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29章:又至交南

小说: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作者:雪山藏狐 更新时间:2025-03-19 10:11:1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跑了不知道多远,

  跑了不知道多久,

  张骞等人终于走到了河西走廊的尽头。

  而队伍之中,

  有些人陆陆续续的不见了——

  或是生病,

  或是跑的太慢,被追上来的匈奴人抓住。

  总而言之,

  仅仅是跨过这条连通诸夏和西域的通道,

  就让汉使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我们还是到了交南!”

  张骞举着手,高兴的对自己的同伴们说。

  因为一路风霜,

  他的头冠被吹掉了,

  他的头发有些散开,胡子也从下巴胡乱的生长了出来。

  可他的眼神还是那么明亮,

  他的声音仍旧充满了活力和欢喜。

  他鼓舞着队伍的士气,告诉他们,“只要进了交南城,一切都会好的!”

  交南,

  是秦国时建立起来的城邑,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在百年的跌宕中,

  这座属于诸夏人的城邑,

  在充斥着蛮夷的西域顽强的存在着,起起落落好几次,至于如今,又有了复兴的样貌——

  当匈奴人崛起,

  用自己的马鞭,抽打起西域诸国时,

  交南是第一批投降的。

  当时的交南君恐惧于匈奴人的武力,不敢反抗他们的刀剑,于是选择了开城投降,还在之后的匈奴进攻秦朝陇西事件中,做了带路党。

  他完全败坏了祖先的声名,

  抛弃了那伴随血统而传承着的使命和责任。

  放弃了交南一地生活着的,

  那近十万的诸夏种子。

  交南人因此痛斥他,在流离失所中,唱着诅咒这位大秦最后封君,以及毁灭了自己家园的匈奴人的歌谣。

  好在,

  诸夏君子不论在哪里,都是不愿意屈服的。

  在交南君为了对匈奴表忠心,跟随当时的冒顿单于一同迁移去草原,居住在那会随着季节而转移的营帐中后,

  剩下的交南人自发的团结在了一起,

  跟匈奴人、跟西域人,

  做起了“保卫乡土”的斗争。

  他们在发展壮大后,将被蛮夷占据的交南城夺了回来,重新开垦起故乡的土地,传播起来自诸夏的文化。

  那被最后一任交南君放下的东西,

  又被从秦开始,

  不断移居到这边的诸夏移民后裔捡了起来。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西域这边也莫名其妙的兴起了中原的文化。

  一些小国开始崇拜诸夏的鬼神,开始在八月十五的时候,举行隆重的祭祀,祈求上苍善待自己的祖先,并庇护还活着的自己。

  正因如此,

  西域诸国对交南的态度,大为改善,认为来自诸夏的他们,比自己更能沐浴到神明的恩赐。

  更有甚者,还认为交南是一座神圣的地方,有了“来这里朝圣”的举动。

  因为它是距离中原最近的西域城邑,

  因为它的居民很多都是炎黄的后裔,

  所以,

  交南的纯度,一定是整个西域最高的!

  交南的君子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如此,

  但只要人来得多了,城邑就可以发展,经济就可以增长。

  他们没必要多纠结背后的原因,只要热情的招待起客人,复兴交南过去称霸西域的荣光就好!

  有些仇恨,

  他们会记在心里,并在以后报复回去。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悠悠的驼铃声响起来,

  张骞等人随着前来交南贸易的西域商人们,走进了这座城池。

  他们打量着周边的一切:

  这里的城墙,是夯土做成的。

  因为西域水土不够,无法生长起足够的草木。

  这里人的五官,难免有些深刻,肤色有些白皙。

  因为交南人的祖先,或多或少,是跟西域女子结合后,生下的这些后代。

  但值得欣慰的是,

  交南人仍旧穿着右衽的服饰,没有戴着西域常见的尖帽子。

  他们只是束起头发,然后遵循祖先的习惯,在头上裹了一块黑布。

  而且在生活习惯上,

  张骞他们也能从边边角角中看出,交南富有的诸夏血统——

  “这么大的地方,竟然也能种出青菜!”

  “这绝对是诸夏人才能做到的事!”

  堂邑父盯着一处人家的墙角,然后对张骞感慨的说道。

  张骞只笑而不语。

  然后堂邑父又指着那青色的蔬菜说,“我知道中原地大物博,有很多吃的,这是其中哪一种呢?”

  张骞没有回答。

  因为他也不知道这是哪种蔬菜。

  西域位于漫长商路的重要节点,

  在这里出现一些中原没有的东西,是很正常的。

  于是张骞转移了话题,“去向交南的国主呈递国书吧!”

