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万年县。
户司公廨内,万年县文吏怔怔望着眼前的一男一女,脸上充满了怀疑。
“你们真要登记成婚?”
“是。”那男子道,脸上毫无波澜。
别的男女成婚,男的欢喜,女的羞涩,这两人却像两个木头人一样,仿佛成婚的不是他们。
这让万年县文吏更加怀疑,拿着两人的手实和公验,又重新看了一遍,随即朝两人问:“名字?”
男子道:“唐平。”
女子道:“五娘。”
文吏望着五娘,道:“姓什么?”
五娘道:“库狄氏,库狄五娘。”
文吏皱眉道:“你是庭州人士?”
五娘道:“是。”
“唐裔还是胡裔?”
五娘沉默下来。
唐平挑了挑眉,道:“这位公人,手实上记载了,我家娘子已入唐籍,公验上也有庭州官府公文。永徽律规定,婚嫁之时,只需有州府公文,双方手实无误即可,您何必再多问?”
那文吏哼道:“最近城中细作很多,你娘子又是庭州人,说不定就是外国派在庭州的细作,我当然要仔细一些了。”
唐平眼中露出一丝怒火,伸手摸向腰囊。
五娘却伸手按住他手背,朝他摇了摇头。
唐平虽有官职,却是见不得光的司宫台密探,故而两人平时都很低调。
五娘制止住丈夫后,朝那文吏道:“我是唐裔,祖上有鲜卑血统。”
大唐李氏便有鲜卑血统,长安也有很多鲜卑贵族后裔,鲜卑在长安城之中,属于尊贵血脉。
那文吏顿时客气了几分,拱手道:“得罪了。”
两人登记婚姻后,便成了正式夫妻。
因两人都是司宫台密探出身,做什么事都不爱张扬,连一场婚礼都没有准备。
更奇特的是,唐平到目前为止,也只知道五娘姓库狄,不知她家中情况,也不知她父母是否健在。
两人默默朝着家中返回,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两人住的地方也很安静,位于大业坊一间小院。
其实两人这些年来,都攒了不少钱,可以买更大的宅子,但两人都更喜欢这种清静的小院。
来到院子外面时,唐平眉毛一皱,只见一名戴着面纱的女子正站在门外,一双妙目,凝视着这边。
五娘倏地停住脚步,仿佛被人施了定身术,凝固在原地,怔怔望着那女子。
那女子微微一笑,揭开面纱,露出一张秀丽绝伦的面容。
“阿姊,你可让我好找!”
……
“呼呼呼!”
茶水烧开,唐平熟练的将茶饼放入水中,不一会,泡好茶,端着茶盏来到正屋,将茶递给了那名女子。
端茶待客,原本是女主人干的事,然而唐家小院的女主人,此刻正坐在桌子旁边,低着头不说话。
那女子坐在她对面,目光正在打量这间屋子,眼中充满了好奇之色。
“多谢。”那女子接过唐平递过的茶,微微一笑。
唐平望了望妻子,见她还是不说话,以为自己在旁边,她不便开口,便准备出去转一圈。
五娘却忽然喊住了他。
“夫君,你留下,我有话说。”
唐平“哎”了一声,这间小院从无访客,屋中只有两张椅子,唐平便在门槛上坐下。
那女子瞧见后,噗嗤一笑,道:“阿姊,你这夫君有点傻傻的哦。”
唐平哭笑不语,他手中可沾了不少人命,还是第一次被人评价为傻。
不过这女子给他的感觉很不一般,身上有一股奔放的野性,眼神充满侵略性,打量别人时肆无忌惮,显然不是普通女子。
五娘深吸一口气,道:“九妹,是父亲得知我和夫君的事,派你来抓我回去的吗?”
库狄九娘笑吟吟的道:“如果我说是,你会怎么办?”
五娘道:“我当初离开库狄氏,便与氏族断绝关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要逼迫,我只好把命还给他。”
唐平听到此话,心中一凛,不禁握紧了拳头。
他已经可以断定,他这位娘子是大家族出身了。
库狄九娘凝望着五娘,忽然放声大笑,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五娘冷冷望着她,道:“有何可笑?”
