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药局,坐诊厅。
费十三正趴在桌子上打瞌睡,旁边传来一道低低的喊声。
“费御医?费御医?”
费十三揉着眼睛坐直身子,原来是一名文吏在喊他。
“什么事?”
那文吏道:“尚食局来了一位执事,送来了十几只鸡,说是您的吩咐,让您过去一趟。”
费十三精神一阵,兴奋的道:“不错,是我的吩咐,走,快带我去瞧瞧。”
尚药局外的一个小院子处,站着五名宫人,其中四名宫人各提着一个笼子,每只笼子里有两只鸡,全都是黑色的乌鸡。
为首的宫人见费十三过来了,便道:“费御医,这是您要的黑乌鸡,一共十六只,您请查看。”
费十三咽了口唾沫,笑道:“不错,是十六只,有这些鸡就够我师傅研究一阵了。都跟我来吧。”
尚药局西北面,有两排精舍,全都是宫中御医们住宿的地方。
费十三带着宫人们来到自己的屋子,让她们把鸡都留下,随即便打发她们走了。
待她们离开,费十三嘿嘿一笑,烧了热水,取了一只乌鸡杀死,用一张荷叶一裹,涂上泥巴,埋在后院土地,然后堆砌石头,在上面烤了一个火堆。
火足足烧了一个多时辰,破开土,一只“炮乌鸡”便做好了。
这种炮鸡,是根据周朝“八珍”之一的“炮豚”改进而来,江南也称为叫花鸡。
将泥土敲开,鸡毛随泥土脱去,打开荷叶,霎时间,肉香扑鼻,一口咬下去,入口酥烂肥嫩,齿颊留香。
费十三最爱吃鸡,这乌鸡又是鸡中极品,顿时大快朵颐,差点连舌头都吃下去了。
正当他吃的欢快时,一只手拍在他后背上。
“好啊,又躲在这里偷鸡吃!”
费十三大吃一惊,转头看去,原来是师兄孟十一。
“师兄,你吓死我了!谁偷鸡吃了,这是尚食局送过来的。”
孟十一哼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你打着师父名号,说研究这乌鸡,可以找到治疗陛下头疾的方法,胆子可不小啊!”
费十三赶忙递过一个鸡腿,陪笑道:“师兄,我分你八只鸡,你别告诉师父行不行?”
孟十一道:“我才不和你同流合污。不过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师父。”
费十三大喜:“多谢师兄。”
孟十一道:“不用谢我,反正这也是你最后一次骗鸡吃了。”
费十三吃惊道:“最后一次,为什么?”
“因为师父要离开长安了。”
“你怎么知道?”费十三更加惊讶。
孟十一道:“上个月,大师兄送来一封信,说河东地区出现一种怪病,大师兄也束手无策,师父收到信后,最近便经常去给陛下诊脉,这是为什么?”
费十三怔怔道:“师父是想确认陛下的头疾已经稳定,自己才好放心离开。”
“不错。”
“可师父如今挂着御医的职,陛下会让师父离开吗?”
孟十一道:“陛下一向对师父非常尊重,应该会同意吧,唉,其实我也想离开皇宫了。”
费十三愣道:“为何?”
孟十一在一块石头上坐下,说道:“我刚才去给郑才人例诊,发现她手腕上,有一些奇怪的刀伤。”
费十三道:“什么奇怪的刀伤?”
孟十一朝他招了招手,待他靠近后,低声道:“我怀疑是她自己弄的。”
费十三变色道:“自残?”
孟十一低叹道:“那郑才人的容貌你也见过,这般绝色的女子,却做出自伤行为,你说这是为什么?”
费十三变色道:“师兄,那可是圣人的女人,你可别做傻事啊!”
孟十一没好气道:“我只是觉得可惜罢了,也只有皇宫这种地方,才会出现这样的事。”
费十一哼道:“那也不一定,长安城中那些权贵家中,这样的事多得很。圣人只有六个嫔妃,可有的官员却有十几房妾室!”
孟十一怔了怔,叹道:“是啊,我等虽能替人治病,却治不了人心之贪念。”
费十三笑道:“你就别多愁善感了,来,吃一只鸡,心情就好了!”
