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415章 皇子的沐学日

小说: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更新时间:2025-04-05 19:06:3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大唐习武之风甚浓,内侍之中,也有不少人精于骑射,其中代表便是王伏胜。

  大唐是马上取天下,故而皇子们年纪幼小时,便会接触骑马,由精于骑术的内侍带骑。

  李贤去年时,开始接触骑马,很喜欢策马迎风的感觉。

  前阵子,他帮武敏之进入内领府后,武敏之便将自己心爱的西凉马送给了他。

  李贤自得了此马后,如获至宝,经常在立政殿内骑玩。

  立政殿一众内侍中,张多海的骑术最好,若不是他胖了一些,其实并不比王伏胜差。

  李贤平时学马时,都是由张多海带骑。

  不过因张多海体态肥硕,李贤怕他压坏宝马,便不再让他带骑,而是让张多海的义子张荃带骑。

  那西凉马从安西送过来前,就被调教的很好,行的稳稳当当。

  几位皇子公主都住在立政殿西边一座独立院落,距离立政殿三十步远。

  李贤背靠张荃,围着小院慢慢骑行,牵着缰绳,动作已非常熟练,开始有意的提高速度。

  张荃双手虚抱左右,全神贯注,只要发现任何意外,就会立刻抱住李贤,防止他受伤。

  十一月的天,寒风刺骨,李贤骑了几圈后,小脸冻的通红。

  回到寝殿外的庭院后,四顾一看,只见李旦一人站在阶上,手按廊柱,呆呆望着自己,却不见李显身影。

  李贤朝身后的张荃道:“我要下马。”

  张荃应了一声,一勒缰绳,停住了马,翻身下马,抱着他下来了。

  李贤落地后,来到李旦身边,朝他问:“七郎呢?”

  平时他骑马时,李显必定在一旁望着,满脸羡慕,大声叫好。

  如今没了李显那羡慕的小眼神,李贤就有点不得劲。

  李旦这小子每次虽然也喜欢看,但傻愣愣的,无法让李贤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李旦老老实实的道:“刚才阿妹把阿兄叫过去了。”

  李贤哼了一声,道:“估计又被令月那丫头喊过去下棋了,她怎么不喊你过去?”

  李旦不知如何作答,便摇了摇头。

  在这立政殿内,李显一直是李贤的小跟班,李旦则是太平公主的小跟班。

  太平公主的性子随母亲,小小年纪就霸道的很,经常把李显喊过去使唤,这让李贤很不满。

  李贤快步来到寝殿,只见西墙一处屏风旁,摆着一副榻几,太平公主和李显正对榻下棋。

  李贤走过去,朝棋局一看,不由暗暗吃惊。

  三个月前,太平公主才学会围棋真正的规矩,如今竟下的似模似样了!

  太平公主上次被李治嫌弃,说她不懂真正的围棋规矩,回来后便发脾气,迁怒保傅。

  江保傅便告诉她,并非众人不愿教她,是她自己每次喜欢耍赖,擅改规则,随便吃子,众人也无可奈何。

  为了不再被李治嫌弃,太平公主只好收敛脾气,下了好大决心,规规矩矩的学围棋规则。

  没多久,便学会了真正规则,然后缠着身边人陪她下。

  她小小年纪,棋力太差,身边凡是会下围棋的宫人,她都下不过,这些人又故意输她,好没意思。

  只有李显、李贤和她下时,不会相让。

  所以她最近总缠着李显下。

  李显也不拒绝,每次都毫不留情,将太平公主杀的大败而回。

  这让他久违的感受到作为兄长的尊严!

  只可惜,太平公主继承了武媚娘的聪慧,在不断失败中,棋力不断上涨。

  今天这一局,李显就再也占不到便宜了,反而落入下风,只见他满头大汗,脑袋都快贴到棋盘上了。

  若连围棋都输给妹妹,以后可就再也找不回兄长的尊严了。

  李贤旁观片刻,见李显越来越慌,错手频出,出声道:“七郎,这一局我来帮你下完吧。”

  李显抬头看向李令月,呐呐道:“小妹,可以吗?”

  李令月瞥了李贤一眼,心想:“七兄已经不是我对手了,该让六兄当我下一个踏脚石了。等赢了六兄,再向母亲挑战!”