库狄九娘笑道:“我只是没有想到,一向对人冷漠的五姊,竟为了这么一个普通男人,连命都不要了。”
五娘眼中露出怒色,然而库狄九娘下一个动作,却让她所有的怒气全部消散。
“小妹恭祝阿姊,喜得良人。”她站起身,朝五娘行了一个祝福礼。
五娘皱眉道:“你这是……”
库狄九娘莞尔一笑,道:“阿姊,你还是那么老实,你以为我真是奉父亲的命来抓你吗?他现在忙死了,哪有空抓你?”
五娘道:“他忙什么?”
库狄九娘笑道:“当然是忙着抓我咯。”
五娘讶道:“抓你?”
库狄九娘端起茶杯,轻轻摇晃了一下,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道:“永徽十二年,我和你一样,不愿接受父亲安排的婚姻,逃离家族了。”
五娘凝望着她,过了半晌,轻轻点头,道:“像是你会做出来的事来。”
库狄九娘笑道:“你这是褒我还是贬我?”
五娘问道:“那你这些年来,都是怎么过活的?”
库狄九娘轻轻道:“我也遇到一个良人。只可惜,他无论身份还是官爵,都高我太多,我只好用特殊的法子接近他,如今在帮他做一件事。”
五娘道:“他是谁?”
九娘笑道:“现在不和你说,等我得到他后,再告诉阿姊。到时候,我将他介绍给阿姊和姊兄认识。”
五娘道:“你不说,我也不逼问你,既然你不是父亲派来,那就留下来,多住几日吧。”
九娘摇头道:“我这次是趁他回京之便,才来找阿姊的,他明日就要返回安西,我也要跟他一起回去了。”
五娘点头道:“既是如此,我也不强留你。以后遇到麻烦,可以来找阿姊。”
九娘凝视着五娘,轻轻“嗯”了一声,又看向唐平,笑道:“姊兄,可要好好对我阿姊哦。”
言罢,告别离开了小院。
夫妻两人站在院门口,当她的身影消失在大街后,唐平开口道:“五娘,她说的良人,很可能是安西都护裴行俭。”
五娘点点下巴,道:“我知道。”
库狄九娘虽没有直接说裴行俭的名字,但透漏了很多重要信息,尤其是对方官高爵厚,回京述职,明日又要返回安西。
夫妻俩都是搞情报的,自然轻易就能猜出,此人就是回京的裴行俭。
裴行俭刚刚在安西打了一场胜仗,活捉康国国王,组建了昭武军,回京应该是向皇帝详细汇报此事。
五娘看了丈夫一眼,道:“夫君,你没有话要问我吗?”
唐平道:“你若愿意告诉我,自然会说,不需我问。你若不愿告诉我,我问了也无用。”
五娘横了他一眼,道:“真是根木头。”转身回屋子里了。
唐平并不蠢,知道妻子是要告诉自己家世,赶忙关上门,回到屋中,坐在九娘刚才坐的位置。
五娘这才将她家中的情况说了。
库狄氏是鲜卑贵族,库狄五娘的爷爷,是当初跟着李渊一起打天下的元从禁军将领。
后来玄武门之变,李渊被逼退位,不少元从禁军对李世民不满,曾暗中策划政变,帮助李渊夺回权力。
结果事情败漏,他们本要被处死。
后来不知李渊跟李世民达成了什么协助,李世民放过了这些试图作乱的元从禁军将领。
库狄一族也因此被逐出长安,迁移到庭州居住,因为此事,库狄一族对朝廷产生怨恨。
到了库狄五娘父亲一代,恰好碰到贺鲁作乱,占据庭州,库狄一族依附贺鲁,库狄父想将五娘嫁给突厥贵族。
库狄五娘与父亲不同,以唐人自居,认为贺鲁是叛贼,不愿嫁给突厥人。
父女因此产生矛盾,五娘一怒之下,脱离家族,浪迹江湖,后来机缘巧合下进了长秋台。
唐平听完后,对妻子又多了几分敬意,抓住她手,道:“五娘,这些年苦了你了。”
五娘抬头凝望着他,道:“我倒要多谢父亲,若非他迫我,我也遇不到你……”
这是唐平第一次听她表明心迹,心中一柔,走过去,将她抱在怀里。
便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打破了屋中温馨的氛围。
唐平一听敲门声,就知道是司宫台有事,眉头一皱,道:“请假都不让人安生。”
两人为了去官府登记结婚,今日都请了天假。
五娘道:“去瞧瞧吧,也许出了什么事。”
唐平只好来到门口,开门一看,果然是手下一名密探在敲门。
“什么事?”他沉着脸问。
那密探气忿忿的道:“头儿,那帮内领卫越来越过分了,咱们盯了半个月的人,又被他们给抢了!”