……
王伏胜回到甘露殿时,李治正在接受孙思邈的例诊。
孙思邈诊完之后,捻须笑道:“陛下的头疾已越来越稳定,只要不出意外,以后该不会反复。”
李治欣然道:“这都多亏了孙公,这些年来,辛苦孙公了。”
孙思邈站起身,拱手道:“陛下,老臣有一事相求。”
李治道:“请讲。”
孙思邈道:“陛下既已无恙,老臣希望能离开长安,访山走水,继续钻研医道,编著医书。”
李治感慨道:“朕也知道,将您一直留在皇宫,并非您的心愿。朕可以答应您,只是朕也希望您答应一件事。”
孙思邈忙道:“陛下请吩咐。”
李治道:“朕希望保留您的俸禄和爵位,希望您不要推辞。”
孙思邈微微一笑,道:“老臣多谢陛下恩典。”
李治亲自将孙思邈送出了殿门。
对于这位治好了他头疾的国士,他其实非常不舍。
然而他也明白,像孙思邈这样立志于钻研医道、造福万世的奇人,将他一直困在长安,对大唐乃至后世,都是一种损失。
回到榻上后,李治依然有些怅然若失,道:“伏胜,陪朕弈一局吧。”
李治最近已经不和大臣们下棋了,能够找寻的对手,也只剩下宫中的内侍和嫔妃了。
王伏胜棋力和李治差距很大,所以李治下的很放松,一边和他下着棋,一边闲聊。
不知不觉中,话题被王伏胜引到了莱州,李治便问:“忠儿在莱州,最近可有什么消息?”
王伏胜道:“回陛下,陈王殿下颇有善治之名,不仅莱州百姓传颂,连那些百济、耽罗的置民,也对新生活非常满意。”
李治笑道:“伏胜,你不会故意说好话,哄朕开心吧?”
王伏胜道:“陛下不信的话,可以派一位黜陟使,去河南探访一番。”
李治点点头,感慨道:“看来当初升他母亲妃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想到此处,忽然道:“伏胜,朕有多久没去承香殿了?”
王伏胜轻轻道:“快一个月了。”
李治点点头,道:“今晚朕去承香殿,记得提醒朕。”
王伏胜答应一声。
申时过后,李治便把这件事给忘了。
武媚娘命人将太平公主今日刚写的一副书帖送过来,李治看完后,龙颜大悦,迈着大步,便朝着立政殿而去。
王伏胜只好提醒道:“陛下,您说今晚要去承香殿。”
李治一拍额头,道:“差点忘了,好吧,去承香殿。”
时间很快来到深夜,李治与刘充嫒安寝之后,王伏胜退出寝殿,迈步来到偏殿一间屋子。
屋内桌上又摆上了剑南烧春,还有熊掌、羊舌几样下酒小菜。
只要李治歇在承香殿,雨珠便会在王伏胜的屋子里摆上酒菜。
王伏胜平时都只小酌两杯,今日心中不痛快,便多饮了几杯。
当雨珠端着茶进来时,见王伏胜已经有几分醉态。
雨珠惊奇的望着王伏胜,在她印象中,王伏胜一向极为自律,这还是第一次见他喝醉酒。
“寺人,您今日怎么了?”
王伏胜瞥了她一眼,招了招手,笑道:“雨珠来了,过来陪我喝酒。”
雨珠来到王伏胜旁边坐下,想伺候他喝一杯茶,醒醒酒,王伏胜却推开了茶,笑道:“我今日不想喝茶,只想喝酒。”
雨珠无奈,只好陪着他喝酒。
不一会,王伏胜满脸都红了,醉醺醺的道:“雨珠,你觉不觉得我很可悲?”
雨珠吃了一惊,道:“寺人何出此言?”
王伏胜抬头望着天花板,道:“以前,我以为一个人只要凭着努力,就能够对抗上天给予的不公,然而我现在明白了,很多东西永远改变不了!哈哈!”笑声中充满凄凉。
雨珠柔声道:“寺人心中有什么不痛快,能说给雨珠听听吗?”
王伏胜看了她一眼,缓缓道:“你知道的,我很小就进宫了,成为阉人,不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了。”
“当时我便咬紧牙关,告诉自己,一个人可以身残,却不能志残,凭着自己努力,我可以克服身体残缺,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儿!”
“在雨珠心中,寺人就是大健儿!”
