道:“他询问了奴进宫之前的遭遇,还有奴原本的名字,年纪。”

  李勇变色道:“他问这些做什么,不会要把你调走吧。”

  小顺子看了他一眼,低着头道:“那就不知道了。”

  “你想走吗?”

  小顺子急忙道:“当然不想,奴要永远跟着殿下!”

  李勇微微一笑,道:“那好,他若是想调走你,我就去跟父亲求情!”

  小顺子欣喜道:“多谢殿下。”

  李勇拍拍小顺子肩膀,道:“走,咱们去山池院!”转身快步而行。

  小顺子小碎步跟着,吃惊道:“殿下,咱们前两日不是刚去过吗?怎么又去?”

  李勇压低声音,道:“刚才王勃和我说了,需得让阿娘和郑御女见父亲一面,王氏才有把握救阿娘出来。”

  小顺子微微一惊,道:“殿下,这恐怕有危险。”

  李勇道:“我才不怕!”

  小顺子深知这位主子脾气,再劝也无用,只好默默跟随。

  两人很快来到山池院,刚穿过月门,便有内侍过来带路。

  这次直接带着两人来到杨氏所在的屋子。

  杨氏位份不同,虽被贬山池院,也有一座单独的小院子居住,旁边另有一座小院,里面住着郑氏。

  小顺子上前敲门,一名宫人开了门,瞧见李勇后,非常欣喜,引着他来到寝屋,面见杨氏。

  刚到门口,便听到一阵阵缠绵哀婉的歌声,从屋中传来,还有琵琶声伴奏。

  李勇听完后,只觉鼻子莫名的一酸,竟有种想哭的感觉。

  宫人进去通报后,屋中歌声很快消失,杨氏的声音从屋中传来。

  “勇儿,进来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