唐平脸上顿时露出几分怒色。
司宫台和内领府都是皇帝身边的情报机构。
原本按照规矩,内领府职权确实更大,可向各国派遣密探,协助军队在战场上获得胜利。
司宫台原本的职权范围,已经被内领卫压缩到了长安城,只负责长安城的情报工作和细作侦查。
然而自去年开始,内领府手越伸越长,只要他们盯上的人,就算已经被司宫台先盯上,他们也会争抢。
双方时常冲突。
唐平曾向王伏胜汇报过此事。
可王伏胜也没办法,最近几年,内领府干下不少大事,越来越受到皇帝信任。
内领府的人也变得更加嚣张跋扈,根本不把司宫台的人放在眼里。
甚至还有不少司宫台的得力密探,被内领卫给挖了墙角,王伏胜对此一再妥协,唐平也无可奈何。
再这样下去,司宫台的职权迟早都会被内领卫抢走,那么等待司宫台的命运只有一个。
裁撤!
唐平回到屋中,将情况跟妻子说了。
五娘沉默了一会,道:“夫君,此事你我再恼怒,也无可奈何,只能将情况告诉王大监,让他去应对。”
唐平皱眉道:“我只是担心,王大监得知后,又是退让。”
五娘正色道:“他若选择退让,说明连他也无可奈何,你官职低微,如何能对抗内领府?”
唐平点点头,道:“我知道了,那我立刻入宫一趟。”
甘露殿,东北角一间屋子里。
王伏胜坐在椅子上,望着跟前的唐平,道:“何事这么急着见我?”
唐平道:“大监,最近内领府越来越过分了,随意抢夺我们司宫台盯着的人,再这么下去,属下担心……”
王伏胜打断道:“你怕陛下因此裁撤司宫台?”
唐平不说话,算是默认。
王伏胜端起茶杯,缓缓道:“坐下说话吧。”
唐平道了声谢,在他旁边坐下。
王伏胜啜了口茶,缓缓道:“唐平,你知道人为什么有两只耳朵吗?”
唐平一愣,摇了摇头。
王伏胜又道:“那人又为何有两只眼睛?”
唐平还是摇头。
王伏胜缓缓道:“因为只有一只耳朵的话,就只能听到一个声音,只有一只眼睛的话,就只能看到事情的一面。”
“您是说……”
“司宫台和内领府,就是圣人的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你觉得以圣人之英明,会自毁一目一耳吗?”
唐平沉声道:“可咱们司宫台的职司都被内领府抢走,长期以往,就算圣人不裁撤司宫台,咱们这只眼睛也瞎了,耳朵也聋了。”
王伏胜看了他一眼,道:“我知道,你觉得圣人重用内领府,轻视司宫台,觉得心理不平衡。”
“但你要记住,天道轮转,万事都在不断变化,有低谷也有高峰,若处于低谷就自暴自弃,处于高峰就得意忘形,必不能长久!”
唐平默默琢磨了一番王伏胜的话,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卑职记住了。”
王伏胜道:“不必跟内领府争夺那些外国细作,记住咱们的本分,只要你能打探到圣人想知道的消息,司宫台就不会被裁撤!”
唐平肃然道:“卑职明白了。”
王伏胜忽然问道:“对了,陈王最近有什么消息吗?”
唐平道:“陈王在莱州牧治有方,尤其是在安置耽罗、百济这些东夷裔时,安排妥当,嘘寒问暖,使得他们很快融入新生活。如今,莱州无论是大唐子民还是东夷裔,都称赞他为贤王!”
王伏胜听了后,面色却是一沉。
在别的朝代,被百姓称为贤王是一件好事,然而在如今的大唐,贤王这个称呼有害无益。
因为不久前,就有一位贤王试图谋逆!
“派几个人去莱州,想个法子,把贤王这种称呼给压下去。以后我不希望再听到有人称呼陈王为贤王。”他吩咐道。
唐平道:“是。”
户司公廨内,万年县文吏怔怔望着眼前的一男一女,脸上充满了怀疑。
“你们真要登记成婚?”