王伏胜摇了摇头,哂笑道:“不,我不是,无论我怎样努力,在陛下眼中,我始终都是个阉人!”
雨珠忙道:“寺人何出此言,陛下对您信任有加啊!”
王伏胜道:“不错,陛下确实对我信任有加,这皇宫之中,陛下最相信的可能就是我了,可那又如何?陛下依然不会对我委以重任。”
雨珠忙道:“不是这样的,陛下不是任命您为内侍监吗?连皇后殿下,都对您尊敬有加!”
王伏胜又喝了一杯酒,道:“你不懂,我说的委以重任,不是指的这个。”
“那是什么?”
王伏胜似乎已经完全醉了,趴在桌子上,笑道:“你知道司宫台和内领府吗?”
雨珠道:“知道啊,司宫台不就是您掌管的吗?”
王伏胜笑道:“不错,是我掌管。正因为是我掌管,陛下对司宫台一直加以限制。”
“王及善以前不过是个中郎将,如今掌管内领府后,却深得陛下信任。内领卫和司宫台是一样的机构,一样的职能,却可以参与各大战事。陛下甚至还专门设置一个官职,让长孙无忌都加了进去。”
“陛下为何如此重用王及善?因为陛下信任他吗?不,因为他是一个男人,而我是一个阉人,陛下防着我,怕阉人干政,怕我祸害朝廷,哈哈,到头来,我这一辈子的努力,也不过是个笑话!”
雨珠大惊失色,王及善这些话若是被人听到,告诉皇帝,后果不堪设想。
她赶忙走到门口,推开门,朝外面望了一圈,确认并无人偷听,这才关紧门窗,来到王伏胜身边,将一杯茶倒入酒杯中。
“寺人,再饮一杯吧。”
王伏胜不疑有他,将茶当做酒喝了,嘴巴依然不停,道:“其实不怪陛下,我也知道,历朝历代,有很多阉人干预朝政,祸国殃民。”
“最可恨的就是汉朝的十常侍,这帮狗鼠辈,只顾贪一时之权,葬送自己不提,在青史留下恶名,害得我们阉人再不能翻身……”
“寺人,再饮一杯。”
雨珠又给他灌了杯茶,王伏胜喝完之后,便不再开口了,低声呢喃着什么。
雨珠服侍他在床上睡下,又帮他脱了袜履,帮他盖上丝衾,望着陷入昏睡的王伏胜,叹道:“寺人,我们娘子说了,人要学会看着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能总追着无法获得的东西,希望您早点想开吧。”
言罢,收拾好屋子出去了。
次日,卯时三刻,天还未亮,王伏胜便从床上惊醒过来,刚坐起身,便觉头晕目眩。
他用力揉了揉脑袋,感觉脑袋像断片了一样,根本不记得昨晚发生了些什么事,只隐约有点印象,雨珠似乎来过。
他换上衣服,起身出了屋子。
晨曦未升,整个承香殿依然一片昏暗,已有很多早起的内侍和宫人,在院子里忙来忙去。
王伏胜拉住一名内侍,问:“雨司寝呢?”
那内侍躬身道:“回大监,雨司寝正在西二殿泡漱茶。”
皇帝嫔妃们起床后,都要饮用漱茶洗口,漱茶比一般的茶还要复杂,里面加入各种各样的药粉。
雨珠的官职是尚宫局司寝,负责的就是皇帝妃子起来后的洗漱和穿衣。
所以承香殿的漱茶水,她都是亲自准备的。
王伏胜来到西二殿,只见雨珠正拿着一柄精致的小秤,将几种药粉称量后,倒入一排已经准备好的茶水中。
“寺人,您起来了。”雨珠瞧见他后,微笑着打招呼。
王伏胜道:“雨珠,你出来一下,我有话问你。”
雨珠将小秤交给一名宫人,跟着王伏胜出了殿,来到一座无人的假山附近。
“雨珠,昨天晚上你来找过我吗?”他问。
雨珠笑道:“我给您送过茶呀,您忘了吗?”
王伏胜皱眉道:“那后来呢,我怎么记不得昨晚发生了什么?”