  “好啊,正要向六兄指教。”她嘻嘻一笑。

  李贤见她还挺狂,笑道:“待会输了,可别哭鼻子。”

  李令月哼道:“六兄赢了再说大话吧。”

  李显的棋局呆板凝滞,基本上都是照着棋谱下的,没什么变化。

  李贤却不同,东落一子,西落一子,飘忽不定,太平公主顿觉吃力,不知不觉中,局势开始逆转。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来到殿内,说道:“六殿下,陛下召您觐见。”

  “知道了。”

  李贤站起身,拍了拍李显的肩膀,说道:“七郎,局势已经占优,剩下的就交给你了。可别再输了!”

  李显大声道:“肯定不会输了!”坐下来跟太平公主继续下了起来。

  李贤回到自己寝屋,在宫人伺候下,换了身衣服,又穿上一件貂皮小袄,这才离开立政殿,朝着甘露殿而去。

  天气寒冷,李治已不去临湖殿办公了,在温暖的寝殿处理诰书。

  通报之后,李贤来到寝殿,向李治见礼。

  李治朝他招了招手,让他在旁边坐下,说:“贤儿,今天是沐学日吧,你在殿内做什么?”

  李贤道:“孩儿练了一下骑术,又教弟弟妹妹们下棋。”

  李治点了点头,道:“果然长大了,知道照顾弟弟妹妹了。既如此,朕也没什么好担心了。贤儿,朕想让你做一件事。”

  李贤忙问:“父亲想让孩儿做什么?”

  李治道:“尚药局的孙神医告诉朕,你五兄的肺不好,不能接触得了肺疾的人,否则容易得痨瘵。”

  李贤吃了一惊,道:“平时未见兄长咳嗽啊。”

  李治道:“这是隐病,发作之前,其症不显。”

  李贤想了想,道:“所以父亲才不让阿兄出宫吗?”

  李治道:“果然聪明。不过你阿兄是太子,不能总让他待在东宫里,朕昨日已下了旨,让他替朕办一件事,所以他以后会经常出宫。”

  “朕希望你能跟在他身边,若是遇到有肺疾之人,定要注意,不能让他靠近对方。”

  李贤大喜过望,道:“父亲是让孩儿也跟着阿兄去办事吗?”

  李治道:“是的,你要一面辅助你阿兄办事,一面盯着他,莫让他接近有肺疾之人。”

  李贤大声道:“孩儿一定完成父亲交代的任务!”

  李治又道:“此事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母亲,免得她平白操心。”

  李贤眨了眨眼,道:“那这是父亲与孩儿的秘密吗?”

  李治微微一笑:“对,这是你我父子之间的秘密。”

  出了甘露殿,拐过一道弯,李贤兴奋的蹦了起来,用力挥了挥小拳头,突然觉得自己已是大人了,连父亲都让他帮忙,还让他瞒着母亲。

  他挺着小胸膛,大步朝东宫而去。

  走到半路时,才猛地想起,都忘了问是什么任务了。

  管他呢,有他这个小军师帮忙,不管什么任务,肯定都能迎刃而解!

  然而,当他精神抖擞的来到东宫时,一名内常侍却告诉他,李弘半个时辰前已经出宫了。

  李贤大急,问:“兄长怎么也不等等我,他去哪了?”

  内常侍道:“回六殿下,太子殿下去了薛府,说是要找薛家小郎君帮忙。”

  ……

  薛府,后院。

  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箭矢破空而出,射在标靶之上,正中红心。

  射箭的是一名十六岁的少年,身材不高,却长得十分魁梧,仿佛一座矮石墩子。

  那少年正是薛仁贵的长子薛讷,他皱了皱眉,从箭篓中又取出一支箭矢,拈弓搭箭,一箭射出。

  标靶挂在一棵树上,如果仔细看的话,在标靶前方三尺外,还用蚕丝挂着一枚铜钱。

  这枚铜钱,刚好位于薛讷与标靶最中间的红心之间。

  换句话说,要想射中铜钱,不仅要射中标靶红心,还要射在红心最中心的位置。

  薛讷这一箭依然射中了红心,箭头却从铜钱旁边擦过,在箭羽带动下,铜钱在空中滴溜溜旋转。

  铜钱中间的小孔极小,箭头根本穿不过去,只有箭尖一小截射入铜钱小孔,才能牵动铜钱,将其钉在标靶上。

  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是薛仁贵教给儿子的练习技巧。

  薛仁贵可以在百步之外,射中铜钱,薛讷如今在五十步外,却难以做到,这让他很沮丧。

  嗖嗖嗖!