“是。”那男子道,脸上毫无波澜。
别的男女成婚,男的欢喜,女的羞涩,这两人却像两个木头人一样,仿佛成婚的不是他们。
这让万年县文吏更加怀疑,拿着两人的手实和公验,又重新看了一遍,随即朝两人问:“名字?”
男子道:“唐平。”
女子道:“五娘。”
文吏望着五娘,道:“姓什么?”
五娘道:“库狄氏,库狄五娘。”
文吏皱眉道:“你是庭州人士?”
五娘道:“是。”
“唐裔还是胡裔?”
五娘沉默下来。
唐平挑了挑眉,道:“这位公人,手实上记载了,我家娘子已入唐籍,公验上也有庭州官府公文。永徽律规定,婚嫁之时,只需有州府公文,双方手实无误即可,您何必再多问?”
那文吏哼道:“最近城中细作很多,你娘子又是庭州人,说不定就是外国派在庭州的细作,我当然要仔细一些了。”
唐平眼中露出一丝怒火,伸手摸向腰囊。
五娘却伸手按住他手背,朝他摇了摇头。
唐平虽有官职,却是见不得光的司宫台密探,故而两人平时都很低调。
五娘制止住丈夫后,朝那文吏道:“我是唐裔,祖上有鲜卑血统。”
大唐李氏便有鲜卑血统,长安也有很多鲜卑贵族后裔,鲜卑在长安城之中,属于尊贵血脉。
那文吏顿时客气了几分,拱手道:“得罪了。”
两人登记婚姻后,便成了正式夫妻。
因两人都是司宫台密探出身,做什么事都不爱张扬,连一场婚礼都没有准备。
更奇特的是,唐平到目前为止,也只知道五娘姓库狄,不知她家中情况,也不知她父母是否健在。
两人默默朝着家中返回,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两人住的地方也很安静,位于大业坊一间小院。
其实两人这些年来,都攒了不少钱,可以买更大的宅子,但两人都更喜欢这种清静的小院。
来到院子外面时,唐平眉毛一皱,只见一名戴着面纱的女子正站在门外,一双妙目,凝视着这边。
五娘倏地停住脚步,仿佛被人施了定身术,凝固在原地,怔怔望着那女子。
那女子微微一笑,揭开面纱,露出一张秀丽绝伦的面容。
“阿姊,你可让我好找!”
……
“呼呼呼!”
茶水烧开,唐平熟练的将茶饼放入水中,不一会,泡好茶,端着茶盏来到正屋,将茶递给了那名女子。
端茶待客,原本是女主人干的事,然而唐家小院的女主人,此刻正坐在桌子旁边,低着头不说话。
那女子坐在她对面,目光正在打量这间屋子,眼中充满了好奇之色。
“多谢。”那女子接过唐平递过的茶,微微一笑。
唐平望了望妻子,见她还是不说话,以为自己在旁边,她不便开口,便准备出去转一圈。
五娘却忽然喊住了他。
“夫君,你留下,我有话说。”
唐平“哎”了一声,这间小院从无访客,屋中只有两张椅子,唐平便在门槛上坐下。
那女子瞧见后,噗嗤一笑,道:“阿姊,你这夫君有点傻傻的哦。”
唐平哭笑不语,他手中可沾了不少人命,还是第一次被人评价为傻。
不过这女子给他的感觉很不一般,身上有一股奔放的野性,眼神充满侵略性,打量别人时肆无忌惮,显然不是普通女子。
五娘深吸一口气,道:“九妹,是父亲得知我和夫君的事,派你来抓我回去的吗?”
库狄九娘笑吟吟的道:“如果我说是,你会怎么办?”
五娘道:“我当初离开库狄氏,便与氏族断绝关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要逼迫,我只好把命还给他。”
唐平听到此话,心中一凛,不禁握紧了拳头。
他已经可以断定,他这位娘子是大家族出身了。
库狄九娘凝望着五娘,忽然放声大笑,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五娘冷冷望着她,道:“有何可笑?”