雨珠笑道:“您喝醉酒了啊,自然记不得了。”
王伏胜心中一惊,猛地想了起来,他因为司宫台的事心情抑郁,所以多喝了几杯。
“我喝醉后,可说了什么话没有?”王伏胜一脸忐忑。
雨珠道:“没有啊,您什么也没说,光顾着喝酒,不一会就喝醉了。”
王伏胜盯着她看了一会,轻轻道:“是这样,那你忙吧。”
不多时,李治起来了,在承香殿用早膳时,一名内侍来到王伏胜身边,低声道:“大监,吴王请求入宫,向刘充嫒请安。”
王伏胜点点头,来到李治身边,将吴王请求入宫的事说了。
李治听完后,诧异的道:“充嫒,吴王经常入宫向你请安吗?”
刘充嫒笑道:“那孩子很孝顺,他与忠儿关系好,就经常代替忠儿,入宫来看我。”
李治点点头,道:“那孩子在宫中吃过苦,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一些。”朝王伏胜道:“让吴王进宫吧。”
因为李吉要来,李治在承香殿多待了一会。
半个时辰后,李吉过来请安,李治问起雍州府最近是否有什么大案。
李吉道:“回九叔,年初的时候,万年县发生两桩大案,其中一件还是碎尸案,侄儿查了几日,没有头绪,就转交给大理寺处理,两日后,狄寺卿就查清楚了。”
李治问道:“凶手是什么人,为何碎尸?”
李吉道:“是一位住在死者隔壁的裁缝,是个很普通的老实人,看起来不像杀人犯,侄儿才忽略了他。”
“后来才知道,是因死者每天夜里打鼓唱歌,吵得那裁缝睡不着觉,那裁缝忍了一年,某天夜里,翻墙过去,用裁布的大剪刀,把死者分了尸,用布裹住,送到一座寺庙,摆放在香案下,过了六天,才被人发现。”
李治听完后,感叹道:“老实人逼急了,往往可能会做一些普通人做不出的狠事,所以不能得罪老实人。”
李吉道:“九叔说的是。”
李治很快离开了承香殿,回甘露殿处理政务去了。
李吉陪着刘充嫒说了阵闲话,便也准备告退。
行在走廊上时,一名宫人喊住了他,说郑才人请他过去一趟。
费十三正趴在桌子上打瞌睡,旁边传来一道低低的喊声。
“费御医?费御医?”
费十三揉着眼睛坐直身子,原来是一名文吏在喊他。
“什么事?”
那文吏道:“尚食局来了一位执事,送来了十几只鸡,说是您的吩咐,让您过去一趟。”
费十三精神一阵,兴奋的道:“不错,是我的吩咐,走,快带我去瞧瞧。”
尚药局外的一个小院子处,站着五名宫人,其中四名宫人各提着一个笼子,每只笼子里有两只鸡,全都是黑色的乌鸡。
为首的宫人见费十三过来了,便道:“费御医,这是您要的黑乌鸡,一共十六只,您请查看。”
费十三咽了口唾沫,笑道:“不错,是十六只,有这些鸡就够我师傅研究一阵了。都跟我来吧。”
尚药局西北面,有两排精舍,全都是宫中御医们住宿的地方。
费十三带着宫人们来到自己的屋子,让她们把鸡都留下,随即便打发她们走了。
待她们离开,费十三嘿嘿一笑,烧了热水,取了一只乌鸡杀死,用一张荷叶一裹,涂上泥巴,埋在后院土地,然后堆砌石头,在上面烤了一个火堆。
火足足烧了一个多时辰,破开土,一只“炮乌鸡”便做好了。
这种炮鸡,是根据周朝“八珍”之一的“炮豚”改进而来,江南也称为叫花鸡。
将泥土敲开,鸡毛随泥土脱去,打开荷叶,霎时间,肉香扑鼻,一口咬下去,入口酥烂肥嫩,齿颊留香。
费十三最爱吃鸡,这乌鸡又是鸡中极品,顿时大快朵颐,差点连舌头都吃下去了。
正当他吃的欢快时,一只手拍在他后背上。
“好啊,又躲在这里偷鸡吃!”
费十三大吃一惊,转头看去,原来是师兄孟十一。
“师兄,你吓死我了!谁偷鸡吃了,这是尚食局送过来的。”
孟十一哼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你打着师父名号,说研究这乌鸡,可以找到治疗陛下头疾的方法,胆子可不小啊!”