  箭矢不断射出,却没有一箭能射中铜钱。

  不远处,柳氏牵着一名五岁多的小女童,正望着儿子,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那小女童是她和薛仁贵的第二个孩子,名叫薛玉锦,她盯着薛讷看了一会,脆声道:“阿娘,阿兄今日似乎不大欢喜啊。”

  柳氏瞥了女儿一眼,道:“连你也看出来了吗?”

  薛玉锦撅着小嘴,道:“阿兄平日不会射这么快的,啊!”

  她忽然捂着小嘴,惊呼出声,因为薛讷有一箭射脱了靶。

  柳氏哼道:“都怪你父亲,非要在家里提那个契丹裔少年,这才把你兄长逼成这样。”

  薛玉锦奇道:“什么契丹裔少年?”

  柳氏道:“最近你父亲不是奉圣命,扩充羽林卫吗?结果从河北一个折冲府,调来一个契丹裔少年,年纪和你兄长差不多,箭术极为出色,能在五十步外,射中铜钱。”

  薛玉锦嘻嘻一笑,道:“所以兄长觉得被人家比了下去,这才在家中苦练的呀!”

  柳氏在她额头点了一下,哼道:“你高兴个什么劲,还不快过去,叫你阿兄歇息一下!”

  薛玉锦道:“哎呀,阿娘真是的,兄长既然落后别人,自然要苦练了,人家也要去练箭了!”

  甩开柳氏的手,蹦跳跳跑开了。

  柳氏急道:“你是女孩,练什么弓箭,快回来!”

  薛玉锦回头一笑,道:“母亲,孩儿可是父亲的女儿,怎么能和别的女孩一样呢!”

  柳氏见女儿跑远了,苦笑道:“你们这一个个的,怎么都一点不随我。”

  便在这时,一名家仆来报,说太子李弘来了。

  柳氏大吃一惊,赶忙喊道:“讷儿,别练了,太子殿下来啦!”

  薛府大堂的墙壁上,挂着一柄黑木硬弓。

  薛讷一家人来到大堂时,李弘正站在那柄弓前,眼中闪动着奇异的光芒。

  柳氏带着儿女,赶忙向李弘见礼。

  李弘拱手回礼道:“李弘冒昧打扰,还望见谅。”

  柳氏早听儿子说太子待人随和,谦恭有礼,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微笑道:“讷儿,好好招待太子殿下。”说完,带着女儿从侧门离开了。

  薛讷等她走远,才一脸惊喜的道:“太子殿下,您怎么突然出宫了?”

  李弘笑道:“父亲给我派了一个差事,我想找你帮忙,就过来了。”

  薛讷忙问:“什么差事?”

  李弘道:“和外国使节有关。对了,这柄弓,是你父亲当年三箭定天山的那柄弓吧?”

  薛讷道:“是的,此弓名为震天弓。”

  李弘问:“薛将军不在府中吗?”

  薛讷道:“父亲奉命训练羽林卫,一个月也才回来一次,平日沐假日,也不回来。”

  李弘感慨道:“令尊辛苦了。”

  薛讷道:“对了,殿下,您还没说呢,陛下这次到底让您做什么?”

  李弘走到椅子上坐下,道:“是这样,听说昭武九国,原本准备向我大唐请旨,向朝廷缴纳赋税,供调士兵。然而也不知为何,康国突然改变主意,导致其他几国,也改变主意。父亲命我调查原因。”

  薛讷想了想,道:“他们为何突然愿意向朝廷纳税呢?”

  李弘道:“你还记得几个月前,穆国被突厥人攻占都城的事吗?”

  薛讷道:“记得啊,当时闹的沸沸扬扬。”

  李弘道:“当时穆国国相前往安西,讨要说法,裴都护却没有理他,原因是突厥向我大唐纳税,穆国却没有,所以裴都护偏着突厥。”

  薛讷恍然道:“所以他们才提出纳税,希望朝廷在他们与突厥的争端中,不再偏帮突厥?”

  李弘道:“大致如此。”

  薛讷霍然起身,道:“他们先答应纳税,如今却又拒绝,简直是耍弄咱们,殿下,我这就陪您去质问康国使节!”

  忽听门外传来一道稚嫩的声音:“不能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