库狄九娘笑道:“我只是没有想到,一向对人冷漠的五姊,竟为了这么一个普通男人,连命都不要了。”
五娘眼中露出怒色,然而库狄九娘下一个动作,却让她所有的怒气全部消散。
“小妹恭祝阿姊,喜得良人。”她站起身,朝五娘行了一个祝福礼。
五娘皱眉道:“你这是……”
库狄九娘莞尔一笑,道:“阿姊,你还是那么老实,你以为我真是奉父亲的命来抓你吗?他现在忙死了,哪有空抓你?”
五娘道:“他忙什么?”
库狄九娘笑道:“当然是忙着抓我咯。”
五娘讶道:“抓你?”
库狄九娘端起茶杯,轻轻摇晃了一下,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道:“永徽十二年,我和你一样,不愿接受父亲安排的婚姻,逃离家族了。”
五娘凝望着她,过了半晌,轻轻点头,道:“像是你会做出来的事来。”
库狄九娘笑道:“你这是褒我还是贬我?”
五娘问道:“那你这些年来,都是怎么过活的?”
库狄九娘轻轻道:“我也遇到一个良人。只可惜,他无论身份还是官爵,都高我太多,我只好用特殊的法子接近他,如今在帮他做一件事。”
五娘道:“他是谁?”
九娘笑道:“现在不和你说,等我得到他后,再告诉阿姊。到时候,我将他介绍给阿姊和姊兄认识。”
五娘道:“你不说,我也不逼问你,既然你不是父亲派来,那就留下来,多住几日吧。”
九娘摇头道:“我这次是趁他回京之便,才来找阿姊的,他明日就要返回安西,我也要跟他一起回去了。”
五娘点头道:“既是如此,我也不强留你。以后遇到麻烦,可以来找阿姊。”
九娘凝视着五娘,轻轻“嗯”了一声,又看向唐平,笑道:“姊兄,可要好好对我阿姊哦。”
言罢,告别离开了小院。
夫妻两人站在院门口,当她的身影消失在大街后,唐平开口道:“五娘,她说的良人,很可能是安西都护裴行俭。”
五娘点点下巴,道:“我知道。”
库狄九娘虽没有直接说裴行俭的名字,但透漏了很多重要信息,尤其是对方官高爵厚,回京述职,明日又要返回安西。
夫妻俩都是搞情报的,自然轻易就能猜出,此人就是回京的裴行俭。
裴行俭刚刚在安西打了一场胜仗,活捉康国国王,组建了昭武军,回京应该是向皇帝详细汇报此事。
五娘看了丈夫一眼,道:“夫君,你没有话要问我吗?”
唐平道:“你若愿意告诉我,自然会说,不需我问。你若不愿告诉我,我问了也无用。”
五娘横了他一眼,道:“真是根木头。”转身回屋子里了。
唐平并不蠢,知道妻子是要告诉自己家世,赶忙关上门,回到屋中,坐在九娘刚才坐的位置。
五娘这才将她家中的情况说了。
库狄氏是鲜卑贵族,库狄五娘的爷爷,是当初跟着李渊一起打天下的元从禁军将领。
后来玄武门之变,李渊被逼退位,不少元从禁军对李世民不满,曾暗中策划政变,帮助李渊夺回权力。
结果事情败漏,他们本要被处死。
后来不知李渊跟李世民达成了什么协助,李世民放过了这些试图作乱的元从禁军将领。
库狄一族也因此被逐出长安,迁移到庭州居住,因为此事,库狄一族对朝廷产生怨恨。
到了库狄五娘父亲一代,恰好碰到贺鲁作乱,占据庭州,库狄一族依附贺鲁,库狄父想将五娘嫁给突厥贵族。
库狄五娘与父亲不同,以唐人自居,认为贺鲁是叛贼,不愿嫁给突厥人。
父女因此产生矛盾,五娘一怒之下,脱离家族,浪迹江湖,后来机缘巧合下进了长秋台。
唐平听完后,对妻子又多了几分敬意,抓住她手,道:“五娘,这些年苦了你了。”
五娘抬头凝望着他,道:“我倒要多谢父亲,若非他迫我,我也遇不到你……”
这是唐平第一次听她表明心迹,心中一柔,走过去,将她抱在怀里。
便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打破了屋中温馨的氛围。
唐平一听敲门声,就知道是司宫台有事,眉头一皱,道:“请假都不让人安生。”
两人为了去官府登记结婚,今日都请了天假。
五娘道:“去瞧瞧吧,也许出了什么事。”
唐平只好来到门口,开门一看,果然是手下一名密探在敲门。
“什么事?”他沉着脸问。
那密探气忿忿的道:“头儿,那帮内领卫越来越过分了,咱们盯了半个月的人,又被他们给抢了!”