费十三赶忙递过一个鸡腿,陪笑道:“师兄,我分你八只鸡,你别告诉师父行不行?”
孟十一道:“我才不和你同流合污。不过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师父。”
费十三大喜:“多谢师兄。”
孟十一道:“不用谢我,反正这也是你最后一次骗鸡吃了。”
费十三吃惊道:“最后一次,为什么?”
“因为师父要离开长安了。”
“你怎么知道?”费十三更加惊讶。
孟十一道:“上个月,大师兄送来一封信,说河东地区出现一种怪病,大师兄也束手无策,师父收到信后,最近便经常去给陛下诊脉,这是为什么?”
费十三怔怔道:“师父是想确认陛下的头疾已经稳定,自己才好放心离开。”
“不错。”
“可师父如今挂着御医的职,陛下会让师父离开吗?”
孟十一道:“陛下一向对师父非常尊重,应该会同意吧,唉,其实我也想离开皇宫了。”
费十三愣道:“为何?”
孟十一在一块石头上坐下,说道:“我刚才去给郑才人例诊,发现她手腕上,有一些奇怪的刀伤。”
费十三道:“什么奇怪的刀伤?”
孟十一朝他招了招手,待他靠近后,低声道:“我怀疑是她自己弄的。”
费十三变色道:“自残?”
孟十一低叹道:“那郑才人的容貌你也见过,这般绝色的女子,却做出自伤行为,你说这是为什么?”
费十三变色道:“师兄,那可是圣人的女人,你可别做傻事啊!”
孟十一没好气道:“我只是觉得可惜罢了,也只有皇宫这种地方,才会出现这样的事。”
费十一哼道:“那也不一定,长安城中那些权贵家中,这样的事多得很。圣人只有六个嫔妃,可有的官员却有十几房妾室!”
孟十一怔了怔,叹道:“是啊,我等虽能替人治病,却治不了人心之贪念。”
费十三笑道:“你就别多愁善感了,来,吃一只鸡,心情就好了!”
……
王伏胜回到甘露殿时,李治正在接受孙思邈的例诊。
孙思邈诊完之后,捻须笑道:“陛下的头疾已越来越稳定,只要不出意外,以后该不会反复。”
李治欣然道:“这都多亏了孙公,这些年来,辛苦孙公了。”
孙思邈站起身,拱手道:“陛下,老臣有一事相求。”
李治道:“请讲。”
孙思邈道:“陛下既已无恙,老臣希望能离开长安,访山走水,继续钻研医道,编著医书。”
李治感慨道:“朕也知道,将您一直留在皇宫,并非您的心愿。朕可以答应您,只是朕也希望您答应一件事。”
孙思邈忙道:“陛下请吩咐。”
李治道:“朕希望保留您的俸禄和爵位,希望您不要推辞。”
孙思邈微微一笑,道:“老臣多谢陛下恩典。”
李治亲自将孙思邈送出了殿门。
对于这位治好了他头疾的国士,他其实非常不舍。
然而他也明白,像孙思邈这样立志于钻研医道、造福万世的奇人,将他一直困在长安,对大唐乃至后世,都是一种损失。
回到榻上后,李治依然有些怅然若失,道:“伏胜,陪朕弈一局吧。”
李治最近已经不和大臣们下棋了,能够找寻的对手,也只剩下宫中的内侍和嫔妃了。
王伏胜棋力和李治差距很大,所以李治下的很放松,一边和他下着棋,一边闲聊。
不知不觉中,话题被王伏胜引到了莱州,李治便问:“忠儿在莱州,最近可有什么消息?”
王伏胜道:“回陛下,陈王殿下颇有善治之名,不仅莱州百姓传颂,连那些百济、耽罗的置民,也对新生活非常满意。”
李治笑道:“伏胜,你不会故意说好话,哄朕开心吧?”
王伏胜道:“陛下不信的话,可以派一位黜陟使,去河南探访一番。”
李治点点头,感慨道:“看来当初升他母亲妃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想到此处,忽然道:“伏胜,朕有多久没去承香殿了?”