  而交南国主这边,

  收到来自中原天子的消息后,表现的很是高兴。

  虽然时移世易,

  统治中原的已经不是嬴秦了,

  但控制交南国的,也不是嬴秦册封的宗室了啊!

  这位国主的祖父,

  就是率领诸夏后裔,收复交南的领袖。

  他是从祖父手里,接过“交南”事业的。

  他对嬴秦没有多余的感情,

  如今见到来自汉朝的使者,自然也没什么“仇人相见”的怨恨。

  相反,

  国主很高兴交南能够和中原重新搭建起联系。

  通过祖父的教导,

  以及对交南历史的学习,

  这位年轻且精明的国主知道,交南最辉煌的时候,不在于其本身的强大,而在于中原对交南的扶持。

  中原对交南来说,

  就像一个哺育婴儿的母亲。

  有它在,

  交南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得人口、资源,才有足够的力量和底气,去欺负西域的小国,把那些可恨的狄戎,打的嗷嗷乱叫。

  更何况有了中原做倚仗,

  交南才更有实力,去跟匈奴对抗!

  一想到这些年来,

  称雄草原,奔驰万里的匈奴人对交南的欺压,国主就忍不住痛恨的咬紧了牙齿。

  于是,

  怀抱着“老家终于来人”的欢喜,

  还有“总算有大腿依靠”的欣慰,

  国主很热情的接待了张骞他们。

  他亲自出城,

  迎接汉朝天使进入自己的宫殿中,

  然后设置了丰富的宴席,用来招待来自远方的贵客。

  张骞这个天使,对交南的态度很是满意。

  他对国主说,“西域和中原隔绝,已经有几十年了。”

  “想不到交南还延续着中原的礼节。”

  “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河西走廊的经历,

  让张骞直面了匈奴人的霸道,

  匈奴,就像豺狼一样,觊觎着任何比他们还要美好的事物。

  如果无法得到,

  他们就会选择将之毁掉!

  反正别人是不能比这群草原蛮夷好的。

  而听到他这样说,

  国主直接落下了眼泪。

  他告诉张骞,“天使不知道,我们还有祖先,在这里受什么样的委屈!”

  虽然交南在强盛的时候,

  曾经四面出击,殴打蛮夷,传播教化。

  在夺回被蛮夷占据的家园后,

  还将那些血仇宰了做成传统建筑……

  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在失去那条能从中原,为交南不断输送营养的“脐带”后,

  交南一度沦为西域其他国家的附庸,

  就连隔壁只有两千士卒的危须人,也曾在交南城下耀武扬威。

  等到匈奴人过来,扶持了焉耆、龟兹这些国家后,

  交南的处境更是艰辛酸涩。

  也就是这二十来年间,情况有些好转。

  “这些是交南的史册,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经历。”

  “希望大汉不要因为交南远在西域,就否认我们诸夏的身份。”

  张骞接过那厚重的史册,将之翻阅了一遍。

  然后对诚意满满的交南国主说,“我怎么忍心做这样的事情呢?”

  交南独悬于此,

  还坚持祖先的传统,书写祖先的文字,让他这位来自中原的天使,也能与之流畅的交流对话。

  这是何等的坚守?

  何况交南用君子的礼节对待自己,

  张骞虽然有着身为天使的傲慢,却也不能做蹬鼻子上脸的小人——

  那是对化外蛮夷的态度,

  自然不能拿来对待交南这样的血脉亲人。

  “那大汉是否愿意出兵塞外,打击可恨的匈奴人?”

  交南国主得到了来自天使的“诸夏血统认定”后,便高兴的露出笑容,继续问道。

  张骞告诉他,“陛下之所以派遣我来这边,正是为了这件事情!”

  他将自己要去更西边的地方,联络新夏的事情说了出来。

  国主有些失落。

  但他的态度并没有因此转变,只是对张骞说道,“新夏距离这里,还是很遥远的。”

  交南是距离河西走廊最近的城郭之国,

  也是距离新夏最远的城郭之国。

  如果从交南出发,

  按照以往商队的经验,起码要在旅程上,费三个季节的时间。

  而这,还只是商人放下货物就走,不会多做停留的耗时。

  使团有着联络域外诸国,劝导他们朝贡天子,接受教化的任务,想来他们行走的旅途,会变得更加漫长。

  “我知道!”

  张骞挺起自己的胸膛,毫不在意的说,“但我决不辜负陛下!”

  再遥远的目标

  他都要走过去!

  再艰难的路程,

  他都要将之踏平!

  就像大汉注定像星河那般璀璨一样,

  他张骞,

  也注定在前往西方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