唐平脸上顿时露出几分怒色。
司宫台和内领府都是皇帝身边的情报机构。
原本按照规矩,内领府职权确实更大,可向各国派遣密探,协助军队在战场上获得胜利。
司宫台原本的职权范围,已经被内领卫压缩到了长安城,只负责长安城的情报工作和细作侦查。
然而自去年开始,内领府手越伸越长,只要他们盯上的人,就算已经被司宫台先盯上,他们也会争抢。
双方时常冲突。
唐平曾向王伏胜汇报过此事。
可王伏胜也没办法,最近几年,内领府干下不少大事,越来越受到皇帝信任。
内领府的人也变得更加嚣张跋扈,根本不把司宫台的人放在眼里。
甚至还有不少司宫台的得力密探,被内领卫给挖了墙角,王伏胜对此一再妥协,唐平也无可奈何。
再这样下去,司宫台的职权迟早都会被内领卫抢走,那么等待司宫台的命运只有一个。
裁撤!
唐平回到屋中,将情况跟妻子说了。
五娘沉默了一会,道:“夫君,此事你我再恼怒,也无可奈何,只能将情况告诉王大监,让他去应对。”
唐平皱眉道:“我只是担心,王大监得知后,又是退让。”
五娘正色道:“他若选择退让,说明连他也无可奈何,你官职低微,如何能对抗内领府?”
唐平点点头,道:“我知道了,那我立刻入宫一趟。”
甘露殿,东北角一间屋子里。
王伏胜坐在椅子上,望着跟前的唐平,道:“何事这么急着见我?”
唐平道:“大监,最近内领府越来越过分了,随意抢夺我们司宫台盯着的人,再这么下去,属下担心……”
王伏胜打断道:“你怕陛下因此裁撤司宫台?”
唐平不说话,算是默认。
王伏胜端起茶杯,缓缓道:“坐下说话吧。”
唐平道了声谢,在他旁边坐下。
王伏胜啜了口茶,缓缓道:“唐平,你知道人为什么有两只耳朵吗?”
唐平一愣,摇了摇头。
王伏胜又道:“那人又为何有两只眼睛?”
唐平还是摇头。
王伏胜缓缓道:“因为只有一只耳朵的话,就只能听到一个声音,只有一只眼睛的话,就只能看到事情的一面。”
“您是说……”
“司宫台和内领府,就是圣人的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你觉得以圣人之英明,会自毁一目一耳吗?”
唐平沉声道:“可咱们司宫台的职司都被内领府抢走,长期以往,就算圣人不裁撤司宫台,咱们这只眼睛也瞎了,耳朵也聋了。”
王伏胜看了他一眼,道:“我知道,你觉得圣人重用内领府,轻视司宫台,觉得心理不平衡。”
“但你要记住,天道轮转,万事都在不断变化,有低谷也有高峰,若处于低谷就自暴自弃,处于高峰就得意忘形,必不能长久!”
唐平默默琢磨了一番王伏胜的话,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卑职记住了。”
王伏胜道:“不必跟内领府争夺那些外国细作,记住咱们的本分,只要你能打探到圣人想知道的消息,司宫台就不会被裁撤!”
唐平肃然道:“卑职明白了。”
王伏胜忽然问道:“对了,陈王最近有什么消息吗?”
唐平道:“陈王在莱州牧治有方,尤其是在安置耽罗、百济这些东夷裔时,安排妥当,嘘寒问暖,使得他们很快融入新生活。如今,莱州无论是大唐子民还是东夷裔,都称赞他为贤王!”
王伏胜听了后,面色却是一沉。
在别的朝代,被百姓称为贤王是一件好事,然而在如今的大唐,贤王这个称呼有害无益。
因为不久前,就有一位贤王试图谋逆!
“派几个人去莱州,想个法子,把贤王这种称呼给压下去。以后我不希望再听到有人称呼陈王为贤王。”他吩咐道。
唐平道:“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