王伏胜轻轻道:“快一个月了。”
李治点点头,道:“今晚朕去承香殿,记得提醒朕。”
王伏胜答应一声。
申时过后,李治便把这件事给忘了。
武媚娘命人将太平公主今日刚写的一副书帖送过来,李治看完后,龙颜大悦,迈着大步,便朝着立政殿而去。
王伏胜只好提醒道:“陛下,您说今晚要去承香殿。”
李治一拍额头,道:“差点忘了,好吧,去承香殿。”
时间很快来到深夜,李治与刘充嫒安寝之后,王伏胜退出寝殿,迈步来到偏殿一间屋子。
屋内桌上又摆上了剑南烧春,还有熊掌、羊舌几样下酒小菜。
只要李治歇在承香殿,雨珠便会在王伏胜的屋子里摆上酒菜。
王伏胜平时都只小酌两杯,今日心中不痛快,便多饮了几杯。
当雨珠端着茶进来时,见王伏胜已经有几分醉态。
雨珠惊奇的望着王伏胜,在她印象中,王伏胜一向极为自律,这还是第一次见他喝醉酒。
“寺人,您今日怎么了?”
王伏胜瞥了她一眼,招了招手,笑道:“雨珠来了,过来陪我喝酒。”
雨珠来到王伏胜旁边坐下,想伺候他喝一杯茶,醒醒酒,王伏胜却推开了茶,笑道:“我今日不想喝茶,只想喝酒。”
雨珠无奈,只好陪着他喝酒。
不一会,王伏胜满脸都红了,醉醺醺的道:“雨珠,你觉不觉得我很可悲?”
雨珠吃了一惊,道:“寺人何出此言?”
王伏胜抬头望着天花板,道:“以前,我以为一个人只要凭着努力,就能够对抗上天给予的不公,然而我现在明白了,很多东西永远改变不了!哈哈!”笑声中充满凄凉。
雨珠柔声道:“寺人心中有什么不痛快,能说给雨珠听听吗?”
王伏胜看了她一眼,缓缓道:“你知道的,我很小就进宫了,成为阉人,不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了。”
“当时我便咬紧牙关,告诉自己,一个人可以身残,却不能志残,凭着自己努力,我可以克服身体残缺,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儿!”
“在雨珠心中,寺人就是大健儿!”
王伏胜摇了摇头,哂笑道:“不,我不是,无论我怎样努力,在陛下眼中,我始终都是个阉人!”
雨珠忙道:“寺人何出此言,陛下对您信任有加啊!”
王伏胜道:“不错,陛下确实对我信任有加,这皇宫之中,陛下最相信的可能就是我了,可那又如何?陛下依然不会对我委以重任。”
雨珠忙道:“不是这样的,陛下不是任命您为内侍监吗?连皇后殿下,都对您尊敬有加!”
王伏胜又喝了一杯酒,道:“你不懂,我说的委以重任,不是指的这个。”
“那是什么?”
王伏胜似乎已经完全醉了,趴在桌子上,笑道:“你知道司宫台和内领府吗?”
雨珠道:“知道啊,司宫台不就是您掌管的吗?”
王伏胜笑道:“不错,是我掌管。正因为是我掌管,陛下对司宫台一直加以限制。”
“王及善以前不过是个中郎将,如今掌管内领府后,却深得陛下信任。内领卫和司宫台是一样的机构,一样的职能,却可以参与各大战事。陛下甚至还专门设置一个官职,让长孙无忌都加了进去。”
“陛下为何如此重用王及善?因为陛下信任他吗?不,因为他是一个男人,而我是一个阉人,陛下防着我,怕阉人干政,怕我祸害朝廷,哈哈,到头来,我这一辈子的努力,也不过是个笑话!”
雨珠大惊失色,王及善这些话若是被人听到,告诉皇帝,后果不堪设想。
她赶忙走到门口,推开门,朝外面望了一圈,确认并无人偷听,这才关紧门窗,来到王伏胜身边,将一杯茶倒入酒杯中。
“寺人,再饮一杯吧。”
王伏胜不疑有他,将茶当做酒喝了,嘴巴依然不停,道:“其实不怪陛下,我也知道,历朝历代,有很多阉人干预朝政,祸国殃民。”
“最可恨的就是汉朝的十常侍,这帮狗鼠辈,只顾贪一时之权,葬送自己不提,在青史留下恶名,害得我们阉人再不能翻身……”
“寺人,再饮一杯。”
雨珠又给他灌了杯茶,王伏胜喝完之后,便不再开口了,低声呢喃着什么。
雨珠服侍他在床上睡下,又帮他脱了袜履,帮他盖上丝衾,望着陷入昏睡的王伏胜,叹道:“寺人,我们娘子说了,人要学会看着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能总追着无法获得的东西,希望您早点想开吧。”
言罢,收拾好屋子出去了。
次日,卯时三刻,天还未亮,王伏胜便从床上惊醒过来,刚坐起身,便觉头晕目眩。
他用力揉了揉脑袋,感觉脑袋像断片了一样,根本不记得昨晚发生了些什么事,只隐约有点印象,雨珠似乎来过。
他换上衣服,起身出了屋子。
晨曦未升,整个承香殿依然一片昏暗,已有很多早起的内侍和宫人,在院子里忙来忙去。
王伏胜拉住一名内侍,问:“雨司寝呢?”
那内侍躬身道:“回大监,雨司寝正在西二殿泡漱茶。”
皇帝嫔妃们起床后,都要饮用漱茶洗口,漱茶比一般的茶还要复杂,里面加入各种各样的药粉。
雨珠的官职是尚宫局司寝,负责的就是皇帝妃子起来后的洗漱和穿衣。
所以承香殿的漱茶水,她都是亲自准备的。
王伏胜来到西二殿,只见雨珠正拿着一柄精致的小秤,将几种药粉称量后,倒入一排已经准备好的茶水中。
“寺人,您起来了。”雨珠瞧见他后,微笑着打招呼。
王伏胜道:“雨珠,你出来一下,我有话问你。”
雨珠将小秤交给一名宫人,跟着王伏胜出了殿,来到一座无人的假山附近。
“雨珠,昨天晚上你来找过我吗?”他问。
雨珠笑道:“我给您送过茶呀,您忘了吗?”
王伏胜皱眉道:“那后来呢,我怎么记不得昨晚发生了什么?”
雨珠笑道:“您喝醉酒了啊,自然记不得了。”
王伏胜心中一惊,猛地想了起来,他因为司宫台的事心情抑郁,所以多喝了几杯。
“我喝醉后,可说了什么话没有?”王伏胜一脸忐忑。
雨珠道:“没有啊,您什么也没说,光顾着喝酒,不一会就喝醉了。”
王伏胜盯着她看了一会,轻轻道:“是这样,那你忙吧。”
不多时,李治起来了,在承香殿用早膳时,一名内侍来到王伏胜身边,低声道:“大监,吴王请求入宫,向刘充嫒请安。”
王伏胜点点头,来到李治身边,将吴王请求入宫的事说了。
李治听完后,诧异的道:“充嫒,吴王经常入宫向你请安吗?”
刘充嫒笑道:“那孩子很孝顺,他与忠儿关系好,就经常代替忠儿,入宫来看我。”
李治点点头,道:“那孩子在宫中吃过苦,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一些。”朝王伏胜道:“让吴王进宫吧。”
因为李吉要来,李治在承香殿多待了一会。
半个时辰后,李吉过来请安,李治问起雍州府最近是否有什么大案。
李吉道:“回九叔,年初的时候,万年县发生两桩大案,其中一件还是碎尸案,侄儿查了几日,没有头绪,就转交给大理寺处理,两日后,狄寺卿就查清楚了。”
李治问道:“凶手是什么人,为何碎尸?”
李吉道:“是一位住在死者隔壁的裁缝,是个很普通的老实人,看起来不像杀人犯,侄儿才忽略了他。”
“后来才知道,是因死者每天夜里打鼓唱歌,吵得那裁缝睡不着觉,那裁缝忍了一年,某天夜里,翻墙过去,用裁布的大剪刀,把死者分了尸,用布裹住,送到一座寺庙,摆放在香案下,过了六天,才被人发现。”
李治听完后,感叹道:“老实人逼急了,往往可能会做一些普通人做不出的狠事,所以不能得罪老实人。”
李吉道:“九叔说的是。”
李治很快离开了承香殿,回甘露殿处理政务去了。
李吉陪着刘充嫒说了阵闲话,便也准备告退。
行在走廊上时,一名宫人喊住了他,说郑才人请他过去一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